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生死榮耀主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21章12-19節
 

我們似乎都是在精力充沛的時候,才會想到如何用生命來榮耀主?不過我想:我們的死是否也應當榮耀上帝。

彼得在三次不認主之後(約翰福音18章15-27節),耶穌給他機會,重新承認他對基督的愛(21章15-17節)。耶穌問了三次:「彼得,你愛我嗎?」之後,耶穌出其不意地換了話題,祂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上帝。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18-19節)耶穌告訴彼得,人將帶他到他不願意去的地方,然而,因這無從選擇的死亡,他必要榮耀主。

這就是保羅所說的:「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 [....]

靈命日糧 :因祂本為善

讀經:讀經:詩篇100篇
 

約爾和羅倫決定從華盛頓州遷居回故鄉密西根。為了留下臨別的深刻回憶,兩人前往最愛的咖啡館買了咖啡,佇足最愛的書店,買了兩張汽車專用貼紙,上面寫著該城最耳熟能詳的名言:「這是艾德蒙小鎮美好的一天!」

經過兩週的時間,開了五千公里的車程之後,他們終於抵達密西根。為慶祝初抵家鄉,他們停車詢問餐廳的位置。雖然必須沿路返回數公里,他們還是找了一家典雅的咖啡館。上前招呼他們的服務生艾瑪,很高興得知他們兩人是從她的家鄉華盛頓州來的。她問:「你們從哪個城市來?」他們答:「艾德蒙!」她興奮地說:「我家就在那兒!」為了與她分享相遇的驚喜,約爾從車上拿了一張汽車貼紙交給她。很奇妙的,這貼紙竟然是從艾瑪母親的店裡買來的!這張貼紙經由艾瑪母親的手交給他們,經過了五千公里,到了艾瑪的手 [....]

靈命日糧 :必得獎賞

讀經:讀經:馬太福音6章1-6、16-18節
 

許多商家或企業都推出了「集點」制度,對忠誠的客戶給予回饋獎勵。只要使用該企業的服務項目,諸如:在當地餐廳用餐、飯店住宿,或是購買機票,你就可以累積這些獎勵積分。這樣的消費方式,是十分明智的。

上帝也為我們建立一種獎勵制度。基督耶穌經常提起,祂渴望獎勵那些忠心侍奉的人。諸如:當我們因祂的名受逼迫,祂說:「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5章12節)。相對於法利賽人虔敬的習慣,如:張揚地奉獻、禱告和禁食,基督耶穌吩咐我們要在暗中行這些事,因為「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6章4、6、18節)。當談到為基督而活,即使付上任何代價,對主忠心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但是,我們不是因為獎賞而事奉耶穌。當祂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的恩惠已 [....]

靈命日糧 :飲水思源

讀經:讀經:雅各書1章12-18節
 

我愛肉桂!我愛肉桂捲、肉桂麥餅、肉桂糖、肉桂吐司、肉桂烤蘋果、肉桂脆餅。肉桂是一種香料,可以使食物變得更美味。然而,我卻從來沒有想過,肉桂是從哪兒來的。直到最近去了斯里蘭卡,我才知道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肉桂,都是產自這個座落於印度洋的島國。這麼多年來,我享受著肉桂的好味道,卻從來沒有想過它們的來源。

遺憾的是,在與耶穌基督同行的路上,我有時也會這樣。上帝已經賜福與我,使我有個好妻子、五個孩子,還有一群活潑可愛的孫子。然而,在我與他們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卻極少想到這些祝福的來源,也就是聖詩作者所稱的「萬福源頭」。針對此點,雅各是這麼說的:「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1章17節)< [....]

靈命日糧 :打造音樂

讀經:讀經:哥林多前書3章1-17節
 

在一個美麗的仲夏夜,我一個大學時代的朋友舉辦了一場露天音樂會,出席的聽眾很多。那天剛好是他的生日,主持人便暗示大家該唱一下生日快樂歌,於是大家一個接一個地開始唱了起來,只是每個人的音調和節拍都不一樣,這樣雜亂湊合的結果,不只稱不上和諧,根本無旋律可言,簡直是一團糟。但當我的朋友上台後,他重新給了大家一次機會。這次他雖沒有給我們起音,但他比了一個開始的手勢,所以至少我們能齊聲開始唱,唱到最後,大部分的人都能唱出相近的音準。

本來該是首歌,卻意外成了噪音,這提醒了我初代教會面臨的一個問題。他們無法認同誰是他們的領袖,有些跟從保羅,有些跟從亞波羅(哥林多前書3章4節),如此的結果就是衝突和分裂(3節)。當人們無法認定同一位領袖時,就像是每個人都用自己感到舒適的方 [....]

靈命日糧 :六度分離論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55章8-11節
 

八十年前,一位匈牙利作者福理傑思‧卡林西(Frigyes Karinthy)寫下了一篇名為《鍊結》的短篇故事,他在其中提出了一個概念──最多只要有五個認識的人,就可以把世上任意兩個人「鍊結」起來。這篇文章後來被發揮為今日泛稱的「六度分離理論」,當然,這是個還未經證實的理論。不過,確實有股動力把我們和世上所有的人連結起來:那是上帝的智慧和引導,藉着祂的话語要成就祂的旨意。

幾年以前,一位素昧平生的男子寄給我一封信。從中得知,我曾經寄給住在附近朋友的一封短信,竟然輾轉到了他的手上,並在他萬念俱灰、心力交瘁的時刻大大鼓舞了他。原來收到我短信的朋友把那封短信寄給了另一個朋友,對方又寄給了他的朋友,如此傳遞下去,直到寄給那個寫信給我的男子。

透過上帝智 [....]

靈命日糧 :為主辯明

讀經:讀經:腓立比書1章12-18節
 

律師查爾斯•芬尼(Charles Finney)在29歲時,曾認真思考自己靈魂得救的問題。1821年的10月10日,他到住家附近的林間去默想祈禱,在那裡,他決志相信耶穌,他寫道:「聖靈似乎流過我全身和靈魂圪,真的就好像愛的浪潮撲面襲來。」

第二天,他會見了一位請他擔任法律代表的客戶,芬尼告訴對方:「我已經受託代表主耶穌基督陳情,所以我不能擔任你的辯護律師了。」他離開了法律界,投身福音事奉。後來,他被上帝大大地使用,領了許多人歸向基督。

使徒保羅也被呼召來為主辯護。他寫到:「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腓立比書1章16節)。「辯明」一字原是指古代律師為法庭上的案子辯護陳情,而今每個信徒都被呼召來分享上帝救贖恩典的大好消息。「所以,我們作基 [....]

靈命日糧 :主旨非我意

讀經:讀經:撒母耳記上4章1-11節
 

當以色列人被非利士人打敗之後,便差人到示羅,要求把約櫃送到以便以謝,就是他們軍隊安營的地方。約櫃是放在帳幕裡,象徵上帝寶座的聖物。然而,他們都把約櫃的意義搞錯了。

當約櫃送達時,連遠在亞弗的敵人都能聽到以色列人歡聲雷動,約櫃的抵達讓非利士人害怕,也讓以色列人更有勇氣。

但這一次他們雙方都判斷失誤。以色列人把約櫃帶上戰場,結果再次被非利士人擊潰;非利士人則犯下掠奪約櫃的錯誤,使得他們不但生病,他們的假神也被摧毀。

我們可以明白非利士人犯的錯誤,因他們是崇拜偶像的。但以色列人應該知道,沒有先尋求上帝的旨意就使用約櫃是錯的。他們知道先前約櫃曾被帶上戰場(約書亞記6章),但他們卻沒想到當初上帝的計劃本是允許以色列人打贏耶利哥人,實際上和 [....]

靈命日糧 :聖誕精神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章31-41節
 

人們在十二月份的慷慨行為和善心,往往如曇花一現,以致於許多人會說:「真希望我們可以整年都保有聖誕精神!」為甚麼善良與憐憫似乎只與這個節期有關聯?難道沒有一份源源不斷的憐憫,能夠超越這種隨假期而消逝的溫暖感覺?

在路加福音的頭兩章,有七處提到了聖靈,在好些人的生命中都看到聖靈的工作,有尚未出世的施洗約翰(1章15節)、馬利亞(1章35節)、以利沙伯(1章41節)、撒迦利亞(1章67節)和西面(2章25-27節)。但在這些被稱為「聖誕故事」的經文中,並未提到人們突然靈光一閃或突如其來的心靈觸動。在這裡,是聖靈引導西面、充滿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並讓馬利亞感孕。

我們是否也像他們一樣,能從眾多的聲音中分辨出聖靈的聲音呢?我們是否察覺祂對你的提醒,且渴 [....]

靈命日糧 :和平的君

讀經:讀經:約翰福音14章25-31節
 

幾年前,我認識了一個加入摩托車幫派的年輕人。他的父母是宣教士,他自幼隨父母在國外長大。後來,他跟隨父母回到美國,但他似乎無法適應美國的生活。於是,他開始墮落,最後在幫派打群架時,命喪街頭。

我主持過許多喪禮,但這一個特別令我難忘。喪禮在一個有小湖的公園舉行。年輕人的幫派朋友們來參加喪禮,他們把摩托車排成一個圓圈。然後,在我和一位朋友開始舉行追思禮拜時,他們圍著我們席地而坐。在葬禮儀式過程中,我簡單述說各幫派要和平共處,以及在上帝的愛裡可以得到平安。

喪禮結束後,一位摩托車幫派成員向我們致謝,然後就離開了。但是,他沒走幾步就轉頭回來。我永遠都無法忘記他當時對我說的話,他說:「我有摩托車,有房子,也有女朋友,就是沒有平安。」於是,我們開始談論那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