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無懼的愛

讀經:約翰一書3章1、11-18節 

有些照片實在太讓人震憾而永難忘懷,這也是我看到一幀已故威爾斯王妃黛安娜著名的照片時的經驗。乍看之下,不過是王妃正與一位不知名的人士握手,臉上洋溢溫暖的笑容。但這張看似普通的照片,卻有個非凡的故事。

在1987年4月19日,戴安娜王妃造訪倫敦米德爾塞克斯醫院時,英國正遭受愛滋病的威脅,民眾陷入一片恐慌。那時,社會大眾不知道這種常以驚人速度奪命的疾病是如何傳播的,因此對愛滋病患存有偏見而排斥他們。

那天,王妃沒戴手套,以真誠的微笑,從容自在地與一位愛滋病患握手,真是震撼人心!這種尊重與仁慈的形象也感動了世人,能激勵人們以同樣的愛與憐憫對待愛滋病患。

這張照片使我想起了我經常忘記的事:坦然並毫無保留地與人分享耶穌的愛絕不徒然。約翰提醒初代的信徒,若任由愛變 [....]

靈命日糧 : 「好」麻煩

讀經:阿摩司書5章10-24節 

身兼美國國會議員和公民權利領袖的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於2020年逝世,許多不同政治立場的人都表達哀悼。路易斯在1965年與馬丁·路德·金恩一起遊行,爭取黑人公民的投票權。路易斯在遊行中雖被打得頭破血流,傷疤遺留終生,但他仍堅稱:「當你看到不對、不正義、不公平的事,你有道德義務說出來,做點事。」他也說:「絕對不要害怕發出不同的聲音,也不要怕介入一些必要的、『好的』麻煩。」

路易斯早就明白做對的事、堅守真理,必須製造「好的」麻煩,他必須說人們不想聽的話。先知阿摩司對此也深有同感,他看見以色列人的罪與不公義,便無法保持沉默,發聲譴責當權者不但為自己用「石頭建造房屋」、「栽種美好的葡萄園」,甚至「苦待義人,收受賄賂,在城門口屈枉窮乏人」(阿摩司書5章11-12節)。 [....]

靈命日糧 : 先去饒恕

讀經:創世記33章1-11節 

我們雖說都是「主內姐妹」,但我卻和一位白人姐妹形同仇人。某天在一家咖啡廳吃早餐時,我們因對種族的觀點有分歧而起了嚴重的爭執。過後我們分道揚鑣,我還發誓再也不要見到她。但沒想到一年後,我倆竟在同一個福音機構服事,且在同一個部門工作,這迫使我們必須開始交談。起初我們尷尬地談論衝突,但一段時間後,上帝幫助我們互相道歉、醫治我們心靈的創傷,並讓我們能竭力地在機構裡服事。

上帝也曾修復以掃和他雙胞胎弟弟雅各之間的破裂關係,並賜福於他們的生活。雅各曾用計謀奪走原本父親要給長子以掃的祝福後,不得不遠避他鄉。但過了20年,上帝要雅各返回家鄉。在返鄉途中,雅各先送出豐厚的禮物安撫以掃,但「以掃跑來迎接他,將他抱住,又摟著他的頸項與他親嘴,兩個人就哭了」(創世記33章4節)。

他們 [....]

靈命日糧 : 再次興起

讀經:箴言24章15-18節 

美國的奧運選手萊恩·霍爾(Ryan Hall)是全國半程馬拉松的紀錄保持人。他以59分43秒跑完21公里的賽程,這使他成為美國首位不到一小時就完成比賽的運動員。雖然霍爾品嚐過破紀錄的喜樂,但也體會過無法完成比賽的失望。

嚐過了成功與失敗的滋味,霍爾將他的堅持歸功於他對耶穌的信靠。箴言24章16節是他最喜歡的經文之一,常使他得著鼓勵和提醒:「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這句話也提醒我們,義人──信靠上帝、與上帝建立關係的人,仍會遭遇患難和困苦。然而,當他們在困難中不斷地尋求上帝時,上帝會信實地賜給他們力量,使他們再次興起。

你最近是否歷經極深的失望或徹底的失敗,感到自己再也無法站起來?但不要灰心!聖經鼓勵我們不要倚靠自己的力量,反倒要持續地信靠上帝和祂的應許。當我 [....]

靈命日糧 : 誰為大?

讀經:馬可福音9章33-37節 

庫斯伯特(Cuthbert)在北英格蘭頗受人敬愛。在7世紀時,他主要負責在北英格蘭傳福音,而他也是君主的顧問,影響國家事務。在庫斯伯特去世後,人們也為了記念他而建立了現在的杜倫市。但這些榮譽遠不及他留下的偉大典範。

在鼠疫肆虐北英格蘭後,庫斯伯特曾造訪疫區撫慰人心。當他準備離開某個村莊之前,特別留意還有誰需要代禱,隨即發現有個母親緊抱著孩子。原來她早已失去一個兒子,而她抱著的兒子也瀕臨死亡。庫斯伯特就把這個發燒的小男孩抱在懷裡,為他禱告、親吻他的額頭,並對這位母親說:「不要怕,你家不會再有人經歷死亡。」據說這小男孩後來活下來了。

有一次,耶穌抱著一個小男孩,教導門徒「大」的真諦。祂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馬可福音9章37節)。在猶太文化 [....]

靈命日糧 : 不被遺忘

讀經:以賽亞書49章14-18節 

我侄子瑞德對我說:「恩德叔叔,你還記得你帶我去理髮店和超市的那一天嗎?我當時穿著卡其褲、藍格子牛津襯衫、海軍藍的毛衣、棕色襪子和棕色樂步鞋。那天是2016年10月20日,星期四。」瑞德的自閉症讓他有非凡的記憶力,就如他能在多年後,仍記得某件事情發生的日期、時間,以及自己的衣著等細節。

瑞德獨特的思維方式使他擁有的那種記憶力,令我想起全知又慈愛的上帝,那位掌管時間和永恆的主宰。祂知道萬事,也不忘記祂的應許或祂的百姓。然而,當別人似乎比你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或過得更好的時候,你是否會質疑自己早已被上帝遺忘了?

古時的以色列民在艱困的處境中,不禁哀嘆道:「耶和華離棄了我,主忘記了我」(以賽亞書49章14節)。但事實並非如此,上帝的憐憫和關愛遠勝於母親出於天性對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