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耶穌在這裡

讀經:馬太福音28章16-20節 

記得我和父母一起去探望年事已高的姨婆,當時她躺在病床上,但面帶微笑。她滿頭的灰髮全往後梳,臉上布滿皺紋。她說的話不多,但我還記得她說的幾句話。她輕聲地說:「我不寂寞,耶穌在這裡陪我。」

姨婆的這句話讓我驚嘆不已。她的丈夫好幾年前就過世了,兒女們都定居遠方。如今她已將近90歲,一人獨居,臥病在床,而且幾乎不能動彈。然而,她卻說自己並不孤單。

姨婆真心相信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我就常與你們同在」(馬太福音28章20節),而我們也應像姨婆一樣堅信這個應許。姨婆知道基督的靈與她同在,因為耶穌囑咐門徒要將福音傳給萬民時(19節),應許門徒會常與他們同在。耶穌說聖靈將與門徒及我們「同在」(約翰福音14章16-17節)。

我確信姨婆已親身經歷了這個應許。當她躺臥在 [....]

靈命日糧 : 溫和的忠告

讀經:箴言27章1-9節 

曾有朋友對我說:「嘿,有時你聽起來很屬靈,但實際上並不是喔!」

當時他面帶笑容且目光坦誠,緩和了這些話的尖銳性。假若這些話是別人說的,我可能會覺得受傷,但說這話的卻是我的一位摯友兼導師,我一向重視他的看法。所以那時我聽了之後,愣了一下隨即笑了出來,因為我知道他的話雖然「刺耳」,但卻句句屬實。當我與人談論信仰時,有時會用些別人聽不太懂的基督教術語,讓人覺得我不夠誠懇。我的這位朋友愛我,他想要幫助我能更有效地與人分享我信靠的上帝。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這是對我極有幫助的建議。

所羅門滿有智慧地寫道:「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箴言27章6節)。我朋友的洞見正說明了這個真理。我很感謝他如此在乎我,就算他知道我可能沒那麼容易接受,他也願意給我真正需 [....]

靈命日糧 : 溫和的忠告

讀經:箴言27章1-9節 

曾有朋友對我說:「嘿,有時你聽起來很屬靈,但實際上並不是喔!」

當時他面帶笑容且目光坦誠,緩和了這些話的尖銳性。假若這些話是別人說的,我可能會覺得受傷,但說這話的卻是我的一位摯友兼導師,我一向重視他的看法。所以那時我聽了之後,愣了一下隨即笑了出來,因為我知道他的話雖然「刺耳」,但卻句句屬實。當我與人談論信仰時,有時會用些別人聽不太懂的基督教術語,讓人覺得我不夠誠懇。我的這位朋友愛我,他想要幫助我能更有效地與人分享我信靠的上帝。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這是對我極有幫助的建議。

所羅門滿有智慧地寫道:「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箴言27章6節)。我朋友的洞見正說明了這個真理。我很感謝他如此在乎我,就算他知道我可能沒那麼容易接受,他也願意給我真正需 [....]

靈命日糧 : 對主有信心

讀經:約翰一書5章13-15節 

在2018年,英國針對成年人的一項研究指出:「除了睡覺以外,每人平均每隔12分鐘就會滑一次手機。」但老實說,當我想到自己一整天都用手機上網找資料,或回覆無數的通知、簡訊、來電或郵件,就知道這個統計數據實在過於保守了。通常我們都會一直查看手機,深信它能提供我們需要的訊息,讓我們有很好的規劃,掌握各種消息並與外界保持聯繫。

身為基督徒,其實我們擁有一個遠勝於智慧型手機的資源。上帝愛我們並顧念我們,還渴望我們向祂傾訴自己的需求。聖經說,我們禱告時可以確信,「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約翰一書5章14節)。藉著研讀聖經並將上帝的話存記在心,我們能放心地祈求上帝定意要賜給你我的一切,包括平安、智慧和信心,並且確信祂必會賜下我們所需要的(15節)。

有時我們的處 [....]

靈命日糧 : 對主有信心

讀經:約翰一書5章13-15節 

在2018年,英國針對成年人的一項研究指出:「除了睡覺以外,每人平均每隔12分鐘就會滑一次手機。」但老實說,當我想到自己一整天都用手機上網找資料,或回覆無數的通知、簡訊、來電或郵件,就知道這個統計數據實在過於保守了。通常我們都會一直查看手機,深信它能提供我們需要的訊息,讓我們有很好的規劃,掌握各種消息並與外界保持聯繫。

身為基督徒,其實我們擁有一個遠勝於智慧型手機的資源。上帝愛我們並顧念我們,還渴望我們向祂傾訴自己的需求。聖經說,我們禱告時可以確信,「我們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聽我們」(約翰一書5章14節)。藉著研讀聖經並將上帝的話存記在心,我們能放心地祈求上帝定意要賜給你我的一切,包括平安、智慧和信心,並且確信祂必會賜下我們所需要的(15節)。

有時我們的處 [....]

靈命日糧 : 定睛上帝

讀經:提摩太前書6章6-11節 

在選購訂婚戒指時,我花了很多時間尋找最適合的鑽石。當時我心中有個疑慮:若我錯過最美的鑽石怎麼辦?

經濟心理學家貝瑞·史瓦茲將我這種舉棋不定,遲遲無法做選擇的人,稱為「最大化者」(maximizer),與之相反的,則是「滿足者」(satisficer)。滿足者會依據物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做選擇。但最大化者呢?我們永遠都希望所選擇的是最好、最棒的(很慚愧!)。在面對各種選擇時,像我這樣猶豫不決有哪些潛在的風險呢?可能會表現出焦慮、憂鬱和不滿。事實上,社會學家已將這種症狀稱為錯失恐懼症。

當然,聖經沒有「最大化者」和「滿足者」這樣的名詞,但我們可以看到相近的概念。在提摩太前書中,保羅勉勵提摩太不要追求世上的事物,而是要在上帝裡面得著滿足。世界承諾要帶給我們的滿足,從 [....]

靈命日糧 : 定睛上帝

讀經:提摩太前書6章6-11節 

在選購訂婚戒指時,我花了很多時間尋找最適合的鑽石。當時我心中有個疑慮:若我錯過最美的鑽石怎麼辦?

經濟心理學家貝瑞·史瓦茲將我這種舉棋不定,遲遲無法做選擇的人,稱為「最大化者」(maximizer),與之相反的,則是「滿足者」(satisficer)。滿足者會依據物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做選擇。但最大化者呢?我們永遠都希望所選擇的是最好、最棒的(很慚愧!)。在面對各種選擇時,像我這樣猶豫不決有哪些潛在的風險呢?可能會表現出焦慮、憂鬱和不滿。事實上,社會學家已將這種症狀稱為錯失恐懼症。

當然,聖經沒有「最大化者」和「滿足者」這樣的名詞,但我們可以看到相近的概念。在提摩太前書中,保羅勉勵提摩太不要追求世上的事物,而是要在上帝裡面得著滿足。世界承諾要帶給我們的滿足,從 [....]

靈命日糧 : 希望的彩虹

讀經:詩篇42篇 

在一次的度假旅途中,我的慢性疼痛復發,以致假期開始幾天都必須留在房間裡休養。那時,我抑鬱的心情就像天空那樣陰霾。幾天後,我終於可以踏出房門與丈夫到附近的燈塔觀光,可惜濃密的烏雲遮擋了大部分的美景,只能看到陰暗的山脈和暗淡的地平線,但我還是拍了幾張照片。

當天晚上,傾盆大雨使我們的出遊計劃泡湯,我困在房間裡,百般無聊地瀏覽著相機裡的數碼照片。一會兒,我把相機遞給丈夫,急切地說:「你看,有彩虹!」原來,先前我過於專注自己的憂鬱心情,以致錯失了上帝要用那道象徵希望的彩虹(創世記9章13-16節),讓我疲憊的心靈重新得力。

身體或情感上的痛苦常常會把我們拖入絕望的深淵。我們迫切需要提振精神,需要記得上帝的持續同在與無限大能(詩篇42篇1-3節)。只要我們仔細回想,上帝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