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聽取明智建言

讀經:箴言12章2-15節 

在美國南北內戰期間,林肯總統曾為了要討好一位政治人物,而下令調動北軍的某幾個軍團。當戰爭部長史坦頓收到命令時,不但拒絕執行,而且還說總統很愚昧。有人將史坦頓所說的話告訴林肯,林肯卻回應說:「要是史坦頓說我愚昧,那我必定是愚昧的,因為他幾乎總是對的。讓我去找出問題在哪裡。」在林肯總統與史坦頓交談之後,他明白自己之前所下的命令是個嚴重的錯誤。雖然林肯被史坦頓批評為愚昧,但他的反應卻證明了他的睿智。因為在自己的看法受到史坦頓的反對時,林肯沒有固執己見、剛愎自用,反倒聽取建言,認真思考,改變想法。

你曾經遇過不肯聽取明智建言的人嗎?(參閱列王紀上12章1-11節)那真讓人惱火吧?甚或你自己是否也曾拒絕採納建言呢?如箴言12章15節說:「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 [....]

靈命日糧 : 對我們歌唱

讀經:西番雅書3章14-17節 

有個年輕的父親手中抱著襁褓中的兒子,口裡哼著安撫的旋律,輕搖著他。雖然兒子的聽力受損,無法聽見旋律或歌詞,但這位父親依然滿懷愛意、輕柔地對兒子唱歌。小嬰孩露出微笑,父親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這幅父子情感交流的畫面,與西番雅所說的話,有明顯的相似之處。這位舊約時代的先知說,上帝會因祂的兒女,就是耶路撒冷的百姓喜樂歡唱(西番雅書3章17節)。上帝樂於為祂所愛的子民成就美事,例如除去他們的刑罰,趕出他們的仇敵(15節)。西番雅還說,他們不會再基於任何原因而感到懼怕,相反地,他們有了可以歡喜快樂的理由。

然而,我們這些人蒙了耶穌基督救贖而成為上帝的兒女,有時卻聽力有困難,不論是出於不能或不願,都很難聽見上帝對我們唱的豐盛之愛。上帝對我們的愛,就像那位年輕的父親一樣,儘 [....]

靈命日糧 : 留心大自然

讀經:馬太福音6章25-34節 

最近我跟朋友踏上我最喜愛的健行路線。爬上迎風坡,穿越一片野花,進入高聳的松樹林,再沿著下坡走到山谷,我們便稍作停留。雲朵飄浮於上,附近溪水潺潺流淌,萬籟俱靜,只聞鳥囀。我們駐足了一刻鐘,享受美好的一切。

其實,我們那天所經歷的一切都有益健康。根據德比大學的研究,那些駐足凝視大自然的人會有較高的幸福感,較低的焦慮感,且會更想要保護自然環境。但只是步行穿越森林是不夠的。你必須觀看雲朵,聆聽鳥叫。關鍵不在於身處大自然,而在於留心大自然。

大自然的益處是否具有屬靈的含義?保羅說所造之物揭示上帝的永能和神性(羅馬書1章20節)。上帝要約伯觀看海洋、天空、星辰,就能看見祂確實存在(約伯記38-39章)。耶穌說,當人們想想「天上的飛鳥」、「野地的花」,就能明白上帝的看顧,而減 [....]

靈命日糧 : 合法歸主

讀經:羅馬書8章1-2、10-17節 

麗茲跟丈夫收到孩子的出生證明及護照時,不禁喜極而泣,因那表示他們的領養在法律上生效了。從現在起,蘭娜就是他們的女兒,也永遠是這家中的一分子。當麗茲回想這段法律程序時,她覺得人們成為耶穌家中的一分子,也是一種「身分的轉變」。她說:「當上帝接納我們成為祂的兒女,我們就不再被自己原生的罪及敗壞所轄制,能合法地進到上帝的國度,得享祂的豐富。」

在使徒保羅的年代,若是一個羅馬家庭收養一個兒子,這孩子的法律地位就被徹底改變。任何過往的債務都被一筆勾銷,而且還能享受這個新的家庭賦予他的身分和一切的權利。保羅要羅馬的信徒瞭解,這個新的身分地位也同樣適用在他們身上。他們不再被罪捆綁,也不再被定罪,如今他們是「隨從聖靈」而活(羅馬書8章4節)。因為凡被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女(14-15 [....]

靈命日糧 : 當說的話

讀經:以弗所書6章10-20節 

近年來,許多基督教作家呼籲信徒要重新思考基督信仰的「詞彙」。例如有位作家強調,即使是神學性很豐富的字詞,因為過於熟悉和過度使用,會導致我們無法體會福音的深度和自己需要上帝,最終使這些詞彙失去其影響力。他建議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學習和體會這些信仰的詞彙,放下既有的觀念,直到我們像是第一次接觸福音一樣。

這個要我們學習以新的體會和領受談論上帝的呼籲,讓我想到使徒保羅一生為了向人傳福音,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哥林多前書9章22-23節),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他從不認為自己最懂得如何傳揚耶穌,相反地,他是靠著不斷地禱告,並請求眾信徒為他禱告,好幫助他「得著當說的話」(以弗所書6章19節,新譯本)來分享福音。

使徒保羅深知,每個基督徒每天都需要保持謙卑 [....]

靈命日糧 : 困境中的盼望

讀經:詩篇88篇1-13節 

在《花生漫畫》中,非常有商業頭腦的露西登了一則廣告,宣稱只要花五美分就能做「心理諮商」。奈勒斯去到露西的辦公室,並承認自己深陷憂鬱的情緒。當他問露西,自己該怎麼做的時候,露西很快就回答說:「那就振作起來吧!好了,請給我五美分。」

儘管這種輕鬆愉快的小娛樂能帶來一時的微笑,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內心的悲傷和憂鬱,卻沒有那麼容易消失。絕望和一籌莫展的感覺是如此真實,有時我們的確需要專業的治療。

當然露西的建議對真正的痛苦毫無助益,但詩篇88篇的作者卻給了我們一些教導和盼望。當這位詩人面對眼前的重重困境時,他向上帝坦誠自己的心聲:「因為我心裡滿了患難,我的性命臨近陰間」(3節),「祢把我放在極深的坑裡,在黑暗地方,在深處」(6節),「黑暗成了我的知己」(18節,新譯本)。 [....]

靈命日糧 : 真認識祂

讀經:腓立比書3章7-11節 

在2019年初,查理·範德梅(Charlie VanderMeer)回歸天家,享年84歲。幾十年來,作為美國國家電台兒童聖經廣播節目的主持人,他被成千上萬人稱為「查理叔叔」。在查理叔叔回天家的前一天,他對好友說了類似這樣的話:「重要的不是知道有關耶穌的事,而是要認識耶穌這位救主。」

即便將要離世,查理叔叔還是積極談論耶穌,不忘記人們迫切需要接受耶穌成為個人的救主。

使徒保羅也將認識耶穌看作是最重要的任務,他說:「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並且得以在祂裡面」(腓立比書3章8-9節)。那麼,我們要如何認識耶穌呢?羅馬書10章9節說:「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祂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