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賜安慰的上帝

讀經: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波蘭北部一間動物收容所有隻「黑貓護士」。牠從小就被遺棄在收容所,因為牠的原主人覺得牠已病入膏肓,無法治好。但牠在收容所獸醫的照料下康復了而且被領養。從此,牠便住在收容所裡,以溫柔的陪伴和療癒的呼嚕聲來「安慰」術後或大病初癒的貓狗。

這個故事讓我們一窺慈愛的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事,以及我們能為別人所做的付出。上帝在我們患病和面對掙扎時關心我們,以祂的陪伴來安慰我們。在哥林多後書,使徒保羅將這位上帝稱為「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1章3節)。當我們感到失望、沮喪或遭受苛待時,祂總是陪伴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在禱告中轉向祂時,祂就讓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得安慰(4節)。

但這第4節還有下一句,曾遭受極大苦難的保羅接著說﹕「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 [....]

靈命日糧 : 難相處的人

讀經:箴言15章1-7、18節 

露西·沃斯利(Lucy Worsley)是英國歷史學家,也是電視節目主持人。身為公眾人物,她有時會收到一些令人難受的郵件。她因為有輕微的語言障礙,所以捲舌音的發聲不準確。有名觀眾寫道:「露西,我直話直說,拜託妳改善妳的懶音,或乾脆刪掉妳稿件中所有捲舌的字詞。我真受不了妳的節目,這種口齒不清的說話聽了就讓人生氣!達倫」

有些人收到不禮貌的批評時,或許會以同樣無禮的語氣來回應。但露西卻如此回覆:「達倫先生,我想你是用網路的化名,說了一些你應該不會當面對我說的話。或許你可以考慮改變這些不友善的用詞,因為這讓我感到很難過!露西」

露西經過斟酌的回答奏效了。達倫向她道歉,並誓言不再向人發送這樣無禮的電郵。

箴言告訴我們:「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

靈命日糧 : 耶穌的應許

讀經:約翰福音14章15-21、25-27節 

當父母將兩歲的傑勝交給艾美時,他正大聲哭號。這是傑勝第一次來到幼兒班,他的父母需要留下他去參加主日崇拜,這令他很不開心。艾美請他的父母放心,說傑勝待會兒就沒事了。艾美試著安撫傑勝,給他玩具和故事書,抱著他在搖椅上前後搖動,四處走動或站立,告訴他有哪些好玩的東西。但傑勝卻越哭越大聲,於是艾美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個字:「我會跟你在一起。」不久,傑勝就安靜下來。

耶穌在即將受難的那一週,也向祂的朋友說了相似的話:「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約翰福音14章16-17節)。耶穌復活後還應許他們:「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雖然耶穌不久之後就要升入高天,但祂仍差遣聖靈與我們「在一起」,並住在祂的子民當中。

< [....]

靈命日糧 : 被恐懼隔離

讀經:路加福音12章22-34節 

於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讓全球各國陷於恐懼之中。人們被隔離、各國封關,幾乎所有的飛機航班及大型活動都紛紛取消。即使那些生活在沒有確診者地區的人們,也會擔心自己可能會受到感染。對焦慮頗有研究的心理學教授格雷厄姆·戴維(Graham Davey)認為,這是負面新聞所帶來的影響,因為負面新聞會使人憂傷並增加焦慮。在一個社交媒體曾經瘋傳的短片中,有人邊看電視新聞邊問道,如何才能停止焦慮?另一個人的回應是走過來關掉電視,其實他的建議就是改變專注的焦點!

路加福音12章提供了停止憂慮的建議,就是「只要求祂的國」(31節)。我們只要求上帝的國,專注於祂的應許:凡跟隨祂的人都擁有天上的基業。面對困難時,我們可以轉移焦點,記住上帝看顧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24-30節)。

[....]

靈命日糧 : 困境與憐憫

讀經:路得記4章13-22節 

在詹姆斯·巴利(James Barrie)六歲時,他哥哥大衛就在一次滑冰事故中不幸喪生。那是大衛十四歲生日的前夕。隨後幾年,詹姆斯盡最大的努力撫慰母親瑪格麗特。瑪格麗特雖深切悲傷,但有時會安慰自己,大兒子永遠不必面對成長後的挑戰。數十年後,詹姆斯藉由母親的想法,憑著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深受喜愛的兒童故事人物──不會長大的男孩彼得潘(Peter Pan)。就像一朵花從水泥路面破土而出,美好的事物也能從難以言喻的悲痛硬土中產生。

上帝能以無限創新的方式,讓我們從最困難的情況中得益處,這是多麼令人得安慰啊!舊約路得記就是一個美好的例子。拿俄米接連失去丈夫和兩個兒子之後變得無依無靠,但她孀居的媳婦路得卻選擇留在她身邊,照顧她的飲食起居並服事她的上帝(路得記1章16節)。最後,上帝的 [....]

靈命日糧 : 窗戶

讀經:以賽亞書55章6-13節 

在喜馬拉雅山的山麓附近,一名遊客注意到有一排房屋竟然沒有窗戶。他的嚮導解釋說,有些村民擔心睡覺時會有魔鬼潛入家中,因而建造密不通風的牆。如果看到有人安裝窗戶讓光線進入,你就可以知道那位屋主相信了耶穌。

類似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儘管我們沒有察覺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可怕又對立的時代,撒但和牠的魔鬼煽動家人和朋友以怒氣相對而造成分裂。我常常想要躲在牆的後面,但耶穌卻要我安裝一扇窗戶。

以色列曾建築高聳的城牆好得到庇護,但上帝告訴百姓,祂才是他們的安全保障。上帝從天上以祂的話語統管萬有(以賽亞書55章10-11節),如果以色列歸向祂,上帝就會憐恤他們(7節),使他們再次成為上帝的子民而使萬國蒙福(創世記12章1-3節)。上帝會高舉他們,最終帶領他們凱旋歸來。他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