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喜樂讚美

讀經:哈巴谷書3章6、16-19節 

英國知名作家魯益師(C. S. Lewis)剛信主時,最初他很抗拒開口讚美上帝,甚至將這稱為「絆腳石」。他抗拒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上帝命令我們要讚美祂」的這個想法。然而,他最後終於明白,正是在人敬拜讚美上帝的過程中,上帝與人交通同在。然後,當我們沉浸在上帝完全的愛中,在祂裡面得著難以言喻的喜樂,讚美之聲就自然流溢,正如鏡子接收光與反射光一樣,喜樂與讚美兩者密不可分。

在好幾世紀以前,先知哈巴谷就領悟了這個道理。在抱怨上帝將以外邦人嚴厲懲罰猶大百姓之後,哈巴谷開始明白了讚美上帝能帶來喜樂。這喜樂不是因上帝所行的事,而是因著上帝自己。所以,就算在國家或世界的危機之中,上帝仍然至高至大。如同這位先知說:「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 [....]

靈命日糧 : 投靠祂

讀經:詩篇57篇 

喬治·懷特菲爾德(George Whitefield,1714-1770年)是歷史上極具天賦和影響力的佈道家,帶領成千上萬的人歸向基督。但是他的一生並非毫無爭議。例如,他為了可以有更多的聽眾而在戶外講道,有時會被人批評。這些人質疑他的動機不單純,認為他應該安分地在教堂內講道就好。但懷特菲爾德的墓誌銘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對這些批評的回應:「我會耐心地等候審判之日來證實我的為人。我辭世以後,墓誌銘只要寫下:『喬治·懷特菲爾德長眠於此,他在世為人如何,到審判之日即見真章。』」

在舊約聖經,大衛面對其他人的批評時,也是將自己交託給上帝。掃羅誣陷大衛謀反,使大衛被迫躲在洞穴中,逃避掃羅步步進逼的軍隊。大衛形容自己的「性命在獅子中間」,「他們的牙齒是槍、箭;他們的舌頭是快刀」(詩篇57篇4 [....]

靈命日糧 : 愛的約束

讀經:羅馬書14章1-13節 

薩摩亞族的年輕男孩大多都會紋身,象徵他們對族人與酋長的責任。因此,薩摩亞男子橄欖球隊隊員的手臂上也刺滿了花紋。當這些球員前往日本時,他們意識到身上的圖紋可能會給接待的主人帶來困擾,因為在日本,刺青帶有負面的含義。於是,他們穿戴了膚色袖套以遮蓋圖紋,表現了寬宏的友好態度。他們的隊長說:「我們尊重與留意日本人的想法和習慣,確保我們的表現和舉止都沒問題。」

在強調自我表現的時代,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自我約束,這觀念也是保羅在羅馬書提到的。他說,有時我們要因愛的緣故而放下自己的權利;愛不是要我們享受最大的自由,而有時是要我們約束自己。使徒保羅解釋,教會中有些人相信「百物都可吃」,但有些人「只吃蔬菜」(羅馬書14章2節)。雖然這似乎是細枝末節,但在第一世紀時,如何持守舊約的飲食律法卻引發 [....]

靈命日糧 : 稀薄之地

讀經:出埃及記40章34-38節 

在1986年1月28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發射升空73秒後爆炸解體。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在一場對全國人民的慰問演說中,引用二次世界大戰飛行員麥基(John Gillespie Magee)寫的詩《高高飛翔》(High Flight)。在這首詩中,麥基寫到了自己在空中飛舞,感覺好像踏進「高得神聖不可侵犯的空間」,伸手「觸摸到上帝的臉」。

雖然我們不可能真的觸摸到上帝的臉,但有時令人讚嘆的日落景色或大自然的靜謐之地,會帶給我們一種極其接近上帝的感覺。有些人會把這樣的情景稱為「稀薄之地」,隔開天堂與塵世之間的屏障似乎更加稀薄,感覺更接近上帝。

以色列人在荒蕪的曠野可能也歷經了「稀薄之地」,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接近上帝。上帝在白天設雲柱,夜間立火柱,帶領他們越過沙漠(出埃 [....]

靈命日糧 : 基督裡的同伴

讀經:腓立比書1章3-8節 

哈佛大學的成人發展研究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計劃,研究的成果讓我們更瞭解良好的人際關係之重要性。這項研究始於1930年代,以268個哈佛大學的大二學生為研究對象,後來拓展到456個波士頓市區內的居民。研究人員每隔幾年就會和參與者見面談話,並仔細研究他們的就醫記錄。結果他們發現,親密的關係是影響快樂及健康的最大因素。換言之,如果我們身邊有關係密切的同伴,我們或許就可以經歷到更深的喜樂。

這個結果也反映在使徒保羅於腓立比書第1章的描述。保羅在監獄裡寫這封書信時,不禁告訴他的朋友,自己每逢想念他們就感謝上帝,每次為他們祈禱時,心裡總是「歡歡喜喜」(3-4節)。但他們對保羅來說並非一般的朋友,而是與他在耶穌裡「一同得恩」,一起傳福音的弟兄和姐妹(7節)。他們之間是互相分享和扶持的關係, [....]

靈命日糧 : 立穩於真理

讀經:以賽亞書22章15-20、22-25節 

我們所住的房子有將近百年的歷史,這房子具有許多特色,包括紋理精美的石膏牆壁。一位建築工告訴我,石膏牆壁不夠堅固,若想在這種牆上掛圖畫,就必須把釘子鑽進木材支柱,或是使用錨栓支撐。要不然,圖畫可能隨時會摔落地面,只留下一個醜陋的洞在牆上。

先知以賽亞用釘子堅固地釘入牆壁的意象,來描述一位不太知名的聖經人物以利亞敬。那時,貪腐的宮廷總管舍伯那(以賽亞書22章15-19節)和以色列民都依賴自己的能力(8-11節),但以利亞敬卻信靠上帝。以賽亞預言以利亞敬會晉升為猶大王希西家的宮廷總管,並說上帝「要使他立穩,像釘子釘在堅固的地方」(23節,和合本修訂版)。以利亞敬立穩在上帝的真理與恩典中,使他成為家人與百姓的支柱(22-24節)。

但是在這段預言的結尾,以賽亞提出令人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