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雅米

靈命日糧 : 恐懼的暴風

讀經:馬可福音4章35-41節 

我最近看到一個電視廣告,有一群人正在看電視,一個女人隨口問了其中一人:「小克,你在尋找什麼?」小克認真地回答說:「我在尋找一個方法,不讓恐懼影響我的決定!」他並沒意識到對方只是問他想看什麼節目。

哇!真沒想到一則廣告會給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能同理可憐的小克,因為有時恐懼也似乎掌控了我的生活,讓我感到羞愧。

耶穌的門徒也經歷過恐懼的強大力量。某天他們渡過加利利海時,「忽然起了暴風」(馬可福音4章35-37節)。門徒陷入恐懼,甚至以為耶穌在睡覺,應該是不在乎他們,因而他們喊叫說:「夫子!我們喪命,祢不顧嗎?」(38節)

恐懼扭曲了門徒的眼光,使他們看不見耶穌基督的美意。耶穌斥責風和海之後(39節),向門徒提出了兩個一針見血的問題:「為什麼膽怯,你們還 [....]

靈命日糧 : 上帝的書

讀經:創世記1章26-31節 

一天,難得天氣宜人,於是我出門散散步,享受溫暖的陽光。沒多久就碰到一個新來的鄰居小男孩,他自我介紹說:「我叫紀創世,今年六歲半。」

我驚訝地說:「紀創世?這是很棒的名字!你知道聖經裡有一卷書叫創世記嗎?」他問我:「聖經是什麼?」我說:「聖經是講到上帝的一本書,告訴我們上帝怎樣創造世界和人類,還有祂如何愛我們。」

他說:「為什麼祂要創造世界、人類、汽車和房子呢?祂的書裡有我的照片嗎?」這個好奇寶寶的反應讓我莞爾。

雖然,聖經並未附上這小男孩或我們其他人的照片,但我們都是這本書裡重要的一部分。創世記1章27節說:「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上帝在伊甸園中與人同行,然後警告他們不可陷入試探,想尊自己為神(3章)。在聖經的後半部, [....]

靈命日糧 : 氣息

讀經:以西結書37章1-3、7-10、

智恩罹患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以致全身肌肉無力,甚至幾乎喪命。在患病期間,他領悟到能正常呼吸實在是寶貴的恩典。因為有超過一週的時間,他都不能自己呼吸,必須倚靠一台機器每隔幾秒把空氣灌入他的肺部,而且這樣的治療令他十分痛苦。

不久之後,智恩奇妙地康復了。如今他會提醒自己不要抱怨生活裡的難處。他說:「我會深呼吸,然後感謝上帝,我還能呼吸。」

我們很容易專注於需要或想要的事物,而忘了有時在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事物可能是最大的奇蹟。在先知以西結的異象中(以西結書37章1-14節),上帝讓以西結看見,只有祂能賜予骸骨生命。即使枯骨有了筋、肉和皮膚,但「還沒有氣息」(8節)。唯等上帝賜下氣息,骸骨才能再活過來(10節)。

這個異象說明上帝應許要讓亡國的以色列得到復興 [....]

靈命日糧 : 自己不足

讀經:馬可福音12章38-44節 

華倫·巴菲特與比爾蓋茲夫婦史無前例地發起了捐贈誓言,承諾捐出他們一半的財產。據統計,截至2018年他們已捐贈了920億美元。這個誓言讓心理學家保羅·皮福(Paul Piff)深感好奇,從而開始研究捐贈的行為模式。經過研究測試,他發現窮人比富有的人多捐出44%的財產。那些自己經歷過貧窮的人常常會變得更加慷慨。

耶穌也深明此理。祂進入聖殿,看著民眾把錢投入銀庫裡(馬可福音12章41節)。富裕的人投很多錢,但一個窮寡婦將僅存的兩個銅幣(約一美分)投入銀庫。我想,耶穌當時應該是又驚又喜地站起來,並立刻招聚門徒,要讓他們都看到這驚人之舉。耶穌大聲地說:「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43節)。相信門徒都一臉疑惑,面面相覷,希望有誰能解釋耶穌說這番話的含意。所以耶穌就告訴他們 [....]

靈命日糧 : 行這些事

讀經:腓立比書4章1-9節 

我陪著兒子做他的數學作業,對於解答同一個概念的多個問題,他顯然興趣缺缺。他堅稱自己已經懂了,希望我可以通融一下,不要求他把所有題目都做完。我溫和地向他解釋,概念就只是概念,除非我們學會怎麼實踐應用。

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保羅也談到實踐,並勸勉信徒:「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腓立比書4章9節)。保羅提到五件事:和好,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同心(2-3節);喜樂,提醒讀者要培養喜樂的心(4節);謙讓,勸告他們在與人來往時,要讓人看見他們謙讓的心(5節);禱告,如同他曾親身和在信中為他們示範(6-7節);專注,就像保羅即使身陷囹圄仍然有的表現(8節)。和好、喜樂、謙讓、禱告和專注,都是基督徒應當要活出的美德。像其他的習慣一樣,這 [....]

提摩太前書靈修 | 你今天禱告了嗎? (有聲中文)

剛委身教會的那會兒,我最不習慣弟兄姊妹問​​我:“你最近如何?有什麼可以為你代禱的?”每當別人問我這個問題,我都會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然後結結巴巴說了一些籠統的回答。從小就被教導要顧及別人隱私,不隨意過問別人私事的我,覺得這樣的“靈魂拷問”會讓人尷尬,也覺得問的人說不定也只是客套,並不是真心的。然而後來我發現,他們是真的在乎我的情況,也真的在為我代禱!

靈命日糧 : 雪景沉思

讀經:約伯記36章26-29節,37章5-< 

草根樂團「飛越萊茵」(Over the Rhine)的名字,取自美國俄州一個治安很差的藍領社區。樂團藉著歌曲唱出這個城市每一年的轉變。樂團的一位創始人解釋道:「每年冬天,當我們目睹初雪落下,彷彿進入神聖的時刻。隨著城市的步調漸緩,一切的噪音都沉寂下來,好像進入新的起點。」

若你曾看過大雪紛飛的情景,就會明白這如何觸動人寫下歌曲。大雪覆蓋了污穢與灰暗,一種奇妙的寧靜籠罩整個世界。片刻之間,寒冬的蕭瑟淒涼轉為明亮,引發人們沉思並帶來愉悅。

約伯的朋友以利戶對上帝有較正確的認識,他認為上帝創造的大自然會吸引我們的注意。他說:「上帝發出奇妙的雷聲」(約伯記37章5節);「[上帝]對雪說:『要降在地上』,對大雨和暴雨也是這樣說」(6節)。這些壯觀的景象會迫使我們暫停手邊的 [....]

提摩太前書靈修 |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有聲中文)

剛信主的時候,我在學校的一次活動中偶爾結識了一位自稱是基督徒的女生。活動後她約我一起讀聖經。雖然心裡不太平安,我還是答應了。到了現場才發現,要跟我一起“讀聖經”的不只她一位,而是好幾位。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們不是要跟我一起讀,而是要我按照她們的引導來讀——把大量節選的經文拼在一起去證明她們的論點。當她們說到我們可以花錢為死去的人禱告,使他們可以在死後信主時,我就可以完全確定她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在讀聖經了。她們只不過打著基督的名號在達到自己的目的。

靈命日糧 : 記這些事

讀經:約翰福音20章24-31節 

在1943年9月7日,荷蘭猶太裔女作家賀樂孫(Etty Hillesum)在明信片上寫道:「主是我的高台⋯⋯我們唱著歌離開集中營。」她從火車上丟出這張明信片,而這也是她留下的最後一份文件。同年11月30日,她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遭殺害。賀樂孫在日記中描述在集中營的經歷,這些日記後來被翻譯與出版。她從自己的角度記述了納粹佔領下的恐怖事件,以及上帝所造世界的美好。這些日記被翻譯成67種語言,讓許多讀了這些日記的人,可以相信在邪惡之外仍有美善。

使徒約翰並不避談耶穌在世上所面對的嚴酷事實,他寫下耶穌的善行,也記載耶穌面對的挑戰。約翰福音的結尾透露他寫這卷書背後的目的。他說:「耶穌⋯⋯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20章30節),並說:「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31節)。約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