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契生活:你的快樂或悲傷,都讓我們一起慶祝、走過 (有聲中文)
在一個安靜的高爾夫球場上,我正坐在球車中一邊等待著開球,一邊想著自己的事。這時,我的手機亮了起來。我的一位好朋友給我打來了視頻電話。我從幼兒園就認識她了,然而雖然我們很親密,但我們通常不會在沒有事先通知彼此的情況下直接發視頻通話。
我盤算著她會講什麼。
"雅米鼓勵年輕人尋找自己的人生目的,也相信年輕基督徒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向周邊的年輕人傳遞那美好的消息。
我們希望可以與讀者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也去尋找答案——我為什麼這樣做,我該如何活?希望我們都獲得啟發,願意單單為上帝的兒子而活。
向我們投稿或以志願者的形式與我們同工,一起將上帝的話語分享出去吧!"
在一個安靜的高爾夫球場上,我正坐在球車中一邊等待著開球,一邊想著自己的事。這時,我的手機亮了起來。我的一位好朋友給我打來了視頻電話。我從幼兒園就認識她了,然而雖然我們很親密,但我們通常不會在沒有事先通知彼此的情況下直接發視頻通話。
我盤算著她會講什麼。
讀經:約伯記2章11-13節
珍鈴是主題遊樂園的工作人員。一天,她看到小男孩羅明跌坐在地上哭泣,急忙衝上前去幫助他。羅明是個患有自閉症的小男孩,因為他等了一整天想要玩的遊樂設施壞了,所以忍不住傷心大哭。珍鈴並沒有急著要羅明站起來,或說沒事叫他別哭了,她只是靜靜地陪著羅明,同理他的感受,讓他可以盡情地哭泣。
珍鈴做了很好的示範,讓我們知道如何陪伴悲傷痛苦的人。聖經記載約伯失去家園、他的牲畜(財產)、他的健康,以及痛失十個孩子之後,感到悲痛萬分。當約伯的朋友「聽說有這一切的災禍臨到他身上,各人就⋯⋯同來,為他悲傷,安慰他」(約伯記2章11節)。當約伯的朋友們到達時,約伯正坐在地上哀慟哭泣,他們便和他一起坐了七天,什麼也沒說,因為他們看出約伯極其痛苦。
可惜,因為人性的軟弱,約伯這三個朋友後來給了 [....]
作者:葉玲君,台灣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0章1-21節 https:/ […]
讀經:瑪拉基書1章8-14節
當我們走進一間無家者收容所時,進入眼簾的是各方捐贈的一大堆鞋子。收容所的負責人邀請我們青年團契的成員幫忙整理這些舊鞋子。我們花了整個上午把鞋子配成對,並整齊地排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後,我們扔掉了一半以上的鞋子,因為那些鞋子已嚴重破損,無法再繼續使用。儘管收容所無法阻止人們捐贈劣質的物品,但他們絕不會將破損的鞋子分送出去。
在古時,以色列人也會將損壞之物獻給上帝。上帝透過先知瑪拉基斥責百姓,因他們明明有健壯的牲畜,卻將瞎眼的、瘸腿的、有病的獻為祭物(瑪拉基書1章6-8節)。上帝向以色列民表達祂的不滿(10節),宣稱祂配受尊崇,並譴責他們將最好的留給自己(14節)。即便如此,上帝仍應許會差遣一位彌賽亞。這位彌賽亞的愛與恩典會改變眾人的心,並激勵他們甘心奉獻蒙上帝悅納的供物(3章1 [....]
讀經:以賽亞書25章1-9節
俄羅斯的婚禮習俗既美好又有意義。其中一個習俗是在宴會中,主持人要大家舉杯向新人敬酒祝福。每個人都從玻璃杯啜了一口之後,便大聲喊道:「苦啊!苦啊!」(Gor’ko! Gor’ko!)當賓客喊苦的時候,這對新人必須站起來互相親吻,表示賓客手中的苦酒將再次變為甘甜。
以賽亞曾預言,世上的荒涼、毀壞跟咒詛的苦酒(以賽亞書24章),將會被新天新地這甜美的盼望所取代(25章)。上帝將擺設豐盛的筵席,預備豐富的佳餚和最香甜的美酒。這將是一個為萬民而設,祝福不斷,滿有恩典和豐盛供應的宴席(25章6節)。此外,在上帝這位公義君王的統治下,死亡將被吞滅,愁苦的眼淚會被抹去,普天下百姓的羞辱也會被除掉(7-8節)。上帝的子民必歡欣喜樂,因他們所信靠並等候的救主將帶來救恩,使他們杯中的苦酒再次變得 [....]
讀經:詩篇139篇7-16節
父親的呼吸越來越微弱,我和母親還有姐妹們陪伴在他的床邊,直到他停了呼吸。父親回歸天家永遠與上帝同住時,還差幾天就89歲了。他的離開讓我們感到失落,只留下回憶和一些遺物讓我們懷念他。但我們仍然盼望有一天能再度與他相聚。
我們擁有這樣的盼望,因為我們相信,父親已經和認識他、愛他的上帝同在。這也讓我開始思想,父親出生時的第一口呼吸,是上帝賜給他的生命氣息(以賽亞書42章5節)。甚至在他開始呼吸之前,及至後來的每一口呼吸當中,上帝每時刻親密地介入父親生命中的每個細節,正如祂也介入你我的生命。當父親還在母腹裡的時候,上帝便將他塑造成形,這實在是上帝奇妙的作為!(詩篇139篇13-14節)而就在父親嚥下最後一口氣時,聖靈以慈愛擁抱他,並引導他回天家與上帝永遠同住(7-10節)。
[....]
讀經:歷代志上16章1-11節
不久前,我和一群朋友碰面聊天時,我發現似乎每個人都面臨一些嚴峻的挑戰:有兩個人的父母正在抗癌;有一個人的孩子患有飲食失調症;另有人正經歷慢性疼痛;還有人即將面臨重大手術。對於一群三、四十歲的人來說,這些似乎都是難以承受的重擔。
歷代志上16章講述了以色列歷史上約櫃被帶入大衛城(耶路撒冷)的關鍵時刻,撒母耳告訴我們這事發生在兩次戰爭之間的和平時期(撒母耳記下7章1節)。當約櫃被安放妥當時,象徵上帝同在,大衛就帶領眾民以一首詩歌稱頌耶和華(歷代志上16章8-36節)。全國百姓歌頌上帝施行奇妙作為的大能、持守祂的應許,以及祂過去的保守看顧(12-22節)。他們大聲喊著說:「要尋求耶和華與祂的能力,時常尋求祂的面」(11節)。他們必須這樣做,因為接下來他們將面臨更多的戰爭。
[....]
繪圖作者:s.hyl.s,香港 2020真是坎坷又難過的一年。誰也沒有想到年初開始的一場疫情會打 […]
讀經:以賽亞書12章1-6節
在17世紀的戰亂和瘟疫中,馬丁·林卡特(Martin Rinkart)於德國薩克森州擔任牧師三十多年。有一年,他主持了4,000多場葬禮(其中也包括他的妻子)。有時,食物非常匱乏,以致他全家人都必須挨餓。儘管他可能因此而絕望,但他對上帝的信心卻仍堅定不移且時時獻上感謝。他甚至還寫了一首德語詩歌表達對上帝的感恩,後來被翻譯成為廣受歡迎的讚美詩《齊來謝主》。
林卡特效仿先知以賽亞,教導上帝的子民要時刻感恩,無論是他們悖逆得罪上帝(以賽亞書12章1節),或受敵人的壓迫。即便在這些時刻,百姓仍要高舉上帝的名,「將祂所行的傳揚在萬民中」(4節)。
當我們與朋友和家人一起享受盛宴,就如感恩節之類的慶祝,我們自然能輕鬆地表達感恩。但是,當我們在困境中,例如失去親友、經濟拮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