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再多一點點

作者:陳昌蕾,福建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
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路加福音2章6-7節

偌大一家客店,僅有馬槽這樣小而卑下的地方給上帝的兒子降生,祂卻仍舊按著時候來了,沒有拒絕,甚至沒有耽延。

一段時間以來,面對事奉中所受的委屈和失望,我深感孤單、疲憊,極想退去。感謝上帝!祂讓我得以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認識我的主,去看自己的服事。

這個城市雖然只是讓出了這樣一點地方,只要肯給祂,這位尊貴的主仍然肯來住!因祂曉得上帝愛世人又肯體貼上帝的心!我是否肯效法主耶穌這樣的謙卑與順服,這樣地去愛而不計較其他,只因這託付是出於我所愛的天父呢?

我的心漸漸安靜下來,唱起《我想問一問祢》。再讀這段經文,更多看到那份不離不棄的愛:當我們軟弱犯罪漸漸遠離上帝,只要心裡還願意向著祂,哪怕只有一點點,祂仍必幫助我們;不信的人,只要願意尋求上帝,哪怕只是一點點,上帝也必讓他們尋見自己。我的上帝是多麼渴望讓人們多得祂的祝福,以致那麼留心在意每一個向祂敞開的管道。願我總不敢輕看、議論、厭棄軟弱的肢體,願我總不灰心,不放棄代禱,寧可讓自己在愛的服事中堅持到底。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藉著主耶穌將祢的愛、祢的心向我顯明,很希望自己能常做祢的知心朋友。求祢施恩,使我有力量再多讓出一些地方給祢。我知道祢愛我,一定肯來!求祢使我在祢的恩典中能謙卑、順服、忠心。我所付出的求祢悅納、紀念,並祝福我,使我更有權柄和智慧服事祢。阿們!

(此文章譯自於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愛的發明

作者:圓圓,北京

發明家很多是在絕境當中被激發出發明創造的靈感的。凡由愛而生的發明,也總是會有一種堅韌不摧的力量,帶來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改變。

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對普通的夫妻,丈夫是軍官,妻子結婚時本期待跟隨軍官丈夫過安穩享福的日子。但不幸地,丈夫在一次演練中脊柱受傷,一癱就是四年。妻子靠著手工發豆芽賺些微薄的收入養家,生活很艱辛。手工發豆芽是很辛苦的工作,豆芽要在溫度和濕度控制極為嚴格的環境中才能生長好。妻子一人要每3小時在黑暗的小屋子裡扛著重重的水管灑水,常年下來,竟得了嚴重的肩周炎(即俗稱的五十肩)。丈夫很愛妻子。他看著妻子操勞,疼在心裡。他努力做康復練習的同時,也在琢磨發明一個自動發豆芽機,想把妻子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在四次改進實驗之後,他的豆芽機才成功。這當中,他也因為失敗和損失還有妻子的不理解遭遇挫折,生了一場大病。但他終究心疼妻子,愛使他和妻子想攜手共同完成這個發明。最後他們成功了。之後,這個可以由電腦控制澆水和溫度的發豆芽機從寒冷的東北賣到了濕熱的海南,還贈送給了部隊戰士,保障戰士們有新鮮的蔬菜。夫妻之間的愛傳遞到了社會,愛的影響力戰勝了使人抱怨萎靡的災難,也帶來了超乎想像的美好改變。

但最大的發明家其實是上帝。在聖經《創世記》中記述了上帝的創造。祂造了天地,和天地間的萬物,也造了人和美好的伊甸園。但人受了誘惑,就逃離背逆了上帝,之後就是一代比一代更加墮落的景象。現在我們生活在有很多痛苦愁悶,災難恐懼的世界中,看似也像在一場大病當中,沒有盡頭,沒有希望。但感謝上帝,祂在一切發明中,早有奇妙的預備,那就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付上代價,從罪中將我們救贖;祂又從死裡復活,勝過死亡,給我們復活永生的盼望。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使上帝在一切發明之外,另外預備了這個偉大的發明,會在創世以前就在基督裡為我們賜下了拯救的恩典(以弗所書1章4節)。但這真是愛的發明,最大最好的發明,是給世上每個人的。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3章16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隱形的福氣

作者:劉嘉盈,19歲,馬來西亞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馬太福音6章27節

我在馬來西亞檳城的一個牙醫診所裡找到了一份當助理的兼職工作。一天,牙醫休假,我被指派去弄一堆藥用棉花準備一些指頭大小的小棉捲。當我坐在椅子上觀察高級助理示範如何操作的時候,我很吃驚。這個任務雖然看起來簡單,卻需要很多經驗來完成。

我當時很沮喪,覺得自己肯定做不了。高級助理教了我一個三步驟的方法後就走開了。我獨自一人面對那堆棉花,嘗試好幾次都不成功,我就放棄了。我靠在椅背上開始禱告,抱怨自己有多麼的厭煩。我求上帝以某種方式給我智慧來完成那個任務,但是我不確定上帝會怎樣幫我。祂會派下一位天使,還是使我的手指能像高級助理的一樣敏捷?不管怎樣,我還是站直起身,勉強繼續我的工作。當我擺弄那些藥棉在指間捲著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成功了。我很驚訝,心裡讚美上帝。

這讓我意識到上帝是多麼的了不起。當我們疑惑神蹟如何在生活中發生,懷疑上帝是否會在最危難的時候幫助我們時,祂卻一直都在幫助和引導我們(詩篇23篇)。因此,讓我們信靠祂,相信祂在任何情況中都是掌權的。上帝能幫助我們,還經常會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到我們身邊。

雖然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但是上帝總能用其他方式供給我們。儘管我們也許不會看到問題立刻得到解決,但上帝當然有能力給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馬太福音6章25-34節)。信靠祂,讓祂來成就!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我該怎麼判斷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呢?(2)

Jan Sullivan,美國

我該如何愛別人呢?
耶穌在約翰福音13章34-35節與我們分享了一條新的誡命「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我們的主特別指出我們因著愛別人就被分別出來。我們的愛必須是身邊的人意識到我們是基督徒的唯一憑據,正如基督先愛我們一樣。這重申了我們需要彼此服事。

愛對方是否意味著有求必應呢?那可不一定。比方說,如果一個朋友要求你給他再拿一瓶啤酒,但是他是個酒鬼而且他已經要醉倒了,這時表示對他的愛,也許是忽略他的要求並且向一個清醒的成年人尋求幫助。在此時,他需要真正的回覆,而不是一瓶啤酒。你也可以通過向他們分享耶穌的福音來表達對他人的愛。有時候在你的朋友當中活出耶穌的教導也能讓他們懂得上帝對他們的愛。我其實無法徹底描述向朋友分享耶穌那奇妙滋味—能和他們一起坐下來,幫助帶領他們與救世主建立永恆的關係。

另外,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上帝寶貝的創造物也是愛他們的一種方式。作為人類,我們總喜歡貶低別人,然後藉此抬高我們自己。認識到別人也是萬王之王的兒女、也是和基督同作後嗣,能夠幫助我們正確地對待他人。我們可以通過對他人說造就他們的話來愛他們,而不是詆毀他們。

有時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愛護他人是多麼奇妙的一件事,直到多年後你才發現,你對某人的愛對他而言遠比你想像地多。有時候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件事。但是上帝知道,這其實才是關鍵。

噢,對了,對他人表達你的愛,想出有創意的辦法來幫助別人滿足他們的需求,有可能讓你意識到上帝對你生命永恆的計畫。好好享受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的生活吧!尊崇祂,用愛來順服祂的訓誡、服侍祂,服事你身邊的人們。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勝過那最壞的開始

儘管瑪拿西行了大惡,耶和華仍然是瑪拿西的上帝。儘管上帝滿臉怒氣,祂卻從未掩面不顧瑪拿西。祂沒有撇棄瑪拿西。

在比徹•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湯姆哀歎道:「我真是邪惡──非常邪惡。但我對此毫無辦法!」罪是我們的本性。這也是我們一生的寫照──對此我們毫無辦法。然而,我們反覆的失敗卻不會改變上帝向我們展現祂至善的本性。如果我們的本性是罪,祂的本性則是拯救。如果沒有瞭解這一點,我們永遠無法勝過罪,只會活在恐懼當中,遠離上帝。

如果上帝當初是因為我們很好才揀選我們的話,我們理當恐慌害怕。但上帝不看我們有什麼好行為,而是按著本像接納我們,所以現在這接納也不會因我們毫無優點而消失。在信主以前,我們沒有任何東西能討上帝喜悅;也沒有任何東西配得祂繼續喜悅我們。

上帝拯救我們,是因為祂定意要這樣做。祂為祂自己創造了我們,沒有我們與祂相交,祂的心在孤獨中傷痛。這就是為什麼基督要為我們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上帝面前」(彼得前書3章18節)。祂永不放棄。祂太愛我們了,以至於祂不會放棄。 「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1章6節)

我們必須接受上帝完全且無條件的饒恕,並且忘記自我。我們是罪人,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我們也是被赦免的罪人。我們絕不能讓罪惡停留在生命中。上帝的心是向我們敞開的。我們必須接受我們所需要的饒恕,然後繼續生活。

上帝不僅僅原諒了我們的罪,祂還透過罪惡來塑造我們,使我們變得更好。看看瑪拿西,12年後,他從獄中被釋放,重新做王,並且著手加強防禦。這都表現出他是真心地悔改。

真心的悔改需要我們在觀念與態度上的徹底改變。這不僅是為罪憂傷,也是我們思維的徹底轉變。真心悔改的人會展現一種堅定的心志,就是竭盡所能去克服自己的軟弱和脆弱之處。那時,我們將異常堅定地保守自己遠離罪惡。

真心的悔改意味著遠離那些會帶壞我們的同伴,無論男女;意味著逃離那些容易使我們落入試探的情境;意味著要遠離那些會給我們帶來不良影響的電影、書籍、雜誌與網路;也意味著我們要找一個人督責自己。無論如何,我們的悖逆會使我們變得比從前任何時候都更堅強、更美好。即使在我們的罪中,上帝也能帶出良善。

瑪拿西的例子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證明了以色列的上帝賜下那不可測度的恩典。上帝也會為你成就同樣的事。

摘自探索叢書《大衛和瑪拿西:戰勝失敗》

我該怎麼判斷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呢?(1)

Jan Sullivan,美國

我該怎麼判斷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呢?這是一個經常會困擾我們的問題。很多人在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十字路口上都曾掙扎過,比如說選擇工作的時候。我怎麼才能知道應該申請什麼工作呢?我應該接受哪一個工作呢?

一個能夠讓我們清楚瞭解上帝旨意的辦法,就是透過祂話語的啟示。在路加福音10章27-28節中,上帝賜予我們一個命令,也是耶穌所說的最大誡命。耶穌說道,「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所以如果你要是能夠做到這兩件事,就是在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事。

所以當我們在生命中尋找上帝的旨意時,可以問問自己這個恰當的問題:我現在所做的事情和所過的生活是否展現出我對上帝和我對鄰舍的愛呢?

我應該如何愛上帝呢?
所以我們該如何展示對上帝的愛呢?這裡有三個方式可以顯現出我們對主的愛——崇拜,順服和侍奉。

崇拜指的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可以想想你最喜愛的電影明星,樂隊或者運動員。當我們向這些名人們表達我們的崇拜時,我們想要瞭解一切與他們有關的事。我們知道關於他們的數字,例如身高,生日,年齡,最喜歡的顏色等等。此外,我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打扮得像他們,想要成為他們等等。所以,我們意識到我們崇拜的人或事會對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有多麼大的影響。

我們是否渴望著進一步瞭解上帝呢?我們是否願意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效法基督上呢?我們是否努力花時間與耶穌獨處,抑或是在祂的身邊,聆聽祂的話語呢?

耶穌曾在約翰福音14章23節中告訴我們,「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基督進一步地解釋並闡明了順服祂的話語是一種方式,讓我們向耶穌表達我們的愛。

父母教給我們規矩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給我們設定了界限來保護我們不受不自覺的傷害。比如說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敢說你的媽媽或爸爸肯定告訴你別碰那些爐子,因為你可能會被燒傷。那就是一條規則,或者是一個指令,他們期望你去遵守。如果你不遵守的話,很可能已被燙傷過。

其實這條規則背後的事實是:因為你的父母愛你並且不希望你遭受不必要的傷害。這就是他們給你指令的原因。當我們順服並且按照他們所說的方式來做,我們就是在愛他們、尊重他們。

同樣地,我們的天父如此地愛我們,所以祂給我們設下了準則和規矩讓我們去遵守,免得我們受傷害。當我們完全相信祂的界限是為了我們的福祉而設立的,我們就是愛他。

我曾經多次看到父母們非常傷心並且沉溺在痛苦之中,因為他們的孩子拒絕父母們定下的規則,結果受到重傷甚至失去生命。「要是他們能聽我的話就好了」,這是我們常聽到的怨言。我猜想當上帝觀察我們的行為時,是否正在搖頭。祂會不會說,「要是他們能聽從我的話就好了呢」?

在表現我們對上帝的愛時,我們必須順服祂的訓詞和命令。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宣稱自己愛上帝,卻又漠視祂的訓誡,不肯順服祂。

第三件我們為了愛上帝而做的就是我們為祂和他人所獻出的服事。在約翰福音13章中,耶穌為祂的門徒洗腳,這是我們該如何生活的完美典範。祂教導我們要互相服事。當我們如此去做,互相照顧時,我們便是在向上帝表達我們對祂的愛。

比方說,倒垃圾是弟弟的責任,在他放學回家之前你能替他完成任務嗎——就當作有趣的事吧——然後別告訴他是誰替他做的!無論是幫助媽媽把買來的日常雜品放好或幫鄰居遛狗,你其實擁有數不清的機會來服侍上帝,從中表示你對他的愛。在這個過程中,你甚至可能會發現你喜歡做的一些事並且對未來要選擇什麼職業有個初步認識。

關懷他人連同愛上帝乃是行在上帝的旨意中。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上帝就是我的喜樂和盼望

LYY,香港

找工作、面試、等待通知……這彷彿是每個畢業生都會經歷到的階段。這幾個月裡,我時常感到迷失和枯竭—體力的枯竭、盼望的枯竭。我越發不認識自己,我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夢想似乎被迫套上了一個又一個桎梏,恐懼油然而生。人生的安全感在哪裡? 我的信心在哪裡呢? 前路茫茫,步履維艱。

不知怎地,心中常想起這詩歌: 「求袮在這慘淡時期之內,擦乾我一切暗中的眼淚;學習知道袮是我的安慰,並求別人喜悅以渡此年歲。」有願意為我死在十字架上的主的同在,我還有什麼可怕呢? 衪不就是我信心的泉源、我的喜樂和盼望嗎?

為什麼祢不聽我的禱告?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當我聽到我朋友的阿姨所懷的寶寶最終被證實胎死腹中時,為她難過的當下,心中充滿了不解。當我們知道懷孕七個月的她隨時會失去她的寶貝時,我們以傳送簡訊的方式告訴身邊的基督徒,為這件事情一起來同心禱告,懇求在天上的父救活這個孩子,親自安慰那位婦人。難道我們的禱告不夠迫切嗎?

身為人類的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不曉得為何我們的禱告不蒙憐憫與垂聽。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質疑上帝的能力,不再選擇相信祂。『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章6節)當我們在禱告的時候,是否會一直想著這樣的疑問:如果上帝不救活這孩子,那位媽媽會怎麼辦?假設上帝不肯聽我的禱告, 我還有什麼方法去完成那個任務呢?“如果”、“假如”、“假設”……一個充滿這樣憂慮的禱告,並不是信心的彰顯。你當完全信靠祂,就像一個弱小的小孩,卻有完全信賴父母並願意依靠他們的心。就如聖經上所說:『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馬太福音21章22節)我們通常遇到困難時都會做出及時的禱告,但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真的相信上帝會來幫助我們嗎?我們有否懷疑上帝的大能?還是,禱告只是你的暫時鎮定劑,其實並不渴望上帝真正來解救你?

如果你沒有以上的疑惑,那就獻上感恩。因為你真知道滿有憐憫和慈愛的上帝不會離棄你。即使你現在的禱告未蒙應允,並不表示上帝不垂聽你的禱告,而是上帝必有祂美妙的安排。或許,現在並不是最適當的時機給你所祈求的;又或者,祂覺得你所求的不是最適合你的。在主裡要永遠有盼望。上帝已把祂最珍貴的兒子—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難道不會給你最棒的嗎?我們當學習如何在禱告中,完全信靠上帝,並且順服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祂給你所要的,不理會祂對你溫柔的呼召。祂是我們的上帝,我們不該把祂當作我們的僕人。

在地上,一位媽媽失去了肚子裡的寶寶;在天上,那個寶貝或許已安然地躺在基督的懷裡,等待自己的媽媽也被接回天家的那一天,與她一同在基督裡團聚。

祢知道
[天韻/祢的手永遠比我大]
祢沒有在我需要安靜的時候 給我獨處的房間
祢沒有在我需要同伴的時候 給我一張樂意傾聽的臉
祢沒有等我準備好的時候 才交給我該學的功課
祢沒有讓我太早知道 下一分鐘會面對什麼樣的煩惱
但是(因為)祢卻真知道 我生命中最深的需要
每個挑戰的臨到 只教我明白自己的渺小
因此我漸漸知道 祢在我身邊引導
最想不到的情境 祢讓我隨時隨地 有祢可以依靠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成長

作者:Ling,香港

祢放手 讓我飛
翅膀下的我卻留戀在祢內
害怕天黑 害怕流淚
畏懼使我不敢試飛

祢拍拍 我肩膀
祢溫柔的笑容抹去了不安
帶我走上 使我勇敢
微微清風給我作伴
祢在陪伴著我成長

原來祢就是我的翅膀
帶我飛過無盡的海港
飛過高山 飛過黑暗
天空的顏色也填滿

原來祢就是我的翅膀
刮風下雨有祢為我擋
縱有跌盪 或是巨浪
但有祢作我的避風港
彩虹的顏色依然最燦爛

父親的愛

作者:小當當Dannie,北京

一天,在公車上,身旁站著一對父子。突然急刹車,小孩子險些摔倒。父親把孩子摟在懷裡說:"別害怕,靠著我。"不知為何,這句話打動了我。世上的爸爸都如此愛孩子,何況那位創造我們的天父呢?我們喜歡靠著自己去完成事情,但耶穌希望我們凡事倚靠祂。不要僅憑著自己的力氣去戰勝那些難以克服的罪,要安靜地禱告,祈求聖靈幫助你。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
求魚,反給他蛇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
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馬太福音7章9-11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