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當恐懼撲面而來……(有聲中文)

作者:Agnes Lee,新加坡
翻譯:Jaslyn, 新加坡
語音播讀:Angel,香港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每個人都有自己無緣由的恐懼。有時,這些恐懼影響我們太深以至於我們被牢牢地捆綁。對我而言,這一切源於一次普通感冒。

一天早上,我醒來后發現喉嚨痛,之後我就開始咳嗽。最後我去看了醫生。診斷結果是我感冒了,醫生讓我請兩天病假在家休息。

就在我以為病情有所好轉時,我的咳嗽卻惡化了。而且我咳嗽到噁心。我完全沒胃口,幾乎吃不下任何東西——為了能夠服用藥物,我不得不強迫自己進食。我整天都昏昏欲睡,有時候還發燒。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卻也睡不好,因為常常被自己咳醒。

更糟糕的是,我擔心辦公室里還沒做完的工作。老闆出差了,除了我,沒有其他同事知道如何聯絡我們的供應商。

我記得那天我決定回辦公室處理一些工作。在地鐵上,我開始咳嗽。這時我周圍的乘客都開始刻意遠離我。

我真的痛恨那一刻——真希望我沒有生病!我甚至希望可以找個洞鑽進去。人們閃躲我的樣子看起來好像我得了什麼奇怪和嚴重的傳染病一樣。真是太尷尬了。

普通的感冒怎麼會那麼難受?我什麼時候才能康復?都已經五天了。這肯定不只是普通感冒吧?醫生一定是診斷錯了!

要是我得的是肺癌怎麼辦?如果是肺結核呢?我認識一個肺結核病患,她在康復過程中受盡痛苦,各種打針、吃藥、住院和看醫生。而這一切也都是從普通感冒癥狀開始惡化的。

我開始試着停止這些不理性的思考,用聽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我偶然發現一首Casting Crowns的歌曲,名為《我的靈魂(Oh My Soul)》。歌曲創作人馬克·霍爾(Mark Hall)唱道:“你的恐懼最終都要面對你所認識的上帝(祂能戰勝一切[1])”,這句歌詞讓我得到釋放。

上帝告訴我不要害怕。祂用這首歌來使我確信我可以把恐懼放在祂面前,因為祂知道我們一切的恐懼。當我們將恐懼帶到祂面前時,祂就為我們扛起這個重擔並釋放了我們。

當我搜索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時,我了解到歌曲創作者是在他人生的最低谷時寫下的這首歌——那個晚上他被診斷出腎里有惡性腫瘤。

歌曲創作者的信心鼓舞了我。確實,我敬拜的是一位在任何時候都在我身旁,從來不曾離開我的上帝。那我為什麼不放下我的恐懼呢?我已經被恐懼嚴重困擾,以致我忘記了我其實可以把它交託給上帝。

事實上,我感到我的多慮相當愚蠢,因為我所有的恐懼都是毫無根據的。我越是聚焦在恐懼上就越感到害怕。相反,我告訴自己要專註於上帝。很快,我就得到了平安,並知道我可以把所有的恐懼都交託給我信靠的上帝。

於是,我做了一個認罪悔改的默禱。我本應該把恐懼交託給上帝的,而我卻讓恐懼奪去了我的平安。那天晚上,我敬拜、禱告然後就睡了。

半夜,我又咳醒了。但奇怪的是,我隨即開始哭泣並深深地感動,因為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時候,我感到上帝的同在包圍着我。那一刻,我的心中有一種超自然的平安。我記得在約翰福音14章27節中耶穌告訴祂的門徒們:“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這節經文佔據了我的腦海,上帝用祂的話語安慰了我。這節經文提醒我,即使在艱難困苦中祂也會將平安賜給我們。我們不必害怕,因為祂與我們同在。

幾分鐘之後,我感到喉嚨上有什麼東西被拿掉了,而我就這樣奇迹般地被醫治了。我的喉嚨不再像之前那樣感到瘙癢和乾澀,我的咳嗽也從那一刻起變得可控了。那個周末,我徹底地不咳嗽了。

上帝通過這件事提醒我,祂那裡是完全安全的,我們可以將所有恐懼都交託給祂。畢竟,祂是為祂的羊捨命的好牧人(約翰福音10章11節)。 因此,有上帝在我身邊,我就不必害怕會生病和受苦。即使在我完全不能掌控事態的時候,祂仍掌權。

[1] 原文並無此處,翻譯過程中為解釋原文而添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起來慶賀

我獨自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天……(有聲中文)

作者:匿名,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佳音,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對於一個十多歲的少女來說,生日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然而那一年的生日卻和以往不同。沒有生日派對,沒有禮物,更沒有美味的蛋糕。因為生病的緣故,我必須得動手術,而手術前兩個禮拜的身體檢查正好是我生日那天。本該是歡喜快樂的一天卻被醫院藥物的味道和各種辛苦的檢查所取代。

在我得知自己生病了,必須動手術的那段日子,我不斷地責問上帝,我為什麼要動手術?!我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少年人一樣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為什麼這事要發生在我的身上?醫生告訴我他不清楚這我得這個病的真正原因,可這句話讓我更痛心。這明明不是我的錯,為什麼上帝要讓我經歷那麼多?

這一場手術,改變了我許多。我變得整天都悶悶不樂,對很多事情失去了興緻。學校下課時,我會逃避人群,走到操場旁的梯級坐下,思考自己為什麼要經歷這一切,然後眼淚便不聽使喚地一直掉落。當時的我真的不明白,我和身邊的人常常都會禱告求上帝來醫治我的身體,可是上帝為什麼不挪去我的病痛,不讓我動手術?可再多的為什麼,也得不到一個答案。

我永遠不會忘記手術當天,因父母有工作在身無法前來,朋友也不在身邊,就這樣我一個人被護士推進了手術室,獨自去面對那可怕的未知數。我很失望也很難過,在我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大家都去哪了,難道上帝遺棄我了嗎?

手術順利結束了,可手術后的我,已經不再是原來單純、活潑開朗的我了。我變的不愛笑,很安靜,很冷漠,更不喜歡和別人說話。這次的痛苦經歷不只讓身體烙下了疤痕,心靈上也受到了創傷。

直到多年後,我成長了很多,也懂得思考,在靈命上成熟了許多,與上帝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后,我才明白其實上帝在我生病期間並沒有放棄過我,祂一直都在我身邊陪伴我去經歷這些痛。雖然當我禱告求祂拿去我的病和疼痛時,祂沒有直接地把我的病痛挪去,但是祂透過醫生的手來幫助我,來醫治我的病。手術也是,因着祂的保守,手術才能順利平安地結束。

不只這樣,手術后,我的家人也一直守在我身邊照顧我。教會的弟兄姐妹也常來探望我為我禱告。我才感受到原來上帝很愛我,一直沒有離棄我,祂透過我身邊的人給我很多的鼓勵和陪伴。我才知道是我太自私了,以為上帝的奇妙作為就得像魔術師那樣可以立即把我的病變不見。然而上帝的作為並非跟着我的想法走,而是透過祂的計劃和旨意來向我顯明祂的同在和祂的愛。

很感恩的是,手術過後,我開始操練讀經和靈修的習慣,讓上帝進入到我的生命當中。同年,我便決定在教會受洗,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是基督徒,讓身邊的人知道我是個蒙福的孩子。也因着這場經歷,往後每次當我遇到困難和情緒低落時,我都會選擇來尋求上帝。每當我尋求祂時,總能感受到祂給我的安慰和力量。

這場經歷也是一個被苦痛包裝過的祝福!正因為那場病痛,如今的我特別更能夠體會病痛的人的感受。我可以有機會去服侍他們,常常給予他們鼓勵和安慰,為病痛中的人禱告。想來上帝就是要使用我來祝福有同樣經歷的人吧。雖然我的身體還是會常常疼痛,而且這痛會跟隨我一輩子。但只要我想起耶穌基督為救贖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流出的血和疼痛,我的這一點疼痛算得了什麼呢?怎麼能比得上祂所受的鞭傷和刑罰呢?

因此,當上帝允許痛苦發生在我們身上時,即或我們當下可能會不明白,甚至會憤怒、傷心,但即便如此,也願我們仍能緊抓上帝在申命記31章8節給我們的應許 「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祂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來靠主勝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起來慶賀)

我們這一代人最難做到的事:安靜(有聲中文)

作者: Callie Opper, 美國
翻譯:熊永蘭,中國
語音播讀:Yibin,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生活中,我是個很難安靜下來的人。性格外向使得我常常無法拒絕別人。我會迫使自己為別人做任何事,也因此自己連一點安靜的時間都沒有。上大學時,我一頭扎進忙碌的校園生活,無法安靜在上帝的面前,無法與主親近,接受祂的醫治、重建與更新。

然而上帝卻用一種痛苦卻又美妙的方式阻止了我繼續走入死胡同。在過去的半年中,主在我的內心中做了奇妙的工作。在臨近畢業的時候,我走到了絕境,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精力充沛地為別人付出了。我周圍的一切,包括學業,服侍和工作都變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我迷失了自我,變得完全不是上帝要我成為的樣子。當我意識到我的靈魂和身體已經枯竭到什麼程度時,上帝開始讓我明白向別人說「不」並非是自私的。我若不給自己一些屬靈的呼吸空間,安靜在主的同在里,我就無法知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我覺得對許多我的同齡人來說,安靜是一個很陌生的詞。我們被忙碌吞噬了——因為害怕錯過什麼,我們逼自己做超出我們能力和精力範圍的事,或者就是無止境沉浸在手機、社交媒體和日常瑣事中。我們經常陷入混亂和瑣碎的生活當中而忽略了在主面前安息,也忘記了來到主面前禱告和從祂的話語中汲取力量與智慧。

有時,我覺得我們很喜歡那樣的忙碌與喧鬧,因為我們害怕,不知道上帝在寂靜中會成就怎樣的事情 。而上帝恰恰是在靜默中重塑我們,引導我們去做那些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喚醒我們的心靈和熱情,並最終將我們改變。這個過程有時是痛苦的,因此我們對此避而遠之。但往往是在這種境況中我們才會遇見上帝。

當我把最好的時間用在讀主的話語上時,我就更加明白我該如何生活。主透過祂話語中的智慧,鼓勵和力量向我顯明祂自己。通過靜默的時間,祂讓我懂得該如何活得更好,如何以主愛人的方式愛他人,如何成為一個真正地服侍者。我花在禱告和讀經上的時間越多,平日的紛擾就離我越遠。

主希望祂的聲音高於其它一切,祂渴忘與我們同行,渴望我們完全經歷祂。祂希望我們能夠單單以與祂同在為滿足。當我們安息在祂裡面時,主渴望撫慰與重建我們破碎的生命。主渴望我們依靠祂。祂渴望祂的兒女能聽從祂、被祂的愛充滿、安息在祂的平安里並尋見祂的榮耀。

我們會驚奇地發現主的榮耀就在我們身邊——祂強壯卻又溫柔的靈在風中展現,祂的美麗與力量在祂所造之物中顯現,祂滿滿的祝福中有祂的恩典和信實,祂的創意顯現在天空的彩雲間。當我第一次驚奇於這位主,驚嘆祂美麗的創造時,我想起這位宇宙的創造者竟然知道我的名字,祂了解我的一切並渴望與我有親密的關係。如果這位創造萬物的主想要了解我內心最深處的部分,那麼我絕對要花時間和情感與祂相處。

因此,去找到那個你最能遇見主的地方吧。創造一片這樣的空間,盡享靜默的時間,並常常與主在那裡相遇。我在曠野找到了屬於我的安靜空間。接下來就要守護這個地方,安排時間享受靜默,不要讓任何人或事打擾你。把最好的時間用在與主親近上,這樣祂的靈就可以充滿你。你要等候主向你顯現,讓祂改變你。

每一天,主都在教導我靜默是何等美妙——當我們遠離世界的喧囂,安靜在主面前時,祂會向我們顯現並使聖靈充滿我們的心。然而這還不是終點,主一刻都未曾停止重塑我們、激發我們的熱情和引導我們的道路,祂也不會停止更新這一切。

我花越多的時間來到主面前,學習祂的話語和在禱告中尋見祂,我的人生方向就有越大的改變——祂拿去我放不下的東西,允許災難和困苦進入到我的生命。但越是經歷風暴和與主摔跤,我就越意識到祂是在更新我的心思意念,讓我更清楚的尋見祂,並讓我明白任何醜陋的花骨朵都可以開出美麗的花來。通過安靜在祂面前,主不斷讓我明白我活着的使命是什麼。

越依靠主並安息靜默在祂的同在里,我們就越能經歷主和聽見祂對我們說的話。

靜默,因為主將顯現。

「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出埃及記14章14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起來慶賀

旅行,就是要用來認識、經歷、分享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很多人喜歡旅行,我也是愛好者之一。最近更是常在臉書看到朋友分享“說走就走”、“再不去瘋,你就老了”、“去旅行,人生才有意義”等圖文或文章心得。這些文章無一不在表述作者內心對旅行的嚮往以及旅行的好處等等。

透過旅行拜訪未曾到過的地方能夠接觸不一樣的文化,結識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多麼地多姿多彩。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到了越南河內市我才知道什麼叫“一窩蜂”行駛的馬路情景;泰國曼谷讓我見識到了什麼叫“逛街天堂”;荷蘭阿姆斯特丹讓我了解到了什麼叫“過於開放”的國家等。不同的景點,不同的體會,不同的得着,對未知的好奇與新鮮感相信是其中一個讓我們愛上旅行的原因。

聖奧古斯丁(Augustine)曾說過:“世界就像是一本書,而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的確,旅行能夠給人帶來許多好處,比如到大自然透透氣,讓自己短暫地從忙碌的生活中抽離,充充電;透過與當地人的交流,開闊自己的眼界,甚至還能改變自己固有的想法等等。不止如此,如今透過便捷的網絡,你還可以把旅遊經歷拍成影像網誌(vlog)、寫在部落格上與人分享。在成為旅遊達人的同時,還能多一筆收入呢!

可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網絡,而產生了與他人比較的心態,最終成了FOMO(Fear of Missing Out)一族。這樣的人每到一個地點就打卡炫耀,導致不能好好地享受當地的美景美食,反而無時無刻都在修圖、分享照片,緊盯着手機熒幕有沒有人點贊。

難道人生的意義只有點贊嗎?非但如此,這也已經失去了旅行的意義了。其實,無論是說走就走的即興旅行,還是策劃已久的旅程,踏上旅途的正確心態,是會讓你我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1.旅行,讓我們休息,再次認上帝為主。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46章10節)

通常會想要放假去旅行的人,是希望能在繁忙的工作和課業中讓自己能短暫地遠離枯燥乏味、一成不變的生活,盡情地休息。太過緊繃的神經總會斷,適當的放鬆能讓我們重新得力。

我曾經在繁華的都市實習過一段時間。那是我第一次體會“上班族”的日子。每天天未亮就得起床,機械地上班下班,擠地鐵時還要防範自己被非禮、被偷東西等不利處境。因此,常常我一回到家就只想往被窩裡鑽,感覺好累。雖然周末也能休息,可與旅行相比,還是有所不同的。行程不緊湊的旅行能讓我們放慢腳步,享受每個當下,自然而然地也就會心情愉悅起來,生活也變得更健康。

我常常藉著旅行來轉移生活的焦點,將自己從做不完的任務責任中轉到恩典給不完的上帝那裡。雖然體驗上帝的恩典是“免費”的,但是這轉換的過程卻也需要我們的行動,那就是“放下”。

每當放假時,我會嘗試比平常多用一點的時間來親近上帝。比如,我平常靈修的時間是10分鐘左右。假期時,我便會用30分鐘至一個小時的時間來靈修,以輕旅行親近上帝的方式,一邊沐浴在詩歌里,一邊禱告讀經默想祂的話語。無可否認,在這段安靜時光里,我的腦袋仍然會閃出許多未完成的事,甚至還有聲音說:“你沒時間這樣無所事事了!”但我會先把這些待辦事項記下來,然後向上帝禱告交託我的焦慮,提醒我自己,上帝是我的主,所以恩典會夠用的(哥林多后書12章9節)。而當我們每天記念上帝時,祂也必定會記念且更新我們的心意,讓我們能夠重新得力,以更好的狀態去處理生活上的大小事。

2.旅行,讓我們懂得欣賞上帝美妙的創造。

“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祂守誠實直到永遠。”(詩篇146章6節)

雖然我們理智上知道上帝是創造主。可若我們不花時間去觀賞祂所創造的一切,我們便很難意識到祂那偉大的創造力,進而敬畏這一位滿有能力的上帝。就好比我們能在繁忙的城市生活節奏中停下來,到不受空氣、聲音、燈光污染的大自然中觀看滿天星空,不是更為震撼嗎?

我很喜歡爬山。每一次當我爬到最高點,往下看時,總會讚歎,“好美好壯觀啊!”那一望無際的山下風景盡在眼前,我只能讚歎這世界真的有一位上帝,祂創造宇宙萬物,統管一切所有,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證明。不同的地方的風景有不同的美,這能讓我更進一步地認識了這位創造主,真切地感受到祂那無限創意的創造力。

3.旅行,讓我們學習接納不順利的美麗。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篇37章5節)

然而不是每一趟旅行都是美好的。在旅行當中,突髮狀況隨時都會發生,比如惡劣的天氣、想去的餐廳關門等等。我曾經一個人在冬天到蘇格蘭的愛丁堡旅行。由於是自己一個人,所以行程便按着我的喜好安排。原本我的計劃是先參加當地游,聽地陪介紹愛丁堡的歷史、著名景點以及美食后,再前往感興趣的景點深入探索,最後再吃個美食結束一天的行程。

可就在聽解說到一半時,天空忽然下起了雨,還越下越大。冬天對從小生長在熱帶雨林的我來說是個大考驗。而冬天的這場雨,更是把我凍得瑟瑟發抖。因此,當解說一結束,我便奔回旅舍休息,結果一天就這麼浪費了。沮喪之際,我仍向上帝禱告,求祂安慰我“探索未遂”的心以及保守我不要生病,因為在歐洲國家看病是要花很多錢的。於是很奇妙的,就在那一個晚上,我和同住一間房的中國女孩聊起天來,甚至還提到了耶穌基督。直到現在,我們還在用微信聯繫。雖然那天的行程不順利,跟我所計劃的不同,可上帝卻“美化”了它,讓我因此認識了一位異國朋友。

有一個旅遊達人曾這麼說:“旅行是生命的意義。到不同的地方,住下來,生活,和當地人聊天,吃街頭的小吃,看很有鄉土氣息的戲,試着融入到他們的文化裡。等到一切熟稔了,就起身離開,去往下一站。生命的意義就應該是體驗,體驗更多新鮮的事物。”

然而對我來說,旅行是多一個機會去發掘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那就是認識上帝、經歷上帝、分享上帝。其實好多的聖經人物都是旅客,比如舊約中離開吾珥,帶着一家大小去應許之地的亞伯拉罕;新約中耶穌基督走遍各城各鄉去傳講天國的道。他們的出走都是為著上帝的緣故,謙卑地放下自己,並放心將自己交託給上帝。這是 “放生命去旅行”,而他們的生命在過程中影響了其他人的生命。

雖然旅行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生命的意義,但是生命的意義絕對不是旅行。願我們接下來的每一趟旅行,都是以上帝為中心的“放生命之旅”。即便與網紅的旅遊記相比,這樣做好像不夠酷、不主流,可是最終我們將經歷祂的奇妙帶領,成為他人的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我接受不了生命中的患難,怎麼辦?(有聲中文)

作者:Dorothy Norberg,美國
翻譯:孔曉慧,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多年來,我一直被各樣的疾病困擾,遭受着自身免疫低下、焦慮和強迫症的折磨。我不得不接受自己身體上的局限和面對因此而來的學業上的挑戰,但是我卻一直受不了精神方面的問題帶給我的折磨和痛苦。

我的大腦時刻處在崩潰的邊緣。一直被過度的焦慮、黑暗的思想和干擾我正常思維的聲音充滿。我的心一刻都不得安寧。雖然在人群面前我努力泰然自若,但內心卻有剋制不住的怒氣。

這種時時刻刻的精神壓力和負面思想使我難以應對生活中的其他挑戰,也影響到了我和家人的關係。雖然我也有正常的時候,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我要麼是坐在地上抽泣,要麼就是處在緊繃、易怒的狀態中快要爆發。

上帝啊,為什麼會這樣?

我能夠詳細地告訴你為什麼上帝會允許祂的孩子遭遇苦難。我知道邪惡因着罪進入這個世界,而上帝最終在十字架上戰勝了它,上帝允許生命中苦難的存在是為了使我們的生命得長進,最終來榮耀祂的名。我也相信有一天,上帝會迎接祂的兒女進入祂那沒有痛苦和眼淚的國度。

但是,當我每一天的生活都舉步維艱時,知道這些真理已經無法再讓我心緒平靜了。我被揮之不去的負面思想和自己易怒的行為囚禁着,內心的苦毒開始慢慢生根發芽。

因着我痛苦的經歷,上帝使我更加有同情心、更加謙卑,也能夠在生活中學習更加信靠祂,我知道我應該為這些成長而歡喜。但是上帝就不能通過其他沒那麼痛苦,也更讓人接受的處境來讓我得到這些成長嗎?如果我的身體不適、大腦紊亂只是為了讓我看到離了基督我別無幫助,唯有敬拜祂的話,那上帝豈不是也太可怕了嗎?

然而我又不能憎恨上帝,所以我就恨我自己,並陷入深深的苦毒不能自拔。

為什麼我走不出來?

身體上的疾病並無對錯之分,但是我抑制不住的負面思想卻讓我覺得是罪,並為此深感愧疚。我的焦慮、對上帝的憤怒、對他人的苛刻、充滿憎恨的情緒和各種不應有的負面思想都讓我忍無可忍。可是無論我怎樣努力去抑制和摒棄它們,這些黑暗的思想和感覺仍然在發酵。

一段時間后,我開始意識到,我的這些掙扎和紊亂是源於神經上的問題。這給了我稍許的安慰,但是即使有這些負面情緒不是我的錯,我還是要去和它們做鬥爭啊。我開始了一場持久的拉鋸戰,在自我開脫和深感愧疚中交替掙扎着。我痛苦的根源是害怕我的每一個負面思想都被記錄在案,而我將在審判的日子面對這個案卷。當我在擔憂上帝會如何評判我因着身體緣故而陷入的處境時,我忘記了實際上我的罪案已經被釘在了十字架上(歌羅西書2章13-14節)。

在我每周聽牧師講道、學習聖經並參加團契的過程中,上帝用這些充滿恩典的簡單方式加深了我對救恩的信心和我對福音大能的理解。我明白了我的罪和破碎都不復存在了,我不需要再沉浸在罪疚感中了,因為我不再受罪的捆綁而已經在基督里活過來了。上帝明明已經救我脫離了罪惡,使我在基督里被稱為義人,我怎能還能責備祂允許苦難出現在我的生命中呢?祂的兒子已經替我背負了罪和死的重擔,我怎能還對上帝充滿怒氣呢?

上帝的回應

一段時間之後,我的狀況有所改善。雖然我的身體狀況仍然不好,但是我可以不再受那種毫無緣由的負面思想的困擾了。我跟自己和解了也看到了自己在苦難中的成長。但是很長時間中,我仍然會覺得上帝很不公平。常常,我對生命長進的感恩還是會被內心的爭論所淹沒,我不斷地問,上帝讓我受這些苦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既不能明白也無法解釋為什麼上帝讓我經歷這些,但是我知道上帝是良善和有大能的,而且祂是慈愛的。因着我所遭遇的,我知道我的信仰是真實的。上帝拿走了我最珍視的和內心最想依靠的——我一直努力維護的自義和自尊——讓我因此和祂更親近。

我沒有得到我理想的完美結局,我的痛苦並沒有完全得到醫治而我也並沒有得到一個解釋,但我卻因着學習放下對自己生命的掌控,轉而去愛我的救主而找到了出路。英國牧師司布真曾經說:「我已經學會了如何在風暴中親吻將我甩向岩石的波浪。」我用這句話來重塑我的視角,上帝呼召我讓我更加親近祂而非僅僅是活在我自認為好的生活里。我所誇耀的不是我做了什麼善事或者我成功地戰勝了什麼罪惡,而是只有基督。我也願意接受上帝為了引領我緊緊依靠祂所讓我經歷的一切。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曾經的我,也在生命的十字路口掙扎徘徊(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再過兩天就是弟弟十三歲的生日了。我心裡好奇將踏入少年時期的他會希望得到怎麼樣的禮物,於是就用半開玩笑的口吻問他:“你在禱告里有向上帝討什麼禮物嗎?”本以為會得到孩子氣的答案,沒料到他想一想后,竟回答道:“我想得到上帝的祝福。因為這是無價的。”

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就已經懂得上帝祝福的重要性,讓我很感動。是的,上帝的祝福是此生最美好的禮物,能夠認識愛我至深的耶穌基督更是無比的幸運。

如果兩年前我掉頭離開,不理會那位熱心向我傳福音的叔叔,也許我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每天都充滿盼望的女孩了。還記得兩年前中六成績放榜,一直是優秀生的自己卻拿到有史以來最不理想的成績,讓我和夢寐以求的大學從此無緣。面對親人師長的安慰,我無所適從,因為他們不是我,不理解我的痛。他們眼底掩藏不住的失望也讓我深陷內疚和自卑的漩渦里。眼看身旁的好友都達到自己心目中理想大學的入學條件,而我卻還在迷惘掙扎間徘徊,不知該何去何從。雪上加霜的是,自己兼職打工的地方也頻頻出狀況。那段時間,我憤然覺得這世界與我為敵,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了解我並幫助我。

但人的盡頭正是上帝的起頭。在我生命面臨最大的破口時,遇上了一位上帝派來的天使。我媽媽的好友在那段日子常常來我家坐客。他是位臉上常掛着笑容,充滿喜樂的基督徒。他的口頭禪是“感謝主”,談話中也總是離不開上帝,時常跟我們分享他的見證和聖經里的一些話語。我們家並不是基督徒家庭,因此偶爾還會對他的分享感到不耐煩。但我每次聽到他說起口頭禪時,卻會好奇他口中的“主”到底是何方神聖。

那時的我內心充滿嫉妒悲傷,因為我的心總圍繞着成績而打轉,認為好成績才等於好的人生。所以我嫉妒身邊成績比我好的朋友,更生氣自己辜負了家人和師長對我的期望。然而這位叔叔的見證與分享卻如種子般撒在我的心田。等時間一到,種子發芽,填補了生命的破口。

因着這位叔叔的分享,我發現聖經的價值觀以及上帝對事物的看法與我截然不同。於是那天我安靜聽完他的分享后,默默地問了一句:“你說上帝不喜歡人嫉妒。我們真的可以不用和其他人比較自己的所得嗎?”他直視我的眼睛,輕輕地說: “不需要。上帝量好給你的東西是你的手能握得住的。祂知道你能拿得住多少東西,所以給你的東西是剛剛好的。” 那一刻我的心莫名地被撞擊,重擔好似都被卸去,以前那好勝的性格也被粉碎了。最後我鼓起勇氣問道:“我不是基督徒,我也可以禱告嗎?” “當然可以。”他回答。 “只要呼求祂的名,祂必垂聽你。”

“主耶穌,我不認識禰。可是我想現在開始認識禰。我雖然不是基督徒,可是我知道禰會聽到我說的話。”這是我開口和阿爸父禱告所說的第一句話。從此我和這位愛我的上帝便建立起了美妙的關係。

後來,我靠着祂加給我的力量,走過了大學的面試,考上了我越讀越愛的科系。雖然很多事情和我原本計劃的不同,可一路走來才發現耶穌基督的安排都是量身為我定製的。最重要的是,祂讓我明白祂一直愛我和陪伴着我。

因此,你是否也和曾經的我一樣在生命的十字路口掙扎徘徊嗎?你要不要試試尋找這位一直等着你的上帝?我和你一樣,迷惘過,也無能為力過。可耶穌基督說祂的恩典是夠用的。只要我們開口尋求祂,祂必把那超乎出人意外的平安加在我們心裡,因祂是信實的上帝。“因為凡祈求的,就得着;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7章8節)。兩年前的我能從上帝那裡得到這份愛的禮物,兩年後我相信正讀着這篇文章的你也同樣可以。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哈維·溫斯坦、凱文·史派西、達斯汀·霍夫曼一一中招,好萊塢性侵事件怎麼看

作者:Joanna H,新加坡
翻譯:詹啟聖,台灣

試着在谷歌上搜索「哈維·溫斯坦」,你會立刻看到一大堆關於這位美國媒體大亨的負面新聞。這個之前演藝圈的名流,現在卻淪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溫斯坦的噩夢開始於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這篇報導揭露了多位女演員——包括艾許莉・賈德和蘿絲·麥高文對他的性騷擾指控。

報導曝光之後,陸續有超過90位女性站出來指控溫斯坦強姦、性騷擾和人身侵犯,時間可追溯到70年代。而且對他的指控目前還在持續增加。

這位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創始人出人意料的隕落,引發了一連串有關好萊塢選角制度對於女星的壓榨及弊端的探討。對於當事人溫斯坦的譴責更是排山倒海而來。

溫斯坦在事業上受到打擊——他被公司的董事會開除,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將他除名,美國製片人協會以及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等多個機構也紛紛開除他的會籍。不止如此,他的私人生活也受到了劇烈的衝擊,他的太太喬治娜‧查普曼已宣布要跟他離婚。她表示深深地為所有因他丈夫不可原諒的行為而承受巨大痛苦的女性感到心碎。

許多評論稱溫斯坦為「惡魔」或者「禽獸」,而他的那些不當行為如果查證屬實,隨之而來的勢必是更多的非難指責。而對於那些試圖對這樣的事情開玩笑的人——例如英國脫口秀主持人詹姆斯·柯登以及英國環境事務大臣麥可·戈夫,輿論則譴責他們麻木不仁和輕看此事件。

當然,如果事情都屬實的話,我們很難同情這樣一個濫用個人職權欺凌女性卻能始終逍遙法外的人。

但有一篇每日電訊報的文章,作者羅拉·貝茲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她寫道:「哈維·溫斯坦並不是一個『禽獸』或者『惡魔』,他的行為跟其他大權在握的男性沒有差別。不同只在於對於溫斯坦的指控在經過幾十年恥辱的沉默之後終於浮上檯面,呈現在公眾的眼前。但是仍然有許多男性持續在犯跟他一樣的罪行卻從未得到應有的懲罰。」

這是事實,難道不是嗎?溫斯坦應該不是唯一一個犯下這類過犯的人。最近幾周,對其他幾位好萊塢重量級人物——例如達斯汀·霍夫曼、凱文·史貝西、以及史蒂芬·席格的指控也陸續浮現。

如果我們可以從這些例子里學到什麼的話,那就是:不論我們多麼的位高權重,我們都將要直面我們所犯下的罪。不是在今世就是在末日我們面對上帝時。

傳道書12章14節說:「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上帝都必審問。」

某個角度看來,這讓人安慰的同時又令人不安。讓人安慰是因為這說明就算有人嘗試掩蓋自己的罪行,最終他也必須要面對那最後的審判。但這也讓人不安,因為這表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被上帝叫到台前細數我們的行為,沒有人能夠豁免。

所以,如果我們真有智慧的話,與其對他人犯下的罪行指指點點,痛斥那些罪人,還不如多用點心確保自己的生命都控制得當。畢竟,如果換成我們去面對溫斯頓現在的處境呢?如果有一天我們醒來后發現自己過往所有隱密的罪惡統統被曝光在眾人面前,會怎樣呢?這樣想會不會改變我們對於溫斯坦事件的回應呢?

我們可以從女演員艾許莉・賈德(最早出來指控溫斯坦的受害者之一)所寫的書中得到一些想法。當她在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的專訪中被問到,她現在對仍然矢口否認一切的溫斯坦有什麼話想說時,她的回答滿有恩典:「我愛你,我了解你其實是病了,並且你也在苦苦掙扎。但即使這樣,也有人可以幫助你,只是尋求協助與否完全取決在你自己。」

你看,雖然我們犯罪的程度不同,但我們都同樣被罪捆綁,我們都需要幫助(羅馬書3章23-24節: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 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當年在同性戀中掙扎的親愛自己,上帝如此愛你……(有聲中文)

作者:Raphael Z,新加坡
翻譯:覃函涵,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親愛的Raphael,

我是10年之後的你。首先我想讓你知道,上帝深深地愛着你,你是祂所寶貴的,是祂眼中的瞳人(詩篇 17篇8節)。

我知道,現在的你並不覺得上帝愛你,因為祂剛剛告訴你不要再追求同性戀情了。你感到你獲得幸福的唯一希望破滅了。你內心十分痛苦,忍不住呼求質問:「為什麼我自己感覺如此對的事情卻是錯的呢?」

我明白。對你來說,被同性吸引是如此自然。一直以來,你只對同性產生過情感和身體上的渴望。這是你唯一知道和經歷過的事,它似乎已經成為了你的一部分。你覺得跟隨這樣的感覺就會找到美好的戀情並得到最終的幸福。

當然,Raph, 那些事我都記得。我怎麼會忘記你上初中時的第一次心動?那個你看到第一眼就被他吸引的男生。每當他的眼睛朝你的方向看過來時你的心都會激動地跳個不停。你多麼渴望有一天他會牽起你的手。

我也記得在4年之後,你有了第一個男朋友。那時候你們在一起是多麼地快樂。

我知道現在的你多麼掙扎。你在問:「這些怎麼可能都是錯的?上帝為什麼不讓我追求幸福?祂為什麼如此殘忍?什麼樣的上帝會要我壓抑內心最自然的情感?」

也許對現在的你來說這聽起來難以置信,但是我要告訴你,正是因為上帝愛你,祂才會要你停止追尋同性戀情。你在天上的父親,絕對不是殘忍的,祂這麼做是出於對你的愛,恩典和憐憫。祂無法忍受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你的人生被罪和破碎毀掉。

請耐心聽我說完。我也是10年之後才終於了解上帝作為背後的真理。我想跟你分享我學到的—— 也是你自己最終會明白的。

同性戀並不是你的本來面目。當你成為基督徒的時候,你就成為了上帝的孩子。這才是你最真實的身份,也是你的天父看待你的身份。祂稱呼你為「兒子」。是的,你感受到同性的吸引,但那只是你擁有的感受,並不能決定你是誰:你渴望同性間的關係,但你不是同性戀。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身份是上帝所愛的兒子,並且永遠都是。

我知道這種被同性吸引的感覺是多麼自然。對現在的我來說也仍然如此。但是上帝讓我看到——祂最終也會讓你看到——這些感覺並不像你所感受到的那麼自然。記得嗎?曾經的你多麼希望有個哥哥能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引領你?小學的時候,你曾把班裡一個年紀稍大的男生當作可以仰望依賴的哥哥,希望能得到他的關注。還有,你記得自己多麼討厭上中學的那幾年嗎?因為你千方百計努力想融入班裡的其他男生群體,可怎麼都融入不進去。你可能沒有想過,這兩件事情是相互關聯的。但上帝讓我看到,這些都源於你渴望有個男性來教會你如何做一個男人。

就在你掙扎着想要融入其他男生卻事與願違的時候,你開始對他們中的一些人產生了不一樣的好感。這並不是一個巧合。在性意識覺醒的青春期,你想要成為他們一員的渴望變成了對他們的渴望。

近幾年,上帝幫助我認清了我真正渴慕的是「男性的自我認知」和「與男性的親密關係感」。這些本來應該是在我成長過程中從父親那裡得到的。其實在內心最深處你渴望的是父親的關注,肯定和愛。我知道父親不完美,但他已經儘力做到了他的最好。(關於如何經營跟父親的關係,我會在另一封信里告訴你)

正因為同性戀並不是你的本性,所以追求同性戀情並不能帶給你真正的幸福。事實上,這麼做只會讓你離你的真正需要越來越遠。你真正需要的是有安全感的男性自我認知,並通過健康的,沒有浪漫情感和性因素的方式來接受男性間的親密感,但這需要逐漸培養和學習。

也許現在的你覺得這些聽起來非常抽象和陌生。那我換個說法好了。我知道你一直在尋找那個「對」的人,但似乎從未找到,知道為什麼嗎?有時候你會覺得,眼前的這個男生一定就是「對」的那一個,但隨着你對他的逐漸了解,你又開始覺得他不是了。你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滅,你的心一次又一次地受傷,你似乎怎麼也找不到那個對的男生。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你總是找不到“對”的那個人會不會是因為一個男生壓根就不是你真正需要的?

想想看,這場尋找已經讓你精疲力竭,你不記得自己多少次陷入沮喪和絕望了嗎?在你極度獨孤和渴望親密感情的時候,你常常靠着酒精和一夜情來麻醉自己。你清楚地知道這些只能給你轉瞬即逝的安撫和一點點親密感的影子,但絕望中的你只能抓住僅有的這些。事後你又被內疚和羞恥感吞沒。你來到上帝面前求祂原諒,保證你下次不會這樣了。但過不了多久,下一次就又來了。你一遍又一遍地在這樣的痛苦中受着折磨,每一次你都深深地感到痛悔,可每一次你又繞回原來的老路,總也走不出來。我知道,你真的累了,也厭倦了。

你還記得多少個夜晚,你都是以淚洗面,在眼淚中睡去的嗎?我記得有一次,你哭得不能自已,你太孤獨了,你看不到未來有任何幸福的希望。你還記得那晚上帝對你說的話嗎?祂說「相信我!」我知道在這之後的很多年,你仍然無法相信祂會給你你想要的幸福。但我現在要告訴你,上帝是信實的。祂一定會兌現祂的應許——只不過不是用你想的那種方式。因祂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祂當然會把更好的給你。

上帝會讓你看到,有很多基督徒都被同性吸引,但他們選擇了順服上帝,而不是順從自己的感覺。你可以選擇更好的道路。上帝會帶你認識一群基督徒朋友,他們會陪伴你走這條路。我向你保證,雖然有時候你還是會有掙扎,但因為過着順服上帝的生活,一路上你會更多地得到喜樂和平安。

你的內心渴望愛和親密的關係,你的心為此受傷,但上帝要醫治你所有的傷痛和破碎。同性的戀情並不會使你完全,只會加深你心裡的傷口。相信我,我經歷過這一切。現在的我認識到,上帝之所以要你不再追求同性戀情正是出於祂的憐憫和恩典。因為如果你繼續這樣下去,只會不斷地傷害你自己。愛你的父親怎麼會眼睜睜看着你傷害自己而坐視不管呢?

上帝想要醫治你受傷的心,包紮你的傷口(詩篇 147篇:3節)。但要讓祂來施行醫治,首先你得停止傷害你自己,並安靜地待一陣子給祂足夠的時間,祂才能把你的傷口包紮起來。要安靜安息,因為上帝是原諒我們,醫治我們的神!(詩篇 46篇10節, 詩篇103篇3節)

我承認,我現在仍然會被同性吸引,但我已經決定不再順從自己的感受而生活了。而且我並不需要每次都在痛苦中向這樣的感覺妥協。你知道么?比起從前那個追尋同性戀情的我,現在的我更加開心和幸福,內心也更加平和。現在的你大概還不能理解這些,但請相信這是真的。至少請你相信我,因為我經歷過那麼多才走到今天。Raph, 上帝是真正值得信賴的。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 3章5-6節)

緊緊地抓住上帝,因為祂也緊緊地抓着你。未來的日子,你會覺得自己就像曾經的雅各一樣在跟上帝的使者摔跤(創世記 32章22-32節)。不要放開上帝。即使你在掙扎中感覺自己快要被吞沒的時候也不要放手。甚至在你最軟弱絕望,想要撒手放棄一切的時候,也不要放手!所有的掙扎都是值得的!就像對雅各一樣,在掙扎過後上帝會給你祝福。

當你抓緊上帝的時候,你就得以近距離地了解和認識祂,跟祂建立親密的關係。你會明白,上帝並不是漠不關心和不講情理的。相反,祂如此地愛你因此才會一直不放手地追尋你。祂關心你的幸福,想要給你最好的。因着愛你祂甚至願意讓你——他寶貴的孩子,在不明白祂心意的時候憎恨祂,誤解祂,只是為了能最終救你脫離痛苦和陰霾。

所以,請不要誤解上帝的心意。祂絕對不是殘忍的。因着祂的大能介入了你的生命,祂就讓你看到祂的愛,恩典和憐憫。祂要讓你脫離破碎,進入完全,脫離黑暗,進入祂完美的光中。(彼得前書 2章9節)

你願意相信祂嗎?你願意抓緊祂不放嗎?你願意讓你的天父祝福你嗎?

上帝忠實的僕人,
你未來的自己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一起去宣教,父母卻離婚了,但上帝的愛卻從未離開(有聲中文)

作者:Isaac Benavides, 巴西
翻譯:秋晨,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是在智利長大的,當時的生活很美好。我的父親在一家大公司擔任要職,而我母親是一名軍隊的護士。我們住在遠離城市的地方,生活無憂無慮。我們家所在的那片地方坐落在大自然之中,四周都是河流,所以人們十分形象地稱之為“河之珍珠”。當時的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們會離開那個地方。
但是,我們還是離開了。2007年10月,為了服侍一個拉丁語社區(某個巴西地方教會的事工對象),我們全家人以宣教士的身份搬到了巴西。就在我們到了巴西不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的家庭關係出現了問題。一開始,父母盡量表現出合一,想要守住對彼此的承諾,以及對這個拉丁語社區的承諾。然而,那些在我們搬家前就有的矛盾,加上異國生活帶來的挑戰,以及文化和語言的差異等一系列問題,最終還是壓垮了我們。在巴西生活了幾個月後,父母離婚了,這讓我們整個家庭陷入分裂。母親和妹妹回了智利,而我和父親留在了巴西。

自然地,我開始有很多疑問。我承認這些問題至今仍困擾着我:為什麼我們要來這裡?為什麼這些不好的事情會發生?父母的離異與這半途而廢的事工深深地動搖了我的信心。最終,我離開了教會,遠離了上帝,走上一條自暴自棄的道路。

母親回到智利后,父親不得不離開教會,開始找尋新的生活。他嘗試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但都事與願違。直到有一天,在沮喪與苦毒中,他選擇轉向上帝,尋求祂,並向祂禱告。

他一連幾周都在呼求上帝,我每天都能聽見他的哭泣。我相信,他真誠而又心碎的哭泣令上帝喜悅。某天清晨,父親領受到來自上帝的強烈呼召,要他取些麵包和咖啡,走去城市的街道中。他便這樣去做了。

走着走着,他遇到了一群無家可歸的人——有些人是被遺棄的,有些人沉迷於毒品,也有些人正忍飢挨餓。於是,父親用自己蹩腳的葡萄牙語把咖啡和麵包分給其中的五個人,向他們奉獻了自己的愛心。從此,他開始每天都這麼做,日復一日,他成了這個街道上家喻戶曉的人。

如今,大約有2000人居住在庫里奇巴市的街道上,其中有1%的人口沉迷於毒品和酒精。有這麼多人需要幫助,我父親自然需要更多的人與他一起來服侍。他深信上帝呼召他來幫助這些社會中的“隱形人”——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毒品上癮的人,和遭受暴力侵擾的人。父親的生活從此大不同。

五年過去了,現在他與來自各個基督教教派的100名志願者一起,在當地市中心的一個知名公園裡,侍奉200多名無家可歸的人。每個周末,他都會為這些無家可歸的人舉行聚會,(用行動和上帝的話語來)餵養他們。他稱這個地方為“露天教會”。

如今,這個事工已經發展壯大,同時運營着一個NGO組織和一個戒毒所。這個事工完全是靠禱告托起來的,父親從沒有寫過任何具體的項目計劃。上帝總在合適的時候,奇迹般地供應他所需的一切。

在我們自己家裡,我們仍然在經歷修復、原諒和醫治。但是,上帝的真理讓我們明白,我們必須跳出自己的境遇,把耶穌的光亮帶給那些還不認識祂愛的人。總有人經歷着比我們更多的傷痛,而我們可以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些不同。再也沒有比一顆願意被上帝引領並像耶穌一樣服侍人的心更珍貴的了。

有些人問我,怎樣才能找到上帝給我們人生所定的旨意,坦白說,我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我能確定,那便是上帝的良善。無論我們的環境和能力如何,祂都會使用我們。

對我個人而言,上帝是藉著婚姻把我的生命翻轉過來的。祂讓我明白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我的責任就是在物質和屬靈上保護我的家庭。如今,我每天都尋求祂的帶領和幫助。

說實話,我至今仍然無法毫無障礙地幫助那些癮君子和無家可歸的人。但是,當我每天看着父親,我總是驚奇於他每天都能投入那麼多的時間,甚至冒着風險來做這項工作,而這一切僅僅是為了能有兩三個人願意放棄毒品和流落街頭的日子,開始重新生活。

記得我曾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爸,當你的努力只換來這麼一點點成果時,你難道不會感到沮喪嗎?人是不會改變的啊!”他說:“上帝並沒有呼召我去改變這些人,而是呼召我去愛他們,剩下的是上帝的工作。”那時,我才開始意識到,只有一個曾經破碎過的人,才能看到和理解另一個破碎的靈魂的需要。我們的使命是去愛別人——而愛會讓一切都不一樣。

此文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

不被銀子、妻子、孩子、房子和車子限制的豐盛生命(有聲中文)

作者:家怡,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Lesley,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最近,我丈夫與他的老同學敘舊,在聊到彼此的生活近況時,那人對我先生說:「哇,你已經有老婆啦!你簡直就是勝利一族,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這位同學的反應令我先生感到驚訝,而我則覺得那位同學很有趣,他與我先生的對話促使我思考一個問題——何謂勝利一族?何謂幸福美滿的人生?有些人認為,只要擁有「五子」,就是勝利一族,即銀子、妻子、孩子、房子和車子,但真的如此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人生嗎?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能擁有完美、幸福美滿的人生。這世界更是教導我們,只要朝着自己在世界的目標前進,就會得着滿足,如財富的累積、物質的豐盛、以及事業的成就等等。為此,許多人花時間為自己訂下得到「五子」的期限,然後想盡辦法追求和實現。後來卻赫然發現,我們越是追求物質或留不住的人事物時,我們就越是失望,感到無比空虛。一旦我們停止追求,靜下心時,這空虛與寂寞感便會逐漸浮現出來,令人失去方向。傳道書1章2至3節說道,“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其實,人可以追求心中所想,但卻要時時謹慎:究竟什麼才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滿足。

最近,我周遭有人家裡被盜,損失慘重。那人花了很多的積蓄,買了許多他所心愛的寶貝,結果一夜之間,全都沒了。他失去了平安,開始哭泣並懷疑上帝。然而因着這樣的情況,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他開始反思人生的價值。最後他發現,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能赤裸裸地面對創造他的上帝,也重新發現自己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究竟是什麼。最終他決定以禱告來到上帝的面前,向祂傾訴心中的不安感,再次把主權交給上帝,並祈求上帝賜他平安與喜樂。後來漸漸地,當他把人生的焦點重新聚集在上帝身上,去以上帝為樂,並依靠上帝而活時,他又重拾喜樂的心,與另一半攜手面對未知的將來。

單單追求「五子」會空虛,我們所追求的「幸福」也可能隨時落空,但依靠上帝的人生,「幸福」卻不建立在「五子」之上。

還記得年少時期的我,一直很渴望被愛。於是我在各方面都很努力表現得卓越,為的是得到他人的讚美與肯定。可我發現,即便我得到想要的東西,內心還是感覺缺了一角,更多的只有空虛與絕望。直到我聽見了有關耶穌基督的事情,認識祂,被祂的愛觸摸時,我才知道原來我的生命價值不是建立在別人的讚美與肯定上!原來有一位上帝無條件愛我!我頓時淚流滿面,於是我打從心裡接受祂成為了我生命的主,告訴祂我要降服於祂,我要與祂建立關係。從那天開始,我的人生大大地改變了。因着渴望被愛所帶來的絕望與罪惡感漸漸地從我肩上被挪去。他人的肯定與目光也不再成為我的枷鎖。我覺得整個人變得非常輕鬆,且常常感受到自己被上帝所愛,心中充滿喜樂。我也不會因為他人的眼光而限制上帝對我的愛,因為我知道上帝把耶穌基督賜給我,就是要以那永遠的愛來愛我,帶給我永恆的盼望。我的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因為我清楚知道我是為了上帝而活,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了要榮耀上帝、祝福他人。我也因此找到了不會因任何其他事物而改變的豐盛人生。

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深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找到這不被銀子、妻子、孩子、房子和車子限制的豐盛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細數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