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我曾認為信仰是人沒有希望時幻想的花朵(有聲中文)

lost-1605501_960_720

作者:輕柳飛揚,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念研究生時,我選擇去教會並不是為了尋求信仰,而是因為一直以來強烈的好奇:為什麼有人會對一種尚存爭議的超自然力量堅實而篤定地相信?

探索過程中,兩句聖經經文帶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挑戰: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章6節)

震撼是因為這些話讀起來如此有權柄,向世人宣示上帝對人的主權;挑戰則是因為它們動搖了我二十幾年來的觀念:信仰是人沒有希望時幻想的花朵,是顛倒的世界觀,是西方滲透中國文明的工具。從這兩句聖經話語中,我才看到了信仰的重要性:它也許決定着人的滅亡或永生。因此,信仰這件事是值得我們用畢生的精力來思索、探究、選擇的。

可是畢業后,我還是離開了教會。表面上看這是因為工作和居住地點變得離教會太遠,實質上卻是因為我內心的不確信。由於對聖經的學習較為膚淺,我雖然認為上帝的話語很有力量和智慧,但對上帝所行的神跡這部分卻並不相信。信仰如果失去了事實的根基就會被認為是一種意識形態。我當時很害怕被某種意識形態控制和洗腦而變得狂熱和極端,甚至一度認為禱告、敬拜、讀聖經都是強化意識形態的手段。因此離開教會也是我內心質疑的結果。

可離開教會的那幾年,我才真正認清了別人眼中溫和、善良、真誠、上進、務實的那個我背後的罪。那時,我的生命狀態恣意怨念,常常被情緒駕馭捆綁,變得容易狂躁不安。每天都有無名怒火穿堂而過的我就像一個隨時要引爆的火藥桶。生活漸漸把我變成我討厭的樣子——世俗、瑣碎、驕傲、易怒。有時候我想憑藉自己的意志來控制和歸正,卻徒勞無功,正如聖經中保羅所說:「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7章18節)

後來,我重新回到教會。因着許多的疑惑和現實生活中的困境,我在聖經的學習上更加渴慕了。在更深入的學習中我意識到,宗教實際上是一種世界觀:這個世界有神還是無神?僅有一位神還是有多個神?人是由神創造的還是由其他物種進化而來的?

那麼,有神論真是愚昧無知的產物,而無神論就是文明智慧發展的象徵嗎?我們無法看見神,該如何選擇呢?

一開始,我和很多人一樣,把聖經當做一部文學作品,把聖經里的神跡當做神話故事。隨着學習的進一步深入,我發現聖經是一部神奇的書,也不斷地被其折服、震撼。歷經一千多年,由超過40位作者在不同時期撰寫而成,聖經卻有着嚴密的邏輯,前後出人意料的一致。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感受:我們常常認為無知才崇拜神,可是是不是正是無知才使我們不認識上帝呢?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一點點哲學會引導人走向無神主義和物質至上的錯誤,偉大的哲學卻會使人歸向宗教。」200多年後,偉大的數學家高希也發出了同樣的喟嘆:「微小的學識使人遠離上帝,廣博的學識使人接近上帝。」

學習越多,解決的疑惑越多,我的信心就越加堅定。我也開始明白基督教的核心並不是簡單地使人向善,也不是賄賂上帝來求得庇佑,而是承認上帝是生命的救主,要活出上帝的聖潔和公義。

上帝在聖經里不止一次地講到「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1章16節、利未記11章45節)這話就成了叫我脫離情緒捆綁和罪惡的救贖。每當我要被周遭的事物引爆怒火的時候,每當我要被惡劣的情緒駕馭的時候,當我陷入罪惡的試探時,我就想,如果是上帝,祂會怎麼樣做呢?我的做法是否是上帝所喜悅的?我是否活出了聖潔和公義的生命?這樣思想后,我的情緒就會慢慢緩和下來。回頭看那些讓我困惱的事情,也沒那麼值得困擾了。在其他的事項上亦如此。當我背向上帝、遠離上帝時我就墮入了罪惡苦難的深淵,生活呈現出非常糟糕的狀態;而當我轉向上帝、尋求上帝時,我就開始擁有喜樂、平安和充實的生命。我們常常抱怨沒有神跡,心中總向上帝挑戰:「上帝若向我顯神跡,我便相信。」然而,還有什麼比讓妄自尊大的人悔改更為神奇的呢?上帝的愛和聖潔讓我看清了自己的卑鄙不堪,為自己的過犯懺悔,並真心誠意地悔改,這就是神跡。

人的認知非常有限,我們甚至無法看見空氣流動而形成的風。可是憑着風沙瀰漫、樹葉飛舞、裙角飄揚我們就能確定風的存在。同樣,我們只是宇宙中如塵埃一般的人,我們看不到上帝的存在,可是,憑藉著聖經的啟示、教會的聖潔、基督徒間的彼此相愛,罪人認罪悔改,我們便可以確認上帝的存在。這正如聖經所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章20節)。

因此,在我2012年聖誕受洗的那天,我一直在流淚,是為自己的過犯懺悔,也是為新生激動。此時,生命被更新的我才發現,上帝真實可信。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 奇異恩典

我在抑鬱、輕生、飲食混亂的黑暗中找不到出口,祂叫我抬起頭(有聲中文)

mmexport1492563667384

作者:Cindy,中國

語音播讀:小盒,中國

錄音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這是我六年前受洗歸主時,說出的“臨終遺言”。我曾經為自己設想過N種死法,上帝卻給我最為特別的一種——在罪上死、在義上活。

現在很多人評價我是喜樂、才華橫溢、逗比、有活力的人。但你能相信嗎?六年前的我,是一名中度抑鬱症患者,有比較嚴重的輕生傾向、飲食紊亂、對愛無望。若非主耶穌,我可能已經是一具冷冰冰的屍體,或者是一個苟活於世的行屍走肉。

(一)黑暗與微光

「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馬太福音4章16節)

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拉開了我人生灰暗的序幕。我發現自己對所學專業沒有什麼天賦,從小到大的優等生突然淪為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我在校園活動的選拔也頻頻落選;室友關係亦出現問題。於是,我開始認定自己是個「不合格產品」,始終會一事無成,並且開始在「我活著有什麼意義呢?」這個問題上痛苦。

通過一位朋友,我認識了一群基督徒朋友,對信仰的好奇心讓我開始走近他們。他們與上帝的關係是如此的親密、熱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上帝為我即將經歷的更大黑暗,所埋下的第一盞亮光。

當時的我,雖然學業受挫,但仍然想靠著自己去解決問題。內心充滿著驕傲、懷疑、戒備,這讓我沒辦法與人、與上帝走得更深。我漸漸疏遠了他們。

(二)尋找必尋見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福音 11章10節)

為了變得更好,我逼過自己:為了變瘦,我逼自己不吃或少吃;為了多看書,我逼自己少睡覺;為了學習赶超其他同學,我屏蔽一切社會活動……但這樣嚴苛的自我要求,並沒有給我帶來任何持久的益處:節食讓我患上了慢性胃炎、內分泌失調;缺乏睡眠使我的記憶力和反應力嚴重衰退;集體活動常常爽約,令我和室友關係鬧僵。我崩潰了,開始放縱自己:暴飲暴食、整夜整夜地看小說、看電視劇……我覺得自己像極了陰溝裡的老鼠、發了霉的蛆蟲、《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女主角,只想快點過完這樣的一生。

上帝放置的第一盞亮光突然在我腦中閃過,我像深淵中的人想抓住這束微光。但我不好意思面對那群基督徒朋友,於是開始尋找附近的基督教堂。尋找到天黑,我迷了路,正當迷茫時,有人指著我的身後說:「喏,那不就是麼。」我轉身抬頭的剎那就看到教堂尖頂上碩大的標誌闖入眼簾。那一刻淚水止不住地流下,我感受到上帝的愛一直在那裡,等著我迴轉向祂,祂就會來擁抱我。於是,我開始堅持每個週日去教堂參加主日敬拜。這是上帝放置在我黑暗道路上的第二盞亮光。

然而,我當時偏重追求心靈被洗滌的感覺,並沒有專心全面地查考聖經,也沒有與基督徒建立穩定深入的團契關係,所以,每當我走出教堂,就又陷入生活的混亂無力、絕望陰鬱之中。我開始醞釀自殺的方案,跳樓、割腕對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身體自我保護的本能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去付諸行動。

(三)起來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約翰福音 5章8節)

三年時光飛逝。在我大學四年級,上帝賜下了第三盞亮光——我的新室友Grace。我驚喜地發現她是一名基督徒,我們很快成為了朋友。 Grace把我介紹給教會的弟兄姐妹。多位熱心的姐妹幫助我細緻地查考聖經,從認識上帝、聖經,到認識罪、耶穌、十字架,掃除了我多年來的許多疑問和盲區。

當我在禱告中,第一次向主呼求:「對不起,我是個罪人,請幫幫我」時,我堅硬的外殼終於轟然倒塌。我當下淚流不止,感受到輕鬆與釋放。我已吃盡驕傲、懷疑、倚靠自己所帶來的苦頭,所以我選擇信賴其他基督徒的幫助。我把自己赤露敞開,將那些黑暗、污穢、混亂的經歷都倒出來。與姐妹們的交流中,她們幫我看到我原有的認知與上帝的真理相差得是多麼遠!上帝的話語將我背後隱藏的罪、軟弱、傷痛都一一照明,讓我的生命開始一點一滴地發生美好的改變。

在決定是否受洗的那段時間,我夢見自己是一個破敗孤單的醜女人,蜷縮著在哭泣。天父走向我,柔聲說:「首先,你要做的是把頭抬起來。」是啊,四年的時間夠久了,一路走來無論我多麼的糟糕,上帝都沒有放棄領我歸家。祂渴望與我有聯結,祂一直在耐心等候我抬起頭來,去主動尋求祂、回應祂。我不再猶豫,我渴望回應這位慈愛的天父,渴望為上帝而活的新生命。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 奇異恩典

受洗那天,上帝改了我的口(有聲中文)

mmexport1492471964616

作者:葉玲君,台灣

語音播讀:安安,香港

錄音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我是在1997年12月14日那天受洗的。受洗的日期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我的牧師在當天送了我一本教會的屬靈書籍,上面寫著受洗的日期和箴言22章4節的經文,「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但當時似懂非懂的我只是把那本書當成附身符帶著,只是偶爾翻閱一下而已。

我出生在一個基督化的家庭,從祖上開始算到我已經是第六代基督徒,算是台灣少數非常早期就信主的家庭。我爸媽是很虔誠的基督徒,雖然他們生活上也會遇到許多的壓力和困擾,但他們從來都不會因為這些而忘記上帝。從小,爸媽就很鼓勵我和弟弟讀聖經,背誦經文。記得我媽常常會在我們經過客廳時逮住我們,逼著我們從她那本看得快要爛的屬靈書籍裡挑選當日的經文來默背。連玩的時間都不夠,所以我們總是挑選最短的經文來應付媽媽。但卻沒想到後來這些短短卻很有力的經文,往往就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從腦海中冒出來,直接成為安慰扶持我的話語。為此,我很感謝媽媽。相信爸媽給我們的嚴格教育和背後流淚的禱告,是我和弟弟後來能好好地跟隨上帝的原因之一。 14歲那年,我常常會感到憤怒。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爸媽對我的學習成績要求很高,我很拼命地唸書,成績卻總是不盡理想。這種時候,我便會常常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跟上帝一邊禱告一邊大吼,「祢說祢是全能的上帝,為什麼不能幫我考好成績,我需要好成績才能上好的高中,之後才能考上好大學,到底幫不幫我啊?」然而就在那年,爸爸提出我差不多該受洗的要求。我考慮了好幾個月後才決定受洗。我去參加受洗班,把基督教的教義讀過一遍,之後通過牧師的面試,就預定了在聖誕節前的主日受洗。老實說那時候我一半是被爸爸要求,一半也覺得自己是第六代基督徒,怎能壞了家庭的傳統,反正日後也必定要受洗,那就受洗吧!

在決定要受洗之後,我爸告訴我可以向上帝求一樣我最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就反复思量我到底要求些什麼(大部分的基督徒是不同意這個說法的,畢竟受洗歸入上帝的家已是此生最美好的事情,怎能還要和上帝求什麼)。

我接受的是點水禮。受洗那天,我特意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內心盤算著我想要祈求的東西。由於當天受洗的人數較多,我是跪在第四個軟墊上等候牧師的到來。我怕沒有即刻說出想祈求的事項便會求不到,所以從洗禮開始進行那刻起,我內心就不停地默念「我要長高、我要長高、我要長高」(沒錯,當時最困擾我的就是身高不高的問題)。然而奇妙的是,當牧師奉靠聖父、聖子、聖靈來為我施洗的時候,我的口竟自己說出,「願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這句話。我突然就明白我所信的這一位上帝是真的!祂竟然改變我的口,讓我在受洗的當下求了比長高還要有意義的事。

轉眼間我受洗已過了二十年的時間,我也由少女變成三十多歲的已婚婦女,並且從醫學生變成神學生。回想那歷歷在目的受洗經歷,我現在才真正地明白了上帝在我受洗時讓我說出的「願上帝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目前就讀美國的一所神學院。我知道上帝要辛辛苦苦地養大一個祂自己的僕人有多不容易,我不敢說我自己有多屬靈,也常常覺得自己就是給上帝打雜的,但是我很清楚知道上帝帶著我走的這三十幾年裡,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祂自己的旨意。就連後來沒有長高的個子,也成了我丈夫特別喜歡我的一部分(個子小小的很可愛)。

回想起受洗那一陣子的情景,真的有很多要感謝上帝的地方。雖然當時還有很多屬世的觀念,但信實慈愛的上帝並沒有撇棄我,反而使我慢慢領悟出很多明明知道,卻不能打從心裡真的明白的道理。一路走來,直到現在才真正體會到耶穌在為我們捨命時的那一份愛的偉大和美好。

感謝聖靈讓我的口比我的腦更知道我該禱告要些什麼。看著受洗時台灣教會牧師寫給我的箴言22章4節的經文也才明白敬畏耶和華能給我帶來的不是經文字面上看到的金錢和富足,也不是來自社會地位的尊榮,更不是之前當醫生能挽救生命的滿足,而是來自上帝的國,屬靈上真正的重生得救和來自天父上帝的賜福。願榮耀都歸給我們的上帝,阿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題文章 : 奇異恩典)

清明節與復活節的拔河(有聲中文)

WechatIMG17

作者:宁萧,新加坡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四月份是過清明節和復活節的月份。記得幾年前,這兩個日子還重疊了。

我的信仰之路可以說是這兩個所謂節日之間的拔河,亦是我跟父母之間的拔河。初信之時,最大的挑戰來自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是非基督徒,並且對基督教有不好的印象。這不好的印像源自於「基督徒不能拿香祭拜祖先」這件事情,而這種矛盾在清明時節變得更為突出、明顯。

最令人感到無所適從的是,在我的大家庭中,有些基督徒長輩認為拿香只是一種尊敬的表示,無傷大雅。然而我父親覺得這是祭拜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我的母親抓住這點,認為父親選擇不拿香祭拜是不孝的行為,同理,我跟父親也就被掛上了不孝基督徒的標籤。

曾經,母親常常會在過節、祭祖的時候讓我拿香,如果稍有拒絕的意思,她就會以嚴厲的眼神看著我,所以我也就只能乖乖接過香,心裡喊幾遍:「上帝,我不是這個意思,求祢原諒!」有一次,我態度堅定地拒絕,母親便在回家路上一直哭,且說自己「教育失敗」。這讓我覺得自己陷入了無解的困局當中,無法讓母親理解之餘,還一直在行動上得罪上帝,所以,我也哭了。

除了拿香,我母親對洗禮這件事情也非常在意。她說:「除非我死了,你不要在我有生之年去幹這件事情——如果你還當我是你母親的話。還有,你不要嘗試讓你的弟弟跟你一樣成為基督徒。」對於我向同學傳福音這件事,她也會說:「不要去破壞別人的家庭。」因為她認為一家人若有同樣的宗教信仰是最好的,如果一個同學因為我的說法而改變宗教信仰,那我就是造成了另一個家庭的不和睦。在她眼裡,以己度人,不拿香這個選擇已經上升到有機會破壞家庭的程度,而基督教是破壞家庭的罪魁禍首。

所以,我的母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是我心裡最沉重的負擔,而她所說的話,也一直是我長久以來過不去的坎。

然而母親的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從永恆的角度來衡量,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因福音而「得罪人」、「破壞別人的家庭」,似乎都是小事。後來,待我在主裡有更多的成長時,更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可能選擇接受或拒絕福音,然而這樣的使人信主的「破壞」不是以人的能力或者口才能完成的。因此,我自己想來也覺得慚愧,有時候我對人的愛不足夠越過現世的度量,因怕得罪人而退縮,不敢把福音分享給身邊的人。

雖然我意識到母親的話不是上帝的真理,但因從小我比較乖巧聽話,所以對於洗禮這件事情我遲遲不敢去執行。尤其是在拒絕拿香,並看到母親情緒崩潰之後,我更不敢。

一直到我有機會到外留學,暫時離開了家裡。在不同的環境下,我的屬靈生命雖然有所成長,但當洗禮的機會來臨時,我還是很困惑。我很想受洗,卻仍記得母親的話,所以猶豫不決,心裡充滿擔憂。後來,一個牧者與我分享說,有些事情僅僅是我們與上帝之間的事,不是什麼人可以去阻擋的,而洗禮就是這麼一件事。我聽了以後,雖還會感到害怕,但卻也安心了許多。

從我信主開始,我一直都知道終有一天我是要進行水洗禮的。從信主到洗禮,我等了四年。終於,我等到了,我受洗了!我終於可以大聲宣告:我是新造的人!

然而,這件事情還是被母親知道了。她覺得我不在她身邊,開始變得自作主張起來。雖然情況仍然惡劣,但我發現,在我遵從上帝的話語去行後,洗禮過後的我增添了新的勇氣和希望。雖然母親的態度並沒有太大的改善,但我卻能奇蹟般地向她解釋洗禮的過程以及這個決定對我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心里相信、口裡並行為上承認的見證,是我心中堅定的信念。當然,這一切的解釋是哭著進行的,我們兩個人情緒都很激動,甚至結束了談話後,整個人覺得筋疲力盡。

從受洗這件事情當中,我看到了跟隨上帝所帶來的祝福。在這之前,我經常羨慕信仰不受家人反對的弟兄姐妹。甚至有時候,與父母聯合反對信仰的人,我也羨慕。因為至少他們不會因為信仰的原因而出現家人對立的情況。但洗禮給了我新生命,也釋放了我思想上的困惑和捆綁。我想,這就是上帝話語所說的,「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6章12節)

當我認清了對的征戰方式,選擇順服上帝,而不是看外界的因素後,我就把血氣的征戰帶到了屬靈的層面,在這裡,我的上帝會為我而戰。受洗後的我發現,雖然現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我自己本身卻改變了。我開始有勇氣接受家庭裡的分裂和對立是我在信仰的路上逃不過的境遇,我只有與上帝一起面對。祝福不是指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順利,而是即或在逆境當中仍選擇順服,且擁有上帝應許的同在。

所以,我生命中清明節與復活節之間的勝負輸贏,不在於外在的環境,只在於順服上帝的真理和祂大大的恩典。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奇異恩典)

耶穌的複活對基督徒來說到底有何意義?

WechatIMG14

作者:潘錦霞,新加坡

翻譯:Filip,中國

一天晚上我正在和一位好友一起用餐,她突然問道:“耶穌受難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第一次有人問我這種問題,因此,我毫無準備。慶幸的是,我從措手不及中回過神來,向我這位跟我有不同信仰的朋友解釋了耶穌受難日對基督徒們的意義。

不過,這件事讓我開始思考耶穌受難、復活對於我日常生活的真正意義。思索之後,我得出了以下三個結論。

1、基督的複活讓我們得以確認祂是永活的真神。

這意味著祂已經把死亡廢去,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而我們也會因此有永生(提摩太后書1章10節)。當有家人生病需做活體組織檢查和手術時,我總會異常擔憂和難過。然而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會在永生中團聚,這樣我就感到備受安慰。當然,肉體上暫時的分別是令人悲痛的,但是因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做的,我滿有盼望,因為我們終究還能再相見。

2、因著基督的複活,我們得到了恩典

恩典的意思是接受我們所不配得到的。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即是恩典。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以弗所書2章8節)。我承認我是有罪的,我總是心懷憤怒和苦毒。可是我知道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已得救。每天我都會提醒自己,我之所以活著是因著主的恩典。我喜歡作家戴夫巴農在他的書《Stand Firm》中所說的:“恩典從上帝掌心落下,臨到我們身上,就如雨水從天而落一樣——無論我們是否配受得起。”真是千真萬確! 。

3、因著基督的複活,我們得到了憐憫

恩典是得到我們不配得到的,而憐憫則是未得到我們所應得的。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去,用祂的寶血贖下我們所有罪人,上帝就憐憫了我們。鑑於我的罪孽,我很可能會受到比釘十字架更可怕的懲罰。但是上帝並沒有將這樣的刑罰加給我。我真的是每時每刻都需要祂的憐憫,直到永遠。

今天早上,當我醒來、洗漱、吃完早餐去上班時,我將上帝的恩典和憐憫銘記在我的腦海中。無論我會遇到何種考驗,遭遇怎樣的困難,今天都是美好的一天,因著耶穌的死而復活,我能夠活著是多大的榮幸啊!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奇異恩典)

我的受洗故事,我與上帝立約的故事(三)——我的糟糕受洗經歷(有聲中文)

WechatIMG7

作者:雪倫,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安安,香港

錄音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我手上拿著一朵太陽花,站在教會講台下的一旁等候。今天是我團契小組的其中一個組員受洗的日子。當牧師宣布她受洗歸入主的名下,祝福並擁抱她時,這位組員臉上掛著大大的笑容,激動地哭了。全場的人起立鼓掌,我跟其他的組員湧上去,將手中的太陽花送給她。當我跟她擁抱時,不知怎麼地我也感動的哭了。

自從在大學迴轉歸向主後我就看過不少受洗的場面,每一個場面都十分令人動容,可以看得出這些受洗的人內心是何等的喜樂。有時候看著他們,我會覺得很羨慕,甚至會蠻好奇他們本人受洗當下是怎麼樣的一個感受?有時偶爾會想,如果我當初受洗的時候也是這麼喜樂,感動就好了。

我出生在一個基督化家庭,從小在一個非常傳統的教會長大。每次去教會我都當是去參加活動,跟朋友見面玩耍。聖經上的故事對我來說是神話故事,所以也沒認真聽,對聖經知識一知半解。我知道耶穌是誰但並不了解祂,也不想了解祂,認為跟我無關。我總覺得,一個人怎麼能夠去相信或依靠那從來看不見的「神」呢?漸漸長大,能不去教會就不去,偶爾為了避免我媽嘮叨才去。然而我們教會有個規定小孩子滿15歲就可以受洗。於是我媽和主日學老師就幫我報名了。但當時的我完全不理解受洗的意義,只是例行公事去上受洗前輔導課。

到了受洗當天,我並沒有太多特別的感受或喜悅,只想快點結束然後回家。怎知後來一個本該跟我同天受洗的弟兄卻在當下受到攻擊,而使得教堂裡一陣混亂,以至於我之後幾天都有點害怕去教會。受洗後我還是跟以前一樣,對信仰也沒沒什麼改變。

後來我出國到台灣留學,第一次離開家的我立刻就被外面的花花世界給吸引了。因為一個人在外地讀書,人生地不熟,沒有安全感,所以那時當我結交了一群愛玩的朋友後,我非常依賴他們,總是跟他們到處去玩。卡拉ok,酒吧,夜店更是我們常常會結伴一起去的地方。可時間久了,我感到越來越空虛,很沒安全感,晚上不想自己回宿舍。每次去那些吵雜的地方我都感到很不平安,玩樂結束後的空虛感是很難受的,我不想再去可我更但心朋友會離我而去。

那時在學校有個基督徒學姐總是很關心我,每週都會打給我叫我去教會,開始幾次我有去,但覺得太悶了,之后索性掛掉她電話。後來,我真的不想再那樣下去,我非常需要平靜下來,於是我想起教會,所以我找到學姐,跟她說我要去教會。可我去了教會之後,還是沒有太多改變,我還是帶有懷疑,並且不固定去教會。

後來,學姐讓我去看教會的一個舞台劇。這部舞台劇大致上是有一個女孩,原本跟上帝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然而後來卻被金錢,慾望,美貌等很多的東西給纏住,以至於離開上帝,看不見上帝一直在後面呼喚她。但上帝沒有放棄她,在女孩決定要掙脫那些纏住她的事物時,上帝拉住了她,最後迴轉歸向祂。我感動不已,覺得自己就跟那個女孩一樣,而上帝透過這次的舞台劇,重重地打入我的心裡,我眼淚嘩地流下來,停也停不了,那一刻我只覺得好難過好難過。在學姐陪同下回到宿舍我還在哭,那晚我第一次認真地做了一個很長的禱告,我祈求祂原諒我,幫助我可以脫離那些使我不平安的事,可以好好去認識祂,並且迴轉歸向祂。那次之後我覺得自己整個人像是清醒了般,我知道我要去教會,我要參加小組,我要重新認識主。很奇妙的,那次之後我內心很平安,甚至在這些朋友約我去那些地方玩時,我也能夠坦然拒絕。沒安全感、對外面的花花世界的迷戀一夕之間都消失了。之後我便開始固定去教會,參與服事。當我越認識主,我就越喜樂,內心也越平安,滿有安全感。

思緒回到現在,雖然受洗時的回憶並不太美好,也很可惜那時沒有早點認識主,但上帝的愛是真的,在外流浪多年,終於還是回到主懷裡。雖然之後其實也曾有過一些掙扎和挑戰,但過程中一直都在學習到要更加依靠上帝,而祂也總是用祂的方式一直帶領著我。我才明白依靠這位雖然肉眼看不見的上帝,比任何外在人事物,來得更加可靠,有平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奇異恩典)

我的受洗故事,我與上帝立約的故事(一)——多麼不可思議的觸碰(有聲中文)

fb291dc

作者:奇奇,中國
語音播讀:佳佩,中國
錄音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我是在2013年5月1日受洗歸入基督的。信主嘛,也是同一天。

在那之前,我沒有做過正式的決志禱告,於是就在同一天完成了同樣重要的兩件事。

我身邊很多朋友很不理解我為什麼會信主。可能我近幾年的改變對他們來說實在不太好理解。這真的無可厚非,五年前的我想必怎麼也不會料到自己會成為基督徒而且現在在做全職侍奉的工作。

其實我很多年前就聽說過耶穌。在大學期間也因着室友的邀請去參加了教會聚會。我絲毫不排斥這個信仰,只是當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祂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真理,也沒有感到祂與我個人有多大的關係。

走不出的迷茫

對我來說2012年是異常迷茫的一年。剛剛辭了第一份工作的我想要通過遲到的間隔年旅行來找回自己。然而三個多月的漂泊過後,我並沒有找到我要找尋的東西,旅途中的見聞反而令我更加迷茫。我總是這樣,在當下的生活里時間久了就想要逃走,但逃走了卻又懷念熟悉的一切。這似乎是一個永遠走不出來的循環。

2013年初我回到家,開始投入準備一門外語考試。沒有工作的我看似是可以在家全然放鬆了,然而那一陣子我總是會在凌晨五點多從噩夢中驚醒。心裏面完全沒有平安。更令我難過的是,當我得知我的好朋友有着一份很好的工作而且生活地很好時,不但沒有從心底里為她高興,反而感到一陣不爽。我深深地體會到我裡面的罪惡。我明明知道我應該高興,然而感到的卻是嫉妒。對此我完全無能為力,所以那個時候我就開始默默地向上帝認罪。

認識我的牧者

在2013年的3月,我在一次英語活動中認識了一個新朋友,M。我們特別聊得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後來她邀請我參加他們的小組活動,我才知道她是基督徒。由於我當時除了學習基本無事可做,就欣然接受邀請去參加了小組。大約3周過後,M邀請我去參加一個在外地的教會活動。我一開始是拒絕的。我當時對那個活動一無所知也沒什麼興趣,何況還得花錢(路費,住宿費之類),我當時又沒有工作。剛好我看了一下日程,我在準備的外語考試是在同一個周末,這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理由。於是我理直氣壯地拒絕了這個邀請。

然而有趣的是,在臨考試前兩周我上網確定一下時間,沒想到是由於我之前疏忽把時間記錯了。我以為是在四月最後一個周末的考試其實是在第三個周末。我一下子就懵了!少了一周的突擊時間,而這也意味着我可以在月底去參加教會的活動了,再也找不到不去的借口。M趕緊跟活動負責人確認,在當天下午為我報了名。

不可思議的觸碰

活動安排在一個城郊。上午大家就一起唱讚美歌,講見證,下午做遊戲,聽分享。除了人多一些,我覺得跟我以前參加的教會活動沒啥區別。當天晚上負責人鼓勵大家寫下自己的代禱事項,統一放在一個大盒子里。於是,我用英文寫下了我希望得着的:I just want to have inner peace and know my future direction(我希望找到我要尋求的內心的平安和我未來的方向。) 因為不希望別人知道是我,署名我也寫了英文。之後就去睡覺了,完全沒有意識到第二天要發生的事將會改變我的人生軌跡。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挺早,就下樓找吃的。跟幾個新認識的朋友寒暄了幾句吃了點小吃后,其中一個姑娘提議我們一起禱告。於是我們五個互不熟悉的人就拉着手,那個姑娘開始開口禱告。

然後我驚呆了……因為我非常確定這是上帝在藉著她的口向我講話,她講的每一句話都是我需要聽到的,又帶着安慰的大能。那個聲音是那麼了解我,祂知道我所有的不安和迷茫,知道我心裡最深處的痛苦。祂說:你不要再在外面流浪和尋找了,回家吧,回到爸爸的避風港里來吧!那麼多年來,我頭一次感受到了安全感歸屬感。我覺得我終於可以安歇在這一刻,再也不要奔波了。那時我完全控制不住地哭啊哭啊停不下來。哭得特別釋放。我知道這是聖靈在工作。在那以後,我感到一切都不一樣了。那個上午的敬拜讚美,我也是從頭哭到尾的。似乎把我之前一年麻木的心完全醫治了,流完了之前一年沒有流的淚,但這淚水並不帶着悲傷,我也不感到難過,而是一種喜樂,一種完全的釋放。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情緒和體驗。彷彿我的眼睛終於張開了,我看到了之前沒有看到的一切。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上帝的觸摸。我深深地體會到那句歌詞所講的——I was blind but now I can see。(我曾瞎眼,今得看見)。

上帝的奇妙安排

就在當天下午,我決定要受洗(因為他們有安排在第三天給幾個人洗禮)。之前有6個人早早地就報名了,教會給每個受洗的人特別精心準備了受洗證書,寫上他們的名字,還用玻璃相框裝裱起來,非常精緻。自然是不會有我的。受洗結束后,負責人跟我說,因為我是臨時決定受洗,所以沒有給我準備證書,並說之後會補發給我。那個下午我們就各回各家了。就在回家的路上,我接到了那個負責人發來的短信,他說:“感謝上帝的安排! 我剛剛想起來,當時安排一個姐妹給這次受洗的人買6個裝裱的相框,不知是那個姐妹多買了還是賣家多發了,拿到手裡確實是7個。”當時我還覺得很生氣,怎麼多買了一個呢!現在我忽然明白了,原來上帝早已經知道今天會有7個人受洗!感謝讚美主!

這就是我的受洗故事了。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能夠感動到淚流滿面。上帝給每個人安排了不同的計劃,祂深知我需要的是聖靈的觸摸,就給我了一個如此奇妙的邂逅。

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們,你聽到上帝在藉著不同的人和你身邊的事物在向你講話么?你看到了祂美好的創造了么?(羅馬書1章20節——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然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祂一直都在你身變,等待你可以迴轉向祂,祂要給你這個世界無法供給的真正的平安和喜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

那些失去至親的日子

How-I-Dealt-With-The-Loss-of-a-Loved-One

作者:PeerapatT,泰國

翻譯:鍾林君,中國

大家都是如何來追憶已逝親人的呢?有人可能會通過日常對話來回憶往昔美好時光,有些人則通過照片來懷念。

我選擇後者。我家有個傳統,就是在家裡掛滿家人的照片。家裡牆上有兩張我太爺爺、太奶奶的照片,我還沒出生就在那了。所以我雖然從未見過他們,卻倍感親切,他們也因此成為我兒時生活的一部分。

隨着我年齡的增長,家中掛的照片自然也越來越多。有些照片卻是會勾起無比心痛的回憶。其中一張是我大哥的照片。那年,他被摩托車撞傷,傷勢十分嚴重。剛剛信主的我與教會的成員聚在一起為他禱告,可兩次腦部手術后,哥哥還是沒有好轉,不久就去逝了。

家裡另一張讓人傷心的照片是奶奶的照片,她患糖尿病身亡。最讓人心痛的則是我爸爸的照片了。有一天,爸爸心臟病突發,幾分鐘之內就身亡。他的突然病逝在我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傷痛與無法彌補的空洞。

回憶起這些至親的離世,讓我不禁思考:“人為什麼會死呢?”人會死是因為我們違背了上帝的旨意——“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有些人對於死亡,要麼完全不去思想,要麼活得好像永遠都不會死去。但這些方式卻無法讓我們逃脫這個不可避免,且隨時都可能發生的結局。即便是信主,也不會使我們倖免於肉身的死亡或失去至親的傷痛。

只是,對於基督徒來說,不同的一點在於,面對死亡時,我們心中仍有盼望。因為耶穌透過十架上的死賜予了我們寶貴的救恩(希伯來書9章27-28節)。我們可以得安慰,因為知道上帝會陪我們一同走過死陰的幽谷或失去親人的巨痛。

上帝的話語的確在我面對傷痛時深深地安慰了我。其中一句讓我在最痛苦的日子裡倍受安慰的經文是:“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裡。這不都記在你冊子上嗎?”(詩篇56章8節)當我意識到上帝竟然完全了解我的感受時,我不禁熱淚盈眶,內心也受到深深的安慰。

其他基督徒的代禱也提醒我,上帝在我生命中的信實與慈愛——即使在我最難熬的日子裡,祂都從未忘記我。對於我還未信主的家人來說,有人為我們禱告也是很大的鼓舞與見證。上帝的愛真實地通過這些人,像光一樣閃爍出來,照亮了那些黑暗的日子,也醫治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傷心。

你最近是否也經歷了失去親人的傷痛?放心,上帝會一直與你同在,並且永遠都不會停止對你的愛。把盼望放在祂裡面,讓祂安慰你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泰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堂與地獄)

辭職宣教一年半,我的尼泊爾之行

Quitting-my-Job-for-Nepal2

作者:S A, 新加坡

翻譯: Iris,中國

封面拍攝:Ian Tan, 新加坡

我至今仍能清晰地記得那個周日傳講者的呼召:用一年的時間去宣教吧!那時正值我們教會的「使命之月」。毫無疑問,上帝正在感召我做這個承諾,可是我卻沒有勇氣在教會眾人面前站出來。我流着淚降服在上帝面前,我在心裡默默告訴祂,「父啊,我想要用一年去宣教,我在這裡,請使用我!」 那是2010年9月19日。

時間很快到了2014年,我已經做了4年半的社會服務規劃師。我的事業非常順利並且剛剛獲得了升職。總之,我的生活非常舒適甚至於有時候我會覺得我根本不需要上帝。

這時我忽然想起我曾經的禱告。我知道如果我想「保留」我的信仰,我就要離棄我已有的一切——我的國家、我的房子、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於是我想着馬太福音16章25節,然後決定去完成我曾經對上帝的承諾,去重新經歷祂。

很快的,經過禱告、尋求教會意見和了解相關國家情況加上見了許多有經驗的宣教士,我決定去尼泊爾待一年。

去尼泊爾之前我參加了宣教會議,會議談到了地震的風險。於是我開始擔心,內心也有些不平安。但是上帝不斷鼓勵我。提摩太後書1章7-8節告訴我祂賜給我的不是膽怯的心,而是剛強的心。上帝不斷地肯定我的決定,我也確信祂會一直與我同在。

最終我在尼泊爾停留了一年半的時間。在那期間,我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我看到生活在偏遠村落的人們用柴火做飯,自己種植農作物果腹。那段時間裡我也經歷了許多的第一次,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那次嚴重的地震以及之後不斷襲來的餘震。那次經歷堅定了我對上帝的信仰。我永遠不會忘記在尼泊爾教堂里看見當地信徒呼求上帝的場景,整個樓房都在搖動卻沒有一個人移動一步。

我還學會了說尼泊爾語,可以爬幾個小時山路給山上的村落發送基督教讀物,住在沒有電沒有煤氣的地方,還和老鼠睡在一處,甚至忍受被褥里數百隻床虱的叮咬。更痛苦的是,我還要處理和室友的緊張關係,而我的祖父又在這個期間離世。

老實說,如果我開始就知道我要經歷的是什麼,我是絕對不敢走出這一步的。實在是因着上帝的保守我才可能勝過這些挑戰。祂自始至終都與我同在並用祂的話語鼓勵我。

一年半后我回到家裡,這兩個世界的落差讓我很迷茫。尼泊爾當然不是我的家鄉,可是新加坡卻也感覺不一樣了。但也許這才是該有的狀態。作為這個世界的過客,我們本不該太滿足於自己的生存狀態。

這段經歷對我而言非常寶貴,因為它我學會了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同時也學會了完全地信靠上帝。

我們只有在一無所有之時,才會明白上帝就是一切。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信心不能停)

我不再害怕工作中別人的眼光 (超贊的中文朗讀哦)

Why-I-Stopped-Proving-Myself-At-Work

作者:LN,新加坡

翻譯:Filip,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www.bensound.com

踏上工作之旅的時候,我並沒有感到多興奮。身邊的人不停地告訴我要如何才能變得更成功和自信——這些讓我感到厭倦。

我的各種恐懼隨着今年六月正式開始工作而成為現實。我不喜歡待在辦公室這個新環境里——因為我必須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非常謹慎。我知道大家會以我的言行來評價我。我感到周圍的人會因為我的說笑來認定我的性格是怎樣的,也會按着我談笑間說的話來衡量我的工作能力。

每天我不僅要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和這些新認識的同事進行“良好的”互動。我不停地為獲得同事的讚許而努力。我想要被別人看作是一個有能力、勤奮和謙遜的員工。

同時,我也很留心他們對我的性格、衣着和能力的評論。有一次我在辦公室里遇到一個熟人,但是一個同事碰到我倆之後,開始比較我們的能力,“看誰更厲害”,這使得這次重逢陷入窘境。這種情形不停上演,每天下班以後,我都感覺又被審判了一番並且筋疲力盡——雖然我知道部分原因是因為我過於敏感並缺乏安全感。

久而久之,我開始越發懷疑自己的能力。一旦粗心犯錯或多說了不該說的話,我就無法原諒自己。很快,我的價值感變得完全依附於我在辦公室里的成敗。我感到除了我的工作和我為公司做的事外,我毫無價值。這一切嚴重損害了我的自我價值感。我每個周日都會在教會裡哭,對自己的不滿壓得我喘不過氣,對於新的一周我也充滿恐懼。

上帝怎麼說

【羅馬書5章8節】惟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長久以來,我在理性層面上知道「我只需尋求上帝的認可,不必尋求世人的」,但是這種認識並沒有深入我的心中。只有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才會每天有意識地提醒自己這個真理。

我提醒自己,基督拯救了我並且召喚我成為上帝的兒女,這是白白的恩典,不需要我做任何事去賺取。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祂。我不需要證明我是值得被救贖的。也不需要在祂面前展現任何技能,亦無需去贏得祂的恩典。蒙上帝之恩,我被揀選並被深深愛着。因此無論人們怎樣看我,我知道我的價值都不會丟失。因為救主基督,我在上帝的面前是有價值的——我的價值並不建立在我工作的成敗上,而是在耶穌基督里!在基督里,我認識到,我不再受屬世價值觀的捆綁,我不需要世人來肯定我的價值!

認清我在工作中的價值

當然,知道這個真理並不會使我在工作中不受論斷。但我從此意識到我可以改變回應它們的方式。因此,我開始漸漸地不再算計着我說的每句話和做的每件事,也不再害怕別人怎麼看待我,因為我知道在基督里我永遠是珍貴的。我也不再讓工作中的成敗影響我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因為我明白它們不會改變我作為上帝兒女的事實。我深深地記着一個真理,那就是我在上帝那裡的價值是永不變的

因此我可以忠心又喜樂地為上帝而工作,再也不害怕被論斷。「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着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歌羅西書3章23-24節)

讓我們一起禱告這個恆久不變的真理能夠深入我們每個人的心,讓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有平安自由和喜樂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信心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