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搖櫓十里 邀主登船

作者:圓圓,北京
lighthouse-116524_590
「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21節)

記得很多年前,一首流行歌曲可謂紅極一時。其中三句歌詞是這樣寫的:「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這幾句話帶著一絲對過往回憶的憂傷和惋惜,又有著對世事無常,時間流逝的無奈與無助。

聖經中有一段經文記述耶穌登船的事,是上帝激勵我們的美好啟示。

「到了晚上,祂的門徒下海邊去,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裡。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門徒搖櫓約行了十裡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16-21節)

我們都像是門徒,心中有個迦百農——那個要抵達的目標或是目的地。這個目標可能是工作,婚姻,或是在服事中建立事工。我們上了船,按著自己的方式搖櫓划船,要努力達到這個目的地。我們搖啊搖啊,可能行了3里,可能行了5里,甚至可能已經行了10里,感到疲憊無奈,還沒到目的地,都想要放棄了——可能心裡甚至還想埋怨:我們的主耶穌現在在哪裡呢?我們本已經筋疲力盡,但屋漏偏逢連夜雨,海上又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正如我們的生活,本已經困難重重,或是在諸多小煩惱之上又添各種不順利之事,心裡肯定特別沮喪、特別難過。

正在這時,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哎呀,多麼激動人心。其實耶穌一直和我們同在,只是耶穌一直在海上,不在我們的船上。耶穌掌管萬有,勝過海上風浪(路加福音8章25節提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更是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有時,耶穌暫時不在我們的船上,但祂不會拋下我們不管。上帝給予我們的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是在世上如同在天上的平安和喜樂(約翰福音15章11節:「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當耶穌漸漸近了船的時候,門徒就害怕。我不是很確定為什麼門徒會害怕。根據平行經文馬太福音14章22節和馬可福音6章49節的記述,他們害怕的原因是以為自己看到「鬼怪」。我想,大概還有以下幾種可能:也許是因為當時已經天黑,海上又狂風大作,海浪翻騰,他們看不清、認不出那人是耶穌,於是他們在慌亂中害怕;或是因為他們以為那個從海上走來的人是要劫船,於是感到害怕;或是因為雖然他們看見了耶穌,並且在之前跟隨耶穌的過程中也見過祂行神跡,但他們不明白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臨近船到底意味著什麼,於是他們感到害怕。不管如何,門徒沒有因為耶穌的臨近而歡喜,反倒害怕起來。

我常常試圖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沒有接受耶穌基督作我生命的主,沒有決志一生跟隨耶穌之前,我完全認為我的人生我做主,我自己掌控自己,奮鬥可以改變命運。蒙恩信主以後,我也仍然會在各樣的事情中,常常信心軟弱,著急地抓取想要達成的目標,想靠自己獲取在世界中的好處。面對耶穌基督叩門臨近,雖然我知道那是從上帝而來的救贖和祝福,但我常常拒絕,因為我感到害怕,害怕被上帝掌管,失去所謂的「自主權」,害怕失去屬世界的好處,害怕失去對人生的預期,不知道上帝要帶領我去哪裡。但事實卻是,我在拒絕生命和祝福。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對門徒說:「是我,不要怕!」多麼令人安慰的一句聖言。在新約聖經中,耶穌也多次告訴人:「不要怕」(路加福音5章10節),「不要懼怕」(路加福音12章32節)「不要怕,只要信」(路加福音8章50節)。

「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21節)

這又是一個神蹟。聖經中很多經文記載,當人們呼求耶穌、迎接耶穌、信靠耶穌時,他們就立時被醫治,立時被潔淨,立時被釋放得自由,瞎子立時得看見,瘸腿立時得行走……這裡的經文是:「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按我的理解,這絕不是耶穌如同動畫裡的阿拉丁神燈,實現人的欲望幻想。我們呼求耶穌、迎接耶穌、信靠耶穌,是立時得生命、永生。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在海面上行走的神蹟之後,指出耶穌是生命的糧。耶穌告訴我們,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不要因世上的事缺乏而求神蹟(約翰福音6章22-64節),信靠祂要得的,是祂所賜的「生命」,永恆的生命。這是與天父連接、充滿屬天使命和方向的生命,充滿上帝所賜、在地如同在天的自由與喜樂的生命。

我們能如此充滿盼望,是因為耶穌已經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章6節)。

願主話語入我心,喜得永恆生命;
蒙主恩典永跟隨,全心交托信靠。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我為何沒有放棄盼望

作者:Michele Ong,紐西蘭
Why-I-Didn’t-Give-Up-on-Hope
我對『盼望』這個詞評價不高。對我來說,這個詞聽起來軟弱無力。如果把盼望擬人化,它應該就是個意志薄弱的受氣包,沒有自己的觀點。心懷盼望就好比傻傻地堅信—只要向許願池裡投幾枚硬幣,就會有人成全你的願望。有人凝視窗外灰濛濛、陰沉沉的天空後或許會說,「我盼望不要下雨」。一些靈修材料說耶穌是我的盼望,十字架是我的盼望,基督在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歌羅西書1章27節)。但我從未真正理解過這些。

一連串令人失望的關係外加人生問題的大疑問-「我的人生到底在幹什麼?」-讓我不堪負重、深陷絕望。當我和前男友分手的時候,我真害怕自己會淪落得像帕蒂和塞爾瑪那樣(動畫情景喜劇《辛普森一家》中不刮腿毛的煙鬼雙胞胎姐妹),只不過我是紐西蘭版本,家裡前院還有上百萬隻流浪貓出沒。

我對生活的諸多想法都太過消極,以至於我妹妹不得不對我施行『哎呀罐』處罰機制,類似於『髒話罐』。每當我說消極的話時,我就要將5塊錢罰款投進她的Hello Kitty存錢罐中。罐中的錢將用來捐贈給一個價值觀和使命都讓我無法贊同的機構。這相當令人痛苦。

但天父上帝擁有最終的話語權。有一個星期天,牧師講道的主題竟然是『盼望』。她說,盼望並不是像世人所理解的那樣-軟弱無力的空頭支票。當我們的盼望是在上帝裡面時,我們就是把盼望之錨錨定在永不食言的全能者那裡(希伯來書6章19節)。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感覺好像是上帝親自跑到地上,給了我人生當中最狠的一次訓誡。我一下子意識到,我要改變對盼望的看法。盼望不是意志薄弱的懦夫。絕對不是!在那位創造天地的上帝裡面,盼望既堅固、牢靠,又充滿自信。

當我們抓住盼望時,就好像抓住了救生繩-它可以助我們度過人生的風暴,走過失望、傷害和艱難。只要我們把靈魂安靠在盼望之上,我們就可以走過生命中最動盪不安的時光,然後說:「上帝是我的盼望,祂扶持了我。」

當我們在復活節仰望十字架時,我們也在仰望饒恕、醫治、救恩和永生之盼望。所以,讓我們持守這盼望,因為它永遠不會令人失望。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角度一:故事不錯,不過究竟想說明什麼呢?

out-of-the-box-tc

這個故事想要說明的是:什麼樣的朋友才是真朋友,並且,大家應該珍視這樣的朋友。如果這是你的答案,恭喜你,基本答對啦!

1. 獅子象徵上帝。

在弓箭手與獅子的友誼中,獅子與弓箭手的關係是平等的。獅子既不低於弓箭手,也不從屬於他。獅子是一種威武、令人生畏的生物,是叢林之王。那麼故事中的獅子為什麼會願意屈身成為弓箭手的朋友並保護他呢?這就是重點!上帝也是這樣降卑自己,屈身與我們建立關係的呢!至少祂老人家起初是這麼打算的。

聖經記載上帝創造了第一個男人亞當和第一個女人夏娃,讓他們管理伊甸園。上帝當時與他們同在,並供應他們一切的所需。上帝唯一給亞當的禁令就是不要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詳情請見創世紀2章15-25節)。亞當遵守了上帝的命令,所有的一切都順利地進行著。至少一開始時是這樣子的。

2. 弓箭手象徵著我們。

就像弓箭手著了魔似的要得到樹上的果子,並最終跳出圖中的框框摘到果子一樣,亞當和夏娃也越過了上帝為他們設立的道德界限去吃禁果。(事實上,是蛇引誘了夏娃,夏娃吃了果子後又把果子給了亞當)這果子看起來口感極佳,又似乎可以讓人有智慧(創世紀3章6節)。因此,亞當和夏娃雙雙違背了上帝的命令。就這樣,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破壞了。

如果上帝聽起來是讓人掃興的,不然幹嘛用那麼多老掉牙又不入時的規矩限制我們的生活,那我想告訴你,祂其實正好完全相反。作為我們的創造者,祂給我們設立了一些界限,其實是要讓我們更好地經歷人生。祂給我們規則是要保護我們免受傷害,同時使我們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當我們自以為比上帝懂得多,去違反祂的規則時,我們早晚要因此吃苦頭。

3. 獅子死了,又從死裡復活。上帝也一樣。

等等,獅子吃過果子之後不是死了嗎?這難道表示上帝也死了不成?完全正確!雖然亞當和夏娃在吃完禁果之後沒有立即死亡,但他們卻不得不面對不順服導致的刑罰—肉體和靈魂的雙重死亡,並因此與上帝永遠隔絕。亞當對上帝的不順服,代表的是全人類,這也就意味著他所有的子孫都要面臨肉體和靈魂的死亡。

也許你會說,這不公平!吃禁果的是亞當和夏娃,又不是我!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聖經哥林多前書15章21節寫道,「死既藉著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藉著一人而來。
(新譯本)這第二個『一人』指的是耶穌。耶穌既是上帝的兒子,又是上帝本身(約翰福音10章30節)。耶穌成為人的樣式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歌羅西書2章13-14節)。如同亞當的罪影響了我們所有人,耶穌的死也可以為我們每一個人贖罪。如果我們覺得不能因亞當一人犯罪而共受刑罰,那我們豈不是也不能因耶穌基督一人獻祭而同得赦免?

不過令人感恩的是,故事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無罪的耶穌,用祂自己一次的死就為所有人勝過了死亡,三天後從死裡復活。如果你之前有想為什麼最後一個畫面裡有一排爪印從墳墓裡延伸出來的話,那就是因為耶穌今天仍然活著!

你也許會問,我不認識上帝,跟祂也沒什麼關係?這些對我來講有什麼意義?如果你願意,你是可以認識上帝並跟祂建立關係的!聖經應許我們,任何人只要認罪悔改,相信耶穌,就可以與上帝建立關係,並且將來不用面對那靈魂的死亡(約翰福音3章16節)。與上帝建立的關係將遠勝過我們與任何人建立的關係。因為上帝永遠不會離開我們、不會讓我們失望,祂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你想要往前一步,跳入框框,踏入上帝的界限,與這位真朋友一起經歷人生嗎?

相關連接 漫畫:《跳出框外》

角度二:我知道它講的是什麼了!

out-of-the-box-tc

獅子縱身一躍,把弓箭手手中的果子撞落在地,然後咬了一口。它倒下的時候,弓箭手才認識到這果子裡邊腐爛不堪,並且獅子為了救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犧牲,這就是整個插畫故事裡最能體現其基督教涵義的部分。正如獅子為了救弓箭手吃了有毒的果子,犧牲自己的生命,耶穌基督也為了救贖我們,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正如弓箭手一樣,我們不配讓耶穌為我們捨命。

如果我們覺得這個插畫故事跟自己的生活關係不大,那就讓我們重新回顧一下,看自從接受耶穌基督進入我們的生命後,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改變吧。我們是否享受到了與上帝建立關係的喜樂?當我們順服祂的命令時,我們是否在祂裡面得到了滿足?還是說我們常常不滿足,貪圖這個世界所給予的事物?

回想一下,我們上一次是什麼時候越過上帝為我們設立的道德界限(就像弓箭手跳出畫中的框框那樣),去做一些違背上帝旨意的事情的呢?那也許是我們跟別人一起八卦最新最勁爆的閒言碎語時;或是一心追求財富、名利的時候;亦或是我們一直掙扎,不滿於自己的生活,總覺得別人的生活比我們好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會這樣?這樣子做會有什麼後果?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已經明白,成為一個基督徒並不意味著一帆風順,不遭受試探、誘惑和苦難。實際上,隨著生命的成長,我們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但最終,無論我們失敗多少次,我們所熟知的一個簡單真理還是會永不改變—耶穌為我們的罪—無論是過去、現在、將來的罪死了。我們無論身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隨時回轉歸向祂。「上帝既然連自己的兒子也不顧惜,讓祂為我們犧牲
,那我們還有什麼好懷疑的?祂豈不也把萬物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我們可以放心,因為即便有人與我們對抗,上帝卻是幫助我們的,沒有什麼能將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1-39節,新譯本)。

是時候回到上帝的框框裡,和那位最瞭解我們、最為我們著想的上帝一起生活啦!

相關連接 漫畫:《跳出框外》

為什麼是我?

作者:陳佳正, 台灣台中
Why-me-

盧俊義牧師所寫《為什麼是我》一書的書名相當有意思,也勾起我許多回憶。

本書的書名是一個質問:上帝為什麼要讓人經歷這些難以接受的苦痛?曾經,我也問過上帝這個問題,當我同時面臨摯親離世、家庭紛爭、課業壓力、情感困難、人際問題、信仰偏差、身體不適以及心理疾病(恐慌症、懼曠症)帶來的痛苦時,我整個人幾乎完全崩潰,彷彿陷入了無盡的漩渦,無法自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白天,我變得畏避人群,因為在人群中時,我會感覺自己快要窒息,害怕眾人的目光注視著我,甚至食不下嚥;夜裡,我感到寂寞、空虛且恐慌,在睡夢中時常驚醒,因而失眠。我發現沒有人能夠明白我的心聲、體會我的感受,連我都不認識自己。

當時,有人對我說,「當把一切煩惱交托給上帝」。但我不明白,什麼是「交托」?我又該如何「交托」?又有人說「凡事都要禱告、讚美」,誰說我沒有禱告呢?我只覺得自己走進生命的絕望谷,我流淚、跪在床邊,仰望著救恩的十字架祈求,只盼望上帝救贖我脫離淤泥與禍坑;但禱告完後,我感覺到一切毫無改變,心中依然毫無平安,我不斷顫抖並在心底呼求:「主啊,救我!我已經快要崩潰,我精神已經開始混亂,我覺得自己就快要發瘋,好像正在從高處墜落,好像即將面臨死亡……主啊,求祢向我顯明,並且盡快回應我的禱告,究竟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我一再地質問上帝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恰巧是這本書的書名。

然而,時至今日再回首,我發現自己竟是得到了最為寶貴的一課──等候上帝。

在我呼求卻沒有回應時,祂教導我等待;在我失去了自己的力量時,祂教導我完全交托;在我看不見未來和希望時,祂教會我安然信靠祂。原來救主看似沒有即刻回應我的呼求,卻為我預備最好的,讓我得到最寶貴的滋養,身、心、靈都變得更加茁壯。

「你們當先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上帝的應許未曾落空,當我在逆境中學習順服上帝,並努力追求祂的國和義的時候,祂悄悄地帶領我認識真理。祂幫助我學習面對親人離世、家庭紛爭、課業壓力等等問題,也醫治我的心病,又使我皮包骨的身軀長出肉來(目前已經從55公斤增加到67公斤),讓我的信心變得更加堅定,並且將基督的愛分享給我的家人,讓我原本充滿紛爭的家庭,竟多了幾分包容及歡笑,甚至有機會邀請家人一起到教會聚會。

回想這個過程,我都忍不住讚嘆上帝的奧妙和偉大。或許我們都曾問過上帝,但換個角度想想,祂讓我們在逆境中學習順服,在無力時學習交托,在軟弱中學習信靠;說不定哪一日,我們在回顧過往經歷時,會不禁讚美上帝,對祂說:「主啊,謝謝祢,是祢揀選了我。」

六年後仍然降服於上帝

作者: Edna Ho, 馬來西亞
ipod-six-years-on
接受基督成為救主六年之後,大家可能期待我的信仰有所提升。不論是三一論或是童女生子,我應該已經成為對基督教教義毫無疑惑的信仰巨人;但其實我沒有。在這六年中,我反而無數次對信仰產生懷疑。雖然我在內心深處還是相信這個世界有一個上帝,也相信到天堂唯一的道路就是耶穌基督;但有時候我會失去信心並動搖。在那些時刻,聖經豐富的故事及基督教的基本教義全部都變得遙遠而不真實。

每次當我覺得自己讓上帝失望,因此使上帝對我不高興的時候,我的信仰就受到挑戰。或許是我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思想上帝,也沒有將祂擺在第一位。當我開始懷疑祂是否真的在意我的時候,我又充滿了罪惡感。但每一次,上帝總是按照祂的時間,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將我從懷疑的深淵拉上來。

有一次我又開始懷疑上帝對我的愛。一位教會的朋友突然到學校來,帶了我最喜愛的點心給我。她告訴我,是上帝催促她去買這些東西的。一開始她不太願意,於是她向上帝禱告,讓她在超市門口找到一個停車位。結果她真的看著一輛車從超市門口的停車位倒車出來。她走進超市隨手拿了一些點心,結果讓我們都很驚訝的是,她挑的剛好都是我的最愛。

上帝讓我知道祂存在的另一種方法是透過歌曲,有時甚至是非基督教的音樂。在我懷疑的時候,上帝透過特定的歌曲對我的心說話,讓我有勇氣能再次相信。在最近的農曆新年假期之後,我很不想離開心愛的家鄉及家人,不想回到在另一個州的學校,因為我知道自己的信心不夠堅定。在跟父母親去機場的路上,電台播放了席琳狄翁的歌曲,「本當如此」(That’s the way it is)。我本來就很喜歡這首歌,但不知道為什麼,當天我特別留意歌詞。聽著聽著,我的眼淚就掉了下來,因為我知道上帝透過這首歌對我說話,提醒我祂愛我,希望我在信仰上能夠更堅強。

上帝也藉著莎拉揚恩的靈修小品《盼望不停歇》( Jesus Today) 跟我說話。在那段時間,許多生活中的事件讓我感到沮喪,身心靈都無法得到休息。我問上帝為什麼其他基督徒都走在輕鬆的路徑,但我卻總是要面對生命中的艱苦道路呢?《盼望不停歇》中的一句話突然打動了我的心,「此時此刻請相信我。你正經歷嚴格的訓練,這是單為你一個人設計的冒險旅程。」我立刻受到鼓勵,知道上帝雖然讓我遭遇困難,但我絕對不是孤單一個人在行走。

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5章16-18節提到,當我們希望在主裡成長時,總會有兩股相反的力量在我們裡面較勁。「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我們每天都需要上帝的憐憫與恩典。

幸運的是,上帝應許我們,祂的慈愛永不止息,祂的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讓我們將所有的困境降服在上帝面前,完全的信靠祂。讓我們求在天父使我們不再沉睡,讓我們靈裡時刻警醒。願上帝祝福保守我們,阿們。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生命中的GPS

作者:張津晨, 新加坡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 ”(箴言16章9節)

相信很多人對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並不陌生,中文稱之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它可以幫助人們準確定位,不論是步行還是駕車,都能順利到達目的地,精準又方便。

前不久,我就為自己購置了一款帶有免費GPS功能的手機,我對其充滿了好奇。終於有一天,我得以嘗試了這個曾令美國耗資200億美元,歷經20年才研製成功並建造起來的系統。

因為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參加會議,我便提早在家中翻閱了地圖,以確定我能準時到達會議地點。但當我走出地鐵站,看著眼前錯綜複雜的快速路以及其中穿梭往來的車輛時,我的心裡卻是一陣緊張,因為我完全失去了方向感。要去的地方就在附近,可是我到底該向左轉,還是向右轉?情急之下,隨便找了個路人打聽,他卻告訴我這裡沒有我要找的地方,怎麼可能?!我突然想到了GPS功能,連忙從口袋裡掏出手機,按下按鍵。地圖上出現了一個紅點,那就是我的位置!接著,我輸入我要去的位址,地圖上就出現了一條顏色鮮明的線,那是通向目的地的捷徑!我真的好興奮,信心滿滿地走在路上。過了片刻,我卻猛地發現,紅點已經偏離了路徑。原來,我需要一直查看GPS,才能確保自己不會走偏,最終到達目的地。

這個經歷使我不禁想起聖經中的一句話:“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章9節) 很多時候,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或抉擇時,我們彷彿真的迷失了方向,只能站在原地猶豫、徘徊。又或者,我們充滿信心地認為自己正走在正確的路上,殊不知,我們早已偏離了方向,結果是離終點越來越遠。面對著這個繁華又嘈雜的世界,身邊常常圍繞著所謂的“成功人士”,看看自己,我們好像迷失的孩子,不知何去何從。又或者,下定決心去效法世界,努力使自己成為『成功』的人?朋友們,人生的GPS在上帝手中,唯有祂的話語能將我們引領到人生真正的終點。信靠祂的話語,時刻仰望祂的帶領,無論高山低谷,我們都不致於迷失!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怕黑


Are-You-Afraid-of-the-Dark

作者:Phoebe C

老實說,我怕黑。我之前還沒意識到這一點。直到最近,我才發現,每當夜幕降臨時,我總覺得背後有什麼東西慢慢在靠近,隨時會向我撲過來(請注意,我說的可不是我家的狗)。

當我終於不再否認自己怕黑,並開始理性地去處理這個問題時,我才發現,這種恐懼還包括我對人生“漆黑”部分的恐懼。我發覺自己或許不是怕黑,而是害怕未知。

你有沒有同感?你會不會在淩晨三點的時候突然醒來,為未來焦慮?或常常問自己:「畢業後做什麼呀?」「我這輩子究竟該幹嘛?」「十年後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

在創世記37-45章中,我們看到,即便在約瑟人生最糟糕的時刻,上帝也都與他同在,讓他的生活化險為夷。約瑟先被哥哥賣到埃及為奴,隨後又被陷害入獄,但他最終還是成為埃及宰相,由此得以在後來的饑荒中幫助家人。

年紀輕輕就遭奴役與囚禁之災,約瑟當時可能也會懷疑上帝究竟還會不會管他。當時的約瑟十有八九嚇得半死,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但是等到年紀老邁、智慧與權勢都緊握在手時,這時的約瑟再回顧艱辛、坎坷的一生,他看到的,一定是從始至終上帝的保守和看顧。

約瑟的故事給我很大的安慰和鼓勵,因為上帝奇妙地看顧祂兒女的人生。慢慢地,我也開始學會將人生看作是一場與上帝同行的野外山地探險,每一步都有祂的帶領。有時我會因踩到鬆動的石頭而失去平衡;有時所到地方會險象環生;有時又會有大霧遮住視野讓我看不清前路。但我知道,在這一切經歷當中,上帝都會一直引導我,帶我走過人生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生活中的不確定(很奇妙地)倒變得令人激動起來。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怕黑經歷,讓我問問你:「你願不願意不再害怕,讓上帝帶你去探險?」我向你保證,若是如此,你的人生會大不相同。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買房

apartment-406901_640

作者:麥田采薇

買房是當今中國社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買房成就了許許多多人的幸福,也成為許多人的痛處。談起買房,大家真是又愛又恨。10年間,在中國的不少地方,房價起碼翻了10倍。對於月薪人民幣3000多元的工薪階層來說,即使我們不吃不喝,這一輩似乎也買不起房。就算付得起頭期款,那巨額的貸款和利息,也將成為一個沉重的包袱,讓人感到生活充滿壓力。

也許,我們這一代的命運就是要成為房奴,終其一生為了房子而營營役役,一生為了房子而奮鬥。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愛搶房?除了市場結構、房屋政策等原因以外,還因為許多人沒有安全感,視房子為一切物質的保障。商家便是抓住了大眾群體的這一心理特徵,藉此炒高房價。

沒有信仰,沒有安全感,人們便只能將一切的安全感建立於外在有形的物質上,為其奔波,為其奮鬥一生。而且,房子還不是永恆的保障。在中國,大多數商品房的使用期限最長只有70年,有些還不足70年—為這短暫的有形之物而耗盡一生的精力,值得嗎?

作為基督徒,我們曉得我們在天上有永恆的家鄉,那是與天父同在,好得無比的家鄉。看到天父創造的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世界,我們或許能窺探一些天國的榮美。而我也相信,天國必定比這一切都更美,而且天國的「使用期限」是『永恆』。難道這不值得我們為之付出一生的精力嗎?

「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
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
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約翰福音14章2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當我發現並非每個美夢都會成真…

作者:Sukma Sari Cornelius,印尼
The Day I Realized Not Every Dream Would Come True
你是否曾許下願望,有自己的渴望和夢想?
你是否寫下過人生計劃,希望在某個年紀就獲得怎樣的成就?
你是否也發現了,有些夢想可能永遠無法實現,有些願望原來那麼遙不可及…

這些我都經歷過。
我有許多的願望、許多的夢想。有一陣子我還滿腔熱情地寫下許多願望清單。可是有一天,我卻發現自己竟不能按照既定的時間表來實現願望。我很憤怒,也很失望。我質問上帝,為什麼我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是我卻無法從失望的陰影中走出來。

有天晚上睡覺前,我看見一位朋友的發文,那是一首叫做「信靠祂」的讚美詩:

「全能的神祂永不失誤,
慈愛的父時刻看顧,
當尋不到祂旨意,不見祂慈愛手,
莫忘祂的同在 信靠祂。」

歌詞讓我陷入了沉思。沒錯,很多夢想的確都沒有實現,但我也忘記了在這當中比夢想更重要的事實。我忘記了在所有的事情背後,總有一位在默默做工。我忘記了自己得救後,生命就不再屬於我自己,我不再是自己生命中的主宰。我忘記了,雖然我有紙和筆用來寫下人生,但是掌管全套書寫工具的卻是上帝。

上帝不但透過詩歌,而且也透過聖經對我說話,使我徹底明白,我的生命在祂手中。耶利米書 29章11節 寫道:「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我才發現自己的態度就像小孩子一樣,要求自己的需求被滿足,自己的禱告馬上都實現。我並沒有活出僕人的樣式,認識並信靠我的主,就是那位完全掌管我生命的主。

親愛的朋友,擁有夢想和願望並沒有錯。但是我們不可以忘記,唯有上帝掌管萬有。我們或許可以拿著筆隨意寫下自己的願望,但要永遠記得,祂才是主宰。就讓祂擦去那些不正確的部分,在你人生的藍圖上寫下祂更美好的計劃。看祂怎樣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工作吧。當你發現周圍的情況沒有按你的意願發展時,不要害怕。我們的創造者——上帝,正在、也會繼續作工,實現祂在你生命中的計畫。

(本文譯自透心糧印尼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