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感謝祢賜我生命

作者:Julian Anastasia M. B., 印尼, 譯者:Jeff, 台灣
thank-you-god-for-my-life
親愛的天父
謝謝祢在這世上給了我生命
不管有多大的挑戰
謝謝祢總給我自由意志讓我可以選擇去愛和選擇被愛

讓我可以做我的選擇
讓我可以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我開心時可以開懷大笑
我難過時可以嚎啕大哭

謝謝你們,我的家人、朋友和我的同學
和那些在我一生旅途中和我遇見的每個人
謝謝你們給我勇氣和力量可以克服困難
讓我可以做對的事,然後知道什麼對我來說是最好的
讓我超越負面情緒的漩渦。
謝謝你們給了我盼望
無論在何處我都知道在這世界的末了痛苦將會隨之停止
然而那世界的應許將會充滿了光亮和永恆的愛

謝謝耶穌肯聆聽我
然而我還有一件事要說
我一天比一天更愛耶穌了!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懂得感恩

作者:朝雪, 河北
Two Girls sitting in Field with Straw Bales
『感恩』這個名詞誰都不陌生。或許常有人對我們說:「你要懂得感恩」;或者我們也常對別人說這句話。我們常在上帝面前作感恩的禱告,也在一些感恩會上聽到別人感恩的事情。但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呢?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會錯過或忘記了向上帝說感謝,甚至會將原本該有的感恩變成埋怨。我們常在上帝面前作感恩的禱告,但是當我們說出「上帝哪,我感謝祢」之後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呢?然而,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恩典多而又多,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其實在生活中真的有許多的事情值得我們向上帝獻上感恩。

有人說,每天早晨一起床,你就有兩種選擇:可以選擇有個好心情,也可以選擇有個壞心情。同樣,每天早晨一起床,我們也可以選擇感恩地生活一天,或帶著抱怨度過一天。而我卻願意選擇前者。

每天早晨一睜開眼,便是我感恩的開始:當早晨的陽光撒在我的臉上時,我感恩今天我還活著,我還可以享受溫暖的陽光;當我推開窗戶,看到小鳥在枝頭跳動,聽到他們嘰嘰喳喳的叫聲時,我感恩我的眼睛還明亮,我的耳朵也還正常;當我站在鏡子面前,看著鏡中的自己時,我感恩雖然我長得不算漂亮,但我五官端正,一切正常;當我用心去品嘗吃到嘴裡的每一口飯時,我感恩無論貧窮或疾病,都沒有剝奪我吃飯的權利;當晚上躺在床上思念著遠方的親人時,我感恩我還有個溫暖的家,還有親人可以思念;當我被某些複雜的問題困擾得睡不著覺時,我依然感恩我還有思想,還可以思考……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但當我們用感恩的心去看待這一切時,相信我們會更加有力量與勇氣繼續前行。我們經歷過傷心,經歷過歡笑,但當哭過、笑過後會發現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我們曾經軟弱過,也曾經剛強過,然而無論軟弱與剛強,都是主在親自扶持;我們捨棄過一些東西,得到過一些東西,在選擇得與失之間,相信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救主才是生命中最寶貴的;我們無助過、失望過,自信過、盼望過,跌跌撞撞走來,竟發現上帝的愛永不改變……

你看,原來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的事情值得我們感恩,只是有時候我們將這些視作平常,視作理所當然。上帝既永不改變,上帝的愛也永不改變,那麼還有什麼事是我們不能向上帝獻上感恩的呢?還有什麼理由讓我們不能開口稱頌我們的上帝呢?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驕傲與謙卑

作者:夢婕, 28歲,  北京
crossonbridge
但祂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雅各書4章6節

你怎麼看待「驕傲」?

「驕傲」可以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總在有意無意中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例如總喜歡爭辯、覺得自己才是最有理的那一方,又或者是習慣去說服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卻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驕傲的,是有罪的。現在看來,過去的那個我,真的很糟糕。

在原生家庭中,我常常會跟媽媽起衝突,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覺得媽媽的想法過時了。對於這樣的衝突和矛盾關係,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有問題的。驕傲,使我習慣性地把責任推給別人。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自以為是』,我跟媽媽之間的衝突,總會經常發生。

即使是如此陷入驕傲不可自拔的我,上帝也並沒有放棄,而是指引我,讓我明白自己的罪,認罪,然後悔改。

認識上帝以後,我開始學習禱告,學習讀經,學習過規律的信仰生活,這使我的心漸漸有了變化。起初,我在為自己和媽媽的關係禱告的時候,總覺得為什麼上帝沒有幫助我改善呢?為什麼祂沒有聽到我的禱告呢?其實上帝都聽到了,只是那時候的我還不懂得何為謙卑,如何去做符合祂心意的事情。經過一段時間的讀經禱告,我漸漸地感受到了聖靈的光照,祂讓我的心變得豐盛、柔軟、謙卑、平和。我也常常在禱告的時候求上帝寬恕我的罪、指引我、保守我。當我慢慢謙卑下來,才更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上的罪。

我學習主動跟媽媽溝通一些我們之前不能達成共識的問題,也常常給她講聖經裡面的故事和身邊弟兄姊妹的見證,也會有意無意地放讚美詩給她聽。她從一開始抵觸我的信仰,到默許。突然有一天,在我跟她聊牧師跟我講的話的時候,她發自內心地跟我說,她希望我多去教會,多聽牧師講道,多親近上帝,因為她從我身上看到了改變—她覺得我長大了,變得成熟和懂事了。

這讓我非常感動,上帝把很多曾經我覺得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我以為祂沒有垂聽我的禱告,卻不知祂早已在我身上做工。這樣的改變,甚至連媽媽都感受到了,這是一件多麼美好和神奇的事情!而這也使我更加相信,很多過去我們主觀所論斷的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只有上帝的話語才是唯一的真理,也只有上帝才能掌控世界。如此偉大的上帝卻愛我們這樣的罪人,這是一種多大的恩賜,我甚至找不到語言來形容!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學習向上帝禱告,學習謙卑地跟家人朋友去表達愛與關心吧。

一顆謙卑的心,才是上帝所喜悅的。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18章12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跟隨至聖者的腳蹤

作者:信實, 山西
road3

風從四方輕輕地吹來,
帶著絲絲涼意。
遠方即將逝去的背影,
已漸漸地模糊而淡去;
誰也不知前路將如何,
是坎坷不平還是平坦順利?
誰也不知自己的一生,
是精彩充實還是碌碌無為?

無人能預知明天的天氣,
無人能測透生命的驚奇。
人們一路地尋覓,
盼望找到生命的真意;
人們一路地追求,
盼望得著永恆的滿足;
人們一路地跟隨,
盼望生命盡頭是喜樂;
人們一路地執著,
盼望至聖者能夠歡欣。

但隨著時光的飛逝,
那腳下至聖者的腳蹤,
彷彿已不再清晰;
但人們一路徘徊尋覓而來,
卻發現自己所走的每一步,
都踩著至聖者的腳蹤而行;
無人記得腳下的路走了多長,
只記得每一步都充滿神奇;
無人記得腳下的路走得多難,
只記得每一步都充滿驚喜;
無人記得腳下的路走了多久,
只記得每一步都滿有恩惠。

許多人還在走著尋覓著,
也許前人的身影已經淡去,
但那至聖者佳美的腳蹤,
卻永遠留在這條聖路之上,
也永遠留在那些跟隨者,
充滿活力的心中,
深深地烙在心裡,
人們為此而繼續跟隨著。

「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
能忍耐,這在上帝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
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
—彼得前書2章20-21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生命的堅強

作者:成長
praise2
對我們來說,上帝是創造者、父親;祂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我們,給我們特殊的才能和使命;祂會幫助我們。不過有的時候,上帝也會允許痛苦發生在我們身上,磨練我們,藉我們的經歷來影響別人——例如疾病。腦性麻痺就是上帝允許存在的可怕疾病之一。

我們都知道,先天腦性麻痺患者有一個很可怕的併發症——抽搐;有很多患病孩子正是死在由抽搐引起的缺氧上。天羽也曾經走過一遭鬼門關。

天羽是一位和我長得很像的十五歲少女,很漂亮,很愛笑,很可愛,是我們心目中的小天使。那天,我和天羽媽媽在臥室裡看電視。沒有任何徵兆,坐在輪椅上的天羽突然發病。她媽媽迅速掐住她的人中並且跪下為她祈禱。很快,她的抽搐退去了。天羽媽媽把天羽放到床上,為她按摩。

她的嘴唇因為缺氧呈現可怕的深紫色,平時樂觀開朗的臉龐也變得陰森森的,嘴裡不停地發出嗚嗚的聲音。我輕輕地撫摸她的手,對她溫柔地說道:「天羽,哭吧,哭出來就好受了。」

出乎我的意料,天羽沒有哭。上帝啊,在我眼裡像幼兒一樣脆弱的天羽並沒有哭!她只不過在不停地發出嗚嗚的聲音,我知道,她在堅強地忍受和經歷著生命中的苦難。

我不得不讚美上帝,祂創造出如此美麗的生命。在我們的世界中,像曇花一樣脆弱的生命太多了,不過他們卻堅強地度過生命的每一天,向世人彰顯上帝的偉大。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不是正在經歷人生的低谷,你是不是很想放棄?請你再堅持一下,因為這個世界有很多比你還要痛苦的人正勇敢地堅持著,彰顯著上帝的榮耀,影響著世界上的每個人!我懇求你,再堅持最後一會兒。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馬書 8章18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停下來,靠過來,讓基督綻放色彩》

作者:默默, 中國
maize

四點半,我瞇著眼睛開始在玉米脫粒機前,揮動著鐵鏟,一鏟一鏟……

聖經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羅西書3章2節)很多人都曾說,在哪裡都是服侍上帝,只要在工作中活出上帝、見證上帝,就是服侍。這句話是沒錯的,可是我又發現,並不是每個人在工作中都能想到上帝,想到天上的事!在我一鏟一鏟的動作中,我看到了上帝的恩典。如果不是上帝的恩典,我不會在一鏟一鏟的同時深深享受對上帝的思念。這一個多小時的工作時間沒有讓我感到一絲的勞累,相反,我心裡充滿了甘甜!所以,讓我們對上帝的思念穿越生活的大街小巷,這樣,我們的生活也會充滿驚喜!藉此我們會認識到,在基督裡的每一天都是美好且豐富的,在教會裡的服侍也是如此。

我要特別分享早上思考而得的收穫:
如果我們沒有信心和聖潔的生命,我們不妨少一些服侍,多一些禱告和讀經;
如果我們沒有愛心和喜樂,我們不妨少一些服侍,多一些禱告和讀經。

與我們的生命相比,服侍只是我們靠近上帝的途徑之一。服侍不是目的;經歷上帝、認識上帝、相信祂並和祂在一起,這才是上帝的意思!信心,是我們能真正享受上帝的基礎,也是我們勝過世界的武器;聖潔的生命,則是我們靈魂的妝容,這妝容不僅使我們絢麗多彩,更是驅散一切黑暗的剋星。效法上帝的聖潔,再加上祂所賜的信心,我們便能克服前路的一切困難,勇往直前!阿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基督徒能參加派對嗎?

party
基督徒能否參加『派對』,取決於對這個詞的理解。對一些人而言,『派對』就是朋友們一起放鬆,彼此慶祝一些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派對上有遊戲、吃的、喝的,還有音樂。派對具有單純的娛樂性。對另一些人而言,『派對』就是酗酒、吸毒、亂搞性關係或其他自我毀壞行為。

在第一種社交派對中,大家只是與他人一起享受快樂時光,分享快樂的心情。第二中社交派對中,人們往往不快樂,試圖通過沉溺於犯罪、傷害和短暫的歡愉所帶來的狂熱,來逃避現實。(以弗所書5章18節,彼得前書4章1-4節)

聖經不禁止第一種類型的派對。畢竟,耶穌行的第一個神跡是在迦拿的婚宴上(約翰福音2章1-11節)。此外,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都對健康地享受節日和慶典相當重視。另一方面,對那些宛如沒有明天或沒有上帝審判的慶祝活動,聖經提出了許多嚴重警告。(箴言23章29-35節,以賽亞書5章11-13節,哥林多前書5章11節,以弗所書5章18節)

迦拿的婚宴就是一個基督徒可以享受其中的派對。基督徒可以享受表達感恩、歡喜和慶祝的派對,但基督徒不接受以自我滿足、憤怒、怨恨和反叛為特徵的派對。真正的喜悅和幸福是基於耶穌基督的親密關係,這與消極方式的派對,形成鮮明的對比。精神和情緒健康的人享受上帝的賜予,他們不認為自我毀壞行為有任何吸引力。

(1)真正的基督徒懂得如何參加派對。他們不依賴派對外在和物質因素獲取內心的快樂。他們帶著愛、和平、喜樂和靈裡的自由參加派對(羅馬書5章5節;羅馬書14章17節)。對他們而言,派對是一個機會,他們一起來慶祝已經擁有的快樂。非基督徒試圖參加派對,但他們卻常常像達摩克利斯(2)那樣,頭上懸著寶劍去參加宴會;或者像伯沙撒那樣,看到一隻超自然的手在牆上寫字後,便開始恐懼發抖(但以理書5章5-9節)。他們的派對顯示了內心的空虛和絕望(以賽亞書22章13節),炫耀的歡樂背後,總有一種聲音縈繞:『派對僅此而已?』『生活僅僅如此嗎?』

註解:
(1)當然,並不是每個自稱是基督徒的人都是真基督徒。偽君子是最悲慘的人。他們的幸福是裝出來的,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悔改和改變。

(2)古希臘傳說講到,一位叫達摩克利斯的朝臣告訴錫拉庫紮王說,他羡慕王的權力和特權。王就給這位想法單純的朝臣一個體驗課程,讓他知道王生活中面臨的壓力和危險。王讓他參加一個國宴,但他頭上懸著一把用一根頭髮繫著的劍!。

更多討論,請連結Answers to Tough Questions.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軟弱與剛強

作者:Naomi Berman,斯里蘭卡

the-weaker-i-get-the-stronger-i-become

「耶穌受死,因此我們得醫治。祂向我們所懷的意念是平安的意念。」這正是對我說的,一個無助地躺在醫院病床上的人。

我是怎樣開始理解這句話的呢?我始終認為,上帝對我一生的旨意就是要讚美服侍祂——單單服侍祂。做任何事我都要討祂的喜悅——無論是在醫院病床或是在輪椅上,在田間勞動或是在辦公室工作。不論我健康還是有疾病,我的生活都應該反映出上帝的樣式。

因為我生病,在基督眼裡,我生命的價值就減少了嗎?因為我的疾病,在基督國度的擴展上,我就成了不能為主所用的有用器皿嗎?我生命的光因此而被遮住了嗎?我拒絕相信在地上的一次疾病會使我在上帝的國度中不再有價值。我拒絕認為我的生命不配基督繼續不斷地祝福。

我是在我的軟弱而非剛強中見證了基督在我生命中的絕對掌權。祂在死蔭幽谷中向我顯現,使我相信祂在我生命中全能的同在。

是的,我相信上帝在糟糕的事情發生時,仍然希望為我預備最好的。我確信上帝為我預備的『最好』,莫過於順服祂的話語——無論我的環境如何。但是在我肉體的軟弱中,我通常不明白『最好』意味著什麼。像身體很好的人們一樣,在我最健康時,做過很多不好的決定,犯過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

身患疾病並非犯罪。我是一個罪人,而且這正是上帝為我而死的原因。祂為我而死,因為我需要從跟上帝永遠隔絕的生命中被救贖出來。我需要從我生命的汙穢和腐朽中被完全潔淨。如果上帝釘死只是為了讓我在世上有一個健康和通達的生命,我會很失望。我寧願在這個不會永存的世上生病、遭受患難,而不願與上帝 永遠隔絕。與永恆的救恩相比,這是一個多麼小的損失啊!

但是我們經常不能看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我們看自己的內在,看到的都是我們的痛苦和苦難。讓我們記住,即使在我們的苦痛當中,我們需要做的也只是去讚美上帝,全心信任祂,盡我們所能服侍祂。

所以,當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時,我不灰心,我的餘生要與苦痛作戰,用我微弱的力量、盡我所能來訴說上帝在我生命中所做的奇事。
上帝為我預備最好的,我的信心就在於此。

但我倚靠祢的慈愛,
我的心因祢的救恩快樂。
我要向耶和華歌唱,
因祂用厚恩待我。
-詩篇13篇5-6節

透心糧編者言:在2011年Naomi在她的生命中經歷了一段很艱難的時期。她被診斷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註1),是很嚴重的一例,進行了緊急手術。醫生沒有摘掉她的生殖器官,使她將來有機會懷孕生子。她在這裡寫了她的一些掙扎。你可以在下面為她留下鼓勵的話語!
(註1)一種婦科疾病,指子宮內膜的細胞在身體的其他區域生長。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你成功的鑰匙是什麼呢?

feet-349687_640

作者:Nike,印尼

「約瑟被帶下埃及去。有一個埃及人,是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從那些帶下他來的以實瑪利人手下買了他去。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他主人見耶和華與他同在,又見耶和華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利,約瑟就在主人眼前蒙恩,伺候他主人,並且主人派他管理家務,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他手裡。自從主人派約瑟管理家務和他一切所有的,耶和華就因約瑟的緣故賜福於那埃及人的家;凡家裡和田間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華賜福。波提乏將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約瑟的手中,除了自己所吃的飯,別的事一概不知。約瑟原來秀雅俊美。」—創世紀39章1-6節

一個人成功的鑰匙是什麼呢?高智商嗎?可能是的。因為這些人能打敗智商較低的人。廣闊的人際關係嗎?也可能是的。因為這些人做起事來會很方便。用來賄賂他人的金錢嗎?也可能是的。不是有句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嗎?

假如聖經裡有一場比誰最成功的賽事,那約瑟絕對有資格成為最棒的參賽者。為什麼?因為約瑟有著很了不起的豐功偉業。他由一個沒有價值、而且是被買回來的僕人,成為埃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且又被尊敬的人物。

約瑟成功的鑰匙是什麼呢?他絕對不是靠著我們常常看見的行賄受賄等手段。也可以確定,他不是靠著高智商或廣泛的人際關係,因為他不是靠自己取得那些成就的。對許多人來說,約瑟並沒有什麼優點是值得驕傲的。但是他有一位可以依靠,那就是上帝:「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創世紀39章2節)

因此,我們也要相信,上帝的同在也能讓我們成功,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擁有高智商並沒有錯,可是不要依靠自己的智慧,然後把上帝撇開。擁有廣闊的交際也沒錯,但是不要依靠人而忘了上帝。擁有錢財也不是一件錯的事,只是別讓那些錢財成了我們生命中的偶像。讓我們不止成為一個被人視為成功的人,也在上帝面前當一個真正成功的人。

真正的成功離不開最初的源頭。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給呀,給呀!

作者:東方, 武漢

hand-sky
「在人類內心之中,有一條強韌的根,
從墮落的生命發生出來,它的天性就是要佔有,不斷的佔有。
它以極深而且激烈的情感貪求獲得外面的『物』。
『我的』和『屬於我』這兩個詞,在字面上並不是罪,
但若經常和無限制的使用它,就有很大的問題。」
——陶恕《渴慕神》

這段文字的描述,相信我們都會有所體會。『我的』和『屬於我』這兩個詞,大概也常常掛在我們的嘴邊。

這讓我想起聖經上的兩句話:「螞蟥有兩個女兒,常說:給呀,給呀!有三樣不知足的,連不說‘夠的’共有四樣:就是陰間和石胎,浸水不足的地,並火。」-箴言30章15-16節

我們小時候常對家人說:「爸,給我……媽,給我……」。我們信主後也常對主說:「主,給我……上帝啊,給我……」。這種強烈的貪求和佔有慾充滿了我們的生命,父母給得再多也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任憑他們如何拼命地努力,也填不滿我們貪婪的心。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一切想要的,占滿了我們的心。

我們信主後,也常常向上帝禱告:『主啊,給我……給我……』。的確,上帝有時會賜予。可是,當得到想要的東西之後,我們立刻發現自己想要得更多。之前我們以為擁有一台電腦上網本來就足夠了,但現在我們還想要一台更大更新的筆記型電腦;之前我們以為有衣有食就足夠了,但現在我們覺得上帝還應該給予更多的肉;之前我們以為自己擁有工作就會感謝讚美主了,但對比他人的高薪厚職之後,我們又埋怨上帝對自己的賜福太少;之前或許我們的禱告是「主啊,給我一個小窩,哪怕有一室一廳我都知足了」,但不久之後,我們的禱告就變為「主啊,這個空間太小,地方太偏,社區太舊了,我想要……」

貪婪的心啊,到底要給你多少才能夠將你填滿?佔有的欲望啊,到底你要擁有多少才能夠知足?

我又想起一位聖經人物,他雖然常常被視為負面教材,但他的生命中有一樣美好的品格和素質是我很羡慕的。『兄弟啊,我的已經夠了,你的仍歸你吧!』(創世紀33章9節)這是以掃對曾經欺騙自己而獲得長子名分的弟弟雅各說的話。可以看出以掃的生命不但有饒恕,也有知足。

相反,雅各的一生都是『給呀,給呀』、『抓呀,抓呀』——抓了哥哥長子的名分,抓了父親的祝福,抓了舅舅的兩個女兒,也抓了舅舅的羊群。是的,他都抓到了,他都擁有了。雖然「雅各」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抓』,但上帝給他的名字是「以色列」,意思是『上帝的王子』!

和雅各一樣,我們也常常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常常做一些與我們的身份不相符的事。豈不知上帝已將萬有和祂的兒子耶穌都賜給我們了嗎?我們卻常常為了芝麻蒜皮的小事而哀求,像乞丐一樣生活!
盼望我們都能發自內心地對上帝唱出《我的神,我要敬拜祢》的歌詞:「祢是我心靈的滿足,祢是我唯一的喜樂。」又像詩人一樣向上帝吐露心意:「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篇16篇2節)

盼望我們不再因缺乏而總是『給呀,給呀』地伸出手要,乃因從主領受豐盛的生命而常常『給呀,給呀』地伸手送出!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
也不能帶什麼去。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提摩太前書6章6-8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