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我們怎麼會分手?

woman-1006100_640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我們是以婚姻為前提交往的。所以,和他談戀愛時,我從沒想過我們最後會分手。雖然在交往期間我們會爭吵,可最後我們都能好好溝通,並解決問題。我們會一起去團契、一起禱告、靈修、崇拜、期待未來能步入婚姻。然而,這一切在我為了到國外念碩士時都變了。他不希望我出國,我卻自認為我們感情穩定,現在又網絡發達,容易聯繫,就算我們分隔兩地,時差八個小時,區區一年,應該也沒關係。因此,我不顧他的反對,堅持出國遊學。

殊不知,在我出國后不久,我們長達兩年多的感情就走進了死胡同。從最初的頻繁聯繫到後來的偶爾失聯,讓我明白對方其實對維持這段遠距離感情常常感到疲憊。這樣的情況讓我感到莫名地緊張起來,而當我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喜歡上別的姐妹時,這一切更是加速了愛情的枯萎。最終,我們以分手告終。人生地不熟,再加上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我實在是難以接受。還記得他曾說過:“愛是個決定,不是感覺”,我們不是決定要愛對方了嗎?而且不是只要倚靠主,任何問題都能解決嗎?我們為什麼還會分手呢?

箴言21章2節說:“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都看為正,唯有耶和華衡量人心。”。經歷了分手的痛苦后,我察覺到原來自己對他的愛慕早已超越了對上帝的渴慕。當我們感情中有不聖潔的部分時,當我們沒有完全遵從上帝的旨意時,我們並沒有試圖改變,因為我們不想失去彼此、過分依賴對方,使對方成了自己的偶像。

“難道他不是上帝所預備的嗎?難道一定要分手嗎?”我偶爾還是會有這樣的疑惑,直到我讀了《神啊,說好的那個人呢?》這本書。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婚姻是上帝發明的,但交往是人類發明的”。上帝對婚姻有明確的心意,但是對於兩人是否一定能走入婚姻則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上帝賜給我們自由意志去判斷。只是當我們談戀愛了,過程應當是以彼此相愛、生命更像基督為目標。只有在聖壇前立下了盟約,我們才能說:“你就是上帝為我所預備的”。所以,為了對將來的婚姻負責,若一段關係中有突出問題一直無法改善,分手或許是個明智的選擇。舉個例子來說:婚前,你交往的對象是個工作狂,常常令你受不了,那麼你絕對不要指望他/她婚後會有所改變。雖然不代表對方一輩子不會改變,可是一味地期盼對方改變也無法阻止這成為日後婚姻中的問題。若兩人能一起尋求專業的輔導幫助,一起成長,解決問題,那當然是最好;但要是連這也無法改善問題,那麼可能先分手會是更好的決定,以便各自能面對自己生命中的問題。

世界的價值觀教導我們得到才是成功,失去就同等於失敗。但從聖經的觀點來說,愛是成功,不愛才是失敗。《神啊,說好的那個人呢?》的作者朱慧慈傳道也提到:“不管你是決定要在一起還是分手,基督教的交往觀都必須是一個出自於愛的決定”。當然,在這段感情中,我深刻地愛過,我相信他也是如此。但正因為愛,我決定走出因為“分手”所造成的心網,不再自哀自憐,接受這對彼此都好的結果,即便這不是我想要的。我也祈求上帝幫助我們,各自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順服聖靈的帶領,繼續走在上帝的旨意里,以愛上帝為第一目標,一路到底。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是什麼)

一個人的情人節

All-Alone-on-Valentines-Day-1-2-1024x613作者:JJ,新加坡;翻譯:鍾林君,中國

情人節對很多人來說是愛情的節日,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是痛苦的日子。因為情人節可能讓我們想起剛不久的失戀或表白被拒絕,甚或是過世的愛人。儘管我們很多人可以笑對“你什麼時候談朋友啊”或“你什麼時候結婚”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本身還是無可避免地刺痛着我們本已脆弱的心。

“時間可以醫治一切傷痛”是我們經常得到的建議。但是當傷痛填滿我們每一寸思緒,充斥醒着的每一個時刻時,我們要怎樣才能忘記過去,繼續向前呢?當我們心情那麼沉重,好像永遠都走不出來時,有什麼盼望可言?別人如何能明白我們內心那好像永遠都沒有盡頭的傷痛呢?

我最近剛剛結束一段5年的戀情。我和女友為此掙扎了好幾個月,最終還是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生活其實在朝着不同的方向發展。面對生活的突變,日子真的很難。當我跟女友相戀的時候,只要我看到或聽到任何好玩的、有趣的、不錯的東西,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與她分享,可是現在,我再也沒有機會這樣做了。之前被幸福包圍的感覺換成了此時的心痛與空蕩蕩的沉默。我記得自己當時想:“要是我走不出這段關係怎麼辦?難道我要一輩子孤單了嗎?

雖然那段時間感覺白天如黑夜,黑夜又孤寂難熬,但在與上帝相交,思想祂話語的過程中,我明白了自己並不孤單。因為以人的樣式來到這個世界的耶穌,同樣經歷了被拒絕、被所愛的人拋棄、被丟下來一個人承受痛苦的傷心與難過。這個宇宙的創造者完全明白我們的感受,因為祂經歷了第一手的失望與創傷。

但耶穌不僅僅能理解我們的感受,祂還應許我們和我們一起走過。

人生當中,我們可能會在某個時候經歷被所愛的人拒絕,背負一堆沒有解答的疑問,並且好像有一種沒有任何人能理解自己的落寞。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上帝不會拋棄我們——祂會陪我們一起走,安慰我們,給我們確信,讓我們知道祂的同在。

不止如此。雖然我們在地上的關係可能會失敗,但我們可以期待將來那份完美的關係——基督我們的新郎要再來迎接祂的新娘——教會。在羔羊的婚筵上,我們所經歷的極大喜樂將遠大過於我們在這個世上所遭受的傷心難過(啟示錄19章7-10節)。實際上,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享受這份與上帝之間的關係。

分手后,這些真理成為我很大的一個安慰來源,現在也仍安慰着我。儘管這個情人節對我來說是一個人的情人節,我卻可以在與耶穌的關係中找到安息,因為祂的愛永不止息。

如果在這個整個世界都談論愛情的季節里,你也感到孤寂,那麼請記住——你並不孤單。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是什麼)

夫妻吵架?讓聖經給你添點料!

hands-1022212_1280作者:Sandy Zhuang ,中國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婚戀的輔導書籍,常常會針對夫妻吵架給出很好的建議,比如“夫妻之間要表達、要彼此接納,不指責和論斷對方”。但是婚後,我卻發現一個很大的內置問題——我非常注重自己的感受,具體表現為抓着自己的感受不放,不斷重複自己如何難過委屈,彷彿這樣就有足夠的理由讓丈夫認錯、賠罪。

有一次爭吵時,丈夫突然問我:“為什麼每次都是我向你道歉?”我這才明白,原來即便我沒有口出指責或論斷,只是不斷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會因為只以自己為出發點,將自己擺在“無辜受害者”的位置上,而在不知不覺中將責任、過失完全推到丈夫身上。這樣的內置問題攔阻了我對自己的反思,也阻礙了我在婚姻中的成長。聖經里有句經文說:“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馬太福音7章3節)。雖然夫妻吵架再所難免,感受也得適當向對方表達,但我們或許也要學習不只顧自己的感受,不用自己的標準去看對方,而是自我省察,彼此包容、饒恕,共同成長。歌羅西書3章13節不也寫道:“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嗎?

但我又發現,很多時候不是我不認錯,而是我根本不能察覺自己錯在何處。於是我便閱讀了大量的婚戀書籍,好掌握足夠的訊息以判定孰對孰錯。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又不知不覺“誤入歧途”,因為我在書中看到自己幼稚的同時,更看到了丈夫的失職。此後,我們的爭吵便逐漸演變為誰對誰錯的無限循環“辯論賽”,賽事隨着小孩的出生也變得愈加錯綜複雜。

為了贏得辯論,我把從中學就累積起來對辯論的熱情發揮得淋淋盡致,在吵架時有條不紊地將自己的觀點一一道出,擺事實、講道理,所向披靡。有一次,我跟丈夫吵架后,丈夫又勸導我:“家人之間是講‘愛’的,不能單單講‘理’。”我聽后甚惶惑,因為我人生至此都是原則至上,如果不講原則,我怎麼出牌?

原本以為這種“講愛”的解決方案會讓我有壓力,後來才發現這似乎才是作人該有的最高原則。聖經上有許多關於相處之道的教導,有哪一條講得比“愛”更濃墨重彩呢?聖經也將“愛”比喻成“最妙的道”(哥林多前書12章31節),並且說“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

一日,我與丈夫又發生矛盾。我越想越不甘心,便乘着做家務時在心中擬定了丈夫各種“罪狀”,準備跟他論個究竟。沒想到我才剛開口描述事情原委,丈夫就舉手示意我暫停,說:“我們為這件事吵架不只一次了。現在有兩種選擇:第一,我們調整心態,不再為這件事情吵架;第二,把這件事情放下,我自己另作打算。”我站在丈夫面前,足足有一分鐘,呆若木雞。他太讓我意外了——我要說的話還沒說完,我還沒表達我的感受,他就拋開事情本身不談,選擇讓步了,以至於我之前擬定的各種“罪狀”都派不上用場。然而,我卻從他的話里感受到了“愛”——“因為愛,我願意和你共同成長,一起調整心態,不再為同樣的事情吵架;但你若拒絕,那麼我寧願放棄自己投入了很多精力與心血的事情,一切重新來過,也不再與你爭執。”最後,我過去抱住丈夫,靠在他耳邊說:“我們不吵了。”

我對於自己沒能用上那一萬條“罪狀”感到無限感恩,也因着自己沒有饒恕和選擇愛丈夫的心,感到非常羞愧。然而丈夫的這般舉動,真真切切地向我闡釋了何為“愛”,讓我真正明白了聖經雅各書1章22節所教導的:“只是你們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

我知道我和丈夫還會爭吵,但有聖經常常給我們加點料,我相信在我們爭吵的過程中,會慢慢生發出越來越多愛的味道。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是什麼)

給未來妻子的一封信

A-letter-to-my-future-wife-1024x613作者:柯雄偉,新加坡;翻譯:孔曉慧

親愛的(未來)妻子,

這是我們婚後第一天,是不是感覺像做夢一樣?昨天看你披着婚紗從紅毯那端走來時,我不由得感謝上帝把你帶進我的生命。

當我單身孤單時,我曾向上帝祈求,請祂賜我一個配偶,讓我的生活從此有意義。啊,那時的禱告多麼錯誤。上帝透過一位好朋友提醒我,我的禱告重點應該改為求上帝讓我成為一個敬虔的男人,一個我未來妻子願意相伴終生的人。

我很早就注意到你了。那時,我們還是朋友,各自有各自的服事。當我們越走越近時,我真是欣喜若狂,總是一不小心就笑出來(我是不是太明顯了?)

上帝知道我多麼需要一個像你這樣,不僅能鼓勵我,而且能傾聽我內心深處想法和憂慮的伴侶。你跟我媽媽也相處得那麼好(我知道媽媽肯定會喜歡你!)。我哥哥需要特殊照顧,而你對他的接納真的令我感動。同時你廚藝驚人,真是在親友當中贏得許多讚賞。

我必須承認,你跟我過往詩中所構想的理想伴侶實在太不相同了——事實上,你比我想象中的美好太多。上帝知道,你正是那一位能挑戰我,讓我活出真我的人。

婚前數月,我曾有過懷疑,因為我不知道我們是否相配——你知道我們性格迥異。但你不斷地提醒我,這是我們一起的旅程,並且最終,是耶穌看顧我們走過。正是因為這樣的信念,我們將爭論和分歧一一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我更清楚地了解你的習慣、癖好、憂慮和你對我的愛。當然,我們的關係也有艱難的時候,但從中學到的那些寶貴功課,是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

你可能已經看出來,我說結婚誓詞時已經激動地說不出話來了(我看到了你調皮的笑容)。那是因為,那一刻是我生命中最高興的時刻。我期待和你一起變老,經歷酸甜苦辣。我也期待房間里的每一處凌亂(如果我們有孩子的話,應該會這樣吧)、每一次大笑、每一個抱怨、每一滴眼淚和我們之間每一句溫柔的話語。

願上帝引領我每一天更深認識祂,使我能夠用祂喜悅的方式帶領你、愛你、珍惜你。

你(未來的)丈夫
2016年2月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是什麼)

別再教我這樣談戀愛了!(有聲中文)

5-Myths-About-Dating

作者:Vania T,新加坡

翻譯:鍾林君,中國

語音播讀:Momo,中國

不管是單身還是已經心有所屬,大家都應該聽過下面這五條戀愛大損招吧。可能那些教我們這樣談戀愛的人也是出於一片好心,但很多時候,這些戀愛招數最後帶給我們的卻是絕望與痛苦。其中有些“道理”一開始聽起來好像是那麼回事——但實際操作后卻發現根本相反。如果也有人給你支招,教你怎麼談戀愛,或許是時候停下來想一想,看到底該怎麼回應這些戀愛招數了。

戀愛損招一:嫉妒激將法

你可能正在想,是不是有可能跟某個男生髮展下去,或者這份戀情最終會不會開花結果。於是,正當你為此憂心時,有人跟你建議了“嫉妒激將法”。大概就是,你只要為這個男生找一個競爭對手,讓這個男生心生嫉妒、開始競爭,就能刺激他向你表達深情了。

雖然這一招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湊效,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或是明智的舉動。我們應該有更好的行為。上帝不是叫我們結出聖靈的果子嗎?(加拉太書5章22-23節)並且要以愛心待人——對人有恩慈,不嫉妒、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等等(哥林多前書13章4-8節)。如果我們刺激另外一方產生嫉妒,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對方犯罪了呢?因為聖經說得很清楚,嫉妒引人向惡。箴言14章30節也說:“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戀愛損招二:讓戀愛不期而至

很多人都聽過這招吧。好萊塢給我們製造了太多愛情的假象,讓我們覺得白馬王子一定會在某一天突然出現在家門口。我們熱愛那些愛情片帶來的溫暖和曖昧,因此也期待這樣的偶然會在現實中發生。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十足的浪漫主義者,所以有時腦子駕馭不住心。但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心思和理智陷在這樣的想法里,不然,要是沒有王子騎着白馬向我們走來的話,我們可能要陷入深深的失望與絕望之中了。

相反,我們可以思考箴言中的智慧:“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章9節)。何不信靠上帝會在祂自己的時間帶領我們?祂才是決定我們人生道路的那一位嘛。

戀愛損招三:會玩才能釣到金龜婿

不得不承認,我們都喜歡被追逐。雖然心裡早已心花怒放,表面卻還要裝得一點興趣都沒有。這樣做的目的是想激發對方對自己的追逐或追求——你希望你喜歡的人想要得到你。但是玩得太過可能會有危險。雖然在戀愛當中,這種對心愛之人的追求會自然發生,但是人為地去製造這種關係的話可能會引發諸多問題。誰想把關係建立在情感操控之上呢?

我們很多時候可能把約會當成了遊戲。若是另一方不上鉤,這就給自己平添許多不必要的心痛了。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去衡量對方對自己感興趣的程度?怎樣才能真誠地面對自己的感情,並成熟地表達出來(羅馬書12章9節),好使我們彼此真正了解對方的期待和想法?有一個健康的開始可能正是保證一段戀情長久、開花的關鍵吧。

戀愛損招四: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在我們遇到最終一同步入婚姻的那一位之前,我們可能會遇到好些其他人。或許你在想,要是把雞蛋放到不同的籃子里,不就可以增加你找到那一位的幾率了?但是對一個人委身要求我們100%投入。我們不應當害怕,而是準備好坦誠地向一個人展示真實的自己,同時也去更多地了解這個人。我真的無法想象,如果一個人同時有幾個籃子要照顧,那他或她要如何在一段戀情里進行完整的情感投入呢。小心最後所有的籃子都打破。

不過,要是你百分百投入的戀情失敗了,怎麼辦?別擔心,還會有其他機會的。上帝對你有最好的安排。正如羅馬書8章28節所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戀愛損招五:一定要找一個愛你多過於你愛他的男人

大多數人說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你應該對追求你的人要求高點。他要負責所有的浪漫——你只要坐着享受就好。要是還不是特別確定是不是要跟他走到一起怎麼辦?沒關係,因為首先,他至少是個不錯的交往對象;其次,他是真心喜歡你的。

我們還是別自欺欺人了。如果一個男生愛你多過於你愛他,這是不是說明其實你並沒有100%委身於這段關係呢?他可能很快就會意識到這一點,並且決定只付出與你相等的情感。這樣一來,就不是特別妙了,不是嗎?

這時,我們或許應該學學馬太福音7章12節所說的:“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如果到目前為止,你學到的戀愛招數讓你覺得戀愛有絕招,趕緊打消這個念頭吧。找尋人生的另一半沒有訣竅。每一段戀情都是獨特的,所以每一次戀愛的經歷也都會不一樣。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犯錯誤,但是重要的是你從中學到了什麼,又怎樣面對這些錯誤。

為了避免在戀愛中誤入歧途,多跟上帝聊天,並請祂指引、給我們分辨能力吧。坦誠地與上帝傾談。你可能不相信,但是上帝關心你的一切,包括你的第一次約會。所以把內心所想的交託給上帝,讓祂指引你的道路吧。讓戀愛成為一個充滿禱告的過程。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愛是什麼)

愛你,就要學會去認識你

snowman-1073524_640

作者:Sandy Zhuang,中國

單身時總是會羨慕那些當了媽媽的姐妹們,直到自己做了兩個孩子的媽媽后,才終於了解到養育小孩根本不簡單,尤其養育兩個男孩更是不容易。我的兩個兒子個性十分調皮搗蛋,常常喜歡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除此之外,他們還喜歡把自己弄得全身髒兮兮,比如在乾淨的衣服里放石子和枯葉、故意踩水窪等等。

生活本來已經夠緊湊繁忙了,孩子一搗蛋,更是讓我抓狂。時間久了,對於教育孩子這一塊,我感到非常挫敗和氣餒,不禁想:“為什麼我這麼費心教育他們,他們卻那麼頑皮搗蛋呢?”我無法接受聖經詩篇127篇3節所說的:“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我開始質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於是找了許多屬靈的育兒書籍來看,但是幾年下來卻沒有看到太大的效果,我甚至懷疑,是否生養兩個年齡相近的兒子根本就是個錯誤?

直到一日,我陪孩子們一起看了一部動畫片,叫《佩佩豬(Peppa Pig)》。當畫面里的兩隻豬寶寶在泥坑裡蹦得不亦樂乎時,我的兩個兒子也笑得前仰後合。我頓時意識到,原來孩子心中的“快樂”與“價值”,跟成年人所定義的完全不同。他們的寶藏不是金銀財寶,而是彈弓或球拍;他們不在乎自己是否全身變髒,只是單純地享受當下踏水窪的快樂感。雖然我從育兒書籍中獲得了不少的育兒知識和方法,但卻從沒想過試着站在孩子的視角來看待事情。我一直認為孩子頑皮的天性是個需要被打磨掉的障礙,卻不曾想過其實我可以去接納、甚至擁抱這種天性。

於是我試着在忙碌的一天後,坐下來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一同哈哈大笑;用廢棄的塑料瓶給孩子們裝石子;給他們添置兒童雨衣、雨鞋,好讓他們可以在下雨天的時候,像佩佩豬一樣去水窪里蹦蹦跳跳,而不是在家裡閑得無聊。有時,孩子們甚至會在院子里刨個坑,在坑上“種”一根枯樹枝,再澆上水,然後一臉驕傲地告訴我,他們種的“樹”明天會開花……孩子們天真愛玩的天性,逐漸給家裡帶了越來越多的樂趣。而我,雖然在教養孩子的路上仍有許多困惑和煩惱,卻也日益為著他們本來的樣子向上帝感恩。

上帝通過兩個小孩重新塑造了我,使我放下自己心中的驕傲,不再總是想着對方給自己添了多少麻煩,而是學習接納。上帝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愛一個人並不是要讓他完全按照我所認為是好的模式來行事為人,而是思考如何就其不同的個性,以耶穌基督的愛來接納和服侍對方。同樣的,這也提醒了我可以因着“愛”來接納並且更加盡心儘力,不怕麻煩地去服侍每一個弟兄姐妹,就如同愛我們的耶穌基督一樣。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那時,我讓戀愛吞噬了自己

How-Do-I-Live-Without-Him-1024x613作者:Larissa Segara,印度尼西亞;翻譯:Iris Ding,中國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隻被當成小雞養大的小鷹。它每天都和其他小雞一起吃、一起玩耍。時間長了,它就以為自己也是一隻小雞。一天,它看見高空飛過一隻雄鷹,於是充滿敬畏地望着。母雞媽媽看到后立刻跟它說,“那是一隻老鷹,它們住在上面。想都別想,你永遠都不會跟它們一樣的,因為它們和我們這些住在陸地的不一樣。”於是,可憐的小鷹終其一生都像雞一樣地活着。

一個人無法按照自己真實的身份去生活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然而,作為上帝的選民,我們卻常常一樣,生活在與上帝賜給我們的使命完全不同的軌道上。

將近六年的時間裡,我的生活里都只有感情這一件事情。我是一個身邊沒有伴就無法感到完整的人。於是,我當初毫不猶豫地與一個非基督徒建立男女朋友關係。剛開始,我覺得我最後肯定可以使他成為一個基督徒。

然而事情卻完全和我想的相反。隨着時間的增長,我越來越依賴男友。我開始遠離家人、朋友甚至上帝,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男友身上,並開始覺得自己離開他就無法生存。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有些不對勁了——我的男友已經成為了我內心的偶像。但是我卻不知道該怎麼辦。即便我們之間出現問題,兩個人越走越遠,遠到他開始跟我提分手,我卻仍然不肯放手。我們都開始一起聊未來了,我捨不得就這樣放棄。於是,我盡一切努力去維持我們的關係。

在一起的第五年,我去印尼的另一個城市呆了兩個月,而那段時間他也碰巧去了另一個國家。那段時間,他做了許多讓我傷心的事情,最讓我傷心的就是劈腿。我禱告上帝給我勇氣離開這段關係。最終,帶着沉重的心情,我跟男朋友提出了分手。不多久,他就結交了新的女友。

起初,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再也回不到正常狀態了。我每天早晨醒來心跳加速,被恐懼與焦慮包圍,食不下咽,什麼也不想干。生活失去了平安與希望。一方面,我實在是無法原諒男友,而另一方面,我腦中又不斷浮現我們在一起的時光,即使我明白我們之間許多事情上帝並不喜悅。我就像那些被帶出埃及脫離奴役的以色列人,竟拿自己過去為奴的日子與跟隨上帝的新生活相比。我的內心爭戰激烈:我想要禱告,可是每當我尋求上帝時,都彷彿有個聲音在告訴我我不配,因為我曾這樣悖逆過上帝。

就在我人生的最低點,教會正開始鼓勵我們用一年時間,每月花一周進行禁食禱告。我們的主任牧師鼓勵我們每一個人禁食禱告,單單尋求從上帝而來的能力。

於是,人生中第一次,我決定開始禁食,並劃出有質量的時間來親近上帝。在此之前,禱告對我來說不過是一種宗教日常。可是當我開始禁食禱告時,我立刻明白了上帝是怎樣藉著這些痛苦讓我靈命得成長。祂將我從祂不會喜悅的未來中拯救出來,教我愛祂勝過一切,並學會原諒。感謝上帝從不放棄自己的兒女。詩篇第34章18節說到“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這句經文破碎了我心中那個讓我無法回到上帝身邊的謊言。

月復一月,我堅持禁食禱告,向上帝求告力量、平安與安慰。一個陰沉的下午,當我開始禱告時,一種無法言喻的喜樂充滿了我的心:我明白了,雖然這一切不會一夜之間復原,上帝卻在日復一日地重建和更新我。

如今,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可以充滿信心地說我再也不需要通過任何情感關係去尋找對自己身份的認知了。男朋友並不能讓我成為一個更好或是更壞的人。我的身份和未來只在上帝的手中。上帝才是我生命的創造者和主人。當我時而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已得救時,上帝的話語幫我阻擋了魔鬼的攻擊。上帝告訴我們,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所有信靠耶穌的人也都能獲得一個嶄新的身份——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章12節;彼得前書2章9節)

希望這個真理也能鼓舞、安慰你。

<此文章譯自雅米印尼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我是誰)

夢見爸爸的那個晚上,我哭了

Why-I-Cried-Over-A-Dream-1024x613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譯:苗苗,中國

早上醒來的時候,晚上的夢依舊清晰。這個夢既不壞,也沒有讓我很悲傷。實際上,這是我這段時間裡做的最甜的夢了。

夢中我和爸爸在一起吃巧克力冰淇淋甜筒(注意,不是因為夢裡有冰淇淋我才說這個夢甜的)。不知為什麼,我記得很清楚冰淇淋花了50新幣。夢醒后,我就只記得這些了,卻足以讓我潸然淚下。

刷牙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為什麼流淚。因為夢醒的那一刻,我已經知道,夢中一起吃冰淇淋的快樂時光再也不會在現實中發生了。

爸爸去世兩年半,我以為終於習慣了他的離開,但那天早晨的經歷卻證明,事實並非如此。雖然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夢見爸爸,但夢中看到他的音容笑貌,我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思念他,也意識到我並沒有從悲痛中完全走出來。

記得爸爸剛去世的那幾周,整個世界都讓人有一種離奇感。那時,我覺得自己喪失了所有的感知能力。沒有什麼能吸引我,讓我高興,也沒有什麼能讓我感到沮喪。除了淚迸腸絕的喪親之痛外,我的感覺徹底麻木了。失去了爸爸,生活就突然變得沒有意義,未來也彷彿一個有大又黑的空洞。有時,我甚至希望耶穌快點再來,或是母親、哥哥和我一起突然死掉,這樣我們一家就可以在天上團聚,而不用在地上過沒有爸爸的日子了。

但上帝用時間和日常瑣事來幫我們度過每一天。漸漸地,我開始恢復正常的情緒:快樂、憤怒、沮喪、嫉妒、恐懼,等等。每當取得成功時,我會很開心;別人工作不用心害我多做事時,我也會生氣;坐錯公交車浪費時間時,我更會感到沮喪……

生活恢復了常態,我彷彿覺得自己已經完全接受了爸爸去世的事實。對我來說,談論起以往共度的快樂時光已經不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翻看他以往的照片也不再讓我忍不住掉眼淚;即使是紀念他的逝世周年和誕辰(幾周前),也變得更加容易了。

但是,那天早上的小插曲卻讓我發現,原以為早已消失的悲傷竟然從未離開過。過去的這些日子裡,它只不過是休眠了,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爆發出來。

一方面,我很驚訝為何這麼長時間了,這種喪親之痛依然如此強烈。在父親的葬禮上,朋友送我一個掛件,上面刻了一句話:“這一切也都會過去”。我本來以為“這”應該是指悲傷,現在我有點懷疑。

另一方面,這種疼痛感的繼續,在某些方面倒讓我鬆了一口氣。這種感覺一回來,就讓我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優先次序、擔心及顧慮。之前我會因為朋友說過的某些話而惱怒,為別人取得了我沒有取得的成就而心生嫉妒,現在看來,這些都無足輕重了,全都是自尋煩惱。悲傷真實地提醒我們,最終,在我們生活在地上的日子裡,沒有什麼比與天父以及他人的關係更重要了。劇烈的悲痛提醒我,失去是我們每個人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都必須經歷的人生轉折。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失去。同時,失去也深刻地提醒我們,我們的人生並非正常。死亡和失去家人或朋友不應該是“正常”事件;它們是這個偏離上帝心意的世界里罪的結果。

同時,這也嚴肅地提醒我,生命何等短暫。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會產生永恆的影響。這讓我開始專註那些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而不是那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也激勵我去活出信仰,在我活着的日子裡同我所愛的人們分享耶穌,免得以後來不及。

這些日子以來,我學着接受悲傷作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當它發作時(我確信它會再來),我要充分認識到,因着耶穌所做的一切,這份疼痛變得只是暫時的。我會在榮耀中再次與爸爸團聚,在那之前,我要好好地生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小說:因愛而生

baby-784607_640作者:秦麗,中國

劉有才的父親給他們兄弟四人分別取名為:劉生才、劉旺才、劉秀才和劉有才。他常常對此感到十分惱火,並埋怨父親的不用心,竟為他們取了如此俗氣的名字。他認為,縱使不識字,大可請一位有文化的人來為他們取個響亮的名字。

然而,一介農民的父親,對子女的愛雖過於含蓄而深沉,但卻是那麼的濃烈而細緻。看似俗氣的名字,其實包含着對孩子的祝福與期望,希望他們畢生才華橫溢、用之不竭,不再過農民的生活。但事與願違,兄弟四人似乎並沒有與才華結緣,基本上都繼承了父親的特長——以務農為生。唯有劉有才不甘於現狀,總覺得俊朗的自己走在田埂間顯得不搭調,認為自己雖然才華不出眾,但至少相貌不凡、頭腦靈活,不應該過農民的生活。因此,他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只會吃、喝、賭的習慣。

父親對他感到萬分焦急,於是跟劉有才的哥哥們竭盡全力、傾其所有,在他成年之際幫他建立起一番家業,希望能藉此磨礪他的責任感。然而,家中的嬌妻和家業仍然無法滿足劉有才的心。平淡的日子只過了數日,他便變賣家業,帶着妻子去另尋更加廣闊的天地。

劉有才的父親為此再度傾其所有地為他預備了遠行的資本。當劉有才即將踏上啟程的客車時,父親將一本《聖經》塞進他的懷裡,告訴他:“不管未來的日子過的怎麼樣,一定要把人做好!當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聖經》或許可以幫助到你……”但劉有才卻不屑一顧地將《聖經》掖進行李的最底層。

正如他所料,他才華不夠出眾,頭腦卻靈活過人,沒幾年的時間,他就成功地成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水泥經銷站。但同時,他也把之前所有的不良嗜好發揮到了極致,對家人只有給予金錢上的滿足,自己則在外頭盡情地享受着多姿多彩的生活。直到法院的傳票送到他手裡,告知他,他的兒子以搶劫罪被捕時,他才霍然停止了他“豐富”的生活。

“兒子?”“搶劫?”“被捕?”“破獲贓款2000元?”他急切地揉着眼睛,一字一頓反覆讀着傳票上的內容:“劉澤輝,父親:劉有才,母親……”

妻子在慟哭,父母在抽泣,親友在嘆息,他卻感到複雜的思緒在猛烈地衝擊着自己的胸膛,彷彿快要將他炸毀。對於兒子搶劫這件事,劉有才感到難以置信。因為自己對兒子在生活物資上的需求從來都是加倍賦予,不曾有過絲毫的吝嗇。恍惚間,他突然憶起兒子出生時,肉嘟嘟的只有幾斤,長得比他俊美,性格也斯文。他一度期待兒子長大后能夠才華橫溢、智慧超群,但……怎麼就突然成了罪犯?20年來,他在這個家中從未缺席過,卻唯獨對兒子的成長曆程感到有些模糊。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竟然對於兒子的性情、人品和思想觀念一無所知。

縱使兒子已經成年,其行為也造成了社會危害,但身為父親的劉有才,不能接受兒子即將遭受到的痛苦。因此,他轉讓了水泥經銷站,出售了房子,籌備資金,奔走於法院、檢察院和派出所之間,動用一切想到、或想不到的關係,試圖替兒子緩解劫難。然而兒子的命運並沒有因他的努力而有絲毫改變。10年有期徒刑,成了兒子的判決結果。劉有才陷入了無邊的懊惱與沮喪中,他絕望而茫然地目送兒子那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高牆后的身影,眼角不禁奔湧出滴滴的眼淚。他想,對兒子傾其所有卻落得如此下場,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挽回失足的獨生愛子?

曾經輝煌的過去瞬間消失殆盡,劉有才感到人生似乎了無生趣,一輩子在不知不覺中便會過去。他不禁懷疑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等着死去、為了感受苦痛嗎?

當劉有才強壓着煩躁整理家中那些看似有用,實質毫無價值的家產時,他突然發現一本父親在20年前送給他的《聖經》。

他想起當初父親所說的,當日子過不下去時,《聖經》可以幫助到他。因此他情不自禁地翻開,想看看《聖經》到底可以如何幫助到他,他可以從中找到“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的答案嗎?

當一頁頁的文字、一個個的故事呈現在劉有才眼前時,他才恍然發現,原來這本泛黃的《聖經》里竟然講述的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也就是天父上帝對我們──祂的孩子的愛。

劉有才淚如泉湧、泣不成聲,他這才知道有一位天父上帝是何等地愛我們,竟願意用自己獨生子的生命來拯救得罪祂自己的我們。而人活着本身就是出於上帝的愛。祂渴望我們接受祂的“愛”,在這份“愛”中擺脫罪的束縛,並活出這樣的“愛”。他也了解到,原來所謂的愛,並不是只是物質上的供給與滿足,更是對一個人靈魂和生命的關心。

此時,劉有才開始感恩,因為他開始看到希望,看到日後自己的孩子還有機會,可以重新做一個正直的、自由的人。更讓他感恩的是,如自己的孩子一樣,他也有機會,可以在上帝的愛裡面悔改、重新在上帝面前做一個自由的人,開始全新的、正直的生命,開始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原來,人活着,是因為我們因愛而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婚前性行為:真愛真的值得等待?

On-Sex-and-Marriage-Waiting-For-True-Love作者: Kezia Lewis,泰國;翻譯:劉學鳳,中國

我出生在一個機能不全的非基督徒家庭,但媽媽還是儘力把我培養成一個負責任、保守和慎重的人。雖然沒有人明確地教導我要結婚後才能有性行為,但我知道應該這樣做,所以就一直等到結婚。

別誤會,等待的過程並不容易。我等待倒不是出於上帝的緣故,因為那時我還不認識上帝。我等待是出於自己。我害怕婚前性行為帶來可怕的後果,害怕自己未婚先孕。而我們家也真是一貧如洗,每天養活自己都很難,我可不想讓情況變得更糟糕。要是再多一張嘴吃飯,媽媽就更加心痛了。

我自然以為能這樣堅持到結婚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能力。現在我才意識到,其實不然,是上帝不斷地提醒我家裡的狀況,才讓我免於落入試探。

等待真愛

信主以後,我開始熟識一句鼓勵禁慾的標語:「真愛需要等待」。這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聽起來很高尚、有智慧,又能讓人接受。是真愛的話,就應該等到許下婚姻的誓約才能發生關係嘛,保留自己的童貞也是給配偶最好的禮物呀。因此「等待」就成為我用來保守自己貞潔的方法。

然後,我開始或認識、或聽說一些基督徒。他們在宣誓卡上簽字,或是佩戴貞潔戒指,竭其一生來等待,10年,20年……然後就等煩了。他們覺得跟大家脫節、感到孤立,也感到孤單。有些人開始厭倦等待,厭倦看着朋友們一個個享受婚外性行為。對此時的他們來說,婚前不發生性行為,就好像是自動放棄了穩定下來之前一樁刺激、美好、充滿冒險的事情。結果,他們扔掉了宣誓卡和戒指,也放棄了自己的貞潔。

有些人則把婚姻看做解決自己對現實不滿的途徑,匆匆進入婚姻。他們興高采烈地結婚,期待他們的配偶滿足自己的需求。結果,他們發現一個痛苦的事實:婚姻並不足以填補自己的空虛感。由於沒能達成自己的期望,他們又傷心又失望。

還有一些人,他們堅守了保守貞潔的承諾,但這樣做僅僅是因為害怕惹上帝發怒。結果,他們與上帝的關係變得只剩下守律法,毫無喜樂可言。甚至還有一些人,不過是把上帝當成自己找到真愛的媒人。

雖然我個人並不反對上面提到的標語,而這樣的標語也的確可以提醒我們保守貞潔,但我還是想建議大家把焦點從宣誓禁慾轉移到跟隨耶穌上。「等待」不是保守貞潔的辦法,耶穌才是。這位可以完全滿足我們的上帝已經屬於我們,我們也屬於祂。祂不是讓我們找到「真命天子(女)」的媒介,祂自己就是「真命天子(女)」。能真正讓我們找到滿足的是上帝,而非婚姻或性。不管這些有多麼美好,都無法滿足我們裡邊最真實的需要——這些只有上帝能夠滿足。

正確的角度

在上帝的創造中,我們就是為親密關係而造的;祂設計我們的時候,也是讓我們渴望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這種設計的一個方面就是性親密。透過這樣的親密,我們與另一個人成為一體。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上帝欽定用此來慶祝婚姻。這就不奇怪我們為什麼會渴望與另一個人結合了,但這種美好卻只是為在婚姻內享受而設計的。

是的,我們應該出於遵循上帝的心意而拒絕婚外性行為。但真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卻不能僅靠「等」到可以發生性行為的那一天。正如我的一個牧師朋友所言:宣誓貞潔容易,持守卻很難。

這句話在今天看上去更加真實。在這個充斥着色情內容、性開放的文化中,靠自己的力量保守貞潔幾乎不可能。如果你只是在「等待」結婚好享受性,你可能會問自己:等多久是太久?

我知道你會遇到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我在婚前也多次問過同樣的問題。雖然我最終還是等了,但自己卻不停想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屈服自己的慾望。事實上,我們內在強烈的慾望使禁慾變得非常困難。有人能夠控制這些慾望,但大多數人卻做不到——看看當今社會日益惡化的性狀況,我們就知道了。

好不好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不再只關注禁慾的價值、結婚的價值或是性的價值,而是開始在上帝裡面尋求我們的價值?因為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就會渴慕尋求上帝的喜悅,我們也會開始問:我該怎樣用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榮耀上帝呢?

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要開啟這樣一個模式的轉換,並在上帝裡面找到我們的價值感,我們可以採取以下行動,好餵養我們的靈命、治死肉體的慾望:

1.通過讀經和禱告,每天與上帝有美好的相處
2.跟隨祂的呼召服侍祂
3.把我們每日的掙扎交給祂
4.多結識一些敬虔愛主、屬靈生命強健的人,讓他們鼓勵我們,並不時關心我們的狀況
5.如果有機會,幫助剛信主的基督徒成長

最重要的是,要在每天與上帝的相遇中渴慕更多認識祂、享受祂的同在。讓耶穌成為我們世界的中心。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講,當我越是圍繞上帝來生活時,我就越不會去做使祂蒙羞的事情。這樣做時,我們會有力量抵擋試探。即便異常難以堅持的時候,即便左右無人的時候,我們都會越來越願意做正確的事情。禁慾或不禁慾都變得無足輕重,因為當我們專註於上帝時,就不會去想這些事情了。這個時候,我們與人的關係就變得更多的是「上帝如何看待我們的關係」,「上帝希望我怎樣生活」,而不是「我可以從這段關係中得到什麼樣的歡愉」。

最後,我想勉勵你:保守自己的貞潔並不是我們給配偶最好的禮物,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才是。因為當人的愛不能滿足你們時,上帝的愛足以支撐你們兩個走下去,直到死亡將你們分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