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

寫給所有的單身弟兄…(有聲中文)

 

作者:Jeffery Siauw,印度尼西亞

翻譯:LOMO,中國

有聲播讀:呂傑,中國

 

單身並沒有錯。是的,你沒看錯:你沒結婚也沒有處於一段戀愛關係中,甚至你從來都沒有談過戀愛,都是沒關係的。

是的,上帝在創造我們之時就將對愛和伴侶的渴望放在我們裡面。因此渴望結婚和戀愛是完全正常的。只是,你作為一個人本身就是有價值的,這並非取決於你的婚戀狀態。

誠然,單身人士需要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孤獨。 (在我還單身時,我也同樣在孤獨中掙扎過)。有些人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找事情讓自己忙起來,並經常和朋友們待在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有些人會去買最新潮的玩意兒,或者參與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也有一些人會用扭曲的方式來尋找親密感,像是看色情影片或是招妓。

對於戀愛和婚姻,我們當中許多人都有「如果」或者「應該」的思維模式。如果我有女朋友,如果我結婚了,我就不會孤單了!人人都應該結婚(至少我應該結婚)。有女朋友、結婚、生子……這些是我的基本權利。如果我沒有,那就太不公平了。

但這種思維模式很可能會造成苦毒。當我們只關注我們沒有什麼時就會看不見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和祂在我們生命中的做為。我們只會看到我們的缺乏,而看不到上帝慷慨的饋贈。我們也會忘記,我們的單身身份恰恰可以讓我們參與到許多事工中。使徒保羅自己就是一個單身弟兄,他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單身信徒可以專心愛主並全身心地投入到祂的事工中(哥林多前書 7章32-35節)。若我們認定只有當有了女朋友後我們才會開心的話,我們就會失去單身時才有的喜樂。更糟糕的是,我們甚至有可能會讓性方面的罪侵蝕我們。這不僅會破壞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會破壞我們跟未來配偶的關係。

我想要鼓勵所有的單身弟兄:請換一種眼光看待單身。不要讓孤單主導你的人生,不要讓苦毒在你心中紮根。要記住:感到孤獨並非是因為你沒有女朋友或妻子才產生的。孤獨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不論結婚與否。

當耶穌的門徒在祂最掙扎的時候卻睡著了時,就連祂也經歷了孤獨感。不要忘記:孤獨是試煉,並非是罪。只有當我們讓孤獨控制我們的生活時,它才變成了罪。

因此,當孤獨感再次來襲時,讓我們把它當做一種提醒。是時候和家人與朋友們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了。除此之外,用你的單身時光去追求聖潔吧。聖潔不僅僅是不犯罪,而是過一個上帝喜悅的人生。學習在你沒有伴侶的情況下,都信靠上帝的恩典。求上帝把你塑造成為一個愛主又愛人的人。

如果你真的在未來的某一天遇到了你的人生伴侶,你會發現學習愛他人會幫助你更好的愛你的伴侶。這是我從自己的經歷中發現的:當我用上帝教導我的方式去愛別人的時候,我發現我就可以更好地且無條件地愛我的妻子,就像基督愛教會一般。

即便你沒有結婚,也請記住,你的人生依舊可以成為上帝之愛的完美見證,也依然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我該不該下載手機相親APP?(有聲中文)

作者: Krysti Wilkinson,美國
翻譯:夏天,台灣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依然記得一天我和最要好的朋友閑聊,聊到約會、男孩、人生等等日常,然後就決定要一起下載一款手機相親APP!!

我們同時下載好並填答了一連串的問題。在笑鬧聲中,我們一塊兒闖進了一個未知的世界,想著該寫什麼樣的自我介紹,放哪張照片,想和幾歲的男生約會,大到多大、小到多小。要在個人檔案里寫上關於耶穌的事嗎?還是表明自己是基督徒就好?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線上相親,感覺無比自由、無拘無束!

當時的我體會到了一種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約會生活的感覺——把自己呈現出去,而不是被動地等著哪個男孩來約我。這又感覺像是突然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可以接觸到以往完全沒有任何交集的單身青年。身為一個常跟成雙成對的情侶和女孩們一起出門的單身女子,我幾乎忘了世界上還有單身男性這麼一個群體,而手機相親APP正好提醒了我他們的存在。

然而新鮮感很快就消失了──我刷遍了無數陌生人的自我介紹,幻想著哪位配對聊天對象會突然真的私訊我,而且私訊我的人是個正常人加真正的基督徒,且我倆還有話可說……我確實聊了幾個人,我們也見了面,但就是沒能再更進一步發展。情況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

我對相親APP的使用也是起起伏伏:把它給刪了,又裝回來,又卸了,試試看用別的。有時候我還挺享受這些APP所帶來的約會自由度和新穎的相親模式。但有時候,我真的很不想跟陌生人發信息,然後等待結果——我會就此找到另一半,還是再一次浪費時間?

我曾和好友們多次談及網路約會的話題,大家有許多不一樣的想法,但有一點相同,那就是:我們這群新世紀單身青年都會對這件事情有所糾結,「用手機相親APP真的好嗎?」「Tinder?!」 「咖啡遇上貝果!?」「 啥?!」

不過,當一進到教會裡,大家就似乎都不想公開談論網路相親這件事了。

如今,當我問教會裡的一對情侶是怎麼認識的時,我大概就能猜出他們是通過相親APP認識的——他們通常會先愣一下,看著地板發笑,再看看彼此,小聲地說:「額……我們是在網上認識的。」現在,在網上認識的情侶比例已經很高,大家竟然還是好像很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就是那35%里的一部分。對基督徒來說,情況更糟,好像我們就該只在教會裡找對象,相信上帝會把我們的靈魂伴侶宅配到家門口,並且絕對不走像相親APP這種「世俗」且「膚淺」的歪路,不然就應該感到羞愧難當。

不過我是這麼看的:用相親APP一點都不丟臉!

我會向咖啡店或酒吧里看到的某位可愛男孩微笑示好嗎?我會在給他電話號碼之前和他先聊聊嗎?當然!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在手機相親軟體上做相同的事時,要覺得不自在呢?我不喜歡那些批評上網相親的偏見,所以我會儘可能地大方說出我的現況:我用過一些應用程序,目前並不使用,但未來可能會恢復使用也說不定。我也不避諱和人聊到約會應用程序的話題,因為我覺得這種事沒什麼好遮掩的,不需要把網路約會平台當作是說不出口的小秘密。狀態單身想找對象並不可恥,同樣,用基督徒婚戀網站相親也不需要感到羞愧。

不過,身為基督徒,用相親APP真的合適嗎?答案是肯定的,就像基督徒還是可以去約會一樣。在青年事工項目中服事的我,經常被青少年孩子們問到像是可不可以約會或者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準備好了可以開始約會,以及基督徒該怎樣約會等等類似問題。我回復了每個提問的青少年一個相同的回答:當你知道自己是誰且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就是時候了。要達到這個標準,一個人需要有相當的成熟度。有些人16歲就知道了答案,也有些人到了26歲還是迷茫。

當你知道自己是誰時,你也會知道什麼事對你來說才是重要的,並且明白自己感興趣的是什麼、你所贊同的價值觀又是什麼。當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就不會浪費任何人的時間——不管是你自己的還是對方的時間——在一段不會有結果的感情上。當你知道你要的是什麼時,你會對一些事情有所堅持,甚或對在其身上看不到未來的人說不。當你知道你要的是什麼,你就不會投注情感在不健康的關係上。所以如果你以健康的方式約會,那麼,對我來說,使用相親APP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會這樣來回應這個問題:

要明晰自己使用相親APP的目的

你是想要談一段認真的感情還是想要一次星期五晚上的約會?你是真的想要處對象呢?還是你只是想找人陪你玩?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意圖,就像平常的約會一樣,很有可能你最終還是會感到失望和沮喪。相親APP並不是一帖能夠治癒寂寞的特效藥,也不是一段關係的保證書。如果你想藉由使用相親APP來填補只有上帝或真實的基督徒團契才能填滿的空缺,最終你是不會快樂的。

 

要明白使用相親APP的正確方式

總結一下我常看到的最大問題:在相親APP上約會。相親APP不是用來讓人在上面約會的,而是一種認識人的方式。你沒辦法只從應用程序上真正了解一個人,而對方也無法藉此認識屏幕後那位真正的你。我希望你能留意自己到底是怎麼使用這些相親APP的。你是否只是用來瀏覽你附近的單身網友照片?還是你想跟附近不同的人約會?你發信息是為了想要晚上有人陪你用手機聊天嗎?還是你想約他們下星期見面當面聊?

記住在屏幕的另一頭是有生命的個體

高科技真的很美妙,但遺憾的是,我們越是遠離與人的真實互動,我們就越無法感受對方的情感。你要記得,手機的另一端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他或她有真實的想法、感覺和感情。所以不要發出你在現實生活中當面永遠不會親口說出的信息;不要約好了見面最後卻又放人鴿子;也不要因為你某天晚上獨自在家,覺得無聊,就不斷地向一個人發信息,玩弄他人的感情,而其實你隔天就再也不會想跟那個人說話。

利用網路讓我們能結交新朋友並沒有錯,關鍵在我們要如何運用這個科技利器。沒什麼丟臉的。你和某某人是怎麼認識的與接下來你們的關係會不會順利發展下去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反倒是你怎麼經營一段關係影響比較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讓感情的“衝突”來得再猛烈些吧!(有聲中文)

Should-We-Avoid-Conflicts-in-Our-Relationships

作者:Abigail L,新加坡

翻譯:Anna,中國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如果你們還沒有經歷過重大衝突,就先不要結婚”。

第一次聽到這個建議時,我簡直驚呆了,因為這實在與地球人的直覺相反。有誰願意跟一個不僅僅有分歧,還跟自己“大動干戈”的人結婚呢?

大多數人雖然都能接受戀愛中的起起伏伏,但我們還是傾向給“衝突”貼上負面的標籤。很多人竭盡全力避免衝突,並且感情一旦發生衝突,就覺得受挫。我們以為一段關係中衝突越少,就意味着這段關係越健康。

可是,真的如此嗎?結論或許要再斟酌,原因有三:

一、衝突能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

當我們與自己的戀人越走越近時,難免會碰到對方的痛處,也暴露自己的敏感之處。在此之前,我們可能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因此暴露出來的時候自己也嚇一跳。你是不是從來都沒發現原來自己在自我身份、個性和技能上都缺乏安全感?也從沒想過自己其實很害怕被孤立、被忽略或被排斥?在衝突中更多地了解自己,這對我們本身以及我們和戀人的關係都是有好處的。

當我們意識到內心的不安全感和恐懼時,上帝就責備我們、激勵我們,把我們引向祂的兒子基督。一旦在基督裡面,我們就可以享有十足的安全、穩妥、和完全了。比如,當我們發現自己內心原來缺乏安全感,或是原來我們那麼在乎戀人的看法(或者戀人太在乎我們的看法)時,便會意識到我們需要耶穌,需要悔改轉向祂。

衝突反應出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況,也顯露出我們自己有多少愛的能力,對別人可以給出多少的信任,以及饒恕對方的極限在哪裡。透過我們對衝突的反應,我們能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多了解彼此。

二、衝突反應出我們對上帝的態度

有一次,我覺得自己冤枉了男友。儘管他一再讓我放心他並沒有因此懷怨,並且這件事也沒有影響我們的關係,但我還是不相信。我給他造成那麼大的傷害,我們的關係怎麼可能不受影響?

當我坐着聽男友對我的保證時,我突然意識到,當我讓上帝失望時,自己也是如此回應上帝的。當我讓上帝失望時,我就會覺得自己不配回到上帝面前。我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得上帝愛我。我也覺得要是我讓上帝生氣,祂就會不理我。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折射出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我們對戀人的態度讓我們有機會瞥見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如何。在我們與朋友、家人的親密關係中,尤其如此——我們的所言所行都展露了我們對上帝的態度以及對上帝屬性的認識。

三、衝突促進成長

當愛人沒有達到我們的期待時,我們通常會失望、憤怒、甚至內心苦毒。但是,這些衝突卻讓我們有機會試驗我們的心,看看我們到底有多願意優先考慮別人的需要與期待,多過自己的需要與期待。這樣的衝突也給我們機會去操練愛,向我們所愛的人表達愛與關懷。由此一來,我們就訓練了自己的謙卑、恭順和溫柔。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氣頭上的時候,當我們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或者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時,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發脾氣或自我保護。但是,當衝突和痛苦越來越多地暴露我們的內心和本質時,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有的時候真的很自義,也很自私。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願意讓上帝改變我們,讓我們更像基督了。

話雖如此,在有些關係中,對方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我們,或者在諸如信仰和生活重心等關鍵問題上與我們意見不合。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向合適的導師、朋友或支持小組求助,讓他們幫我們分辨,是不是分手才是最明智、最有愛心的做法。不管怎樣,再糟糕的情況都難不倒上帝。坦白講,很多時候,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兩個人應該分開還是繼續,而是我們是否願意在一段關係中放下自我,委身基督。

美國的提摩太.凱勒牧師曾說:“當別人還不是很了解我們就愛我們時,這讓人備受安慰,卻很膚淺。而我們最恐懼的,莫過於當別人了解我們后就不再愛我們。要是有人完全了解我們又仍真摯地愛我們,這很大程度上就接近上帝的愛了。這正是我們最迫切的所需。這樣的愛讓我們卸下偽裝、又使我們心懷謙卑,遠離自義,讓我們在任何的生活重壓下都鎮定自若。”

衝突讓我們了解自我,走向成熟;讓我們與戀人彼此有更深的了解、更親密的關係。讓我們利用感情中的衝突來重塑我們與他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旅程

聖誕故事| 爸爸回家後的第一個聖誕節(有聲中文)

作者:玲君,台灣

翻譯:馨寧,中國

「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馬太福音 5章44節)

前一段日子,在教會小組和其他的美國媽媽一起喝茶的時候,一位媽媽閑聊問起了在座的每個人印象最深刻的聖誕節。這使我的記憶拉回到小學五、六年級,想起我爸爸從美國回家之後全家團圓的第一個聖誕節。

小時候的印象中,我的爸爸是一個很有愛的爸爸,且會時常鼓勵我們的愛主的爸爸。但就在我快要念小學的某一天,爸爸突然無預警地和家裡宣布他要去美國留學。基於當時台灣傳統家庭的婦女孩童沒有什麼話語權,雖然我們和媽媽都不太同意,卻也沒有辦法有太多意見,於是全家很傻眼地看著爸爸辭職,去台北補習考托福後,申請學校就到美國去了。留下弟弟、媽媽和我寄居在台灣的阿嬤家。現在回想起來,對於爸爸突然要去美國的決定仍有很多的不理解。爸爸一走就是五年,對於才剛剛升上國小的我來說,當時是我非常需要父愛的時期,爸爸離開之後生活中有很多不習慣、需要適應的地方。雖然媽媽很愛我們,照顧我們,但缺少爸爸的同在和經濟上的短缺仍然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影響。此外,我們和阿嬤同住也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媽媽和阿嬤的觀念不同,導致我和弟弟常常需要選邊站。雖然我只是個7歲的孩子,但內心常常因為爸爸不在、婆媳不和而感到焦慮和沒有安全感。我記得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學校只要有人提起我爸爸在美國唸書不在我們身邊,我就會武裝自己,面無表情地說我不在意他什麼時候回來。但事實上,心碎的我會躲到沒人的地方暗暗掉淚。

五年後,父親回來了,我也從懵懵懂懂的小孩,變成小學六年級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女孩。當爸爸依照阿嬤的意願放棄美國綠卡帶著兩個碩士學位風光歸來時,我對於眼前這個陌生、且一走了之的爸爸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再信任他。記得爸爸剛回來的那幾天,他很努力要跟我和弟弟重新建立親子關係。爸爸回來的第一夜,他試著講睡前故事給我和弟弟聽,卻因為時差的緣故很快就先睡著了。我那一夜竟然失眠,因為我實在很難和猶如陌生人一般的爸爸同睡一室,甚至怕他會和新聞報道里的那樣,在晚上睡覺時對我們做出不利的舉動。

爸爸回家後的聖誕節前夕,他可能意識到我們兩個孩子對他的陌生,於是他做了很多努力。他帶我們去吃麥當勞、一起出遊、一起寫作業等來修復五年不在的空白。12月24日那天下午,爸爸更是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到小商店買了幾個小點心,放到他事先請阿嬤縫紉的聖誕節襪子里。那天爸爸給我們講了耶穌誕生的故事,並帶我們去教會看聖誕節表演,然後睡覺之前,把襪子拿出來,大家一起做感謝耶穌在兩千多年前誕生拯救世人的禱告,之後全家開開心心地把點心打開一同分享。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爸爸借著從耶穌而來的智慧,持續地關心、關愛我們。沒過多久,我就不再害怕和爸爸獨處一室,也重新找回對爸爸的信任和安全感。我們全家一起過的第一個聖誕節,不止慶祝了耶穌的誕生,也變成到現在想起來特別珍惜的親子回憶。

聖誕節是上帝派耶穌來拯救世人的第一步,也是我和爸爸之間修復親子關係的重要節日。不知道正在閱讀此文的讀者是否曾經有和家人、親戚、朋友之間產生過衝突,有還未化解的疙瘩在心中無法釋懷?你是否願意透過馬太福音5章44節來為試著愛你的「仇敵」,並為之禱告?願我們可以利用聖誕節這個充滿意義的節日,借著上帝的慈愛來主動釋放善意、修補重建與他人的關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知道我是被愛的之後,我終於不再在愛情中迷失(有聲中文)

作者:小小魚,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從小到大我都缺乏健康的自我形象和安全感。

我認為自己不夠漂亮,不夠聰明,沒有才幹,孤陋寡聞,沒有創意也很無趣。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更沒有被愛的權利。因為擁有負面的自我形象,我也很沒有安全感。當初的我認為,甚至是相信,長久的愛並不存在,愛是可以隨時離我而去的,愛是可以隨時讓我受傷的,愛是可以隨時被人奪走的。

雖然心裡很是害怕受傷害,但其實內心深處卻又非常地渴望被愛也很期待被肯定。在數年前,我談了一場戀愛。由於彼此的不成熟和無知,在那段感情裡面,我常為他對我外表的挑剔而傷透心,常因自己的不安全感受盡折磨,更常因為他與其他女生親密的舉動和言語而處在緊張和焦慮的狀況。我多日以淚洗面,甚至在夢裡也哭泣,深怕失去那份「愛」,深怕自己被取代,深怕自己被拋棄。我把那人還有那段關係和他的一言一舉當作為我生命的全部、我整個世界、以及我的價值來源。我把心裡的缺乏和渴望都投射在那人身上。將近一年後,我最害怕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因為一些事情,我提出了分手,而他在幾天後就進入了新的戀情。

我失去了我的世界,我失去了我的價值。我,被「淘汰」了。

經歷感情的挫敗後,我更加討厭自己,更加相信自己配不上真正永恆的愛。我開始武裝自己,拒愛情於千里之外。雖然沒有進入愛情,但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價值和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我希望自己能從關係,尤其是愛情當中得到肯定和價值。因為這樣,我越發痛恨和責怪自己。我常不受控制地把自己的焦點和心思過度集中在某個人身上。我常一而再再而三地譴責自己,又常迷失自己。

去年的某一天,我感到很沮喪也很憂愁。我質問上帝為什麼不把我創造得「更美好」,「更出色」一些。就在那時,上帝突然給了我一個意念,我彷彿聽見祂在回答我說:「你很美好,而我要你學習把安全感和價值建立在我的愛和真理裡面。」

那一瞬間我得到了答案,心中充滿興奮和說不盡的感動。原來上帝就是我生命的答案,祂理解並關心我的需要,祂對我的愛不會改變,祂珍惜並看重我,祂是我最大的喜樂和滿足!

我開始能完全帶著感恩的心面對過去的破碎,並以祝福的心面對前男友的婚姻。

從那之後,我的自我價值觀和感情觀出現了很大的轉變。我立志讓上帝來充滿我的心,讓祂得著我的生命,讓祂更新我的思想。我常學習安靜等候上帝,享受在祂永不更改且無條件的愛里。我仍在學習並操練以上帝為我生命的主,讓祂坐在我生命的寶座,讓祂成為我的最優先。我開始把婚姻的主權和自己的情感交給上帝,而我也實實在在地相信上帝設立的愛情是美好的,是神聖的,是及其可貴的。我不再以世界的眼光看自己和愛情。我不再是為了填補心裡的空洞而去追求愛。我知道我需要的是能陪我同走天路,同心服事榮耀上帝的伴侶。

直到今天,我仍在學習,並靠著上帝保守自己的心。

當我越認識上帝的時候,我就越認識自己。

當我學會享受在上帝的愛里的時候,我就越懂得如何去愛。

記得,你是美好的。就如詩人對上帝讚美道:「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章14節)

你是有價值的,是被愛的,因為「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單身教會了我什麼?(有聲中文)

what-singleness-taught-me-about-love

作者:J Koon,馬來西亞

譯者:陳琳,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一天,我和一個女性朋友吃飯的時候,談到了作為單身女孩最喜歡的話題:戀愛。

一個職業單身女性,尤其如果她是一個基督徒的話,她的真實生活跟許多浪漫電視劇或電影中所描繪的大相徑庭,遠不是充滿浪漫或擁有各種社交活動的樣子。相反的,是一想到戀愛就時常被「上帝怎樣為她預備」這樣的擔心和疑惑給困擾——當然單身女孩也有其他普遍的顧慮,比如職業發展和個人財務穩定等問題。

我在單身朋友當中經常聽到類似的哀嘆:

「單身的男性基督徒一個都不剩了。」

「我一直在祈禱另一半的出現,但是上帝似乎沒有聽見我的禱告。」

「這麼多年我一直堅持等待一個基督徒作男朋友。 也許是時候考慮其他人了,不管他的信仰是什麼。」

我在一年前經歷了分手,所以能夠理解這些想法。單身的我們很容易陷入沮喪的情緒,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會邂逅心上人。 當我們看着身邊的人戀愛、結婚、最終組建家庭時,就感到更加失落。

朋友們在社交媒體對結婚或家庭生活定期的更新,也不會讓單身族感到輕鬆一點。那些狀態的更新時常提醒我們,自己正日益老去,甚至會讓我們產生輕微的恐慌。因為沒有伴侶,我們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大概就是因為單身族都有這種心態吧,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前書7章7—8節才會寫出「我願意眾人像我一樣,只是各人領受上帝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我對着沒有嫁娶的和寡婦說,若他們常像我就好。」

保羅用「恩賜」和「好」來形容那些獨身者,不是很有趣嗎? 保羅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因為他自己也單身! 但是我們為什麼沒有類似的感受呢? 為什麼單身族戀愛時也會倍感壓力呢?

也許我們接受了社會對我們的期待;也許我們把自己的身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並用「是否有一個愛人」定義自己的價值。 那麼,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怎麼辦? 這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價值?我們的價值究竟在哪裡,由誰決定呢?

當別人問及我的戀愛生活,我常常忍不住想回答,「什麼戀愛生活?」但說實話,我確實有一段愛情故事,我也有戀愛生活。 我提醒自己,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不是馬克·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甚至不是沙迦汗與瑪穆泰姬。 最偉大的愛情故事是上帝差遣耶穌基督來到我們的世上,與我們同住,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 最偉大的愛情故事是上帝赦免我們的罪,又賜給我們新生命,讓我們成為他的孩子。

「上帝的寶貝孩子」這一身份讓我從新的視角看待生活的問題和煩惱。當我沮喪或是感到孤獨的時候,「上帝的女兒」會讓我想起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聖靈也會給我力量,讓我堅信自己的價值,相信上帝在我生命中有美好的計劃。

我仍然希望自己有一天會結婚。 但是我也知道,即便那沒有實現,天父的慈愛卻亘古長存。祂會一直眷顧着我,我就不必擔心未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她適合當我的妻子嗎?5個辨別方法!

作者:鄭鎰瀚, 新加坡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你怎麼知道-她就是你未來的結婚對象?」

這大概是別人知道我正在談戀愛時最常問起的其中一個問題。老實說,我的第一反應是『我不知道』,因為如果我說自己比上帝還更清楚誰對我而言是那個『對的人』,那未免太自以為是了。但是為了避免讓人覺得我盲目地進入一段戀愛關係當中,依據我自身經驗總結了5個辨別方法,這些方法幫助我確定她就是那個『對的人』。

1. 她不會試圖按照自己的心意來改變我,而是讓我成為上帝喜悅的樣式。
我永遠都不可能變得像她最愛的韓國明星李敏鎬,也不會像她的朋友那樣有錢或聰明。她並沒有拿我與他們作比較,反而時常溫柔地提醒我要成為一個討上帝喜悅的男人。作為一個全職服侍的同工,我有一瞬間想要放棄現在的侍奉,或者乾脆『轉行』當一名白領工作者。然而她卻經常提醒我,雖然按照世界的標準,我既不是最聰明,也不是最能言善辯的人,但是我能在青年事工中全職服侍,絕非巧合,而是上帝賦予莫大的榮幸。我需要十分謙卑才能把這些話聽進去,她更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對我說出這些話,鼓勵我成為一個真正追求上帝的男人。

2.她聽上帝的話。
當上帝向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聆聽。每當我們兩個人都生氣時,不管我們說什麼,對方都很難聽進入心裡去,因為我們都只關注自己的權利和偏好。但是,當我們以上帝為考量標準時,我們知道祂的話語高於我們自己的利益,並且能夠説明我們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彼此溝通。每當我沒有辦法讓她明白我的時候,上帝總會藉著自己的話語説明她以正確的方式回應,哪怕當時我們正吵得不可開交。

3.她坦誠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約會之初,我們最先約定的原則之一就是坦誠溝通。不管是最近參與的課程,還是曾經受到的傷害,我們無所不談,那種自在的程度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你能想像那種不得不向即將廝守一生的人隱藏你內心想法和心底秘密的感覺嗎?彼此坦誠,不必擔心被對方定罪或嘲笑,是相當重要的。

4.在戀愛關係中,她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一個被動的追隨者或者單純的接受者。
戀愛關係要健康地發展,也需要雙方積極地經營。你的伴侶不能只是一味地附和你,說『好的,先生!好的,先生!三袋滿了!』[註:英國童謠《黑綿羊咩咩叫》(Baa, Baa, Black Sheep)的歌詞],而應當是積極地與你互動。感謝主,在我們的關係中,她不允許我奉行大男子主義,她自己也不會像個公主一樣不允許我說『不』。我很高興她會向我提出疑題,弄明白我為何會有某些決定,幫助我考慮得更加周全,好讓我下次能夠做出更好的決定。

5.她喜愛(或者說學著去喜愛)我的愛好。
進入一段談戀愛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你也不一定非得找到一個跟你喜好完全一樣的人。雖然我天生喜歡運動(籃球是我最喜歡的運動之一),而她因為小時候一次不愉快的經歷而害怕球類運動,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要放棄打籃球,因為她一直很支持我繼續打籃球,並且偶爾也會和我一起打,學著去享受我所喜愛的運動。

我的結論是:總而言之,聖經已經告訴我們『離開』(leaving)與『連合(cleaving)的原則(創世紀2章24節)。如果你發現自己不能為她離棄一些舊習慣或偏好,放棄你的『個人空間』,學著去愛她所愛的,能夠很自在地向她敞開心懷,那也許你要找的只是個玩伴,而不是靈魂伴侶。

這聽起來不太可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振作起來吧!這段『離開』與『連合』的旅程將會比你想像中的更加有趣。

 

(本篇文章來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他值得託付終身嗎?5個辨別方法!

作者:潘錦霞, 新加坡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約會,可以很可怕和令人疲倦──你怎麼知道正在和你約會的男生真的值得託付終身?我過往也問過這個問題,嚴格來說,是十六個月之前。十六個月過去了,我要感謝主和家人在我要做決定的過程中給予我的幫助。我沒有豐富的經驗,但以下五個準則幫助我辨別眼前的男生是否值得託付終身。

1. 他願意聆聽

我開始意識到,男性天生擅長解決問題。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當家裡的女人因為一些事情而感到無助時,我爸爸和叔叔們總能夠想出完滿的解決方法。可惜,多數男生往往濫用這種特質,尤其是當他們的另一半情緒正受困擾的時候。大多數女生情緒低落時,只希望男生安靜地陪伴在旁,而不是立刻提出一些完全不合時宜的解決辦法,這些解決辦法有時還不太顧及女生的感受。相反,她們渴望有人陪伴和安慰。所以,丈夫或男友只要安安靜靜,讓她們發洩情緒,說出心中的感受就好了。

2. 他關心你所關心的事情

剛開始交往時,大部分男生都會關心和另一半有關的每一件事情。可是,時間久了,他們有些時候不再出席某些場合,也開始視一些事情為理所當然。一個值得你託付終身的男生會關心所有你關心的事情。當他知道你要出席一個重要的場合時,他也會到場支持。對我來說,當我的男友(現在的丈夫)陪同我出席我祖母的喪禮時,我就很感受到他對我的支持。祖母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所以他出席祖母的喪禮,對我來說實在是意義重大。

3. 他能很快說『對不起』

Garrett McCoy曾說過:「相對與向上帝道歉,說我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我寧願向你道歉,說我沒能做到你的要求。」一個男生能很快地表示歉意,說明他足夠成熟,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渴望與人和解。這也表明他不受男性的驕傲轄制,反而是願意敞開自己,樂意和你在的關係中一起成長。我個人認為在很多情況下,一句「對不起」比一句「我愛你」更加珍貴。

4. 他與你的家人相處融洽

我的家庭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我家人很喜歡我丈夫,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感激阿姨們對他的寵愛,她們每次都會做他最愛的佳餚,歡迎我們到家中拜訪。當我阿姨家裡有什麼需要修理的時候,我丈夫也很樂意幫忙。能贏得你家人的稱讚,表明他的品格實在不錯,值得肯定。如果他擁有好品格,你就至少有一半把握了!

5. 他敬畏上帝

我常聽人說,「一起禱告的夫妻能長相廝守」。感謝主,我和我的丈夫在結婚之前,就已經有一起禱告的習慣。除此之外,我感謝主讓我在他對上帝的順服中看見他那顆敬畏主的心。結婚九個月以來,我親眼看著他每天早上都特意安排時間去親近上帝,每天閱讀聖經,並經常與我討論聖經的內容。他的行動鼓勵我要更注重自己的禱告生活和靈修時間。

過去九個月的婚姻生活使我明白,婚姻是由兩個有缺陷、有罪的人組成的,二人單靠自己的努力並不能完美地結合。相反,婚姻需要上帝這個「第三者」介入,使兩人合而為一。

因此,選擇結婚對象時,挑選一個竭力效法基督的男生作你的伴侶,和他一起踏上成聖之旅吧。不少人提醒我,我和丈夫將來要走的路會十分艱難,旅途中會有喜有悲。可是,我們可以放心,因為我們不但有彼此作為終身伴侶一起走這段旅途,而且還有主基督在我們的婚姻中居首位,更重要的是,主基督也是我們生命的中心。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當我與朋友決裂時……(有聲中文)

作者:Elisa,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什麼是朋友?朋友就是那個雖然與你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卻了解你、關心你,分享你所有的喜樂和憂愁的人。有時候,一個好朋友甚至比你的親人還要熟悉和了解你。

曾經我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們有共同的話題、觀念,還有信仰。我們一起旅行,一起逛街,一起熬夜,一起談心。我也很珍惜這段友誼。然而,十年後的我們,卻成了彼此熟悉的陌生人。其實我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我能感覺到她對我不再像以前一般,而是冷漠和無視。我嘗試過跟對方溝通,卻仍得不到理想的結果。我甚至還因此去別人那裡打聽了關於她的事情,去光顧她的店面,主動與對方道歉,想藉此試圖修補我們的關係,找回當初的友誼。然而,得到的還是只有失望和傷心。

一次又一次的傷害,累計一堆又一堆的苦毒,我唯有向主禱告,求祂拿去我的傷心,也給我可以寬恕的能力。雖然不懂我們之間出了什麼問題,但我還是選擇順服聖靈的引導,持續為朋友祝福禱告。我雖然對我們之間的友誼走到這個地步感到傷心,但經過反省後,我才通過聖經的提醒發現我跟對方的相處模式出現了一些問題。感謝上帝,祂也讓我學習到了如何才是討上帝喜悅的相處之道:

 

1.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箴言17章9節)

透過這句經文我才明白,倘若我們當初多傾聽對方,以愛待彼此,產生衝突時,不選擇逃避,而是正面面對,去溝通,選擇寬恕,並且在溝通的時候,以平靜的心迎接衝突,這樣我們的誤會或許就會少一點,私利就能減少一點。因為有時越逃避反而越導致彼此的關係疏遠。

 

2.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各書1章19節)

雖然情緒總是比理智先敲門,但我們有溫和的主住在我們裡面。在溝通中我們無法一次就得到共識,因此在動怒前,不妨先深呼吸,冷靜一下。倘若真的無法平心靜氣,禱告永遠是最快速地情緒出口。去禱告,聆聽上帝要給我們的指示。冷靜下來後,不妨多次地嘗試去聆聽對方的意念,接受和尊重彼此的不同。

 

3.一句壞話也不可出口,卻要適當地說造就人的好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 4章29節)

溝通是一門深入學問,有技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使人的心情愉快,當然這需要操練。造就人的話不僅可以醫療人心的憂傷,還能安慰和鼓勵他人重新得力。關係中,我們學習彼此建造,得著人心,榮耀我們的主。

 

4.所以,我們總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造就的事。(羅馬書 14章19節)

上帝看重的是人心,祂在乎我們的心態勝於表面。衝突與以上經文所表達的和睦有符合嗎?迎接衝突其實是追求和睦的過程,它的重要性在於我們願意學習謙卑,看重彼此的關係。溫和的語氣,提醒著對方與自己需要冷靜。學習溫和、謙卑、忍耐,才能更好去理解對方。而立場交換的思維,可以讓自己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對方,進而事情的發展也會不同。

此刻的我想,如果有機會再遇見那位朋友,我希望有勇氣對她說,無論誰對誰錯都好,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最後我也禱告,若我真的有什麼地方傷害了她,求上帝來安慰醫治她的心。願我們每個人的友誼就交託在主的手中讓祂來帶領。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婚姻真是愛情的墳墓嗎?(有聲中文)

作者:淑環,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Melody,加拿大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我真的不明白結婚的意義!我一個人每天負責工作賺錢、教養孩子、打掃家務,而他回到家卻只顧刷臉書和玩手機遊戲,請他幫忙都推三阻四。除了貢獻精子及支付房屋的貸款,我想不到他還有什麽用處可言!」

眼前的好友說到丈夫時,氣憤難耐、咬牙切齒,這讓我想起她剛談戀愛時幸福甜蜜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常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曾經的山盟海誓在婚後仿佛都成為謊話連篇。轉看近年,離婚率和不婚率直綫上升,無論男女,對於婚姻開始抱持近而遠之的態度,深怕一踩就跌入無底深淵。

婚姻真的如此可怕嗎?

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以弗所書531節)

當聖經提到婚姻時,明確地闡明了兩人結婚后,生命是相互聯結、成全、扶持與互補的。每個人在婚姻裡都有各自的角色, 丈夫需學習如何如基督愛教會般疼愛妻子,妻子需懂得順服與尊重丈夫,彼此滿足内在的需要(以弗所書5章22-33節)。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不同,與自私的本性,這本身已經不是容易的事情,而很多情況下,我們很有可能陷入一種尷尬的場景——我們用盡最大的力氣去愛了,卻不是對方想要的。

猶記得剛結婚時,我每天總是忙忙碌碌,放工后就開始煮飯燒菜、打掃抹塵、洗碗洗衣,希望把家裡收拾得乾淨舒服。無奈忙完后就累癱在床上,對丈夫提出看電影或逛街的邀約一概推卻。長久下來,兩人心裡皆積累了不少怨氣。丈夫怨我不願花時間陪伴,而我氣他不懂體諒我的疲累。冷戰了一段時間后,丈夫建議我們一起好好禱告,敞開心扉分享心中的想法。那時我才理解,他其實很願意和我分擔家務,也期盼有更多時閒享受我們的二人世界;相反地,我卻認爲把所有家事攬在身上,讓丈夫專心工作才是愛的表現。

真正的愛並非一味付出,多傾聽與了解對方的需要,或許就能在婚姻的路上少吃一些苦頭。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134-7節)

邁入婚姻的第5年,與丈夫攜手跨越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后,我亦越能體悟「愛」的真諦。若非上帝的帶領與教導,恐怕我們的婚姻也會是另場悲劇。

我和先生的性格南轅北撤,一快一慢,一動一靜,忙碌的工作及生活讓我們甚少有機會好好談話。有時候晚上煮好了一桌菜,等候加班的丈夫回家時,刷起臉書看到友人夫妻的甜蜜互動,或一起到國外旅行難免心生羡慕,相較之下無形中對丈夫產生更多不滿和抱怨。

每次誦讀這段熟悉不過的「愛的真諦」的經文,都會讓我有所學習——學習把目光轉向上帝、學習重新專注于自己的角色、學習審視婚姻的破口,更重要的是學習不把我的丈夫與他人作比較。

為改進我們夫妻的關係,我還採納了友人推薦的「我向訊息」(I Message)溝通方式,摒棄指責或批評的口吻,更具體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見。與其對丈夫怒喊:「你每次只是忙自己的事,回到家就吃飯、刷手機、睡覺,你看看某人的老公,他……」,不如心平氣和地向對方傳達自己的心情:「當你忙碌工作時,我感覺自己被忽略和不受重視,我希望你可以挪出更多的時間一起分擔家務及陪伴我。」同樣的訊息經不同的表達方式,帶來的結果竟截然不同。對於心思不及女人細膩的男人來説,這樣的方式或許能讓他更理解伴侶的期待,而不用在家中活得戰兢恐懼,恐隨時誤踩妻子情緒的地雷。

很慶幸在與丈夫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沒有選擇輕易放任我們的關係,而是不斷回到上帝的真理里,明白真正的愛,應該是怎麼一回事。我也很感恩,我們這些微小的調整讓我們的婚姻逐漸走向了健康的軌道。我知道我們的愛并不完全,未來的路也還可能出現更多的挑戰,但感謝主,祂是婚姻最大的奧秘所在,而祂也會將愛賜給我們,讓我們的婚姻充滿生機,而不是冰冷如墳墓。當然,前提是,我和先生都願意順服主耶穌的教導。如果你也已經認識主,卻感覺婚姻越來越緊張,還等什麼呢?求主幫助我們每一個人,活出婚姻的美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