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s

爸爸的信

作者:Jason,台中
fathers letter
我的爸爸已經返回天家兩年多。前幾天,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發現一封信。雖然寫不到幾個字,不過字寫得很美;內容是我在升上高職後,爸爸要我認真打拼、以及對我的一些期待。

我將信件詳細地讀了一遍。看到它,就讓我想起我的爸爸還在世的時候,他不太喜歡講話(就如同內文寫不到幾個字),也不太會表達他自己內心的感受,甚至很少跟子女聊天。他常帶我們去嘉義探望爺爺奶奶。印象中車程不過一個小時,但是沿路上我們都沒有交談。所以,我常常感覺到我和他之間很有距離感;雖然他常常在我身邊,卻彷彿離我好遠。因此,從小我就暗自告訴自己:「長大以後,我一定不要跟我的爸爸一樣,我要好好地陪伴自己的孩子,多多和他們聊天、談心。」

然而長大之後,反而變得比較能夠理解他的心情;知道他對家庭付出相當辛苦,許多難過、痛苦的事情都不向孩子們傾訴,是因為不想要給孩子任何的壓力,這是我們小時候沒辦法想像的。

直到爸爸因肝病過世之前,我和姊姊、妹妹三個人輪流照顧他。在那個時候,我們都滿辛苦的;姊姊為了爸爸,辭去了自己穩定的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在爸爸的身邊。就讀高中的妹妹,一到下課,就得犧牲與同學社交的時間,跑到醫院照顧爸爸;而那個時候在彰化求學的我,只要有空,也會回到台中,跟姊姊、妹妹輪流照顧他,我們都用相當多的精神、時間、體力陪伴在他的身邊。

那時,我們心情都不太好,因為我們每天輪流8小時在照顧他,我們常因為誰沒有準時來換班而鬧得不愉快;另一方面,爸爸因為肝病的關係,情緒一直很不穩定,我們常常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挨罵。

有一天,我跟姊姊換班後,要來照顧爸爸時,平常很少講話、表達自己心情的爸爸,突然笑著對我說一句:「辛苦了!」原本累積在心中的那些不愉快,頓時因為那句「辛苦了!」而消失了。當下,我覺得跟他之間的那道牆也不見了。

每當想起我的父親,我就會常常想起瑪拉基書4章6節這一段經文:「他要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在我的心目中,上帝跟我的爸爸有些相像,因為上帝很少對我表達自己的心情和看法,甚至我未曾看見過上帝,似乎感受不到祂的存在。不過《聖經》就好像是爸爸寫給我的信,裡面記載著祂滿滿的恩典及慈愛,教導我們生活及信仰的準則;而且雖然我們看不見祂,不過祂在天上永遠與我們同在,祂知道我們在地上的一切艱難,就好像我的爸爸曾對我說的那一句「辛苦了!」

所以,我期待我們都能夠勤讀聖經,讓上帝的話成為我們隨時的幫助。好像我不時回想起的那段經文:「他要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瑪拉基書4章6節)。是的,主耶和華是我們在天上的父,祂必永遠與我們同在。

我希望

作者:冰洋,北京

abstract-71283_640

我希望
我們有的是一個青年團契
而不是一個青年俱樂部

我希望
我們引領朋友來參加活動
更重要的是認識上帝
而不是認識我們中的某一位領袖

我希望
我們靠著方法、輔導、技巧
更多的是從上帝的話語中找到亮光
而不是從人的建議中找到安慰

我希望
我們不要滿足於自己感動自己
而是要在真實中去經歷、去感受
上帝的創造與大能

我希望
我們不要把各樣的醫治功效看得超過了上帝的主權
而只單單仰望上帝

我希望
我們不要有太多的彼此爭論與攻擊
而是靠著上帝,以致我們有更多的寬容與接納

我希望
弟兄姊妹在一起能夠一同分享神的話語
而不是宣揚自我的成功與驕傲

我希望
在奔跑天國的道路上,我們可以彼此鼓勵、彼此帶動
而不是彼此指責、彼此抱怨

我希望
我們不要被一些教條所捆綁
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活出真實的信仰

我希望
我們可以靠著從神而來的愛彼此聯絡
而不是靠著我們自己去苦苦堅守

我希望
耶穌基督的信仰可以讓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
而不是宗教主義的自我崇拜

懷抱著希望
堅定地向前,向前……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我不敢說:我只在乎祢

作者:朝雪,河北

summerfield-336672_1920

主啊,我不敢說:我只在乎祢。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是我所嚮往的,
勝過了我對祢的渴望;
還有許多東西是我竭力要追求的,
勝過了我對祢的追求;
還有許多事情是我所擔憂的,
勝過了我對祢的信心;
還有許多事情是我所堅持的,
勝過了我對祢旨意的執著。

主啊,我真不敢說:我只在乎祢。
如果在我的生活中遇到患難,
我不知道我是否還可以讚美祢;
如果我的服侍看不到果效,
我不知道我是否還可以堅持;
如果祢帶領我到我不情願去的地方,
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順服祢;
如果祢要我放下我視為最珍貴的,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對祢說:我願意。

主啊,若祢是我唯一的滿足,
讓我單單只在乎祢。
除去我心中一切虛假的滿足,
讓我得嘗祢給我的真正飽足。
讓我感受我的饑渴,
好讓我知道我是何等需要祢。
讓我品嘗祢給我的甘甜,
好讓我知道世上無一事物能與祢相比。
主啊,願祢成為我唯一的滿足!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我們…真的可以嗎?

作者:陳健偉,新加坡, 23歲

girl

這些為了上帝而喪命的殉道者,雖然活在歷史中不同的時代,從舊約一直到20世紀,他們總有一個共同點:大家都是年輕人,樂意回應上帝的呼召。他們的生命也深刻地影響了別人。

上帝使用最平凡的人把福音傳到世界各地。有些宣教士甚至因此而喪命。說真的,我看這些信仰上巨人的故事時,我是非常感動,也很受激勵,但是這樣的熱忱通常僅僅只有當時五秒鐘的熱度。

我一直都覺得這些故事像理想中的烏托邦,不切實際。我也覺得上帝肯定不會呼召我的,即使祂會,也應該是因為迫不得已。當我真正深刻思考上帝話語的時候,才發現,事情並非如此。其實,一切都是由我開始。

上帝到底在說什麼?
耶穌先揀選了他的門徒才展開事工。在那個時候,法利賽人也有自己的追隨者。為要成為法利賽人的門徒,許多年輕人彼此競爭,甚至乞求才能成功。但是,耶穌的事工卻是完全不同的。成為祂的門徒不需努力爭取;只需順服聽從耶穌的呼召來跟隨祂就行了。
今天在我們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認為順服上帝的呼召是重要的。雖然上帝呼召我們,但我們卻對祂的呼召充耳不聞。有時候我們甚至暗暗地向祂禱告,懇求上帝呼召我們的鄰居。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是持續不斷的。祂用祂的話語來教訓,督責我們,使我們歸正,教導我們學義(提摩太後書3章16節)。這過程在生命裡不斷進行,讓我們全然成聖(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3節)。

耶穌提醒我們,屬祂的人在聽到祂的呼召時,認得祂的聲音便會跟隨祂。(約翰福音10章27節)。當我們正確回應祂的呼召時,我們就是順從並跟隨祂,捨去自己,每天背起十字架。(路加福音9章23節)。

可是,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只是言語上追隨信賴基督。從雅各書2章14-15節中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各特別強調了亞伯拉罕信心的榜樣,亞伯拉罕忠心順服上帝,甚至願意按照上帝的吩咐宰殺並獻上他的兒子以撒。當時,他的信心就在祭壇前得以完全。『亞伯拉罕信上帝,這就算為他的義』(雅各書2章23節)。

亞伯拉罕信心的行為顯示出他對上帝積極的順服。以撒就是他一直等待應許中的後裔,從以撒他才能有如天上的星宿一樣多的後裔。但是上帝卻要以撒的命,這意味著亞伯拉罕必須要捨棄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還有對上帝的懷疑,完完全全地相信上帝會因自己的名,在萬事中叫愛祂的人得益處。

這從亞伯拉罕的例子中得來的功課如何應用在當今社會中呢?

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13節中給了我們答案。我們要成為這個世界的鹽和光。這就是我們信心和行為的表現,積極地順服上帝。


在耶穌時代,鹽是呈晶體狀的。鹽的純度越高,它的價格也就越貴。鹽在當時十分重要,因為它可以用來保存食物,給食物提味。

同樣的,我們因被上帝賦予美好的品質,成為重要並大受歡迎的人。我們的生命是要為他人的生命增添滋味的。我們是要帶入非基督徒的生命,一個他們從未認識的人:耶穌基督。上帝要透過我們的生命去影響他人的生命。


光能夠照亮黑暗,為人類提供並指引方向。我們的光是來自耶穌。我們必需在身邊的人們中彰顯耶穌的光,成為他們的模範,把他們領向真理,並且根除黑暗。

作為鹽和光,我們必須積極地順服上帝,謹記祂的良善。這種的服從需要我們將自己的生命向上帝敞開,讓祂在我們心中或透過我們的生命,都能為自己的榮耀動工。像亞伯拉罕一樣,我們決不能讓自己的期望阻止我們跟隨上帝。當祂召喚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跟隨祂,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相信祂的良善,相信祂給我們的擔子永遠不會超出我們能夠承受的。

我該如何把這些功課全都應用在我的生活當中呢?

耶穌指派給我們的任務便是把祂的福音不斷地向周圍的人分享, 就算我們忙碌於日常的活動中,當別人觀察我們的生命時,我們還要繼續分享。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

這段經文不斷地提醒我們,因為我們的愛,人們便會認識我們是耶穌的門徒了。

願我們每天都能謹記基督的福音、上帝豐盛的恩典和憐憫,以及祂所應許的永生,並仰望我們的創造者,毫無阻礙地奔跑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且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之中榮耀祂的名。

這樣我們就能改變世界了。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新的禱告

作者:上帝的小鳥,北京
pray2

你平時都怎樣禱告呢?禱告得最多的主題是什麼?

在心裡約莫算來,我禱告最多的,總結起來,莫過於幾個:
『天父,我想要這個,祢可不可以給我?』
『天父,祢要保守我……順利哦!』
『天父,祢一定一定要保守……的結果哦』
『天父,祢把……賜給我吧!』
『天父,我真的想去……』
『天父,給我……通行證吧!』……

看到我的這些常見禱告詞,你會不會覺得似曾相識?

其實,我的這些禱告,大多數都實現了,並且超乎我的想像。但我好像還是會擔心,出現下一個事情時,我還是會這樣禱告,好像不反覆跟上帝說一說,心裡總是不放心,怕祂忘記,或是不肯。

一天晚上,我又開始禱告起來:「天父,求祢保守我們……一切順利!」。禱告完後我突然意識,我所有的這些禱告,上帝不就是一直都在垂聽嗎?我何時有不順利的時候呢?祂何時讓我操過心?我所禱告的這一切,有一樣是祂不知道的,有一樣是祂搞不定的嗎?沒有!我禱告的這每一樣,對祂來說都毫無難度,並且祂全都知道,因為祂比我還愛我,比我還懂我。我又何必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呢?我禱告的這一切,在我還未開口之前,祂都已經知道,也已經安排好,我壓根兒不需要為這些禱告。我真正需要禱告,真正需要上帝説明的是我可以持續地行走在祂的旨意當中。我真的做不到的,是聽祂的話,是抵擋罪惡,是拒絕試探,是愛人,是這些按我自己的意思我做不到的事情。而這些最需要禱告的事情,我卻好像一樣都沒有禱告。

於是,我安靜下來,重新跟天父禱告:“親愛的天父,求您幫助我遵行您的旨意,做您喜悅的孩子……”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禱告,因為我自己做不來。於是,我真的明白了為什麼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章33節)。是真的要加給我們,因為祂是愛我們的天父。如果不是,祂怎麼會回應我們任何的禱告呢?

所以,停止我們這些為需求所做的禱告吧,換上新的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免我的債,如同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遇見試探,救我脫離兇惡(注:或作“脫離惡者”)。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直到永遠。阿們!」(馬太福音6章9-13節)。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禱告,最能撼動實質的禱告!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馬太福音6章31-32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走路

作者:Tianshu Hong, 美國walk

主 我心愛祢 我渴望活在祢的懷裡
每天與祢同在 享受祢的大愛
醫治我受傷的心靈 改變我原有的生命
引導我當走的路 今天的服事求祢托住
哦 主啊 求祢改變我 心思意念願祢來雕琢
使我能更加像祢 帶著耶穌的香氣
哦 主啊 求祢吸引我 帶我進入祢聖潔居所
讓我今天為祢活
完全獻上為活祭 奉獻一生跟隨祢
——《每天的禱告》

單曲重複的一首讚美詩。很美,每天一次次地“心被恩感”。

對以前的我來說,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樣的,沒有變化。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重複,漫長無味。我覺得自己像一個機器人,只是忙碌地學習,沒有希望。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每一天都是新生命,在上帝的恩典中,努力地長大。雖然有不開心的時候,有遇到麻煩的時候,但我都很明白,成長的過程是痛苦的,不會有一個人的成長是沒有經過跌跌撞撞的。

記得有一次,我聽到這樣一段話:靈魂的成長,就像小孩子成長一樣。父母在小孩子摔倒的時候,會鼓勵他們繼續走路,而不是讓他們遠離走路,因為走路是作為一個生命必須學會的。靈魂的成長,也是這樣。如果因為克服不了那些挫折,而再也不去碰,那麼就會一直和不想學走路小孩子一樣,等待父母來抱。父母不可能一直在身邊,因為人生的路我們必須自己走,慢慢變得獨立。

我們會經歷風雨,也會看見彩虹。

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我也讀到過一個故事。一個人在沙灘上看見一行腳印,便質問上帝,為什麼在他人生最糟糕的時候只有一行腳印,並沒有上帝的同行。上帝慈愛地回答他說,孩子,我愛你,而且永遠不會離開,在經受考驗的時候,那些腳印是我背著你走過的。

上帝不會給我們超過自己能力所能承受的挫折。很多時候,當我們覺得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我們若抬頭仰望在天上的父親,便會忽然發現,很多挫折都不算什麼,因為上帝是信實的,必定會和我們一起同行,治癒我們破碎的心靈,使我們能夠承受那些挫折。

生命的道路,也許會很難走,也許會佈滿荊棘,但是每每仰望天父,我們就知道自己永遠不會是一個人。失敗和荊棘,都是祝福。

親愛的天父,我願意奉獻一生,跟隨祢。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為主癲狂

作者:Margretta,天津

22112013

「這二人是為我主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的。」-使徒行傳15章26節

聽著Hillsong青年團契的專輯“Young & Free”,一陣陣緊湊的鼓點和一聲聲響亮的呼喊讓人也不禁想要隨音樂一同跳躍起來。那個時刻,我心裡好像突然有一股火想要冒出:如果我能用聽這音樂時所激發出的熱情對世界呐喊出耶穌基督的聖名該會有多棒呐!正當心裡一陣激動時,我的腦海中突然冒出這節經文:「這二人是為我主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的」。是的!曾經的曾經,使徒時代的教會是真真實實的有一群用盡自己生命中的熱情來對世界呐喊、為基督作見證的先驅們!也正是他們,被主吸引、被主興起、為主不顧一切—包括犧牲自己的性命—以致於在那個世代中,他們攪動了整個世界,並將基督的名傳遍天下直到今日。

想到今日,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也想到了今日的教會以及信徒們。我們多數人大概曾有過被主愛吸引的經歷,但過後,我們的生命到底有沒有被主興起,我們有沒有像初代使徒們一樣,願意為主不顧一切、包括獻上自己的性命呢?

我想,答案或許不能那麼肯定的說出來。這個世代,比起從前的確更加的複雜,也充斥著更多的誘惑。然而,在網路或者報紙雜誌上,我們多少都能讀到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夢想,情願放下手上安逸的工作和生活,去遠行、去流浪;也有人,為了另一種的人生體驗,可以大膽地做出超出常人意料的決定…我想問,倘若人為了會朽壞且不能永存的夢想,或是充滿限制的人生體驗,尚且願意去冒險和捨棄;基督徒們,為了永不朽壞的國度和基督所賜永遠的使命,豈不更有理由放下一切來跟隨祂,走十字架的道路嗎?不是說只有驚天動地、讓人咋舌的舉動才算『活出基督的熱情』、才算『擺上』,但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心中是否還是少了那一份為了基督,可以說捨就捨、說放棄就放棄、說走就走的堅定和勇敢呢?

每每想到使徒行傳中有人稱保羅為『如同瘟疫一般』、『那攪動天下的』人時,心裡都不禁有一絲慚愧。是啊,比起保羅和眾使徒,我或許活得太『安全』了。戴著基督徒的帽子,卻不太敢為了基督站出來。有人敢大談「無神論」,有人敢大談「佛學」、「儒學」及「哲學」,但基督徒啊,為何羞於談「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呢?哪怕遭遇嘲笑,哪怕遭遇諷刺甚至反擊,我們不更應越挫越勇嗎?

是的,主啊,在這個世代之中,求祢把一顆勇敢且願意為了祢不顧一切的心賜給我,賜給祢自己的教會和眾信徒們。我們不是要求有多大的服侍或多大的事工,只求從我們自己生活的環境中開始,從此時此刻開始,讓我們隨時隨地為基督的名站出來,不看世界的眼光和別人的評價,讓我們真能「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哥林多後書4章10節)。正如使徒保羅所言:「我們若果顛狂,是為上帝」。(哥林多後書5章13節)

是的,讓我們從心開始,靠著主的恩典,真能為基督癲狂,真能帶著從上帝而來的熱情,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透心糧筆記:
如同本文作者所說,當世人為了『會朽壞且不能永存的夢想,或是充滿限制的人生體驗,尚且願意去冒險和捨棄』時,我們為基督做了什麼呢?到底基督耶穌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你願意為祂做些什麼嗎?也許,是提早半個小時睡覺,少看一部電視劇,為一個人禱告,利用週末的時間説明有需要的人…相信我們心中都有各自的答案。今天就行動吧!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祢是唯一

作者: 麥田采薇

Butterfly sitting on Finger

在悲傷中,祢是安慰,將我扶持。
在迷惘中,祢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在挫敗中,祢使我心安穩,因祢永遠不離棄的愛。
在試煉中,祢是我的避難所,靠祢站立。
在孤獨中,祢是時刻眷顧的眼目。

人算什麼,祢竟如此眷顧?
為這卑微的生命,祢付上所有?
人算什麼,祢竟如此珍視?

祢是生命的救主,更新我卑微的生命。
祢是唯一。

父親的愛

作者:陳健偉,21歲,新加坡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世界充滿誘惑,然而年輕人是最容易被誘惑的人。

年輕人的生活不斷被物質追求和毫無目的的派對所困擾。人們開始質疑大多數年輕人生活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儘管種種不利的後果已經顯明出來,但是年輕人卻選擇縱情於短暫的快樂。

路加福音15章11-32節,耶穌用比喻講述了這樣一個人。在這個比喻中,一個叛逆的年輕人,受夠了他父親家的生活和規條,要求父親分給那份應屬於他的產業。這樣的要求通常只有在父親去世後才可以提出來,所以當這個年輕人提出這項要求時,他就是當作他的父親死了。

這樣的要求一定給父親帶來巨大的傷痛。儘管如此,他同意了兒子的要求,將三分之一的財產分給他。

隨著故事的發展,這個年輕人毫無節制地揮霍他的財產。聖經上說:「…在那裡隨意放蕩,浪費資財」(路加福音15章13節)。就在這時,饑荒爆發,這個災難使他不得不找一份養豬的工作。他餓極了甚至吃豬食充饑。這一定是他人生的最低谷,特別是猶太人認為豬是不潔的。這時,他想起了父親家的富足,他意識到父親家的雇工過的都比他好,所以他決定回去做一名奴隸。

到達門口時,他的父親看見他就張開雙臂擁抱他,跑著迎接他的兒子回家,並重新給他兒子的名分。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這位父親本可以不理會這個兒子,並且將他拒之門外。但是對於父親來說,雖然這個年輕人與他斷絕關係,但他仍是自己親手撫養長大的那個兒子。父親充滿憐憫和寬恕的舉動充滿了恩典和慈愛。

同樣地,我們的天父就是這樣一位滿有恩典和慈愛的父親。祂沒有按我們的過犯來待我們,卻將自己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做了贖罪祭。上帝為我們鋪平了道路,為的是讓祂失喪的孩子回家,回到我們當初被造時與祂親密的關係。

祂的恩典夠我們用。雖然我們不配,祂仍然以祂永不改變的愛為我們開闢一條出路並修復我們之間破碎的關係。

天父大愛深不可度
長闊高遠怎測透
賜他愛子生於世上
凡人信靠得尊貴
(歌詞: “How deep the Father’s love for us”)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歷程

作者:橄欖喬安
rail-journey

有句話說:上帝並沒有應許天空常藍。年前有一段時間,不管是在教會中的服侍還是在職場,我總遇到各種問題,沒來由的不順利。我和父母的關係也不是很好。我一直禱告尋求,卻好像怎麼都沒有轉機。現在我明白,這就是我要從中學習的歷程。

而我一個同事的堂妹,新聞系剛畢業,因為煤氣中毒,好不容易醒來後,智力似孩子一樣,且喪失生活能力。這也是她的歷程。

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描述了基督徒和他的妻子(女基督徒)及孩子走天路的歷程。

今天,我們也是這樣。每個人都走在生命的路上。有的在起點,有的已到終點,還有的人在途中。我們在不同的路上走著,處在不同的階段,也許有起初的熱情跟隨,也許正經歷困難,也許要面對世界的誘惑。或剛強、或熱心、或軟弱、或等待被重新挑旺。我們也面對著不同的人,有同路人,也有陌路人;有走在身旁的人,也有在前、在後的人。在旁邊的人,或許心靈相通,但也可能是阻撓者;在前、在後的人,或遇上或不能遇上。

我們走在不同的路程當中,遇到的人也在不同的路程當中。也許,我們在開始的時候遇到領路人,在剛強的時候遇到軟弱的人,在軟弱的時候遇到同樣軟弱的人…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不會錯失信心被挑旺的機會。

所以,在這條跟隨耶穌的路上:
我們感恩——主給我們行走天路的機會;
我們依靠——緊緊靠主,任何時候決不單靠自己;
我們相信——即使懷抱有時,失落有時,上帝未曾撇下,也未曾丟棄;
我們相顧——肢體互相扶持,不管對方的生命處在哪個階段,或剛強,或軟弱,我們都在基督裡;或此時,或彼時,耶穌永是我們的主,是我們隨時的幫助。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章38-39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