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s

都怪撒旦!

作者:Nike,印尼

people-315908_640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上帝試探’,因為上帝不能被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牽引、誘惑的。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各書1章12-15節

一位保安人員被抓到在他的工作崗位上偷了錢。被審問時,他說:「撒旦的誘惑太吸引人了!」哈哈,撒旦成了所謂的代罪羔羊。

假如事情真有那麼簡單就好了。被發現作弊時,我們只需要說:「是撒旦引誘我的」;被發現貪污時,我們也只需要說:『是撒旦使我犯錯的』…總之全都是撒旦的錯,我沒錯。試問,如果真是如此,我們真正的責任在哪裡呢?

聖經清楚記載了,真正危險的是我們心中的欲望。的確,撒旦愛引誘人犯罪。它的詭計毀害了許多人,甚至上帝的兒女也不例外。這並沒有什麼好稀奇的,畢竟由亞當夏娃時代起,這就是撒旦擅長做的。但假如我們自己沒那種犯罪的欲望,撒旦不會有機會如此簡單地就將我們絆倒。這一點是我們必須清楚明白的。

因此,每一刻我們都應該謹慎地面對這些不潔與不受控制的欲望。任何小縫隙都足以讓撒旦利用。讓我們仔細地省察,我們到底有什麼犯罪的欲望。是佔有某些人或某些事的欲望嗎?是對別人的成就感到不滿的嫉妒心嗎?還是不能寬恕別人的記仇之心呢?儘快解決掉吧,別讓撒旦有機可乘。

一個成熟的人是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薯片的誘惑

作者:我的琪跡,馬來西亞

chips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馬鈴薯」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物,而它最有營養的地方就是它的皮。如果你把它連皮帶肉吃進去,對你的身體來說就非常健康。但是如果你把皮切掉,把它切成片,再用油炸一炸,撒點鹽,它立刻就會變成美味可口、又香又脆的薯片,只是營養流失,甚至還會給你的身體帶來疾病。雖然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這件事情,但當一粒烤過的「馬鈴薯」和一包美味可口的薯片擺在我們面前時,大多數人還是會擋不住美味的誘惑而選擇薯片,忘記了哪一樣才是真正對我們有益的。試探就像這樣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試探給我們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而我們卻常常忽略這一點。比如說,人犯罪是一定會有苦果的(加拉太書6章7-8節),可是我們卻常常犯罪。這或許是我們身不由己,但很多時候可能是我們因為在當時看不到後果,就不當做是一回事。

不過,試探是可以戰勝的。怎樣戰勝?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著我們的主耶穌!主耶穌在曠野多次被魔鬼試探,但祂勝過了一切試探,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祂說過,在我們受試探的時候,祂會為我們開一條出路,使我們能承受得住。所以,當我們遇見試探的時候,總不要輕易放棄,反而要抓穩主所給我們的應許,耐心地等候上帝為我們賜下出路。

我們沒辦法阻止試探來臨,但我們絕對有能力去選擇如何面對試探。我們可以被試探犯罪,也可以抵擋試探,並求上帝幫助我們勝過試探,那全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我們牧師曾經教過我們一個勝過試探的小竅門,那就是WWJD——What Would Jesus Do(耶穌會做什麼)。當面對任何試探時,我們只要想想,如果是耶穌,祂會做什麼?那身為祂子民的我們,是不是只要效法祂就可以了呢?
希望我們一起,謹慎自守,成為世上的鹽和光,在每一件事上都能做出一個合主心意的選擇、勝過試探誘惑!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當上帝對你的禱告沒有回應時

作者:劉爵華,新加坡
ds-reflection-when-god-isnt-answering-prayers

許多人都受過這樣的教導:遇到困難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禱告。這聽起來像個忠告,但也可能是個陷阱。如果我們把禱告看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就偏離了上帝設立禱告的原意——禱告是我們和上帝建立親密關係的途徑。

如果把禱告視為萬能解藥,就會期待上帝來解決我們的一切問題。與女朋友分手了,禱告吧;同好朋友鬧翻了,禱告吧;父母不能理解你,答案你猜到了……禱告吧。

基督徒給出這些簡單而膚淺的建議,會讓遇到困難、灰心喪氣、禱告得不到上帝回應的人放棄信仰。 結果讓他們充滿了灰心和挫敗感,認為大概上帝不存在,或者上帝不管吧。

當我們需要上帝的説明,禱告卻得不到回應,開始懷疑上帝時,該怎麼辦呢?我們來看一個聖經裡的例子,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人無論他怎麼禱告,上帝都不回應他,他已經到了絕望的邊緣。

從詩篇77章1-3節,我們清楚地知道詩人身處強烈的痛苦和懷疑中。很多基督徒不想承認這樣的情感其實是基督徒生命中正常的一部分。詩篇中的這段經文恰好證明他們的觀點是錯誤的。

詩人清楚地知道如何在痛苦中親近上帝,他禱告並默想,但顯然上帝沒有回應他的禱告,他的痛苦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加增。

眼看詩人就要放棄信仰了,但他轉念省察自己,回顧上帝的慈愛和祝福(詩篇77章5-6節)。但從詩篇77章7-9節我們看到,他仍被問題困擾,對上帝的懷疑和絕望更進一步。

在詩篇77章11-12節,詩人對他的疑問進行了徹底的反思,他想到了聖經中最基本的真理,他的思維模式被轉變了。真理是上帝永不改變。使徒雅各講到,“…..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 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上帝是信實可靠的,祂對我們的慈愛和憐憫永不改變。

這時,雖然詩人的疑問未曾得到解答,但是他的心態發生了轉變,同時,他學習把上帝放在禱告中心而不是自己。同樣地,通過默想,聖經告訴我們的上帝屬性,我們的禱告變得以上帝為中心。我們敞開自己,按聖經上的方式來思考。當我們開始以上帝為中心來禱告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上帝無所不知。這樣就除去我們思維和禱告中的局限性。

但是,為何上帝在詩人呼求時保持沉默呢?想想看,假如上帝總是在我們尋求幫助時立刻回應我們,我們屬靈的生命就會不成熟,我們就會被自我的感受和情緒所控制,我們禱告就會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而非以上帝為中心。上帝允許詩人經歷試煉、懷疑和絕望,帶領詩人到信仰更深處,他的靈命因此更堅強、更有智慧。

最後詩人以這樣的詩句結尾——“祢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祢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詩篇77章20節)。這節經文描述了上帝和祂子民的關係就像是牧羊人和他的羊群。

牧羊人總是有目標地帶領羊群。如果他帶領羊群到山上的草地,因為他想在那裡做些什麼;他帶領羊群到水邊,也是有理由的;他帶領羊群深入狼群,因為他想領它們去那裡。

當我們深陷困苦時,感覺像被上帝離棄或忽視了,但是我們要記得,上帝是我們的牧者,祂一直在關心和保護我們。相信上帝帶領我們經歷試煉、懷疑和絕望,最後讓你會變得更剛強。讓上帝永恆不變的屬性成為我們禱告基石吧。

透心糧提示:這篇文章是探索叢書《禱告未蒙應允時》的感想,若你需要此書,請與我們連絡。

(本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假如我很厭惡我的工作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我非常同情那些每天去上班就像赴刑場一樣的人。有些工作就像這樣,但大部份的原因是來自於必須共事的人而非工作本身。「無論我們的情況有多糟,我們都必須以討上帝喜悅的方式來面對各種不公、壓力以及衝突。」

如果你處於一種很糟的工作環境下,你有兩種選擇
(1)假如你因工作市場供需的問題而「卡」在目前的工作上,你必須在不好的環境中盡最大的努力。
(2)可以的話,另謀工作。

談到這裡,讓我們來看哥林多前書7章。保羅對處於第一世紀那種奴隸及主人制度下的人們說:「你是作奴隸蒙召的嗎?不要因此憂慮。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因為作奴僕蒙召於主的,就是主所釋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僕。你們是重價買來的,不要作人的奴僕」(哥林多前書7章21-23節)。

保羅並非同情奴隸制度。事實上,他告訴奴隸們,若能以合法的手段求自由,就當去做。但是對他而言,不管是為奴或自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正如我們前面所論,聖經帶領我們到一個超越了直屬上司或董事會的層次。終究,我們所服事的是主。而且,無論我們的情況有多糟,我們都必須以討上帝喜悅方式來面對各種不公、壓力及衝突。

還有另一項選擇-到別處找工作。當然,離職、換別的工作,可能只是一個短暫的解決方式。我們可以因解決了問題而真正地跳脫出來;也可以從逃避一個問題換到另一個問題。無論如何,沒有一間公司是完美無缺的。所以,在辭職之前,仔細思考你想離開的理由。想一想這對你的家人、教會、社區生活、個人的廉潔以及與上帝關係的影響。

「在你離職之前,仔細思想這決定對你生活的每一部份有何影響。」

假如你正面臨找工作的問題,無論你是被解雇(不管什麼理由)或是你認為自己正處於「被奴役」的情況,那麼請看「尋求更好的出路」一文可能會幫助你想透所要面對的困難抉擇。

想一想!在你的態度及行為中有那些部份需要改進?有那些問題是可經由和同事或經理以愛心當面對談而改善的?那些問題是你無法控制的?為何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禱告顯得如此重要?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

讓工作適得其所

ODB_271211

你花多少時間在工作?如果一天平均八小時的話,那就是一天的三分之一。假如你一天睡八小時的話,那工作時就佔了你醒著時候的一半。若再加上通勤的時間,那麼每天至少要再加一小時左右。這些都還不包括你事前所作的準備工作以及下班後「癱瘓」的時間。若通通加在一起,便佔了生活的大部份了,不是嗎?若再將你花在想工作的時間也算在內,就更多了。倘若你是個家庭主婦或單親父母的話,那麼你似乎整天都在工作了!

當我們把一切都加起來時,可能很多人的工作就是生活的一切-至少在時間以及所投注的心力上是如此。這樣不好嗎?答案取決於我們的需要及態度。雖然我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可以反映出我們對工作態度的好壞,但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花了多少小時在工作上,而是我們工作的真正理由以及在工作時所表現的行事為人。

工作何時失去控制?當我們將工作視為成就感的主要來源,並將其他的興趣都擠出生活外時-擠掉我們個人的生活、家人、朋友、教會及社區活動時-工作就成了我們的神。

傳道書的作者知道這樣的生活是何等的空虛。他說:「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道書2章11節)。想從工作中尋求自我實現,就像是在追逐空中樓閣。因為你一旦達到目標,就會發現原先所期待的滿足感只是幻夢一場。生命中有比握有更高薪、更高職位或更好的退休計劃更來得重要的事。

我們生命中還有那些部份需要我們注意?如果我們要避免太過於注重或忽略我們的工作,就需要先認清生命中其他方面也需要我們花時間。在《你的工作對上帝大有關係》一書中(導航會出版),蕭道格(Doug Sherman)和韓威廉(William Hendricks)提到,我們生命中有五大部份需要關心注意。他們將之比喻成田徑賽中的五項運動。運動員要有良好的表現必須精通跑步、游泳、騎馬、射擊以及跨欄。競賽者若只注意其中一項而忽略了其他,就無法有良好的表現。就算他只忽略其中任何一項也是如此。同樣的,假如我們要成功地活出上帝所希望的生命,就必須也致力於生命的五個層面。包括:1.個人生活 2.家庭 3.教會生活 4.工作 5.社區生活

我們如何維持這些部份適當的平衡呢?蕭道格與韓威廉也提供了一項策略,能幫助我們將工作置於適當的地位:
1.「根據五大生活部份規劃你的禱告生活」(207頁)。這有助於我們留意各個部份,並促使上帝幫助我們將之維持平衡。
2.「決定你需要花多少時間在工作上」(207頁)。我們需要設定工作時間,以免它耗盡我們所有的體力。
3.「設定回家時間」(208頁)。工作通常會佔用一切我們所分配它的時間。
4.「規劃非工作時段就像我們規劃工作時段一樣…。在行事曆上,我們需要…加上家庭時間、教會及事工的服事、社區的參與以及個人計劃」(209頁)。
5.「保護你情緒能量的使用……上帝不希望工作奴役我們的心靈」(209-210頁)。
6.「守安息日」(210-211頁)。我們需要在週間分別出一段特別的時間休息(一週一天或者一天一小時)。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可以休息、自省並將生活重新對焦。
7.「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及責任」(211頁)。
8.「不要光看不做……在休閒時有一項危險需要避免的,就是不要只當一名旁觀者而已」(212頁)。

想一想!你為何工作?你有沒有注意到生活所有的五個層面?你認為你自己是個工作狂、均衡的人,或者需要更努力生活的人?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

尋求更佳的出路

ODB_030412
馬克斯知道他即將面臨一項重大的改變。他上班的公司正面臨減產的危機。獲利縮水了,高層主管們也正在尋找減少開支的方法。馬克斯知道公司正在重整,他的職位將被撤換。但因為他在公司服務年資已久,所以他們將要調他去擔任另一項職務,是他並不感興趣的工作。

馬克斯利用這個機會評估了一下他有哪些選擇及未來。他聽說另一家公司有工作機會,而且那項工作和他的興趣以及所受過的訓練相符合;離家也不遠;於是他去面試,錄取後,他去了這家公司。假如你和馬克斯一樣有機會選擇職業或工作地點,你該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了。大部份的人並沒有這種機會。

當你面臨工作的抉擇時,小心不要落入錯誤的觀念中,認為所謂「全職事奉」才是最高級的工作。做一個牧師、宣教士或在福音機構中工作,在上帝眼中並不會比一些「世俗」的工作,像賣衣服、設計電腦程式或開卡車更神聖。所有滿足人合理需求的工作都是榮耀上帝的。當我們盡全力發揮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才能時,我們就大大的討祂歡喜了。

假如你正面臨不知該留在現職,或者考慮開拓另一個生涯,或是換另一個工作的抉擇,你會如何選擇呢?這通常很不容易,但是你可以將焦慮降到最低。由RBC Ministries所出版《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How can I know what God wants me to do?)的小冊子,提供了五個步驟,能幫助你明白上帝的旨意。這些步驟的每一個開頭字母正好組成了G-U-I-D-E(引導)一字。
1.尋求上帝(Go to the Lord)。假如你希望上帝能幫助你的話,你必須先和祂建立正確的關係。你必須信靠祂、順服祂並且禱告。
2.明白祂的原則(Understand His principles)。有那些聖經的原則適用於你的抉擇?
3.詳究你的選擇(Investigate your options)。你有那些選擇?它們具有那些優、缺點?這些抉擇會帶來什麼結果?你的興趣、才能和弱點,要如何與工作機會相配合?你要如何發揮最大的效率為主作工?
4.和他人討論(Discuss it with others)。和不同專業的人以及信任的朋友談一談。
5.善用你的自由(Express your freedom)。如果你倚靠上帝,並且做了各樣的分析,那就憑著信心前進吧!當你藉著讓上帝參與整個過程來榮耀祂時,主也會榮耀你。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

讓工作為你效力

let work to help
你的工作最近為你帶來了什麼嗎?你投注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上,得到了什麼回報呢?沮喪、責任及壓力使你產生苦毒和絕望嗎?還是你因著這些困難而成了更好的員工、更像基督的人?

回顧過去跟隨基督的歲月,你應該可以看到成長以及結果實的明證。工作是否有助或有礙於這個過程呢?你在與工作有關的態度及行為上看到任何進步嗎?

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將生活劃分成許多區塊,以至於我們看不到基督和我們的工作有何關連。但事實上有!上帝不只關心我們如何在教會、家庭或社區服事他,祂也希望參與我們工作的每一個部份。祂關心我們如何作買賣、怎麼對待顧客、如何回應上司、如何與人共事、如何處理公司的財產以及如何面對每天的小衝突和大危機。上帝很關心如何幫助我們在各種情況下成為更好的員工。

在提摩太後書2章15節,使徒保羅寫信給一位年輕的基督徒「你當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雖然這些真理是提摩太針對那些容易誤入歧途的人所做的教導,但同樣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到所有的工作上。無不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都要力求卓越。

我們如何從工作中成長?
第一,我們需要將工作壓力視為使我們成長的機會。
雅各在新約聖經中一封簡短的書信上,所談到的試煉包括各式各樣的,甚至與工作相關的試煉。他說:「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章3-4節)。假如我們面臨不知所措的情況,我們需要記住雅各所說的:「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 神,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1章5節)。

使徒保羅也同樣談到困境的價值。他在寫給羅馬信徒們的信中,就提到患難生忍耐、老練、盼望(羅馬書5章3-4節)。如此看來,工作上所面臨的問題反而成了我們可以做正確的事並因此而更敬虔的機會。

第二,我們需要明白,即使我們沒有得到我們認為應得的尊敬和待遇,主還是會報答那些為祂的緣故而忠心完成工作的人。(以弗所書6章5-8節;歌羅西書3章23-24節)「你們做主人的,要公公平平的待僕人,因為知道你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歌羅西書4章1節

第三,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的是,不管僱主是好、是壞,我們都必須順服,才能討主的喜悅。彼得前書2章寫到:「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18-19節)。彼得在後面也提醒我們,要思想那最佳的典範:耶穌,祂未犯罪卻受苦並且默默地忍耐承受(21節)。

第四,我們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包含了這些教訓「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17-18、21節)。

本文摘自探索叢書《樂在工作中-基督徒如何看待職業》一書內容。

陪他成長

作者:陳佳正,台灣

with-him-growth

今天,鄰居弟弟立昇跑來找我玩,他在我家隨手拿起兩個寶特瓶一邊揮舞、一邊亂丟,表現得一副怪裡怪氣的模樣,認為我也會覺得他這樣做很好笑。但我剛睡醒,還沒會意他的幽默,只感覺到垃圾在我家滿天飛舞,又吵鬧又沒規矩,於是出聲制止他。雖然他卻也因為我的反應而停止這樣的行為。隨後,他在我家看電視看到忘我,甚至爸爸叫他該回家吃晚飯也沒有反應,我三催四請要他趕快回家,但他卻被電視的情節吸引到無法自拔。這是我第一次對他感到這麼生氣,不明白小孩子怎麼會這麼頑固、不受教。

到了晚上的家教時間,看見學生的聯絡簿上又老師留下「作業未完成…」等字樣,我心裡感到相當憂愁,不能明白為什麼學生不願善用自己的時間。今天在擔任家教的過程中,甚至為了整理被雨淋濕的書包和考卷,花了約三十分鐘的時間,在一旁的我卻感到心急如焚。一直以來,我以為只要負責的是擔任數學家教的工作,但此刻我卻像個花瓶一樣,坐在一旁無所適從,好像我的存在沒有任何目的;這種感覺持續到我們下課前的幾分鐘,我和學生花了一點時間聊天,雖然對話並沒有什麼內容,但我漸漸的體悟到,原來我的存在,是為了要陪他成長。

我想,上帝差遣救主耶穌基督的心意也是如此。有時,我們就好像小孩子一樣頑固、不受教,當我們被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吸引時,常常忘記了上帝對我們的教導,導致自己走偏了道路、背離了上帝;但耶穌的降臨與上帝的同在,其中的心意,正是無比的愛、救贖、赦免、陪伴,更是盼望你我認識祂自己。

主啊,我若背離祢的道,懇求祢責備我,教訓我,因為我心明白,凡祢所愛的,祢必管教(希伯來書12章6節),而我們因著信成為祢所愛的子民,願祢的教導永遠與我們同在,讓我們一生走在祢應許的道路中,榮耀主聖名,阿們。

「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箴言3章12節

 

中青年危機

作者:Shari Mitchell
mid-youth-crisis

現在我正處在所謂的「中青年危機」中:接近大學畢業潮,對於下一步如何走那個方向毫無頭緒,不知道是應該去工作累積工作經驗,還是繼續攻讀研究所?這個問題在過去一個星期裡幾乎每天都在腦子裡轉來轉去不知道如何選擇,找到穩妥的前途。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感受?茫然?憂慮?對未來焦慮?

你的情況也許和我不同,或許你正面臨的是失業、換工作或者是決定不再與不良朋友交往。不過今天我要對你說(也對自己說),不要再憂慮了!我們不是相信一位良善而全能的上帝嗎?思考未來的時候,我想到詩篇55篇22節,「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祂永不叫義人動搖」。真是安慰人啊!這句經文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和盼望!它宣告我們作為上帝的兒女,應該將我們的每一個思慮 — 無論大小 — 全都帶到上帝的面前,因祂會為我們處理妥當。這就是將我們的抱負、憂慮和恐懼全都交給祂,因祂不會讓我們被失敗擊倒。因此,我們應該有信心,一生依靠祂。這是好得無比啊!

上帝一直在我們身邊,很樂意地在這個叫做『生活』的旅程中指引我們。然而我們有時候會忘記祂的應許,自作主張,主動行事。我們自己設法解決問題,並計畫逃脫的辦法。即使在我們黔驢技窮,一敗塗地時,我們仍拒絕來到十字架面前,好像在說,「上帝啊,不用擔心,讓我來解決這個問題,祢做的已經夠多了!」朋友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這位上帝,祂每天在我們的身邊,幫助並指引我們走過幽谷,向我們做出承諾:祂總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希伯來書13章5節)。所以我禱告希望我們都能學習在生命中信靠上帝。我們一旦降服,將我們的擔心、懼怕和憂慮交給祂,便會因為確信上帝會按著他完美的旨意將一切事情安排妥當而在祂裡面得著安息,這難道不是很棒嗎?

當耶穌基督成為贖罪祭,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祂已經為我們打了勝仗。我們得勝因為祂是勝利者,但是魔鬼的軍隊和我們之間的爭戰仍在繼續。我們必須靠著上帝至高無上的應許擊敗魔鬼,不再讓它用挫敗、困惑和抑鬱的想法來欺騙我們。

因此,從今天起,我將把對未來的懼怕完全交托給主,信靠祂,相信祂會按著祂對我生命的計畫和旨意引導我。希望你也如此。

凡仰望耶和華的人,你們都要壯膽,堅固你們的心。—詩篇31篇24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破碎的沙塵

作者:小當當Dannie

dust

你有過因為失敗心情低落而不想去教會的經歷嗎?你曾經因為沮喪而埋怨上帝嗎?是的,我剛經歷了這一切。

我因為對於某件事情的結果不滿意,便很消沉。本來每週都快快樂樂地去教會的我,這週也不想去了。於是,我把原本要做的主日服侍也推掉。弟兄姐妹都勸我,我如果感到情緒不好,一定要去教會。直到周日早上,我才磨磨蹭蹭地起床去了教會。誰知道,我因為比較早到,就加入了之前推掉的服侍中,要把大家敬拜時坐的椅子擦乾淨。

椅子上薄薄的一層灰,我用抹布擦著擦著,心裡突然有種感動。我們的心裡有很多的苦毒,就像這椅子上的灰,主耶穌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將我們的心潔淨,將那些污點擦去,將那些罪擦掉。我的心一下就被觸動了。

雖然我心裡會因為那個失敗的結果而難過,但我知道,主會用祂慈愛的手擦去我的眼淚,也讓我明白,只有因著祂,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喜樂。林書豪說過:『上帝愛我,並且祂有一個完美的計畫給我,祂的計畫會帶我經歷很多起起落落,但如果我一直堅信上帝,最後,我知道上帝一定會起作用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我好。』信仰的路上也會有起起落落,學會感恩,並相信上帝能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也必帶領我們走出困境,上帝不是只讓我們看中那個結果,而是我們是否願意無論什麼時候都和祂同行。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篇16篇2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