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s

成長

作者:Ling,香港

祢放手 讓我飛
翅膀下的我卻留戀在祢內
害怕天黑 害怕流淚
畏懼使我不敢試飛

祢拍拍 我肩膀
祢溫柔的笑容抹去了不安
帶我走上 使我勇敢
微微清風給我作伴
祢在陪伴著我成長

原來祢就是我的翅膀
帶我飛過無盡的海港
飛過高山 飛過黑暗
天空的顏色也填滿

原來祢就是我的翅膀
刮風下雨有祢為我擋
縱有跌盪 或是巨浪
但有祢作我的避風港
彩虹的顏色依然最燦爛

人生說明書

作者:上帝的小鳥,北京

我自認為是很聰明的女生,從小玩遊戲不看攻略,研究新用品不看說明書,因為多數情況下,我都能直接上手、搞定!每當我看長輩們需要自己看說明書還遲遲研究不出機關的時候,我就著急,心想:“用著用著不就知道了嗎?為何要看說明書?”所以,當婆婆非常細心地幫我們收藏好一大疊各種電器傢俱說明書時,我震驚了,覺得真的有必要收藏嗎?

一晃兩年過去,我們要搬家了。面對滿屋子父母精心為我們準備的傢俱與電器,突然有點慚愧。因為我們電器基本沒怎麼用,傢俱也沒有合宜地保養。很多情況下只是想到有某個需要時才去研究家電,而傢俱出問題了也才想到要怎麼恢復。真的要搬家,暫時別離這些父母所賜的禮物時,竟有些後悔。拿出婆婆精心收藏好的說明書,我才發現原來沙發需要每週用吸塵器打理,而不是濕抹布;微波爐其實有烤箱功能;電視機可以用來上網……

原來我們所得到的禮物,背後有那麼豐富的功能,而廠家也已提供詳盡的使用說明,好教我們維護,常用保新,而我們竟完全不知道!那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也如此呢?上帝賜給我們這樣寶貴的生命,難道就會沒有說明書,任我們自由生長嗎?事實是,有這樣一本說明書,被我們遺忘在教堂、書店,甚至枕邊。提摩太後書3章16節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註:或作“凡上帝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我翻開聖經,才發現上帝賜給我們好多功能。馬太福音第五章記載我們可以愛人,愛仇敵,還可以使人和睦。而對於我們生命當中的諸多問題,上帝也早已警醒:得罪我們的要原諒,眼目要清潔,婚姻要恆久等等。聖經其它章節也指出:父母要孝敬,老闆要尊重,孩子要鼓勵,另一半要謙卑地去愛。當我們拿出上帝給我們的人生說明書——《聖經》時,我們才會發現,天哪,原來錯過這麼多,原來過得這麼糊塗,如果早知道……

是的,如果早知道,這兩年我們的家電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便捷與美好,而我們的傢俱也會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會任性地跟父母吵,跟老公吵,還覺得全世界都得罪我;如果早知道,我就不會一昧埋怨所受到的對待不公,而是積極改變自己;如果早知道,我會更好地保護自己,保護我們的家;如果早知道,我真的不用受那麼多“苦”,而是會收穫更多的驚喜與喜樂!

你也想重新發現生命的價值與寶貴嗎?翻開人生的說明書吧,因為上帝把一切都寫好,要引導我們人生的道路。我們不需要“跌打損傷”後才找到幸福。我們只需要放下驕傲,虛心來發現上帝所賜的美好!相信我,上帝的話語,你值得擁有!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箴言1章7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你好,十八歲的自己

作者:金倩,中國

那年我18歲,高三,我還沒有信主信得很好。我看到這個學生模樣的我,對未來既有希望卻又迷茫。如今再看,我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一年多了,時間過的好快!感慨不已。因為依靠上帝,一切都變得如此美妙!發現我還是那個我,很多都沒有變,我很開心!

2007年12月21日,星期五,陰

今天我就18歲了。

18年來,我是怎樣過來的?沒有經歷什麼大風大浪,也沒有感受到太大的挫折,彎彎曲曲,卻也順順利利地走到了今天。我今天便是成年人了,可是我做好準備了嗎?我還有那麼多想做的事,不等著我,就已經長大了。公園裡的兒童樂園,我還想玩呢?那些兒歌,我還想唱呢?為什麼我還未來得及趕上,就長大了呢?

我有一點迷茫,有那麼一點,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怎樣?一切都撲朔迷離。以我現在的財產,我有權利去想像我的未來嗎?我還是一如既往地自信並充滿希望。我也不知道自己哪裡可以與別人互相較量,比他們優秀的地方會不會給我帶來與他們的未來相同。18歲的我坐在教室裡,對社會一無所知,我到底會想做什麼?我沒有明確的答案,總想要順其自然。那天看了篇文章,是龍應台寫給她兒子的。同樣的問題,同樣的態度,一筆道出我的所想:逃避。沒錯,我在逃避這個問題。我並不自卑,可是在我所面臨的現實中,我的專長卻是別人眼中的玩物喪志,而他們津津樂於探討的,卻是我總也可望而不可及的成績,我陷於困惑中……

我在努力中掙扎,掙扎得異常疲憊。我是否真真正正地需要這些?學校裡所學的東西10%是將來要用的,50%是可以查找而不需要實記的,剩下的則是需要遺忘的。我真的要因為這些東西而放棄我的繪畫嗎?我的興趣所在,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而為我帶來既華又實的成就呢?當我10年後,再來看這篇日記時,我是處於什麼境地,是什麼身份?會否真正靠畫筆為我帶來物質和精神上的收穫?會否成為偶爾敲字來掙取稿費的自由撰稿人?再或者是坐在電腦前,靠它來果腹?不管我那時怎樣,畢竟現在是基礎,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經常受到來自真實生活中的各種洗禮,永遠不能放棄。

18歲了,我可以以成熟的心態來衡量這個社會的各種人和事,以一個成年的個體來思考自己的命運。這個18歲的到來得讓我如此措手不及,我還未準備好作為一個成年人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我即使不需要成績,但我也應為它來拼搏,來奮鬥,不能再是以前那個說說就算了的小孩。我之所以學習,是為了將來我有更多選擇的餘地,去找一個可以開心工作的職位,而不是被迫謀生。我該長大的。

18歲的今天會平靜地過去,別人看不到今天的特別,但在我心中,立下了堅不可摧的信念。不管未來如何,我定要讓它精彩!生日快樂!

5年後的我,如今已成為房地產廣告文案,在青年團契裡也有更好的團契生活。看完突然感慨,上帝真是恩待我,我確實一直朝著以前所憧憬的樣子在生活著。我現在的工作,很開心。不是被迫謀生,我每天都為榮耀上帝而工作著。我現在確實坐在電腦前,我也需要敲字來掙取所得,但我偶爾也還可以畫畫來獲得我精神的滿足。我很感恩。上帝竟把我的預想都揉和在我現在的狀態,實在是美妙!而我所謂的“玩物喪志”也被很多人認同,尤其在大學裡,變為我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我想說,我們的命運,依舊掌握在上帝的手中,可以為之努力,但無需多慮,一切上帝都掌管……那時的我真的想好多啊,因為不懂得依靠上帝,總是迷惘和困惑。感謝主,我終於回來,我願意一直靠主站立!

“……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
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上帝。
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以賽亞書41章9-10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父親的愛

作者:小當當Dannie,北京

一天,在公車上,身旁站著一對父子。突然急刹車,小孩子險些摔倒。父親把孩子摟在懷裡說:"別害怕,靠著我。"不知為何,這句話打動了我。世上的爸爸都如此愛孩子,何況那位創造我們的天父呢?我們喜歡靠著自己去完成事情,但耶穌希望我們凡事倚靠祂。不要僅憑著自己的力氣去戰勝那些難以克服的罪,要安靜地禱告,祈求聖靈幫助你。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
求魚,反給他蛇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
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馬太福音7章9-11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憂慮

作者:Carmen Siu,香港

一開始信主時,我經歷到,因著信仰而與父母有衝突。例如在清明節的時候,我們不拜祖先,因為我們所信的只有一位神,但這樣的行為就會令父母生氣,被他們大駡不孝;如果拜祭祖先的話,就是認為祖先可以庇佑我們,把他們與神同等,那就觸怒神了。那時心裡覺得作難,一方面怕神,另一方面又怕父母,為此事心裡感到憂慮愁煩。

然而作為基督徒,主耶穌給了我們甚麼權柄呢?就是可以向天上的父禱告!我為此事不斷禱告,求天父為我開一條路,讓我知道可以怎樣行。要知道父神的心意,在以弗所書六章一節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天父不是教導我們違背父母,而是要在主裡聽從父母的吩咐。拜祭祖先是父母的吩咐,但是違背真理,所以我們是不能拜祭的。當時知道應該要怎樣做,第一個就難題解決了,但還是會怕父母的責備,怎麼辦呢?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章10節)我們信主,必定會與其他未信的人有意見不合的時候,這是主耶穌已經在聖經中明明白白的告訴信祂的人,有時候結果甚至比被人責罵更嚴重。雖然我表明不上香後被父母斥責,但我心裡有平安,而且我相信主的應許不會落空,將來在天家會有賞賜的!再者,當我解釋過基督徒不這樣做,往後亦一直堅持遵行主的教導,父母是看在眼裡的,之後亦沒有再要求我要拜祭了。倘若我們不肯堅持,父母問我們何以有時候肯拜祭,有時候又不肯拜祭,就真的無言以對,難以令人信服,不能為主作見證,而且不遵守主的命令,也不討祂的喜悅。

當我們有憂慮的時候,讀經和禱告實在很重要,因為主往往可以藉此讓我們心裡有平安,有力量,且知道該怎樣做是合乎聖經真理。在家中常會遇到衝突,上述只是我經歷過的其中一個,我相信大家都會遇到很多不同難處,會有不同的憂慮。我學習為自己禱告,也為家人禱告。因為他們未信主的話,有時候是很難理解我們的做法。我記得有位信主的前輩教導:為主的緣故好好聽從父母,立志不被他們責罵,而唯一讓他們有機會責罵的地方,就是因為信仰的緣故!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到天父的跟前把憂慮卸下,為著自己也為別人不斷祈求,切切仰望上帝的平安臨到我們!

打包、大學、計劃

作者:Christie Weakly,美國

如圖所示,我要開學啦!同時,你也可以看出,離別之時,我的心裡真是五味雜陳(請仔細看我手中的白板)。我讀專科有一段時間了,之前也有一個學期是在外面上的,但實質意義的『上大學』,這將是頭一回。到目前為止,我最強烈的感覺就是興奮。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那邊看看會有怎樣的歷險擺在我前面了。從我第一次造訪算起,差不多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我就一直渴望再回到那所學校,但是上帝卻讓我等到現在。天啊,我準備好了嗎?

出發之前,我看著那些我輔導過的女孩子,與她們彼此注視,問:「你們計畫怎樣度過下一年?想要取得什麼成就?到年底的時候,你們想成為怎樣的人?」當然,我也問了自己同樣的問題。整個夏天,我都在仔細思考我下一學期的目標和願望。我該怎樣預備呢?我應該怎樣明智地利用我的暑假?我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且有計劃地度過了暑假。我花時間跟那些我想成為的人,或我想輔導的人待在一起。我寫作、思考、閱讀,靈修、工作、運動,完成了不少事情,這樣,當我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我就可以說:『整個夏天,我沒有虛度。』這周,我坐下來,要為明年的生活寫下優先次序。

我問自己:「我要怎樣度過今年,才能在明年春天回顧過去的時候,可以問心無愧地說『這一年我沒有虛度?』」我定下了幾件我想做的事情。首先,我想管理好我的時間。我想知道我的時間都花在哪裡了,因為我想善用它們。其次,我想將與上帝相處的時間列為優先。我知道除非有意計畫,不然靈修不會成為我忙碌一天的開始。因此,我將它列為優先考慮的事項:我必須有靈修時間!同時,我也想要有健康的飲食。我想保持身材,也要身體健康。對我來說,絕對不要新生肥胖症*!我想交許多優秀的女性朋友,並與她們有更深層的溝通與交流。我的清單就這樣一直延續下去。決定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是非常重要的,但我相信最重要的決定是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關於這一點,我想稍微多說一點背景故事。在我和好朋友喬伊各自出發去不同的專科學校之前,我們和幾個家庭一起開辦了一個有趣的家庭聚餐,大家也為我們倆做了禱告。作為歡送我們的一部分,喬伊的媽媽莎莉問了一個讓我怔住的問題。她說,你對上大學的理解是什麼?我告訴她,如果我必須選擇一個回答的話,那就是我擔心我會很寂寞,沒有人會努力瞭解我或者發自內心地愛我。她告訴我,最好的療法或者不擔心的方法是致力於服事他人。我之前對此思考過很多,但從沒有從我害怕交不到好朋友的角度思考過。因此,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我的目標是服事人,那麼我永遠也不會對人失望。這一點幫助我做出了第二個決定: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我想在學期末回顧的時候,看到我生命中的改變。我想成為一名服事者,就像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5章13節告訴我們的那樣。我想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別人 身上。我想思考可以怎樣給予,而不是索取。我帶了兩個茶杯——還有約克夏黃金紅茶和一些瑞士蓮巧克力——因此我可以請人喝下午茶。我還有大量的信紙,可以在大家遇到困難時給他們寫便條(羅馬書12章15節)。我有很多指甲油,可以給其他女生美容時使用。我還有一個急救箱,裡邊裝有布洛芬,奈奎爾和蘇達菲等等,可以照顧那些生病的女孩子(路加福音10章9節)。我想使用所有這些工具與他人有更深的對話,為我所生活的環境帶來生命的影響。我想以充足的愛待人,成為一個燈塔,就像上帝在馬太福音5章16節中呼召我們去做的那樣,並且證明上帝愛我們、供應我們所需,不僅僅是我們日用的必需品,還包括那些我們所渴望的東西(哥林多後書9章8節)。這就是我想在我生命中看到的改變!

另外,我知道我還需要學習負責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得向上帝交帳(羅馬書14章12節)。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寫下這一切!現在,你們都知道了我的目標,除了為此努力之外,我別無選擇。我告訴喬伊和另外一個好朋友,以及那些在喬伊和我的聖經學習小組中的女孩子們,我們每週都要用Skype通話,注視彼此的眼睛,然後問:「你到底進展如何?」,如果懶惰,我們就彼此訓斥。

因此,我也要問你同樣的問題:你計畫怎樣度過下一年?到年底的時候,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一個計畫吧。寫下你的目標。我為自己想做的每件事情以及想成為的樣子,列了一個很長的清單,或者可以說是一個標準,這樣我就可以自我檢查,看每週的進展如何。這個夏天的每個主日,我都去星巴克花幾個小時讀聖 經,寫日記,大概地評估我的生活和我自己。我將會在學校繼續保持這種習慣,並且每週都看一下,哪些是我下周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充實有意義的生活不會自然發生,它需要付出與願景。

好啦,這差不多就是我關於計畫生活的演講啦,至少目前就是這些。讓我們像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光那樣度過今年吧!有計劃地。正如我媽媽所說:“go M.A.D(go make a difference)活出不同!”

**發胖症是一個在美國和加拿大常用的表達方法,指的是大學生第一年通常體重會增加很多(稍微武斷地設定為15磅)。(來源:維基百科)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語網站

壓迫

作者:伊恩,香港

這幾天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家人被一些人惡意對待,甚至出言威脅,我們都心如鹿撞,憂愁滿面。眼見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已極度辛勞,現在還要陷上這個令人擔心的困局,我心裡感覺很不平安,做事時也很不專心。我沒把我的憂愁告訴家人,因為怕會牽動他們的情緒,我只能把一切都告訴天父。我知道我需要安靜在主的面前。

主啊,
我擔心那些惡人不知道會再怎樣對待我的家人。
我擔心爸爸媽媽為了不讓我擔心而不跟我說出真相。
我擔心爸爸媽媽會很擔心。
我擔心爸爸媽媽不懂得怎樣應付那些人。
我擔心……

又把事情告訴了幾個好友,可是他們都只能與我一同嘆息、一同禱告。
我在禱告中這樣說:

主啊,
也許我真的幫不上甚麼忙,可是我把這一切都交託給祢。
我知道也確信,祢是知道受委屈的人的痛苦,也會施行公義。

主啊,
就願祢的國度實現。阿們!

禱告完後,在晚上靈修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段經文:
“Lord, you know the hopes of the helpless. Surely you will hear their cries and comfort them. You will bring justice to the orphans and the oppressed, so mere people can no longer terrify them.”
(Ps 10: 17-18, NLT)

感謝主,因祢賜下寶貴的安慰和應許,祢會親自為被壓迫的人伸冤!
我會一直這樣相信下去。

你我都是主角

作者:瑞瑞,菲律賓

「法老和他一切臣僕,都以這事為妙。
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上帝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
法老對約瑟說:『上帝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
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
(創世記41章37-40節)

約瑟前半生如此的坎坷,但是連他自己都不曾想到,他人生的轉捩點,竟然是法老的一場噩夢:七隻乾瘦醜陋的母牛,吃掉了肥壯的母牛;七個脆弱的穗子吃盡了飽滿而佳美的穗子。法老顯然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意義,單單憑這夢境中的圖像,就已經嚇得他魂不守舍。

法老的一場噩夢,背後卻隱藏著長達七年之久的「地區性大饑荒」,甚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乃至帝國的興衰!不過,法老真是幸運的,他竟然可以從夢中得到上帝的啟示,他的國中居然恰巧有一位約瑟,不但可以解夢,還可以為法老想辦法、出主意!我們常常會被轟轟烈烈的事情所吸引,卻忘記了在這超然故事背後的上帝,同時上帝所要達成的目的。

上帝豈是真的只是為了要讓埃及與周邊地區來一場豐收與饑荒的交替嗎?我們從《創世記》的角度來看,上帝用如此大的排場,竟願意在這出歷史大戲中突出男主角約瑟,並讓約瑟成為上帝手中的器皿,成為雅各全家、乃至整個地區的祝福!

你我在這個世界的存在,也和約瑟一樣,絕非偶然!你我可以有機會相信上帝,這其中的經歷也絕非只是人間的巧合!我們歲月中經歷過的每一幕,豈不也都是上帝精心設計與安排的嗎?願我們在生活中常存「感恩的心」,同時好好思想,天天預備自己!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上帝必定要藉著我們可以成為「眾人的祝福」!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全新的你

作者:麥田采薇

四年前,我大學聯考失利,令父親十分失望。後來我上了技職學校,學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學校很小也沒有朋友 ,於是感到挫敗又無助。

一開學,第一次到團契聚會敬拜時,大家唱著《全新的你》—— 心裡真的很希望有人能夠給我力量去改變。那一刻,似乎感覺到這位愛我的耶穌可以將一切都更新。以後的每次聚會,就成了我最期待的時刻——享受詩歌帶來的釋放和喜樂,喜歡弟兄姐妹的關懷和問候,喜歡溫暖的團契生活。

每個清晨,年長的弟兄姐妹都帶著我們一起靈修。在綠草坪上伴著吉他的聲音,我們一起唱讚美的詩歌、一起讀經、默想、禱告。這是一天當中最美、最溫馨的時刻。我的思想,在主的話語裡,一點一點得改變;我的生命,也在團契的溝通裡,漸漸成長。當年長的弟兄姐妹畢業後,我開始帶新來的弟兄姐妹一起靈修、聚會。看到新來學校的他們,我想起了剛來學校時的自己——在偌大的學校裡,找不到自己心靈的歸宿。於是漸漸感到自己身上多了些責任。帶小組的過程中,我聖經知識不夠,就只能不斷去學習,去買屬靈的書籍來看;不會帶禱告會,就只能不斷禱告,以禱告來操練禱告;另外,我還要學習組織、溝通、關懷等許多的功課。在這些過程裡,我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既缺乏愛心,又缺乏忍耐,但以賽亞書40章30-31節說:「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

藉著服事,主慢慢地改變了我的心,讓我學習去愛別人,關懷別人。當我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願意去看顧周圍的人時,那原本嚴重的抑鬱與挫敗,漸漸離我而去,取而代之是心中的平安和喜樂。當我知道靠自己很難去愛人時,主也使我明白,祂是愛的源頭,祂願意將祂豐盛仁愛的生命傾倒在我空虛的軀殼裡,使它豐盈起來。我真知道,祂是那位賜我新生命的上帝。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人生苦短

作者: Matthew Koh, 美國

“人生苦短”(YOLO-you only live once)是一個現代流行語,也是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的座右銘。

這個名詞本身有自己的簡易邏輯:人生苦短,所以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單調無趣的事情上呢?為什麼不把每一分鐘都當作人生最後一分鐘來度過?如果人總有一死,那麼就不在乎是死於20歲還是80歲了。重要的是有沒有最大程度、最刺激地享受了活著的每一刻!畢竟,人生苦短。

但基督徒的邏輯卻不是這樣。因為在基督信仰中,人生並不苦短。某種意義上來說,基督徒有兩次生命——在世上的生命,以及復活後與耶穌基督在天國永遠的生命。正如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照樣,在基督裡我們也都要復活。(哥林多前書15章20-23節)

因此,我們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是照『人生苦短』及其代表的人生觀那樣活,還是選擇為上帝而活並遵循由此帶來的人生觀?這個抉擇,並不是一個新的挑戰。

使徒保羅曾引用以賽亞書22章13節:「我們吃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來支持他的觀點:如果沒有復活,那我們也盡可以今朝有酒今朝醉。實際上,保羅是厲聲喝道:「斷不是這樣的!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那就讓‘人生苦短’來掌管我們的生命吧。但是,死人已經復活了。」所以保羅寫道:「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你們要醒悟為善,不要犯罪,因為有人不認識上帝。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愧。」(哥林多前書15章33-34節)

最後,『人生苦短』的想法是短視的,就好像在馬拉松比賽中前100米衝刺一樣。而人生的終點並不是死亡。對於基督徒來說,等待他們的是那榮耀的復活和對死亡的終極毀滅。正如哥林多前書15章26節「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但是,對於不信之人,等待他們的是最終的審判和定罪。

即便如此,基督徒還是會發覺要擺脫屬世的生活方式,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給上帝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好像我們錯失了生活的良機,只能羡慕地、眼巴巴地看著我們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同年齡層的人。

但生命遠不止如此。死後還有更多的收穫,或更多的失落。我們有兩次生命,這是你完全可以信靠的應許。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