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s

我們要如何才能既生活在這個世界又與之分別為聖呢?(有聲中文)

作者:Q Jackson,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我自己選擇讀的大學,完全是個屬世的地方。那是一所很大的州立大學,學生們抽着各種各樣的東西,喝着各種烈酒,去夜店,性關係混亂,完全不在意課業和學習。我的專業要求我選修幾門課程,理念還與我的基督教信仰相悖。總的來說,這所大學宣揚的是成功、自助和「及時行樂」。那真的是一個世俗而混亂不堪的地方。

我在這所世俗大學的經歷,絕對可以成為「基督徒如何在完全不在意公義和信實的環境中堅持信仰」的絕佳研究案例。我一直掙扎着,在融入世界和徹底逃離它中間尋找平衡。

 

老生常談中的聖經依據

聖經中有很多講到我們作為基督徒應該如何與世界分別為聖的經文。例如,歌羅西書3章2節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思念「上面的事情」,羅馬書12章2節勸說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因為我們是被上帝更新的人。畢竟,我們是另一個國度的子民。我們是光明之子,而非黑暗之子(歌羅西書1章13節)。

雖然如此,我們也不能逃離這個世界。耶穌給祂的跟隨者的大使命是要我們進入世界去使萬民做祂的門徒(馬太福音28章19節)。那麼,我們要如何平衡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指令呢?

一個老生常談的說法是我們應該「活在這個世界上,但不屬於它」。這個建議聽起來真的不錯,但除非可以被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否則理論再好也無益。我的生活經驗,尤其是在大學的那段經歷讓我找到了「活在世界上但不屬於它」的關鍵——那就是在這個世界上做一個跟隨聖靈引導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跟隨聖靈的引導

在這麼一所無比世俗大學里做一名基督有多麼困難,我在第一年的體會尤為強烈。

大多數美國大學生都把萬聖節和聖帕特里克節默認為一年當中最盛大的飲酒狂歡日。在我大學第一年的聖帕特里克節那天,我發現我所有的好朋友都去參加派對或者是出城去狂歡了。因為之前我拒絕過太多這類活動的邀請,以至於像這種瘋狂的派對他們連問都不會問我了。

這個情況讓我周末忽然沒有事情可做。突然間,「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卻不屬於它」讓人覺得有點孤單。

我在聖帕特里克節的困境足以說明我們活在一個充滿了各種狀況的世界里。它們有些很重要有些可能微不足道。但我們必須做出決定,讓自己不被這個世界和它的價值觀影響。

確切地說,如何「生活在世界上」卻不被它影響,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事。在聖帕特里克節的那個周末,上帝完全可以帶領我去參加一個瘋狂的大學生派對,因為即使是在那些黑暗的地方,也有祂給祂的子民預備的工作。我意識到,要解決這樣的困境,我們不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如果我們依靠聖靈的指引,即使我們身處於一個不敬虔的環境中,也完全可以確信自己沒有被這個世界的模式影響。

在學習如何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不屬於這個世界的過程中,分辨出聖靈的引導和我們肉體的傾向是至關重要的。

當我們基於肉體的傾向而做決定時,就變成了「屬世界的」。我會想要參加聖帕特里克節的慶祝活動是因為在我的心底有一種想要放鬆、想要融入、以及想要避免孤身一人的渴望。這些渴望並不是壞事,但它們卻是來自我的肉體,而不是來自於我的「」“保惠師”的引導。

儘管聽起來讓人無法置信得簡單,但我們的確可以通過跟隨聖靈的指引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卻不屬世。我們無法用人的智慧和理解去知曉哪些時候我們需要逃離,哪些情況我們需要全副武裝開戰。這就是為什麼耶穌把聖靈描述為我們的保惠師,祂被派來幫助我們,並且永遠與我們同在(約翰福音14章15節)。聖靈就是我們的引導者啊!

我知道我不應該去聖帕特里克節的狂歡,因為所有讓我去的因素都是出於肉體的。當我們的肉體引導我們去一些有問題的地方時,我們絕對不應該妥協!

因為沒有去成派對,我最後發起了一個小型聚會,邀請了一群我在學校一個基督教事工中認識的朋友。他們都是新朋友,並沒有讓我感覺那麼自在,但比起飲酒狂歡這絕對是一個頗有意義的選擇。

 

自信地走進這個世界吧!

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走進那些不那麼舒服的環境中。我們可以徑直跳入其中。就像在我的州立大學引導我那樣,信實的聖靈會訓練我們在祂的引領下憑信心去做任何事情。

在我完成了學位並開始我的第一份研究生工作時,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那是一個令人沮喪又精疲力竭的律師事務所。就是在那個地方,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學會了更多依靠聖靈的指引,讓祂來告訴我該如何使用我的時間,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該保持沉默,什麼時候要去參與,什麼時候應該撤退。「」

我們若倚靠聖靈,就可以大膽地踏入黑暗的領地,因為光要照在黑暗裡,黑暗是無法戰勝光的(約翰福音1章5節)。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決定中都尋求聖靈的引導,這使我們能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卻不成為其中的一部分,這也使我們能將福音帶到我們身處的墮落世界當中。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當牧師當到抑鬱,我才發現是自己太驕傲(有聲中文)

作者:Jonathan Hayashi ,日本

翻譯:Patty Song,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有一天早晨我醒來感到特別沉重。我像往常一樣打開聖經開始閱讀。雖然一直以來上帝的話語總能帶給我平安,但那一天,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不知怎的,我內心裡有一種深深的不安感。我感到既沮喪又憤怒,我想乾脆放棄我在教會的一切服侍,轉去做別的事情。

最初的沮喪隨着時間不斷累積,之後我開始陷入絕望,而絕望最終變成了厭惡。我開始失眠,變得很容易生病。我開始對教會和日常生活失去盼望。這種不穩定性和不安全感最終使我變得麻木,我甚至感受不到了任何情緒。我完全筋疲力盡了。最後,我意識到我需要去接受心理輔導了。

一次,當我坐在心理諮詢師的辦公室里接受輔導時,上帝忽然讓我看到了我的驕傲。祂開了我的心眼,讓我看見自己並沒有因為不貪財也不好色而脫離罪的困擾,我知道有一個我必須要開始正視並且比這些還要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我的驕傲。

因着自己的驕傲,我相信我可以憑着自己的能力完成教會的事工。然而,當事情的發展偏離了我的預期時,我就開始憤怒,因為我感到自己應有的權力被剝奪了。

那些層出不窮的帶有攻擊性的問題和似乎已經被遺忘的教會領袖責任讓我覺得厭煩。漸漸地,驕傲的罪把我變成了一個苦毒的基督徒、丈夫、父親和牧師。最終,它導致我得了抑鬱症。

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開始慢慢重新找回那種在基督里的自由。我認為驕傲是一種十分致命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的罪。這一次,在我這段抑鬱的痛苦教訓中,上帝告訴我該如何面對那常常導致我憤怒和苦毒的驕傲。雖然我還不能完全制伏它,但每當我感到自己要屈服於驕傲時,下面這些方法都能幫到我。

 

謙卑和懺悔

作為一個牧師,我很多時候不能向對方或者自己承認我真的很生氣。相反,當我覺得我的發言權或領導權受到挑戰時,我會說,「我對此感到惱火。我對此感到沮喪,我為此感到氣餒。」

然而其實我是在說:「你們沒有按照我的想法來做。」這就是導致我生氣的驕傲之罪。這並不是義怒,這是有罪的、自私的憤怒。而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化解這種憤怒:謙卑。

這感覺就像上帝在用一根巨大的屬靈杖敲打我,並且對我說:「Jonathan,你的生命不是以你自己為中心的。謙卑下來,認罪悔改,遠離驕傲的罪吧。」世界並不是圍着我轉的,而我的一生,是為了榮耀上帝而活(哥林多前書10章31節)。我不應該掩飾我的罪,而是需要悔改。我需要承認我冤枉了上帝,我需要祂的原諒。

C. S.Lewis在《返璞歸真》一書中說道「墮落的人類並不單單是一個需要改進的不完美品,而是一個需要繳械投降的赤裸裸的反叛者。這個投降的過程,被基督徒們稱作悔改。然而悔改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並不是吃下一個「謙卑餡餅(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搞定的事兒…..它意味着要治死自己的一部分,經歷某種意義上的死亡。」

悔改雖然不易,但如果我們想要不被驕傲和憤怒捆綁,悔改是必須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首先承認我們的假義怒。這要求我們不僅對憤怒本身悔改,還需要為我們給這個憤怒冠以「正義」之名而懺悔。

「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彼得前書5章6節)我在教會事工的推進以及在這個有形世界的發展都不取決於我自己。然而我的驕傲卻要求得到立即的效果。「這是我應得的!」驕傲說。

當事情沒有如我們所願的進行,我們就變得失望時,撒旦就會趁機邀請我們去咒詛上帝「你棄掉上帝,死了吧(約伯記 2章9節)」,但如果我們在此時選擇仰望上帝和相信祂,那麼到了時候,祂必叫我們升高。

 

相信並安息在「上帝永遠掌權」的真理中

要戰勝驕傲和憤怒的罪的確很難。我也意識到,我的年紀越大,我就越容易為自己的憤怒問題辯護。正如John Piper在其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所說的那樣:「基督徒生活中最艱難的戰役之一是與你的怒氣爭戰。」

過去,我不想依賴上帝。我經常拒絕祂,而選擇用我自己的能力去處理問題。但在整個過程中我都得不到安息。拒絕將我的怒氣降服在祂的面前、拒絕信任上帝,是一種叫做「自力更生」的驕傲。因着不相信上帝,我便不自覺接待了魔鬼並任其在我的心中和我各樣的關係里為所欲為。

這是一場我們無法靠自己得勝的戰役。不管我們怎樣努力,我們始終無法克服自己的罪。但是我們的掙扎可以將我們帶到掌管萬有的創造主面前。上帝的恩典使我們在謙卑中成長,因為祂除去我們的驕傲。

我們知道基督掌管整個世界和在其中發生的一切(詩篇135篇6節)。祂從不無助,從不沮喪,也不失意。並且上帝的統治是不受限制的。這乃是上帝的屬性。這一事實應該是讓我們充滿盼望的,因為它告訴我們,上帝比我們眼下的問題要大得多。我們沒有理由為眼下的不順心而煩惱,因為我們知道,最終,上帝仍然掌管着這個世界和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藉著禱告把你的掙扎帶到上帝面前

與我們的焦慮和憤怒征戰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禱告。無論何時,無論處在何種景況,我們都可以和主耶穌交談,讓祂知道我們的感受。對於我們任何的請求祂都不會覺得奇怪,因為祂已經知道我們在經歷的事兒了。當承認我內心的真實感受時,我就是在信靠我全能的天父上帝,而這一做法幫助我平靜了內心。

在與抑鬱症鬥爭的初期,我是不可能說出以上這些話的。因為那時,我只是單純想擺脫我的憤怒。我想感到快樂和哪怕暫時的平靜,我不顧一切地去嘗試任何能拯救我擺脫痛苦的方法。

但是上帝對我有別的計劃。祂用我的憤怒告訴我,我的心離世界太近,離上帝太遠。祂讓我看到,我一直都只為我自己着想。最終,上帝幫助我看清,我無法靠自己的能力擺脫罪,而只能仰望基督,單單信靠祂。

就在幾周前,我四歲的侄子中風了,他的身體左側完全失去知覺。這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局面。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沒有人可以告知他之後的情況會怎樣。我甚至不確定我是否有足夠的愛心來繼續鼓勵他的母親。在這個時候我其實很容易就會又回到之前那種倚靠自己的習慣中。然而,過去的經歷提醒我,戰勝憂慮方法就是不受憂慮所迫,藉著禱告來到主面前。

你是如何應對憤怒的?你斥責過使你生氣的人嗎?你是否在忽視或迴避這個問題?你是否允許上帝監察你的內心,讓你看到你生命中的軟弱?你是否提醒自己要謙卑並相信上帝的主權?

振作起來,弟兄姊妹們。鼓起勁來,我的朋友們。上帝與我們同在,祂和我們一起面對我們生命中的各樣掙扎。在風浪翻騰波濤洶湧的時候,把你的信心放在那創造萬有的造物主身上吧,因祂一直用祂那無法抗拒的恩典托住我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愛上愛主的妳(有聲中文)

作者:Philip,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出自PEXELS

大二的時候,長輩帶領我們青年團契學習了半年的戀愛輔導課程。我當時多麼希望自己立刻就能遇到上帝為我預備的那個她,進入雅歌般的愛情。可是,當我面對周圍的環境時,又總是沒那麼堅定。有時候,我會告訴自己說:「找個自己喜歡的姑娘,即使不信主,也可以帶到教會嘛!」

隨着服事心志的堅定,我在上帝面前陳明了自己的心意:「求主賜我一個她,希望她愛主超過愛我,希望我遇見她的時候能夠愛慕她!」可是,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向主禱告,上帝卻彷彿一直沒有回應。但我心裡一直堅信:「你便知道我是耶和華,等候我的必不致羞愧」(以賽亞書49章23節)。後來,教會長輩給我介紹過幾次對象,但我更希望能夠自己在生活中遇見。可直到研二我也還是沒有遇見這個她,於是我坦然對主說:「主啊,我願意放下自己的意思,求祢帶領,讓我好好服侍祢,婚姻的事情也聽從主便吧!」

萬萬沒想到,讀研期間,我竟遇見我喜歡的她了!

第一次遇見,是一個偶然。當時我在參加一個培訓,突然有一個女孩急匆匆來找我借單元樓的鑰匙。後來才知道,因為有人請她幫忙找一個人,她就放下正在吃的自助餐,只喝了幾杯酸奶就過來借鑰匙了。我當時只是覺得這個女孩真逗,自助餐只喝了酸奶,但從沒想到生命中還會有機會遇見她。過了一段時間,教會有一個朋友告訴我有一位姐妹要來我們教會實習,讓我在主裡面多多為她守望。我得知這位姐妹到達的時間是早上6點左右,便問長老怎麼去接她。長老說:「我本安排人開車去接,但是這位弟兄突然有事情,我自己去吧!」我心裡想,長老年齡大了,自己又是個年輕小夥子,也是一次服事主的機會,要麼我去接吧。於是,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匆忙中去了火車站。見到這位姐妹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她就是之前找我借鑰匙的姐妹。回教會的途中,我們彼此交通了一些個人的情況。吃飯的時候,她問我:「你服事的方向是什麼?」那時,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很清晰,因為我一直覺得預備好心志最重要,有一天,主若使用我,我希望我可以說:「主啊!我在這裡!」

之後,我有機會去上神學課,又跟這位姐妹接觸了幾回,感覺她和主的關係好親密。不知道為什麼,有一天晚上,我特別想去團契。想到這位姐妹的時候,我問主說:「主啊,是她嗎?」我跪在上帝面前忍不住流淚,整整一個小時左右。「主啊,如果不是她,求祢不要讓我衝動,我願意在祢的旨意中行走,求祢不要讓孩子封閉的心隨意打開!」。之後,我開始愈發關注這位姐妹。她對團契服事的投入,對新人的接待,對上帝話語的認識,以及大家吃飯後她對餐具的洗涮,都讓我覺得她是很愛主的一位姐妹。後來,我又得知,她因為想要預備自己去服事穆斯林人群就堅持不吃豬肉,這讓我深深地被觸動。

我繼續為著自己的婚姻禱告。禱告中,我發現自己喜歡這位姐妹的想法越來越強烈。我喜歡她的心志,喜歡她那份熱情,喜歡她的使命。之後,我又禱告,請求上帝讓我有合適的時間可以親自對這位姐妹說:「我喜歡妳!」。

可是,到我定好表白的那一天,她生病了。我心裡有些掙扎,想着要不要表白。這時,我突然想起一位弟兄曾經說的一句話:「有想法應該勇敢地把態度表達出來!」。我禱告主說:「主啊,要是今天能見到她就好了!」後來她發信息說突然有事,我心裡有點傷心,覺得可能見不到她了。但是,感謝主!最後,我還是見到了她,說出了內心的表白:「今天,我想對妳說:我喜歡妳!惟敬畏耶和華的姊妹值得稱讚」,「我喜歡妳,是因為妳愛主而喜歡妳,喜歡妳的熱情與坦誠,喜歡妳的心志與使命。雖然我知道我不配,但上帝卻讓我遇見妳,不早也不晚」,「愛不是感覺,不是衝動;愛是一種決定,是一種接納;在祈禱中,我發現愈發喜歡妳」……

就這樣,我們牽手預備走進婚姻。回想一下,她與我之前的設想或許有出入,但她對上帝的熱愛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最初只是想找一位信仰基督、外貌賢惠、學歷還可以,我自己也喜歡的姐妹,後來卻發現,愛主,又碰巧喜歡我,就是最寶貴的「條件」。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上帝的慈愛使我們如鷹展翅上騰(有聲中文)

作者:葉玲君,台灣

語音播讀:楊瀾,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出自PEXELS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 40章31節)

不知道你有沒有累到受不了倒頭就睡的經歷?我的人生中有過許多次,最近這幾次是在美國上課實習中發生的。在過去的一年中,自認是敬業夜貓子的我,常常清早不到七點就爬起來,匆匆忙忙開著車到指定的實習地點,替美國低收入家庭的小朋友做心理和學習的輔導。除了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之外,我都在忙。在和小朋友交流的過程中,除了語言和文化的差異需要克服之外,還有些頑皮不受控制的小朋友常常挑戰我的極限。很多時候,一不注意手機就被偷走了,然後我要再去和嘻嘻哈哈的小朋友要回來。意想不到的是,在幾次團體活動的時候,我竟然被7、8歲的孩子吃豆腐。

實習的時數很長,通常在第一個實習結束之後,我傍晚又要開車到第二個實習的地方,再和另外一群課後輔導小朋友接觸,直到晚上7點才能回家。如此反復了好幾個月之後,我的身體實在是非常疲倦。在外吃完飯,回家后不到9點,我倒頭就睡,哪還有什麼力氣去和家人溝通、聊天和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個時候,我自我安慰告訴自己,「實習只有一年,結束就好了,這個實習也是為著上帝做的,這不是只是為了一個學歷而已」。但我的身體不像我的意志力一樣,累了就是累了,忙了一天回到家,身體就像被掏空,非常無力。還好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還能用著最後一絲的力氣,潦草地和上帝交代一下當日發生的事情和需要上帝幫忙的事項,然後我就像被人揍了一拳一樣睡著了。

有的時候我也是內心會有苦讀和抱怨。我那時候還挺羨慕上帝並不會像凡人一樣,因為上帝不會因為硬要累積心理實習實數而感到心理疲憊;小朋友不聽話的時候祂也不會不耐煩;祂也不會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而覺得困乏。還好我們那賜力量的上帝真的知道實習的辛苦,常常在我疲乏的時候賜給我力量,在我軟弱的時候,加給我能力。在那辛苦的一年中,上帝常常給我夠用的恩典。有的時候,我實在太累,一邊開車一邊趕路,便又和上帝說我好累。然後,祂就自動幫我把實習取消了。好幾次我開車到了實習地點,實習的地方根本就沒開,要不小朋友去校外教學了,要不就是學校鍋爐壞了,沒有暖氣而全校停課這樣意想不到的狀況。我只有笑嘻嘻開車回家休息了。

我很感恩,知道上帝真的給我力量能度過實習,祂也知道當我的身體不堪負荷的時候,就巧妙安排我休息,讓我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實習這一年我真的體會到和上帝一起是好的,祂的恩典也是夠用的,因為愛我們的上帝真的知道我們的辛苦。當我們在無力面對前方的事件時,只要信靠祂,祂必給我們夠用的恩典,讓我們能休息,能靠著祂重新得力來繼續奔跑前面的路程。就如老鷹不是一直笨笨的使用力氣不停振翅,而是靠著空氣對流所產生的上升氣流一樣展翅上騰和滑翔在山谷間。希望讀者也能靠著上帝的慈愛恩典來奔跑過上帝所賜的每一天,阿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我從高原攀登中學到的屬靈功課

作者:Paul Mok,香港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由作者提供

現在是海拔2700米的日瓦鎮(又名香格里拉鎮)。我和五位朋友把不用的行李寄存在香格里拉的酒店裡,只帶上幾個背包和必需品便向亞丁村出發。我們此行的任務是爬上接近海拔5000米的五色海。我們當時的身體感覺還算良好,只有輕微的頭痛,心率有點上升,指甲出現輕微的瘀青色。

現在到了海拔3900米的亞丁村,氧氣變得非常稀薄。我們的活動能力變得受限。我們只爬了幾阶樓梯,就已開始出現氣喘的現象。我也開始使用氧氣筒,但盡量保持在一小時吸一次的節奏上。之後我們很快地坐巴士到扎灌崩,宣佈旅程正式開始!

為每個呼吸感恩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11節)。透過這次的行程,我才真正體會到這句經文的真意。我們平日覺得平常無奇的小事,在高原都變得十分值得珍惜和感恩。我們以為每一分一秒的呼吸非常容易,甚至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然而,你很难想像在高原吸取足够的氧氣是一件多么艱難的事。任憑你如何用盡橫隔肌和肋間肌收縮,把肺內的氣壓降到最低,讓氧氣和每一個血紅細胞結合,但吸入的氧氣往往還是不夠。我真的從來沒有想象過我會為自己能夠正常呼吸而感恩上帝。這個經歷讓我更加珍視生命中的這些小細節。千萬不要覺得一切都理所應當,祂的恩典其實就藏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中。學會欣賞生活吧,讓我們的人生行走得不一樣。

現在我們到了海拔4180米的絡絨牛場。泉水從水澗間嘩啦嘩啦地流下來,路邊的小黃花也開得燦爛,景色靜謐而美好。然而,天上漸漸開始漂起雨來。雖然現在是炎熱的七月(廣州有28℃的高溫),但在稻城亞丁氣溫則只有10℃。加上下雨,我們的體表溫度進一步降低。并且山路濕滑,難以行走,因此我們平均5-10分鐘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讓心跳速率稍慢下來,等待氧氣濃度回復正常才繼續起行。

握住應許,不放棄!

「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與你同在,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直到耶和華殿的工作都完畢了」(歷代志上28章20節)。對于去看牛奶海和五色海这件事,天氣至關重要。因為只有晴天時,湖面才有最好的效果。然而縱使現在烏雲密佈,空中飄雨,我們一行人依然選擇继续前行。這就像是我們的十架路。有不少人因为看到环境中的困难就软弱和放弃了。然而作為真正跟隨主的信徒,我們應該握住主的應許,大膽地向前走。我的弟兄姊妹阿,愿我們的信心剛強。當我們懷疑祂與我們立的約時,就真的沒有辦法爬上去了! 這一路上,我不斷提醒自己:「再堅持一下,我可以做到的!」就是這句說話促使我不斷向上爬,勇往直前。直到我看到了牛奶海,又看到了五色海……

我們終於到了海拔4600米的牛奶海。眼前是和諧融合的綠色與藍色海水。我們亦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一顆顆的石頭。我和朋友們都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大家興奮地互相擁抱。這實在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 6章10節)。海拔4700米的五色海很漂亮。但始終因為天色的問題,我們沒有看到她最美的一面。不過我們仍然擁有滿滿的成就感。我終於體會到「釣勝於魚」的道理了。這個經歷讓我想到我們的禱告和屬靈生活。我們常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禱告,希望阿爸父能垂聽並按照我們的想法回應。我們每天恆切地禱告,為着能看到最美的「五色海」。如果天父沒有回應和讓我們如願,我們就十分挫敗,甚至抱怨祂。但我親愛的弟兄姊妹呀,不要氣餒!雖然我沒有機會看到五色海最美的樣子,但我擁有了爬上海拔4700米的能力啊。我們在困難中禱告和信靠祂的過程也讓我們的靈命逐漸成長起來。如羅馬書5章3-4節所說:「患難生忍耐,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愿我們不以自己的目光看世界,而是用祂的目光,并期待祂在我們生命中的計劃。

最終我們又回到了海拔3250米的新都橋,我們的高原反應也慢慢退去了。當我們再討論看過的風景時,真不敢相信我們竟然去過了稻城亞丁這個地方。看過的風景和這一路上的經歷會永遠地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感謝主讓我在這次的高原攀登中學到了寶貴的屬靈功課。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從漫畫《灌籃高手》思考基督徒該有的態度

shohokuartwork
作者:雪倫,馬來西亞

親愛的,你聽說了嗎?陪伴你整個童年的《灌籃高手》再版開播了!相信光看一眼海報或聽一會兒主題曲就會讓你感慨萬分了。瞬間就能將你帶回那個熱血沸騰的青春年代。然而,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部熱血漫畫也有我們可以學到的屬靈課哦?

最近跟同事聊天的時候得知對方是個動漫迷。這讓我想起我小學時也非常喜歡看日本的動漫。但那時候的我因為沒有電腦,所以天天跑到隔壁表哥家去看,以至於我愛看的不是少女動漫,而是少年熱血動漫。像火影忍者、海賊王、灌籃高手這些都是我很喜歡看的。

說到動漫,雖然有些人不鼓勵基督徒太常看動漫,這我不否認,因為現在的確有些動漫的內容怪異,並不是所有的都適合看。這時就要靠我們有智慧地去選擇,以及以怎麼樣的心態來看了。但回想我以前看過的幾部動漫裡,很奇妙的反而給予我在信仰上的一些思考。

我最喜歡的一部動漫叫灌籃高手(Slam Dunk)。它是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以高中籃球為題材的漫畫,后改編成動畫。故事描述了一個有點像小混混的主角——櫻木花道,為討好暗戀對象的歡心,原來毫無籃球基礎的他未仔細考慮就加入了籃球隊。然而櫻木的潛質加上不服輸精神,使其球技飛速進步,漸成球隊裡不可缺的主力球員,跟著教練以及其他球員們一起打入全國大賽。

透過這動漫,我知道了作為一名運動員除了技術以外,心態方面也是十分重要。比賽不可避免的一定會遇到許多壓力和挫折,因此他們需要清楚明白他們的目標,且專注於該目標,才能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仍有動力可以勇敢前進,取得勝利。灌籃高手裡面有個角色叫流川楓,他總是清楚自己目標為何,籃球就是他所要追求的東西,所以其他的事情對他來說都不屑一顧。雖然他有天賦,但背地裡也非常認真地練習,且自我要求嚴格,還曾對櫻木說過:我可是投了好幾百萬顆球的選手。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被稱為籃球界的超級新星,是球隊非常出色的球員,實力被大大認可。

我們基督徒其實不也一樣嗎?我們需要清楚且專注於我們的目標,如同運動員一樣,這樣才能排除萬難,成功跑向最終目標。而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進入上帝的國度,得享永久的生命。那麼我們可以如何得到最終目標呢?就是要靠上帝的話語。上帝給了我們聖經和聖靈的幫助,讓我們可以明白祂的真理,進而行出合祂心意的行為,就好比運動員需要知道比賽規則,什麼不能做,這樣才不會因為犯規而失去資格。在專注於目標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太放鬆,需要常常建立信心,得自我要求嚴格,不然很容易就會偏離正道。

運動員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獲勝的,俗話說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流川楓雖然對籃球有天賦,但他仍不斷地練習,加強自己,因為他知道,想要站上更大的舞台的話,就得這麼做。基督徒也是,每個人有一天都會到終點,早早預備好自己、管理好自己,遠離會攔阻你跑向終點的事情,因為哥林多前書6章9-10節就已經告訴我們,不義的人不能承受上帝的國。我們也要做好上帝交給我們的責任,將它做到最好。提摩太後書4章2節讓我們可以了解到,連傳福音也要有運動員般的精神和態度。以至於到見上帝的面那天,當上帝問我們有沒有盡到該盡的責任時,我們可以回答“有!”

世俗的勝利是一時的,轉眼就會隨風逝去,但屬靈的終點永遠不會消失,而且其價值遠遠超過任何的事物。讓我們都堅持在那不會朽壞的目標上,堅持到底吧!就看我們願不願意接受這挑戰了。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章13-1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我終於發現聆聽上帝話語的關鍵啦!(有聲中文)

作者:Andrew Koay, 澳大利亞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上帝告訴我說…」

成為基督徒以來,我常常聽到周圍的人這樣說。比如一些我很敬重的人分享他們的見證時,會談到如何因着聽到上帝的話而翻轉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身邊的同齡人也會討論上帝如何常常向他們說話並指引他們的日常生活。

然而我卻一次都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這不免讓我嫉妒。畢竟,如果造物主常常向我的朋友說話的話,我也不願意被落下。

然而並不僅僅是聽到上帝的聲音這件事情本身讓我感到很新奇,這似乎也是基督徒生活的必要內容。我的朋友們做的所有決定——無論是大是小,好像都是上帝引導的。那如果我沒有聽到上帝跟我說話,誰曉得我的無知決定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我是不是選錯了大學專業,而走上了一條錯誤的職業道路?我是不是沒有穿對衣服,因此錯過了上帝特別為我預備的那個人?我是不是錯過了跟上帝的約定?

我太希望自己能和其他基督徒一樣聽到上帝對我講話了。因此,我讀了很多相關的書,長時間在暗室里禱告尋求,一次又一次的走上台前回應呼召,滿心希望能聽到上帝的聲音。

這一天終於來了。那時我剛進大學,想了解一下校園基督徒團契。在參加了幾次他們的聚會後,一次午休的時候,一個叫Joel的同工問我要不要和他一起研讀聖經。

就在我們研讀聖經的時候,我終於聽到了上帝向我說話——清清楚楚、千真萬確、毫無疑問。

諷刺的是,這麼長時間以來,聆聽上帝的關鍵一直擺在我面前,我竟然沒意識到。那天,Joel 和我打開聖經一起讀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我發現我們讀的並非是毫無生命的文字,恰恰相反,上帝在通過這些文字向我們說話。

我們深入地研究了保羅的這封書信,不斷思考保羅想要歌羅西教會明白的真理,以及他字裡行間所表達的深意——提醒教會基督的至高和豐盛,讓他們知道基督徒所需要的一切都在基督里。兩千多年以前,上帝藉著保羅向歌羅西教會講話,今天,當我們研讀保羅書信時,祂也在向我們表達同樣的信息。

我認識到聆聽上帝話語的關鍵是打開聖經,讀祂為我們寫下的話語。

之前在我竭力要聽到上帝對我說話的時候,我不自覺地高舉了其他認識上帝的方式(比如聽到某個聲音),認為它們比讀聖經更重要。但是現在,雖然我依然不能像我的朋友那樣真的聽到上帝的聲音,但是我發現通過讀聖經來聆聽上帝是大有能力的。

首先,聖經是上帝所啟示的。雖然經文是由人手寫成,但卻是上帝透過這些作者在說話,是上帝在做工。也就是說當保羅寫給歌羅西的教會來提醒他們某個真理的時候,其實是上帝在透過保羅向教會說話。同樣的,今天上帝也正藉著聖經,向我們說話。

更重要的是,這給了我信心的確據。在我苦苦尋求和等待上帝對我說話的時候,有好幾次我以為我真的聽到祂講話了。「上帝,你說什麼?」,我竭力捕捉着我頭腦里的聲音,「你今天是讓我去那家餐館嗎?」

但事實上我永遠不能確定那個聲音是否真是來自上帝的。而當我研讀聖經時,我可以百分之百地確信是造物主在向我說話。隨之而來的是內心深處的確信和安全感,也就是說我可以百分百的確定並有勇氣做出艱難的決定,而且知道我所做的是討上帝喜悅的。

在我不斷挖掘聖經寶藏的同時,我的靈命也在穩步成長。對於上帝有沒有讓我做某件事我不再疑惑,因為聖經里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我與上帝的關係不再倚靠於感覺和經驗,而是紮根於聖靈透過聖經的話語在我裡面建立起來的信心。

我相信,雖然上帝也會通過其他的方式和我們交通,但其重要性遠遠不及並永不能取代聖經本身。正如基督教神學家 John Piper曾說:「如果我們覺得聖經以外的方式比上帝所啟示的聖經更有能力並更能影響我們的話,那說明我們的靈命出了嚴重的問題。」說到底,如果我們想知道上帝要對我們說什麼,為什麼不從祂專門為我們預備、用來引導我們的話語當中尋找呢?

當然了,我或許不能像我的一些朋友那樣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上帝明確的指引,但通過閱讀聖經來聆聽上帝的話語,讓我更加認識祂的屬性,而這使得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合祂心意的決定。

比如說,在決定是否要在上大學時做兼職的事情上,我思想了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1-12節中的經文——我們應負起責任,不要成為教會中他人的負擔。然而,我也考慮到作為門徒的使命——傳講福音並鼓勵主內的兄弟姐妹們。我想到:做兼職工作能讓我能兼顧這些嗎?

現在的我不再嫉妒或是渴望得到我朋友們聽見上帝聲音的經歷了,因為我知道當我打開聖經時,祂就會對我說話。祂的話語無庸置疑,既清晰又震撼。我很清楚這是那托住萬有的上帝所說的話。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同性吸引:當「我」成為了「他們」的一員(有聲中文)

作者:Naomi Goh,新加坡

翻譯:兩小鹿,中國

語音播讀:Angel,香港

*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我很確定你不是異性戀。」這句話深深地觸發了我內心的恐懼。就在我和我的教會朋友們進行這次談話的前幾個月,不是異性戀——成為「他們」(同性戀)中的一員,就像我身上一個流血的傷口,我假裝看不見。

幾個月以來,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困擾着:「對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我怎麼能區分浪漫的愛情和朋友之間的愛呢?」「如果我對某個接觸到的男性或女性產生了同樣炙熱的喜愛,難道不是說我被他們吸引了嗎?」「我難道是雙性戀嗎?」我問得問題越多,就越覺得我感受到的這種吸引不僅僅是友情。

上面那句話徹底把我做一個正常基督徒的希望抹殺了。

那時我19歲,信主不久。一想到我是一個如此「反基督教」的人,我就害怕。我現在該怎麼辦?要是教會知道了我的事情會怎麼看待我?又會怎麼看待我作為教會領袖的父母呢?

很快,這種恐懼就變成了無法擺脫的羞愧和內疚——被教會視為異類的可能性就像是皮膚上永遠洗不掉的污點。焦慮快要將我吞噬,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我試圖將這個想法拋到一邊。我絕不想跟同性戀沾上任何邊兒。

然而我的努力是徒勞的。我發現自己每天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被同性吸引的新證據。漸漸地,很多謎底都揭開了——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比起男性角色我總是更喜歡電影中的女性主角,為什麼我從幼兒園開始就痴迷於我的女老師,為什麼我更喜歡女生樂團而不是男生樂團。然而,我發現得越多,我就越害怕——我再也不能否認,「我」已經成了「他們」的一員。

我等了兩個月才開始向別人提起我的性取向。當時,我正在和牧師分享我在基督徒生活中遇到的掙扎,卻覺得應該利用這個機會來問一些關於上帝和同性戀的問題。

由於害怕她給出的答案,我在內心裡爭戰着。在我們談了大約兩個小時的時候,我突然不小心蹦了句:「《聖經》是怎麼看同性戀的?」

她停了一下,定睛看我的臉:「你為什麼要問這個?」

我開始感覺到內心翻江倒海,心怦怦直跳。我無法收回我的問題;我該怎麼辦?我小心翼翼地說,我稍後會作出解釋——我需要時間來整理該怎麼分享我「同性吸引」的事情。「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她重複道。「我想……我可能是雙性戀?」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感到一陣眩暈——就像這不是從我嘴裡說出來似的。就在情緒激動之際,我的牧師輕輕地感謝我與她分享了我的秘密,並提醒我,知道我是雙性戀並不會改變她愛我的事實。那天晚上,她為我禱告,並把我的痛苦交託給了上帝。

事後看來,那天晚上也許是上帝把這個問題掛在了我的嘴邊——是祂要使用我在同性吸引上的掙扎來榮耀祂自己。祂透過我的牧者來向我展示祂的愛,也讓我和這個姊妹開始了一段屬靈友誼,讓她最終可以陪伴我征戰至今。

作為一個被「同性吸引」困擾的基督徒

雖然當我說出我的秘密,明白自己再也不是唯一一個知道我有同性吸引這個秘密的時候,我感到無比釋放。但是,對於之後我該如何繼續過一個基督徒的生活,我仍然感到困惑和不安。

在我意識到自己被同性吸引之後,我感覺自己就像每天都在雷區穿梭。我不知道該如何抑制自己對遇到的女孩們的強烈好感,於是每當我發現自己又被某個女孩子吸引的時候,我都會自責上好幾天。我每天都在焦慮中度過,擔心一旦我放鬆警惕,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對我的女性同伴犯下罪行。

幾個月後,我發現我開始因為被同性吸引而感到自我厭棄,我越來越沮喪,因為我的焦慮讓我情緒失常。我的學習與社交也出現了問題。

當我的牧師遞給我一本《在潔凈中等待:關於基督教信心與同性戀的反思(桑德凡,2016)》的時候,我第一次聽說了Wesley Hill這個名字。Wesley的書展示了他作為一個經歷同性吸引的基督徒的殘酷生活,然而他卻立志畢生遵守上帝的的明確指示——即同性戀行為是一種罪。

讀了Wesley的故事,我哭了。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內心,完全寫出了我對與姊妹們交往的恐懼,以及我對永遠無法得到我渴望終生的親密感和伴侶的恐懼。

自從我承認了我被同性吸引之後,我一直感到上帝在我的焦慮和悲傷中安慰着我——「你並不孤單」。然而,當我讀完Wesley的書時,我徹底崩潰了。

在其中一章里,Wesley提出了他關於聖經是否說被同性吸引的基督徒都要孤獨終老的見解。答案是否定的,Wesley在接下來的這一段落中完美地總結了這一點:

治癒孤獨的方法——如果在上帝那裡有這樣的東西的話——就是反覆地學習按照下面的方法做:去在教會中感受上帝的同在。

Wesley通過與他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建立真實、親密的關係來應對孤獨。我真的無法想象自己能和一個在基督里的兄弟姊妹建立如此親密的關係。

對於我,除了與同性交往會讓我感到焦慮之外,要在教會裡完全敞開自己並分享我的掙扎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有幾次,我嘗試分享我精神上的問題和之前被性騷擾的經歷,得到的回應卻是尷尬的沉默。我的朋友們立刻改變了談話的主題,或者告訴我他們經歷過更糟糕的事,我應該「接受現實並好自為之。」

即使我如此厭惡這些情緒,但我的焦慮和被同性吸引的感覺卻仍然時時刻刻在我裡面,我要怎麼才能繼續前行?一想到要與他人分享我生命中的另一段經歷,我就想起當我鼓足勇氣去講我的過往時弟兄姊妹們的不屑一顧,這帶給我既尷尬又羞愧的痛苦回憶。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了困難。我發現我很難和朋友們建立健康的關係。受到性騷擾經歷的影響,我發現自己很難去愛和信任我的男性朋友們,即使他們不是肇事者。我也在建立友誼的過程中四處碰壁——我發現我很難去接受朋友的愛,但同時又因為朋友沒有滿足我的期待而失望萬分。我也開始生自己的氣。我到底有沒有可能和我的同齡人建立親密而彼此信任的友誼?

我長期以來對教會的怨恨最終演變成了對上帝的怨恨。上帝,如果袮對我去尋求同性戀關係感到不滿,為什麼要讓我被同性吸引?教會不應該是我體會袮愛的地方嗎,為什麼我感到我的教會不愛我?袮為什麼祝福了我周圍的人,卻讓我經受這樣的痛苦呢?是不是基督的救恩是給別人的,不是給我的,是嗎上帝?袮是真的愛我嗎,親愛的主?

我當時感到上帝是如此的冷漠和疏離。

恩典把「我」變成了「我們」

經過了幾個月艱難的禱告和讚美之後,我再次感受到了祂溫柔的鼓勵。在Wesley Hill 2017年在新加坡舉行的會議中,他仔細檢視了目前基督徒們對同性戀關係持有的態度。

一種是那些無法接受同性戀並譴責他們的基督徒,另一種是自由主義的基督徒,他們相信上帝會接受任何信徒——不管他們是否被同性吸引。我發現自己兩者都是——我想說「我天生就是雙性戀,因此不管我是否追求同性關係,上帝都應該接納我。」而每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都會痛斥自己好讓自己厭棄作為雙性戀的身份。

而Wesley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尷尬的中間狀態。上帝的話語中關於追求同性戀關係是一種罪是毫無疑問的,但與此同時,基督的寶血也確保了我們稱義——無論我們的性取向如何。

選擇中間狀態意味着兩件事。首先,這意味着我每天都要拒絕自己感受到同性吸引的那部分。這要求我在意識到自己對女性朋友有慾望時,選擇不再單獨與她見面,或者讓自己遠離那些有可能對我產生誘惑的場合。第二,這也意味着我要學會抵禦自暴自棄,接受耶穌基督已經洗凈了我的罪的事實。現在我可以毫無欠缺地站在上帝的面前了。上帝告訴我:「親愛的孩子,我知道這將是很痛苦的,但這是我希望你所在的地方。」

而上帝並沒有就此止步。即使在我對教會有那麼多苦毒的時候,祂仍然派了三個姐妹分別用她們各自不同的方式來接納破碎的我,並不斷提醒我,在上帝的眼中,我是多麼的寶貴和被愛。她們像愛親生姐妹一樣愛我。但她們也挑戰我,要我去愛教會裡的人,而不是等待教會來愛我。

以弗所書4章4-6節非常清楚地解釋了這一點:「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 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

我感到上帝在輕輕地向我發出挑戰:「你在我眼中是無比寶貴和被愛的。這也是為什麼不管你是不是雙性戀我都派了我的兒子耶穌基督為你而死,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姊妹那麼愛你。你已經得救了,和你其他的兄弟姊妹們一樣,成為了教會的一份子。你就是教會。不要害怕,我會幫助你愛他們。放膽去建立屬靈的友誼吧!」

到2018年5月為止,上帝已經催促了我7個月要我去學着寬恕和愛教會。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讓我能夠去敞開分享我掙扎的人數從3個增加到8個。儘管在過去的這段日子裡,我一直在努力與我無法信任他人和不能夠愛他人的現狀做鬥爭,但我也每天都感謝上帝,感恩這些弟兄姊妹們給我帶來那麼多愛和歡樂。

在上帝的恩典和激勵下,我也決定要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將我的生命貢獻給社會上那些被忽視的群體——無論是LGBTQ群體、性工作者、還是從第三世界來的移民勞工。我現在就讀於新加坡的一所大學,是社會工作專業的二年級學生,我期待看到上帝使用我來顯出祂的光,並向那些和我一樣曾被社會忽視的人們展現祂的愛。

當然,我的掙扎仍然還在。我仍然要每天去抵制追求同性關係對我的誘惑,就像我要有意識地把基督放在我一切關係的中心一樣。仍然會有一些夜晚,孤獨感將我吞噬,我不得不一邊哭一邊給姐妹們發短信請她們為我禱告。也有一些時候,我敗給了誘惑。然而,因着從上帝來的勇氣,我選擇每天充滿盼望地來迎戰我的「同性吸引」,因為基督會再來。那一天,我將不再感到孤獨或繼續被同性吸引困擾。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已經被洗凈,等待那一切都更新的日子到來。

 

*本文摘自Graceworks出版的《Good News for Bruised Reeds – Walking with Same-Sex Attracted Friends》一書,經其同意發布。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陽仔,在帝都做銷售累不累?」(有聲中文)

作者:劉陽,中國

語音播讀:呂傑,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在這件事情發生以前,我不會相信自己能經歷這樣的轉變。但回過頭來看,我深切地知道,這一切都是上帝的奇妙作為。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我是一名銷售人員。由於我們部門想要達到更好的業績表現,就將客戶資源進行了重組。我們部門的人員分為了兩個小團隊,每個小團隊單獨管理自己的項目。這樣看似客戶資源翻倍了,卻出現了另一個弊端——當兩個團隊中的不同銷售人員同時聯繫一個項目的時候,就會出現撞單現象。

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我的一個同事(另一個團隊的)與其中一個客戶聯繫的時候,向公司標記了意向客戶。但當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與這個客戶聯繫另一個項目的時候,他卻沒跟我提及我的同事。結果,在我認真做了項目介紹和跟進並且在客戶申請優惠價格的要求下向上級彙報和請示的時候,領導告訴我說這是另一個人的意向客戶。我當時非常失望,知道這個單子一定不是我的了。在此之前,我也經歷過類似的事,為了不想因為一點業績問題在部門內發生紛爭,我做出了讓步。

然而,這次我的內心卻很不甘。畢竟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付出了那麼多努力。於是,我默默禱告:「主,你若不讓我得着這樣的業績,我順服禰。」但是,這次要放棄的業績比上次的還大,我心中確實很不捨得。後來,領導找我談話,讓我放棄。我心裡想那就讓吧,畢竟這些都是外在的,我裡面已經有最寶貴的主耶穌了。然而我內心的委屈久久不能平靜。回想這兩個月,我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為業績上火過,甚至嗓子疼得說不出話,渾身無力被迫休息過一天。在接下來的大半天的時間裡,我的內心一直在煩亂地爭戰着,晚上去教會參加靈修時心裡仍然難受得很。

當時的我想到了很多經文。例如,哈巴谷書3章17—18節,「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還有約伯記1章21節,「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這些經文我都會背,也知道它們的含義,甚至都能跟你講出經文的背景。道理都懂,但當事情臨到自己的頭上時,卻發現這些知識幫不了我,我完全沒有能力抵禦風波。因此,在晚上靈修結束的時候,內心仍然爭戰的我坐在會議室門口的長椅上默默地禱告。

禱告的具體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但大意大概是:主啊,我現在很委屈,心裡超級難過。你也看到我近兩個月都在認認真真的工作。但是如果這個真不是我的,我就完全順服禰。雖然我現在難過,但這若是出於禰的,求禰不要減少這苦難的時間。讓我在痛苦中更多地認識禰。

禱告之後,我和一個姐姐交通。她說其實道理、經文我們都會說都會背。但是當事情臨到自己頭上就不行了。她也跟我分享了她家裡的事情,我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和軟弱。這讓我想起有一次蔡康永採訪成龍,開門就問了一句:成龍大哥,拍電影累不累。結果成龍哭了15分鐘,弄得蔡康永不知所措。我想,此時,若有人問我:陽仔,在帝都做銷售累不累,我也會失聲痛哭出來。

不一樣的是,那天回去的路上我的內心是平靜的。我相信愛我的主是賜平安的主,祂給我的計劃一定是最好的。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我沒有了前一天的那種難過,一切都好像是新的一樣。洗漱之後去上班,一整天也是輕鬆的,再沒之前的那麼多想法了。奇妙的是,就在當天,一個主內的弟兄發來微信,向我諮詢項目。我在第一時間就告訴了領導,接下來籌備資料和與客戶交流也都很順暢。結果,客戶十分信任我,很快他們就定下了交接的最終日期,確定讓我們來承接這個項目。在項目簽單上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的順利。我相信這是上帝給我補足的,祂沒有讓我損失,也不會讓我白白的努力。而且藉著這個訂單,我給公司在市場上開發了一個新的客戶領域。當時,我的內心滿滿的是對上帝的感恩。

回頭想想,信主四年多以來,我真的改變了許多。記得四年前,我在另一家銷售公司,當時自己的業績被自己的領導搶走。我用強硬的手段,犀利的語言將業績重新搶了回來。因為那個訂單,我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在做,我覺得搶回來是理所當然的。現在回想一下,這在當時公司內部引起了多大的恐慌啊。馬太福音22章37-39節,「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是的,主耶穌給我們的誡命,除了要愛上帝之外,就是與人相處和諧。十誡也是這樣,除了前四條跟上帝有關係,剩下的全都跟人有關係,可見信仰不單單是跟上帝的關係,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跟人的關係。

這次的事情之後,我更加深信上帝會看顧那些愛祂、遵守祂誡命的人。約翰福音14章21節——「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這件事也讓我明白,這四年多的轉變,絕不是我個人道德上的行為能夠成就的,乃是上帝的作為,是祂親自澆灌,栽種,扶植。我禱告上帝繼續帶領我,使我成為合祂使用的器皿。我知道在未來我也許還會遇到更多讓我委屈的事情。但是,我相信,有上帝的帶領和保守,這一切的經歷都是為著我永恆的益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可以屬靈,可以表白,可以不氣餒(有聲中文)

作者:Paul Mok,香港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我跟她是在團契裡面認識的。她是一位溫柔,熱情,充滿信心的姊妹。她對我的屬靈生命有巨大的影響。我曾以為自己是一位「合格」的基督徒,但她的出現讓我不單只想「達標」,更想在主的愛裡面飛翔。以前我每天靈修一次,讀經一次,現在我每天期待上帝跟我說話,每天對讀聖經充滿熱情;以前我每個星期去教會和團契,現在我更想主動認識不同的弟兄姊妹,在團契跟弟兄姊妹有更深一層的交流,互相鼓勵代禱。這位姊妹慢慢令我覺得,我喜歡她了。

我一開始只想跟她成為屬靈好友,所以我們常常跟其他弟兄姊妹一起約出來,做團契的活動。但慢慢地,就只剩下我們兩個。如果能與一位如此屬靈的姊妹走在一起那當然是好!但是,她只在中國暫停一段時間,之後就要回美國,我只好把寫好的情信偷偷放在自己的心內。

 

當我的理性和感性產生矛盾時,恐懼就藉着機會闖了進來。

就像我所說,她是個很熱情的女孩子,所以她基本上能跟任何人聊上天;而且她的祈禱十分有力量,每次有弟兄姊妹跟我們分享他們的代禱需要,又或者有弟兄姊妹要離開教會,到別處繼續他們的旅程時,她都會主動提出要為他們祈禱。因此,她身邊都有很多很優秀的朋友。這時,恐懼會跑過來跟我說:「你看,她是多麼的出色。她的身邊有這麼多精英。你只是她其中一個「普通朋友」,她才沒有時間應酬你呢。」

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過着完全乏力的日子。只要她有一段時間沒回覆我的訊息,就好像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她平時那麼多朋友,自然很受歡迎。你怎麼可以想到自己跟她有可能呢?」那個聲音將我的心完全踐踏到破碎。而我,卻讓那個聲音在我的心中停留……

我告訴自己,我需要分辨,這個聲音是來自聖靈,還是來自撒旦?上帝愛世人,祂已經把最珍貴的耶穌獻上,亦已經準備把其餘的恩典都加給我們,我應當相信祂的計劃,相信祂所預備的都是美好的。並且,這位父親不是想我做一位「離地」(香港潮語,指脫離現實)的兒子,祂更想我真實面對自己的感情,因為祂更希望透過歡笑和哭泣來讓我經歷祂,讓我在祂裡面成長。於是,當「她平時那麼多朋友,自然很受歡迎。你怎麼可以想到自己跟她有可能」的聲音再出現時,我就作出反擊。我首先邀請聖靈臨到我裡面,由祂掌權。其次,我跟那聲音說:「你只是一位騙子!我的生命現在交給祂掌權,在祂裡面凡事都能成就!」

 

當我的理性和感性不一致的時候,我的內心也像是在經歷一場很費力的拔河比賽。

在自己乏力的時候,我習慣去關心身邊的弟兄姊妹,因為在幫助他們的時候,也令我回想起天父老爸的恩典。那天,我去問候我的弟兄Kevin 的近況,他也很自然地問候我的情況。那天,我覺得自己真的很累。我鼓起勇氣,坦白面對自己的感情,就把情況跟他說了。Kevin聽完馬上表示他很明白我的感受,而且他也經歷過相同的景況。

當你找到一個屬靈伙伴時,你就不再是一個人走在孤單、黑暗、抑悶的道路上了,而是兩個人走在光明的路中!

之後,我又找了我的一位老朋友,Vincent牧師,問問他的意見。Vincent一直很理性跟我分析我的問題。我再問了另一位弟兄 Paul的意見。他們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年齡,但他們都給了我相同的建議,那就是跟她說出我的感覺! 我向耶穌禱告,也確定了這是祂的聲音。

當我坦白正視自己的感覺時,那份恐懼和抑郁就慢慢離我而去了!當然它們也嘗試回來,但每一次我都會跟它們說:「各位今天不是時候,因為主在我生命掌權!」而且那句說話非常有力量,和平很快就臨到我身上。

下一步在我心中也很明確 —— 跟她表白!

過了一個星期,我跟她一起去香港旅行。那天晚上,我們從太平山頂坐車下來。那就是我計劃了一個星期的表白時段!那時,我的心害怕得要死!我不斷向聖靈求勇氣,而且求一個指示:只要她的頭轉向我,我就跟她說。很快,她就把頭轉過來了!然而,我並沒有表白……我那時真的很生自己的氣!那是什麼見證丫?但聖靈馬上安慰我,叫我不要氣餒。我很清楚記得當巴士轉彎下坡時,我用順服主的心跟她說:「我一直很想跟你說多謝。因為你的敬拜讓我看到耶穌的同在。你所有的祈禱,你所說的話,把我和祂的關係拉在一起。我的生命從未經歷過這種感覺。沒錯,我遇到過很多好的老師,但他們只是給我知識,你卻把我帶到寶座的跟前。所以,我希望我們之間的關係,有進一步的發展。你可以接受嗎?」一開始,我的口一直在抖。後來,她用全世界最溫柔的聲音跟我說:「可以丫。」我完全不敢相信!我再問:「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她說:「我明白丫。我們拍拖了,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合理。但是可以給我點時間嗎?我想先禱告,再跟你說要不要開始。」我馬上答應,因為如果這是主的心意,我也很想把關係先放在祂的面前,由祂帶領我們。那天之後,我們都保持距離,希望所有事都降服在祂的帶領中。

過了兩天,我再約她出來見面。她說她想跟我談一下我們要不要開始關係。我的心快要飛出來了!那天晚上,我穿得比平時好看,在去接她的途中,我一直在禱告。一方面,我為我們互相有好感感謝主;一方面,我禱告所有的事都在祂的國和祂的義當中。

「對於跨半個地球的一段戀愛,我其實沒有那份信心。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開始吧。」她慢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有一天再相見,而且願意為對方停留,那時我們才真正開始吧。」

我的心當時有點麻木,有點不知所措。我們都沉默起來。我慢慢從麻木中恢復過來。我以往的拍拖經歷告訴我,戀愛的近距離接觸讓人著迷,但要得到長久的滿足,我們需要在上帝裡面的連接。我跟她說我明白和尊重她的決定,希望我們這段時間的相處可以成為一個跳板,為我們的下一次相見,打下基礎。接下來,我要努力創造我們再次相見的機會。我也答應她,我會繼續現在事工,而且會做得更盡心,盡意,盡力為祂事奉。

所以,這個故事,未完待續。感謝主,祂的帶領是奇妙的,因為我們在當中成長。原來,戀愛可以屬靈,可以表白,可以不氣餒。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