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s

耶穌的能力勝過一切

作者:神的孩子, 馬來西亞
08112013
原本我很期待與媽媽去旅行,但在罪的牽引下,我們彼此間的言語和情緒上的傷害把這旅行給搞砸了。旅行去不成,換來的卻是心如刀割的折磨。幸好,這也給我帶來生命上的更新,幫助我認清自己在人際關係方面的軟弱。

心如刀割的折磨如何叫我榮耀我所相信的上帝?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見證』了這個沒有榮耀上帝的情況。那幾天的時間裡,我都一直沉溺在魔鬼的謊言中。它的控告使我內疚自責、生氣,讓我的思緒根本無法得到寧靜平安,情感的陣痛和意志的薄弱讓我無法做應該做的,反而做不應該做的。在昏昏沉沉的狀況下,我相信和陷入了牠的『甜言蜜語』,『享受』那個既痛苦又無可奈何的過程。一個小問題,卻在不小心,沒有上帝智慧、愛心和耐心的處理之下竟變成了一個罪的漩渦,一直到了無底的深坑,很是黑暗和痛苦。死亡的繩索也一直在我身旁“碎碎念”,纏繞著我不放,完全沒有了盼望。我的內心被黑暗的權勢掌控,牠好像得勝了,面目猙獰、狡猾且得意地嗤笑說:“「有個傻瓜上鉤了!」

罪惡好像得勝,但其實不然!上帝在觀看和掌管一切!祂沒有袖手旁觀!祂沒有離棄我!哈裡路亞!上帝允許我在罪惡的道路上徘徊,經歷罪的苦楚和永不能磨滅的後果。上帝救我,祂的方法很奇妙。就是在我軟弱無助、失去理智、痛苦萬分且還放不下自己的傲氣,心裡剛硬的當兒,上帝藉著不同的人—非基督徒和基督徒—救我脫離這罪。勝利的號角響起來了,罪惡的權勢要立刻打退堂鼓,但仍不放棄,反而丟下一句狠話:「嘿嘿,我還會再來找你!」這一句話聽起來確實讓我起雞皮疙瘩和戰兢,這句惡毒的話一直縈繞著我。我需要耶穌基督,我要完全相信祂的寶血勝過一切,洗淨我一切的不義和一切的罪!懇求祂的話語賜我力量,改變我的心思意念,保守我的心懷意念不讓那惡者得逞,不再活在牠的謊言裡。

關係上的破裂,在我和媽媽心中都留下了一根刺。剛開始的時候,這根刺刺痛我的心坎,很是辛苦。我懇求主拔去這根刺,即或不然,就讓這刺化為感恩,叫我為著生命在35年的歲月裡再一次被更新而感恩,認識到在這段脆弱的關係中要靠主剛強,懇求主耶穌成為橋樑,修復那已經破壞的關係。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懇求主帶領我靠祂重新得力,如鷹展翅上騰!

旅行去不成,雖浪費了資源和能力,但上帝讓我學習,生命再一次被更新,這是值得的!雖然我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然而我要謹守和警醒,不再如『傻瓜』一般盲目相信那惡者的謊言,不要一直讓罪纏繞我。雖然心中仍有餘悸,但求主耶穌基督保守我,緊緊抓著祂的恩典,相信祂的真理,切切的求告祂—全能愛我的主耶穌—承認自己的軟弱和學習在軟弱中靠主剛強得勝。

“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
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
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
感謝上帝,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
—哥林多前書15章55-57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為什麼我要記錄2014年所有行程?

作者:Charles Christian,印尼
Charles_Journey_TC
在去年新年開始,我決定要記下2014年的所有行程。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認真記錄那段旅程所跨越的距離以及花費的時間。朋友們注意到我的舉動,問我為何花費心思來記錄這些細節。我通常只告訴他們:『我只是做個記錄而已』。

365天以後,我那些包含數千行資料的行程記錄終於完成了。我借助線上軟體工具對那些資料加以整理,得到一份有關我去年所有行程的綜合報告。看到報告的時候,我真是大開眼界並且大吃一驚。2014年,我的駕車次數竟然超過1,000次,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差不多有40天,行車距離接近10,000公里!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些行程真是夠多的!

我的駕車範圍大多集中在世界上其中一個最擁擠的城市—雅加達—這正是我居住的城市。印尼一位報社專欄作家說過:在雅加達,每活一秒鐘都是一個神蹟。所以,我在雅加達的馬路上花費了上百萬秒,就等於是經歷了上百萬個奇蹟!

這次記錄也讓我意識到自己經常把上帝的保護當成理所當然。雖然我很少祈求上帝保守我旅途平安,但上帝還是一直在保護我。這也提醒我,正如我的朋友最近所說的那樣:「這就是上帝和人的區別:上帝給予、給予、再給予(give),然後原諒(forgive);但是人們得到、得到、再得到(get),卻會忘記(forget)。」

今年,就讓我們向上帝獻上感恩,因祂在我們的生活中施行一個又一個小神蹟。我們一起帶著感恩的心開始新的一年吧!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當上帝第二次擊碎我的夢想時

作者:Ian Tan, 新加坡
When-God-Crushed-my-Dreams-Not-Once-but-Twice
我爸爸和叔叔們都曾經是職業軍人,所以當我應徵入伍時,我也希望以後能成為一名軍人。(新加坡實行徵兵制,每名體格健康的成年男性都要服役兩年。)

我不會忘記入伍當天,其他人絕望地抱怨當兵之後就沒有自由,我卻充滿期待。對我來說,軍旅生活將是一次全新的旅程,也是完成我小時候的夢想。最讓我興奮的是,我竟然被編排進國家精英特種部隊,這是很少人能有的殊榮。那天晚上,我凝望營房的窗戶,輕聲做了個感恩禱告:「親愛的主,謝謝祢賜給我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請幫助我做好每一件事,並在我訓練的過程中看顧我。阿門。」

前三個月,我被安排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過程非常辛苦,但收穫很豐富。那時候,我大部分的訓練時間都是和隊友們在一起,我們很快就結下深厚的友誼。就這樣,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結業時,我竟獲得『最佳體能訓練獎』,這實在讓我無比興奮而幸福。我感謝上帝如此祝福我,因此也非常確定,當一名軍人就是上帝要我從事的職業。第二階段的訓練包含跳傘的項目,我又得到『正規傘兵』的稱呼。

但轉眼間,什麼都變了。那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我如常回到營區。我們接到通知,下午就要到空軍基地進行高空跳傘訓練。去空軍基地的路上,我像平時那樣認真準備,心中反覆回想跳傘的步驟。跳出飛機的那一刻,我感到很激動,但就在我快要著陸的時候,風向突然大變,我重重地摔了一跤,腳部骨折。一瞬間,我的新生活化為泡影,我的軍旅生涯被迫結束。我不得不花一段很長的時間養病,這也讓我陷入低潮。

那時,我的好朋友鼓勵我找點別的事情來做,因為無論做些什麼,都能分散我的注意力,幫助我從破碎的夢想中重新站起來。但我仍然感到很迷茫,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值得我去追尋。為什麼上帝要讓這些事情發生在我的生命當中?為什麼祂用獎項鼓勵我,過後又將這一切都收回去?我簡直覺得自己淪為人家的笑柄。後來,我那位朋友又建議我嘗試教書。但我對這個建議嗤之以鼻,因為我從小就是一個超級糟糕的學生,對老師們做了許多荒唐的事情,我才不想當一個被學生對付的老師。

幾個月過去了,我開始感到坐立不安。日復一日,我越發覺得要做點什麼,最終還是決定試一下當老師。我在線上申請小學代課老師的工作,最終獲聘一年,替代一位放產假的老師。我對這個教書的機會不抱什麼期望,可是我告訴自己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樂於從這份工作中汲取不同的經驗。

前兩個月,我被安排到第一個班級教書,便深深愛上這份工作和這群學生。在教書以及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我逐漸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並且找到人生的新目標和方向。腳傷漸漸復原後,我就向學校申請擔任體育老師,並開始攻讀運動科學的函授學位。這樣,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我的目標是拿到學士學位,成為一名受教育部認可的體育老師。我告訴自己,這就是上帝為我預備的職業生涯。我求上帝指引我的道路,幫助我跟學生和同事建立美好的關係。在接下來的四年間,事情比我想像的更順利,我非常享受這份工作,我的同事和家人也認同我的決定,肯定我對教學的熱愛。

當我拿到運動科學的大學文憑之後,我申請接受正規的師範教育,希望我的學位能獲得教育部的認可。但我再次受到殘酷的打擊,因為教育部拒絕了我的申請,我無法成為受認可的學士教師。任何筆墨都無法形容我的失落與難過。我的人生差點就可以翻開嶄新的一頁,上帝卻對我如此不公——祂不僅把我的第一扇門關掉,就連第二扇門,祂也在我面前關閉了。我再一次陷入失落,先前得到的一切肯定,似乎變得一無是處。

光陰飛逝,好幾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我多麼希望上帝已經成就我其中一個夢想,但實際上並沒有。不過,我現在可以坦然接受上帝對我的人生另有安排。正是通過那兩次痛苦的嘗試,上帝使我謙卑下來,讓我明白,祂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8-9節)。誠然,我會規劃自己的人生並為之努力,但上帝讓我曉得,祂是最終掌管我人生的那一位,離了祂,我不能做什麼。

如果你知道我正在做什麼工作,你大概會覺得我和這份工作不大匹配。與我之前的經歷不同,我覺得現在所做的事情不是我的強項。但或許這正是我最需要的經歷,好讓我可以謹記,上帝的恩典總夠我用,無論是我感到前路茫茫,還是覺得無能為力的時候。的確,上帝的恩典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正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中所說的那樣,「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自始至終,上帝都保守我,表明祂是信實的,也顯出祂的榮耀來。

捨棄也許意味著新生

作者:Hannah
piano

大三下半學期,我一直努力練鋼琴,認真聽講,積極參與課堂,全心全意準備大四的考研究所一事。這一學期總算是這樣忙忙碌碌地過完了。團契的弟兄姐妹們好久沒看見我去聚會,會投來關切的目光。我總是以一句『我快要忙死了』應付過去。直到鋼琴考試考砸以後,我才戰戰兢兢地回歸到上帝面前反省自己。

那次鋼琴考試時,剛好來了一位大師在場旁聽,那位大師想從考生中選拔人才為自己的徒弟。我實在太緊張,平時基本功也不夠扎實,我坐在那兒,看著一排排黑白鍵就像一塊塊五顏六色的魔方,腦子裡完全沒有音樂,就像打地鼠一樣著急地敲擊鍵盤,簡直慘不忍睹。最後,我考得一塌糊塗。

這樣的失敗讓我不得不向自己屈服,向上帝降服。我想我該和上帝好好聊聊了。我向耶穌吶喊說,祢看我從前是個什麼樣的人,不學無術、走投無路才去學音樂、考上大學。我好不容易努力一次,祢就讓我備受煎熬和打擊——鋼琴真的好難!我這麼努力,不也是想活出耶穌的樣式嗎?不也是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嗎?我這麼強迫自己變得優秀,不也是因為想榮耀上帝嗎?我心想,上帝本來就夠榮耀,還需要我去榮耀祂幹什麼?既然祂不需要我去榮耀祂,祂幹嘛還要捨棄天上的尊榮來到世上救我這個罪人中的罪人?想著想著,我發現自己鑽進了牛角尖。我開始怨恨上帝沒有保守我考試成功,更恨惡自己沒有能力,我便嚎啕大哭起來。我覺得自己活著沒有一絲一毫的價值。

隨著時間的過去,加上持續的禱告,我漸漸接受考試失敗這個事實。我安慰自己:沒關係,最重要是考研究所,不是嗎?於是,那場考試結束後,我立馬開啟『學霸模式』,整天泡在圖書館裡。就這樣,我的日子又恢復了平靜。

今天偶然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很感動,不得不好好感謝我的上帝。快放假了,我在寢室打掃衛生的時候,發現角落裡一株被我修剪得光禿禿的文竹發芽了。還記得我修剪文竹前,我的室友勸我:「文竹看起來沒有生氣,可能是氣候的原因,你別動它,過些日子它自己會好的,你要是剪了它的枝葉,它反而會死的。」當時我想,反正它都枯黃了,沒有生機,就剪了吧,到時候死了便罷,也許能活過來也不一定。於是我拿了把大剪刀,喀嚓喀嚓就剪得光禿禿,一點兒枝葉都沒留下,只是給它澆了點水便放在角落裡。今天一看,它居然發芽了,而且芽兒長得很長,嫩綠嫩綠的,在那裡閃閃發光。我不禁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心想:我是不是該學會取捨了?要是我當初不剪掉這文竹的殘枝敗葉,它可能就沒有重生的可能。

我想起之前一直向上帝吶喊的事。我想在學習上取得優良的成績,美其名曰『為了榮耀上帝』,其實只不過是因為自己想獲得成功,在這個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擁有存在感。同時,我知道上帝是主宰,不想違背祂,更曾許諾說要窮盡一生去服侍祂,全心討祂的喜悅。可到頭來,我忙得連團契聚會都沒有參加,最重要的考試也沒考好,一無所獲。

冷靜過後,我回到團契,坦誠我的心聲。感謝主,團契同工以馬太福音4章18-22節來鼓勵我: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的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祂。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的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馬太福音4章18-22節)

耶穌沒有要求門徒去為祂做什麼,只是說『來跟從我』,那四位門徒便都立刻放下他們手中的工。面對耶穌的呼召,他們果斷地捨棄自己原有的一切,全心全意跟從耶穌,人生也從此改變。後來的使徒行傳印證了上帝給他們的應許,使他們大有能力,有屬天的聰明和智慧,在天上也有榮耀的冠冕為他們存留。

看到那株文竹,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若我『砍掉』自己一直捨不得放棄的『枝葉』—世人的認可、世界的眼光、世俗的存在感—我的屬靈生命是不是也會有新生和成長的可能?我想,我願意捨棄,並且我正在學著捨棄,你呢?

「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
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祂。」
—馬太福音4章19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中文網站)

我們為什麼喜歡新事物?

作者:柯雄偉,新加坡
Why do we love new things (2)
眾所周知,即使不是全部,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新事物,尤其是那些代表『高格調』的新東西。我們似乎對新事物總有一種無法滿足的渴望,無論我們是否真正需要它(比如新手機、新鞋子、新的開始等等)。

我的教會剛完成禮堂的翻新工程,一個月前我們舉行落成後的第一次主日崇拜。這實在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時刻。整個新禮堂洋溢著煥然一新的氣息,擁有更大的空間,讓我們覺得自己置身於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儘管它又讓你覺得很熟悉。

有時候我在想,新事物是否真的值得我們追求?為什麼我們那麼樂於擁有全新的、令人興奮的東西?這是不是意味著:有些東西曾經是『新的』,然而時間久了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價值和重要性?

或許,我們渴望新的和更好的事物,根源於人類第一次犯罪和墮落。保羅在羅馬書中寫道,自從人類始祖墮落之後,我們的身體和靈魂都每況愈下,我們確實一直渴望變得『更好』,就是得著身體和靈魂的救贖。

「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馬書8章22-23節)

『身體得贖』,就是說我們將會變得完全,沒有任何缺陷和瑕疵。這真令人期待和嚮往,不是嗎?所以,按照聖經的標準,渴望新事物本身並沒有錯。問題是,我們在追尋哪些新事物?是擁有一件新物品的新鮮感,還是上帝所應許的『新天』、『新地』和『新的生命』?

世上的事物和世俗的想法往往讓人覺得,古老的福音已經過時,與當今時代無關。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持守信仰,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是,讓我們繼續定睛仰望我們的上帝-萬物的創造者-因祂已應許將永生賜給我們。

在新的一年裡,但願我們都回想自己最初信主的經歷,謹記當時決定接受耶穌為救主的原因。讓我們帶著永恆的視野期盼『煥然一新』,就是在天堂重聚,擁有新的身體,和所愛的人在主裡合一。當然,我們也會和天父永遠在一起—祂在我們學會愛之前,便先愛我們了!

期待,
但從未找到,
一直尋找、卻尋不見,
我一直在追逐什麼?
虛空的東西、虛空的夢想,
世界上有何事物
能讓你滿足?

我駐足回憶,
那天我空空而來,
主卻使我福杯滿溢。
緊緊抓住上帝應許,
我繼續等待,
期待……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什麼,已經是結局了?

作者:Olivia Ow, 新加坡
What-Thats-the-end1
如果你是個愛看戲的戲精,你大概會認為劇情是非常重要的,但有好的結局更為重要的。當你花了很多的日子甚至數個月追那一齣電視劇,與劇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之後,你會期望像美麗的煙火一樣絢爛奪目的結局,而不是一個很糟糕的結尾。

雖然我們知道那個美好的結局不是真的,它只不過是電視劇的劇情而已。然而,有趣的是,我們往往還是會期待故事到最後,會有一個美好的結束-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我們自己呢?你和我也期待人生有個美好結局的嗎?

或許我們大部分的人會想-人生的結局留到後半生,甚至人生最後幾年再想就好了呀!?

的確,我也未曾想過這個問題。我現在還年輕,我若開始想這個問題就好像我明天就會離開世界一樣。其實我可以想想我未來四十年後的人生,但現在我只在意-我要如何度過現在的生活。

但人生的結局不是專屬於老人家的話題,事實上,這是一個有關我們人生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將會決定我們人生的後半生。

在提摩太後書4章7節,我們看到使徒保羅有一個很美好的人生結局,然而底馬的結局卻不太好,雖然他曾經是保羅的同工(腓利門書1章24節),因為他『貪愛現今的世界』(10節)。這提醒我們,雖然我們的人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人生結局一定是好的,惟有上帝的恩典可以幫助我們。

那我們怎樣才能有好的人生結局呢?答案聽起來很簡單,甚至有點老掉牙,不管如何,下面幾點是基本的,值得你認真思考?

1.每天與上帝親近
我們每天與上帝親近是很重要的,這讓我們在人生的方向上不致走偏,當我們沉浸在上帝的話語,並在祂的愛中成長的時候,這一份愛會讓我們勝過『貪愛世界』,不致於像底馬那樣跌倒。

2.每天將自己獻給上帝
保羅在羅馬書12章1-2節跟我們說:「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侍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我們的生命,即是『身體』是上帝創造並買贖回來的。因此我們天天將自己獻上,降伏在祂面前。

3.確信上帝的愛與主權
人生充滿許多痛苦和不完美的一面,有時候是環境和他人所帶來的衝突,很多時候邪惡看似戰勝了正義。但是我們可以振作起來,因為至高的上帝勝過所有的邪惡,祂始終掌權。因此,即使整個世界都敗壞了,我們也要繼續為了人生有個美好的結局而努力。

就像我們現在花時間去看一部戲劇,期待劇中的男主角與女主角有了一個美好的結局。讓我們也花時間好好思想我們怎樣做才能有美好的人生結局。一個美好的結局,不是發生在最後,而是從現在就開始了!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恩典之路

作者:亦婷,沙巴
esther-26112013-copy

“祢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
祢的路徑都滴下脂油,
滴在曠野的草場上。
小山以歡樂束腰”。
——詩篇65篇11-12節

基督莫測 奇妙之愛;
測不透 摸不著 卻看得見。
非單憑眼見 方能察覺——
年歲冠冕 猶如樹之年輪 與日俱增。

人生年繁
或錯過、
或享受、
或數算 神恩;
驀然回首
主恩早已在那燈火通明處。
人生道路 顛簸崎嶇
豈知 迷人花朵 僅在荊棘中綻放而出。

皆深知 雲彩環繞之中
所經之路——
成恩典脂油灑滿遍地,
為黃金之路。

崎嶇中 緊記主之應許,
主恩夠我用 且撒落滿地,
榮耀權能,充滿 豐富 澆灌;
我 如同草場的羊,穀中的五穀,
因著神而歡呼歌唱!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不要浪費生命

作者: Danny Wira Dharma, 印尼
not a wasted life
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不知下一步該做什麼,就在你認真琢磨,鐘聲卻不斷的滴答,時光流逝,最後,時間為你做了決定。

聽起來熟悉嗎?說實話,這種經歷,我曾經有過多次。

最近在讀以弗所書5章15-16節的時候,我被一個特殊的名詞抓住目光:「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智慧人愛惜光陰,抓住機會努力地過好每一天。另一方面,愚昧人讓機會白白地溜走。

所以,當我們想擁有智慧,我們必須要理解什麼是愛惜光陰(或是機會)。

根據英文詞典的定義,『機會』就是能進展的良機。

換而言之,「好好利用每一個機遇」是期盼好事、進步或者發展的出現,並且每當這些希望浮現的時候努力抓住它。

我回想起那些我完全沒做任何有意義事情的日子,每天只上班茫然度過八個小時。我機械地執行行事曆上的計畫,並不期待任何的益處、發展或進步。我的思維完全固定在於好好完成那些事情,然後把它們從我的日程表上打勾,表示完成了。在這個過程中,我錯失了那些能使我成長的機會。

此外,我們還必須知道關於機遇的一些其他道理:它稍縱即逝。雖然我們有時可能會又得到一個機會,但是在第一次機遇來臨時就緊緊抓住,無疑是更加明智的。

我們被召去期待和使用的機會是用來服務他人的。我相信這個原因可以在以弗所書2章10節提到:「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

現今的時代是一個充滿著邪惡的時代,並且情況越來越嚴重。這個事實我們是無法改變的。然而,仔細想想: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活著只是專顧自己的事,而我們被召是要在他們當中,抓住機會,為上帝影響他們—使他們得到益處和造就。

所以,下次在你覺得心神不定,不知該做些什麼時,如果它是一個能夠使你行善的機會,請抓緊它!我們這樣做也許不能改變世界,但是它一定能使生命變得美好。

(本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與主同行

作者:留芳, 中國廣州
road

「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你已將至高者當你的居所,
禍患必不臨到你,災害也不挨近你的帳棚。
因祂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
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詩篇91章9-12節

上帝給予我們的教導,有時是直接的,就如雨點鞭打在大地; 有時則放任誘惑的事物,在人後看著我們。讓人類直接面對充滿誘惑、也充滿挫折的前路,一步一腳印去探尋道路,用心去體會冷暖人生。

08年1月開始,我正式踏上和另兩位夥伴合作的創業之旅。大股東是一位香港人,也是之前曾有良好供應夥伴關係的廠商負責人。起初的合作是愉快的,習慣做外單的工廠在現實環境需求下,對內地業務升級轉型,而我們兩位創始人小股東則在摸索中全力負責對國內新產品的開發與大客戶銷售的運作。

在公司逐漸穩定之後,大股東的妹妹——即為我們的財務總監——也慢慢在大股東的授意下,利用手頭緊握的財務權,逐步為大股東的個人投資項目虧空、擅自挪用公司資金。而我們申請要做新拓展的資金卻每每被諸多理由否決。

我們逐漸發現了這一問題的苗頭,並不斷地以真誠的態度希望和大股東面對面坐到桌前攤開問題,商定解決之道。但大股東的表現令我們非常失望。最後的結局,是我們倆與大股東忍痛分離。我們重新釐清產權關係,獨立出來一個小公司;屬於我們辛苦付出、本來應得的許多分紅也化為泡影。

在這件事的走向上,我曾向上帝不住地禱告。在內心深處,我期盼上帝給我所應許的公義,讓惡人遭報。我們當時另開分行之初,情況並不好,大股東還惡意到處去詆毀我們的功績、扭曲事實。而我們仍選擇以誠行事,對信任我們、跟隨我們腳步、支援我們重新開始的客戶夥伴保持一以貫之的負責態度,默默地調整自我,重新出發。

而僅僅過了一年,我們從原本夥伴那裡,聽說了大股東的『新聞』:他所引以為傲的工廠,倒閉了;他所依賴的跟班們『樹倒猢猻散』了。而許多之前的客戶也一直在關注著我們的重新發展,並在此後逐步與我們聯繫,開始新的合作歷程。真相已經不言自明。

『因祂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
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感謝主,我知天父一直與我們同在,在我前行的道路上,陪我吃苦,引導我成熟,引導我進入更深的思考,並在祂認為合適的時機,將祂的救恩顯明於我,使我得著見證,得著滿心的溫暖與向上的力量。

“Some Journeys cannot be put into words.”(一些經歷無法用言語訴說。)我們有時可能會抱怨,為何不能快速抵達我們想要的目標?前路有時迷茫而失落,全身似乎籠罩著黑暗。但請相信,這樣的時候,天父並不是忽略了我們;相反地,祂讓使者在我們所行的路上穩穩地托住我們,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大膽放心地去『向前邁開步伐』!用腳去行當行的道,即便在荒野,即便有荊棘滿布,我們也無所懼怕,我們會在親身經歷中不斷得到祂智慧的啟示-因信我有上帝。阿們!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聖誕節,我最喜愛的日子

作者:柯雄偉,新加坡 譯者:石佳立, 台灣
Christmasmy-favourite-time-of-the-year-copy
聖誕節一直是一年之中我最喜歡的日子。

對七歲的我來說,聖誕節歡慶的氣氛、吟唱的詩歌和人們因節慶散發出的喜悅,是多麼的奇妙又美好。

其中一個我最難忘的回憶,就是父母親盡全力找來一顆聖誕樹,用禮物、燈泡和裝飾點綴它。我永遠記得幫忙裝飾聖誕樹的那一晚。我心想著也許這就是天堂了。

雖然我的父母和我一起慶祝聖誕節,但我們當時還不是基督徒。慶祝只是因為「聖誕節」這個節日而已。聖誕節也是我們家族聚在一起交換禮物、彼此祝福、吃著有蜜火腿,火雞,木輪蛋糕等大餐的時間。

那時候,沒有人跟我解釋聖誕節的重要意義,以及為什麼它是一個歡欣的日子。如果打從我還是孩子開始,我就明白耶穌的降生和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而作出的犧牲,如今耶誕節對我的意義就會有所不同嗎?恐怕不會吧。

一轉眼我長大成人了,聖誕節仍然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但如今我已是基督徒,這個身份使聖誕節對我而言有了全新的意義。

如同四季更替,人們常常需要經歷生命的不同階段,才會變成現在的樣子。當我意識到自己所過的平凡而乏味的生活沒什麼意義,並且我正日漸消瘦時,我才明白這個道理。

於是,在那個關鍵的夜晚,我決定帶著感恩的心去接受那份真正的聖誕節禮物——上帝藉耶穌賜下的救恩與同在。聖誕節對我來說,不再是人人都很容易得到的華麗禮物,而是一份我真正需要的珍貴禮物。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9章6節)

無須多說,我過聖誕節的心情不一樣了。對現在的我來說,耶穌的誕生是上帝救贖祂的子民這項工程的最高峰。在此之前的許多世紀裡,上帝一直都在預備救主耶穌基督的降世,使我們能從歷代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言行中得知彌賽亞即將來臨。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確實,凡事都有定期,耶誕節也一樣。聖誕節不僅僅是個節日,也不僅僅是交換禮物的代名詞。對我來說,聖誕節是向上帝獻上感謝的日子,感謝祂賜予我們的一切,感謝祂賜予我們那份單憑信心就能得到的超級禮物。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