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靈修| 耶穌使拉撒路復活(有聲中文)

 

作者: 葉玲君,台灣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封面設計:Chin,馬來西亞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1章

1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馬利亞和她姐姐馬大的村莊。2 這馬利亞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頭髮擦他腳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3 她姐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 4 耶穌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上帝的榮耀,叫上帝的兒子因此得榮耀。」 5 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6 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7 然後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吧。」 8 門徒說:「拉比,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你,你還往那裡去嗎?」 9 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嗎?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致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10 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為他沒有光。」 11 耶穌說了這話,隨後對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12 門徒說:「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13 耶穌這話是指著他死說的,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睡了。14 耶穌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15 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裡去吧!」 16 多馬,又稱為低土馬,就對那同做門徒的說:「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17 耶穌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墳墓里已經四天了。18 伯大尼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六里路。19 有好些猶太人來看馬大和馬利亞,要為她們的兄弟安慰她們。20 馬大聽見耶穌來了,就出去迎接他;馬利亞卻仍然坐在家裡。21 馬大對耶穌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22 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上帝求什麼,上帝也必賜給你。」 23 耶穌說:「你兄弟必然復活。」 24 馬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 25 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26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 27 馬大說:「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就是那要臨到世界的。」 28 馬大說了這話,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馬利亞,說:「夫子來了,叫你。」 29 馬利亞聽見了,就急忙起來,到耶穌那裡去。30 那時耶穌還沒有進村子,仍在馬大迎接他的地方。31 那些同馬利亞在家裡安慰她的猶太人,見她急忙起來出去,就跟著她,以為她要往墳墓那裡去哭。32 馬利亞到了耶穌那裡,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33 耶穌看見她哭,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嘆,又甚憂愁, 34 便說:「你們把他安放在哪裡?」他們回答說:「請主來看。」 35 耶穌哭了。36 猶太人就說:「你看,他愛這人是何等懇切!」 37 其中有人說:「他既然開了瞎子的眼睛,豈不能叫這人不死嗎?」 38 耶穌又心裡悲嘆,來到墳墓前。那墳墓是個洞,有一塊石頭擋著。39 耶穌說:「你們把石頭挪開!」那死人的姐姐馬大對他說:「主啊,他現在必是臭了,因為他死了已經四天了。」 40 耶穌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上帝的榮耀嗎?」41 他們就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望天,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我。42 我也知道你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叫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 43 說了這話,就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 44 那死人就出來了,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手巾。耶穌對他們說:「解開,叫他走!」45 那些來看馬利亞的猶太人見了耶穌所做的事,就多有信他的。46 但其中也有去見法利賽人的,將耶穌所做的事告訴他們。47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公會,說:「這人行好些神跡,我們怎麼辦呢?48 若這樣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的百姓。」 49 內中有一個人名叫該亞法,本年做大祭司,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什麼。50 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 51 他這話不是出於自己,是因他本年做大祭司,所以預言耶穌將要替這一國死;52 也不但替這一國死,並要將上帝四散的子民都聚集歸一。53 從那日起,他們就商議要殺耶穌。54 所以耶穌不再顯然行在猶太人中間,就離開那裡往靠近曠野的地方去,到了一座城,名叫以法蓮,就在那裡和門徒同住。55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有許多人從鄉下上耶路撒冷去,要在節前潔凈自己。56 他們就尋找耶穌,站在殿里彼此說:「你們的意思如何,他不來過節嗎?」 57 那時,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早已吩咐說,若有人知道耶穌在哪裡,就要報明,好去拿他。

 

今日經文記載了一個奇妙的大神跡,就是耶穌命已經死了、並且臭了四天的摯友拉撒路復活。雖然筆者沒辦法親眼見到這樣的奇蹟,但是我相信當時在場與耶穌一起目擊的人們一定是萬分震驚。原來耶穌這位自稱為「上帝的兒子」的人,真能超越死亡的權柄,而命令一個已經死透透的屍體復活,並且已死的人竟然可以自己從墳墓里走出來。這當然也同時預表在之後的經文記載的耶穌被釘死、埋葬、戰勝死亡、死而復活,來為世人贖罪救贖的過程。

 

 

拉撒路生病了(1-4節)

聖經並沒有記載拉撒路是生了什麼病,在這裡看到的是,因為生的病很重,所以他的兩位姐妹打發人通報耶穌,希望耶穌能給與他們及時的幫助。耶穌在這裡非常確定地和來通報的人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上帝的榮耀」,但是當時的人們並不明白耶穌話里的意思。

 

 

耶穌在伯大尼的旅行(5-16節)

 

雖然耶穌與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一家非常的親近,但是祂卻故意在所住之地依舊住了兩天,使旁人有的摸不出頭緒,不知道耶穌為什麼不立刻前往拉撒路的家。兩天過去了,耶穌突然提議要前往猶太地,門徒還是依然不明白。之前在猶太有很多人想要殺害耶穌,為什麼過了兩天耶穌突然提議要前往那地?耶穌回答道,雖然有很多人想要殺害祂,但是靠著天父的旨意,耶穌受死的時候還沒有來臨,所以祂依然可以在世上繼續實踐上帝要祂完成的工作,並且提到了,拉撒路死去,耶穌需要去「叫醒他」。耶穌也在這裡補充說道,祂去喚醒拉撒路是為了增加門徒們的信心。這時耶穌的一位門徒多馬覺得去了猶太,他們一行人必定會因耶穌受逼迫的原因而被殺死,所以多馬在這裡表現出他的小信,反而讓眾人感到沮喪。

 

 

耶穌使拉撒路復活(17-44節)

 

拉撒路此時已經死了四天,馬大和馬利亞先後來見耶穌,和耶穌哭訴她們的兄弟死亡的消息。此時她們對耶穌的遲來,仍然有些不解,雖然耶穌對馬大說了:「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她依然沒明白,以為是需要等到末日才會再與她們的兄弟見面。同時,馬利亞也是這樣和耶穌哭訴自己兄弟去世的消息,又加上與她們一同在一起的猶太朋友也哭,就在此時,耶穌或許因為感到摯友失去親人的痛苦,加上心理悲嘆,所以也與眾人一同哭了。但耶穌卻要去前往埋葬拉撒路的地點。和耶穌同在一起的猶太人就說耶穌哭的原因是因為愛拉撒路懇切。耶穌到了墳墓前,下令叫人把墳墓前的大石頭移開,此時馬大依然想要阻止耶穌,耶穌卻再次對她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上帝的榮耀嗎?」於是大聲呼叫拉撒路,並且叫他出來,請旁人幫忙解開手腳和臉上的屍布叫他能夠行動自由。這是耶穌在受死之前所行的一個最偉大的神跡,祂使死人復活,讓上帝的兒子為此能得榮耀。

 

 

旁人卻商議要殺害耶穌(45-57節)

 

有很多人因為看到耶穌行了如此大的神跡轉而相信祂,但卻不少的猶太人卻商議要如何謀劃殺害耶穌。其中有一位叫做該亞法的大祭司卻在這裡預言了耶穌會為了整個猶太民族受死。一大堆法利賽人並沒有因為耶穌行了大神跡而相信祂,相反,他們卻更加恨這位自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的褻瀆者,並且越發想計謀來殺害耶穌。耶穌知道那些法利賽人的計謀,於是搬到一個叫做「以法蓮」的城市暫時居住。此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祭司和法利賽人下定主意要抓拿耶穌,好藉機會殺死祂。

 

問題反思:

 

1. 你是否有過類似「拉撒路死而復活」的經歷,例如:隨著某事的終了,讓你覺得一定無法有翻轉的可能性,但上帝卻按照自己的時間和意思來救你一把?你是否因此而感謝過祂?

 

2. 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25節)。你相信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最棒的禮物

約翰福音靈修|主耶穌是好牧人 (有聲中文)

 

作者:葉玲君,台灣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0章1-21節

 

1「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2 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3 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4 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5 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 6 耶穌將這比喻告訴他們,但他們不明白所說的是什麼意思。7 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8 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9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12 若是僱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13 僱工逃走,因他是僱工,並不顧念羊。14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15 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16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它們來,它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17 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18 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權柄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19 猶太人為這些話又起了紛爭。20 內中有好些人說:「他是被鬼附著,而且瘋了!為什麼聽他呢?」 21 又有人說:「這不是鬼附之人所說的話。鬼豈能叫瞎子的眼睛開了呢?」

 

相信大家在剛剛認識基督信仰的時候,應該都看過耶穌牧養一群羊的圖畫。在基督教信仰中,耶穌是好牧人這一觀念一直都是牧師和宣教士們宣揚的重點,耶穌是好牧人的形象也深深植入我們心中。但是,你真的把耶穌當做你唯一的牧羊人,並且選擇緊緊跟隨祂了嗎?還是平日的你在世間隨波逐流,只有自己有需要的時候,才想到和上帝祈求禱告,等急難時期過了之後,自己繼續做自己呢?你知道怎麼辨別出耶穌的聲音和負面攪擾聲音的區別嗎?你平時容易相信哪一種聲音呢?

約翰福音十章1到21節清楚記錄了耶穌生前對當時猶太人的教導。耶穌說只有一名牧羊人會從「門」進入羊圈裡,其他的小偷盜賊都是從其他的地方偷偷的爬進去的(1節)。只有真的牧羊人在羊圈外呼喊自己的羊時,羊圈的守門人才會開門讓真的牧羊人進去。不止牧羊人認識自己的羊,凡是屬於牧羊人的羊也認得上帝的聲音(2-5節)。耶穌也是實實在在地告訴當時的猶太人們,祂就是那「門」,就是那位猶太人等待已久的「彌賽亞」。但是,當時大部分的猶太人卻不懂耶穌在說什麼,也不懂耶穌就是牧人的比喻(6-7節)。凡在耶穌來之前的都是盜賊,都是強盜,來了的目的要殺害和毀壞這個世界。唯有耶穌是「門」,來了是為要實行拯救、赦免和饒恕的工作,並且使人得著更豐盛的生命(8-10節)。耶穌非常嚴肅地說了祂自己就是那位舊約聖經所應允的彌賽亞,祂來是為了舍己,為自己所揀選的羊捨命。耶穌不是僱工,因為僱工只是被聘請過來看羊的。若是僱工和羊遇到危險,僱工會想辦法自己先脫逃,他是不會顧念羊群正在遭遇危險,或是否遇到緊急情況的(11-13節)。耶穌是好牧人,同時屬於祂的羊也認識祂,這就代表好牧人和羊有非常緊密的連接,他們彼此能認出彼此,就同等於耶穌和上帝的關係親密一樣(14-15節)。耶穌在16節還提到另外上帝還有其他的羊(外邦信徒)不在羊群里,祂會親自去把他們領回來,並且和現在有的羊群合而為一(16節)。耶穌主動捨去自己的生命,是因為天父愛祂,耶穌也愛自己的羊,所以為羊群捨棄自己的生命。同時耶穌也在此處預言自己將來的復活(好再取回來)。若是主耶穌沒有捨棄自己的寶貴生命,那也沒有死而復活的大能彰顯在這個世界上了。耶穌的復活也意味著耶穌已戰勝魔鬼轄制,並且賜予羊群(信上帝之兒女)永生的大能(17-18節)。猶太人們為耶穌說的話紛爭不已,有些人說祂是被鬼附的,有些人因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跡轉而相信祂(19-21節)。

在約翰福音10章1-21節,我們可以看到耶穌自述自己的牧羊人形象,並且也預表了祂的捨命和復活。耶穌是好牧人,而我們則是祂所揀選的小羊。也希望我們能願意自動自發地時時刻刻親近祂,凡事依靠祂,選擇住在羊圈裡,不隨著世界的名利等物而跑。如此一來,當魔鬼帶著負面聲音出現意圖干擾我們時,我們才能在第一時間識破那來自惡者的攻擊和轄制的聲音,並且懂得依靠我們的好牧人耶穌,靠著上帝賜下的屬上帝兒女的權柄,一同抵擋惡者的攻擊。耶穌是我們的「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並且戰勝了死亡的攻擊和轄制,帶著羊群一起進入愛上帝的國度。

 

問題反思:

 

1. 對你來說,耶穌是你唯一依靠的牧羊人嗎?在發生突髮狀況或者是負面聲音發生之時,你真能全心全意依靠祂並且抵擋負面聲音嗎?

2. 當小偷強盜來的時候,過去的你是否和耶穌一起在羊圈裡同心合意抵抗盜賊的入侵?還是任由自己在羊圈外徘徊,任憑盜賊搶劫自己,隨著世界隨波逐流,走一步算一步呢?你是否願意改變,全然接受耶穌,而成為羊群的一份子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 瞎子的心眼(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9章1-38節

 

1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4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5 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6 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7 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里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8 他的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就說:「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嗎?」 9 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他自己說:「是我。」 10 他們對他說:「你的眼睛是怎樣開的呢?」 11 他回答說:「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12 他們說:「那個人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13 他們把從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賽人那裡。14 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15 法利賽人也問他是怎麼得看見的。瞎子對他們說:「祂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16 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上帝來的,因為祂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跡呢?」他們就起了紛爭。17 他們又對瞎子說:「祂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祂是怎樣的人呢?」他說:「是個先知。」 18 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 19 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 20 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21 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他自己必能說。」 22 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23 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24 所以法利賽人第二次叫了那從前瞎眼的人來,對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上帝,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 25 他說:「祂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了!」 26 他們就問他說:「祂向你做什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27 他回答說:「我方才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要聽呢?莫非你們也要做祂的門徒嗎?」 28 他們就罵他,說:「你是祂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29 上帝對摩西說話是我們知道的,只是這個人,我們不知道祂從哪裡來!」 30 那人回答說:「祂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祂從哪裡來,這真是奇怪!31 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唯有敬奉上帝、遵行祂旨意的,上帝才聽他。32 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33 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什麼也不能做。」 34 他們回答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嗎?」於是把他趕出去了。35 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上帝的兒子嗎?」 36 他回答說:「主啊,誰是上帝的兒子,叫我信祂呢?」 37 耶穌說:「你已經看見祂,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祂。」 38 他說:「主啊,我信!」就拜耶穌。39 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40 同祂在那裡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嗎?」 41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

 

約翰福音第九章描述一位瞎子和耶穌邂逅的經歷。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位瞎子從肉體到心靈上的改變。從這一章中,有三點值得我們細細討論一番。

 

 

1.耶穌的眼光 VS 眾人的眼光

耶穌看見一位瞎眼的人。當時的猶太人認為人天生的缺陷是自己或是父母犯了罪。於是他們紛紛問耶穌是不是罪造成了這個人的瞎眼。可是耶穌的觀點總是刷新當時人的思想。耶穌回答門徒說,那個人的瞎眼不是任何人的罪,而是上帝要在他身上顯出榮耀。

 

常常我讀到這裡,心裡總是莫名感動。也許在那個時代,人們總會有意無意地論斷那位瞎子或瞎子的父母犯罪。可是,只要是亞當與夏娃的後代,我們的生命必然會有殘缺。不是外面有殘缺,就是裡面有殘缺。可我們總是喜歡論斷他人。耶穌來不是來定我們的罪,而是藉由我們生命的缺口顯出上帝的作為。所以我們不需要為我們的缺陷感到羞恥,因為上帝總能使用我們的軟弱,完成祂對我們生命美好的計劃。

 

我們可以看出耶穌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眼光。祂的眼光是積極的。在祂眼中,那位討飯的瞎眼人是寶貴的,祂殘缺的身體是帶著意義的。

 

我們眼光是局限在表面呢,還是像耶穌一樣,以更有智慧的眼光看待自己或其他人呢?我不知道那位眼瞎的男子是怎麼想。可如果我是他,我會因為別人的論斷而感到絕望,也會認為是自己的罪而造成的結果,因而自暴自棄。可耶穌對門徒的那番話卻能為那位瞎子帶來生命的轉折點,只因耶穌知道在人遭遇難處和不幸時,正是一個讓人經歷上帝的良機。唯有如此,人才能遇見那位化詛咒為祝福的上帝。

 

 

2.上帝的作為 VS 我們的想法

我們可以猜到,耶穌一定是要醫治他了。可是他這次的醫治方法不同。只要讀過四福音書卷,我們都可以看到只要耶穌一開口、一觸摸,病人就會好了。可這次耶穌卻施展了不同的醫治方法,讓這個記載更添幾分趣味。耶穌用唾液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並叫瞎子用西羅亞的池水洗凈他的雙眼。他的眼睛就看得見了。

 

後時代的聖經學者很詳細地分析耶穌為何用這個方法醫治那位瞎子。可我認為我們不一定需要完全明白上帝的方法,因為祂是上帝。祂總有著我們一輩子都想不出的法子幫助我們。我們能做的是甘心順服。正如那位瞎子,他甘願讓耶穌使用髒兮兮的泥和唾液抹他的眼睛,再乖乖地到一個特定的池子邊用池水洗眼睛。有時我們心裡相信上帝的能力,可是我們卻也常常指定上帝用某一種方法來解救自己。總是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如果上帝沒有照著我們計劃來,我們會發愁憂慮甚至埋怨上帝。可是我們要仔細想想,到底上帝是主還是我們是上帝的主人。上帝不是阿拉丁神燈。祂所作的每件事是讓我們進入到祂的旨意中,不只是為了讓我們開心舒服。正如聖經中的那位瞎子,他得到醫治的同時最後也進入了上帝在他生命的旨意——認識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3.瞎子的心眼 VS 法律賽人的心眼

從瞎子得醫治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他屬靈的生命隨著眼睛的痊癒也有所成長。他從只知道耶穌的名字(11節)到認為耶穌是位先知(17節),最後真正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就拜了耶穌(38節)。原本他生來瞎子是一種不幸,可是耶穌卻透過他的不幸,讓瞎子真正明白上帝的愛,脫離了律法的捆綁。

 

反觀法利賽人,他們是被當時的社會公認為最虔誠的人。可惜,他們永遠不能真正認識耶穌。他們被一圈圈的道德和律法給捆綁。他們不認識上帝的愛,自然不能明白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人的作為,反而找機會要定罪耶穌。他們有著一雙健康的肉眼,可是他們的心眼卻是瞎的。正因如此,看起來社會地位卑賤的瞎子卻可以給法利賽人說上一番如此有智慧的話,提醒他們耶穌的身份。「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唯有敬奉上帝、遵行祂旨意的,上帝才聽他。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什麼也不能做」(31-33節)令人惋惜的是,法利賽人的心靈仍然盲目,把那位瞎子趕出去了。後來瞎子第二次遇見耶穌,也真正認識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

 

看完整篇故事,我一開始覺得瞎子有一個不幸的人生,後來發現他是非常幸運的。在他活在世上的時候,有機會品嘗主恩的滋味。相比起來,法利賽人又是如此不幸。他們被自以為是的道德給束縛,終不能明白上帝的恩典。

 

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該要充滿感恩,因為我們不再被律法給綁架,而是被上帝的愛包圍。所以,我們更要珍惜上帝給的恩典。也許身體是軟弱缺乏的,可我們卻是有福的。上帝揀選世上卑賤的和軟弱的,好讓我們有機會享受上帝的同在,享有上好的福分。

 

問題反思:

 

1. 你覺得你自己的生命有什麼殘缺嗎?你要如何相信你的殘缺是上帝的美意,好讓你成為祂手中美好的工作?

 

2.在上帝不按照我們的祈求回應我們時,我們要如何安靜自己的心和預備自己,好讓我們繼續有信心走在祂安排的道路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 祂來不是定罪(有聲中文)

 

作者:懋筠,中國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8章1-11節

1 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2 清早又回到殿里,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3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 4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 6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7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8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9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10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11 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今天的靈修經文中所記錄的這一事件是約翰福音獨家記載的。每當讀到這段經文,我都在想耶穌彎著腰到底用指頭在地上畫什麼字。當然,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答案,但我們可以在這段經文中看到以下三點。

 

1.先拿石頭打(7節)——律法

第三節告訴我們,文士和法利賽人抓到一個行淫的婦人,當著眾人的面,叫她站在當中,然後喊話耶穌。這件事非常奇怪,為什麼他們剛好能在耶穌在聖殿的時候抓到一個行淫的婦人?更奇怪的是怎麼沒有把行淫的男子一起抓來?其實,他們是為了試探耶穌,抓祂的把柄(6節)。因為按照舊約的律法,不只是要對行淫的婦人進行懲罰,也應當找到姦夫,由見證人先下手,然後眾民也下手,把他們一併處死(申命記17章7節,利未記20章10節,申命記22章22節)

沒想到,耶穌卻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7節)」。這樣一來,耶穌並沒有與摩西的律法相矛盾,也讓婦人免於被石頭打死(因為大家清楚自己有罪),讓文士和法利賽人無把柄可抓。最重要的是,這給了現場每一個人去反思,自己的狀態是怎樣的,我有罪嗎?不管是他們現在心中的動怒(馬太福音5章22),還是他們也曾有過淫念(馬太福音5章28節),或者其中就有犯過姦淫的罪,但沒有被發現的人。他們不敢承認自己完全聖潔,活出了律法的要求,因此,從老到少全都離開了。

 

2.人在哪裡呢(10節)?——罪中

耶穌直起腰來,轉向了這位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10節)」婦人說:「主啊,沒有(11節)」。起先想要定這位婦人罪的人都一一離開了,只剩下唯一能定她罪,可以拿石頭打她的人(因為耶穌沒有犯過罪)。那這位唯一沒有犯過罪,可以用石頭打她的人會怎麼對待這位有罪的婦人呢?讓人驚訝的是,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 耶穌憐憫這位婦人,祂來正是要拯救罪人。「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b],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3章17節)

 

3.不定你的罪(11節)——福音

最後,主並沒有停留在此,而是繼續對婦女說;:「從此不要再犯罪了(11節)。」

福音是什麼?福音就是在主耶穌在萬千人海中,找到了如此污穢不堪的我們,定罪的主竟然給我們赦罪的恩典,叫我們因信基督,有嶄新的勝過罪惡的生命。「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當我們仰望主耶穌時,這句話帶有絕對的能力,我們相信藉著主在十字架上的寶血,我們將成為聖潔。

 

問題反思:

1.通過約翰福音8章1-11節,你認識了怎樣的一位耶穌?

 

2.你是否經歷過耶穌的赦免?根據11節的經文,耶穌讓我們過一個怎樣的新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今生和永生的糧(有聲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6章22-40節

 

22 第二日,站在海那邊的眾人知道那裡沒有別的船,只有一隻小船,又知道耶穌沒有同祂的門徒上船,乃是門徒自己去的。23 然而有幾隻小船從提比哩亞來,靠近主祝謝後分餅給人吃的地方。24 眾人見耶穌和門徒都不在那裡,就上了船,往迦百農去找耶穌。25 既在海那邊找著了,就對祂說:「拉比,是幾時到這裡來的?」 26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跡,乃是因吃餅得飽。27 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證的。」 28 眾人問祂說:「我們當行什麼,才算做上帝的工呢?」 29 耶穌回答說:「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做上帝的工。」 30 他們又說:「你行什麼神跡,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你到底做什麼事呢?31 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如經上寫著說:『祂從天上賜下糧來給他們吃。』」 32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33 因為上帝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34 他們說:「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 35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36 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37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38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39 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40 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有一位作家談到,當我們走在人生的荒漠時,要記住上帝和我們的關係——「祂關心,且背負;祂承諾,就履行;祂開始,必成就;祂原諒了,便遺忘了」。而這些都包含在耶穌的一句話里,「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章35節)。

 

也就是說,耶穌是我們生命中每一個階段唯一需要的嗎哪。不管我們所處的狀況如何,是否面臨危機、難處,我們都可以依靠祂。在耶穌眼中,沒有無關緊要的小事,如果關係到我們,就關係到祂。祂的眼目常看顧我們,又將我們銘刻在祂掌上(以賽亞書49章16節)。

 

以色列民靠著嗎哪,在曠野存活40年,摩西告訴他們,上帝賜下嗎哪是為了讓他們知道「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

 

耶穌再次告訴以色列人,「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翰福音6章49-51節)。耶穌知道我們最深切的需要不是在身體上,而是在靈魂上。入口的食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耶穌自己,祂是屬靈生命的源頭,祂賦予生命,並讓我們這走天路的人靠祂這天上的靈糧活著。

有時,我們陷在眼前的困境中,以至於忘記了我們在世上是寄居的,是過客。我們高度集中於即刻的需要, 應付眼前的狀況,以至於忽視大局, 就是我們已得的福音。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祂復活。」(約翰福音6章54節)。祂來,獻出身體,為我們死, 灑凈寶血,寬恕我們的罪, 並將永生賜給我們。那賜永生的主,也是我們在危機中,需要搭救時,可以指望的主。如果祂應許永恆,怎麼會不看顧我們眼前的需要呢?

無需煞費苦心地找尋嗎哪,我們無法預知行事奇妙的上帝的一舉一動。因此我們只管將所求告訴祂,然後專心於該做的事情,祂會照顧我們的所需。因祂是生命的糧,吃這糧,必不餓;信靠祂,必永遠不渴。

讓我們把眼光放遠,來面對當下,並「信上帝所差來的」(約翰福音6章29節)。在每個決定上,選擇信靠耶穌,因祂親自承諾,「……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章37節)。

 

問題反思:

 

1. 你會如何形容你跟上帝的關係?

 

2.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你對這節經文的理解為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 我沒有遇到仙女,卻遇到了耶穌(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5章1-18節

 

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做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 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他卻回答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 他們問他說:「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什麼人?」 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因為那裡的人多,耶穌已經躲開了。後來耶穌在殿里遇見他,對他說:「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厲害。」 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是耶穌。所以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事。 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祂不但犯了安息日,並且稱上帝為祂的父,將自己和上帝當做平等。

 

 

遇到耶穌前,我就像那個躺在畢士大池水邊的病人,對現實充滿著無能為力。我很小的時候,家裡經歷了驟變。那時候,不認識耶穌、喜歡閱讀神話故事的我覺得世界一定有仙女。我默默地在心裡許下願望,希望我的生活會像神話故事一樣,某一天會遇到仙女下凡,把我從一堆困境中解救出來。當然,仙女沒等到,生活的難題每天還是得咬著牙挨。

約翰福音第五章的那個病人,他病了三十八年。當耶穌問他是否要痊癒時,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那個病人想必很無奈,因為好像方法就在眼前,可是他卻一直得不到。

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世界說著各式各樣的方法,承諾給我們帶來生命的突破——網路上無數「突破自我,讓生活變得精緻充實」的方法,更有一串串生命清單,應許只要我們完成,人生就可歸列為成功。而我們,卻常常好像卡在一處,自己沒有力氣去夠著這些靈丹妙藥,也沒人可以推我們一把,直接把我們推到解藥里。

 

那我們的盼望在哪裡呢?

在五個廊子里,耶穌看到了那位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問他「你要痊癒嗎?」那位病人沒有迫切地回應,只是說了自己一直躺在那裡的原因,並竟,這個時候水沒動。沒想到,耶穌直接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就這樣,那個病人真的有力量起來走了,他痊癒了! 從此,他一定像童話里的主角一樣,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吧?他會如何度過自由的新生呢?

後來,耶穌和這位病人在聖殿重遇,耶穌吩咐他不要再犯罪,否則將遭遇更嚴重的疾病(約翰福音5章14節)。很可惜,這位身體獲得痊癒的病人好像沒有聽進去。他轉身告訴之前責問他的猶太人,是誰在安息日醫治了他,讓他拿著褥子走了,「所以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事。」(約翰福音5章16節)

好可惜,當上帝的獨生子用上帝的獨生子才可能有的能力和權柄醫治他,並告知他「不要再犯罪」時,畢士大池水邊的資深病人沒有對耶穌的身份有更多的思考和回應,只是滿足了身體疾病的痊癒。

很感恩,我沒有遇到生命中的仙女,只解決我當下的問題,而是遇到了耶穌。祂不僅有能力讓我拿起褥子走,更賜我全新的生命。

 

問題反思:

 

1. 你是否也有長久積壓的問題或重擔希望有人醫治分擔?從約翰福音5章14節,我們可以看出,耶穌要給我們的是怎樣的改變?是生命某個問題的解決還是生命從根本上的更新?

 

2. 根據約翰福音5章17節,耶穌的真實身份是什麼?這樣的認知可以給你的生命帶來怎樣的影響?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超越時空的醫治者(有聲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4章43–54節

 

過了那兩天,耶穌離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因為耶穌自己作過見證說:「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見祂在耶路撒冷過節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祂,因為他們也是上去過節。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祂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有一個大臣,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就來見祂,求祂下去醫治他的兒子,因為他兒子快要死了。耶穌就對他說:「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那大臣說:「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耶穌對他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正下去的時候,他的僕人迎見他,說他的兒子活了。他就問什麼時候見好的。他們說:「昨日未時熱就退了。」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這是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跡,是祂從猶太回去以後行的。

 

因為冠狀疫情,墨爾本幾乎不間斷地封城六個多月,這回不是以全球最佳居住城市上榜,而是封城的時間了。自三月起,主日就開始以線上視訊進行。

 

上周日敬拜一開始,我就注意到何阿姨憂鬱的面容。她來自澳門,說話時帶著濃濃的當地口音,是一位溫文爾雅,榮辱不驚的老太太。分組禱告時,我禁不住問道,「何阿姨,您還好嗎」?

 

她這才回過神來,貼著屏幕問道,「Cindy啊,我想問一下,我們可以為不信主的朋友禱告嗎」?

 

「可以的,阿姨」。

 

她抑制著自己的情緒,理了理頭髮說道,「我有一個上海的好朋友叫阿船,她得癌了,她很優秀的,照顧一大家人,可是她得癌了,我聽了後,晚上睡不著覺。」

大家靜靜地聽著。

 

何阿姨終於掩不住淚水,聲音有些發顫,「最近啊,她不想大家擔心,所以她不和任何人聯繫了。」

 

那一刻,大家似乎都感受到阿船的絕望和阿姨的焦慮。是的,有一些間隔,我們無法跨越。新冠病毒將每個人困在了家裡;墨爾本與上海,海一般的距離;癌症,生與死的面對;失聯、絕望讓人選擇封閉。

 

曾有一位身為權貴的大臣,有著萬貫家財,卻無法挽回兒子的生命。他聽說耶穌所行的神跡,所以不遠長途跋涉,來求這位施神跡者。他不是來找救主,而是尋求神跡,一個醫治他兒子的神跡。

 

主責備大家,「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翰福音4章48節)。

 

他滿心焦慮,聽不進任何話語,只是再求:「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4章49節)。

 

然而耶穌沒有排斥這個希律王的大臣,沒有計較他只是來求神跡而非救主的動機,沒有不滿他求主親自下去,而不是完全相信。主耶穌滿懷憐憫地對他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4章50節)

 

聽了這帶著權柄、能力的命令,大臣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耶穌說話的那一刻,醫治穿越時空,臨到他兒子的身上。(4章52節)

 

我們來到上帝面前,常常帶著有限的信心,也會焦急只求神跡,忘了仰望救主,也可能只看到時間、空間、疾病的攔阻,而落在絕望里。但主祂滿有憐憫、恩典,和能力。祂不僅醫治身體,更醫治靈魂。信靠耶穌需要信心,而這份信心,也需要耶穌格外的憐憫。祂知道我們的軟弱,因此祂也給予人信心信靠祂。從祂過去的神跡,現在話語的教導,以及未來的應許,聽見並聽進去的人,就得著了信心!因此大臣去時雖焦慮、憂愁;返回,卻有了平安和盼望。因為他做了最重要的事,就是未看到神跡就相信,然後回去了。最後他的信心因得知兒子康復的結果而得到堅定。求神跡時的信心之苗,此時已長成信心之樹。最後他自己和全家都信了主(4章53節)。

 

所以,無論情況如何,我們都可以來到祂面前向祂祈求禱告,這是信心的第一步。

「何阿姨,讓我們一起來為阿船禱告!」

 

問題反思:

 

1.你也常常為了尋求神跡而向主禱告嗎?今天的經文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2.你可以如何增加對上帝的信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約翰福音靈修| 我開始渴望永生(有聲中文)

作者:鍾林君,中國

有聲中文:楊瀾,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3章1-21節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 這人夜裡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 上帝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 上帝同在,無人能行。」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 上帝的國。」 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上帝的國。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 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尼哥底母問他說:「怎能有這事呢?」 耶穌回答說:「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還不明白這事嗎?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我們所見證的是我們見過的;你們卻不領受我們的見證。 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 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 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 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因為 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上帝獨生子的名。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 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 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 上帝而行。」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我清楚地記得,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經文的時候,心裡好像暖流涌過,帶來一股前所未有的安慰。「上帝愛世人」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概念。上帝怎麼可能愛世人呢?在我成長的背景知識里,神明與世人的關係跟「愛」似乎相隔了十萬八千里。神明是來盯著世人的,如果世人表現不好,就要懲罰世人,不是嗎?我的奶奶和媽媽帶我去廟裡拜菩薩的時候,我們要跪在墊子上,要磕頭,要買香火進貢,還要準備水果零食,要誠懇地祈求,菩薩神明才會聽我們的祈願,神明怎麼會愛我們呢?但我卻被這位說「愛世人」 的上帝暖到了。我想要這份愛。

聖經接著又說:「因為上帝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 (約翰福音3章16節)。說實話,當時的我並不渴望16節中所提到的永生,因為畢竟我不知道永生是什麼樣的。如果只是永遠活著,這對我來說吸引力不大。每天的煩惱夠多了,要是永遠這樣,實在是太讓人絕望。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得救」這個概念卻像是一道光,照進了我找不到出口的心。雖然當時的我也並沒有完全明白聖經中「罪」的概念,但我很清楚我是一個罪人。因為我知道我應該做什麼,也很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但我不管怎樣努力,就是做不到。我總會犯錯,總在犯錯,沒有辦法做到不犯錯。知道我的「罪」可以被這位「愛世人」的上帝赦免,對我來說,真的是人生最大的好消息。因此,毫不猶豫地,當我第一次聽到約翰福音3章16-17節里講的這個好消息時,我就相信了。我的整個身體從裡到外都彷彿在渴望相信,渴望歡迎這位上帝的兒子進入我的生命。

 

猶太人的官尼哥底母深夜來見挑戰了他所在群體權威的耶穌,就是因為他看到耶穌所行的神跡只有上帝同在才能行得出來(約翰福音3章1-2節)。尼哥底母渴望知道關於上帝國度的事情,耶穌用尼哥底母作為猶太人中的法利賽人所應該明白的話語和典故來告訴他,「從水和聖靈重生」才能進入上帝的國度(約翰福音3章3-15節)。可惜,尼哥底母好像並不是很明白。好在耶穌後來用更直白的語言說出來:「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3章16節)。相信耶穌,就能得永生,進入上帝的國度,這麼明晰的指引,完全不用像尼哥底母那樣去猜,我們還等什麼呢?如果永生等於進入「愛世人」的上帝的國度,等於罪被赦免,你不渴望得到永生嗎?

 

 

問題反思:

1.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通過閱讀約翰福音3章1-21節之後,你對永生有什麼新的認識嗎?
2.根據約翰福音3章16-18節,我們如何才能獲得永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

約翰福音靈修|潔淨聖殿(有聲中文)

作者:懋筠,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2章13-25節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祂看見聖殿裡有賣牛羊和鴿子的,還有兌換銀錢的人坐著,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把所有的,包括牛羊都趕出聖殿,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走!不要把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祂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因此猶太人問祂:“你能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表明你可以做這些事呢?”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把它重建。”猶太人說:“這殿造了四十六年,你三日內就能重建嗎?”但耶穌所說的殿是指祂的身體。所以祂從死人中復活以後,門徒想起祂曾說過這事,就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話。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祂所行的神蹟,就信了祂的名。耶穌自己卻不信任他們,因為祂認識所有的人,也用不著誰來證明人是怎樣的,因為祂自己認識人的內心。

在今天的約翰福音靈修中,“耶穌潔淨聖殿”在四福音中都有記載,這說明此事件非常重要。

義怒

耶穌潔淨聖殿是一件瘋狂的事情。主這次對猶太傳統信仰的反對,不單停留在言語的批判上,是在行動中表達不滿。主為何如此生氣?第十六節說,“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賊窩,參可十一17節)”。在舊約中,聖殿是猶太人的敬拜中心,他們本應帶著虔誠的心,來到聖殿裡獻祭贖罪敬拜上帝。而真實的景像被主看破,那裡到處瀰漫著祭司係統腐敗的味道,被金錢交易玷污的人心哪裡有對上帝的敬拜與渴慕呢?

聖殿

與人手所造的殿比起來,真正的聖殿乃是主三日內建立起來的,那正是耶穌基督已復活榮耀的身體(約翰福音2章19-22節)。我們今日的敬拜不需到舊約的聖殿裡,真正敬拜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藉著十字架上的中保,我們就能與上帝和好。因此,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專心尋求祂,就必會尋見,我們信靠仰望祂,就必蒙看顧。而在新約裡,教會正是基督的身體,也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以弗所書2章21節),主看重我們作為身體的每一部分,我們身子也是聖靈的殿(哥林多前書6章19節),願我們心靈不再污穢,透過耶穌基督,能向上帝獻上聖潔的敬拜。

渴慕

在今天這個“疫情時代”,也是“抖音(短視頻)時代”,我們很容易體貼肉體的情慾與眼目的情慾,可以躺在家裡參與網絡聚會,也會不自覺地被豐富有趣的視頻吸引。可是,約翰福音第二章裡,我們的主為聖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約翰福音2章17節)。而今天我們知道,教會就是上帝的殿,我們是否對上帝的殿焦急呢?教會不是做生意的場所,也不是博人眼球的活動中心,那裡應該是“萬國禱告的殿”(馬可福音11章17)。主渴慕滿足父上帝的心意,盼望眾人誠心來敬拜。

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對上帝也有渴慕的心,以致於這種渴慕使我們將生命的重點,從賺錢轉向聚會,從手機轉向耶穌基督祂自己。

問題反思:

1.每周禮拜時,你的心是否專心,還是被其他事情吸引?今天的經文對你有怎樣的啟示?

2. 在你生命中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呢?你是和其他人一樣關注世上的娛樂還是被主的話語和生命吸引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約翰福音靈修| 唯有在耶穌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上帝的模樣(有聲中文)

 

作者:鍾林君,中國

有聲播讀:鍾林君,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章1-18節

 

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借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有一個人,是從祂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祂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著祂造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做上帝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上帝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約翰為祂作見證,喊著說:「這就是我曾說,『那在我以後來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來在我以前。』」從祂豐滿的恩典里,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

 

有一次,在我家的查經小組裡,來了一位穆斯林信仰背景的年輕人。當時,我們正好查閱約翰福音第一章。才剛剛開始,衝突就出現了,年輕人開始問我們,如果上帝只有一位,為什麼父上帝也是上帝,耶穌也是上帝,聖靈也是上帝。當我們小組的成員開始應對這位年輕人升溫的討論時,我突然好像被提醒,我們其實都不知道這位上帝是怎樣的,甚至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為什麼不聽聽聖經怎麼說呢?於是,我跟這位年輕人說:「我想我們誰都沒有親眼見過聖經中的這位上帝,而對這位上帝的認知也是超出我們日常經驗範圍,剛好在約翰福音里,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他所認知的上帝,不妨我們先來聽聽聖經怎樣解釋上帝,然後再提出疑問?」年輕人沒有再繼續提問,我們也終於有機會一起來讀聖經怎樣描述上帝。

 

那聖經是怎樣描述上帝的呢?在約翰福音1章1-18節,約翰向我們介紹到,一位他稱之為「道」的從起初就存在了(1節),祂與上帝同在(1節),而祂自己就是上帝(1節)。雖然這裡「與上帝同在」同時又「就是上帝」的概念超出我的認知範圍,我還是選擇接受,因為我不理解的概念並不代表是不存在的,而我願意繼續聽作者講他認識的上帝。接著,約翰繼續講,這位「道」在太初就與上帝同在(2節),「萬物是借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 (3節)。這個描述讓我感受到這位約翰口中的「道」的權柄和能力以及祂的歲數。祂在創世之初就與上帝同在,而萬物,包括我們都是借著祂創造的。同時,約翰又在4-5節說,祂不但創造了萬物,祂裡面還有生命,而這生命是人的光(4節),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5節)。不得不說,約翰所說的這生命之光是我聽到後內心會自然渴望的,而「黑暗卻不接受光」不正是現實嗎?

 

緊接著,約翰為大家提供了一位見證人,另外一位施洗約翰。這位施洗約翰不是光(8節),而他為之做見證的這位比他晚出生卻比他先存在(15節)。約翰又說:「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9節),「祂在世界」(10節),「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14節),「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14節),「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14節),「從祂豐滿的恩典里,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6節) ,「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17節),最後,「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18節)。

 

從約翰的描述里,我們可以看到約翰親眼見過這位他所介紹的「道」(14節),並且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在太初祂就與上帝同在了,並且祂就是上帝。萬物都是借著祂造的,祂裡面有生命,這生命是人的光。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祂來到了我們中間,住在我們中間,祂創造的這個世界卻不接受祂。而祂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唯有在祂身上,我們看到了上帝的模樣。

 

這不就是整本聖經在講述的故事嗎?雖然可能我這輩子都無法理解為什麼唯一的上帝是三位一體,但我知道聖經所講的都是真的,而約翰在這裡所說的每一句都不矛盾,因為無數親眼見過耶穌,親身經歷過耶穌恩典的見證人為此做見證。當我感覺上帝的模樣模糊時,我可以去看耶穌,去從祂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當中去尋找上帝的痕迹,因為祂從一開始就與上帝同在,祂就是上帝,而祂曾真實地住在我們中間。我也可以放心,因為這位創造宇宙的上帝,向我們展示的祂自己不是一位可怕的上帝,而是充充滿滿有恩典與真理。最最最好的意外驚喜則是,約翰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做上帝的兒女。」

問題反思:

 

1. 上帝對你來說,是怎樣的形象呢?可怕嗎?遙遠嗎?還是充滿恩典和真理的?你可以從何了解到你對上帝的理解是否正確?

 

2. 當光照進你的生命時,你選擇拒絕祂,還是接待祂?你願意(或滿足)做上帝的兒女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一同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