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靈修 | 不抱怨的秘訣(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Jovial,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14-18節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你們也要照樣喜樂,並且與我一同喜樂。

要想起我最後一次對某件事或某個人抱怨並不難——確切地說,就是在昨天。最近我在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難,當我向別人抱怨我所面臨的困境時,我的不愉快就顯現出來。我抱怨得越多,就越不快樂;而我越不快樂,就越發牢騷。

但這並不是上帝希望我們有的生活和行事的方式,不管我們是在家裡、在教會、在學校,還是在工作中。上帝通過使徒保羅鼓勵我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立比書1章27節)。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在實際生活中忠於基督,努力以敬畏的態度來順服祂。而活出順服的一個方法就是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2章14節)。

沒錯,當保羅說到「凡所行的」時,他確實指的是在「所有的事」上:即使當我們被吩咐去做我們無法理解或不喜歡的事時,在我們的禱告沒有得到回應時,以及當我們經歷艱難和迫害時。在這一切的事上都要不發怨言。

當我讀到這幾節經文時,我想起了以色列人在曠野怎樣向他們的首領發怨言和質疑他們(出埃及記15章24節,16章8節)。以色列人對他們處境的抱怨和對上帝的質疑和顯示了他們對上帝的悖逆。這說明他們不相信上帝。同樣的,我們今天的抱怨並非只是針對某件事或某個人,而是針對上帝。

我們的抱怨不僅是對上帝的悖逆,也給我們身邊的人做了一個糟糕的見證。作為基督徒,我們住在這個世界上,卻又與這個世界分別為聖。我們本應該要效法基督,做這個世界上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 )。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無法這樣活出來。當我回想起自己向同事們抱怨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們在我身上看到了什麼:是活在我裡面的基督,還是和他們一樣的人?

但問題來了,我們如何才能找到做任何事情都不抱怨的力量呢?

保羅告訴我們,秘訣就是要「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16節)。不僅如此,因著聖靈的幫助,上帝還應許給我們能力「成就祂的美意」( 腓立比書2章13節 )。

經文也讓我們看到,不抱怨可以讓我們的屬靈導師和教會領袖為我們自豪並因此而喜樂。保羅勸腓立比人要順服基督,好使他有理由在基督再來的時候誇口。腓立比人所結的果子給保羅帶來極大的喜樂(腓立比書2章17節),也證明了他為他們所作的犧牲不是徒然的。

想要停止抱怨讓我們不開心的事情並不容易。對我來說,在度過了糟糕的一天後,我仍然很難勒住自己的舌頭,尤其是當我周圍的人都在隨意發泄他們的情緒時。但當我記得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時,我就有力量活出不一樣的生命——我每一天都在學習克制,一個字一個字地剋制。每一次當我用沉默代替尖刻的話語;用來到上帝面前傾訴代替向他人抱怨,我都能體驗到順服祂、在祂的主權中安息而帶來的喜樂和平安。

這不容易。但當我們禱告和默想自己為什麼以及如何做到不抱怨時,我們會發現,與活出一個配得上福音的生命以及它能帶給我們的領袖、我們自己和基督的喜樂相比,我們能從怨言中得到的滿足是微不足道的。

問題反思:

1.你有想要抱怨和爭論的時候嗎?你這麼做了之後,狀況往往如何?

2.在你的生命中,有沒有什麼特定的領域是你很難不去抱怨或爭論的?把它們一一列出,帶到主面前禱告。

3.在這充滿彎曲乖謬之民的世界上,我們是否像明亮的星一樣在發光?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做到這一點?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我們需要自己賺取救恩嗎?(有聲中文)

作者:Christine Emmert,美國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12-13節

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在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中,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給主管留下好印象。我立即買了新衣服(當時我的衣櫃里只有T恤和牛仔褲),盡心完成分配給我的一切任務,哪怕只是幫忙拿咖啡這種小事。因為我一直擔心自己的工作達不到標準。

我的直屬領導是一位非常善良,非常熱情的女士。她對我一點也不嚴厲,每每都以最溫和的態度糾正我的錯誤。然而,每當她叫我去她辦公室時,我都是踮著腳尖輕聲走進去,生怕自己讓她失望(儘管我知道她不會因為我缺乏經驗而批評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年夏天,我是在「恐懼戰兢」中賺得了那一小筆報酬。

保羅曾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勸他們就算自己不在那裡,也「當恐懼戰兢做成他們得救的功夫」(腓立比書2章12節),正如他們常作的那樣。這句經文讓我很不解。難道我們不是單靠信心得救的嗎(以弗所書2章8節)?怎麼保羅在這裡說我們應該努力賺得救恩呢?

在之前的經文中,保羅描述了耶穌如何謙卑自己,成為眾人的僕人,因而被升為至高。保羅提醒我們,終有一天,一切被造之物都會承認耶穌是主(腓立比書2章5-11節)。保羅在對腓立比人說,看哪,這是我們所事奉的尊貴榮耀的君王!」

「這樣看來」保羅繼續說道,「我們要戰戰兢兢地服事祂!」就像我當實習生時敬重主管的經驗和智慧一樣。儘管我很開心自己能得到這次實習機會,但我知道自己是個實習生,在面對主管時我充滿了敬意。那麼,面對這位宇宙偉大的創造者,難道我們不更應該帶著恐懼戰兢的敬畏之心嗎?

保羅勸我們儘力「做成得救的功夫」,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得救。在其他信件中,保羅清楚地教導我們,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章9節)。但這只是個開始。我們還不是上帝起初創造的樣子。還不是榮耀、無可指摘,純潔無瑕並將在新天新地與基督一同作王的聖徒(啟示錄20章4節)。

所以保羅勸我們,每一天都要為那榮耀的終點而努力。這不僅指我們應該在教會或侍奉中儘力做到最好,也是指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盡心竭力。無論我們是在為準備考試而學習,亦或是在為一個不講理的老闆跑腿,還是在為家人做飯洗碗,讓我們都全心全意地去做,因為我們知道上帝已經救贖了我們,所以每一天,我們都應更努力地讓自己與祂親近,變得更像祂。

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並非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而是靠著在我們裡面做工的聖靈。無論何時,聖靈都在激勵我們,使我們能夠渴望去做上帝喜悅的美善之事(腓立比書2章13節)。讓我們努力去過一種與上帝兒女身份相稱的生活吧,相信上帝會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不斷帶領我們,去實現祂的美好計劃。

問題反思:

1.你做好事的動機是出於對上帝的敬畏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

2.你覺得活出救恩是件難事嗎?今天的經文有鼓勵到你嗎?

3.你在生命中哪些方面難以做到讓上帝喜悅?一一列出來,交託給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當下的辛苦,明日的榮耀(有聲中文)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亞

翻譯:Lomo,中國

有聲播讀:Luke,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9-11節

所以,上帝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你是否曾在某件事上非常努力,並希望你的努力付出能得到回報?

幾年以前,我在踢足球的時候撕裂了膝蓋上的部分韌帶。在手術後第一次複查時,我只問了醫生一個問題——我要怎樣做才能像我受傷前一樣踢球?

醫生告知我這需要我進行一個高強度的康復訓練項目,需要我花時間健身和理療,以加強對我受傷膝蓋周圍肌肉的鍛煉。於是,我把花時間逐步重建我膝蓋的強度及靈活性設為了我明年的目標。這個過程漫長且辛苦,但我知道我只有拚命努力才能回到足球場上,回到我的隊友中間。

我們看到,在腓立比書2章9-11節中有著類似的原則。在之前的5-8節,保羅鼓勵腓立比教會效法基督的謙卑——那種即便面對死亡也完全順服的謙卑。

在9-11節中,我們看到了謙卑以及順服所帶來的榮耀。第9節的第一個單詞「因此」是一個關鍵詞,它表達出兩個段落之間的聯繫。

基督的謙卑和順服使得祂得到了保羅在2章9-11節中詳述的獎賞。這獎賞究竟是什麼呢?是超越我們的想像的榮耀——耶穌被升為至高,高過萬物,且受全宇宙的敬拜。

這裡,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他們的犧牲將會帶來什麼。早些時候,保羅敦促腓立比人繼續「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立比書 1章27節),通過這樣的努力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可以為信仰而受苦。

腓立比書2章3-4節讓我們看到為信仰受苦意味著什麼,它會使人們的生活不如以前舒適。對於腓立比教會的人而言,將別人擺在第一位並且求別人的益處超過自己的不是容易的事(2章3-4節)。但在第5節,保羅敦促他們要「和基督耶穌一樣謙卑」,即像耶穌一樣在上帝面前謙卑與順服,這會帶來上帝在永恆中所賜的獎賞。

腓立比人可以對這個應許有著十足的把握,因為他們在耶穌的生平、死亡和升天的過程中見證了這個應許。他們可以確信,當下不懈的努力可以帶給他們未來與基督在一起的榮耀永生。而且,他們可以確信在當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等待他們的榮耀遠遠超過他們現在所做的犧牲。

就像可以再次踢足球的期望幫助我渡過了康復階段的艱難時刻一樣,保羅提醒我們要對祂在永恆中的榮耀應許有盼望。當我們感覺自己不再想像上帝教導我們的那樣去愛和服事別人時,銘記最終的獎賞可以幫助我們繼續順服。

雖然,現在我們或許正在經歷苦難,但看耶穌的經歷我們就知道,在我們最終站在上帝面前的那一天,我可以確定我們不會再想起我們曾經付出和忍受了多少。

那一刻,我們會全然被永恆的榮耀和祂永遠同在的美好所震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問題反思:

1.知道基督被升為至高,超越萬有如何影響我們敬拜祂和我們生活的方式?

2.什麼可以激勵你變謙卑和先求他人的益處?

3.對永恆的期盼能夠如何鼓勵今天的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效法基督的謙卑(有聲中文)

作者:Karen Pimpo,美國

翻譯:熱水,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5-8節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我永遠不會忘記大一開學那天的經歷。那是情緒跌宕起伏的一天,最後以校長帶領的一場特殊聚會結束。這位校長同時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和神學家,我的父母很期待能聽到這位「信心巨人」講話,或許能跟他握手也讓他們非常激動。

但在演講快結束時,校長做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

他請所有大一新生走到台前,跪下來接受祝福。然後,這個著正裝的年逾七十的大學校長和莊嚴的基督教領袖,屈膝下去,腰幾乎彎到了地面,舉起雙手為學生們祈禱。

看到這樣一位年長且深受尊敬的領袖為了一群年輕學生而做出這樣一個不舒服且低姿態的姿勢,我實在很震驚。他的姿勢是謙卑的表現。

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中,保羅勸勉門徒們要謙卑,他寫道:「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立比書2章5節)。對很多人來說,我們很熟悉耶穌作為一個謙卑的僕人的形像——祂順服、溫和、溫柔。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在這樣一個看重成就、社會地位和財富的世界中,這樣的謙卑是多麼格格不入。

保羅告訴腓立比的信徒,儘管耶穌本有上帝的形像,但祂並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相反,耶穌「虛己」——不但沒有把這神聖的特權為自己所用,還放棄了一切來滿足我們的需要(第七節)。祂也「取了奴僕的形像」(第七節),而不是祂本應得的王的位置。

祂選擇以人的形像出生,接受作為人所有的限制和約束,受制於時空,裹在不完美的肉體里。最後,耶穌「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即使會遭受痛苦和羞辱,祂依舊順服上帝美好的計劃(第8節)。

保羅鼓勵信徒「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做起來可能會又困難又不舒服。但它是通向自由的道路。當我們採取謙卑的態度,我們就能退出世界要我們參與其中的權力、榮耀、財富的比賽。我們就能夠承認自己是有限的,但卻有一位是無限的。我們也可以自由地順服上帝的計劃,即使我們周遭的世界無法理解我們的時候。謙卑也改變我們與教會其他成員的相處方式。以謙卑的樣式生活確保我們「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信念」(第2節)。

那麼,我們要怎樣在每日的生活中效法耶穌的謙卑呢?當然,我們並不是要去背著一個真的十字架。但我們能夠尋找方法來使用我們的恩賜祝福他人,而不是尋求自己的好處。比起追求自己的榮耀,我們可以選擇不那麼重要的位置。我們也會理解人類的有限,而不是不斷努力想要變成超人。我們可以謙卑地接受上帝在祂美好計劃里賜給我們的一切。

問題反思:

1.你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效法耶穌謙卑的樣式?

2.在你的人際關係中,你怎樣才能「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今天,有沒有一個你可以謙卑服侍的對象呢?

3.你為放棄什麼權利而掙扎?耶穌基督的榜樣怎樣鼓勵了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活出合一的生命(有聲中文)

作者:Christine Emmert,美國

翻譯:葉嘉桃,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1-4節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我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因此,我每個周日都會去教會。但我從來沒有渴望要參與到教會中。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總是會準時到教會並準時在唱完最後一首讚美詩後離開教會。直到有一天,我的朋友問我:「你不想在結束後留下來跟弟兄姊妹們交流一下嗎?」

事實上,我從未想過我與教會的其他人有多少相似之處,更別說把他們當成是我的弟兄姐妹。然而,當我的朋友如此直接地詢問我時,我為自己不認識教會的弟兄姐妹而感到了一絲羞愧。

教會不是一群陌生人聚集的地方。我們不是因著膚淺的興趣或相同的背景才聚在一起;我們聚集在一起是因著更深入的緣由。使徒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信里提醒他們:基督徒是因著從基督來的勉勵,基督那安慰人的愛,聖靈的交通,以及基督的溫柔和憐憫而合一的。

你是否感覺到了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動工?你是否在禱告後經歷到基督那出人意料的平安?你是否經歷過基督的憐憫與溫柔?這些就是我們與在教會裡坐在我們旁邊的弟兄姐妹們共有的經歷。我們因此而聚在一起。

保羅說如果基督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應當「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腓立比書2章2節)。為什麼要合一?因為唯有合一我們才能「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立比書1章27節)。

但如果我們不認識我們的弟兄姐妹,不參與到他們的生命中也不讓他們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要如何為福音的緣故齊心努力呢?

與其爭論眼前的差異並嘗試說服他人,基督徒們更應當努力去向世界展示基督賜給我們美好的多樣化與合一。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活出這樣的合一呢?保羅在第3與第4節告訴我們:「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當我在崇拜一結束就從教會溜走時,我完全是在顧念自己的事。但保羅告訴我要首先顧及別人的事。因此,我試著在崇拜結束後多逗留一會。我嘗試與弟兄姐妹進行一些真實而有意義的對話。我詢問他們這個星期上帝如何在他們身上動工以及有什麼我可以為他們禱告的。當我越願意花時間陪伴他們,我就越能夠分享他們中一些人的重擔並與另外一些人一同喜樂。

你是否願意加入我,為上帝的緣故放下自己的追求與驕傲而去關心周圍人的事情?這確實不容易,但正如我們因著基督的犧牲而得救一樣,我們可以相信耶穌的愛與鼓勵能使我們活出令這個世界無法想像的合一。

讓我們鼓勵彼此去培養一種智慧的愛。讓我們委身於更多認識上帝,並讓上帝改變我們的愛,使它不再那麼容易被環境或我們的情緒影響。願我們的生命可以每日成長並將榮耀與頌讚歸於上帝。

問題反思:

1.你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還是以他人優先的人呢?今天的信息如何觸動並鼓勵了你?

2.你的自我追求與個人利益是否攔阻了你與弟兄姊妹的合一?有哪些切實的方法可以讓你放下自己?

3.你在這一周是否有經歷上帝?(腓立比書 2章1節)你可以跟哪些弟兄姐妹分享基督在你生命中的工作?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為基督受苦的特權(有聲中文)

作者:Caleb Young,紐西蘭

翻譯:蔣冠華,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29-30節

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

有位叫達米安的神父,他的故事一直鼓勵著我。他年僅24歲時,就從比利時的家鄉遠航去往夏威夷參與服事了。

幾年後,在1873年,有人呼籲志願者去服侍卡洛沃地區的麻風病人。卡洛沃是一個疫情隔離區,成百上千的夏威夷原住民在患了麻風病後會被送往那裡。他們在那裡渡過餘生,直至死亡。

環境很糟糕,在那裡達米安神父會一直生活在疾病中間,且還要面對那些沉浸在與家人分開之苦的人。總而言之,他將會身處痛苦之中。

然而,達米安神父一直致力於服事卡洛沃區的居民,直到他最終也因患上麻風病在夏威夷逝世,享年49歲。

雖然經受了痛苦,但達米安神父為主擺上的服事,成為了我們的榜樣。他讓我們看到什麼才是基督的門徒,同時也讓世人明白我們的救贖主也同樣在為我們受苦。

和達米安神父一樣,使徒保羅對苦難並不陌生。他曾5次受鞭刑39下,3次被棍打,被石頭砸,在旅途中遭遇船隻失事,經歷過無數次的危難,有些逼迫甚至是來自於他的同伴(哥林多後書11章24-29節)。

儘管如此,他從不抱怨。事實上,在保羅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他說我們應當明白,作為耶穌的信徒我們一定會為主受苦,而我們應當把為主受苦看做為「特權」(29節)。接著,保羅暗示,他的苦難並未結束(30節)。

乍一看,保羅的話對於腓立比教會以及正在經歷苦難的我們並非是鼓勵。

但它會幫助我們停下來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受苦的意義是什麼?信仰基督和為祂受苦為何會緊密相連?

在第30節中,保羅借著告訴腓立比教會他自己也經歷過同樣的苦難,來安慰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儘管他經歷過那麼多苦難,但透過這一切他讓腓立比教會,也讓今天的我們看到了上帝的良善。

腓立比教會知道保羅所經歷的苦難,並看到了上帝如何在試煉和困苦中幫助他得勝(19節)。他們也知道保羅找到了能夠幫助自己忍受痛苦的力量,因為他把這看做是和基督一同受苦並且因此他可以更像耶穌(腓立比書3章10-11節)。腓立比教會因此得到安慰,相信上帝也會供給和幫助他們,他們的見證最終能夠榮耀上帝。

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我們都會在某些時刻經歷苦難。當那個時刻到來時我們該作何反應?或許我們中的一些人已經在經歷著某種形式的痛苦——這篇文章對於今天的我們有何激勵呢?

我希望我們能夠像保羅一樣,把這些看做是為主受苦的特權。讓我們仰望那供應保羅和腓立比教會得勝的力量源泉——我們在天上的父。就像保羅和腓立比教會,讓我們一起為福音的信心而奮鬥,及時在苦難中,也要不斷帶領他人來到主面前。

問題思考:

1.你最近遭遇了哪些痛苦的事嗎?這篇文章的見解如何鼓舞了你?

2.你認識為基督受苦的人嗎?他們堅持不懈的特質怎樣鼓勵了你?

3.你有認識那些正處於困苦中的人嗎?今天的這篇信息能否鼓勵你去關注他們並帶給他們安慰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你在為自己的罪找借口嗎?(有聲中文)

作者: James Bunyan,英格蘭

翻譯:Serena Luo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27-28節

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證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上帝。

人人都擅長在犯錯時找借口,並想出各種理由自圓其說。我們通常會將自己的壞行為歸咎於艱難的環境。

「我確實是有點不禮貌,但那是因為我今天的工作很難搞啊。」

「我是懟了她,不過她也確實太笨了吧。」

「嗯,我剛沒買票,不過反正火車站也不缺錢嘛。」

當年的腓立比教會在內部要處理各種爭端和假教師的教導,在外部還要面對各樣的逼迫。按理來說,這時候教會可以很輕易地為自己的壞行為找到一大堆借口,但保羅並沒有允許這樣的情形出現。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在書信中勸勉腓立比教會的:「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立比書 1章27節)

不論我們現在正面臨怎樣的壓力,不論我們作為基督徒會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都必須要操練節制律己,只為尊榮基督和榮耀上帝。我們若做不到這一點就不配基督徒的名分。

這聽起來是個很高的標準,不是嗎?要一直以福音的標準活並不容易。然而,這將帶來極大的影響。事實上,全世界都在觀察基督徒,他們應該能從我們的生命中看到他們錯失了非常美好的部分——而這就是人人都需要明白的可以給生命帶來完全滿足的基督信仰。

因此,保羅特別列舉了兩個方面,好讓我們檢視自己的行為是否與福音相相稱。首先,我們應該是合一的——我們當「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 (腓立比書 1章27節)

這也許會讓我們中間的一些人感到十分驚訝。保羅提出的第一個標準居然是弟兄姐妹們在主里合一。合一其實很不容易,但卻是必需的。我們必須讓世人看到救贖了我們、並把我們聚集在一起的耶穌比任何可能引起我們分歧的原因都更為重要。

這條命令尤其挑戰我們這群基督徒,因為我們都喜歡發怨言、起爭論,讓自己的驕傲佔上風,從而失去合一。只要我們留心,就會看到周圍漫布著八卦與誹謗。所以,非常顯而易見,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教導和命令對我們今天也同樣適用。

第二,我們應該是勇敢的——我們當活得「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腓立比書 1章28節)

在第一世紀的監獄中寫這封信的保羅當然清楚他要面對的逼迫,為此恐懼也情有可原。然而,基督徒不應當有任何出於對人的懼怕。因為懼怕意味著忘記了與我們同在的上帝大過一切的勢力和逼迫,也忘記了耶穌已經勝過了這個世界!

因此,為了讓我們不再一直用困難或痛苦當犯罪和失敗的借口,保羅鼓勵我們去向過去那些無所畏懼的基督徒們學習,這些弟兄姐妹們是被基督舍己的愛激勵而不是被恐懼打倒。這兩者的區別是多麼大呀!

既然,這個標準那麼高,要過一個基督徒的生命要付的代價又是如此之高,那為什麼我們不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生活,直接坐等天堂的到來,避免今世的各種糾紛呢?

事實上,做為基督徒現今經歷坎坷,未來得榮耀是必然的。就像之後保羅在腓立比書1章29節所說的,基督徒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我們會為信仰受苦。當我們為基督而忍受苦難,沒有被恐懼打倒,或離棄我們的弟兄姐妹們,帶著顯而易見的勇氣和合一的心,我們就是在向世人證明基督是值得我們付出生命來追隨的。

讓我們一起來面對困境吧。因為當我們最終在新天地里,和其他的主內家人一起在羔羊寶座前深深地喜樂敬拜時,我們一點也不會後悔現在為耶穌作出的犧牲。

問題與反思:

1.你習慣找什麼樣的借口來平常化你的罪和失敗呢?今天的信息如何鼓勵你以與福音相稱的態度生活呢?

2.是否有哪些實際可行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去確保自己與其他基督徒合一呢?

3.你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難為耶穌勇敢地站出來呢?為什麼會這麼難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你為何而活?(有聲中文)

作者:Kezia Lewis,菲律賓

翻譯:Tutu,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19-26節

 

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什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里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就越發加增。

 

奔跑,我奮力地奔跑,

去追逐所有。

快點,請加快步伐,

我需要再實現一個成就。

十幾年前我寫下這首詩。就在寫詩的前幾年,剛剛成為基督徒的我,就失去了因患癌症去世的母親。對我而言,母親的去世賦予了死亡全新的定義:它帶給我如此真實的痛苦。我既生氣,又害怕,又懊惱。因此我開始追逐金錢和成就,並努力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想要以此來排解自己內心的悲傷和痛苦。

與此同時,我盡了基督徒所應盡的一切義務:去教堂做禮拜,奉獻,禱告,唱讚美詩歌,讀聖經。我明白這些都是我與主耶穌同行必做的於我有益的事,然而我卻忽略了心靈上與主的親近。基督教信仰只是我給自己內心增加安全感的砝碼,因為它能保證我走向幸福的巔峰——進入永生。對我而言,活著就是幸福,死亡便是悲劇。

我過去沒有明白的是,與上帝親近意味著要為耶穌而活。這意味著我們要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並活出祂給我們的使命——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馬太福音28章19節)這便是使徒保羅的人生。

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的信中飽含著他的切慕和盼望:無論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顯大(腓立比書1章20節)。保羅對生命的看法與我的截然相反 ——於他而言,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1章21節)。

使徒保羅的一生都是為了耶穌基督而活。就在他寫下對主耶穌效忠的美麗宣言時,他還被關在由羅馬士兵看守著的監獄裡。他的宣言並非空洞的效忠之詞,而是信心的證明。他已經準備好付上一切為基督而活的代價了——即便是死亡。

對保羅來說,死亡並非是壞事,因為死亡意味著回歸與基督同在,這對他而言遠勝過肉身活著(腓立比書1章23節)——在一個為基督而活的人來看死了絕對是有益處的。然而,即使在思考他是應該活著與眾人同住,使眾人在所信的道上有長進有喜悅,還是離世與基督同在時,保羅選擇的仍是對他人更有益的,而不是更讓他自己受益的(腓立比書1章24-25節)。他選擇活著,叫眾人在基督耶穌里歡樂,因他再到眾人那裡去就越發加增。(腓立比書1章26節)。

保羅的選擇完美闡釋了什麼是為了他人和基督的緣故而自我犧牲。當我們都只顧著自己的幸福和利益時,保羅的這種選擇就成為了最容易被人忽視的。除了耶穌基督,保羅把一切都看得雲淡風輕。他願意為基督付上任何代價。

使徒保羅的故事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目標和使命。現在的我不再追隨世俗成就,而是渴望更多地認識主耶穌基督並將他人帶到祂的面前——即使這意味著我要跳出舒適圈去與周圍的人分享福音。

我為自己和世界各地的所有信徒禱告,祈求大家都能擁有與使徒保羅一樣的異象——渴望為基督而活,並不再懼怕死亡,因為它意味著我們將「與耶穌基督同在」(腓立比書1章23節)。讓我們不斷地反思自己在為何而活,調整自己所看重的更靠近基督的旨意,並作出那些可以幫助他人認識基督的選擇吧。

我禱告我們都像使徒保羅一樣,將認識基督,追隨基督和為祂而活當做生命的一切。

問題反思:

1.反思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1章19-26節所寫的內容,並請求上帝幫助我們看清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麼。問問自己,你為何而活?你願意為何而死?

2.你對生與死的看法在哪些方面與保羅有相似之處或不同之處?

3.使徒保羅的例子如何鼓勵你改變今後的人生目標和方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你害怕傳福音嗎?(有聲中文)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亞

翻譯:Jaslyn,新加坡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12-18節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並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無所懼怕。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也有的是出於好意。這一等是出於愛心,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

 

我們到底有多在乎人們是否聽到福音?

我回想起最近一次我能跟朋友傳福音的機會。當時John正在和我分享他與家人的矛盾和與抑鬱症抗爭的掙扎。

在那一刻,我很明確地知道我該說什麼,但不知何故,這些話像一個巨大且難受的腫塊一樣卡在我的喉嚨里。他繼續跟我分享,而我基本上只是聽他講然後給他一些建議,雖然我一直都知道我應該做的是與他分享基督里的盼望。

我為什麼沒這麼做?經過反思,我明白是因為我害怕。自從我認識John以來,他一直都直言不諱地說他信奉無神論以及時常對宗教做出批評。雖然我們曾經就上帝的話題談過話,但我總是因為害怕他的反應而沒有與他分享完整的福音。

如果他因為我分享福音而感到被冒犯,怎麼辦?這會不會使我與最親密的朋友之間產生不快?此外,如果他很懊惱地告訴其他朋友關於我試圖改變他信仰這個令人討厭的舉動,怎麼辦?這難道不會破壞我的名譽,讓我被邊緣化嗎?

這就是為什麼保羅在腓立比書1章12-18節中的話狠狠斥責了我。在這段經文中,保羅為我們做了榜樣,讓我們看到自己應該有的心態——一心為了傳福音,不再看重自己的舒適。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保羅正處在一個棘手的情形中。他是在監獄裡寫這封信給腓立比教會的,而且他在第17節寫到,因為一些人和事讓他在監獄中也不能安寧。似乎有一些人在保羅不在時,以不良的動機傳福音;正如他寫的那樣:「意思是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

然而,保羅的回應卻十分鼓勵我們。他不但沒有因此悶悶不樂,反而很歡喜(第18節)!對保羅來說,最重要的是因著他被關押而促進了福音的傳播。坐牢給了他與監獄看守分享福音的機會,也使其他基督徒更有勇氣大膽傳福音(13-14節)。儘管他處在捆鎖中,外面的一些人又在以不純的動機傳福音(17-18節),但保羅最關心的是福音終究被傳開了。

那麼,我們有多在乎人們是否聽到了福音呢?

我沒能成功與John分享福音,顯明了我內心其實更關心自己的舒適和名譽,我不願忍受任何一點可能因此帶來的不愉快和尷尬。我需要有保羅在腓立比書中表現出來的心志——因著對John的愛,我願意不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告訴他我聽過的最好消息。

這並不是說我要在談話中表現的盛氣凌人。但保羅的榜樣確實鼓勵我多加思考如何與朋友分享福音。願我們都像保羅一樣,不被懼怕阻攔。因為傳福音和看到人們因認識基督而被拯救,實在太重要了。

問題反思:

1.什麼樣的恐懼在阻礙你向周圍的人傳揚耶穌基督?

2.你現在正在經歷哪些困難?你可以如何禱告,讓這些困難成為你傳福音的機會呢?

3.當你看到有人在以不純的動機傳福音時,你是什麼感覺?保羅的態度怎樣挑戰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他們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什麼才是愛?(有聲中文)

作者:Charmain Sim,馬來西亞

翻譯:Jovial,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9-11節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或譯:喜愛那美好的事),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上帝。

 

最近,一個朋友給我發了幾條很長的信息,講述她遇到的一件糟心事。我不太會處理衝突——尤其是在我不是當事人時。因此雖然我知道自己應該給予她幫助,但卻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她。

我丈夫建議我給她打個電話,但我很不喜歡講電話。我因此差點就被這種情緒勝過而不管不顧朋友的需要。

然而,我明白如果我真的愛我這位主內的姐妹,就應該幫助她。所以我最終鼓起勇氣給她打了電話,結果我們倆都很受益。

在主日唱的讚美詩或在社交媒體的動態中宣稱愛是很容易的。但是,像這樣沒有付諸於行動的愛是膚淺的。很多時候,我們很想去愛,但卻不知道如何把愛付諸於行動。

感恩的是,保羅在腓立比書談到了如何實際相愛。在這封信中,他表達了對腓立比教會的感謝,並談到自己如何常常為他們禱告,更在9-11節中詳細分享了他的禱告。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兩個詞語是「知識」和「見識」。這裡說的知識並不是指簡單的對事實的認識。希臘語原文「epignosis」一詞的意思是指一種既影響頭腦又影響心靈的知識,這樣的知識不僅會讓我們自己成長也會讓我們跟身邊人的關係不再一樣。每次保羅在鼓勵收信人認識上帝時,就會使用這個詞(以弗所書1章17節;羅馬書1章9-10節;腓利門書6節)

第二個詞 「見識」,也可以翻譯成「分辨力」。它是一種能夠看明事情的重點並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能做出最好選擇的能力。

保羅說,當我們更好地認識上帝時,我們對上帝和他人的愛自然會隨著對生活的感悟而加深。這是一種富有洞察力的愛,對我們的靈命成長十分關鍵,以至於保羅在他的其他信中也有提到( 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2節)。

智慧之愛不會只停留在頭腦里。它會改變我們的態度和行為。我天生喜歡逃避困難。但我知道基督的旨意是要我像祂愛我們一樣去愛別人。我深知道基督在我這個情況下會如何做,所以我決定打電話給我的朋友。

當我們能夠辨別什麼是正確的,我們就能夠做出「誠實無過」、符合上帝心意的選擇。這就是那種能夠結果子並且榮耀上帝的生活了。

說實話,知道腓立比書告訴我們培育愛的方法,我著實鬆了口氣。否則,我就只能用自己那套不靠譜的方法來弄清楚要如何去愛了。剛開始,我們可以通過讀和默想主的話語、禱告、聽講道以及更好地傾聽和觀察我們周圍的人和文化來培養保羅口中所說的那種基於知識和見識的愛。

那麼,讓我們行動起來,培養這種智慧之愛。讓我們更多地認識上帝,讓祂將我們的愛轉化成為不被環境和情緒影響的愛。願我們每天都能更加榮耀和讚美上帝。

問題反思:

1.想一想你認識的某個既智慧又善良的人。你有沒有得到過既有愛又充滿智慧的建議?

2.你經常為什麼而禱告?你是為著好成績、穩定的經濟、良好的人際關係而禱告?還是為在愛、知識和見識上成長而禱告呢?

3.保羅在這封信中的禱告如何改變了你對何為自己生命中重要事物的看法?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