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J

每日旅程:真正的美

Untitled

作者:Jennifer Schuldt

翻譯: 湘穎,中國

讀經: 箴言31章10-31節

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箴言書——31章30節)。

Alex Eklund喜歡漂亮的女人。然而,他認為真正的美麗來自女人的內心和品格。事實上,他說更希望自己有一個 「出自箴言31章的妻子而不是一個維密的模特。」注意到維密時裝秀對周圍人的影響如此之大以後,他發表了上面這條狀態。因為他的一些女性朋友在看過維密時裝秀后在臉書上表達了這樣的感受:「看完這個我就要去健身房!」和「我要絕食一周!」

箴言31章中的女人並不會因她緊實的身材和完美的輪廓讓人忍不住多看一眼。然而,她卻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善良、能幹的女人(箴言31章29節)。她的美麗在於她的行為和品格,而不是她的服飾,頭髮和妝容。箴言31章里的女人在以下三方面勝出一籌:

她善於理財 (箴言31章16,24節),賺錢並用之有道。「她張手周濟困苦人,伸手幫補窮乏人」(箴言31章20節)。 她工作勤奮 (箴言31章17節),把握時間(箴言31章15,18節)。她所做的對家庭和鄰舍都有益(箴言31章20,24節)。她計劃長遠(箴言31章21節),資源豐富(箴言31章13-14節)。

她通情達理 (箴言31章25-26節),用仁慈和智慧說話。她說「造就人」的話,來鼓勵他人(以弗所書4章29節)。

立志成為這樣一個人比試圖將自己塑造成T台模特要好太多。「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箴言31章30節)。幸運的是,我們可以給自己披戴上「長久溫柔、安靜的心」(彼得前書3章3-4節),這將使我們蒙上帝的喜悅,並給世界瞥見真正的美是怎樣的。

延伸閱讀:閱讀箴言7章10-14節, 比較箴言31 章里的女人和這個完全不一樣的女人。讀提摩太前書2章9-10節,學習基督徒女性該怎樣增強她們的吸引力。

思考:太在意外在的美會如何影響到我們的屬靈生活?聖經是如何支持「在任何年齡都可以是美的」這一觀念的?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蹤)

每日旅程:當下的危機

Untitled

作者:謝葆芳,新加坡
翻譯: 湘穎,中國

讀經: 以斯帖記2章5-23節

「祂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但以理書2章21節)。

「世界正在危機之中,看不到出路」這是2016年7月《華爾街日報》的社論標題。文章是基於當時的社會背景而寫——全世界都在等着看誰會贏得美國總統選舉;投資者和經濟學家推測英國退歐會對全球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恐怖主義的烏雲籠罩歐洲;大批難民在尋找避風港。

今天,世界仍處於危機之中,我們也仍在尋找解決方案。幸運的是,在這個危險的時代,上帝可以藉著以斯帖記向我們講話。

在以斯帖記的第二章,我們看到國王在一怒之下廢除了自己的前任王后之後,正在尋找一位新的王后。大臣們制定了一個計劃,讓國王在王國里最美麗的年輕女子中挑選王后。以斯帖這個年輕的猶太女孩,正是進入後宮的女人之一(以斯帖記15章)。

以斯帖在後宮脫穎而出,受到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的青睞,進而獲得國王的恩寵,「她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且被封為王后(以斯帖記2章15-17節)。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一個喜怒無常的國王,以斯帖的痛苦可想而知,然而她的痛苦遭遇卻使她成為上帝用來保護以色列人的重要人物,讓以色列人免遭滅族,(以斯帖記8章1-17節)。

雖然我們在以斯帖記中一次都沒有看到上帝的名字,但我們可以看到祂在背後所行的奇事,是祂拯救了祂的子民。而且祂現在仍在做工。雖然邪惡和悲劇會出現,然而上帝仍然坐在寶座上,祂的旨意最終會成就。我們可以安息在祂的奇妙安排里——因為知道祂永遠不會離開也不會拋棄我們(希伯來書13章5節)。

延伸閱讀:讀但以理書2章20-22節, 思考先知但以理是如何描述上帝的大能和超越一切的權柄的。

思考:知道上帝的主權超越一切會怎樣改變你對新聞時事的看法?為什麼這會在今天給你帶來希望?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踪)

每日旅程:有無線網絡嗎?

Untitled

作者:謝葆芳,新加坡
翻譯: 陳琳,中國
閱讀:箴言15章14節,20-33節

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箴言15章14節)。

幾年前,我帶着一群年輕人去短宣。在我們臨出發前,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那兒有Wi-Fi嗎?」 所以你可以想象得出,當一個晚上Wi-Fi用不了時,這群年輕人是多麼痛苦和牢騷滿腹!

我們許多人一旦與智能手機分開就會變得焦慮不安。當我們手中握着iPhone或Android手機時,我們就會緊緊盯着屏幕。

像人們面對的所有美好事物一樣,Wi-Fi和它帶給我們的信息,要麼讓我們分心,要麼帶給我們祝福。這取決於我們如何使用它。在箴言書中,我們讀到:」聰明人心求知識,愚昧人口吃愚昧」(箴言書15章14節)。健康的飲食需要節制,食譜里不能有太多甜食也不可能像垃圾食品那樣誘人。同樣的,當我們瀏覽網頁時,也要注意我們關注的是哪些內容。

要怎麼做到呢?比如,你可以留意一下你在微博上關注的都是哪些人。他們發的東西是「無知的人以愚妄為樂」,還是「聰明的人按正直而行」呢? (箴言書15章21節)。你微信朋友圈或微博上發的消息是反映出「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還是「惡人的口吐出惡言」呢? (箴言15章28節)。

箴言15章14節的話清晰明了:我們接收什麼就會變成什麼。我們在網上做什麼和瀏覽什麼,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吸收智慧,你會變得更加有智慧。而接收垃圾,你就會越來越糟。

當我們順服於聖靈的帶領時,我們就可以讓我們思想和瀏覽的都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的東西(腓立比書4章8節)。在上帝智慧的帶領下,我們可以在網絡上和生活中做出美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閱讀哥林多前書10章23節和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1-22節,並思考經文給我們在網絡上說什麼和做什麼提供了怎樣的勸諫。

思考:你使用社交媒體的方式顯示出的是心求知識,還是口吃愚昧?怎樣才能明智地使用社交媒體——用它來榮耀上帝呢?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頭條大追踪

每日旅程:大膽去做吧!

Do something

閱讀: 馬太福音25章14-30節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馬太福音25章27節)。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爸爸就鼓勵我要勇敢,而不只是明哲保身。他看到我總是喜歡反覆思考才做決定並且害怕冒險,就鼓勵我:「去做吧!」。接着他會打趣地補充:「即便錯了也無所謂 !」

我們在耶穌講的三個僕人的比喻中也能看到類似的智慧。在出發之前,主人召集了三個僕人,讓他們在他不在的時候管理家業。他把錢“按着各人的才幹”分給他們(馬太福音25章15節)——第一個人拿了五千(一千是大約是15年的工資),第二個人兩千,第三個人一千。主人按照他們各人的能力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分給了他們,就往外國去了。

當主人回來時候,前兩個人都賺了雙倍的錢財。主人對這兩個人大加讚賞,儘管他們賺得的總數不同。他對他們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25章21,23節)。

然而第三個僕人又惡又懶,他選擇了把主人的錢財埋藏起來。主人問:「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馬太福音25章27節)。主人對前兩個僕人很滿意,儘管他們的錢財總數不一樣。我們看到這個主人非常仁慈,若是第三個僕人把錢放在銀行收利息他都會感到滿意。然而,他無法忍受的是那個僕人以不負責任的心來回報他的細心教導。我聽到主人跟我爸爸一樣在反覆說:「大膽去做吧。」

同樣地,我們親愛仁慈的上帝也邀請我們管理好祂所賜給我們的一切!

相關閱讀:
閱讀哥林多后書5章10節,並思考我們在上帝面前的責任是什麼。

思考: 你在什麼樣的時候會變得過於謹慎和害怕?認識到上帝主要關心的並不是結果,而是看到你勇敢地為祂施展你的技能后,這給你帶來怎樣的寬慰?

每日旅程:我們將來的模樣

WeChat Image_20170522080257

作者:Marlena Graves

翻譯:陳琳

閱讀經文: 約翰一書3章1-6節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翰一書 3章2節 )。

今年的生日是我跟我的丈夫和一些朋友在一個會議上度過的。在會議結束時,我跟一個比我小一歲的熟人聊了會兒天。他說:「我年紀越大,就越意識到我至今還沒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所有事。」然後他又若有所思道「我很可能永遠都無法完成它們。」

他的一席話提醒了我,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在漸漸走向死亡。殘酷的現實是,我將永遠無法在這一生成為我夢想的樣子。生活總會出現一些狀況讓事與願違。即便是我們活到了七十歲,大多數人仍然沒有足夠的時間、資源和精力去完成我們想做的事情。照此想來 ,這短暫而又受限的一生,會讓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愈發地感到悲傷。

但值得感恩的是,基督徒們可以感到欣慰,因為生命真正重要的是跟上帝的關係,而非成就。在約翰福音 11章25節中, 耶穌告訴我們,「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我可能無法在在世的年月里做完我想做的事。然而死亡並不是終結。你和我,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作品,祂的藝術傑作(以弗所書 2章10節)。祂何等地愛我們(約翰一書3章1節)。所以毫無疑問,上帝會為了你我和整個教會,成就祂的旨意(腓立比書1章6節)。約翰寫到,「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翰一書3章2節)。

在祂完美的時間裡,上帝將會讓我們看到我們要變成的樣子!

相關閱讀:

閱讀西番雅書3章17節並回想這個真理:你是上帝的孩子,是祂的藝術傑作。祂用歡快的歌聲表達對你的喜悅。

思考: 在耶穌基督里的盼望是如何使我們擺脫人生遺憾的纏累的?成為上帝的傑作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每日旅程:把夢想交托给上帝

received_10207021783782811

作者:Sheridan Voysey
翻譯:湘穎

讀經:創世記22章1-18節

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創世記22章16-17節)。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 不論是立志成就大事還是要成為大人物。當我們遵循上帝的心意而行時,夢想將帶領我們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亞伯拉罕有一個夢想——確切來說應該是兩個,並且都是上帝賜予的。在一個有著大家族意識的家庭中,老而無子的亞伯拉罕夢想著能有一個兒子(創世記11章30節,創世記15章3節)。上帝應許他這個夢將會實現,並另外加了一個夢給他。亞伯拉罕不僅會有一個兒子,將來還會成為一個大國(創世記12章2節,創世記15章5節,創世記17章5節)。這真是兩個非凡的夢想!

大概正是因此我們會覺得創世記22章令人費解。以撒的出生實現了亞伯拉罕的第一個夢想,但就在下一秒(創世記21章1-3節),上帝就要求他犧牲自己的兒子! (創世記22章2節)。上帝要收回祂所賜的祝福。也就是說亞伯拉罕得放棄他的夢想,包括那尚未實現的。

整個準備過程相當痛苦。亞伯拉罕叫來了他的兒子,僕人,收拾了路上的所需並跋涉了數日 ,要去祭壇獻上他最珍貴的兒子(創世記22章3-9節)。就在刀即將揮下的瞬間,上帝阻止了他並且歸還了他的夢想(創世記22章11-14節)。亞伯拉罕在那一天學到了重要的兩課:1.真正的上帝,絕不像周圍其他偶像那樣喜好孩童祭祀;2.沒有任何事物比上帝祂自己更重要,即便是上帝賜予的夢想也不行。

你是否把夢想交託給上帝了呢,不管是實現了的還是尚未實現的?只有確保我們的夢想在上帝的手中,才不至於讓夢想變成偶像。就像祂對亞伯拉罕所做的一樣,上帝也可能把暫時拿走的夢想歸還給你,或用新的方式來達成。

但不管上帝要怎樣在你的夢想上行事,可以確定的是,祂會祝福你(創世記22章15-18節)。

相關閱讀:
閱讀箴言16章9節,看看上帝可能會如何篩檢我們的夢想。閱讀詩篇105章19節,看看在我們等待夢想實現的過程中,上帝可能在做什麼。

思考:你人生的夢想是什麼?你是否把它交還給了上帝呢?

每日旅程:人生的意義

WeChat Image_20170508080707

作者:Roxanne Robbins
翻譯:湘穎
讀經:加拉太書4章1-20節

我為你們害怕,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拉太書4章11節)。

《標杆人生》是有史以來在 《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時間最長的書之一。這本書有超過3000萬份的銷量,顯然,許多讀者把它當做了教導如何過有意義人生的秘籍。

追求人生的意義並不是21世紀才有的。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追求過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

連使徒保羅也渴望知道他對他人生命的付出是有意義的。繼保羅從一個基督徒的迫害者首領轉變成耶穌基督的門徒后,他一生都致力於傳播福音。他想讓所有人知道上帝「差祂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拉太書4章6節)。他希望人能明白他們「不是奴僕,乃是兒子了;既是兒子,就靠着上帝為後嗣」(加拉太書4章7節)。

保羅解釋了在耶穌基督里真正的意義是什麼。他希望加拉太人明白,若沒有基督,他們就是給那「本來不是上帝的作奴僕」(加拉太書4章8節)。因着許多人開始認識上帝,後來卻又回到了無用的屬世精神原則中去,保羅感到很憂傷。這些人試圖討好上帝,而不是藉著耶穌基督與上帝建立關係(加拉太書4章9-10節)。

「我為你們害怕,」保羅說。「惟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拉太書4章11節)。使徒保羅深深渴望他所教導和培訓的門徒能夠明白真正的意義只能在基督里找到。我們都渴望找到生命的意義,耶穌基督邀請我們通過祂找到這個意義——因為正是祂賜給了我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相關閱讀:

讀約翰福音15章16節,思考耶穌向信徒們揭示了祂給我們的生活意義是什麼。

思考:使徒保羅的一生如何向你展現了上帝的“目的”?有哪些事會妨礙你活出在基督里的價值?你如何能靠着上帝的大能戰勝這些事呢?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每日旅程:真正的成功

WeChat Image_20170501105339

作者:Sheridan Voysey

翻譯: Penny

讀經:路加福音10章1-20節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加福音10章20節)

對你來說,成功的定義是什麼?人們會說:「要快樂地生活,」「要實現我的目標,」「看到他人接受救恩。」我的一個朋友這麼說:“我覺得成功就是在各個方面得到上帝的造就,無論是在身心靈、財務,還是人際關係方面,都得到上帝的賜福。」

如果我們把取得的成就定義為成功,那我們要怎麼衡量它呢?通過比較嗎?例如,一間30人的教會和2000人的教會相比,哪個比較成功?一個小康之家(三個孩子、一輛SUV和一個舒適的屋子)和一個推着他人捐贈的嬰兒車的單親媽媽相比,哪個比較成功?若成功就是我們取得的成就而且是可以拿來比較和衡量的,那就容易得多了。你越快樂、越富有、達到的目標,拯救的靈魂越多,你就越成功。

但是在聖經中,當72位門徒在完成了使命后歡歡喜喜地回來時,主耶穌教導了他們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他們告訴耶穌說:「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們(路加福音10章17節)。」耶穌卻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旦從天上墮落,像閃電一樣(路加福音10章18節)。」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加福音10章20節)。」

主耶穌對成功的定義與我們是多麼的不同!我們所取得的一切,都是短暫的,來得快,去得也快。真正有永恆意義的是我們在天上的名分!

耶穌基督很看重我們的生活是否能結出果子來(約翰福音15章1-4節)。成績或許重要,但卻不是最緊要的。我們所取得的成果,不能決定我們是否成功,更不能通過比較來衡量成功的大小。對耶穌基督而言,成功是與祂緊緊相連的——就是上帝親手在生命冊上寫下我們的名字(啟示錄3章5節)。這不是能夠靠着自己的行為賺取的,乃是上帝所賜的恩典(以弗所書2章8-9節)。

唯有在基督里,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永生的生命。

相關閱讀:
閱讀詩篇37篇4節。思考這節經對於何為真正的成功以及成就的來源是如何說的。

思考:你時常與別人比較誰更成功嗎?要達到上帝所說的成功,我們今天可以做哪些事呢?

每日旅程:公義與憐憫

WeChat Image_20170424092254

作者:Russell Fralick

翻譯:陳琳

讀經:路加福音23章32-43節

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加福音23章43節)。

2010年,一次毀滅性的地震幾乎摧毀了整個海地。一位哲學家這樣寫道:「那些相信上帝是完美和全能的人需要再次面對他們幾百年來一直被問及的問題,因為海地地震再一次把它推到風口浪尖——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為什麼祂不阻止這場災難呢?」

當不公之事發生在無辜之人身上時,大多數人都會與生俱來地表示同情並想為他們伸張正義。當災難襲來時,他們也渴望得到憐憫。當人們對公義與憐憫的渴望其中一個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非常憤怒,責怪上帝沒有盡到祂的責任。

十字架是公義和憐憫的完美結合。從客觀角度看,它終結了人們對上帝公義和憐憫的爭論:因為它兼并了兩者。然而在面對上帝時,我們也看到了人性淋漓盡致的體現。一個犯人譏笑和否認耶穌(路加福音23章39節),另一個則承認自己的罪,並求主耶穌能記念他(路加福音23章42節)。然而他真的認為他能去 「天堂」嗎?(路加福音23章43節)。我想並非如此。他只是想要得到一些憐憫罷了。

我們有時會成為那個嘲笑耶穌的盜賊,尤其是當我們面對困境,或遇到巨大的人生悲劇時,我們可能會辱罵上帝並且變得不信,因為上帝似乎沒有能力或不願意拯救我們脫離苦難。然而其實我們都應該要像那個謙卑的盜賊一樣:他意識到這一切都是他應得的懲罰,並謙卑地請求耶穌。他渴望的是憐憫而不是獎賞。因着上帝的恩典,這兩者他一併得到了!

相關閱讀:

閱讀馬太福音20章1-16節關於工人的比喻,思考耶穌是如何向所有尋求祂的人顯示祂的慈愛的。

思考:對於上帝的恩典和憐憫,你是如何向祂表達感激之情的?同時活出上帝的公義與憐憫為什麼那麼重要呢?

每日旅程:苦難中的安慰

The Orange is South Africa's largest river. At Augrabies in the Northern Cape the river channels through a granite gorge.

作者:Ruth O’Reilly-Smith 

翻譯:陳琳

讀經:哥林多後書12章1-10節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

1981年的萊恩斯堡洪水是南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洪災。兩天之內將近半米的降雨量,造成了104人死亡,184間房屋被毀。萊恩斯堡鎮挨著布法羅河這條「乾涸的河床」而建造。然而,令市政工程師們意想不到的是,這條看起來不大的河流每100年就會決堤一次。雖然當地的農民一開始很感恩雨水,但是他們的欣慰很快變成了恐懼。六米高的大水沖過城鎮,把人,動物,房屋和財物一同吞沒。

當我們遭遇一連串的困境時,信心會受損,決心也會受挫。使徒保羅就經歷了一段十分艱難的歲月,他遇到了海難,後來又被關押、毆打和擄掠(哥林多後書11章23-29節),但他仍然堅定地依靠上帝,稱頌祂「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哥林多後書11章30節)。

使徒保羅在他的軟弱中誇口,使基督的能力得以彰顯。他為著基督的緣故,就以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喜樂。上帝也一次又一次地向保羅展現了祂的信實。然而祂並沒有使他免受困苦的環境,而是宣揚:「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耶穌在困境中與我們同行,使我們藉由這些困境學習基督的樣式。

保羅頓悟了,然後他宣告,「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定睛在耶穌身上吧!因祂在困苦中塑造你。

相關閱讀:

閱讀羅馬書5章3-5節,思想為什麼我們即便是在艱難時仍然可以喜樂。

 

思考: 你是否覺得自己深陷煩惱和痛苦中無法自拔?上帝的恩典是怎樣幫助你勝過苦難繼續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