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指路明光

讀經: 創世記1章1-5節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世記1章3節


那是間溫馨但昏暗的餐廳,每張桌子上只有一根小蠟燭。因為沒有燈光,用餐者都必須藉著手機的亮光才能看清楚菜單,看到同桌的朋友,以及自己盤中的食物!

終於,一位顧客悄悄走向一位服務生,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請問你可以開燈嗎?」不久後,天花板的燈亮起,溫暖的光芒照亮了整個餐廳,餐廳裡響起掌聲,並夾雜著笑聲、愉悅的交談聲和道謝的聲音。我朋友的丈夫關了手機,拿起餐具,對大家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現在,我們來用餐吧!」

只不過是有了燈光,就使那個原本昏暗的夜晚,變得歡樂愉悅。那麼,知道真光究竟源自何處,豈不更加重要?上帝在第一天創造宇宙時,親自說出那些令人驚嘆的話:「要有光」,隨後「就有了光」(創世記1章3節),並且「上帝看光是好的」(4節)。

「光」象徵著上帝對我們的大愛,指引我們轉向耶穌。耶穌是「世界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祂會引導我們遠離罪的幽暗。當我們行走在祂的光中,就會走在光明的道路上,並且活出尊榮耶穌的生命。惟有祂是世上的明亮真光,當祂發光時,願我們也能走在祂的道路上。

— 雷翠霞

慈愛的上帝,感謝祢賜給我們耶穌這世上的光,
感謝祂的大愛成為指引我們道路的明光。


你在何種的景況需要基督的光照耀?耶穌真光曾如何引導你?



全年讀經:
詩篇143-145篇;哥林多前書14章21-40節


靈命日糧 : 這裡好滑!

讀經: 詩篇141篇


求祢不叫我的心偏向邪惡。-詩篇141篇4節


多年前,當我剛學滑雪時,我緊跟著兒子喬許滑到了一個看來相當平緩的斜坡。因為我一路只盯著他看,沒有注意到他已經轉到山上最陡峭的一個山坡滑下去,我跟在他後頭,完全失控地猛衝下山坡。想當然,我跌得鼻青臉腫,留下許多傷疤。

詩篇141篇顯示了我們很容易失足滑入罪的斜坡。禱告是讓我們能對那些斜坡保持警戒的一個方式,就像詩人禱告說:「求祢不叫我的心偏向邪惡」(4節),這可說是完全呼應主禱文中的祈求:「不要讓我們陷入試探,救我們脫離那惡者」(馬太福音6章13節,新譯本)。上帝因著祂的美善,一定會垂聽和回應這樣的禱告。

在這首詩篇中,我看到忠實的朋友也能幫助我們避免陷入試探。正如詩人說:「任憑義人擊打我,這算為仁慈;任憑他責備我,這算為頭上的膏油,我的頭不要躲閃」(詩篇141篇5節)。試探往往讓人難以察覺,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犯錯,但真正的朋友能客觀地指出我們的錯誤。就像箴言27章6節說:「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接受別人的指責並不容易,但若我們將這樣的傷痕視為「恩慈」,就能成為使我們蒙福的膏油,使我們重新走回順服的正道。

願我們接受朋友所給予合乎真理的忠告,也透過禱告來倚靠上帝。

— 羅大衛


怎樣的斜坡會吸引你滑入?你要如何保守你的心?



全年讀經:
詩篇140-142篇;哥林多前書14章1-20節


靈命日糧 : 不朽基業

讀經: 創世記4章1-2節


[夏娃]就說:「藉著耶和華的幫助,我得了一個男兒。」-創世記4章1節,-新譯本


愛迪生(Thomas Edison)成功發明了第一個電燈泡;沙克(Jonas Salk)研發了有效的小兒麻痺疫苗;賈艾梅(Amy Carmichael)寫下了許多傳唱至今的敬拜讚美詩。那麼你呢?你的生命有何意義?你當如何使自己不虛度人生呢?

創世記第4章告訴我們,「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當她第一次抱著該隱時,就說:「藉著耶和華的幫助,我得了一個男兒」(1節,新譯本)。在描述這新生兒所帶來的驚喜時,夏娃用了這句話表明她倚靠上帝大能的幫助。後來,雖然該隱犯了罪,上帝仍藉著夏娃另一個兒子的後代,讓祂的獨生愛子降世,讓祂的百姓得救贖(約翰福音3章16節)。

生養兒女、為人父母,只是人類為這個世界留下不朽貢獻的眾多方式之一。或許你的寫作、編織或繪畫的作品會大放異彩、流傳青史;或許對一個處於缺乏屬靈環境的人,你能成為他敬虔的榜樣;或許你的貢獻要等到你離世後,才會以超乎你想像的方式讓人得益處,這些可能是你留下的工作成果,或是你在職場上留下了正直的名聲。無論是怎樣的方式,你是否也能像夏娃那樣表明自己從上帝得幫助呢?藉著上帝的幫助,你能做什麼來尊榮祂,給後代留下不朽的基業呢?

— 莫麗莎

親愛的上帝,願我一切所行都倚靠祢,
因為唯有倚靠祢的幫助,才能留下不朽的基業。


靠著上帝的幫助,留下美好的基業。



全年讀經:
詩篇137-139篇;哥林多前書13章


靈命日糧 : 永不改變

讀經: 詩篇103篇13-22節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希伯來書13章8節


最近,我和妻子卡莉回到加州的聖塔芭芭拉市去參加大學同學會,那也是35年前我們倆相識、相戀的城市。我們也打算舊地重遊,回顧年輕時共度的美好時光。然而,當我們去到當年最愛的墨西哥餐廳時,卻發現那裡已經變成了一家建材商店,牆上則掛著一塊鍛鐵匾額,以紀念那間餐廳曾經為當地社區服務40年。

我望著那條現今荒涼但仍感熟悉的人行道,想起過去擺滿了彩色的餐桌和顏色鮮豔的遮陽傘,不禁感嘆:我們的周遭真是發生了好多變化!但在這些改變中,唯有上帝的信實永不改變。大衛敏銳地觀察到:「至於世人,他的年日如草一樣,他發旺如野地的花;經風一吹,便歸無有,他的原處,也不再認識他。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祂的人,從亙古到永遠;祂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詩篇103篇15-17節)。大衛也在這篇詩的結尾高聲頌揚:「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22節)

古代的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曾說:「你絕不可能再次踏進一模一樣的河流裡。」我們生活的周遭不斷在改變,但上帝亙古不變,我們永遠都可以相信上帝會持守祂的應許!祂的信實和慈愛永遠可靠,直到萬代。

— 龐雅各

全能永恆的上帝,感謝祢,
因祢永不改變,所以我能永遠信靠祢。
幫助我能倚靠祢的慈愛與信實度過每一日。


知道上帝永不改變,如何使你得安慰?你何時需要這樣的確據呢?



全年讀經:
詩篇135-136篇;哥林多前書12章


靈命日糧 : 圍欄之中

讀經: 加拉太書5章1、4-14節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加拉太書5章1節


有位同學送給我們一隻繁殖犬,那是一隻因年老而無法繼續生育的純種柯利牧羊犬。不久後,我們發現這隻美麗的牧羊犬先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很可憐地被關在圍欄內,以致牠只會繞行小小的圈子,不會玩拋接遊戲,也不會跑直線。即使是在大院子裡面玩,牠還是以為自己仍受圍欄的約束。

初代教會時期的基督徒以猶太人居多,長久以來都受到摩西律法的約束。雖然律法是好的,也是上帝所頒布的,為要使人知罪,好引導人歸向基督(加拉太書3章19-25節)。但他們既領受上帝的恩典,得著基督所賜的自由,就應該活出新生命,不再靠遵行律法而稱義。然而,他們卻猶豫不決。他們真的得著自由,不再受律法的約束了嗎?

或許,我們也遇到相同的問題。有些人也許是成長於嚴守規條的教會,受到諸多限制。有些人卻是在毫無紀律的家庭中長大,迫切需要訂立規則才有安全感。但無論何種情況,我們都應該活出在基督裡的自由(加拉太書5章1節)。因為耶穌已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可以因為愛祂而遵守祂的命令(約翰福音14章21節),且「用愛心互相服事」(加拉太書5章13節)。我們若深信天父的兒子叫我們自由,我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從此不再受律法的約束,可以進入充滿愛與喜樂的廣闊之地!

— 韋陌格

主,求祢幫助我相信,我已經得自由了!


你為何無法經歷到在基督裡的自由?明白你不受律法約束,對你的服事有何幫助?



全年讀經:
詩篇132-134篇;哥林多前書11章17-34節


靈命日糧 : 成就大事!

讀經: 詩篇126篇


既是這樣,還有什麼說的呢?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8章31節


德國柏林圍牆於1989年11月9日轟然倒下,全世界的人都對這則新聞感到震驚。柏林的圍牆被拆毀了,這座分隔了28年之久的城市終於能合而為一。如此振奮人心的事雖發生在德國,但全球各地的人也見證了這件歷史上的大事,並與他們一同歡樂!

以色列民被擄將近七十年之後,於主前538年回歸故土,也是重要的歷史事件。在詩篇126篇的開頭,就回顧了以色列歷史上這令人喜樂的時刻。不僅以色列民歡笑、快樂歌唱,就連列國列邦也都認同上帝為祂的子民行了大事(2節)。那些蒙上帝施恩拯救的人,有什麼回應呢?百姓因上帝所行的大事而高興歡喜(3節)。此外,上帝過去的作為,可以成為我們今日禱告的基礎,讓我們對未來充滿盼望(4-6節)。

你想知道上帝已為你成就了什麼大事嗎?上帝已藉著祂的獨生子耶穌拯救了你,這豈不是大事嗎?十九世紀有位讚美詩的歌詞作者芬妮•克羅斯貝(Fanny Crosby)也是對此感觸良深,而寫道:「榮耀歸於真神,祂成就大事,藉聖子耶穌我們得大歡喜。」是啊,榮耀全歸至高上帝,祂成就了大事!

— 簡恩德

上帝曾為你成就哪些大事?
思想這些事如何使你更有信心和盼望?


上帝所行的大事,能帶來極大的喜樂、信心和盼望。



全年讀經:
詩篇129-131篇;哥林多前書11章1-16節


靈命日糧 : 用你的恩賜

讀經: 哥林多前書12章1-14節


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哥林多前書12章4節


我受邀與世界著名的鋼琴家會面。自小我就受到音樂的薰陶,不僅會演奏鋼琴和小提琴,更常在教會及其他場合中獨唱,因此這樣的機會讓我既激動又興奮!

當我們碰面時,我發現他不諳英語,更沒想到他竟要我拉奏大提琴(這是我從未學過的樂器)。他堅持要我以大提琴演奏,由他以鋼琴伴奏。我拉出一些尖銳刺耳的聲音,嘗試將小提琴的技巧運用在大提琴上。最後我承認失敗,我們的會面就結束了。

醒來後,才知道這只是個夢。但我確實擁有在夢中提到的音樂才能,這讓我十分納悶:為什麼在夢中,我不告訴他我懂得唱歌呢?

上帝讓我們具備不同的天賦和屬靈恩賜,可以使人得益處(哥林多前書12章7節)。若以禱告的心閱讀聖經,又常聽取別人智慧的勸勉,我們就越能察覺自己獨特的屬靈恩賜。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不論具有何種恩賜,都要花時間去發掘和操練,且要明白恩賜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11節)。

讓我們使用聖靈所賜的恩賜來尊榮上帝,服事主內的弟兄姐妹。

— 莫艾文

天父,求祢使我看見,
祢已賦予我哪些恩賜,並求祢教導我,
如何用這些恩賜去幫助別人。


你的屬靈恩賜是什麼?如何運用呢?



全年讀經:
詩篇126-128篇;哥林多前書10章19-33節


靈命日糧 : 以善勝惡

讀經: 羅馬書12章9-21節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21節


田徑選手傑西·歐文斯(Jesse Owens)深受虔誠愛主的雙親所影響,也成為一位信心堅定的基督徒。在1936年的德國柏林奧運會,歐文斯是美國隊中少數的非裔美籍運動員。他在仇恨其他種族的希特勒和納粹黨面前,勇奪四面金牌,並與一位德國運動員魯茲‧朗(Luz Long)成為朋友。在當時納粹氛圍濃厚的情況下,歐文斯仍活出基督信仰,進而影響了魯茲的生命。後來魯茲寫信給歐文斯說:「記得我第一次在柏林和你說話的時候,那時你正跪在地上,我知道你在禱告……我想,我也會相信上帝。」

歐文斯充分體現使徒保羅的教導:「惡要厭惡」、「愛弟兄,要彼此親熱」(羅馬書12章9-10節)。雖然歐文斯可以選擇以仇恨面對納粹黨,但他卻選擇憑信心而活,以愛對待德國人魯茲,使魯茲成為他的朋友,並讓魯茲後來也願意信靠上帝。

當我們這些上帝的子民願意恆切禱告(12節),上帝就使我們有能力可以與人和睦相處(16節)。

禱告能幫助我們得著能力活出信仰,去愛所有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是按上帝形象所造的。當我們向上帝呼求,祂會幫助我們消除與鄰舍之間的隔閡,並建立起和平的橋梁。

— 鄧書琪

天父,求祢賜給我們能力,
讓我們能一起同心禱告、熱切愛人,並能和睦相處。


你如何與鄰舍和睦共處?你的恆切禱告有結出果子嗎?



全年讀經:
詩篇123-125篇;哥林多前書10章1-18節


靈命日糧 : 不睡覺

讀經: 詩篇121篇


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詩篇121篇4節


我是個講求紀律的人,所以我規定孩子們晚上幾點一定要回到家。雖然他們都很自律,但我的習慣都是不睡覺,直等到聽見門把轉動的聲響,確定他們安全到家了才能安然入睡。我雖大可不必等門,但我樂意這麼做。然而,有一次我在等門時竟睡著了,這讓我感到挫敗。那一夜,女兒輕輕地把我搖醒,笑著對我說:「爸爸,我平安到家,你該去睡覺了。」儘管做父親的總是處處為兒女著想,但有時也有無法做到的地方。這雖令人感到慚愧,但也是人之常情。

但上帝絕對不會這樣。詩篇121篇是令人寬慰的詩歌,頌揚上帝看顧保守祂的兒女。詩人宣告,那位保護我們的上帝「必不打盹」(3節),並於第4節重申、強調這個事實:祂「不打盹,也不睡覺」。

你能想像嗎?上帝從不打盹,也不睡覺,而是時時刻刻保護著我們每一個人。不論你是為人子女、阿姨、叔叔、母親或甚至是位父親,祂都保守眷顧。上帝雖大可不必這麼做,但因祂深愛我們,就樂意看顧我們。上帝應許時刻保護我們,我們能為這個應許高聲歌頌!

— 博約翰

天父,謝謝祢持續看顧我們的生活。
我們知道,這並不表示一帆風順,
而是被祢的愛和同在所環繞。
求祢幫助我們能完全相信,祢必時刻看顧。


哪些聖經真理或經歷,使你確信上帝的同在?



全年讀經:
詩篇120-122篇;哥林多前書9章


靈命日糧 : 另一次機會

讀經: 彌迦書7章1-3、18-20節


[上帝]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彌迦書7章19節


我家附近有一間腳踏車店,店名為「第二次機會」,有許多人會去那裡義務幫忙,修理被丟棄的腳踏車。這家店的老闆會將這些修好的腳踏車,轉贈給有需要的孩子們和成年人,包括無家可歸、身體有缺陷的人,以及努力融入社會的退伍軍人。這不僅讓腳踏車有第二次機會,也讓接受贈與的人有新的開始。一位退役的軍人就騎著煥然一新的腳踏車,去參加工作面試。

第二次機會能轉變人的生命,尤其是從上帝而來的機會。當以色列國處於敗壞、欺詐以及種種卑鄙的惡行時,先知彌迦便哀嘆道:「地上虔誠人滅盡,世間沒有正直人」(彌迦書7章2節),但他也稱頌上帝給祂的百姓另一次機會。

彌迦深知上帝會公正地懲罰惡人,但因著上帝的慈愛,祂也會讓那些悔改的人還能有另一次機會。正如彌迦在上帝的愛中謙卑自己,問道:「上帝啊,有何神像祢,赦免罪孽,饒恕祢產業之餘民的罪過?」(18節)

我們心懷感恩,因上帝不會為了我們的罪而離棄我們,只要尋求赦免,祂就會像彌迦所宣告的:「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19節)。上帝的慈愛讓所有尋求祂的人都有另一次機會。

— 雷翠霞


你要為何罪悔改,求慈愛的上帝給你另一次機會呢?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89-176節;哥林多前書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