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令人驚嘆的智慧

讀經: 哥林多前書1章18-25節


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羅馬書11章33節


女兒坦率地對我說:「似乎我的年紀越大,就越覺得你很有智慧。因為有時候,我對兒子說的話就是你曾經對我說過的!」

這番話使我笑逐顏開,其實我對自己的父母也有相同的想法,我也經常發現自己會用他們所說的話教養兒女。在我成為父親之後,我對父母的智慧也開始改觀。父母那些過去被我視為愚蠢的建言,其實遠比想像的更有智慧。只是我年輕的時候,還不明白他們的智慧。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愚拙」比最聰明的人更有「智慧」(哥林多前書1章25節)。「因為在上帝的智慧裡,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然不能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藉著所傳的愚笨的道理」,就是基督必須受難,來「拯救那些信的人」(21節,新譯本)。

上帝的作為總是令我們嘖嘖稱奇。上帝的兒子在莫大的榮耀中復活之前,並不是一般人所期盼的得勝君王,而是以受苦僕人的樣式,謙卑地被釘死於十字架上。

在上帝的智慧裡,祂看重謙卑遠勝於驕傲,祂的愛是藉著人不配得到的憐憫與恩慈彰顯出來。藉著十字架,這位至高的彌賽亞成為全人類的贖罪祭,為了要將那些信靠祂的人「拯救到底」(希伯來書7章25節)。

— 龐雅各


明白上帝總比人有智慧,對你有何幫助?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1-88節;哥林多前書7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放輕鬆!

讀經: 詩篇116篇1-9節


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詩篇116篇7節


在迪士尼卡通《救難小英雄澳洲歷險記》中,老鼠醫生在治療信天翁韋柏時,對著被繩索綁著的韋柏說:「你必須放輕鬆!」韋柏顯然驚慌失措,他諷刺地說:「放鬆?我是很放鬆啊!」接著,他愈發緊繃地對醫生說:「要是再放鬆一點,我就死在你手裡了!」

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當韋伯聽到醫生含糊其辭,又大張旗鼓地將奇奇怪怪的治療器具搬出來時,他怎能不心驚膽顫呢?雖然如此,這詼諧的一幕仍引人發噱。無論困境會否危及生命,韋柏的驚慌也正是我們面臨困境時的感受。

在深感恐懼時,假使有人鼓勵我:「別緊張,放輕鬆!」未免荒誕可笑。若生活中令我緊張的事日益增多,又有「死亡的繩索」(詩篇116篇3節)使我驚恐萬分,我的本能就是想盡辦法處理這些危機,而絕非輕鬆以對。

然而,我在慌亂中所做的一切,往往令我越發焦慮不安、身心俱疲。當我願意面對自己的痛楚並將它交給上帝(4節),儘管不情願,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的焦慮稍減,並有一股難以言喻的平安充滿我心(7節)。

當聖靈賜下的平安與我同在時,我就更明白聖經的其中一個真理:當我們謙卑降服在上帝大能的膀臂之下,把一切憂慮卸給祂,就能勝過這些驚恐和焦慮(彼得前書5章6-7節)。

— 白茉妮


哪些難處會使你焦慮不安呢?你要如何學習在艱困中降服於上帝的慈愛和眷顧?



全年讀經:
詩篇116-118篇;哥林多前書7章1-19節


靈命日糧 : 僕人之心

讀經: 馬可福音9章33-37節


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馬可福音9章35節


現代的媽媽必須當廚師、營養師、護士,還要懂得辦活動,幾乎每個媽媽都身兼數職。2016年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媽媽們每週都要花59-96小時,處理與孩子相關的事務。

難怪為人母者總是精疲力竭!母親總是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照顧兒女,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極大的幫助。

當我感到心力交瘁,需要一些提醒讓我相信照顧他人是一件有價值的事之時,耶穌對事奉者的嘉許,就會使我燃起希望。

馬可福音記載,在門徒彼此爭論誰為大時,耶穌坐著提醒他們說:「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9章35節)。接著,祂抱起一個小孩子,讓門徒知道服事他人的重要,特別是服事我們當中最弱小的人(36-37節)。

基督的回應表明了在祂的國度裡「誰為大」,為世人立下一個標準,祂看重的乃是一顆關懷他人的心。耶穌也應許,凡願意服事的人都能得著上帝同在的能力(37節)。

若你有機會服事家人或社區,當謹記:你服事人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耶穌都看見,祂也記念。

— 夏莉珊

主耶穌,感謝祢提醒我們,
祢慈愛地眷顧孩童和軟弱無助的人。
求祢幫助我們,能以祢為榜樣去服事人。


今天你可以用哪些方式服事人呢?如何向愛你、服事你的人表達感謝呢?



全年讀經:
詩篇113-115篇;哥林多前書6章


靈命日糧 : 不只是妙招

讀經: 詩篇111篇


祂向百姓施行救贖,命定祂的約,直到永遠;祂的名聖而可畏。-詩篇111篇9節


許多人都會分享生活的小妙招,例如:喝溫牛奶可以去除口中的蒜頭味;在冰箱放一杯食醋,有除臭消毒的作用;小蘇打加上白醋可以使燒黑的鍋子煥然一新。這些生活的小妙招確實是居家的好幫手!

我之所以提到「妙招」,乃是由於有時我們會將聖經視為一本妙招集錦,因其中有許多對生活有幫助的秘訣。雖然聖經中不乏探討如何活出尊榮基督新生命的篇章,但聖經的目的絕不僅止於此。聖經提供了一個人類最需要的解決方案:如何脫離罪惡,不再與上帝永遠隔絕。

從創世記3章15節關於救贖的應許,直到新天新地真實的盼望(啟示錄21章1-2節),聖經向人闡明上帝制定了一個永恆的計畫,是為了要拯救我們脫離罪惡,並享受與祂親密的團契。聖經記載的每一件事、每一則建言,雖是教導我們如何生活,但其實都是指向耶穌,因為只有祂才能解決我們最大的問題。

當我們打開聖經,別忘了我們是要更認識耶穌、領受祂所賜的救恩,並且明白身為祂的兒女該如何生活。上帝已經提供了絕佳的解決方案!

— 白德夫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藉著耶穌賜下救恩。
幫助我尊崇祢,定睛仰望我們的救主,
以及祂對我們的奇妙大愛。


瞭解聖經的核心就是基督,為何如此重要?



全年讀經:
詩篇110-112篇;哥林多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生命改變

讀經: 以弗所書4章20-24節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以弗所書4章24節


史蒂芬在東倫敦一個治安很差的區域長大,十歲就開始犯罪。他說:「如果身邊每個人都販毒、搶劫和詐騙,你很自然就會參與,因為大家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但他二十歲的時候做了一個夢,改變了他的一生。他夢見上帝對他說:「史蒂芬,你會因殺人而坐牢。」這讓他心生警惕,開始轉向上帝,接受耶穌成為他的救主,聖靈改變了他的生命!

史蒂芬後來成立一個機構,透過體育運動教導貧民區的孩子們紀律、道德和尊重。他訓練孩子們,與他們一起禱告,將所看到孩子們的改變歸榮耀給上帝。他說:「我要帶領孩子們朝正確的方向重建夢想!」

當我們努力尋求上帝、拋下過去時,我們就和史蒂芬一樣,遵行了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教導,活出上帝所賜的新生活方式。雖然我們的老我會「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我們仍然可以日日竭力「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以弗所書4章22、24節)。當我們祈求上帝透過聖靈使我們更像祂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能持續得著改變。

史帝芬說:「對我而言,相信基督是改變生命的重要基礎。」就你來看,他說的對嗎?

— 潘艾梅

主啊,祢是永活的真神,在世上和我的生命中持續動工,
求祢幫助我拋下老我,一天比一天更像祢。


你經歷過哪些促使你改變的關鍵時刻?這為你帶來哪些長遠的改變呢?



全年讀經:
詩篇107-109篇;哥林多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被恩典觸摸

讀經: 路加福音6章27-36節


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路加福音6章27節


在利夫‧安格(Leif Enger)的小說《靜水深流》(Peace Like a River)中,書中人物耶利米是一所學校的工友,獨力撫養三個孩子。他對上帝有極深的信心,而且在整本書中,他的信心一再經歷考驗。

那所學校的負責人霍登,心胸狹窄、臉有傷疤。儘管耶利米非常敬業,無尤無怨地清理流溢四處的污物、收拾被霍登砸碎的酒瓶,但霍登還是要耶利米離開。甚至在全校學生面前,誣衊耶利米醉酒並將他開除,令他蒙羞受辱。

耶利米會對不公平的解雇採取法律行動或提出訴訟嗎?他會接受不公平的待遇,黯然離去嗎?若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耶穌說:「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路加福音6章27-28節)但並不表示,我們應默默承受別人的怨恨,放棄追求公平正義,而是要仿效上帝的憐憫(36節),我們可以問:「如何讓恨我的人,成為合乎上帝心意的人呢?」

耶利米被霍登羞辱時,靜靜地凝視著霍登,然後伸手觸摸他的臉龐。霍登防衛性地退後,卻驚訝地發現臉上的傷疤完全好了!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人被恩典觸摸了。

— 霍薛頓

主啊,當我面對不公、不義或羞辱時,
求祢讓我明白,如何幫助我的仇敵更親近祢。


如果你是耶利米,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呢?如何幫助心懷怨恨的人更貼近上帝的心意?



全年讀經:
詩篇105-106篇;哥林多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我們的新家

讀經: 啟示錄22章1-5節


以後再沒有咒詛。在城裡有上帝和羔羊的寶座。-啟示錄22章3節


在1892年,安妮·摩爾(Annie Moore)是第一位通過愛麗絲島(Ellis Island)關卡入境美國的移民。當她想到馬上就有一個新家和新的開始,一定感到相當興奮!此後,還有數百萬人也都是經過愛麗絲島進入美國。安妮那時只有十幾歲,但卻毅然決然地離開愛爾蘭艱困的環境,展開新的生活。她手裡只拎著一個小袋子,心中懷抱許多夢想、希望和期待,踏上這片充滿機會的國土。

作為上帝的兒女,當我們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啟示錄21章1節),豈不更加興奮和驚嘆嗎?我們會進入啟示錄所提到的「聖城新耶路撒冷」(2節),使徒約翰以富有寓意的圖象描述這片奇妙之地,他說:「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上帝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22章1節)。「水」象徵生命和豐盛,源頭就是那位永恆的上帝。約翰說:「以後再沒有咒詛」(3節),清楚表明上帝所設立與人美好純全的關係將完全恢復!

上帝愛祂的兒女,以祂兒子的生命將我們買贖回來,為我們預備一個奇妙的新家,祂還要親自與我們同住,作我們的上帝(21章3節),這是多麼奇妙啊!

— 彭絲嵐

天父,謝謝祢的愛!
我們歡欣等候那一日,
與祢、與眾人親密地同住在天國裡。


天國會讓你想到些什麼?今天閱讀的這段經文如何鼓勵你?



全年讀經:
詩篇103-104篇;哥林多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靈裡困倦

讀經: 列王紀上19章1-9節


有一個天使拍他說:「起來吃吧!」-列王紀上19章5節


扎克·艾斯懷(Zack Eswine)牧師在他所寫的一本書中(The Imperfect Pastor)提到:「有時我們只做了一小時,但感覺就好像做了一整天的苦工。」雖然他在這裡是指牧師常背負重擔,但其實人人都承受著沉重的情緒和責任,使我們身心靈俱疲,只想倒頭大睡。

在列王紀上19章,先知以利亞陷入心力交瘁的景況。那時,王后耶洗別威嚇要處死以利亞(1-2節),因他殺害了巴力的眾先知(18章16-40節)。以利亞驚慌害怕地逃跑,且求上帝取走他的性命(19章3-4節)。

在哀傷痛苦中,以利亞躺下睡著了。有位天使兩次對他說:「起來吃吧!」(5、7節)以利亞第二次吃了上帝所預備的食物之後,就恢復體力,走了四十晝夜,進入一個山洞過夜(8-9節)。在那裡,上帝向他顯現,且再次差派他(9-18節)。以利亞重新得力後,又繼續去完成上帝要他做的事。

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在主裡得激勵。或許是跟主內弟兄姐妹談一談、唱首詩歌,或是花點時間禱告,默想上帝的話語。

你感到疲憊困乏嗎?不妨今日就將重擔卸給上帝,祂願意擔負你的重擔,使你重新得力!

— 施竹俐

慈愛的上帝啊,當我疲累困倦時,
求祢幫助我,使我能仰望祢。
感謝祢,因在祢裡面,我能得安歇。


你在哪方面需要得著激勵?如何尋求並得著鼓勵呢?



全年讀經:
詩篇100-102篇;哥林多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家人

讀經: 創世記2章15-25節


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章18節


許多國家正興起「租賃家人」的行業,以滿足孤獨者的需求。有些人會僱用他人來充當自己的家人,為要在某些社交場合維持幸福家庭的假象。另外,也有人因與家中某些成員關係冷淡,會聘請演員扮演這位親人的角色,暫時享受渴盼的家庭之樂。

這個趨勢反映出一個真理:上帝創造人就是要我們與祂、與人建立關係。創世記描述上帝創造萬物的時候,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1章31節)。惟獨論到亞當時,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2章18節),表明人與人之間都彼此需要。

聖經教導我們要與人連結,還教導我們要與其他的基督徒建立關係。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把自己的母親託付給約翰。在耶穌受難之後,約翰就接耶穌的母親到家中,成為一家人(約翰福音19章26-27節)。保羅也教導信徒,要以對待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態度,彼此相待(提摩太前書5章1-2節)。詩人說,上帝在這世上的救贖之工,也包括了「叫孤獨的有家」(詩篇68篇6節),而上帝所設立的教會,更是符合這個目的!

感謝上帝,因祂使你我能與人建立關係,並讓我們能與祂的子民成為一家人!

— 畢愛敏

主啊,求祢幫助我將主內肢體視為家人,
也能成為別人親愛的弟兄姐妹。


是否有孤單的人需要你成為他的家人?孤寂時,有主內肢體如家人般陪伴著你嗎?



全年讀經:
詩篇97-99篇;羅馬書16章


靈命日糧 : 令人痛心的事

讀經: 撒母耳記下11章2-15節


大衛所行的這事,耶和華甚不喜悅。-撒母耳記下11章27節


一件令人痛心的犯罪事件終於曝光了。有好些女性被有權勢的男人性侵,報紙一再刊登這則新聞。連我向來所景仰的兩位男士也證實涉及性侵醜聞,這令我萬分沮喪,不禁感嘆連教會也無法避免。

大衛王的罪行最後也曝光了。撒母耳記下11章記載,日近黃昏,大衛「看見一個婦人沐浴」(2節),就想擁有她。即使拔示巴是大衛的臣僕烏利亞的妻子,大衛仍與她同房。拔示巴有了身孕,大衛就以卑鄙的手段,命約押把烏利亞調到戰事最猛烈的前線,讓烏利亞戰死沙場。

撒母耳詳實記載大衛對拔示巴和烏利亞的濫權,好讓我們清楚知道所有的罪行都無法隱藏,都要面對審判。

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都一再提醒我們,現今世代也有許多濫權的事。大衛雖是「合[上帝]心意的人」(使徒行傳13章22節),但仍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願我們也能為掌權者祈求,讓他們也能為行使權力或濫權負責。

上帝的憐憫,使人得到救贖。接下來,我們在撒母耳記下看到大衛的憂傷和悔改(12章13節)。感謝上帝,即使我們犯罪跌倒,只要願意悔改,仍能靠上帝的恩典脫離死亡,得享美好的生命。

— 郭惟恩

親愛的上帝,世上有許多令人痛心的事,
我自己也有許多軟弱,求祢親自光照並醫治我們!


為掌權者禱告,為何極其重要?耶穌如何成為行使權柄的典範?



全年讀經:
詩篇94-96篇;羅馬書15章14-3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