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口袋裡裝的

讀經: 羅馬書15章1-6節


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馬書15章2節


在1865年,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福特劇院遭人暗殺。那晚,他的口袋裡裝的是兩副眼鏡、拭鏡布、小刀、掛錶、手帕、一個內有一張南方邦聯5元紙鈔的皮夾,以及8張剪報,其中幾張是讚揚他個人或政策的報導。

我不知道林肯口袋裡的那張邦聯紙鈔是作何之用,但卻不懷疑剪報的必要性。因為每個人都需要鼓勵,即使像林肯這樣偉大的領導者也不例外!我們可以想像,或許在遭到暗殺之前,他正將剪報的內容讀給他的夫人聽呢!

你認為誰需要鼓勵呢?答案是,每一個人!若你細心觀察周遭的人,沒有任何人是像外表所呈現地那樣有信心。只需一次失敗、一個惡意的批評,或不如意的一天,就足以令人失去信心。

你想,如果你我都遵照上帝的命令,「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馬書15章2節);如果我們決意只說「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的「良言」(箴言16章24節);如果我們把鼓勵的話寫給朋友,讓他細細品味。如果這樣會如何呢?若是如此,我們的口袋裡(或手機裡)裝的就是鼓勵人的字條或短句,我們也會更像耶穌,像祂一樣「不求自己的喜悅」,而是使眾人得益處(羅馬書15章2-3節)。

— 韋陌格

誰的話語最能激勵你?
你一直疏於對誰予以鼓勵呢?


當時時藉著話語、行動及陪伴來鼓勵他人。



全年讀經:
詩篇91-93篇;羅馬書15章1-13節


靈命日糧 : 控制錯覺

讀經: 雅各書4章13-17節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雅各書4章14節


在1975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蘭格(Ellen Langer)發表一篇研究報告,標題為《控制錯覺》,檢視了我們對生活中各種事件的影響程度。她發現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都高估了自己對事情的掌控能力。這項研究也證明了,我們自以為能掌控事情,這種錯覺總是會被現實粉粹。

自從蘭格發表這份研究結果之後,其他人所執行的實驗也支持她的論點。然而早在蘭格發表這個研究報告之前,雅各就已經指出這個問題。他在雅各書4章寫道:「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13-14節)

接著,雅各提供了一個治療這種錯覺的方法,指出唯有上帝才能掌控萬事。他說:「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15節)。在這幾節經文中,雅各指出了人類的軟弱,也提供了解決之道。

盼望我們都能明白,你我的人生並非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上帝將萬事萬物都掌握在祂大能的手裡,我們只管全然信靠祂的計畫!

— 葉芮敏

曾幾何時,你認為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呢?
如何將自己的計畫交在上帝手中,全然信靠祂的帶領呢?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言19章21節



全年讀經:
詩篇89-90篇;羅馬書14章


靈命日糧 : 喬裝的耶穌

讀經: 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言19章17節


兒子傑夫最近參加一個「遊民生活體驗營」。他在自己的城市街頭流浪了三天兩夜,晚上睡在氣溫低於冰點的戶外。沒有食物、沒有錢,也沒有容身之所,必須仰賴別人的憐憫施捨,才能維持基本需求。其中一天,他一整天的食物就只有一個三明治,那是一位男士聽見他在速食店討過期麵包時買給他的。

事後,傑夫告訴我,那次的體驗可說是他做過最困難的事情,而且深深影響了他對人們的看法。體驗活動結束後,他花一天的時間,去尋找他在街頭流浪時,向他伸出援手的遊民,並以他能力所及的方式幫助他們。對於傑夫並非真的無家可歸,這些遊民都十分驚訝,也很感謝傑夫因為關心而願意親身體驗他們的生活。

兒子的經歷讓我想起耶穌說:「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36、40節)。無論是對人說一句鼓勵的話,或給人一袋食物,上帝要我們以愛心關懷別人的需求。當我們善待他人的時候,就是愛上帝了。

— 龐雅各

主耶穌,請幫助我今日在他人的需求中看見祢,
讓我藉著愛他們來表達對祢的愛。


你能如何向人表達善意呢?你何時曾受過他人的恩惠呢?



全年讀經:
詩篇87-88篇;羅馬書13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創造力

讀經: 羅馬書12章3-8節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羅馬書12章6節


當音樂在教會的大堂響起,色盲畫家蘭斯·布朗(Lance Brown)踏上了舞台。他站在白色畫布前,背對著眾人,將刷子沾上黑色顏料,輕輕地掃幾下,畫了一個十字架。接著,用手上的刷子一筆一筆畫過,以圖畫敘述了基督被釘十架和復活的故事。最後他將黑色顏料大片地塗在畫布上,再加上藍色和白色,完成了一幅抽象畫作,前後不到六分鐘。過後他拿起畫布,將它倒過來,竟出現了一幅隱藏的圖畫:一張帶著憐憫神情的耶穌畫像。

布朗說,起初朋友建議他在教會崇拜中快速作畫時,他還不太情願。但如今他在世界各地的教會,帶領人們在他作畫時敬拜上帝,並且和眾人分享基督。

使徒保羅也肯定了上帝賜給祂的子民各種恩賜的意義和目的,乃是要使每個上帝的兒女都能榮耀祂,在愛中彼此建立(羅馬書12章3-5節)。保羅鼓勵我們發覺自己的恩賜,使用它來幫助別人,帶領人認識耶穌,並殷勤喜樂地服事(6-8節)。

上帝已經賜給我們每個人屬靈的恩賜、才幹、能力和不同的經驗,讓我們不拘在人前人後都能全心地服事祂。當我們認識到上帝的創造力何等奇妙,那麼祂就能使用我們每個人的獨特之處傳揚福音,並且在愛中造就其他的信徒。

— 鄧書琪

天父,感謝祢讓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獨特、美好的恩賜!
求祢幫助我們,善用這些恩賜來服事祢、榮耀祢。


如何運用你獨特的恩賜來服事上帝?



全年讀經:
詩篇84-86篇;羅馬書12章


靈命日糧 : 即使

讀經: 哈巴谷書3章17-19節


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哈巴谷書3章18節


在2017年,颶風哈維重創美國。為了幫助和鼓勵受難的災民,我們一群人便前往災情嚴重的休士頓,希望為這些被颶風破壞家園的人略盡綿薄之力。當我們和災民站在殘破的教會大樓和倒塌的房屋內,我們自己的信心面臨了極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更加堅定。

颶風哈維過後,有些人依然信心堅定。就像公元前七世紀末,先知哈巴谷說了預言之後,仍對上帝充滿信心。這位先知曉得艱困的時刻即將來臨(1章5節-2章1節),而且在出現轉機之前,情況只會持續惡化。他在預言的結尾,想到未來可能會糧食短缺,但卻說了三次「即使」:「即使無花果樹不結果子」;「即使橄欖樹不結橄欖」;「即使羊群死光」(3章17節,現中修訂版),他仍要因上帝而喜樂。

如果有一天,我們失去了健康、工作和摯愛,或因天災蒙受巨大的損失,我們會怎麼樣呢?先知哈巴谷在「信心之歌」中提醒我們,要以堅定的信心全然信靠上帝。因為從昨日、今日直到永遠,上帝是我們的拯救(18節)、我們的力量,祂使我們的腳步穩當(19節)。最後,信靠祂的人將不會失望!

— 簡恩德

親愛的天父,雖然生活充滿艱困和未知,
但求祢使我仍能堅定地信靠祢,
因祢是我的拯救和力量。


身陷困境時,上帝如何供應你的需求?別人面臨危機時,你要如何鼓勵他們呢?



全年讀經:
詩篇81-83篇;羅馬書11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鼓勵的力量

讀經: 使徒行傳15章12-21節


眾人都默默無聲,聽巴拿巴和保羅述說上帝藉他們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蹟奇事。-使徒行傳15章12節


偉大的美國畫家班傑明·韋斯特(Benjamin West)還小的時候,曾嘗試畫出妹妹的樣子,但畫得一團亂。母親看見他的畫時,親了他一下說:「哇,這是莎莉啊!」後來,韋斯特說就是那個親吻使他成了藝術家。顯然,鼓勵能帶來深遠的影響!

正如小孩學畫畫一樣,保羅剛開始傳道時也沒獲得許多人的認同,但巴拿巴卻肯定上帝對保羅的呼召。因著巴拿巴的鼓勵,教會才願意接受掃羅為信徒(使徒行傳9章27節)。在安提阿教會初創時期,巴拿巴的鼓勵也幫助了他們成為使徒行傳中最有影響力的教會之一(11章22-23節)。耶路撒冷教會也是因巴拿巴和保羅的勸勉,才開始接納外邦信徒為基督徒(15章19節)。從各方面來看,初代教會乃是因為來自各方的鼓勵,才能不斷增長。

我們的生命也能因鼓勵而成長。若以為激勵人只是對人說些好話,其實是低估其後續會帶來的影響。事實上,上帝會用這種方式塑造我們個人的生命,也使教會日漸茁壯。

當我們得到鼓勵的時候,別忘了要感謝上帝,同時也要樂意鼓勵別人!

— 陳鍾華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明白鼓勵真正的意義。
我要為祢每一次的鼓勵感恩,
求祢讓我也能鼓勵身邊的人。


你曾受到誰的鼓勵而改變人生的方向?未來這一週,你將如何鼓勵別人呢?



全年讀經:
詩篇79-80篇;羅馬書11章1-18節


靈命日糧 : 堅不可摧

讀經: 雅歌8章6-7節


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雅歌8章7節


第一次看見後院那條小溪時,它只是一道涓涓細流。炎熱的夏季,溪水輕輕滑過滿佈石頭的河床,幾片厚重的木板就能成為我們跨河的小橋。幾個月後,我們這個地區連日暴雨傾洩而下,那一道潺湲小溪竟暴漲為約1公尺深、3公尺寬的奔騰急流!強勁的水勢甚至將過河的厚木板沖到幾公尺以外的地方。

湍急的大水可以將所經之處的一切沖毀。然而,即使是面對洪水氾濫或具有摧毀力的外力,有一樣東西依然不動搖,那就是愛。雅歌8章7節說:「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我們常常在戀愛的關係中,看到「愛」持久的力量與強烈的特性,但唯有上帝透過祂的愛子耶穌基督賜給人的愛,才完全表達了愛的真諦。

當我們以為堅定不移或值得依靠的事物被沖毀時,難免灰心沮喪,但這也讓我們打開心中的一扇門,重新體會上帝對我們的愛。上帝的愛比世上任何事物更高、更深、更強烈、更久遠。不論我們遭遇何種處境,祂就在你我身旁,與我們一起面對。上帝會扶持、幫助並提醒我們,祂深愛著我們。

— 史珍妮

親愛的天父,在我被人拒絕、
沮喪失落的時候,感謝祢以祢的愛安慰我。
求祢幫助我能夠深信,祢能滿足我內心一切的需要。


你如何肯定上帝永遠愛你?上帝的愛如何改變你的生命?



全年讀經:
詩篇77-78篇;羅馬書10章


靈命日糧 : 信仰傳承

讀經: 提摩太後書1章5-14節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摩太後書1章5節


葛理翰(Billy Graham)在十六歲決志相信基督,但早在這個決定性的時刻前,他的父母已經為他立下敬虔基督徒的榜樣。他父母都生長於基督化的家庭,自小就相信基督。他們結婚後,也繼續將信仰傳承給孩子們,陪著孩子們祈禱、讀聖經,按時帶孩子們參加教會聚會。他們為葛理翰的信仰奠定堅實的基礎,上帝也藉此堅定葛理翰的信心,最後還呼召他成為勇敢的福音佈道家。

使徒保羅有位年輕的門徒提摩太,也因為堅定的信仰根基而受益。保羅寫道:「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提摩太後書1章5節)。她們所傳承的信仰預備了提摩太的心,並引導他信靠基督。

保羅敦促提摩太要持守信仰的傳承(5節),藉由能使人剛強的聖靈,將屬靈的恩賜「如火挑旺起來」(6-7節),並因聖靈的大能,無懼地為福音而活(8節)。美好信仰的傳承並不能保證我們一定會信主,但這些信心的榜樣和典範卻能預備、引導人心。我們接受耶穌為救主之後,聖靈會引導我們服事上帝、為祂而活,甚至將信仰繼續傳承下去。

— 柯愛莉

主啊,感謝祢,讓許多信徒奠定了我信仰的根基。
求祢使我懂得倚靠聖靈的能力,勇敢地為祢作見證!


上帝藉著誰奠定你信仰的根基?今天你也能幫助別人在信仰上扎根嗎?



全年讀經:
詩篇74-76篇;羅馬書9章16-33節


靈命日糧 : 重返戰場

讀經: 撒母耳記下12章26-31節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


小時候,她曾以惡毒的話傷害父母。但她萬萬沒想到,那些惡毒的話竟是她向父母親最後一次說的話。如今,縱然經過多年的心理輔導,她還是無法原諒自己,內心的罪咎和遺憾使她飽受煎熬。

我們每個人都有遺憾,有些甚至會讓我們抱憾終生。但聖經教導我們勝過罪咎的方法,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聖經沒有粉飾大衛王的罪行。在「列王出戰的時候」,「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撒母耳記下11章1節)。他遠離戰場,與別人的妻子偷情,並試圖以謀殺來掩蓋自己的罪行(2-5、14-15節)。上帝阻止大衛繼續陷在罪中(12章1-13節),但大衛的餘生都必須面對罪的後果。

當大衛走出喪子之痛時,他的部下約押贏得本應由大衛領導的戰爭(12章26節)。約押要求大衛,聚集其餘的軍兵往拉巴去攻城(27-28節),大衛終於再次承擔起上帝指派他的任務,繼續成為國家和軍隊的領袖(29節)。

若我們一直活在過去的失敗中,則表示上帝的恩典不足夠。無論我們做了什麼,天父都會完全赦免。我們也能像大衛一樣,得著上帝充足的恩典,重返戰場繼續爭戰。

— 葛庭墨

你為何事悔恨,致使心靈憂傷?
你能向誰傾訴,從而再次信靠上帝的恩典呢?


因著上帝的赦免,我們無須背負罪咎。



全年讀經:
詩篇72-73篇;羅馬書9章1-15節


靈命日糧 : 你願回轉嗎?

讀經: 何西阿書3章1-5節


你再去愛你的妻子吧,……這要表明上主仍然愛著以色列,儘管他們轉向別的神明。-何西阿書3章1節,新普及譯本


羅恩和南希的婚姻正日益惡化。南希有了外遇,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她向上帝認罪。雖然她知道上帝要她怎麼做,但仍苦苦掙扎,最後她終於鼓起勇氣向羅恩坦承一切。羅恩沒有要求離婚,而是選擇再給南希一次機會,讓南希能改變,重新贏回他的信任。後來,上帝以奇妙的方式重建了他們的婚姻!

羅恩對妻子的寬容,讓我想起上帝也是以愛和赦免來對待你我這樣的罪人。先知何西阿也深明此理。他聽從上帝的吩咐娶了不忠的女人,讓以色列人明白他們對上帝的不忠(何西阿書1章)。尤有甚者,當何西阿的妻子離開時,上帝仍吩咐何西阿去要求妻子回來。上帝說:「你再去愛你的妻子吧,儘管她跟情人通姦」(3章1節,新普及譯本)。以色列民雖背逆上帝,但上帝仍渴望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正如何西阿的妻子雖然不忠,但何西阿卻依然愛她,去尋回她,甚至願意為她犧牲。上帝也是如此深愛祂的子民。上帝的義怒和嫉妒,乃是出於祂的大愛。

現今,這位上帝仍然渴望我們能親近祂。當我們因信來到祂面前,就必能在祂裡面得到完全的滿足。

— 彭絲嵐

上帝啊,祢的愛偉大奇妙,甚至臨到我這樣的罪人!
我所犯的錯誤,不配得祢的愛,
但感謝祢仍赦免救贖我,讓我能與祢有親密的關係。


你今天如何回應上帝的愛?你能向誰分享祂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70-71篇;羅馬書8章22-3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