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使人和睦

讀經: 馬太福音5章9、13-16節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章9節


在紀錄片《見聞者:溫德爾·貝瑞》中,作者貝瑞(Berry)以離異來形容這個世界的狀態,人與人,人與歷史、與土地離異了。原本應該完整結合的事物,已經變得支離破碎。當有人問他該如何回應這令人難過的景況時,貝瑞說:「我們無法把所有的事物結合為一體,但能將兩樣事物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使兩件破碎分離的事物再次合而為一。

耶穌告訴我們:「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章9節)。使人和睦就是帶來平安(希伯來語shalom),意思是讓世界恢復原本的樣貌。有位神學家將平安形容為「萬物繁盛、整全,一片欣欣向榮……是萬物應有的樣貌」。也就是說,平安是使破碎的變成完整。讓我們跟隨耶穌的帶領,致力於恢復萬事萬物的原貌。正如祂呼召我們使人和睦,成為「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13-14節)。

在這支離破碎的世上,我們有許多機會讓人和睦,當面對這些景況時,我們當勇於參與而非置之不理。讓我們倚靠上帝的大能,使友誼不致消逝,使陷入困境的鄰居不致憂愁焦急,也不再抱持冷漠、疏離的態度。讓我們細心留意四周,相信上帝會賜下智慧和能力,讓我們能使人和睦。

— 郭惟恩

上帝啊,在我周圍有很多人面臨破碎的景況,
求祢引導我,讓我知道該從哪裡著手。


環顧周遭,你可以幫忙修復哪些破碎的關係?



全年讀經:
詩篇40-42篇;使徒行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 轉瞬即逝

讀經: 詩篇39篇1-13節


我的指望在乎祢!-詩篇39篇7節


朋友小佩突然離世的消息,讓我驚覺死亡是那麼真實,生命是那麼短暫。小佩是我兒時好友,在一場因道路結冰而導致的交通意外中不幸罹難,逝世時年僅24歲。她在一個破碎的家庭長大,那時她似乎各方面都剛有好轉,而且也才剛信主,怎能這麼快就離開人世?

有時候,生命似乎太過短暫也太過悲哀。在詩篇39篇,詩人大衛為他自身的困境悲歎道:「耶和華啊,求祢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祢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祢面前如同無有。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4-5節)。生命的確短暫,即使是百歲人瑞在這世上的生命,仍不過是時間長河中的一小滴。

然而,我們可以呼應大衛所說:「我的指望在乎祢!」(7節)我們能確信你我的一生必然別具意義。即使身體會朽壞,但基督徒可以確信「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將來有朝一日,還能享受與上帝同在的永生(哥林多後書4章16節-5章1節)。我們對此深信不疑,因為上帝「賜給我們聖靈作憑據」(5章5節)。

— 柯愛莉

主啊,感謝祢,因我們的生命並不限於世上的年日,
因祢已為所有的信徒預備了永生!
求祢幫助我們,用此生有限的年日來服事祢。


每時每刻都是一份禮物,你要如何善用光陰?



全年讀經: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靈命日糧 : 誇口

讀經: 耶利米書9章23-26節


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耶利米書9章23節


什麼是真實的呢?這是童書《絨毛兔》裡所要解答的問題。故事說到一個小男孩堆滿玩具的房間裡,其中一個玩具絨毛兔如何在小男孩的疼愛下,成為真實的兔子。故事中有一隻年長又睿智的皮革馬,它看到許多新穎的機械玩具來到這裡。這些機械玩具不斷地誇口、吹噓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但不久之後就因損壞而被丟棄。它們亮麗的外觀和誇大的言辭確實引人注目,但若談到被主人所愛,他們所誇耀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誇口或吹噓的事開始時會讓別人羨慕,但到了最後,這些事必然會失去光彩,耶利米列出了人們愛誇口的三件事:「智慧⋯⋯勇力⋯⋯財物⋯⋯」(耶利米書9章23節)。這位滿有智慧的老先知因著時間的歷練,對世事深知一二。他反駁世人的誇口,他用上帝的話說:「誇口的卻要因瞭解我,認識我而誇口;認識我是耶和華。」(24節,新譯本)

讓我們這些上帝的兒女所誇口的,只有這位美善的天父上帝。因祂偉大的愛,使你我都能奇妙地日趨真實和完全。

— 博約翰

天父,求祢讓我能記住耶利米所說的話。
好使我唯一可誇的,
就是認識祢和祢那永恆不變的愛。


我們要努力學習只以主為誇口。



全年讀經:
詩篇35-36篇;使徒行傳25章


靈命日糧 : 腦袋後頭的眼睛

讀經: 詩篇33篇6-19節


[耶和華]從祂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詩篇33篇14節


我很小的時候,和其他孩子一樣調皮搗蛋,還會試著不讓大人發現,以免受罰。但我母親總是很快地就知道我做了什麼好事,這常讓我感到不可思議。每每在我驚嘆不已,問她怎麼知道的時候,她總是說:「我腦袋後頭有長眼睛啊!」於是每當母親轉身時,我都會仔細看著她的頭,想知道那雙眼睛到底是隱形的呢?還是被她的頭髮蓋住了?稍微大一點時,我放棄找尋母親的另一雙眼睛,並意識到自己的所做所為,並不是像我想的那樣神不知鬼不覺。母親「腦袋後頭的眼睛」,說明了她對孩子的關愛。

我感謝母親時時看顧我(雖偶爾也因沒能成功逃過母親的眼睛而失望),但更令我心存感恩的是上帝「從天上觀看,祂看見一切的世人」(詩篇33篇13節)。上帝不只看到我們所做的一切,祂還看到了我們的悲傷、我們的快樂,以及我們彼此相愛的心。

上帝看見我們真實的性格,也總是確實地知道我們有何需要。上帝的眼目一覽無遺,不僅能看透我們心中所思所想,祂還看顧那些敬畏祂和仰望祂慈愛的人(18節)。祂是每時刻都以慈愛眷顧著我們的天父。

— 洪可婷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看顧世上所有的人。
感謝祢看見在這個世界上,
以及在我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


上帝看見萬事,祂看顧著你。



全年讀經:
詩篇33-34篇;使徒行傳24章


靈命日糧 : 困境中的信心

讀經: 創世記39章6-12、20-23節


約瑟在那裡坐監。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創世記39章20-21節


在1948年的某個早晨,哈拉蘭·波波夫(Haralan Popov)根本沒想到門鈴響起後,他的生活竟然開始天翻地覆。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保加利亞警察就以波波夫的宗教信仰為理由,將他關進監獄。在往後13年的牢獄生涯中,他天天求主加添力量和勇氣。儘管飽受折磨,但他仍深信上帝與他同在,並向其他囚犯分享耶穌的福音,帶領許多人信靠耶穌基督。

根據創世記37章的記載,約瑟也根本沒想到自己會被憤怒的兄長們無情地賣給商人,又被帶到埃及賣給官員波提乏。約瑟身處膜拜多神的信仰文化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將會如何。更糟的是,波提乏的妻子試圖引誘他,因著約瑟一再拒絕,她竟誣告被約瑟戲弄,導致約瑟被下在監裡(39章16-20節)。然而,上帝從未離棄約瑟,祂不僅與約瑟同在,甚至「使他手裡所辦的盡都順利」,並且「向他施恩,使他在司獄的眼前蒙恩」(3、21節)。

我們可以想像,約瑟在面對被賣和誣告時必定恐懼驚惶,但他仍然忠於上帝,保持正直。在約瑟艱難的旅程中,上帝一直與約瑟同在,並已為他制定了一幅人生藍圖。同樣地,上帝也為你的人生定了計畫,我們只管滿懷信心地向前行,深信一切祂都看見,祂都明瞭。

— 彭絲嵐

天父,感謝祢一直與我同在,即使我陷入困境,
祢也未曾離開。求祢幫助我能全心信靠祢。


無論陷入困境或被人誤解,持守信心乃至關重要。



全年讀經:
詩篇31-32篇;使徒行傳23章16-35節


靈命日糧 : 永不太遲

讀經: 馬可福音5章35-43節


耶穌聽見所說的話,就對管會堂的說:「不要怕,只要信!」-馬可福音5章36節


我岳母突然心臟病發作,大家都焦慮不安,幸好她及時得到救治。過後她的主治醫師告訴我,心臟病突發的病人需要馬上救治,若在15分鐘內接受治療,存活率可達33%;但是如果超過15分鐘才就醫,存活率就只剩5%了。

睚魯的女兒病入膏肓,需要緊急救治。但耶穌在前往睚魯的家途中,竟停了下來(馬可福音5章30節),探究是誰摸了祂的衣裳。過後,祂還溫和地安慰那患血漏症的女人。當時睚魯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相信他心裡會想:耶穌啊,沒有時間管這件事了,我的女兒就快死了!過後,睚魯最擔憂的事果真發生了,耶穌似乎耽延太久,他的女兒已病故身亡(35節)。

然而,這時耶穌安慰睚魯說:「不要怕,只要信!」(36節)接著,耶穌不理會眾人的嘲諷,平靜地吩咐睚魯的女兒起來,她就活了!耶穌證實了一點,對祂來說永遠不會太遲,時間不可能限制和影響祂大能的作為。

我們是否也常和睚魯一樣,認為上帝耽延過久,以致無法成就我們的想望?但對上帝來說永遠不會太遲,祂要在我們的生命中成就祂美好且滿有恩慈的計畫,祂永不太遲!

— 陳鍾華

主啊,求祢幫助我謹記,
時間也在祢掌管之中,即使我們覺得太遲了,
祢仍然可以成就祢完美的計畫。


你最近如何經歷到上帝按祂的時間行事?完全信靠上帝的權柄和計畫,為何至關重要?



全年讀經:
詩篇29-30篇;使徒行傳23章1-15節


靈命日糧 : 親身示範

讀經: 提多書2章1-8節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章1節


我六歲的兒子歐文因收到新的棋盤遊戲而興奮不已,但他花了半小時閱讀說明書,仍不明白究竟要怎麼玩,不禁感到挫折灰心。過了不久,一位朋友來我們家,正好知道這個遊戲的玩法,總算能讓歐文開心地體驗新遊戲的樂趣了。

我看著他們玩遊戲,不禁心想:在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若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旁指導,一定會比自己去摸索容易多了。閱讀說明書上的指示雖然有助於我們理解,但如果有朋友能親身示範,效果必然大不相同。

使徒保羅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在寫給提多的書信中強調,在協助教會信心成長的過程中,應當重視靈命成熟的基督徒,因為他們的豐富經歷能成為其他基督徒信心的榜樣。教導「純正的道理」固然重要,但言教不如身教,身體力行才能立下典範,就如保羅勸勉老年人和老年婦人要節制、莊重,且心存慈愛(提多書2章2-5節),並勉勵提多:「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7節)

我為能領受紮實的教導而感恩,同時也感謝許多人能親身示範這些教導。他們用生命展現出基督徒應如何行事為人,讓我更清楚知道自己當如何行走這條天路。

— 畢愛敏

上帝啊,感謝祢為我們預備屬靈的導師,
讓我們能效法他們為祢而活。
更謝謝祢賜下獨生愛子,成為我們完美的信心典範。


從那些以言行活出基督的榜樣中,你學習到什麼?別人如何從你的言行中看出你的信仰?



全年讀經:
詩篇26-28篇;使徒行傳22章


靈命日糧 : 祂是誰?

讀經: 詩篇24篇


榮耀的王是誰呢?萬軍之耶和華,祂是榮耀的王!-詩篇24篇10節


在結束蜜月旅行的返家途中,我和丈夫正在機場等待托運行李。我用手肘推了他一下,指了指站在附近的一位男士。他瞧了一眼,納悶地問:「他是誰啊?」

我興奮地告訴丈夫那人是電影明星,並且細數他曾演過哪些著名的角色。最後,我與丈夫一起邀請他合影留念。直至24年後的今天,我仍樂於與人分享那天與電影明星的巧遇!

認出大明星固然令我雀躍不已,但令我滿懷感恩的是我認識了榮耀的王。「榮耀的王是誰呢?」(詩篇24篇8節)詩人大衛稱萬軍之耶和華是創造主,是托住宇宙、掌管萬有的主宰。大衛高唱:「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祂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1-2節)。大衛以敬畏的心宣揚上帝,祂雖為至高卻樂意讓我們來親近祂(3-4節)。當我們為上帝而活,就能更認識祂,從祂得著力量並知道祂會為我們爭戰(8節)。

上帝已經為我們預備各種機會,向人述說唯有祂才是榮耀君王。當我們行事為人反映出上帝的特質,就能讓不認識上帝的人更有理由問道:「祂是誰?」盼望我們也能像大衛一樣,帶著敬畏的心傳揚上帝的事蹟,領人歸主!

— 鄧書琪

主啊,認識祢是何等喜樂!
謝謝祢,賜給我們這份殊榮得以尋求祢,
也讓我們每天都有機會與人分享祢的福音。


主藉著哪些事物使你更認識祂?你要如何與人分享呢?



全年讀經:
詩篇23-25篇;使徒行傳21章18-40節


靈命日糧 : 明智的幫助

讀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2-15節


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節


當我在紅燈前停下車時,又再次看到那個男人站在路邊,拿著硬紙板,上面寫著:我需要錢買食物,多少都好!我別過臉嘆了口氣,心想:我是那種愛心冷淡的人嗎?

有些人假裝窮困潦倒,其實是個騙子;有些人真的貧苦不堪,但卻無法克服惡習。社工告訴我們,要幫助人最好是把錢捐給社福機構。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靜靜地把車開走。雖然心裡難受,但我覺得這才是明智之舉。

上帝吩咐我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4節)。那麼我們就必須弄清楚要幫助的是哪一種人,否則若是警戒一個軟弱或灰心的人,可能會導致他心靈受創;若扶助一個游手好閒的人,可能會讓對方更加懶散。因此,我們必須清楚瞭解一個人,知道他最需要什麼,才能提供最恰當的協助。

上帝是否讓你對某人特別有負擔,要你去幫助他呢?很好!現在工作開始了!但不要自以為知道對方需要什麼,而是要請他分享他的難處,然後仔細聆聽。我們要以禱告的心,有智慧地給予對方協助,而不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當我們真誠地為別人的好處著想,就算對方有時軟弱跌倒,也能欣然寬容忍耐(14-15節)。

— 韋陌格

天父啊,求祢讓我能時時明智地向人伸出援手。


你曾在何種情況得到最大的幫助?你認為幫助別人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全年讀經:
詩篇20-22篇;使徒行傳21章1-17節


靈命日糧 : 勝利大遊行

讀經: 哥林多後書2章14-17節


感謝上帝,祂常常在基督裡,使我們這些作俘虜的,列在凱旋的隊伍當中。-哥林多後書2章14節,新譯本


在2016年,美國職棒大聯盟芝加哥小熊隊在相隔超過一世紀後,再度贏得世界大賽冠軍。當時,據說有500萬人聚集在芝加哥市中心遊行集會,慶祝小熊隊奪冠。

勝利遊行不是近代的發明。古羅馬的凱旋隊伍是古代著名的遊行儀式,獲勝的將領會統率他們的軍隊和戰俘在擁擠的街道上列隊行進。

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可能就是想起遊行的情景,所以他感謝上帝率領信徒「這些作俘虜的,列在凱旋的隊伍當中」(哥林多後書2章14節,新譯本)。值得深思的是,在這個景象中,基督徒竟是俘虜。然而,我們並非被迫「作俘虜」,而是樂意跟隨復活得勝的基督所帶領的行列。作為基督徒,我們歡慶基督已經得勝,基督正在建造祂的國度,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祂(馬太福音16章18節)。

當我們向人傳講耶穌在十字架上得勝,讓信徒得自由,就是「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哥林多後書2章14節)。無論人們認為這香氣是令人喜樂的救贖確據,或是人的失敗所散發的氣味,在我們所經之處都會留下這股看不見、卻帶著能力的香氣。

讓我們跟隨基督,宣告祂復活得勝,好叫世人因祂得救!

— 夏莉珊


主耶穌是得勝的君王!



全年讀經:
詩篇18-19篇;使徒行傳20章17-3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