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祂最瞭解

讀經: 約翰福音1章43-51節


拿但業對耶穌說:「祢從哪裡知道我呢?」-約翰福音1章48節


兒子坐在車子後座,問我說:「爸爸,現在幾點?」我說:「5點半。」我知道他接下來會說什麼,果然,他馬上面露喜色說:「錯了、錯了,是5點28分!」看到他燦爛的笑容,我也很高興,這種感受只有瞭解自己孩子的父母才能體會。

像所有細心呵護子女的父母一樣,我也瞭解自己的孩子。我知道叫他們起床時,他們會有什麼反應。也知道他們午餐想吃什麼、有哪些興趣、渴望和偏好。

但儘管如此,我仍永遠無法像上帝那樣,能對他們有徹底的瞭解與認識。

在約翰福音1章,我們看到耶穌洞悉人心。就像腓力催促拿但業去見耶穌時,耶穌看見拿但業走過來,就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47節)。拿但業就驚訝地說:「祢從哪裡知道我呢?」耶穌告訴拿但業說,當他在無花果樹底下時,耶穌就已經看見他了(48節)。

我們也許不明白,為何耶穌特別提到這個細節,但拿但業似乎知道且激動地說:「拉比,祢是上帝的兒子。」(49節)

正如你我所渴望的那樣,耶穌徹徹底底地瞭解我們每一個人。祂完全接納我們,祂邀請我們不只是成為祂的跟隨者,更是成為祂親愛的朋友(約翰福音15章15節)。

— 何安德

耶穌,謝謝祢完全瞭解我、愛我、赦免我,接納我。
謝謝祢讓我能跟隨祢,走上信仰的旅程。


耶穌認識我們,徹底瞭解我們。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4-6章;使徒行傳2章22-47節


靈命日糧 : 傷人的話

讀經: 撒母耳記上1章1-8節


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言12章18節


我自小就很瘦,記得有個男孩總愛嘲笑我是瘦皮猴,還有人說,我瘦得皮包骨,就像一根竹竿。我本來應該嗤之以鼻,或者一笑置之,完全不放在心上。但我那時年紀雖輕,仍然覺得這些尖酸刻薄的話很傷人,怪不得古人說:「傷人之言,深於矛戟。」言語的傷害有時比利器造成的傷痕更深,持續的時間更長。

哈拿必定深知輕率的話語帶來的傷害。她雖深得丈夫以利加拿的喜愛,卻未能懷孕生子,反觀丈夫的另一個妻子毘尼拿卻有許多兒女。當時的文化認為,女人的價值就是傳宗接代。毘尼拿總以哈拿沒有小孩來奚落哈拿,使她痛苦,甚至哭泣、不思飲食(撒母耳記上1章6-7節)。

以利加拿看到哈拿的情況,原本是出於好意,但他不經意地說:「哈拿啊,妳為何哭泣不吃飯,……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8節)讓哈拿聽了更加傷心難過。

或許有時我們也像哈拿一樣,覺得惡言惡語所帶來的傷害總是揮之不去。我們有些人則可能因自己曾受傷害,反倒以言語傷害別人。但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奔向慈愛憐憫的上帝,尋求力量和醫治(詩篇27篇5、12-14節)。祂會因我們而歡欣喜樂,並對我們說充滿愛和恩典的話語。

— 柯愛莉

主啊,感謝祢讓我們在祢裡面得醫治和盼望!
求祢賜給我們智慧和耐心,讓我們能三思而後言。


別人刻薄的話語曾讓你受傷嗎?你如何得醫治呢?



全年讀經:
尼希米記1-3章;使徒行傳2章1-21節


靈命日糧 : 溝通無礙

讀經: 羅馬書8章18-27節


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8章26節


我通常將閱讀資料及工作文件存在平板電腦。一次當我在亞洲出差時,平板電腦卻突然無法操作,就是人們所說的「死機黑屏」。我好不容易找到一間賣電腦的商店,卻遇上另一個麻煩,那就是我對中文一竅不通,而維修人員不會講英語。怎麼辦呢?沒想到,他竟找到一個軟體,當他鍵入中文,我卻能讀到英文;當我鍵入英文,他卻能讀到中文。這個軟體,讓我們雙方就算語言不通,仍溝通無礙。

有時候,當我向天父禱告時,也會覺得很難溝通,無法將自己的心意完全表達出來。相信許多人也和我一樣,有時不知要如何向上帝傾心吐意。但使徒保羅寫道:「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鑒察人心的,曉得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照著上帝的旨意替聖徒祈求。」(羅馬書8章26-27節)

上帝賜給我們的聖靈真是奇妙,甚至遠勝於任何一種電腦軟體。祂能清楚地傳達我的想法與渴望,以配合天父的旨意。聖靈的工作讓禱告滿有果效!

— 柯貝爾


天父,感謝祢賜下聖靈和禱告的權柄。
當我不知如何向祢禱告的時候,
求祢幫助我能倚靠聖靈的幫助。


你的禱告生活曾面對何種挑戰?你如何倚靠聖靈更熱切地向上帝禱告呢?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9-10章;使徒行傳1章


靈命日糧 : 不過是⋯⋯

讀經: 彼得前書2章4-10節


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9節


在1877年的一個聚會中,羅德尼·史密斯(Rodney Smith)走到禮拜堂前方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有人輕蔑地低聲說:「不過是個吉普賽男孩。」沒人看重這個雙親未受過教育的吉普賽青少年。但羅德尼並未理會那些冷言冷語,他深信上帝對他的生命有個計畫,所以他買了一本聖經跟英文字典,自學閱讀與寫作。他曾說:「通往耶穌的道路,並非經由劍橋、哈佛、耶魯或詩人,而是藉著那座古老的各各他山。」最後,羅德尼排除萬難成了傳教士,在英國和美國帶領許多人歸向耶穌基督。

彼得也不過是個普通人,從未接受猶太拉比的訓練(使徒行傳4章13節)。當耶穌對他說:「來,跟從我!」(馬太福音4章19節)他只是一個來自加利利的漁夫。儘管彼得的出身卑微,在信仰的旅程中常受挫敗,但之後卻能肯定地指出,所有跟隨耶穌的人都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章9節)。

所有的人,無論什麼教育背景、出身、性別或種族,都能夠藉著耶穌基督成為上帝家中的一員,並且為祂所用。所有相信耶穌的人都是「屬上帝的子民」!

— 彭絲嵐

知道你是被揀選的,是屬上帝的子民,這對你有何意義呢?
上帝因自己的榮耀而使用你,這事實如何激勵你呢?


無論出身如何,都能擁有在主裡的尊貴身分。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6-8章;約翰福音21章


靈命日糧 : 除去帕子

讀經: 以賽亞書25章1-9節


祂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以賽亞書25章7節


瑪麗.安.弗朗科因一場嚴重的車禍而雙目失明,她說:「我的眼睛就像被黑幕遮蓋了。」21年後,她因摔倒導致背部受傷,需接受手術治療,而這場與眼睛完全無關的手術,卻奇妙地使她恢復了視力!過了這麼多年,她又可以看見女兒的容貌了。神經外科醫生堅稱,她的視力恢復沒有任何科學理論可以解釋。美好與光明取代了看似無法改變的黑暗。

聖經的話語和個人的經驗都告訴我們,這世界被一層無知與邪惡的帕子遮蓋了,以致人們看不見上帝的愛(以賽亞書25章7節)。自私貪婪、自大自滿、渴求權力或外在形象,這些慾望都會阻礙我們的視線,使我們無法清楚看見這位「以忠信誠實行過奇妙的事」的上帝(1節)。

新普及譯本將「帕子」譯為「烏雲」。的確,我們若靠自己只會經歷烏雲密佈的日子,面對黑暗、困惑與絕望。我們時常感覺受困在黑暗中,踉踉蹌蹌,看不見前路。幸好以賽亞說,上帝應許要「除滅遮蓋萬民之物」(7節)。

上帝不會任由我們活在絕望中,祂的慈愛如明光照耀,將除去所有遮蔽我們視力的屏障,讓我們能清楚看見美好的生命和豐盛的恩典,這美麗的景象必令我們驚嘆不已!

— 郭惟恩

上帝啊,世界被黑暗籠罩,使我看不見祢的真理與慈愛。
懇求祢幫助我能時時仰望祢,重得盼望。


何處讓你覺得黑暗籠罩?耶穌將如何破除黑暗呢?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3-5章;約翰福音20章


靈命日糧 : 萬民的上帝

讀經: 使徒行傳2章1-12節


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使徒行傳2章5節


新聞男孩樂團(Newsboys)的前主唱彼得·富勒(Peter Furler)曾描述他們樂團在演唱《祂掌權》(He Reigns)時的情景。這首歌生動地描繪了來自各族各國的信徒,聚在一起同心敬拜上帝的景象。每當樂團唱這首詩歌時,富勒都可以感受到聖靈在會眾當中運行。

富勒的這種體會,或許能與五旬節在耶路撒冷聚集的群眾起共鳴。當使徒被聖靈充滿時(使徒行傳2章4節),發生了眾人意想不到的事,以致來自各國的猶太人都感到困惑,因每個人都聽見有人用自己的方言宣講上帝大能的作為(5-6、11節)。彼得向群眾解釋,這是要應驗舊約先知的預言,就是上帝說:「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17節)

這個神蹟完全展現上帝的大能,使大批群眾願意接受彼得傳講的福音信息,單單那天便有三千人歸信耶穌基督(41節)。在看到如此驚人的神蹟之後,這些初信者便帶著這些好消息,回到世界各個角落。

直到今日,福音的好消息仍不斷迴響,所有人都能領受上帝充滿盼望的信息。當我們一起敬拜上帝,聖靈便運行在我們當中,使各族各方的人都能合而為一。因祂掌權!

— 葉芮敏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能體會祢的心意,
引導萬民來歸向祢。


以耶穌的眼光,看待各族各國的人。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1-2章;約翰福音19章23-42節


靈命日糧 : 分享披薩

讀經: 箴言11章23-31節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箴言11章25節


史平今年62歲,是一名無家可歸的退伍軍人。為了避開寒冬,他前往氣候溫暖怡人之地,因為那裡一整年都能在戶外過夜。一天傍晚,他正在擺攤販售自己手繪的藝術品,希望能攢點錢。有位年輕女士走過來,給了史平幾片披薩,他感激地收下。過後,他將食物與另外一名飢腸轆轆的遊民分享。很快地,那位年輕女士看到史平慷慨與他人分享的舉動,又給史平端來另一盤披薩。

史平的故事體現了箴言11章25節的教導。我們若願慷慨待人,可能也會經歷別人慷慨地對待我們。但我們不應該期待有所回報,而且我們慷慨的行為通常也很少像史平一樣,那麼快就得到明顯的回報。事實上,我們幫助人是本著愛上帝的心,並遵行上帝的教導(腓立比書2章3-4節;約翰一書3章17節)。我們若願助人,便得上帝的喜悅。雖然上帝沒有義務重新補滿我們的錢包,或填飽我們的肚子,但祂卻會用各種方法賜福給我們,有時是物質上的,有時是精神上的。

史平仍然慷慨地與人分享了第二盤披薩。他雖然物資缺乏,卻活出了慷慨待人的樣式,願意與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而非只為自己積攢一切。願上帝帶領我們,並賜給我們能力,讓你我也能以慷慨待人。

— 洪可婷

今天你要與誰分享?
別人的慷慨如何使你蒙福呢?


一切都是上帝所賜,當慷慨與人分享。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4-36章;約翰福音19章1-22節


靈命日糧 : 艾比的禱告

讀經: 以弗所書6章16-20節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摩太前書2章1節


艾比高二的時候,她和母親從新聞報導得知,有個年輕人在一場空難中身受重傷,他的父親和繼母也同時罹難。雖然艾比和她母親並不認識這個年輕人,但她母親說:「我們可以為他和他的家人禱告。」於是,她們便為這個人禱告。

幾年後,艾比上了大學。一天她走進教室,有位男同學空出旁邊的座位給艾比。這個男同學是奧斯汀·海奇(Austin Hatch),正是艾比曾為他禱告的那位空難倖存者。不久後,他們開始交往,並在2018年結為連理。

艾比在婚前的訪談中提到:「想到我那時竟是為我未來的丈夫禱告,就覺得很不可思議!」我們禱告的範圍時常侷限於個人需求,或是身邊親近的人而已,幾乎很少花時間替別人代禱。然而,保羅在寫給以弗所教會信徒的書信中,卻勸勉他們:「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以弗所書6章18節)。在提摩太前書2章1節,保羅也告訴我們要「為萬人懇求」,而且包括一切在上掌權的人。

盼望你我都能為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代求,這正是我們能「互相擔當」重擔的一個方式(加拉太書6章2節)。

— 白德夫

親愛的耶穌,求祢給我憐憫的心去關心他人的需要,
不論我是否認識他們。求祢垂聽我為他們衷心的祈求,
並施行唯有祢能成就的事。


今天你可以為哪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代求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2-33章;約翰福音18章19-40節


靈命日糧 : 打倒球瓶

讀經: 傳道書1章3-11節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傳道書1章9節


朋友艾琳的腳踝上有個保齡球擊倒球瓶的刺青,令我感到好奇。艾琳說,她這刺青的靈感是來自莎拉·格洛芙斯(Sara Groves)的一首歌。這首歌俏皮的歌詞鼓勵人從重複的日常事務中找到樂趣,因這些事常讓人覺得很沒意義,就像是一次又一次把保齡球瓶擺好,只為了把這些球瓶打倒而已。

洗衣、打掃、煮飯、處理垃圾⋯⋯生活中充滿了這些雜務,就算完成了,也還得繼續一做再做。這不是現代人才會碰到的難處,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困境。舊約聖經傳道書就提到,人在這困境中苦苦掙扎。作者一開始就抱怨說,日常生活無止盡的循環,空虛且毫無益處(1章2-3節),因為「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9節)。

然而,傳道書的作者因「敬畏上帝,謹守祂的誡命」(12章13節),重新得著喜樂和生命意義,我的朋友也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上帝珍視我們生活中各種事務,甚至單調乏味的服事,我們的忠心必得著上帝的獎賞(14節)。

你生活中必須一再擺好的「球瓶」是什麼呢?當這些重複單調的事務讓我們感到倦怠時,願我們能花一點時間將大小事務都獻給上帝,讓我們因著愛的激勵為祂而做。

— 夏莉珊

天父,感謝祢看重我們生活中平凡無奇的事務。
求祢幫助我們,在今天所面對的各項事務中得著喜樂。


日常單調的事務,上帝仍然看重。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0-31章;約翰福音18章1-18節


靈命日糧 : 別錯失機會!

讀經: 詩篇19篇1-4節


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篇19篇1節


在禱告會開始之前,我們一群人正說到前一天晚上的中秋圓月分外明亮。我們當中最年長,又熱愛上帝偉大創造的魏太太卻說,其實中秋節過後一兩天的月亮才是最大最亮的,西方國家將之稱為收穫月(Harvest Moon)。這個接近秋分時的滿月,會好似座落在地平線上,明亮得讓人驚艷。她知道我們家有兩個小孩,她希望幫助我教導孩子們欣賞上帝的創造,所以特別叮囑我:千萬別讓你的寶貝們錯過看月亮的機會!

魏太太或許也能成為一位詩人,她細微的注意力也反映在大衛對天體的描述:「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他的量帶通遍天下,他的言語傳到地極」(詩篇19篇3-4節)。詩人大衛或魏太太並不是要敬拜月亮或星辰,而是要尊崇在宇宙萬物背後,那位奇妙的創造主。諸天和穹蒼所宣揚的,正是上帝的榮耀(1節)。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鼓勵身邊的人,無論是小孩子、青少年,我們的配偶或鄰居,不妨停一停、看一看、聽一聽,生活周遭一切都是傳述上帝榮耀的明證。我們若留心祂手中的工作,自然就會敬拜這位幕後的偉大上帝。你我千萬別錯失機會!

— 博約翰

如何提醒自己和他人,放慢腳步,
留意上帝的作為呢?


停下腳步,環顧四周,仔細聆聽,你就會發現萬物都在宣揚上帝的榮耀。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8-29章;約翰福音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