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紀念故人

讀經: 撒母耳記下9章1-7節


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撒母耳記下9章1節


我在一間固守傳統的教會長大。當有教會成員去世時,更能突顯這些傳統。通常在他們過世後不久,教會的長凳或走廊的某幅畫上就會出現一塊黃銅板,寫著「紀念……」上面銘刻逝者的名字,提醒我們一個生命的流逝。直到如今,我仍然很欣賞這樣的紀念方式。但與此同時,我不禁思想,這些對逝者的紀念全都是靜止的、毫無生氣的,有什麼方式可以添加「生命」的元素呢?

大衛在好友約拿單去世後,想要紀念約拿單並向他持守諾言(撒母耳記上20章12-17節)。大衛不是用毫無生氣的物品追念約拿單,他乃是尋找約拿單的兒子,以富有生命力的方式,緬懷他的摯友(撒母耳記下9章3節)。大衛的做法確實別出心裁。他試著尋找約拿單的家人,想要向他們施恩(1節),還對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說:「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6-7節)。大衛以歸還田地和提供飲食的方式,向米非波設釋放善意,以追憶舊友。

當我們沿用黃銅板和畫作紀念故人時,讓我們也思想大衛立下的榜樣,以具體的行動恩待那些逝者的家屬。

— 博約翰

主耶穌,因著祢豐厚的恩典,
求祢讓我能紀念別人對我的恩情而善待他的家人。


哪一位故人是你想永遠懷念的?你如何向失去至親的人表達你的善意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3章;約翰福音10章1-23節


靈命日糧 : 激發勇氣

讀經: 歷代志上28章8-10、19-21節<


你當剛強壯膽去行!-歷代志上28章20節


在倫敦國會廣場豎立許多男性政治家的雕像,如:曼德拉、邱吉爾和聖雄甘地等,女性政治人物的雕像只有極力爭取婦女投票權的米利信.福西特(Millicent Fawcett)。福西特不朽的銅像手中有一面旗幟,上面寫著她向一位女權主義者致敬時所說的一句話:「勇氣能激發勇氣。」她堅信一個人的勇氣能讓他人變得勇敢,驅使膽怯的人採取行動。

當所羅門預備繼承王位時,大衛讓他明白,他將肩負起重責大任。所羅門可能會恐懼戰兢,因他必須帶領以色列民謹守遵行一切上帝的誡命,守護上帝賜予他們的土地,以及完成建造聖殿這項浩大的工程(歷代志上28章8-10節)。

大衛知道他兒子所羅門心存恐懼,便激勵他說:「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與你同在」(20節)。所羅門自身的才能或信心,絕對無法讓他剛強勇敢,但若倚靠上帝的同在和能力,上帝就會讓所羅門得著他需要的勇氣。

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常會鼓勵自己要勇敢、不要怕。但只有上帝能更新我們的信心,祂會陪伴我們,祂的同在可以激發我們的勇氣。

— 郭惟恩

上帝啊,我經常恐懼不安,當我害怕時,
總想依靠自己的智慧或勇氣,但這絕對是不夠的。
主啊,求祢讓我確知祢與我同在,使我能剛強壯膽。


什麼會令你恐懼戰兢?你當如何得著勇氣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28-29章;約翰福音9章24-41節


靈命日糧 : 絕不沉默

讀經: 使徒行傳16章25-34節


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上帝,眾囚犯也側耳而聽。-使徒行傳16章25節


在1963年夏天,民權人士芬妮.露.哈默(Fannie Lou Hamer)在坐了通宵的巴士後,和另外六位黑人乘客在密西西比州威諾納的小餐館吃飯,卻遭執法人員強制驅離,過後還將他們逮捕入獄。但羞辱並沒有因非法逮捕而告終,他們全都遭到嚴重毆打,芬妮更是身受重傷。在粗暴的攻擊幾乎讓她喪命時,她突然唱起詩歌:「保羅和西拉被關在監獄裡,讓我的人民離開。」她不是獨自一人歌唱,其他的囚犯身體雖受限但靈魂卻是自由的,都開口和她一起敬拜。

根據使徒行傳16章的記載,保羅和西拉因傳講耶穌而遭監禁,處境艱難。但這些難處沒有削弱他們的信心,甚至「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上帝」(25節)。他們無畏的敬拜,為他們製造了與人談論耶穌的機會,使他們能將主的道講給獄卒和他全家人聽(32節)。

或許,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像保羅和西拉,甚至芬妮那樣,遇到極其險惡的景況,但我們每個人總會碰到一些難處。當身陷危難時,我們的力量乃是來自於那位信實的上帝。盼望我們心中都有一首能榮耀上帝的詩歌,即便在困境中,仍能勇敢地為上帝做見證。

— 簡恩德

你曾於何時陷入困境呢?
上帝如何幫助你活出信仰和見證?


情況越艱難,越要讚美和祈求掌管萬有的上帝!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25-27章;約翰福音9章1-23節


靈命日糧 : 上帝救了我

讀經: 約翰福音8章42-47節


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


亞倫(化名)15歲時開始向撒但祈求,他表示:「我感覺撒但和我之間是夥伴關係。」亞倫開始撒謊、偷竊,把家人和朋友玩於股掌之上。他也經常作噩夢,他說:「有天早上醒來,我看到魔鬼在床尾。牠說我將通過考試然後死去。」但是亞倫在考試結束後仍然活著。亞倫回想說:「我清楚知道,魔鬼就是個騙子。」

後來亞倫為了要認識女孩子,便參加了一個基督教的營會,在那裡有位弟兄為他禱告。亞倫說:「當那位弟兄為我祈禱時,我感到一股平安充滿整個身體。」這比他從撒但那裡所感受到的「更強大,更釋放」。那位弟兄還告訴亞倫,上帝對他有一個計畫而撒但不過是個騙子,並提到耶穌向那些反對祂的人說,撒但「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約翰福音8章44節)。

亞倫從敬拜撒但轉向跟隨基督,現在他是屬上帝的人了。他積極在城市的社區服事,向人分享信耶穌之後的生命改變。他是上帝拯救大能活生生的見證,他表示:「我可以滿有信心地說,上帝救了我的命。」

上帝是一切良善、聖潔的泉源,在祂毫無虛假謊言。我們可以轉向祂,尋得真理。

— 潘艾梅

上帝如何救你脫離罪惡?
本週你可以和誰分享你的見證呢?


上帝遠勝過謊言之父。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22-24章;約翰福音8章28-59節


靈命日糧 : 誰沒有罪

讀經: 約翰福音8章1-11節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翰福音8章7節


麗莎從來都不同情那些欺騙配偶的人⋯⋯直到她發現自己也對婚姻深感不滿,而外來的引誘不斷讓她陷入情慾的掙扎。這段痛苦的經歷使她對人心生憐憫,也對基督的話語有更深刻的體會:「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翰福音8章7節)

耶穌說這些話的時候,正在聖殿裡教導眾人。那時,一群文士和法利賽人把一個在行淫時被抓到的婦女,帶到耶穌面前,並且故意問祂說:「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祢說該把她怎麼樣呢?」(5節)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耶穌撼動了他們的權威,所以想要「試探耶穌,要得著告祂的把柄」(6節),然後加害於祂。

然而,耶穌回答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那些控告這女人的群眾聽了,都不敢拿起石頭,接著一個一個地走開了。

在我們「寬以律己,嚴以待人」之前,別忘了,我們每個人都「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但救主沒有定我們的罪,而是好像對這個女人一樣,寬容我們還賜給我們盼望(約翰福音3章16節,8章10-11節)。我們怎能不如此待人呢?

— 柯愛莉

主啊,謝謝祢愛我們!求祢幫助我們能以憐憫待人,
並在我們所說和所做的一切事上,滿有恩慈和寬容。


誰沒有罪?別定人的罪!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9-21章;約翰福音8章1-27節


靈命日糧 : 禁食

讀經: 撒迦利亞書7章1-10節


禁食的日子,⋯⋯必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歡樂的節期,所以你們要喜愛誠實與和平。-撒迦利亞書8章19節


飢餓的痛苦啃蝕我的神經,我聽從屬靈導師的建議,以禁食的方式全心仰望上帝。但隨著時間緩慢地流逝,我不禁思想:耶穌怎麼能禁食四十天?我苦苦地努力倚靠聖靈,好獲得平靜、力量和耐心,特別是耐心。

如果身體狀況許可,禁食可以讓我們明白靈糧的重要性。就像耶穌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然而,我卻親身瞭解一件事:禁食本身並不一定能讓我們更接近上帝!

上帝曾透過先知撒迦利亞告訴以色列民,他們的禁食毫無意義,因為他們對窮人和孤兒寡婦毫無憐憫之心。上帝質問說:「你們⋯⋯豈是真的向我禁食嗎?」(撒迦利亞書7章5節,和合本修訂版)

上帝對以色列人的質問,表明問題關鍵不在肚腹,而在於他們冷漠的心。他們因為繼續貪圖私利,以致無法貼近上帝的心。所以上帝勸勉他們:「要按至理判斷,各人以慈愛憐憫弟兄。不可欺壓寡婦、孤兒、寄居的和貧窮人。」(9-10節)

所有的屬靈操練都是要讓我們能更親近耶穌。我們愈像祂,就愈能愛祂所愛的人。

— 葛庭墨

上帝啊,我總是想追求自己的快樂,看重別人的認可。
求祢讓我能服事人,使我的生命能討祢喜悅。


上帝如何用屬靈操練擊碎我們心中的硬土?最近有什麼幫助了你與耶穌更親近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6-18章;約翰福音7章28-52節


靈命日糧 : 奇妙獨特

讀經: 詩篇139篇1-14節


我要稱謝祢,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


人類一點都不特別,至少倫敦動物園是這麼認為的。這座動物園在2005年舉辦一場為期四天的展覽,主題為「人在日常生活中」,並透過網路甄選出被「囚禁」的人。園方為讓遊客更認識人類,特別設置解說牌,詳加說明他們的飲食、習慣及可能面對的危害。據該動物園的發言人表示,這場展覽的用意是要凸顯人類並非獨一無二。一名參加者似乎也認同說:「在這裡,他們將人類看成動物,似乎是提醒他們,人類並沒有什麼特別。」

聖經對人類的描述,卻截然不同。正如詩人說:「我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4節),人類是照著上帝的形象造的(創世記1章26-27節)。

在詩篇139篇,大衛一開始就頌讚上帝對他深切的認識(1-6節),以及上帝每時刻的同在(7-12節)。上帝像編織的巧匠,細膩地塑造大衛身體內外的構造(13-14節),並使他成為有生命的人,賜他屬靈的生命能與上帝契合。大衛思想上帝手中的工作,不禁以敬畏、驚歎與頌讚來回應上帝(14節)。

人類是獨特的。上帝創造我們為奇妙獨特,並使我們能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是上帝慈愛雙手的創造物,願我們也能像大衛一樣,向上帝獻上讚美。

— 魏馬文

當你知道人類受造奇妙可畏,
你對生命的看法會有何不同?


上帝創造人類,讓我們能像祂。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3-15章;約翰福音7章1-27節


靈命日糧 : 出路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45-53節


從那日起他們就商議要殺耶穌。-約翰福音11章53節


偵探小說家克莉絲蒂所寫的《怪鐘》一書中,描述一群反派角色犯下連環殺人案。其實他們原本只是想對付一個受害者,後來卻為了掩蓋案情而殺了更多人。其中一個共謀者在面對質問時坦承:「我們本來只想殺一個人。」

正如這故事中的密謀殺人者,耶穌時代的宗教領袖也組織了陰謀集團。在耶穌使拉撒路復活之後(約翰福音11章38-44節),宗教領袖便召開緊急會議,共謀策劃殺害耶穌(45-53節)。耶穌死後,他們並沒有收手。在耶穌復活後,他們捏造門徒偷走屍體的謊言(馬太福音28章12-15節),接著還大肆逼迫耶穌的跟隨者(使徒行傳7章57節-8章3節)。這場宗教密謀原是針對一個人,目的是為了所謂的「社會安定」,最後卻需要以謊言來掩蓋事實,欺騙大眾,還讓許多人犧牲性命。

罪惡會使我們泥足深陷,跌入無底深淵,但上帝卻早已為我們預備一條出路。大祭司該亞法說:「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約翰福音11章50節),其實他說這話時,並不明白其中重要的真理。這群宗教領袖的密謀,促成了上帝的救贖計畫。

耶穌能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掌控,你是否已經接受了祂所預備的出路及祂所賜的自由呢?

— 葉芮敏

你所走的哪一條路會使你遠離上帝?
上帝賜下真自由,今天你要向祂承認什麼罪呢?


給罪惡留地步,生命就會逐漸被吞噬。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10-12章;約翰福音6章45-71節


靈命日糧 : 彎曲的尖塔

讀經: 哥林多後書12章1-10節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原來教堂彎曲的尖塔會令人緊張。最近我們去拜訪一些朋友時,他們提到一場猛烈的暴風,導致他們教堂高聳的尖塔彎曲了,也引發了一陣恐慌。

後來教會儘速修復了教堂彎曲的尖塔,但這幅畫面卻讓我聯想到,教會在別人眼中理當是盡善盡美的,哪能讓人看到自己彎曲的一面呢?

然而,在這墮落破碎的世界,我們都是「彎曲」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弱。我們很想遮掩自己軟弱的一面,但聖經卻鼓勵我們反其道而行。例如在哥林多後書12章,保羅提到,他自己也面對軟弱,他將之形容為身上的「一根刺」(7節)。然而,正因我們軟弱,基督才得以展現祂的大能。耶穌告訴保羅:「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9節)。保羅總結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10節)

或許,我們並不喜歡自己的缺點,但若將其掩蓋,等於是拒絕讓耶穌的大能在這些不完美的部分動工。當我們邀請耶穌進入生命中彎曲的部分,祂就會以人力所不能及的方式,溫柔地修復、拯救我們。

— 何安德

你生命中有哪些「彎曲」的部分?
上帝如何在你不完美的部分動工呢?


讓耶穌來修復你的不完美。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7-9章;約翰福音6章22-44節


靈命日糧 : 相依共存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17節


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做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歌羅西書3章15節


跟孩子一起登山健行時,我們發現一種輕巧富有彈性的綠色植物,一叢叢地滋生在山徑上。解說牌上註明,這種植物常被稱為「鹿苔」,但其實不是青苔,而是一種地衣。地衣是真菌和藻類共生體,是彼此相依共存、互利互惠而形成的有機體。無論真菌或藻類都無法獨自存活,但若是彼此相依就能成為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可以在某些高山地區生存達4,500年之久。也因為這種植物能抗旱耐寒,因此成為北美馴鹿在嚴冬中少數的食物來源之一。

真菌和藻類之間的關係,使我聯想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也都互相依存,需要彼此建立關係才能成長茁壯。

保羅寫信給歌羅西教會的信徒時,就描述了信徒應如何彼此相待。他告訴我們「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歌羅西書3章12節),又要彼此饒恕、和平共處,因我們乃是「歸為一體」(15節)。

要與家人或朋友和諧相處,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但聖靈會加添能力,使我們在與人相處時可以心存謙卑與饒恕。我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就能彰顯基督(約翰福音13章35節),並使上帝得著榮耀。

— 畢愛敏

天父,求祢的靈使我們心存憐憫、恩慈、謙虛、
溫柔、忍耐,好讓世人看見祢的愛在我們當中。


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彰顯耶穌?如何追求和睦?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上4-6章;約翰福音6章1-2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