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享受美好

讀經: 傳道書3章9-13節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3章11節


在一間大醫院的藝術長廊,有一幅畫如燈塔一般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深沉柔和的色調突顯出印第安人的形象,令我不禁停下來凝視,對我丈夫驚嘆說:「哇,你看!」

丈夫繼續向前走,但我仍依依不捨地在這幅畫前面駐足欣賞,不斷讚嘆:「真美!」

生活中確實有許多美麗的事物。大師的畫作、秀麗的風景、傑出的工藝、孩子的笑容、朋友的問候、知更鳥的藍綠彩蛋,以及貝殼的弧線背脊。「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傳道書3章11節),使我們能舒緩生活的重擔。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讓我們窺見上帝完美的創造,以及未來的榮耀國度。

上帝如此完美的創造我們實在無法想像,所以祂讓我們先淺嚐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並用這種方式「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11節)。有時日子實在單調乏味,甚至毫無意義,但上帝卻慈愛地提供許多美麗的時刻,讓我們能反思默想。

我所欣賞的那幅畫是畫家吉拉德(Gerard Curtis Delano)的傑作,他曾說:「上帝給我天賦去創造美麗的事物,這就是祂要我做的事。」

看見這些美好的事物,我們該如何回應呢?我們在享受所見的美好事物時,也要感謝上帝那將來永恆的應許。

— 雷翠霞

天父,幫助我在盼望永恆的同時,
也能看見並享受祢在我生命中所預備美好的一切。


上帝美好的創造,讓我們窺見將來的完美世界。



全年讀經:
列王紀上1-2章;路加福音19章28-48節


靈命日糧 : 上帝看顧

讀經: 歷代志下16章7-9節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歷代志下16章9節


清晨時分,我躡手躡腳地穿過起居室,從窗戶眺望我們家後面的自然保護區。通常,我會看到老鷹或貓頭鷹在樹上歇息,用眼睛巡視那地。一天早上,我赫然發現一隻白頭鷹站在高枝上,居高臨下,俯瞰四周,彷彿整個廣闊的土地都是牠的領土。牠可能正尋找「早餐」,威嚴的目光不放過周圍任何動靜。

在歷代志下16章,先知哈拿尼告訴猶大王亞撒,他的行為都在上帝的眼目之下。哈拿尼對亞撒王說:「你仰賴亞蘭王,沒有仰賴耶和華你的上帝」(7節)。接著,他又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9節)。由於亞撒弄錯了應當倚靠的對象,導致他常遭遇戰爭。

讀到第9節,可能會讓人誤以為上帝注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等我們出錯,祂就會像飛禽看到獵物一樣抓住我們。但哈拿尼說的話卻是正面的,他的重點是上帝時刻看顧我們,祂隨時等候著我們,只要向祂呼求,祂就會拯救我們。

正如那白頭鷹俯瞰四周一樣,上帝的眼目正環視著我們,祂能看見你我忠心地倚靠祂嗎?祂如何供應我們所需的希望和幫助呢?

— 莫麗莎

上帝啊,求祢使我們的心意堅定,
能心存誠實地全然倚靠祢。


當向上帝尋求方向和指引,祂正等待你的求助。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3-24章;路加福音19章1-27節


靈命日糧 : 不像昨天

讀經: 馬太福音4章1-11節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


孫子傑伊小的時候,我的兒子和媳婦送他一件運動衫做為生日禮物。他興奮地立刻換上,整天都開心地穿著。

隔天早上,傑伊又穿了那件運動衫,我兒子問他:「這件運動衫讓你很開心吧?」他卻說:「不像昨天那樣開心了!」

這就是追求有形物質會面臨的問題:生活中再多美好的事物,也無法帶給我們深刻長久的快樂。我們可能已經擁有很多,卻一點也不快樂。

新衣服、新車,最時尚的手機或手錶,這些世上的物質常會使我們感到開心,但卻沒有一樣能讓我們的快樂「像昨天那樣」。因為我們被造時,心中就有個屬靈空洞,非物質所能填滿,唯有上帝才能真正填補滿足。

當耶穌禁食四十晝夜,餓得全身無力時,撒但前來試探祂,叫祂把石頭變成麵包來填飽肚子。耶穌引用申命記8章3節回答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

耶穌說我們活著不是單靠食物,祂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我們有屬靈的生命,因此不能單單靠著屬世的物質存活。

的確,只有在上帝和祂的豐富中,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 羅大衛

上帝啊,求祢教導我靠著祢的豐盛而活,
因祢擁有我真正需要的一切!


為什麼追求物質無法給我們長久的快樂?你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了什麼?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21-22章;路加福音18章24-43節


靈命日糧 : 服事弱小

讀經: 路加福音14章15-23節


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哥林多前書1章28節


新聞短片顯示,在燃燒的叢林前方,一名男子蹲在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旁,拍著雙手,似乎在叫喚什麼。是叫他的狗嗎?片刻之後,一隻兔子出現了。那人立刻把那隻嚇壞了的兔子捧起來,衝向安全的地方。

為什麼拯救這麼小的動物值得成為國家新聞呢?那是因為憐憫這些弱小動物的舉止是可敬的,一顆寬大的心才會容納最小的生物。

耶穌說,上帝的國度就像人們舉辦宴席,接納每一位願意來參加的人。祂不僅歡迎有權勢的人,還歡迎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路加福音14章21節)。我很感謝上帝,因祂揀選了那些軟弱的和看似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否則我毫無坐席的機會。保羅說,上帝「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哥林多前書1章27-29節)。

上帝的心懷是何等寬大,以至拯救像我這樣的小人物。我該如何以寬大的心懷對待他人呢?簡單來說,不是取悅重要的大人物,而是服事那些最弱小、最不起眼的人。

— 韋陌格

上帝啊,身為祢的僕人使女,
幫助我們能以祢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
而不在乎他們的身分和背景,貧窮或富貴。


你容易輕看哪些人呢?上帝希望你如何改變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9-20章;路加福音18章1-23節


靈命日糧 : 看見真光

讀經: 馬太福音4章12-25節


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以賽亞書9章2節


在洛杉磯的街頭,一個無家可歸的癮君子布賴恩踏進一家福音機構尋求協助。自此,他開始踏上了漫長的康復回轉之路。

布賴恩在戒癮的過程中,重拾對音樂的熱愛。最後,他加入一群由專業人士所成立的樂團,關心那些露宿街頭的人。布賴恩受邀獨唱韓德爾的著名清唱劇《彌賽亞》其中的一曲《走在黑暗中的人》。歌詞是源自於以色列歷史黑暗時期,先知以賽亞所說的話。布賴恩唱道:「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以賽亞書9章2節)。《紐約客》雜誌的一位樂評家寫道:「布賴恩像是將他自己的生活娓娓道來。」

福音書的作者馬太也引用了同樣的經文。他原本是個欺壓同胞的稅吏,但耶穌卻呼召他回轉。馬太描述耶穌應驗了以賽亞的預言,把救恩從「約旦河外」帶到「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馬太福音4章13-15節)。

有誰會想到,原本服事凱撒、欺壓鄉民的稅吏(參閱馬太福音9章9節),或像布賴恩這樣的街頭癮君子,又或像是我們這樣的人,竟有機會以我們的生命來顯明光明與黑暗的區別呢?

— 狄馬汀

慈愛的天父,當我們在黑暗中度日時,
求祢讓我們能看見救主耶穌所發出的真光。


基督曾如何光照你?你如何反映基督之光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6-18章;路加福音17章20-37節


靈命日糧 : 新一波動力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27-31節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五十四歲時,我懷著兩個目標參加密爾沃基(Milwaukee)馬拉松比賽。第一個目標是跑完全程,第二個目標是在五小時之內抵達終點。如果我後半段的表現能跟前半段一樣好,我會有驕人的成績!可惜,賽程過於艱苦,我原本預期後半段能有新一波的動力,但最後並沒有如我所願出現。到達終點時,我原本矯健的步伐已變成了痛苦的步行。

其實不僅賽跑需要新一波的動力,人生的旅程也是如此。勞苦疲憊的人需要上帝的幫助,才能堅忍到底。以賽亞書40章27-31節美妙地結合了詩歌和預言,使那些疲倦、沮喪,需要力量繼續前進的人,得著安慰和激勵。這段歷久常新的話語,也提醒了疲乏消沉的人,上帝並沒有離棄或不關心我們(27節),祂看見了我們所處的困境。這些話語帶來了安慰和應許,更提醒我們上帝無法測度的能力和知識(28節)。

第29-31節所描述的新一波動力,正是你我所需要的。無論我們是背負養家的重擔、面對健康問題、經濟壓力,或因人際關係緊繃和內心的掙扎而氣餒沮喪,只要我們花時間向上帝禱告並默想祂的話語,就能支取這樣的力量。

— 簡恩德

主啊,我在軟弱疲憊中來到祢面前,
求祢幫助我,使我能重新得力。


什麼情況會令你筋疲力盡?今天你在哪方面特別需要上帝賜力量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4-15章;路加福音17章1-19節


靈命日糧 : 洗淨

讀經: 耶利米書2章13,20-22節


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翰一書1章7節


真令人不敢相信,我的一枝藍色原子筆躲在層層疊疊的白色毛巾中,竟然在洗衣機裡逃過一劫,最後才在烘乾機中爆裂。結果那些白色的毛巾全都沾上難看的藍色斑點,不管用再多的漂白劑,都無法除掉這些污點。

在我不情不願地把這些毛巾丟到抹布堆的那一刻,我想起舊約先知耶利米的哀嘆,提到罪惡將帶來破壞性的後果。以色列民背離上帝,轉而敬拜偶像(耶利米書2章13節),因此耶利米宣告他們與上帝的關係已染上永久的污點。正如上帝對百姓說:「你雖用鹼、多用肥皂洗濯,你罪孽的痕跡仍然在我面前顯出」(22節),對於自己犯罪所造成的破壞,他們無力改變。

我們確實不可能靠自己除掉罪惡的污漬,但耶穌已成就了我們做不到的事。祂以受死與復活的大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翰一書1章7節)。

雖然有時我們會覺得這好得難以置信,但盼望我們都能信守這美好的真理:任何罪惡所造成的破壞,耶穌都能徹底除淨。只要我們願意歸向上帝,祂就樂意洗淨我們的罪污(9節)。藉著基督,我們天天都能得享自由與盼望。

— 夏莉珊

你要如何消除罪咎呢?
知道耶穌的死能完全洗淨你身上的罪污,
你今天的生活會有何不同呢?


耶穌的寶血洗淨罪污。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12-13章;路加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 那人是誰?

讀經: 撒母耳記下12章1-14節


大衛對拿單說:「我得罪耶和華了!」拿單說:「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撒母耳記下12章13節


有人在住家外面裝設了一台監視攝影機,他為了確認系統正常運作而觀看所錄下的影像,卻赫然發現一名身材魁梧、穿著深色服裝的男子在他家後院盤桓。他緊盯著這名男子,看看他要做什麼,卻覺得這名不速之客有點眼熟。最後,他終於恍然大悟,這根本不是什麼陌生人,而是他自己在後院的身影!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我們以旁觀者的身分來看自己,會看到什麼呢?在大衛和拔示巴有染之後,大衛的心剛硬,需要有人從真理的角度從旁提醒,於是上帝差派拿單來指正他(撒母耳記下12章)。

拿單告訴大衛一個故事,有個富戶擁有許多牛羊,卻搶走窮人唯一的羊羔,宰殺烹煮大餐。等到拿單指出,這就是大衛的所做所為,大衛才認清自己對烏利亞造成的傷害。拿單接著告訴大衛隨之而來的後果,但更重要的是他向大衛保證:「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13節)

當上帝揭露我們的罪,祂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定我們的罪,而是要重新建造我們,並幫助我們與那些被我們傷害的人和好。只要我們願意悔改,就能藉著上帝的恩典和祂赦罪的大能,重新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

— 史珍妮

上帝啊,求祢幫助我從祢的眼光來審視自己,
我願經歷祢的恩典,並永遠與祢親密同行。


今天你有哪些罪需要在上帝面前悔改呢?祂的恩典如何激勵你誠實來到祂面前?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9-11章;路加福音15章11-32節


靈命日糧 : 幔子裂開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10-23節


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希伯來書10章19-20節


那一天,耶路撒冷城外天色晦暗陰沉。在城牆外的一座山丘上,過去三年來吸引無數人狂熱跟隨的那一位,卻被釘在粗糙的十字架上,蒙羞受苦。午後的天空陽光不再閃耀,送行者哀慟哭號。祂放聲大喊:「成了!」祂在十字架上所受的極度磨難終於宣告結束(馬太福音27章50節;約翰福音19章30節)。

與此同時,城中的聖殿傳來布帛裂開的聲音。隔絕聖所與至聖所的厚重幔子,竟在毫無人為的情況下,奇蹟似地從上到下裂成兩半(馬太福音27章51節)。

裂開的幔子象徵十字架的真理:一條通往上帝的新路已被打開!被掛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捨身流血,獻上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希伯來書10章10節),使一切相信祂的人都可以罪得赦免,與上帝和好(羅馬書5章6-11節)。

在這個黑暗的受難日,我們領受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消息,那就是耶穌為我們開了一條路,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並能永遠享受與上帝的團契(希伯來書10章19-22節)。感謝上帝,「幔子已經裂開」實在是大好消息!

— 白德夫

天父,感謝祢永恆的救贖計畫,
讓耶穌為我們承受痛苦和死亡。
感謝祢,使我們能藉著耶穌永遠與祢連結。


受難日所發生的事,如何帶領你由黑暗進入光明?對你而言,與上帝建立關係有何意義呢?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6-8章;路加福音15章1-10節


靈命日糧 : 臨終一刻

讀經: 路加福音23章32-46節


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約翰福音10章17-18節


我躺在救護車內,車門正要關上,兒子站在車外與我妻子通電話。我在腦部受震盪的模模糊糊之中,呼喚著兒子的名字。後來兒子回憶起那一刻,他告訴我,當時我有氣無力地說:「告訴你媽媽,我很愛她。」

顯然,我當時以為那是我臨終一刻,想以這句話與妻子訣別。在那一刻,這是我最在乎的事。

耶穌在經歷最黑暗的時刻,祂不只是在口頭上說愛我們,更是以獨特的方式表達祂的愛。耶穌對那些將祂釘十架、不斷嘲弄祂的士兵傳達祂的愛,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章34節)。祂還為同釘的罪犯帶來希望:「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43節)。臨終之時,祂對自己的母親說:「看,你的兒子!」又對祂的摯友約翰說:「看,你的母親!」(約翰福音19章26-27節)在耶穌生命僅存一息之際,祂最後所展現的愛是對天父的信靠:「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路加福音23章46節)

耶穌特意選擇了十字架,為要展現對天父的順服,並顯明祂對我們深切的愛。耶穌向我們彰顯祂永不止息的愛,直到臨終一刻。

— 葛庭墨

你最在意的是什麼呢?
你認為愛與順服如何相輔相成呢?


耶穌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出於愛。



全年讀經:
撒母耳記下3-5章;路加福音14章25-3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