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上帝圍繞

讀經: 詩篇125篇1-5節


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祂的百姓,從今時直到永遠。-詩篇125篇2節


在繁忙的機場內,一位年輕的母親正獨自應付孩子的鬧騰。這小孩大發脾氣,尖叫、踢腳,甚至拒絕登機。這個身懷六甲的母親想盡辦法安撫,最後她放棄了,沮喪地坐倒在地上,捂著臉開始抽泣。

就在這時,候機室裡有六、七個陌生的女子走上前,圍繞著這對母子,請他們喝水、吃點心,溫柔地擁抱他們,甚至唱了首兒歌給小孩聽。這群女子的愛心關懷使這對母子平靜下來,最後順利登機。過後,這群女子便各自返回座位,並沒有討論剛才所做的事,她們知道自己在那位母親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成功地扶她一把就夠了。

這件事呈現出詩篇125篇2節所傳述美好的真理:「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祂的百姓。」這幅圖畫提醒我們,熙來攘往的耶路撒冷確實是被眾山環繞,包括橄欖山、錫安山和摩利亞山。

上帝也是如此圍繞著祂的百姓,並要扶持、護衛我們的心靈「從今時直到永遠」。在艱難的日子裡,我們當謹記詩人說要「向山舉目」(詩篇121篇1節),上帝大能的幫助、不變的盼望和永恆的慈愛正等待著我們。

— 雷翠霞

主啊,當我們處於艱難時期,
求祢以使人得安慰的慈愛圍繞我們的心靈。


你感受到上帝的愛圍繞你嗎?今天你可與誰分享上帝的愛呢?



全年讀經:
士師記4-6章;路加福音4章31-44節


靈命日糧 : 為祂而做

讀經: 約伯記38章1-11節


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章23節


每當想起父親,腦海浮現的畫面就是他在戶外敲敲打打、整理花園;或在他雜亂的工作室裡工作,工作室內放滿了新奇的工具和配件。他總是忙個不停,有時他會搭蓋車庫、露天平台或鳥屋;有時充當鎖匠;有時設計首飾和彩繪玻璃。

回想起父親忙碌的身影,令我聯想到我在天上的父,天地的創造者一直殷勤工作。起初,「[上帝]立大地根基……[和]定地的尺度……那時,晨星一同歌唱,上帝的眾子也都歡呼」(約伯記38章4-7節)。凡上帝所創造的都是傑出的藝術品。祂設計了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美麗的世界,並說一切「都甚好」(創世記1章31節)。

這當中也包括你和我。上帝創造了我們,細緻精密(詩篇139篇13-16節)。對於我們這些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人,祂讓我們接受祂所指派的任務,並樂於殷勤做工,包括管理、愛護地球和所有的生物(創世記1章26-28節,2章15節)。無論我們做什麼,是工作還是休閒活動,上帝都會賜下我們需要的能力,好讓我們能全心全意為祂而做。

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討天父的喜悅而做。

— 柯愛莉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裝備我們,
能勝任祢呼召我們去做的事。


你日常的工作,要如何為上帝而做,以此榮耀祂呢?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章;路加福音4章1-30節


靈命日糧 : 要有耐心

讀經: 出埃及記6章1-9節


他們因苦工愁煩,不肯聽他的話。-出埃及記6章9節


經典動畫小熊維尼有句名言:「如果對方似乎沒有留心聽你說話,要有耐心,也許他只是耳朵裡有一小團絨毛塞住了。」

我覺得維尼的這句名言或許有些道理。有些人不願意聽你的話,即使對他們有益的勸告也聽而不聞,也許只是因為他們的耳朵塞住了。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有些人因為傷心愁煩、灰心氣餒,而不願意聽從他人的話。

摩西說以色列人不肯聽他的話,因他們心裡愁煩、生活艱苦(出埃及記6章9節)。在此譯為愁煩的希伯來文詞語,字面的意思是「喘不過氣來」,這是因為以色列人在埃及當奴隸做苦工。以色列人處於這樣的環境,不願意聽摩西所說的話是無可厚非的,我們可以理解和同情。

當別人不肯聽我們的話時,該怎麼做呢?小熊維尼的話確實蘊含智慧,那就是「要有耐心」。上帝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書13章4節),也就是願意等待。上帝還在塑造那個人,上帝要藉著那人的愁煩,以及我們的愛心關懷和代求而動工。或許到了上帝所定的時候,祂就會使他們的耳朵聽見。我們只要有耐心。

— 羅大衛

當他人不肯接受你的勸誡,
是否讓你認識到自己對上帝也是如此?
在與人的關係中,你如何展現愛與耐心?


要有耐心,因上帝還在塑造我們。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22-24章;路加福音3章


靈命日糧 : 將來有收成

讀經: 加拉太書6章7-10節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6章9節


我的朋友帶著襁褓中的孫兒和我一起去散步。她推著嬰兒車,洩氣地說自己這段路都白走了,因為她的手臂沒有擺動,戴在手腕上的計步器就不會計算她走了多少步。我提醒她,走這段路仍有助於身體健康。她笑著說:「對,但我真的很想要快點得到那個電子金星的獎勵!」

我明白她的感受!努力做了半天卻沒有即刻見效,確實叫人氣餒。但很多時候,成果不是立即發生或即刻可見的。

缺乏顯著的成效,常讓我們感到所做的好事毫無用處,甚至覺得幫助朋友或對陌生人友善都沒有意義。然而,保羅向加拉太教會闡述說:「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章7節),並勸勉眾人:「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9節)。我們行善不是要獲得救恩,這段經文也沒有清楚指出,是現在還是將來在天堂能夠收成,但我們可以確信「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行善並不容易,特別是我們看不到成果,或不知道會有什麼「收成」的時候,更是如此。然而,就像我的朋友會因步行使身體得益一樣,我們當繼續行善,到了適當的時候,必可收成!

— 施竹俐

你對行善感到灰心嗎?求上帝幫助你,
繼續倚靠祂,忠心地按祂的吩咐行善。
今天你能為人做什麼善事呢?


收成不總是立即發生或即刻可見的。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9-21章;路加福音2章25-52節


靈命日糧 : 在靈裡歌唱

讀經: 歷代志下5章7-14節


要被聖靈充滿。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以弗所書5章18-19節


在二十世紀初的威爾斯大復興期間,聖經教師兼作家坎柏.摩根(G. Campbell Morgan)相信,上帝的聖靈會藉著聖詩激動人心。他曾在聚會中看到,聖樂也同樣能促使人自發地禱告、唱詩和懺悔。若有人因著自己的情感激動,禱告了太長的時間,或所說的無法獲得旁人的共鳴,有人就會開始輕聲歌唱。當其他人輕柔地加入,合唱的聲量漸漸增強,直到蓋過其他所有聲音。

摩根提到詩歌能讓人心意更新,聖經中更有多處提到音樂扮演要角。音樂可用來慶祝勝利(出埃及記15章1-21節);用在獻殿時的崇拜(歷代志下5章12-14節);作為軍事戰略的一部分(歷代志下20章21-23節)。整本聖經正中間的部分是一本詩歌集,就是詩篇1-150篇。在新約以弗所書中,保羅提到倚靠聖靈的生活時,也說到:「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以弗所書5章19節)

無論是在爭戰、在崇拜,或是在生命中的任何一個時刻,聖詩都可以幫助我們在主裡同心合一。在吟唱新舊詩歌時,我們一次次地被更新,這不是依靠自己的勢力或才能,乃是倚靠聖靈,以及從上帝而來的美好樂曲。

— 狄馬汀

最近有哪首詩歌觸動了你的心?
音樂如何幫助你與上帝有更親密的關係呢?


我們聆聽歌聲樂聲,但別忘了傾聽聖靈的聲音。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6-18章;路加福音2章1-24節


靈命日糧 : 撥雲見月

讀經: 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哥林多後書4章18節


在2016年11月,夜空出現了罕見的超級月亮。這是近60多年來,月球在運行的軌道中與地球最接近的時候,因此顯得特別大又特別亮。可惜當天我所看到的,只是被層層烏雲籠罩的夜空。還好其他地方的朋友拍下了這奇異景觀傳給我,因此雖然我看不見這超級月亮,但我可以相信那奇異景觀就隱藏在雲層後面。

使徒保羅曾面對許多艱辛和困境,但他深信所不見的才是永遠長存的。保羅說他「這至暫至輕的苦楚」,是為了要成就「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章17節)。因此,他定睛注視的不是看得見的,而是所不見的,因為所不見的才是永恆的(18節)。保羅渴望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和我們都能信靠上帝,雖然受苦,信心卻得以成長。我們或許無法看見上帝,但可以堅信上帝能使你我的內心一天新似一天(16節)。

那天,我看著灰暗的夜空,我知道天上確實有個超級月亮,只是被厚厚的烏雲遮蔽了。這讓我想到,雖然我看不見上帝,但祂卻是亙古長存的。下次當我感到上帝離我很遠時,盼望我仍能全心仰望那位我看不見的上帝。

— 潘艾梅

親愛的上帝,有時我覺得祢離我很遠。
求祢幫助我無論是否能感受到祢的同在,
都能相信祢永遠與我相近的真理。


對你而言,何謂注視那看不見的呢?信靠耶穌如何幫助你面對生活中的艱難?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15章;路加福音1章57-80節


靈命日糧 : 背負罪擔

讀經: 彼得前書3章8-14節


不以惡報惡。-彼得前書3章9節


馬爾科姆.亞歷山大(Malcolm Alexander)在被判入獄服刑將近38年後,終於在2018年1月30日,走出監獄成為自由之人,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鑑定為亞歷山大洗脫了罪名。他在一連串悲慘、不公義的審訊程序中,始終堅持自己的清白。無能的辯護律師(後來被取消律師資格)、漏洞百出的證據以及可疑的調查手段,造成這個無辜的人被判終身監禁,蒙受近40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當亞歷山大最終獲釋時,卻表現出寬容的肚量。他說:「你不能生氣,而且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生氣。」

亞歷山大的話展現了極大的寬容。若不公不義奪走我們38年的光陰,摧毀我們的名聲,我們應該會生氣憤怒。在漫長心碎的年月裡,亞歷山大一直背負著不實的指控,但他卻沒有被罪惡擊垮。至終他非但沒有絞盡腦汁去復仇,還展現彼得的教導:「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彼得前書3章9節)

聖經要我們更進一步,除了不要報復之外,使徒彼得還要我們祝福對方(9節)。我們寬恕那些屈枉我們的人,並祝福他們能得到平安。這不是為他們的惡行找藉口,而是以上帝奇妙的恩典來對待他們。耶穌在十字架上背負我們的罪擔,我們既得著恩典,就當以恩慈待人,哪怕那些人曾經惡待我們。

— 郭惟恩

上帝啊,要我不以惡報惡實在很不容易,
求祢幫助我活出祢的憐憫與恩典。


你如何憐憫那些無故傷害你的人?你會如何祝福他們呢?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0-12章;路加福音1章39-56節


靈命日糧 : 親手製作

讀經: 以弗所書2章4-10節


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章10節


我祖母是個滿有恩賜的女裁縫師,在她家鄉德州贏得多場比賽。在我的一生中所有特別的日子,她都會親手縫製衣物為我慶祝。高中畢業時,她送我紫紅色的毛衣;結婚時,她送給我藍綠色的被子。祖母會在這些衣物的某個角落,繡上「祖母特別為妳縫製」這幾個字。從祖母針腳細密的衣物,我感受到她對我的愛,也體會到她對我往後的人生充滿信心。

保羅寫信給以弗所的信徒闡述生命的意義時,稱他們為上帝的「工作」,是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他們行善(2章10節)。在此,「工作」是指藝術品或傑作。保羅進一步解釋,我們這些蒙恩得救的人是上帝所創造的傑作,當行美事,藉此向人展現我們與耶穌和好的關係以榮耀祂的名。我們絕對不能靠著做善事得救贖,然而當上帝按祂的心意在我們身上工作時,我們就能帶領人認識祂的愛。

我祖母以一針一線縫製的藝術品,表達了她對我的愛,也讓我知道,她為我找到生命的意義而感到欣慰。這讓我聯想到上帝親手設計我們人生中的每個細節,並將祂的愛和心意繡進我們的心裡。我們可以親身經歷祂,並向世人展現祂的工作。

— 莫麗莎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親手創造我;
求祢藉著我能讓人看見祢。


上帝要你去做哪些美事?今天你能向誰表明上帝的愛?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7-9章;路加福音1章21-38節


靈命日糧 : 哀哭變為敬拜

讀經: 詩篇30篇


祢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給我披上喜樂。-詩篇30篇11節


從2013年起,金萍就開始對抗乳癌,但在結束治療四天後,又被診斷出患有進行性肺病,只剩下3至5年的壽命。知道消息的第一年,金萍學習接受這事實,在上帝面前哀傷痛哭地禱告。到了2015年我遇見金萍時,她已將自己的處境完全交託給上帝,她活出了喜樂與平安,也影響周圍的人。雖然有時日子依舊難熬,但上帝不斷將她痛苦的煎熬,轉化為滿懷盼望的美好見證,讓她能藉此激勵他人。

縱然我們處於悲慘的困境中,上帝也能將我們的哀哭變為歡樂的舞蹈。雖然祂所施行的醫治,並不總是符合我們的期盼,但我們仍可信靠上帝的作為(詩篇30篇1-3節)。無論我們一路走來流了多少的淚水,卻仍有無數的理由可以稱頌上帝(4節)。我們可以在上帝面前歡呼喜樂,因祂使我們信心堅定(5-7節)。我們可以呼求祂的憐憫(8-10節),稱頌祂將盼望賜給在傷慟中敬拜上帝的人。唯有上帝能將絕望的哭泣轉化為滿有活力、不受環境影響的喜樂(11-12節)。

我們在哀痛中,慈愛的上帝會安慰我們、以平安環繞我們,並加添我們力量,使我們經歷祂的憐憫,並以憐憫待人。這位慈愛且信實的主,能將我們的哀哭轉化為敬拜,讓我們能從內心深處全然倚賴祂、頌讚祂,甚至歡欣地舞蹈!

— 鄧書琪

上帝啊,相信祢能將我們的哀哭變為敬拜,
求祢與我們緊密相連。


什麼能帶給你真正的平安與喜樂?何謂將自己完全交託給上帝呢?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4-6章;路加福音1章1-20節


靈命日糧 : 姆媽的影響

讀經: 提摩太後書1章3-7節


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提摩太後書3章14節


我祖母不只名字很長,她的壽命更長。她名叫瑪德萊.哈莉葉特.歐爾.潔克蓀.威廉絲,她活到101歲,比她的兩任丈夫還更長壽,她的兩任丈夫都是牧師。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與祖母十分親密,暱稱她為姆媽,小時候我們都住在她的家,直到她再婚而搬離家裡,但她的新家距離我們也不超過80公里。祖母擅長唱聖歌、背誦教義問答和彈鋼琴,而且她十分敬畏上帝。她的信仰深深影響了我們。

從提摩太後書1章3-7節,我們看到提摩太的生命也深受他外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妮基的影響。她們的生活和教導都是根植於聖經的真理(5節,提摩太後書3章14-16節),最終這信也深植於提摩太的心中。提摩太從小就開始接受聖經的教導,這不但是他與上帝建立關係的根基,對他能發揮恩賜事奉上帝也至關重要(1章6-7節)。

如同提摩太的時代一樣,現今上帝也會使用忠心的僕人與使女塑造下一代。無論是在我們有生之年或是回到天家,我們的祈禱、言語、行為和事奉都能被上帝大大使用。就像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有時仍會談起姆媽教導我們的一些事,我也祈求姆媽的教導可以代代傳承下去。

— 簡恩德

天父啊,求祢讓我們的生活能成為信仰的典範,
能讓祢得著榮耀,並使下一代得益處。


你如何用禱告、言語、行為和服事,幫助人成長呢?你希望留下什麼樣的信仰典範呢?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章;馬可福音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