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聆聽智慧之言

讀經: 箴言23章9-12節


你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箴言23章12節


在最近一次的紐約之旅,一個風雪交加的傍晚,我和妻子打算搭計程車,從酒店前往約5公里車程的古巴餐廳。我在計程車服務的應用程式中輸入詳細資料後,發現這趟短短的路程,車資竟高達1,547.26美元,我頓時嚇得目瞪口呆。我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錯把幾千公里以外的家作為目的地!

如果你使用錯誤的資料,最終只會導致嚴重的後果,而且必然如此。所以箴言鼓勵我們,「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23章12節),也就是要領受上帝的智慧。我們若求助於那些愚昧、假裝有智慧,或背棄上帝的人,將令自己陷入困境。因他們藐視智慧的言語(9節),可能會以無益的、錯謬的,甚至是虛謊的建議,致使我們誤入歧途。

相反地,我們可以「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12節),謙卑領受上帝叫我們得釋放的教導,以及清晰、充滿盼望的話語。對於那些熟悉真理、明白上帝心意的人,若我們聽取他們的金玉良言,就能領受和遵循上帝的智慧。上帝的智慧絕不會使我們偏離正路,永遠都會鼓勵並引導我們得著生命,使我們更完全。

— 郭惟恩

上帝啊,求祢讓我留心聆聽智慧的言語,
幫助我能欣然接受祢的真理,拒絕各種愚昧的言辭。


愚昧人將人引向滅亡,但上帝的智慧使人開拓新的視野。



全年讀經:
民數記15-16章;馬可福音6章1-29節


靈命日糧 : 菲卡的精神

讀經: 路加福音24章28-35節


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路加福音24章30節


我家附近有間名為菲卡(Fika)的咖啡屋。在瑞典語中,菲卡意為與家人、同事或朋友一起喝咖啡和吃糕點的休息時間。我不是瑞典人,但菲卡卻充分描述了我最喜歡耶穌的一件事,就是祂會安歇片刻,與人一同吃飯和休息。

有些學者指出,耶穌與人一同吃飯都有用意。神學家馬克·格蘭維爾(Mark Glanville)指出:「耶穌參與了舊約以色列節日和慶典中的盛宴。耶穌在與人坐席時,就活出了上帝要以色列民擔當的角色,也就是成為全世界喜樂、歡慶和公義的中心。」

從餵養五千人到最後的晚餐,甚至是耶穌復活之後與兩位門徒共同用餐(路加福音24章30節),耶穌其實是在邀請我們,學習凡事倚靠祂,常常與祂親近。事實上,兩位門徒也是到了與耶穌一起吃飯時,才認出祂是復活的主。「到了坐席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祂來」(30-31節)。

最近,我和一位朋友在菲卡咖啡屋享用熱巧克力和麵包捲時,我們也在談論耶穌。祂是生命的糧,願我們能多與祂一同坐席吃飯,更深地認識祂。

— 雷翠霞

主啊,感謝祢為我們騰出時間和空間,
讓我們能與祢一同坐席。


讓我們騰出時間,享用生命的糧。



全年讀經:
民數記12-14章;馬可福音5章21-43節


靈命日糧 : 安靜敬畏

讀經: 詩篇104篇10-24節


耶和華啊,祢所造的何其多!都是祢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祢的豐富。-詩篇104篇24節


我的生活總是異常忙亂,匆忙地趕著赴約,在路途中回覆電話,查核那看似永無止盡的待辦事項清單。直到某個星期天,我精疲力盡地癱倒在我們家後院的吊床裡,孩子、丈夫和手機都不在身旁。起初,我只打算待上一時半刻,然而在那毫無攪擾的寂靜中,我覺得身旁的事物似乎皆在邀請我逗留得久一點。我能聽見吊床輕搖擺動的嘎吱響聲,蜜蜂在薰衣草邊嗡嗡作響,鳥兒在天空上方拍動著羽翼。蔚藍的天空,雲朵隨風而飄動。

想到這一切皆是上帝所創造的,我不禁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當我多停留片刻,便能看見、聽見宇宙萬物的美好與奇妙之聲。我不禁以感謝為祭,讚美上帝創造的大能。詩篇104篇的作者也和我一樣,因上帝手中的工作而看見造物主的偉大,詩人說到「大地因祂的作為而豐美富饒」(13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在煩擾不斷的生活中,片刻的安靜能提醒我們上帝創造的大能!上帝以祂的大能和慈愛四圍環繞著我們,祂為飛鳥創造高山和樹木,一切都是祂「用智慧造成的」(24節)。

— 洪可婷

主啊,祢的創造令我驚嘆。祢以無限的大能創造萬物,
以美麗的事物圍繞四周,讓我們享受其中。
求祢幫助我能安靜片刻,留心祢的創造,全心敬拜祢。


上帝創造的大能環繞著我們。



全年讀經:
民數記9-11章;馬可福音5章1-20節


靈命日糧 : 活出角色

讀經: 羅馬書13章8-14節


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羅馬書13章12節


著名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曾被問及能否用六個字,寫出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他的答覆是:「出售:童鞋。未穿。」海明威的故事確實充滿張力,激發無限想像空間。這純粹只是一個健康的嬰孩不需要鞋子了嗎?或是這當中發生了不幸的悲劇,需要上帝最深切的愛與安慰呢?

精彩的故事往往能激起我們的想像力,難怪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故事能引發我們的創造力。上帝的故事有一個中心情節:祂創造萬有;人類墮落陷於罪中;耶穌降世、受死且復活,為要救贖你我脫離我們自身的罪孽;我們現在正等候祂的再來與復興萬物。

我們既然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知道將來會如何,那麼我們現在應該如何生活呢?如果耶穌讓祂所創造的人脫離邪惡的權勢,「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馬書13章12節)。這也包括靠著上帝的大能從罪惡中回轉,選擇愛祂且愛人如己(8-10節)。

那麼,我們要如何與耶穌一起抵擋罪惡呢?我們可以想想自己有什麼恩賜,看看別人有什麼需要。讓我們環顧四周,尋找那些心靈受傷與哭泣之人,並隨著上帝的引導,向他們展現出上帝的公義、慈愛與安慰。

— 韋陌格

天父啊,願祢的國降臨,且降臨在我心裡。


讓上帝引領我們,活出祂安排的角色。



全年讀經:
民數記7-8章;馬可福音4章21-41節


靈命日糧 : 牽我的手

讀經: 以賽亞書41章8-13節


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章10節


某個主日,我在教會裡看到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自己踩著階梯,拾級而下。她看來還不到兩歲,就這麼一階一小步,慢慢往樓下走。她的目標是要走到樓下,最終大功告成了!當我細想這小女孩如此膽大獨立時,便不禁莞爾。她之所以無所畏懼,乃是因為她知道自己慈愛的母親正看著她,隨時都會伸手扶助她。這幅景象恰如其分地描繪出上帝隨時會扶持祂的兒女,幫助他們在人生的種種不確定中尋找出路。

在今天閱讀的這段經文中,有兩節經文都提到了「手」。當上帝告誡祂古時的子民不要恐懼或喪膽之後,就對他們說:「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章10節)。父母的能力可以使許多焦慮與懼怕的孩子恢復平靜,上帝的大能更是如此。在另一處關於「手」的經文中,再次顯明上帝會親自保守看顧祂的兒女。祂說:「因為我耶和華祢的上帝必攙扶你的右手」(13節)。人生境遇無常,時光轉眼變遷,上帝卻是亙古不變的。我們無需驚慌(10節),因為上帝已賜下祂必扶持我們的應許,對於我們的恐懼,祂說:「不要害怕。」(10、13節)

— 簡恩德

天父,謝謝祢總是看顧著我。


上帝緊牽著我的手,我就不害怕!



全年讀經:
民數記4-6章;馬可福音4章1-20節


靈命日糧 : 活出信仰

讀經: 羅馬書12章1-8節


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馬書12章1節


我的姨婆以前在廣告公司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常常往返芝加哥和紐約這兩個充滿活力的大城市。但後來她因為對父母的愛,選擇放棄那份前景光明的工作。她的父母住在寂靜冷清的明尼蘇達州,而且需要有人照顧。她的兩個兄弟都因遭遇不幸而英年早逝,她成了父母唯一的孩子。對她來說,服事父母是她活出信仰應有的一種見證。

使徒保羅在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敦促信徒成為「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羅馬書12章1節)。保羅希望信徒能以基督犧牲的愛來彼此相愛,並且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3節)。當信徒意見不合、陷入分歧時,保羅勸勉他們放下自尊心,因為「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5節)。他盼望信徒能向彼此展現犧牲的愛。

每一天我們都有機會服事人,例如:排隊時禮讓別人排在我們前面;像我的姨婆一樣照顧生病的人;從我們自己的經驗中,給別人一些建議和引導。當我們將自己獻上當作活祭,就使上帝得榮耀。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祢謙卑自己、犧牲生命,
讓我可以得生命。願我永不忘記這份最寶貴的、
滿有恩典和慈愛的禮物。


我們因愛上帝而服事人,會討祂的喜悅。



全年讀經:
民數記1-3章;馬可福音3章


靈命日糧 : 寄出祝福

讀經: 歌羅西書1章9-12節


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也就為你們不住地禱告祈求。-歌羅西書1章9節


露比像大多數的四歲孩子一樣,也喜歡跑步、唱歌、跳舞和玩耍。但有一天她卻開始抱怨膝蓋疼痛,於是露比的父母帶她去做檢查。檢查的結果令人震驚,露比罹患了癌症,神經母細胞瘤第四期。因情況危急,她立即住院接受治療。

露比住院的時間很長,一直延續到聖誕季,這時節不能回家真令人難過。有位照顧露比的護士提議,在她的病房外設置信箱,好讓她的家人能將禱告和鼓勵的話語寄給她。接著,徵求信件的貼文在社群網站上被轉發。不久,朋友甚至陌生人寄來的信件多得讓大家都感到驚訝,特別是露比。每收到一封信(她收到超過十萬封信),露比就多得到一些鼓勵和安慰。過了一段時間,她終於可以回家了。

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的信就是一封鼓勵和安慰的信(歌羅西書1章2節)。他在信上所寫的話語帶著盼望,期盼他們能繼續多結果子、多認識上帝、得著力量,並能忍耐寬容(10-11節)。你能想像這些話語對歌羅西教會的信徒來說,是多好的一帖良藥嗎?我想,只要他們知道有人為自己不停地禱告,就能使他們在基督耶穌裡信心堅固,站立得穩。

我們鼓勵的話語能為那些有需要的人帶來極大的幫助。

— 博約翰

上帝啊,求祢讓我想起需要鼓勵的人,
也幫助我願意即時採取行動!


今天有誰需要你的鼓勵呢?馬上行動吧!



全年讀經:
利未記26-27章;馬可福音2章


靈命日糧 : 放下,繼續前進

讀經: 箴言15章30-33節


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箴言15章31節


一位在廣播電台主持節目的朋友,曾經給了我一些睿智的建議。在他剛開始主持節目的時候,常常不知該如何面對別人的批評和讚美,但他覺得上帝鼓勵他將兩者都放下。那麼他最重要的領悟是什麼呢?從批評中學習,接受讚美,然後放下這兩者,在上帝的恩典和能力裡謙卑前行。

批評和讚美會在我們心裡激起強烈的情緒,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引起自我厭惡或過度的自我膨脹。在箴言中,我們讀到鼓勵和智慧的忠言帶來的益處:「好信息,使骨滋潤。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15章30-32節)

若我們受到批評或指責,願我們能將之化為成長的動力,箴言說:「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31節)。若我們有幸得到讚美,願我們因此得激勵,內心充滿感恩。當我們謙卑與上帝同行,祂會幫助我們從批評和讚美中學習,放下它們,然後在祂裡面繼續前進(33節)。

— 歐瑞荔

天父上帝,謝謝祢賜下讚美和批評。
我要向祢謙卑俯伏,
求祢讓這兩者變為我成長的動力。


從讚美和批評中學習,放下之後繼續前進。



全年讀經:
利未記25章;馬可福音1章23-45節


靈命日糧 : 禱告與成長

讀經: 約拿書4章


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上帝。-歌羅西書3章17節


朋友大偉的妻子罹患阿茲海默症,開始時,生活的劇變讓他心存怨憤。他必須提早退休以照顧妻子,而且當妻子的病情繼續惡化,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來照顧她。

他說:「起初我對上帝非常生氣,但我越禱告,上帝就越讓我清楚看見自己的光景,以及我在婚姻生活中是多麼自私。」他含淚反省說:「如今,妻子已患病十年,但上帝幫助我從不同的觀點看事情。現在,我因為愛她而願意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也是為耶穌而做。照顧她反成了我生命中最大的福分。」

有時候,上帝不是按照我們的意願回應禱告,而是挑戰我們改變自己。當先知約拿因上帝沒有毀滅邪惡的尼尼微城而大怒時,上帝讓一棵植物為他遮擋烈日(約拿書4章6節),但隔天卻使之枯萎。當約拿抱怨時,上帝回答說:「那植物死了你就生氣,你這樣對嗎?」(7-9節)約拿只專注自己的需要,所以堅持自己是對的,但上帝卻藉此教導他要改變,要心存憐憫去關心別人。

上帝有時候會藉由我們的禱告,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讓我們有所學習和成長。我們應該樂意接受這樣的改變,因祂要以祂的愛改變我們的生命。

— 龐雅各

主耶穌,感謝祢,因每當我禱告,祢就幫助我成長,
求祢讓我明白今天祢在我生命中所要做的改變。


花時間親近上帝,祂就使我們成長。



全年讀經:
利未記23-24章;馬可福音1章1-22節


靈命日糧 : 鼓勵的氛圍

讀經: 羅馬書15章1-7節


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羅馬書15章2節


每次走進我家附近的健身房,我都深受鼓勵。在那裡,我看到周圍的人為了增強體魄和保持身體健康,全都在努力健身。牆上的標語還提醒我們,不要批評他人,而是要以言語或行動鼓勵人努力維持健康狀態。

在屬靈生活的領域裡,不也正是如此嗎?許多人竭力追求屬靈生命成熟和信心增長。但有些時候,他們在信徒當中卻可能沒有歸屬感,因為覺得自己的屬靈生命不夠「健壯」,不像其他基督徒那麼成熟。

保羅給了我們簡明扼要的建議:「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他在羅馬書也寫道:「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15章2節)。這些勸勉清楚表明,天父既以豐盛的慈愛恩待我們,我們就當以鼓勵人的話語或行動,體現出上帝的恩慈。

讓我們「彼此接納」(7節),將靈命成長全然交給上帝,由聖靈來動工。當我們自己每天熱切跟隨基督的時候,願我們也看見主內弟兄姐妹的渴慕追求,就讓我們一起營造出相互激勵的氛圍吧!

— 白德夫

主啊,今日求祢幫助我,隨時隨地鼓勵人。
引導我,不說令人氣餒的話,而是要在祢的愛中,
激勵人更親密地與祢同行。


激勵人的話語能化「放棄」為「前進」!



全年讀經:
利未記21-22章;馬太福音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