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平凡人

讀經: 撒母耳記上16章1-7節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出生在英格蘭一個貧窮家庭,自小體弱多病。他的人生看似黯淡,但上帝對他卻有許多計畫。儘管有極大的困難,他還是去了印度,在那裡帶動令人難以置信的社會改革,並將聖經翻譯成數種印度的語言。他愛上帝與眾人,為上帝做了許多事工。

耶西的兒子大衛是個平凡的少年,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似乎是伯利恆山區毫不起眼的牧童(撒母耳記上16章11-12節)。但上帝看重的是他的心,對他的生命有所計畫。那時,掃羅王因不順服而被上帝厭棄。先知撒母耳還在為掃羅的抉擇而悲傷時,上帝要撒母耳從耶西的眾子中膏立另一個王。

當撒母耳看到高大俊美的以利押時,想當然地認為「耶和華的受膏者必定在祂面前」(6節)。但是上帝選擇君王的策略與撒母耳截然不同。事實上,除了耶西最小的兒子之外,其他的全遭上帝否決。上帝揀選大衛為王,乍看之下絕非上策。一個年少的牧童能為他的鄰舍,為國家做些什麼呢?

想到上帝看重的是我們的內心,而且祂對我們有所計畫,真令人欣慰!

— 彭絲嵐

親愛的主,感謝祢在意的是我內心對祢的態度,
而非我的外貌、財富或成就。


上帝最看重的是你的內心。



全年讀經:
創世記18-19章;馬太福音6章1-18節


靈命日糧 : 至高榮耀

讀經: 約翰福音17章1-5、20-24節


當那些日子,凱撒亞古士督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路加福音2章1節


凱撒亞古士督被稱為羅馬帝國最偉大也是第一位的君王。他運用政治手腕與軍事力量消滅敵人、擴張王國,把雜亂破落的羅馬社區,建設為矗立著大理石雕像與廟宇的城池。羅馬人極崇敬亞古士督,稱他為聖父與人類的拯救者。當他40年的統治接近尾聲時,根據官方紀錄,他最後如此說:「我來時羅馬不過是土坯之城,我走時卻已成為大理石之都。」然而,根據他妻子的說法,他最後留下的一句話卻是:「我扮演的角色很棒吧!在我離場時,該為我鼓掌。」

其實亞古士督有所不知,他已在一個更偉大的歷史事件中成為配角。在他統治期間,一位木匠的兒子誕生,而這榮耀遠勝於羅馬帝國的軍事勝利、廟宇、競技場或宮殿(路加福音2章1節)。

但是,你是否知道,當耶穌的同胞要求羅馬執刑官釘死祂的那個晚上,祂所禱告祈求的是何其榮耀?(約翰福音17章4-5節)誰能預見那犧牲背後的奇妙榮美,會在天上地上永遠得到掌聲?

這是何等發人深省的故事!耶穌來的時候,我們仍追逐愚昧的夢想、你爭我奪;祂升天的時候,留下十架救恩,讓我們能齊聲歌頌。

— 狄馬汀

天父,求祢幫助我們,不再看每件事過往的光榮,
而是單單注視祢的愛。


我們需要的不是榮譽,而是十字架的榮耀。



全年讀經:
創世記16-17章;馬太福音5章27-48節


靈命日糧 : 改變帶來影響

讀經: 歷代志下33章9-17節


[瑪拿西]重修耶和華的祭壇,……吩咐猶大人事奉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歷代志下33章16節


達倪與茉佩在奈及利亞長大,於1970年代到英國求學。他們夫妻倆親身經歷了上帝的恩典而改變,但完全沒想到會被上帝所用,為英國利物浦市安菲爾德區帶來改變,這是最貧困且被隔離的地區。他們忠心尋求上帝,並服事這個社區,上帝藉此讓許多人重得希望。如今他們牧養一個朝氣蓬勃的教會,並且持續經營許多社區計畫,使無數人的生命經歷改變。

瑪拿西也給猶大國帶來改變。起初他帶領百姓多行惡事,後來他悔改並引導他們歸回正途。他在12歲時被立為猶大王,帶領百姓悖逆上帝,多年盡行諸般惡事(歷代志下33章1-9節)。他們完全不顧上帝的警告,因此上帝容許瑪拿西被擄到巴比倫(10-11節)。

這位猶大王在痛苦當中,謙卑地向上帝認罪呼求。上帝聽見他的祈求,使他回歸國土,並仍坐王位(12-13節)。這位經歷蛻變的國王重新修築城牆,並除去外邦的神祇(14-15節)。他還「重修耶和華的祭壇,……吩咐猶大人事奉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16節)。當百姓看見瑪拿西極大的改變、改邪歸正,他們也跟著回心轉意(17節)。

當我們尋求上帝時,願祂改變更新我們,並藉著我們的改變,影響我們的社區。

— 歐瑞荔


蒙上帝改變的人,能把改變帶給別人。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15章;馬太福音5章1-26節


靈命日糧 : 行在光中

讀經: 希伯來書12章18-24節


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翰福音1章4節


月亮消失了,我們這在森林中的村莊一片漆黑。閃電劃過天際,暴雨和轟隆雷響隨之而來。在孩提時候,我常被驚醒,害怕地想像著各種恐怖的怪物即將來攻擊我!然而在破曉時分,這些聲響消失,太陽升起,一切回復平靜,鳥兒也在陽光下歡鳴。夜晚恐怖的黑暗和白日光明中的快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希伯來書的作者回憶以色列民在西奈山上的經歷,當時天昏地暗、雷電交加,他們恐懼地躲避上帝(出埃及記20章18-19節)。即便是在上帝因愛賜下律法的時候,對以色列人來說,祂的同在就是如此黑暗嚇人。這是由於身為罪人,以色列人無法活出上帝的標準,他們的罪使他們在黑暗和恐懼中行走(希伯來書12章18-21節)。

但上帝是光,在祂毫無黑暗(約翰一書1章5節)。在希伯來書12章,西奈山象徵了上帝的聖潔,以及我們過去悖逆的老舊生命,而錫安山的美麗則代表了上帝的恩典,以及信徒們在耶穌這位「新約的中保」(22-24節)裡的新生命。

所有跟隨耶穌的人都「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藉著耶穌基督,我們可以放下過去生命中的黑暗,並為著能行走在祂國度的光明與美好中,歡慶快樂。

— 戴勞倫

感謝主耶穌,帶我出黑暗、進入祢奇妙的光明中。
幫助我遠離黑暗,能一直行走在那通往永恆的光中。


當你成為基督徒,生命有哪些改變?你希望在哪方面有所成長呢?



全年讀經:
創世記10-12章;馬太福音4章


靈命日糧 : 緊閉雙眼

讀經: 創世記3章1-10節


那人和他妻子……就藏在園裡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上帝的面。-創世記3章8節


我三歲的外甥顯然知道自己不該這麼做,因為我從他的表情能清楚看到,他明白自己犯錯了!可是當我和他一起坐下來,想要討論他所犯的錯誤時,他竟然緊閉雙眼不看我。他坐在那裡,用三歲的邏輯想著:如果他看不到我,我一定也看不到他;假如他在我面前隱形了,他就可以避開接下來的對話和後果。

還好他不能隱形,我看得見他。因為他的確做錯了事,我想要跟他好好溝通,不希望這件事影響我們的關係。我要他好好地看著我臉上的表情,看見我是多麼愛他,多麼急切地想原諒他!在那一刻,我想到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悖逆了上帝,我多少可以體會到上帝當時的感受了。他們知道自己犯錯,也嘗試躲避上帝(創世記3章10節),但上帝清楚地看見他們,像我能看見我外甥一樣。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犯錯時,經常會想要逃避結果。我們逃避、隱瞞,或閉眼不看事實。當上帝按祂公義的標準要求我們負責時,祂看見我們,也尋找我們,因為祂愛我們,且藉著耶穌基督為我們預備了祂的赦免。

— 洪可婷

天父,謝謝祢,即使是在我犯錯的時候,
祢仍看見我並且愛我。


上帝以愛的眼光看著我們。



全年讀經:
創世記7-9章;馬太福音3章


靈命日糧 : 求問

讀經: 詩篇143篇4-11節


求祢使我知道當行的路。-詩篇143篇8節


父親的方向感好得讓我羨慕不已,他可以憑直覺就知道東西南北的方位,就像是與生俱來似的。他總是能判斷正確的方向,但那個晚上卻出了點狀況。

那天晚上,我父親迷路了。他和我母親開車到一個陌生的城鎮參加活動,天黑後才離開。他本來很有把握知道如何上高速公路,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他繞來繞去,越來越困惑,最後感到挫敗。我母親安慰他說:「你可以用手機查詢路線,我知道你不喜歡,但沒關係的。」據我所知,這是我76歲的父親第一次用手機查詢路線。

詩人大衛有豐富的人生經驗,但他寫的詩篇卻顯示有時他在靈性和情感上也會迷失困惑。詩篇143篇記錄了這樣的時刻。這位偉大的君王心頭沮喪(4節),遭逢患難(11節),所以他停下禱告說:「求祢使我知道當行的路」(8節)。他不必用手機,只需向主呼求:「因我的心仰望祢」(8節)。

如果這樣一位「合[上帝]心意的人」(撒母耳記上13章14節)有時都會迷失,我們當然更需要轉向上帝,尋求祂指引方向。

— 博約翰

最近有什麼事讓你暈頭轉向,感到困惑甚至挫敗?
何不向上帝和其他人尋求幫助呢?


求上帝指引方向,絕對不會出錯!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章;馬太福音2章


靈命日糧 : 新年新生活

讀經: 傳道書9章4-12節


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傳道書9章10節


我一直都想學拉大提琴,但我總是沒有時間去學。或者更準確地說,我並未安排時間去學大提琴。我常想或許在天堂的時候,我會把大提琴拉得很好,而且現在我想專心事奉,只把時間用在上帝要我做的事情上。

人生短暫,稍縱即逝,我們常常覺得應該善用在世的時光。但到底該如何善用生命的時光呢?

當所羅門王思索生命的意義時,他給了兩個建議。首先,我們應該盡力以最有意義的方式來生活,這包括好好享受上帝賜給我們生命的美好事物,例如美食佳飲(傳道書9章7節)、服飾香水(8節)、家庭婚姻(9節),以及上帝一切美好的恩賜──這可能包括學習拉大提琴!

所羅門王的第二個建議是勤奮工作(10節)。生命充滿機會,總是有更多工作需要做。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上帝給我們的機會,尋求祂的智慧,知道如何平衡工作和休閒的時間,以我們的恩賜來事奉祂。

生命是上帝所賜的美好禮物。當我們每日以上帝所賜的福分為樂,並喜樂地按祂的心意事奉祂,便是尊榮上帝了。

— 謝葆芳

天父,謝謝祢賜給我生命,
求祢幫助我這新的一年能為祢而活,
享受祢的賜福,也遵從祢的旨意。


我們可以享受上帝的賜福,也成為他人的祝福。



全年讀經:
創世記1-3章;馬太福音1章


靈命日糧 : 使者

讀經: 瑪拉基書3章1-5節


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瑪拉基書3章1節


在參加一個研討會時,一位工作人員遞給我一張紙條,說:「有人要我向你傳達這個消息!」我感到納悶,不知這個消息是會令我緊張抑或是興奮。但當我看到紙條上寫著:「您新添了一位侄子!」我曉得可以歡喜快樂了。

他人帶來的消息可能是喜訊、噩耗,或是具有挑戰性的話。在舊約聖經中,上帝派遣祂的先知向百姓傳達盼望或審判的信息。但我們若仔細研讀就能明白,上帝審判的信息原是要引導人悔改、得著醫治與復興。

在瑪拉基書3章,當上帝應許將差派一位使者為祂預備道路時,也傳達了盼望和審判這兩種類型的信息。施洗約翰宣告了真正的使者耶穌的降臨(參閱馬太福音3章11節) ,這位「立約的使者」(瑪拉基書3章1節)將實現上帝的應許。但祂行事卻「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2節),因為祂要潔淨那些信祂話語的人。上帝以祂的話語潔淨祂的子民,因祂愛他們,顧念他們的福祉。

上帝的信息充滿了愛、盼望和自由。上帝讓祂的兒子成為使者,向我們傳遞我們能明白的信息,儘管有時這信息是督責糾錯,卻也總是伴隨著盼望。我們可以完全相信祂所傳的信息。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求祢幫助我,
不僅明白祢的信息,更要實踐出來。


求主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裡,能與人分享祂的福音。



全年讀經:
瑪拉基書1-4章;啟示錄22章


靈命日糧 : 一切都更新

讀經: 啟示錄21章1-7節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我對廢車場很感興趣。我喜歡改裝車子,所以經常到我家附近的廢車場兜兜轉轉。那是一片荒涼的地方,伴隨風聲颯颯。這些報廢的車子都曾是他人心愛之物,如今有些被撞毀,有些陳舊磨損,還有些已不堪使用。我行走其間,目光總會不時地被某輛車所吸引,開始臆想這輛車「一生」的冒險經歷。彷彿是一扇通往過去的門戶,每輛車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但多數都與世人對新穎車款的渴望有關,或是難逃歲月的消磨。

然而,我為著每一個舊零件能找著新生命而雀躍萬分。每當我能在改裝的車子上,讓一些廢棄的零件重獲新生,感覺就像是在對抗時光與衰敗的戰役中,贏得了微小的勝利。

這有時會讓我想起在聖經結尾,耶穌所說的話:「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5節)。這話是指上帝對創造物的更新,其中也包括信徒。但如今所有接受耶穌為救主的人,已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

有一天,我們將按照上帝的應許,永遠與祂同住(約翰福音14章3節) 。我們再也不會受到衰老與病痛的摧殘,並將展開永生之旅。我們每個人也都會娓娓講述著,救主的救贖大愛與不朽的信實。

— 龐雅各

親愛的主,我讚美祢,因祢使我在祢裡面成為新造的人,
而且因著慈愛與憐憫,賜給了我永生的應許。


一年過去,新年將臨,正是重新開始的好機會。上帝會讓你的生命有什麼新氣象呢?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13-14章;啟示錄21章


靈命日糧 : 當上帝說「不」

讀經: 以賽亞書25章1-5節


祢以忠信誠實行過奇妙的事,成就祢古時所定的。-以賽亞書25章1節


新加坡所有年輕男子都要服兵役,我18歲時也被徵召入伍。那時我迫切祈求能分派到輕鬆的崗位,如行政人員或司機。我沒有強壯的體魄,只希望能逃過艱苦的戰鬥訓練。但某天晚上閱讀聖經時,一節經文映入眼簾:「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我的心猶如高空墜落,但實在不應該。因為上帝確實回應了我的禱告,並且應允我,即便接到艱難的任務,祂也必供應我所需。

最終我成了裝甲步兵,常要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現在回想起來,我感謝上帝沒有照我所求的應允我。服役的訓練與經歷,使我的身心健壯剛強,也讓我有信心邁入成年階段。

在以賽亞書25章1-5節,先知預言以色列民將遭受刑罰,再從敵人手中被解救,隨後就頌揚上帝的計畫。以賽亞指出,所有這些「奇妙的事」都是「古時所定的」(1節),即使其中也有許多艱難的時刻。

當聽到上帝說不的時候,我們確實會感到難受,甚至難以理解,尤其當我們所求的原是美事,例如求上帝將某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然而,正是這樣的時候,我們要認定一個事實,那就是上帝有美好的計畫。也許我們未能明白其中的緣由,卻依然能堅信祂的慈愛、美善與信實。

— 許文榮

主啊,即使在祢說不的時候,求祢賜我信心信靠祢。


當上帝說不的時候,祂必有一個計畫。要堅信到底!



全年讀經:
撒迦利亞書9-12章;啟示錄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