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穩固根基

讀經: 馬太福音7章24-27節


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馬太福音7章24節


去年夏天,我和丈夫到落水山莊(又稱流水別墅)遊覽。這座別墅位於賓州鄉村,由美國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於1935年設計。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建築物。賴特希望建造一棟房子完全融入該處的自然景觀,好像從地裡長出來的一樣,結果他成功了。整座別墅環繞著天然的瀑布而建,建築風格與鄰近的岩壁互相輝映。我們的導遊在解釋這座建築物能屹立不倒的原因時,她說:「整座房屋的垂直核心都建立在堅固的岩石上。」

她的話不禁令我想起,耶穌對門徒的教導。在登山寶訓中,耶穌告訴門徒,凡祂所教導的就是他們生命的根基。如果他們聽了祂的話,並照著去行,就能抵擋任何風暴。相反地,那些聽了卻不遵行的人,就像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馬太福音7章24-27節)。後來,保羅也有相關的教導,他闡述基督就是根基,我們必須以此為基礎,建造永存的工程(哥林多前書3章11節)。

當我們聆聽並遵從耶穌的教導時,就是把生命建立在穩固堅實的根基上。或許,我們的生命也能稍微像這座流水別墅一樣,美麗且永遠堅立在磐石上。

— 畢愛敏

上帝啊,求祢幫助我們,
聆聽並遵從主耶穌的話!


你生命的根基是什麼?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3-34章;彼得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打工記

讀經: 路加福音15章11-24節


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羅馬書4章7節


在大學時期,我在暑假時曾到科羅拉多州的牧場打工。一天傍晚,在割了一整天的乾草後,我又累又餓,開著割草機到草坪上。那時,我想像自己正開著跑車,把方向盤向左急轉,再猛踩左邊的剎車,讓割草機在草坪上快速旋轉。

不巧,割草機的鐮刀掃到附近一個油桶的腳架,容量500加侖的油桶頓時轟然倒地,接縫破裂,整桶汽油傾洩而出。

正在附近的牧場主人走過來查看現場。

我趕緊跳下割草機,結結巴巴地道歉,並承諾繼續在農場打工不領薪水,直到暑假結束。這實在是當時我心裡的第一個念頭。

年邁的牧場主人盯著亂七八糟的現場看了一會兒,便轉身走向屋裡去,慢條斯理地說了一句話:「一起去吃晚餐吧!」

此刻,我腦海裡浮現出耶穌所說的比喻。一個做錯事的浪子對父親懺悔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他還想繼續說:「把我當做一個雇工吧!」但話還沒說完,父親便開口了,基本上,他父親就是對他說:「一起去吃晚餐吧!」(路加福音15章17-24節)

這就是上帝的奇異恩典。

— 羅大衛

天父,我們稱頌祢的慈愛與無比的寬容。
感謝祢讓我們成為祢家中的一分子,
得著平安與自由。


成為萬王之王的兒女,是何等殊榮!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0-32章;彼得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上帝同在

讀經: 何西阿書6章1-6節


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祂。-何西阿書6章3節


我們家有一塊匾牌,上面刻著:「禱告或不禱告,上帝都同在。」以現代的角度來詮譯,這句話意指:「無論是否認識上帝,祂都在這裡。」

公元前第八世紀末期(主前755-715年)的舊約先知何西阿,也曾對希伯來人傳達了類似的信息。他勸勉以色列人要「竭力追求」認識上帝,因他們已經忘了上帝(4章1節)。他們一旦忘記上帝的同在,就會開始遠離上帝(12節),不久之後他們就以為沒有上帝(詩篇10篇4節)。

何西阿簡單而深刻的見解,提醒我們無論順境或逆境上帝都同在,祂也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作為。

「認識上帝」或許意味著,當我們在職場上獲得升遷時,要認識到是上帝賜給我們能力,可以在經費預算內如期完工;當我們購屋的申請被拒絕時,要知道上帝會幫助扶持我們,更相信上帝會讓萬事互相效力,讓我們得益處。

當我們無法進入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時,知道上帝與我們同在,就能在失望中得安慰;在享用晚餐的時刻,因著認識上帝,我們就會記得祂供應了食材與廚房,令我們得著飽足。

當我們認識上帝,就會記得在我們生活中所經歷的大小事、成功或缺憾,祂都與我們同在。

— 夏莉珊

主耶穌,求祢赦免我,因我很容易就忘記祢。
求祢幫助我知道生命中一直有祢同在。


永活的上帝一直都在彰顯祂的作為。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7-29章;彼得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沉默的見證

讀經: 彼得前書2章11-21節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彼得前書2章12節


艾美居住在一個封閉的國家,那裡禁止基督徒公開向人傳福音。艾美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在一所大醫院擔任照顧新生兒的工作。艾美在工作上十分敬業,表現格外出色。這讓許多婦女對她感到好奇,不禁私下問她許多問題,因此讓艾美有機會坦然地與人分享她的基督信仰。

然而,艾美的良好表現卻也遭來部分同事的妒忌,甚至誣告她竊取醫療用品。但艾美的上司並不相信他們的說詞,還好最後醫院查出誰是真正的偷竊者。艾美對整起事件的態度,也讓一些同事想要瞭解她的信仰。艾美的榜樣讓我想起使徒彼得說:「親愛的弟兄啊,……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上帝。」(彼得前書2章11-12節)

若我們願意讓上帝在生命中動工,那麼無論是在家裡、職場或學校,我們的生活態度都能發揮影響力。周遭的人隨時都會看到我們的言行舉止、待人處事。讓我們倚靠上帝,由祂掌管我們的行為和意念,盼望我們能藉此影響那些還未認識主的人,讓他們能因此轉而相信耶穌。

— 歐凱拉

天父,求祢幫助我不論身在何處,
行事為人都能榮耀祢的名。


生命的見證勝過千言萬語。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4-26章;彼得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隨時的幫助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5-26節


[聖靈]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翰福音14章26節


馬迪因脊椎受傷而四肢癱瘓,但他決定要回學校取得企業管理碩士(MBA)學位。馬迪的母親茱蒂幫助他實現了這個目標。在馬迪上的每堂課、每個小組討論,茱蒂都會坐在馬迪身邊,幫他抄筆記和處理相關的技術問題。甚至在領取畢業證書時,她也推著他上台領取文憑。馬迪從母親那裡得到持續和實際的幫助,實現了這原本不可能達成的夢想。

耶穌知道祂離世之後,祂的追隨者也需要像這樣的幫助。當耶穌告訴門徒自己即將離開的時候,祂說他們將會透過聖靈與上帝建立一種新的連結。聖靈將成為他們每時每刻的幫助,指示和教導他們,聖靈要與他們同在,而且還要住在他們裡面(約翰福音14章17、26節)。

耶穌的門徒得著從上帝而來的幫助,那就是聖靈成為他們心裡的力量,使他們在傳揚福音時,能承受那些靠自己而無法面對的種種挑戰。在艱難的時刻,聖靈會讓他們想起,耶穌對他們所說的一切話(26節),例如「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要彼此相愛」,以及「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

你所面對的困難,是否無法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呢?你可以倚靠聖靈隨時的幫助。聖靈會在你裡面工作,讓上帝得著祂應得的榮耀。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透過聖靈隨時幫助扶持我。
在我需要幫助時,求祢讓我能緊緊倚靠聖靈。


我們有聖靈大能的幫助,千萬別說:「我不能!」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2-23章;彼得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一個母親的愛

讀經: 詩篇91篇1-6節


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詩篇91篇15節


舒婷還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由於監護權和其他法律事項的爭執,導致有一段時間她必須住在兒童之家。那時,她被裡頭一些較大的孩子欺負,常感到孤獨和被遺棄。她母親每個月只來看她一次,她父親則幾乎從未現身。然而幾年後,舒婷才由母親的口中得知,儘管兒童之家的規定讓她無法頻繁地去看舒婷,但她每天都會站在柵欄邊上,希望能看到舒婷的身影。她說:「有時,我只是看著妳在花園裡玩,只想知道妳過得好不好。」

舒婷所分享的這個故事,讓我得以一窺上帝的愛。有時在生活的掙扎中,我們也會感到孤獨甚至被遺棄。但知道其實上帝一直看顧著我們,就能心得安慰(詩篇33篇18節)。雖然我們看不見上帝,但祂的確就在那裡。祂像一位慈愛的父親,無論我們往哪裡去,祂的眼目都必看顧。而且與舒婷的母親不同的是,祂還可以隨時為我們行奇事。

詩篇91篇描述上帝能拯救、保守,並托住祂的兒女,顯然祂不僅是避難所或庇護所。當我們行在生命的死蔭幽谷,仍能安心無懼,因為知道全能的主正在看顧我們,並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正如祂說:「我就應允[你];[你]在急難中,我要與[你]同在;我要搭救[你]。」(15節)

— 許文榮

主啊,謝謝祢,因祢應許永遠都會看顧保守我們。


天父永遠在我們身邊。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0-21章;雅各書5章


靈命日糧 : 按自己的能力

讀經: 哥林多後書8章1-12節


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哥林多後書8章12節


朋友在家裡舉辦節日慶祝活動,熱切邀請親朋好友來參加。每個受邀的人都很期待同享盛宴,但他們也希望能提供食物以減輕我朋友的負擔,畢竟要為這麼多人預備餐點的開銷不小。因此,有人帶麵包,有人帶沙拉或小菜。但其中有一位客人經濟拮据,無法準備餐點,卻仍希望能與好友共度這個夜晚,所以她願意幫忙打掃清理我朋友的家以表達謝意。

其實,就算她空手而來也會受到歡迎。但她卻希望為這個聚會盡一份心意,按自己的能力付出時間和精力來整理場地。我想,這正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8章所教導的精髓。哥林多的信徒一直渴望幫助主內肢體,保羅敦促他們要繼續盡力完成。保羅也讚揚他們有懇切願意的心,並說他們甘心樂意地去做,無論多寡都得蒙悅納(12節)。

無論是對人的給予或對上帝的獻上,我們常會跟別人做比較,特別是當我們的能力有限,無法付出更多時更是如此。然而,上帝卻有不同的看法:祂所喜悅的是我們按著自己的能力,甘心樂意地付出。

— 洪可婷

主啊,請幫助我看到祢所賜給我的一切,
雖然從世界的標準來看,這些可能並不多,
但幫助我願意慷慨地付出,惠及他人。


上帝喜悅全心全意的付出,不計多寡。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8-19章;雅各書4章


靈命日糧 : 隱藏的事奉

讀經: 哥林多後書1章8-11節


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哥林多後書1章10-11節


我負責一個龐大的學術計畫,但一直苦惱不知能否在期限內完成。正在擔憂之際,我接連收到三封不同朋友寄給我的鼓勵信函,每封信都提到:「今天禱告時,上帝讓我想到你。」我深感慚愧也深受激勵,因為這些朋友並不知道我所經歷的事,卻主動寫信給我,因此我相信是上帝讓他們成為傳達愛的使者。

使徒保羅在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時,也深信禱告的大能,他相信上帝必繼續搭救他和同工們脫離險境,因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以祈禱幫助他們(哥林多後書1章10-11節)。當上帝回應禱告,將令許多人感謝上帝,因「這恩是藉著許多人的代求而得到的」(11節,新譯本),上帝也因此得著榮耀。

我的朋友和那些支持保羅的信徒,都參與了代禱的事奉,就如章伯斯所說:「代禱乃是隱藏的事奉,會結出使天父得榮耀的果實。」只要我們的心思意念專注於耶穌,就會發現祂正塑造我們,包括教導我們如何禱告。祂將幫助我們為朋友、親人,甚至陌生人真誠地代求,為他們帶來祝福。

上帝是否讓你特別想到某些人,要你為他們代禱呢?

— 潘艾梅

主上帝,感謝祢,
讓我不但能因別人的代禱感受到祢的愛,
也能為人代求,且深知祢必垂聽。


上帝垂聽祂兒女的禱告。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6-17章;雅各書3章


靈命日糧 : 危機變契機

讀經: 腓立比書1章12-18節


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腓立比書1章12節


迦納一座通往泰奇曼市的橋梁被大水沖毀,造成塔諾河對岸新克羅博區的居民受困。艾比亞牧師(Pastor Samuel Appiah)位於泰奇曼市的教會也受到衝擊,聚會人數銳減,因為很多會友都住在新克羅博區,被困在河的對岸無法來聚會。

當此危機發生時,艾比亞牧師正嘗試拓展教會兒童之家的事工,以照顧更多孤兒,於是他為此禱告。隨後,他的教會在對岸的新克羅博地區舉辦戶外聚會,沒多久就有許多人受洗歸主。於是,他們在新克羅博地區建立一間新的教會。此外,新克羅博地區還有空間能照護那些等候安置的孤兒。顯然上帝藉由這次的危機,開拓了福音事工。

當使徒保羅受困失去自由時,他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自哀自嘆,反倒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強而有力地寫道:「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1章12節)。保羅提到,他所受的捆鎖使「御營全軍」都認識了基督(13節),也使其他人能放膽傳講耶穌的福音(14節)。

艾比亞牧師和使徒保羅雖都遭遇阻礙,但卻發現上帝讓他們在危機中開拓新的事工。今日當我們面臨挑戰時,是否也看到上帝正在動工呢?

— 葛庭墨

主啊,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似乎被困在某些情境中,
我們知道祢無處不在,求祢使我們能看見祢。


聖經讓我們知道,上帝在敗壞的世界中行奇事。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4-15章;雅各書2章


靈命日糧 : 智慧的勸阻

讀經: 撒母耳記上25章21-35節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章18節


有一回,我開車90公里到偏遠地區找一位員工。因為有人舉報他冒用公司的名義,而我關心公司的聲譽,所以覺得有必要前去勸他回心轉意,但我知道這需要很大的智慧。

在撒母耳記上25章,有一個人冒著生命危險,前去勸阻未來的以色列王,使他回心轉意,避免了一場血戰。這人便是拿八的妻子亞比該,她丈夫的性情正恰如其名(「拿八」意為「愚頑」)(3、25節)。大衛和跟隨他的人保護了拿八的羊群,拿八卻拒絕依循慣例供應他們的需要(10-11節)。當亞比該得知大衛準備報復,殺害拿八家所有男丁的時候,她知道自己那愚頑的丈夫必不聽勸,就預備求和的禮物,騎驢去見大衛,勸他三思而後行(18-31節)。

亞比該是怎麼辦到的呢?她先讓驢子馱運糧食去滿足大衛和他僕人的需求,補償了對他們的虧欠之後,才對大衛曉之以理。亞比該很有智慧地提醒大衛,上帝對他的呼召,並提到他現在若能抑制報復的衝動,將來上帝使他做王時,就不會因「流無辜人的血」而「心裡不安,覺得良心有虧」(31節)。

或許,你身邊也有人正處於危險邊緣,即將鑄成大錯,不只傷害別人,還可能再也無法服事上帝。上帝是否要你像亞比該一樣,有智慧地勸阻這個人呢?

— 莫麗莎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
知道如何有智慧地以愛心勸誡他人。


跟隨上帝的人,有時必須以愛心說出逆耳忠言。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11-13章;雅各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