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庇護之所

讀經: 路得記2章1-12節


摩押女子路得對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路得記2章2節


我一位坦桑尼亞的朋友路得有一個願望,希望在首都取得一塊荒涼之地。路得瞭解當地一些寡婦的需要,想把這些塵土飛揚的地區變成養雞和種植作物的農場。路得想要幫助窮人的願景,乃是出於她對上帝的愛,同時也是受到同名的聖經人物路得的啟發。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律法允許窮人或外邦人,從田角地邊拾取遺落的莊稼(利未記19章9-10節)。所以聖經中的路得雖然是外邦人,卻能為她自己和她婆婆在田間撿取農作物,作為口糧。路得在近親波阿斯的田裡拾取遺落的麥穗,最後讓自己和拿俄米得到庇護之所。路得每日勤奮地從田邊拾取麥穗,並曉得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握時機,而上帝也祝福她。

我朋友路得的熱情和聖經人物路得的付出,激勵我感謝上帝對窮苦和受壓迫之人的關愛。她們也激發我去尋找途徑幫助社區裡的人,這也是感謝上帝豐富賜予的一種方式。你會如何向人展現上帝的愛來尊崇上帝呢?

— 潘艾梅

主耶穌,祢不願看見有人忍飢挨餓。
求祢讓我們知道,如何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好使我們為祢的榮耀,與人分享祢的愛。


上帝顧念貧窮軟弱的人。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7-8章;以弗所書2章


靈命日糧 : 先問上帝

讀經: 詩篇37篇3-7、23-24節


又要以耶和華為樂,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詩篇37篇4節


記得結婚初期,我常常需要揣測妻子的心意:她會想在家裡享受安靜舒適的晚餐,還是會想去餐館用餐?週末時,她希望我和朋友出去,還是留在家裡陪伴她呢?有一次,我沒有猜測或做任何決定,而是直接問她:「妳想要什麼?」

她溫柔地笑著對我說:「我覺得都可以啊!你願意為我著想,我就很高興了!」

有時,我也很想從上帝那裡得到明確的答案,知道祂要我做什麼,比如祂要我選擇什麼樣的工作。雖然我祈求上帝的引導和閱讀聖經,都沒有得著任何具體的答案,但有一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我要倚靠上帝,又要以祂為樂,並將我的事交託給祂(詩篇37篇3-5節)。

那時我意識到,上帝通常會讓我們自由地去做選擇,前提是我們先尋求上帝的心意,而不是追求滿足自己的喜好。這意味著,對於明顯是錯誤、不討上帝喜悅的選擇,我們都應放棄。因為這些選擇可能是不道德的、不敬虔的,或是會破壞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如果剩下的選項是上帝所喜悅的,我們就可以自由地從中做出選擇。當我們的心以天父上帝為樂,這位慈愛的天父會將你我心裡所求的賜給我們(4節)。

— 許文榮

上帝啊,我願學習讓祢在凡事上居首位。
求祢讓我明白,如何以祢為樂,
使我的心思意念能愈發合乎祢的心意。


你的抉擇能討上帝喜悅嗎?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5-6章;以弗所書1章


靈命日糧 : 不要灰心

讀經: 加拉太書6章1-10節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加拉太書6章9節


有時候,做好事反而會令人灰心喪志。我們可能會疑惑:我出於好意的言語或行為是否有任何意義?最近,我就遇到這樣的事。我寄給朋友一封字斟句酌且滿有誠意的郵件,希望能鼓勵她,沒想到竟得到她憤怒的回應。我頓時感到難過和生氣:她怎麼能誤解我的一片好意呢?

在我衝動地作出回應之前,不禁想到當我們告訴別人耶穌愛他們時,也不一定會看到我們希望的結果,他們也未必會回應。我們存著善意待人,盼望能引導人認識耶穌時,可能會被人拒絕。我們努力付出,溫柔地提醒他人做正確的決定,也可能無人理會。

當我們真誠的付出卻因別人的回應而感到沮喪時,可以來看看加拉太書6章。使徒保羅鼓勵我們要「察驗自己的行為」,也就是細察自己的動機,審視自己的一言一行(1-4節)。當我們如此行,他還鼓勵我們要堅持不懈:「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9-10節)

上帝期盼我們為祂而活,其中也包括「行善」,即傳揚福音,為他人的得救禱告,並將他人的回應和結果交託主。

— 柯愛莉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讓我們從祢的話語中得到激勵,
幫助我們能堅持行善。


我們只需忠心服事,把結果交給上帝。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章;加拉太書6章


靈命日糧 : 跟魚無關

讀經: 約拿書3章10節-4章4節


於是上帝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祂就後悔。-約拿書3章10節


在澳大利亞南昆士蘭的海岸,常看到一頭壯碩的鯨魚,牠是目前唯一被人發現的全白座頭鯨。這超過12公尺的巨型美麗生物十分罕見,以至當地政府特別制定法令來保護牠。

我們知道聖經也提到上帝安排一隻「大魚」,吞下了一個逃跑的先知(約拿書1章17節)。上帝要約拿去尼尼微城傳達審判的信息,但約拿排斥尼尼微人,因他們素來以殘暴著稱,又迫害希伯來人,所以他逃跑了。後來約拿遇到困境,致使他在魚腹中悔改。最後他向尼尼微人宣告上帝的話語,人們就相信,並也願意悔改(3章5-10節)。

很棒的故事,對吧?但它還沒結束,當尼尼微人悔改時,約拿卻生氣地禱告:「耶和華啊,我……豈不是這樣說嗎?我知道祢是有恩典、有憐憫的上帝,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4章2節)。約拿從瀕死中被拯救,心中的憤怒卻不斷增加,甚至求上帝取他的性命(3節)。

約拿書的主題跟魚無關,而是關於我們的人性,以及那位尋找我們的上帝之神性。使徒彼得寫道:「[主]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章9節)。上帝愛殘酷的尼尼微人,祂也愛滿懷怒氣的先知,祂更愛你和我。

— 葛庭墨

天父,我們常認為別人應得懲罰,卻忽略我們也需要
祢的愛和饒恕。求祢幫助我們以愛待人,並傳揚祢的愛。


我們的愛有限,上帝的愛卻是無限。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1-2章;加拉太書5章


靈命日糧 : 許多美事

讀經: 馬可福音14章1-9節


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歐洲知名的藝術家和宣教士莉莉亞絲.綽特(Lilias Trotter)在臨終時看見異象,她看見窗外來了一輛天堂的馬車。據那位為她寫傳記的作家記錄,當時有位朋友問道:「妳看到很多美麗的事物嗎?」她回答說:「是的,很多很多美麗的事物。」

莉莉亞絲的臨終之言反映了上帝在她生命中的工作。上帝不僅讓她在臨終前得見美麗的事物,更透過她的一生彰顯上帝的美善。她雖是位天才藝術家,卻選擇前往阿爾及利亞宣教,服事耶穌。當她選擇傳道而離開藝術領域時,指導過她的著名畫家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曾說:「這實在太可惜了!」

同樣地,當耶穌在長大痳瘋的西門家裡,有個女人拿著玉瓶,把真哪噠香膏澆在耶穌頭上,有些人就覺得實在太可惜了。他們認為這相當於一年工資的昂貴香膏,應該拿去賙濟窮人。但耶穌卻稱讚這個女人敬虔的奉獻,說:「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馬可福音14章6節)

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以選擇顯揚基督的生命,讓世人看見上帝的美善。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會感到惋惜或浪費,然而讓我們繼續甘心服事耶穌,盼望耶穌也稱讚我們為祂做了許多美事。

— 歐凱拉

親愛的天父,求祢讓我能為祢做許多美事,
以表達我對祢的愛。


願我們的生命展現上帝的美好。



全年讀經:
雅歌6-8章;加拉太書4章


靈命日糧 : 行上帝之路

讀經: 以賽亞書30章15-21節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以賽亞書30章21節


我拍拍兒子的肩膀說:「我們要往這邊走!」我帶領他穿過人群,好追上走在前面的妻子和女兒。當我們全家人在遊樂園玩的這一整天,我經常都需要這樣提醒他。兒子愈發疲憊,就愈發容易分心,這使我不禁十分納悶:為什麼他就是不能緊跟著家人呢?

這也讓我想起:我不也是經常犯相同的錯誤?我又何嘗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屢屢不順服上帝,偏離了祂的道路呢?

我想起上帝藉著先知以賽亞對以色列百姓說:「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以賽亞書30章21節)。在這之前,上帝責備了百姓的悖逆,但上帝也讓他們明白,他們若離棄自己的道路,並願全心信靠上帝的能力(15節),上帝就應許要向他們大施慈愛與憐憫(18節)。

上帝應許藉著聖靈引導我們,這是祂表明慈愛的一種方式。當我們向上帝傾訴心中的想望,在禱告中尋求祂的心意時,聖靈就會引導我們。感謝上帝一天天、一步步耐心地引領我們,盼望你我願意信靠祂,並願聆聽祂的聲音。

— 何安德

天父,祢應許必引領我們面對生活中的起落與抉擇。
求祢幫助我們,能信靠祢、跟隨祢,
並能仔細聆聽祢的慈聲引導。


上帝必耐心指引前路,你我只管相信聽從。



全年讀經:
雅歌4-5章;加拉太書3章


靈命日糧 : 聽從良言

讀經: 馬太福音18章15-20節


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雅各書5章20節


鄰家的一位哥哥關切地對他的小弟說:「你必須聽我的,我是你哥哥!」對於不聽勸告的弟弟,這位當哥哥的很不放心。年齡較大的兄長顯然能夠在當時的情況中,作出更為準確的判斷。

我們是否也曾拒絕弟兄姐妹明智的勸告呢?如果你曾因拒絕靈命成熟的人所給予的忠告,而必須承擔所帶來的後果,要知道許多人也和你一樣。

普世的基督徒因共同的信仰,形成了一個屬靈的大家庭,這就是基督徒擁有的一個資源。在這個家庭中,有許多靈命成熟的基督徒,他們愛上帝,並與弟兄姐妹彼此相愛。有時,我們就像我的鄰家小弟一樣,也需要別人的忠告或指正,使我們重回正軌。特別是當我們得罪人,或有人冒犯我們的時候,更是如此。要作正確的回應雖不容易,但耶穌在馬太福音18章15-20節教導我們,當這個屬靈的大家庭發生糾紛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還好,慈愛的天父安排了許多人在你我的生命中,樂意幫助我們尊榮上帝並尊重他人。我們若願聽從良言,屬靈的大家庭就能越來越和諧(15節)。

— 簡恩德

天父,我們感謝祢將我們安置在屬靈的家中。
幫助我們藉著屬靈信徒的智慧言語及敬虔行為,
從而學習並成長。


聽取屬靈信徒的良言,能讓人智慧增長。



全年讀經:
雅歌1-3章;加拉太書2章


靈命日糧 : 鼓勵

讀經: 使徒行傳9章26-31節


惟有巴拿巴接待[掃羅],領去見使徒。-使徒行傳9章27節


在2010年有部電影《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講述喬治六世在兄長放棄王位之後,意外成為英國國王。在瀕臨二戰爆發之際,政府官員因看到電台廣播對人民的影響與日俱增,因此熱切盼望能擁有一位極具演說能力的領導人,但國王卻為著口吃的問題而苦苦掙扎。

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對喬治六世妻子伊麗莎白的形象刻畫。在喬治六世努力克服口吃的過程中,伊莉莎白總是不斷地予以鼓勵。她堅定不移的愛與支持,讓喬治克服了口吃的障礙,且在二戰期間勝任統治國家之責。

聖經也屢屢提到一些人在他人面對艱難的環境時,給予支持和鼓勵,如:亞倫和戶珥在爭戰中扶持摩西(出埃及記17章8-16節);伊利沙伯安慰鼓勵她懷孕的親戚馬利亞(路加福音1章42-45節)。

保羅歸信基督後,也需要巴拿巴(意為「安慰者」)的支持。巴拿巴在信徒懼怕保羅時,不顧自己的名聲為保羅作見證(使徒行傳9章27節)。他的認可對保羅能受到初代教會的接納至關重要,後來他還成為保羅宣教之旅的同工(14章)。儘管險阻重重,他們仍齊心宣揚福音。

聖經也教導我們,要「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1節),特別是當他人正面臨艱難困境之時,盼望你我都能熱切地予以鼓勵和扶持。

— 夏莉珊


朋友的鼓勵能帶來希望和力量。



全年讀經:
傳道書10-12章;加拉太書1章


靈命日糧 : 出人意表

讀經: 列王紀上19章1-12節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9節


在1986年,年僅5歲的萊文.梅利特(Levan Merritt)在英國澤西島的動物園裡,從6公尺高的觀賞台掉到大猩猩的園子裡。正當他父母和路人大聲呼救時,一隻名叫珍寶的成年雄性大猩猩走過去保護昏迷不醒的萊文,並輕撫萊文的背部。等到萊文清醒放聲大哭時,動物園的管理員與救護人員也趕到現場救援,珍寶則帶著其他大猩猩回到圍欄裡。三十多年後,萊文仍時常提到珍寶這溫柔的巨人,就像是守護天使,以出人意表的舉止保護他,並徹底改變了他對大猩猩的觀感。

先知以利亞也原以為,上帝會以某種形式施展作為,但這位萬神之神卻藉由崩山碎石的疾風、強烈的地震和猛烈的火焰,讓他明白上帝的作為常是出人意表。上帝隨後以輕柔微聲表明祂的心意,並顯明祂的同在(列王紀上19章11-12節)。

以利亞雖曾見過上帝的大能(18章38-39節),但他卻沒有真正明白,上帝期盼人們所認識的祂,不只是一位大而可畏的神明(19章10、14節)。

最後,上帝這輕柔微聲的意義,終於在耶穌的溫柔大能中完整呈現,祂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9節)。接著祂默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展現了愛我們的上帝那出人意表的憐憫作為。

— 狄馬汀

天父,求祢讓我們從祢的微聲及耶穌的作為,得著勇氣。
憐憫我們常無法看見在祢大能背後的大愛。


若我們只需要微聲,上帝就會輕聲回應。



全年讀經:
傳道書7-9章;哥林多後書13章


靈命日糧 : 盼望何處尋

讀經: 羅馬書5章1-11節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章5節


莎莎經過多年與毒癮奮戰,終於戒毒成功。為了幫助別人戒除毒癮,她開始在所居住的城市各處,留下不具名的紙條,有時是壓在汽車擋風玻璃的雨刷下面,有時是黏貼在公園的電線桿上。過去莎莎曾四處找尋能帶給她希望的事物,而今她也到處留下能幫助人找到盼望的紙條,她的其中一張紙條寫道:「滿滿的愛,燃起希望!」

耶穌帶給世人的,不正是以愛燃起希望嗎?祂讓我們在每個新的一天,都能得著祂的愛,並以祂的愛帶給你我盼望,讓我們滿有能力。耶穌的愛不是一點一滴地慢慢給我們,而是從祂心中源源不絕地湧流出來,豐豐富富地傾注在你我的心田裡,聖經說:「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章5節)。上帝藉由我們所遭遇的困境,讓我們學會忍耐,並培養我們的品格,好使我們得著豐盛、充滿盼望的生命(3-4節)。即便我們遠離祂,祂仍然愛著我們(6-8節)。

你正在找尋盼望的記號嗎?耶穌正在邀請我們與祂建立關係,祂要以愛燃起你我的希望。祂永不止息的愛能讓我們得著渴盼的豐盛人生。

— 施安妮

上帝啊,感謝祢以滿滿的愛澆灌我,
懇求祢,使我在祢裡面得著滿足,
且滿心相信祢在我生命中所成就的一切。


人生有盼望就不會茫無目標。



全年讀經:
傳道書4-6章;哥林多後書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