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建在磐石上

讀經: 路加福音6章46-49節


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路加福音6章48節


朋友住了好幾年的房子牆上出現了裂縫,窗戶也不能開啟,我朋友才驚覺客廳正在下沉,原來增建的客廳並沒有地基。若要改善惡劣的屋況,就必須花好幾個月的時間,讓建築工人奠定新的地基。

工程完成之後,我去探訪他們,牆壁已沒有裂縫,窗戶也可以打開,從外觀上雖看不出有什麼區別,但我明白堅實的地基是多麼重要。

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

耶穌以聰明人和愚昧人建造房子的比喻,說明不聽從祂話語的愚蠢(路加福音6章46-49節)。那些聆聽並遵行祂話語的人,就像在堅實的地基上建造房屋,但那些聽到卻無視耶穌話語的人,便正好相反。耶穌讓聽從祂話語的人清楚知道,當風暴來臨時,他們的房子仍屹立不倒,他們的信心也不會動搖。

我們可以確定,當我們聽從耶穌的話語時,祂會為我們的生命奠定堅實的根基。我們可以藉著閱讀聖經、祈禱和向其他基督徒學習,讓自己更加愛祂。那麼,當我們面對人生的風暴,無論是背叛、痛苦還是失望,也無須害怕,因我們的基礎是堅實的。我們的救主定會提供你我所需要的支援。

— 潘艾梅

主上帝啊,我願把我的房子建在磐石上。
求祢讓我明白,堅實的基礎乃在於祢,
祢的話語能賜給我智慧和力量。


聽從耶穌的教導,奠定生命的基礎。



全年讀經:
詩篇129-131篇;哥林多前書11章1-16節


靈命日糧 : 你愛我嗎?

讀經: 瑪拉基書1章1-5節


祢在何事上愛我們呢?-瑪拉基書1章2節


我在十幾歲時,經歷了一個典型的叛逆時期,極力反抗母親的權威。父親在我進入青春期前就已經過世,所以我母親必須獨力撫養我,並面對青春期孩子隨時帶來的衝擊。

記得那時,我認為母親根本不讓我有任何休閒娛樂,甚至覺得她並不愛我,因為她經常對我說:「不行!」回頭一看才明白,她會反對我去參加那些不適合我的活動,正是因為她愛我。

當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時,他們也質疑上帝並不愛他們。其實,上帝是藉著此事來糾正以色列民對祂持續的背叛。之後,上帝派先知瑪拉基對他們說話,且一開始就說:「我愛你們」(瑪拉基書1章2節,新譯本)。以色列民滿懷疑竇地詢問上帝如何愛他們,好像在說:「真的嗎?」但上帝透過瑪拉基提醒他們,上帝已顯明祂的愛,就是祂揀選了以色列民,而沒有選擇以東人。

相信我們都曾經歷過生命中艱難的歲月,在艱困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質疑上帝對我們的愛。讓我們回想一下,上帝過去如何藉諸般途徑向我們展現祂永恆的愛。當我們停下來並仔細思想祂的美善,就會明白祂確實是一位慈愛的父親。

— 洪可婷

主啊,在我人生的旅程中,祢已向我表明
溫柔的關懷,在艱難的歲月中祢伴我同行。
求祢幫助我,永遠記得祢的愛。


天父會糾正我們,也會安慰我們。



全年讀經:
詩篇126-128篇;哥林多前書10章19-33節


靈命日糧 : 學習信靠

讀經: 馬太福音6章25-34節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


在我的青少年時期,每當母親鼓勵我要有信心時,她總是說﹕「要信靠上帝,祂必看顧你。」有時,我會反駁說﹕「媽媽,哪有那麼簡單!妳沒聽過『天助自助者』嗎?」

然而,我們在聖經中找不到「天助自助者」這句話。相反地,聖經教導我們可以倚靠上帝供應我們日常的需要。耶穌告訴我們﹕「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馬太福音6章26-27節)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謀生的技能和「自助的能力」,都是天父所賜的恩典,祂對我們的愛與重視遠遠超過我們的理解。

在母親晚年時,阿茲海默症雖奪走了她的思考能力和記憶,但她對上帝的信心仍然堅定。她曾在我們家住了一段時間,那時我親眼看到上帝如何出人意料地供應她的需要,也更讓我明白她一直以來對我的教導都是對的。母親並不擔憂,只將自己全然交託在上帝手裡,因上帝已應許會細心看顧她。上帝的確顯明了祂的信實。

— 龐雅各

慈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相信祢在今天、
明天並直到永遠都會看顧著我!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上帝掌管明天。



全年讀經:
詩篇123-125篇;哥林多前書10章1-18節


靈命日糧 : 經常事奉

讀經: 但以理書6章10-22節


你所常事奉的上帝能救你脫離獅子嗎?-但以理書6章20節


教育心理學家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在探討如何培養年輕人的才能時,以120位傑出精英的童年作為研究,當中包括運動員、藝術家和學者。他發現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長期進行密集式的練習。

布魯姆的研究顯示,我們生命中任何範疇的發展都需要有紀律。同樣地,在與上帝同行的過程中,培養有紀律的屬靈生活習慣,定時親近上帝,是讓我們信心成長的一種方式。

但以理將親近上帝視為首要之務,並持之以恆,為我們樹立了美好的榜樣。但以理在年輕時,就作了謹慎而明智的決定(1章8節)。他也天天親近上帝,「禱告感謝」(6章10節)。他常常尋求上帝,使周遭的人能輕易看出他是屬上帝的人,像大利烏王就稱但以理為「永生上帝的僕人」(20節),並曾兩次提到他是「常」事奉上帝的人(16、20節)。

我們都像但以理一樣,極需上帝的同在。上帝會在我們心裡動工,以至讓我們渴慕與祂親近,這是多麼美好啊!(腓立比書2章13節) 所以讓我們每天都來親近上帝,相信你我會越來越認識這位救主,並且讓主的愛從我們心中滿溢流露出來(1章9-11節) 。

— 歐凱拉

天父,感謝祢,讓我們有此殊榮能事奉祢。
求祢幫助我能定時親近祢,使我能更深地認識祢。


親近上帝能改變我們的生命。



全年讀經:
詩篇120-122篇;哥林多前書9章


靈命日糧 : 別這麼認定

讀經: 加拉太書2章11-16節


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加拉太書2章11節


在討論如何與人和好時,有人說了一句很有智慧的話﹕「不要認定一個人永不會改變。」他觀察到我們常會只記得別人的過錯,卻不給他們改過的機會。

在門徒彼得的生命中,有很多次耶穌都能這樣認定他,但耶穌從未如此。彼得曾衝動地要「糾正」耶穌,受到耶穌嚴厲地斥責(馬太福音16章21-23節) ;眾所皆知,彼得曾三次不認主(約翰福音18章15-27節) ,直到耶穌將他挽回(21章15-19節) 。彼得還曾加深了教會內的種族隔閡。

事情的發生是因為彼得(又名磯法)疏遠外邦人,不與他們往來(加拉太書2章11-12節)。那時彼得剛開始與外邦的信徒一同吃飯往來,然而,當一些猶太人到達時,彼得就立即避開未受割禮的外邦人,因為那些猶太人堅持歸信基督的人必須受割禮。這讓當時的信徒陷入重回摩西律法的危機,保羅嚴厲指責彼得的虛偽行為(13節)。後來,因著保羅敢於直斥其非,問題得以解決,彼得也秉持上帝要使眾人合一的態度,繼續事奉上帝。

不要認定一個人永遠都是那麼糟糕。我們可以靠著上帝的恩典,互相接納,彼此學習,在必要時互相指正提醒,並在祂的愛中一同成長。

— 葛庭墨

主啊,幫助我們親近祢,好讓我們與主內肢體更加親近。
求祢保守教會合一,除去祢兒女之間的分歧與不信任。


指正別人是要造就他,而不是要令他難堪。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89-176節;哥林多前書8章


靈命日糧 : 慷慨獻上

讀經: 歷代志上29章1-14節


萬物都從祢而來,我們把從祢而得的獻給祢。-歷代志上29章14節


在回顧了上帝在我們教會所成就的一切之後,教會領袖們向會眾提議興建一座新的健身中心,以服事我們的社區。他們也表明率先簽下認捐卡,為這項工程奉獻。雖然我也為這項計畫而禱告,但剛開始時,心中卻因為自私而不太情願,因為我不想在例行的奉獻以外再付出更多,但我和丈夫仍然為工程的進展禱告。後來回想起上帝是如何不斷地供應我們時,我們決定每月固定為此計畫奉獻。最後,教會成員齊心協力的奉獻,負擔了健身中心的費用。

從我們啟用健身中心投入社區事工以來,上帝多方使用它進行了各項社區活動,我們十分感恩,同時也使我想到慷慨奉獻的大衛王。雖然上帝沒有讓他建造聖殿,但大衛卻為這項工程傾注一切的資源(歷代志上29章1-5節),就連他手下的首領與他們所服事的百姓也都樂意奉獻(6-9節)。大衛王承認他們所獻的一切都來自於上帝,因上帝創造和維繫萬有,並統管一切(10-16節)。

當我們領悟到萬有都是屬於上帝的時候,就能為了別人的益處,而願意心存感恩,慷慨且忠心地奉獻。我們也能確信主必供應一切,祂甚至會在我們有需要時,透過別人慷慨的饋贈,讓我們得著供應。

— 鄧書琪

主啊,當我們甘心、無私地全然將一切奉獻給祢,
求祢幫助我們記得一切本都屬於祢。


人如何慷慨給予,都遠不及已將萬物賜給我們的上帝。



全年讀經:
詩篇119篇1-88節;哥林多前書7章20-40節


靈命日糧 : 看見耶穌

讀經: 約翰福音12章20-26節


他們來到……腓力那裡,請求他,說:「先生,我們想見耶穌。」-約翰福音12章21節,新譯本


在一場告別式中帶領禱告時,我從講台往下看,正好瞥見一面黃銅壁飾上寫著約翰福音12章21節的話:「先生,我們想見耶穌。」我心想,這節經文實在貼切,因為我們淚中帶笑告別的這位姐妹,從她的身上我們看見了耶穌。她一生雖飽經挑戰與失望,但卻從未放棄對基督的信靠。正因為上帝的靈住在她裡面,我們才能從她身上看見耶穌。

據約翰福音描述,在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之後(參閱約翰福音12章12-16節),有些希臘人來見耶穌的門徒腓力,請求他說:「先生,我們想見耶穌」(21節)。他們或許對耶穌所行的醫治與神蹟感到好奇,但由於他們不是猶太人,因此不能進入聖殿的內院。當耶穌知道了他們的請求,便宣告祂得榮耀的時刻到了(23節)。此言之意是祂將為眾人的罪而受死,不僅為了猶太人,而且也為了外邦人(也就是20節提到的希臘人),所以到那時,他們將能看見耶穌。

在耶穌被釘死之後,祂差遣聖靈住在信徒心中(14章16-17節)。因此,當我們愛耶穌、服事祂時,我們就會看見祂活在我們的生命中。而更奇妙的是,我們身邊的人也會因此看見耶穌!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祢來內住我心,使我驚嘆也深感不配。
求祢幫助我,今日能與周遭的朋友分享這份奇妙的禮物。


從基督徒的生命,我們能看見耶穌。



全年讀經:
詩篇116-118篇;哥林多前書7章1-19節


靈命日糧 : 恆久的喜樂

讀經: 詩篇34篇1-14節


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要離惡行善。-詩篇34篇12、14節


我們常聽人說,快樂就是隨心所欲。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這樣的人生觀只會帶來空虛愁煩和心碎。

詩人奧登(W. H. Auden)觀察那些試圖以尋歡作樂逃避現實的人,他描述這些人「迷失在陰森的樹林,如懼怕黑夜的孩子,從未得到快樂也無良善」。

詩人大衛卻唱出了醫治恐懼和不快樂的良方:「我曾尋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救我脫離了一切的恐懼」(詩篇34篇4節)。真正的喜樂是照著上帝的心意而行,這是我們每天都可以驗證的真理。大衛寫道:「凡仰望祂的,便有光榮」(5節)。只要你願意親身體驗,自然就會明白,就像大衛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8節)

人們常說:「眼見為憑。」這是我們理解世事的法則,只要能證明給我看,我就相信。但上帝卻反其道而行,祂告訴我們先相信才能看見,要先「嘗嘗……便知道」。

我們要相信上帝的話。聽見祂的吩咐就立刻遵行,你將體驗祂的話是何等真實。祂將賜你恩典去做合祂心意的事,不僅如此,祂更將祂自己白白地賜給我們,有了祂這美善的源頭,我們就有恆久的喜樂。

— 羅大衛

主啊,有時我們需要禱告說:
「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求祢幫助我們,藉由去做祢所吩咐的事,更加信靠祢。


遵行主言,喜樂湧流。



全年讀經:
詩篇113-115篇;哥林多前書6章


靈命日糧 : 呵護備至

讀經: 創世記3章1-13節


耶和華上帝為亞當和他妻子用皮子做衣服,給他們穿。-創世記3章21節


我年幼的孫兒們喜歡自己穿衣穿鞋。有時候他們會把襯衫前後穿反了,年紀更小一點的還常把鞋子穿錯腳。通常我都不忍心告訴他們,而且我也覺得他們這個天真的樣子,特別可愛。

我喜歡透過他們的眼光去看世界。對他們來說,每件事都很新奇。無論是走在傾倒的樹幹旁、偷窺烏龜在圓木上做日光浴,或是興高采烈地看著消防車呼嘯而過,這世界似乎無奇不有。然而,我也知道年幼的孫兒們並非全然天真無邪。他們可以編出成打的藉口,來解釋晚上為何不乖乖睡覺,搶玩具時也絕不手軟,但我仍深愛著他們。

我想,上帝創造的人類祖先亞當和夏娃,可能也像我這些孫兒一樣。他們與上帝在園中同行,眼中所見必定也是處處新奇。但有一天他們恣意妄行,竟吃了那不可吃的樹上所結的果子(創世記2章15-17節,3章6節)。他們的悖逆隨即衍生出謊言與相互指責(3章8-13節)。

然而,上帝依然愛他們,並對他們呵護備至。祂犧牲動物的生命,用毛皮做衣服給他們穿(21節),正如後來祂為了拯救世上一切罪人而犧牲祂的愛子(約翰福音3章16節) 。祂愛我們如此深切!

— 柯愛莉

親愛的主,儘管我們犯罪,感謝祢仍愛我們,
並為我們預備救恩,使我們得以永遠與祢同住!


耶穌深愛我們,甚至為你我眾罪犧牲自己。



全年讀經:
詩篇110-112篇;哥林多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看見天家

讀經: 路加福音23章44-48節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做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章12節


我小時候最早學會的一段禱告文是:「現在我躺下睡覺,求主守護我的靈魂……。」這段禱告文是父母親教我的,我也在兒女年幼時教他們這樣禱告。記得我在孩提時期,每晚透過這樣的睡前禱告,將自己交託在上帝手裡,我就能安然入睡。

在詩篇這禱告的書卷裡,也收錄了相似的禱告文。有些聖經學者認為,詩篇31篇5節中「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這句話,就是在耶穌時代父母教導孩童的睡前禱告文。

或許你已察覺到,這句禱告詞也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的呼喊。只是耶穌另加了:「父啊」(路加福音23章46節)。耶穌在斷氣之前如此禱告,顯明祂與天父之間親密的關係,也向信徒指出那將來與祂同住的天家(約翰福音14章3節) 。

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讓你我能奇妙地藉著祂成為天父的兒女。想到耶穌因為愛我們而犧牲,讓我們可以得到上帝的眷顧而成為祂的兒女,我們的心中就得安慰。我們可以坦然安睡,因為天父必看顧我們,而且祂也應許會讓你我甦醒,與祂同享永恆的生命(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4節) 。

— 龐雅各

主耶穌,謝謝祢透過十字架賜給我赦罪之恩。
求祢幫助我,能遠離罪惡並一心跟隨祢,直到回歸天家。


在耶穌裡,全新的早晨將迎接我們!



全年讀經:
詩篇107-109篇;哥林多前書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