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罪人如我

讀經: 路加福音15章1-7節


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路加福音15章2節


我有一位朋友名叫佑彤,她曾經跟我談到,她決志信主的經過。

其實,佑彤一直對宗教不感興趣。但在一個星期日的早上,她走進了她家附近的一間教會,希望她空虛的心靈能夠得著滿足。當天牧師選讀的經文是路加福音15章1-2節﹕「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當時,佑彤聽到牧師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佑彤)他們吃飯。」她立即在座位上端正坐好!過後,她知道自己誤解了牧師的意思,但那句話卻在她的腦海盤旋,就是耶穌接待罪人,這罪人也包括了佑彤。當日下午,她決定「親近」耶穌,聆聽祂的話語。於是,她開始閱讀福音書,並且很快就決志信主、跟隨主。

耶穌與惡貫滿盈的罪人一同吃飯,震驚了當時的宗教人士,因為他們的律例乃是禁止與這些人互動。耶穌沒有理會他們添加的規條,也不計算人有多少罪惡,祂接納窮困潦倒的人,招聚他們到祂這裡來。

直到如今,耶穌仍然接納罪人,也接納你。

— 羅大衛

天父,我們感謝祢,藉著耶穌偉大的愛,
接納我們這些遭人離棄、道德上有瑕疵的人,
使我們能坦然無懼、滿心喜樂地來親近祢。


迷失的,祂會尋找;犯罪的,祂仍接納;破碎的,祂會保守。



全年讀經:
詩篇54-56篇;羅馬書3章


靈命日糧 : 勝過挑戰

讀經: 尼希米記6章1-9、15節


以祿月二十五日,城牆修完了,共修了五十二天。-尼希米記6章15節


我和一些朋友每個月都會相聚,彼此提醒要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我朋友瑪莉在年初時,便希望在年底前能更換飯廳座椅的椅墊。在11月的聚會中,她風趣地描述了事情的進展,說:「我花了10個月又2個小時才把椅墊弄好。」由於找不到所需的材料,再加上繁重的工作和照顧家中的幼兒,她總是抽不出時間更換椅墊。直到最後她下定決心,結果只用2小時就更換了所有的椅墊。

上帝呼召尼希米去完成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即重建耶路撒冷那毀壞了150年的城牆(尼希米記2章3-5、12節)。當尼希米帶領百姓修建城牆時,他們歷盡嘲諷、攻擊和攪擾,以及罪的引誘(4章3、8節,6章10-12節)。但上帝使他們毫不動搖,下定決心專心修築城牆,只用了52天便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要勝過這樣的挑戰,不能單靠個人追求實現目標的意志。尼希米能夠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是因為他知道是上帝揀選他去完成這個任務。他的使命感激勵百姓願意排除萬難來跟從他。當上帝差派我們去完成一項任務時,無論是修復關係,或是與人分享祂在我們生命中所做的一切,不論在過程中會遇到任何挑戰,祂必會賜給我們所需的才能和力量,讓我們可以繼續努力去完成祂所託付的任務。

— 洪可婷

主啊,求祢加給我力量,讓我能堅持不懈地完成
祢所託付的任務,願我手所作的能使祢得著榮耀。


上帝會裝備我們克服重重困難,以完成祂所交付我們的任務。



全年讀經:
詩篇51-53篇;羅馬書2章


靈命日糧 : 哀傷中的盼望

讀經: 路加福音24章13-32節


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祂來。忽然耶穌不見了。-路加福音24章31節


在十九歲那年,我有一位好朋友在車禍中喪生,在隨後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當中,我感到無盡的哀傷。失去了這麼年輕又優秀的朋友,極度的傷痛蒙蔽了我的眼目,使我渾然不見周遭的事物。悲慟更遮蔽了我,讓我根本就看不見上帝。

路加福音24章記載兩個門徒在耶穌受難後,感到困惑和心碎,他們甚至沒有發現復活的主正與他們同行,並向他們講述救主必須受死並復活的聖經真理。直到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他們才認出祂就是耶穌(30-31節)。雖然門徒在耶穌受難時,經歷過死亡帶來的恐懼和不安,但藉著耶穌從死裡復活,上帝讓門徒再一次得著盼望。

我們像那些門徒一樣,有時也會因困惑和哀傷而消沉,但我們可以確信耶穌永遠活著,至今仍在世上和在我們裡面動工,這個真理能為你我帶來盼望和安慰。雖然我們仍會面對哀傷和苦難,但在無止盡的傷痛中,我們可以邀請基督與我們同行。耶穌是世界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 ,祂能帶來盼望,照亮你我心中的陰霾。

— 潘艾梅

主上帝啊,感謝祢,因祢是黑暗中的亮光。
當我憂傷困惑時,祢為我帶來盼望。
求祢幫助我,能看見祢的榮耀。


在悲痛哀傷中,我們能在耶穌裡得到盼望。



全年讀經:
詩篇49-50篇;羅馬書1章


靈命日糧 : 餅和石頭

讀經: 馬太福音7章7-11節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嗎?-馬太福音7章11節


有些問題總是需要爸爸親自出馬。例如,最近我的孩子們發現蜜蜂在我們家前廊的裂縫中築巢。於是,我以殺蟲劑作為武器前去作戰。

我被螫到了,一共五次。我當然不喜歡被螫,但更不願妻兒被螫傷。保護家人的安危是我最重要的職責。孩子看到危機會來找我處理,因為他們相信我會保護他們免於傷害。

在馬太福音7章,耶穌也教導我們將各樣的需要帶到上帝面前(7節),要相信祂會回應我們的祈求。耶穌以父母為例,對此詳加解釋:「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9-10節)對愛子心切的父母而言,答案是清楚不過的。但耶穌仍繼續講述,提醒我們不要對天父仁慈的良善失去信心,祂說:「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嗎?」(11節)

我自認為非常疼愛孩子。但耶穌應許我們,地上最偉大的父愛在上帝對我們的愛面前,也黯然失色。

— 何安德

天父,感謝祢愛我們遠超過世上最偉大的父親。
求祢幫助我們,能按耶穌的教導不住地禱告,
將我們心中的想望全然交託給祢。


我們的一切所需,都可以倚靠天父。



全年讀經:
詩篇46-48篇;使徒行傳28章


靈命日糧 : 愛的表達

讀經: 哥林多後書9章6-15節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哥林多後書9章11節


每逢結婚紀念日,丈夫阿倫就會送我一大束鮮花。當他因公司重組而被解僱時,我以為他應該不會如此奢侈地傳情達意。沒想到在我們結婚十九周年紀念日當天,一束色彩豔麗的鮮花在餐桌上迎接我。原來阿倫為了要延續這項傳統,每個月都會存點錢,以便能繼續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情意。

我丈夫的仔細規畫展現出他的慷慨大方,而使徒保羅鼓勵哥林多教會積極去行的便是類似這樣的慷慨。保羅讚許他們立志奉獻的心(哥林多後書9章2、5節),並提醒他們,上帝喜悅慷慨樂意的付出(6-7節)。畢竟,我們再怎麼付出,都不會超過那位慈愛供應我們的上帝,祂總是預備供應我們一切所需(8-10節)。

我們都可以慷慨待人,不拘是什麼方式,餽贈、施捨或是關懷,因為上帝滿足我們所有物質上、情感上及靈裡的需要(11節)。當我們給予,便是對上帝的賜予表達感謝。我們更可藉此激勵別人讚美上帝,並促使他們願意與人分享上帝的賜予(12-13節)。慷慨地付出就是大方地表達愛與感謝,也展現了我們對上帝的信心,相信祂必會供應祂所有的子民。

— 鄧書琪

主,求祢幫助我們信靠祢豐盛的愛和慷慨地賞賜。
主啊,感謝祢,因祢信實地賜予我們,
使我們也能給予別人。


慷慨地付出顯明相信上帝愛和信實的供應。



全年讀經:
詩篇43-45篇;使徒行傳27章27-44節


靈命日糧 : 無私的服事

讀經: 以賽亞書58章6-12節


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以賽亞書58章10節


有一小群人站在那裡,在他們身邊的草地上,那棵倒著的大樹顯得無比巨大。一位老太太扶著拐杖,述說前一晚猛烈的風暴吹倒了她家雄偉的老榆樹。她還激動地說:「更糟的是,還毀了我寶貝的石牆。這片牆是我剛結婚的時候,我丈夫親自砌築起來的。我丈夫和我都很寶貴這片牆!但現在牆毀了,就像我丈夫也不在了。」

隔天早上,她看見窗外樹木工人清理倒下的樹時,臉上展露出微笑。因為她透過層層枝椏,看到有兩個人和一個幫她剪草的男孩,正在小心翼翼地測量和重建她心愛的石牆!

先知以賽亞講論上帝所喜悅的服事,就是付出行動使周遭的人喜樂,就像這些修牆工人為這位老太太所做的一樣。今天閱讀的這段經文教導我們,上帝看重無私的服事,更甚於空洞的宗教儀式。事實上,上帝兒女無私的服事會得著祂雙向的賜福。首先,上帝用我們甘心的服事讓受壓迫和有需要的人得幫助(以賽亞書58章7-10節)。接著,上帝會尊榮服事的人,讓他們在祂的國度中成為多人的祝福(11-12節)。今天,你會如何服事呢?

— 紀藍迪

感謝天父,祢藉由別人的服事使我們的心喜樂,
感謝祢也讓我們有機會如此行!


無私的服事使上帝得榮耀。



全年讀經:
詩篇40-42篇;使徒行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 完美的缺陷

讀經: 以弗所書3章8-19節


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以弗所書3章16節


在大學時,有位教授看到我為了追求完美而耽延,便給了我明智的建議:「千萬不要讓完美阻礙成長。」他認為一味地追求完美的表現,會使我們因懼怕失敗而停滯不前。但若能坦然接受自己所做的並非完美,就能自由地繼續成長。

使徒保羅給了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我們為何無須憑己力追求完美,因為這會使你我忘了我們需要基督。

保羅也是好不容易才有這番深刻的領悟。他多年努力完全遵守上帝的律法,直到遇見耶穌後,這心態才有所改變(加拉太書1章11-16節) 。保羅終於明白,若憑自己的努力就能在上帝面前成為完全、成為義人,那基督就白白地死了(2章21節) 。只有放掉、棄絕依靠自我,才能經歷基督在他裡面活著(20節) 。只有在自己的不完美中,才能經歷上帝完美的大能。

這不是說,我們可以繼續犯罪(17節) ,而是說我們不應憑自己的力量試圖使靈命有所成長(20節)。

人的一生總是未臻完美。但若我們謙卑地承認自己時刻需要那唯一完美的耶穌,祂就會住在我們心裡(以弗所書3章17節)。在祂裡面,我們就能自由地成長,在祂遠超過人所能理解的愛中越發長進(19節)。

— 白茉妮

主啊,我們常捨棄有祢同在的喜樂和自由,
挑起依靠自己的重擔。求祢幫助我們能謙卑地倚靠祢。


讓我們在耶穌的愛和真理中自由地成長吧!



全年讀經: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靈命日糧 : 耶穌知道

讀經: 馬可福音8章22-26節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眾人都希奇祂的教訓。-馬太福音7章28節


我有些朋友患病經過治療之後,並未完全得到康復,仍因一些併發症而飽受痛苦。有些朋友雖然已經戒除成癮,但心靈仍飽受煎熬,失去自信和厭惡自己。我很納悶,為什麼上帝不完全醫好他們,一勞永逸地讓他們痊癒呢?

在馬可福音8章22-26節,記載了耶穌治癒一個天生瞎眼的人。耶穌先領他到村外,吐唾沫在他眼睛上,並「按手在他身上」。隨後,這人說他看見人「好像樹木,並且行走」。於是,耶穌再次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就「樣樣都看得清楚了」。

耶穌在世上傳道時,祂的所言所行常使眾人和跟隨祂的人感到希奇困惑(馬太福音7章28節;路加福音8章10節,11章14節) ,甚至令許多人退卻離開(約翰福音6章60-66節) 。相信這個分兩階段完成的神蹟,也會讓人感到困惑。耶穌為什麼不立即完全治癒這個人呢?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耶穌知道這個人和看祂施行醫治的門徒,在那個時刻需要什麼。祂也知道我們今天需要什麼,才會與祂更親近。雖然有時我們並不明白,但我們仍能相信上帝正在我們和我們至親好友的生命中動工。祂會給我們所需的力量、勇氣和明瞭的智慧,使你我能堅定地跟隨祂。

— 柯愛莉

主啊,謝謝祢如此瞭解我們,將最需要的賜給我們。
求祢開啟我們的雙眼,讓我們能看見祢。
也求祢打開我們的心,讓我們能明白祢的話語。


開我的眼,主,我渴望見祢。



全年讀經:
詩篇35-36篇;使徒行傳25章


靈命日糧 : 悉心看顧

讀經: 耶利米書23章20-24節


耶和華說:「我豈不充滿天地嗎?」-耶利米書23章24節


當兒子正匆忙趕著出門去學校時,我問他有沒有刷牙。接著我再問一次,並提醒他說實話的重要性。他竟然對我溫柔的警告無動於衷,甚至半開玩笑地對我說:「媽咪,妳應該在浴室裝個監視器,看看我到底有沒有刷牙,那我也就不敢撒謊了。」

雖然監視器的存在能提醒我們遵守規則,但仍然有些地方並沒有裝設監視器,或是有方法避免被鏡頭看到。我們也許可以避開或逃避監視器,但若我們以為自己能躲避上帝的目光,就是在欺騙自己。

上帝曾問道:「人豈能在隱密處藏身,使我看不見他呢?」(耶利米書23章24節)其實這問題包含了激勵和警告。

這問題警告我們,無人能在上帝面前有所隱藏。我們無法勝過或欺瞞上帝,我們所做的一切,對祂而言都是顯而易見的。

這問題也是激勵我們,無論在天上或在地下,沒有任何地方會讓我們離開天父悉心的看顧。即使我們感到孤單,上帝仍與我們同在。無論我們今天將要前往何處,若能認識這個真理,便能激勵我們願意順服上帝的話語,並因祂看顧我們而得著安慰。

— 夏莉珊

主耶穌,謝謝祢,無論我身在何處,
都在祢慈愛的看顧中。因祢每時刻都鑒察我,
所以求祢幫助我,能以言語和行動來榮耀祢。


我們永遠都在天父悉心的看顧中。



全年讀經:
詩篇33-34篇;使徒行傳24章


靈命日糧 : 凡事盼望

讀經: 詩篇34篇15-18節


這話將我救活了。我在患難中,因此得安慰。-詩篇119篇50節


我從1988年開始撰寫《靈命日糧》文章,在數百篇文章中,有幾篇至今仍印象深刻。其中一篇是在1990年代中期所寫的,文中提到,有一次我的三個女兒因露營或短宣而不在家,我和六歲的兒子史帝夫因此有了單獨相處的時間。

我帶著兒子去機場玩了一趟,兒子突然轉頭對我說:「少了梅麗莎就少了很多樂趣。」他八歲的姐姐是他親密的伙伴。當時,我們都不知道這竟會一語成讖。自從荳蔻年華的梅麗莎在車禍中意外喪生後,我們的生活確實「少了很多樂趣」。時間雖能減緩痛苦,卻沒有任何方法能完全帶走悲傷。時間雖無法治癒傷口,但只要我們傾聽、默想並咀嚼上帝所應許的安慰,就能幫助我們走過喪親之痛。

傾聽:「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耶利米哀歌3章22節)

默想:「因為我遭遇患難,祂必暗暗地保守我。」(詩篇27篇5節)

咀嚼:「這話將我救活了。我在患難中,因此得安慰。」(詩篇119篇50節)

當摯愛的親人離世,我們的生活就不可能再如同往常一樣,但上帝的應許能帶來盼望與安慰。

— 白德夫

上帝,謝謝祢,因祢總是在我身邊。
感謝祢,在我痛苦時安慰我,賜給我平安。


上帝的話語是得安慰的源頭。



全年讀經:
詩篇31-32篇;使徒行傳23章16-3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