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認識上帝

讀經: 希伯來書1章1-10節


祂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希伯來書1章3節


為了歡慶一個特別的日子,丈夫帶我到一間藝術畫廊,讓我選一幅畫作為禮物。我選了描繪溪流穿過森林的一幅小畫。畫中河床佔了一大部分,幾乎看不見天空。不過,溪流倒映出太陽、樹梢和四周朦朧的景象。所以若想「看見」天空,唯有透過水面的倒影。

耶穌就好像這條溪流一樣。若我們想看見上帝,就看看耶穌吧!希伯來書的作者說,耶穌就是「上帝本體的真像」(1章3節)。雖然我們可以從聖經的描述中,認識上帝的屬性,如「上帝就是愛」,但如果我們看見上帝如何應對世人經常遇到的困境時,就會對祂有更深的認識。上帝藉著耶穌成為人的樣式,讓我們可以更認識祂。

當耶穌在世上面臨試探時,祂彰顯了上帝的聖潔;面對屬靈的黑暗,祂展現出上帝的權柄;面對人的質問,耶穌顯露上帝的智慧;在祂的受難中,耶穌表明上帝的愛。

我們無法明白上帝的每一件事,因為祂是無限的,而我們的思想卻是有限的,然而我們可以藉由耶穌基督,更認識上帝的屬性。

— 史珍妮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讓我們能認識祢,
請幫助我們從耶穌身上,
更認識祢,與祢更親近。


從耶穌身上,我們認識上帝。



全年讀經:
約伯記20-21章;使徒行傳10章24-48節


靈命日糧 : 世界之光

讀經: 啟示錄3章14-22節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啟示錄3章20節


在英國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的小教堂裡,掛著一幅我最喜愛的畫作。那是英國畫家威廉·霍爾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所彩繪的《世界之光》,畫中耶穌手裡提著一盞燈,正敲著一扇門。

這幅畫作有個特別之處,就是這扇門沒有門把。當有人質疑這要如何開門時,作者亨特表示他想要呈現的是啟示錄3章20節的意境:「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

使徒約翰的記載以及這幅畫都表達了耶穌的恩慈。祂輕敲我們的心門,要帶給我們平安。耶穌耐心地站在那裡等候你我的回應。祂不會強行開門進入我們的生命,也不會強橫地要我們聽從祂的旨意。相反地,祂是要讓所有人都得到救恩,並要以真光指引我們。只要有人願意開門,祂應許會進入他們的心,沒有其他的要求,也沒有其他的條件。

如果你聽到耶穌的聲音,聽到祂輕敲你的心門,盼望這能鼓勵你,因祂正耐心等候你,你若歡迎祂,祂必會進來。

— 夏莉珊

主啊,感謝祢賜下救恩,並感謝祢已應許,
只要我們開門,祢就會進來。求祢幫助我,
今日就能回應祢所賜的恩典,讓祢進入心門。


耶穌正耐心等候,敞開心門讓祂進來吧!



全年讀經:
約伯記17-19章;使徒行傳10章1-23節


靈命日糧 : 愛的體現

讀經: 約翰二書1章1-6節


我們大家要彼此相愛。這並不是我寫一條新命令給你,乃是我們從起初所受的命令。-約翰二書1章5節


我和孩子們開始建立一個新的習慣。每晚臨睡前,我們拿出彩色鉛筆,點上蠟燭,求主光照我們。然後取出日記本,以圖文回答兩個問題:今天我用什麼方式去愛人呢?今天我什麼時候沒有愛心呢?

愛鄰舍「從起初」就是基督徒生命中重要的一環(約翰二書1章5節)。約翰向會眾寫的第二封書信,就是要他們遵從上帝的命令,彼此相愛(約翰二書1章5-6節)。「愛」是約翰所寫的書信中,最常出現的主題之一。他提到行出真實的愛,是顯明我們「屬真理的」一個途徑,也表明我們就住在上帝的同在裡(約翰一書3章18-19節) 。當我和孩子們一同省思的時候,我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體現愛,如與人共享一把雨傘、安慰傷心的人,或燒一頓好菜。同樣地,我們也很容易在小事上缺乏愛心,如說人閒語、不願與人分享,或只顧自己而不考慮別人的需要。

每晚認真地省思,讓我們每天更加警醒,也更留心聖靈在生活中的帶領。聖靈會幫助我們學習憑愛心行事(約翰二書1章6節)。

— 畢愛敏

主,幫助我們愛人不只在言語上,
而在行為和誠實上。求祢教導我們,
順服回應祢的呼召,憑愛心行事。


今日我如何體現出上帝的愛呢?



全年讀經:
約伯記14-16章;使徒行傳9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垃圾中的戒指

讀經: 馬太福音13章44-46節


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章7節


大學時,一天早上當我在宿舍醒來,看到我的室友歌莉十分焦急,原來是她的印戒不見了。我們找遍每個角落,甚至第二天早上還翻拉圾箱來尋找。

我撕扯開一個垃圾袋,轉頭對她說:「妳真的不惜一切要找回戒指啊!」

她回答說:「我可不想失去價值美金200元的戒指!」

歌莉的決心讓我想起,耶穌所說有關天國的比喻:「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馬太福音13章44節)。有些東西確實值得不計代價去尋找啊!

在整本聖經中,上帝一再應許凡尋找祂的必得尋見。在申命記,祂讓以色列百姓明白,當他們離開罪,盡心盡性尋求祂的時候,就必尋見(4章28-29節) 。在歷代志下,亞撒王也因這樣的應許得著激勵(15章2節) 。在耶利米書,上帝同樣應許那些被擄的人,尋求上帝就必尋見,並要領他們歸回(29章13-14節) 。

無論我們是透過讀經、敬拜,或是日常瑣事尋求上帝,都必尋見祂。我們對祂的認識將與日俱增。這可是比歌莉從垃圾袋中找到戒指更加美妙!

— 施竹俐

主,求祢幫助我全心全意地尋求祢。


定意尋求上帝,就必尋見。



全年讀經:
約伯記11-13章;使徒行傳9章1-21節


靈命日糧 : 被釋放

讀經: 歌羅西書1章13-23節


你們從前與上帝隔絕,……但如今……叫你們與自己和好。-歌羅西書1章21-22節


一個生來就罹患腦性麻痺的男孩無法說話,也無法與人溝通。但他的母親從未放棄,當他十歲時,他母親想出了辦法,透過他的目光和一個字母板與他溝通。有了這樣的突破,他母親說:「他被釋放了,我們什麼事都可以問他了。」現在,喬納森能以目光與人交流,甚至能讀寫詩歌。當被問及與家人和朋友「交談」是什麼感受的時候,他表示:「能告訴他們,我很愛他們,真是妙極了!」

喬納森的故事深深感動了我,並讓我再次思想,上帝如何讓我們從罪惡的牢籠中被釋放。正如使徒保羅曾告訴歌羅西的基督徒,我們從前「與上帝隔絕」(歌羅西書1章21節),因著惡行而與上帝為敵,但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受死,現在你我在上帝面前乃「成了聖潔」(22節)。如今我們能「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在一切善事上多結果子,更加認識上帝,並在各方面都力上加力(10-11節)。

我們可以用被釋放的聲音來讚美上帝,並與人分享上帝的好消息:祂已經讓我們得釋放,不再受罪的束縛。當我們繼續走在這條信心的道路時,我們可以持守在基督裡的盼望。

— 潘艾梅

主啊,祢已把我們從不信的鎖鏈中釋放出來,
賜給我們話語來讚美祢。
求祢讓我們能與人分享這自由,榮耀祢的名。


主讓我們從罪惡的牢籠中得釋放。



全年讀經:
約伯記8-10章;使徒行傳8章26-40節


靈命日糧 : 得到自由

讀經: 羅馬書8章1-2、15-17節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羅馬書8章1節


小時候我住在鄉村,不知道為什麼我喜歡捉弄那些雞。只要我抓到一隻雞,就會把牠按在地上不放。過了一會兒,才輕輕地放開牠。可是,當我放牠自由的時候,牠卻還是倒在地上。縱然牠已得著自由,但牠以為自己仍然受困。

當我們決志相信耶穌時,耶穌就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並除去撒但對我們的轄制。然而,我們犯罪的習性和行為,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撒但會讓我們感到仍然受困,但上帝的靈早已使我們得到自由,祂已釋放了我們。保羅曾對羅馬人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馬書8章1-2節)

我們可以透過閱讀聖經、禱告和聖靈的能力,讓上帝在我們心中動工、潔淨我們,並幫助我們為祂而活。聖經鼓勵我們,儘管放膽與耶穌同行,不要以為自己還沒得到自由。

耶穌說:「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得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翰福音8章36節) 。願我們在基督裡所得著的自由,激勵我們愛祂和服事祂。

— 戴勞倫

主啊,求祢赦免我,
因有時我回顧過去,竟忘記祢早已洗淨了我的罪。
感謝祢承受我的罪擔,讓我得享自由能為祢而活。


枷鎖脫落,心靈獲釋,我就起來跟隨主行。



全年讀經:
約伯記5-7章;使徒行傳8章1-25節


靈命日糧 : 凡事謝恩

讀經: 歌羅西書3章12-17節


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上帝。-歌羅西書3章17節


多年來,我一直很喜歡閱讀英國作家切斯特頓(G.K. Chesterton)的著作。他的幽默和洞察力常令我忍俊不禁,但隨之會停下來認真地省思。例如,他曾寫道:「你在餐前感恩,那是好的。但我在觀賞戲劇和歌劇之前感恩;在音樂會和啞劇之前感恩;在我看書、寫生、畫畫、游泳、擊劍、拳擊、散步、下棋、跳舞之前都會感恩;甚至在我把筆沾上墨水之前,也都感恩。」

在每次用餐之前都感謝上帝的恩典,那是好的,但不應僅此而已。使徒保羅也要我們為所做的每件事情、每份努力感謝上帝,並為榮耀祂而行,正如他說:「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上帝」(歌羅西書3章17節)。無論是在休閒娛樂、工作或學習時,我們都可以尊崇上帝,並表達我們對祂的感謝。

保羅也鼓勵歌羅西的信徒,說:「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做主,你們也為此蒙召,歸為一體;且要存感謝的心。」(15節)

當我們要感謝尊崇上帝時,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是感恩的最佳時機。

— 麥大衛

上帝啊,謝謝祢賜給我們永生,
求你幫助我們能一整天都感謝尊崇祢。


我們做每一件事時,都當感謝尊崇上帝。



全年讀經:
約伯記3-4章;使徒行傳7章44-60節


靈命日糧 : 朋友的安慰

讀經: 約伯記2章7-13節


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約伯記2章13節


有一位母親寫道:有一天,她年幼的女兒放學回家時,下半身沾滿了爛泥巴,把她嚇了一大跳。她女兒解釋說,她朋友不小心滑倒掉進泥坑裡。當另外一位同學去找人來幫忙的時候,她女兒不忍心看到朋友抱著受傷的腿獨自坐在那裡,於是就走過去和朋友一起坐在泥坑裡,等老師過來。

約伯經歷喪子之痛後,又飽受全身滿是毒瘡之苦,他遭受到莫大的打擊。聖經告訴我們,約伯的三個朋友前來安慰他。當他們看到約伯時,「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在自己的頭上。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約伯記2章12-13節)。

起初,約伯的朋友們展現了高度的同理心,他們察覺到約伯僅需有人陪著他同坐、同哀傷。然而,可惜的是,約伯的三位朋友隨後開始高談闊論。諷刺的是,當這些朋友開始發言時,他們卻給了約伯不合宜的勸告(16章1-4節)。

當我們要讓傷心難過的朋友得著安慰時,最好的方式往往是與他們同坐、同哀傷。

— 夏莉珊

天父,求祢幫助我能成為哀傷者的朋友。
感謝祢,因祢應許必親近那些受苦的人,
並藉著聖靈讓他們得著鼓勵。


朋友的陪伴能讓我們在患難中得安慰。



全年讀經:
約伯記1-2章;使徒行傳7章22-43節


靈命日糧 : 歸屬

讀經: 以賽亞書44章1-5節


造做你⋯⋯並要幫助你的耶和華如此說:「我所揀選的……不要害怕!」-以賽亞書44章2節


年輕時,我習慣在星期六深夜時還在外面溜達。當時我年僅二十,只想儘速逃離上帝。但有一天,我突然極其渴望去我父親牧養的教會參加崇拜。我穿上褪色的牛仔褲、破舊的襯衫和解開鞋帶的高幫鞋,隨即駕車前往。

我已經不記得父親當天講道的內容了,然而我卻不曾忘記當他見到我時,那喜出望外的模樣。他把手臂搭在我的肩上,熱切地讓大家認識我,並自豪地說:「這是我兒子!」他的喜樂反映出上帝的慈愛,讓我這數十年來仍難以忘懷。

上帝慈愛天父的形象貫穿了整本聖經。在以賽亞書44章,先知中斷了一連串嚴厲的警告,轉而傳講上帝關愛那些屬於祂的子民:「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的後裔,將我的福澆灌你的子孫」(2-3節)。以賽亞記載了這群屬於上帝的百姓如何自豪地回應上帝,他寫道:「這個要說『我是屬耶和華的』;……又一個要親手寫『歸耶和華的』。」(5節)

悖逆的以色列百姓是屬於上帝的,如同我是屬於我的養父。無論我做了什麼,都不曾讓我父親停止愛我。我父親讓我窺見天父對祂兒女的愛。

— 葛庭墨

天父,雖然我們的家庭都不完美,謝謝祢仍然愛我們,
並向我們顯明何為真實的愛。


上帝的愛讓我們成為祂的兒女,帶給我們渴望的歸屬感。



全年讀經:
以斯帖記9-10章;使徒行傳7章1-21節


靈命日糧 : 與主密契

讀經: 腓立比書3章7-14節


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立比書3章8節


記得有一次,我在某個晚宴中有幸能坐在佈道家葛理翰(Billy Graham)的身旁,這讓我畢生難忘。當時我覺得與有榮焉,卻也為該說些什麼才恰當而感到緊張。我想,如果問他在佈道生涯中最喜歡的是什麼,或許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開場白。然而,接著我竟然傻呼呼地向他建議可能的答案:是被各國總統、國王或女皇接見嗎?還是向全世界數百萬人傳福音呢?

葛理翰牧師沒等我說完各種猜想,就回答了我。他毫不猶豫地說:「我最大的喜樂莫過於親近耶穌,感受到祂的同在、得著祂的智慧,並讓祂引導和指教我。」當下我立即感到十分羞愧,並且深受激勵。我感到羞愧,因為我相信自己的答案不會和他一樣;深受激勵,因為我渴望那也能成為我的答案。

保羅也和葛理翰牧師有同樣的感受。當他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時(腓立比書3章8節),就發現他自身那些所謂偉大的成就,都是毫無價值的。試想,如果我們全心愛慕耶穌並與祂密契,你我的生命會是何等豐盛美好啊!

— 司徒喬

主啊,求祢赦免我,因我常追求其他的事物,
卻鮮少來親近祢。主啊,我感謝祢,
因祢要以祢的同在及大能,讓我的生命更豐盛。


讓基督在心中居首位,在上帝安排之處忠心服事。



全年讀經:
以斯帖6-8章;使徒行傳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