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父親的忠告

讀經: 箴言3章1-7節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箴言3章5節


因遭公司裁退,我失去了編輯的工作。過後,我向上帝禱告,求祂幫助我找到一個新的工作。然而一週週過去,我填寫的申請表或在網絡上投出的履歷都石沉大海,無消無息。我開始感到不滿,並且質問上帝:「祢難道不知道,擁有一份工作對我來說有多重要嗎?」我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向上帝抗議,因祂似乎沒有回應我的禱告。

我父親常常提醒我,要信靠上帝的信實。我和他聊起找工作的情況時,他說:「我希望妳能學習更信靠上帝,相信祂言出必行。」

父親的提醒,使我想起箴言第3章,提到了父母給摯愛的子女智慧的忠告。這段熟悉的經文,特別適用於我的處境:「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章5-6節)。「指引你的路」即表示上帝會引導我們,走向祂所定的目標,使我們成長茁壯。祂最終的目的是要我越來越像祂。

這並不表示上帝會為我們安排一條康莊大道,但我可以選擇相信祂的引導和祂所定的時間,最終都能使我得著益處。

你還在等待上帝的回應嗎?不妨選擇親近上帝,並且相信祂必指引你的路。

— 華琳妲

親愛的主,感謝祢一步步地引導、保守我們。
求祢幫助我們,天天信靠祢。


天父為我們安排的永遠最好。



全年讀經:
以斯拉記1-2章;約翰福音19章23-42節


靈命日糧 : 親切問候

讀經: 彼得前書4章7-11節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彼得前書4章9節


我們的朋友史提夫總是讓每個到教會的人覺得自己受到歡迎,他常親切地問候人,熱情地與人握手,甚至是給人來個「聖潔的擁抱」。他所做的正是實踐羅馬書16章16節的教導:「你們要用聖潔的親嘴彼此問安」(新譯本)。

在史提夫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且必須接受治療,暫時無法到教會的時候,他擔心地問說:「那有誰會給每個人溫暖的擁抱呢?」

當我們為史提夫禱告求上帝醫治他的時候,他卻擔心在手術治療期間無法來到教會,我們便少了一份溫暖的問候。

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史提夫那樣親切地問候別人,但是他的確在關心別人這件事上,成了我們的榜樣和提醒。彼得曾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換言之,這些都要出於愛心(彼得前書4章9節;參閱腓立比書2章14節)。在第一世紀時,所謂的「款待」包括為客旅提供食宿,但即便如此,也得從真誠的問安開始。

我們以愛心和他人互動,不論是一個擁抱或僅是一個友善的微笑,都是為了要「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得前書4章11節)。

— 白德夫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們,可以活出祢的樣式。
求祢引導我們熱心款待人,使人得見祢的愛。


熱心款待人便是分享上帝的恩惠。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4-36章;約翰福音19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完美的父親

讀經: 詩篇27篇


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篇27篇10節


我站在商店裡擁擠的走道上,努力地想要找到一張最合適的父親節卡片。雖然我和父親多年來緊繃的關係早已緩解,但我還是從不覺得自己和他親近。

站在我身旁的女士把手中的卡片重新塞回架上,喃喃地抱怨著:「為什麼就沒有設計一些適合的卡片,給那些和父親的關係不好,但試著和解的人呢?」

我想要對她說一些話,但她早已氣沖沖地離開,所以我只能為她禱告。感謝上帝,讓我知道只有祂才是完美的父親,我懇求祂堅固我和我父親之間的關係。

我也渴望和天父有更緊密的連結。我想要像大衛一樣,完全信靠上帝時刻的同在、能力和保護(詩篇27篇1-6節)。

當大衛呼求上帝幫助時,他知道上帝必會回應(7-9節)。雖然這世上有些父母會排斥、拋棄,或忽略他們的孩子,大衛卻明白上帝無條件接納我們(10節),他活在上帝的恩惠中(11-13節)。大衛和我們一樣,有時也會痛苦掙扎,但聖靈幫助他憑信心忍耐,並全心倚靠上帝(14節)。

在世上,我們都會在人際關係上碰到困難,但即使別人讓我們失望,或是辜負、傷害我們,那位唯一且完美的天父,依舊全然愛著我們並保守我們。

— 鄧書琪

親愛的主,感謝祢成為我們永遠能夠倚靠的天父。


完美的天父上帝永不會辜負或離棄我們,更不會停止愛我們。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2-33章;約翰福音18章19-40節


靈命日糧 : 面容

讀經: 加拉太書5章22-26節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哥林多後書3章18節


記得孫女莎菈還小的時候,她按自己的理解告訴我人死後的狀況,她說:「人死後只有臉會到天堂去,身體並不會。所以我們原來的這張臉,會配上一個新的身體!」

當然,這只是個小孩對於永恆的理解。但莎菈也的確抓住了一個重要的真理。從某方面來說,我們的面容確實會反映出內心的光景。

母親常說,我那憤怒的表情,有一天可能真的就在我臉上定格了!她實在是太有智慧了!我們臉上的表情,如緊蹙的雙眉、憤怒的嘴型、懷疑的眼神,或多或少反應了內心的痛苦。相反地,關愛的眼神、溫柔的表情、親切的微笑,儘管帶著皺紋、疤痕,或其他的缺陷,卻都是內在生命轉變的標記。

我們或許無法大幅改變與生俱來的臉孔,但我們卻可以選擇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禱告,求上帝賜給我們謙卑、耐心、恩慈、寬容、感恩、饒恕、和平與仁愛(加拉太書5章22-26節)。

願你我能靠著上帝的的恩典,按著祂的時間,內心與我們的主越來越相似,讓蒼老的面容反映出主的恩慈良善。如同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所說:「白髮蒼顏綻放美麗光彩。」

— 羅大衛

主耶穌,我願日日更像祢。
求祢幫助我,能配合祢在我心裡所要做的工。


最美麗的是一顆充滿愛的心!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30-31章;約翰福音18章1-18節


靈命日糧 : 在真理中

讀經: 西番雅書1章1-6節,2章1-


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西番雅書3章17節


幾年前我參加了一場婚禮,新郎和新娘來自不同的國家。文化融合確實是件美事,但婚禮中卻混雜了基督教傳統及多神教的宗教儀式。

先知西番雅曾斥責猶大國的百姓,在獨一真神的信仰中摻雜了其他的信仰(或稱為宗教融合)。他們雖敬拜真神,但卻也信奉當時民間的宗教瑪勒堪(西番雅書1章5節)。西番雅發出警告,因為他們隨從異教的文化(8節),上帝要將他們趕離家鄉。

然而,上帝從未停止愛祂的子民。祂的審判只是為了要他們回頭轉向祂。因此,西番雅鼓勵百姓「尋求公義謙卑」(2章3節)。過後,上帝也以溫柔的話語應允他們未來的回歸:「那時,我必招聚你們,帶你們回到故土。」(3章20節,當代譯本修訂版)

我們會譴責將宗教融合的情況,正如我參加的那場婚禮一樣。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很容易將自己的文化摻雜於上帝的真理中。我們需要聖靈的引導來檢測我們的信仰,讓我們的信仰合乎上帝的真理,並以勇氣和愛心站在真理的立場上。我們的天父會溫暖地擁抱每一個用心靈按真理敬拜祂的人(參閱約翰福音4章23-24節,新譯本)。

— 葛庭墨

我在困難中能向誰求助呢?危機顯明我信心的光景。
我是否全心信靠上帝呢?我今天當獻什麼給祂呢?


上帝樂意赦免並更新祂的兒女。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8-29章;約翰福音17章


靈命日糧 : 肩並肩

讀經: 尼希米記3章1-12節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道書4章9節


在古代,破裂毀壞的城牆意謂著城中的居民遭受戰敗,是一種羞辱,更是危機四伏。這就是以色列百姓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原因。他們怎麼做呢?我們從尼希米記3章看到,他們攜手並肩地工作。

乍看之下,我們可能會覺得第3章很無趣,都是描述誰做了些什麼。但細看之後則會發現,其實這突顯他們如何通力合作:祭司與官長一起同工;做香的和銀匠一同修造;有些住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人也來幫忙;有些人修造自己房屋對面的城牆;沙龍的女兒們也和男人一同修造城牆(3章12節);提哥亞人修造兩段城牆(5、27節)。

這章經文讓我們看到兩件事。第一,他們全都為同樣的目標而共同努力。第二,他們受到讚揚是因為他們參與了事工,而不是因為他們做了多少。

如今我們看到許多家庭破裂,社會敗壞,然而耶穌能藉著改變人的生命,來建立上帝的國度。我們也可以藉著言行,讓人明白在耶穌裡能得著盼望和新生命,以此重建我們的社區。我們每個人都有應負的責任,就讓你我肩並肩,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克盡己職,共同建立一個愛的群體,讓人們可以藉此認識耶穌。

— 歐凱拉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能和其他人一起攜手並肩,
向世人顯出愛心,帶領他們認識耶穌。


讓我們並肩建造上帝的國度!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5-27章;約翰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 瞎子的懇求

讀經: 路加福音18章35-43節


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路加福音18章38節


幾年前去旅行時,同行的友人發現我要把書本拿得老遠才看得見。於是,他做了一件簡單但對我影響甚大的事。他把自己的眼鏡摘下來遞給我,對我說:「試試看吧!」戴上他的眼鏡後,我意外地發現原本模糊的視力瞬間變得十分清晰。後來,我去找眼科醫師並配了一副眼鏡,以矯正視力。

在今天閱讀的路加福音18章中,描述了一個瞎眼的人,生活在黑暗中,並被迫以乞討為生。這個瞎眼的乞丐已經聽聞有關耶穌這位大受歡迎的老師,以及祂施行神蹟的消息。所以當這個瞎子知道耶穌行經他所在之處時,心中燃起了希望,便大聲呼喊:「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38節)雖然他雙目失明,但他心靈的眼睛卻能看出耶穌真實的身分,並且相信耶穌能滿足他的需要。這樣的信心驅使他「越發喊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39節)結果呢?他立刻看見了,不再以乞討為生,轉而跟隨耶穌,一路讚美上帝(43節)。

當你身處黑暗的景況中,你會向何人求助?你會尋求什麼?又會呼求誰呢?配戴眼鏡固然可以改善我們的視力,但上帝的兒子耶穌慈愛的觸摸,卻能將你我從屬靈的黑暗中,帶入光明的國度。

— 簡恩德

父啊,求祢開啟我心靈的眼睛,
好讓我能清楚看見耶穌是誰,以及祂的大能。


天父樂意讓所有尋求祂的人都能看見。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3-24章;約翰福音15章


靈命日糧 : 開我眼睛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23-31節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約翰福音14章26節


當我首次參觀位於伊斯坦堡、華麗的科拉教堂(Chora Church)時,從教堂裡拜占庭式的壁畫和天花板上馬賽克的鑲嵌畫中,我雖能認出幾個聖經故事,但我也忽略了很多東西。但當我二度造訪時,我有了個嚮導。他點出我上一次所有錯過的小細節,令我瞬間茅塞頓開!我這才明白,原來第一個側廊,描繪的就是路加福音所記載的耶穌生平。

有時當我們讀聖經,我們明白基本的故事,但是否瞭解經文和完美救恩的關聯呢?沒錯,我們有聖經註釋和研經的工具書,但我們也需要一位嚮導開啟我們的雙眼,幫助我們看見上帝所寫下的啟示。這嚮導就是聖靈,教導我們「一切的事」(約翰福音14章26節)。保羅也告訴我們他用「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哥林多前書2章13節)。

有上帝這位聖經的作者親自向我們解釋其中的奧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上帝不只賜給我們祂的話語和啟示,還幫助我們瞭解並從中學習。讓我們現在就像詩人一樣禱告,說:「求祢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祢律法中的奇妙。」(詩篇119篇18節)

— 歐凱拉

親愛的主,當我恭讀祢的話語時,
求祢開啟我的雙眼,使我能明白祢奇妙的啟示。


你我都需要上帝幫助我們明白聖經。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21-22章;約翰福音14章


靈命日糧 : 時鐘與日曆

讀經: 詩篇62篇


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祂,在祂面前傾心吐意。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62篇8節


我父親58歲時過世。從那之後,我總會特別在他的忌日追念他,思想他對我生命的影響。當我意識到在我的一生中,父親在我身邊的日子實在不長的時候,我開始省思自己生命的短暫。

當我們回顧時,過去所發生的某件事或某些感受,會讓我們特別有感觸。雖然我們是用時鐘和日曆來衡量時間,但我們記得某段時間,是因為那時發生了某些事件。在那些觸發我們內心情感的時刻中,我們或許正經歷到喜樂、失去、蒙福、痛苦、成功和失敗。

聖經鼓勵我們:「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祂,在祂面前傾心吐意。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62篇8節)。這樣充滿信心的宣告,並非在得享安樂之際。相反地,大衛是在被仇敵包圍時寫下了這些話(3-4節)。大衛甚至安靜地等候上帝(1、5節),這也提醒我們:上帝永不止息的愛(12節)總大過我們時刻都可能面對的挑戰。

在我們人生遇到的每個事件中,我們都能有這樣的信心:上帝與我們並肩同行,而且祂能帶我們度過人生中的每個時刻。當我們在某些時刻好似快要被淹沒時,祂的幫助將會及時來到。

— 柯貝爾

天父,我們感謝祢,
因祢一直且永遠都以信實恩待我們。


人生的每一時刻,上帝都在你我身旁。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9-20章;約翰福音13章21-38節


靈命日糧 : 咀嚼時期

讀經: 彼得前書2章1-11節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5章6節


最近妻子送給我一隻拉布拉多的幼犬,我們給牠取名為麥斯。有一天,我在書房做事,麥斯就在我跟前。當我在書桌前全神貫注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撕紙張的聲音。我轉身一看,只看到一臉心虛做錯事的小狗,身邊一本攤開的書,還有一張書頁叼掛在牠的嘴邊。

獸醫告訴我們,現在正是麥斯的「咀嚼時期」。因為當幼犬的乳牙要替換成恆齒時,牠們看到東西幾乎都會啃咬咀嚼,以舒緩牙齦的不適。所以我們需要小心地看管麥斯,確保牠不會啃到什麼傷害自己的東西,我們也引導牠去啃其他對牠有益的替代品。

麥斯想要啃咬咀嚼的衝動,以及我看管牠的責任,讓我不禁思考,我們的心思意念都「咀嚼」了些什麼。當我們閱讀、上網或看電視時,是否慎思我們正以什麼餵養自己的心靈呢?聖經鼓勵我們:「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彼得前書2章2-3節)。作為基督的跟隨者,如果我們要努力更像祂,就需要天天以上帝的話語和真理餵養自己。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祂裡面長大成熟。

— 龐雅各

慈愛的主,求祢幫助我渴慕祢和祢的話語,
並且遠離那些於我有損而無益的事物。
求祢今天就以祢的美善來充滿我。


你希望基督再來時,會看到你正「咀嚼」些什麼呢?



全年讀經:
歷代志下17-18章;約翰福音13章1-2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