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默默行善

讀經: 馬太福音6章1-4節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馬太福音6章3節


在我剛從大學畢業時,經濟拮据,必須嚴格限定自己購買食品的支出。確切來說,一個星期不能超過25美元。有一天,當我排隊結帳時,我覺得我挑選的東西可能已經超出了預算,於是我告訴收銀員說:「請你算到20美元時就停止。」最後,我買下了大部分挑選的物品,只剩下一袋甜椒。

當我正要開車回家時,有一位男士攔住了我的車,給了我一袋甜椒。他說:「這位女士,這袋甜椒是給妳的。」我還來不及向他道謝,他就轉身離開了。

至今,每次回想起這人的善舉,依然溫暖我的心。這也讓我想到,耶穌在馬太福音6章的教導。當時耶穌批評那些假冒為善的人,故意要讓人知道自己行善(2節),並教導門徒不可效法他們。對人的援助和施予並不是要顯示自己多麼慷慨大方,耶穌要他們暗中給予,就如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3節)

這位默默行善的男士提醒了我,對人的施予並不是為讓自己得稱讚。我們給予他人,是因為慷慨的上帝已豐富地賞賜我們(哥林多後書9章6-11節)。當我們暗中慷慨地付出,便能彰顯這位厚賜百物的上帝,並使感謝歸於祂(11節)。

— 白茉妮

天父啊,為了祢豐富的供應和祢的慈愛,
我們感謝祢。求祢幫助我們,也能大方、
默默地與周圍的人分享祢的恩典。


暗中慷慨的給予,彰顯上帝的厚恩。



全年讀經: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


靈命日糧 : 被人藐視

讀經: 以賽亞書53章3-12節


祂卻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以賽亞書53章12節


蘇珊娜.西伯(Susannah Cibber)是18世紀知名的歌手。然而,她的婚變醜聞也是眾所皆知。因此,當1742年4月韓德爾的清唱劇《彌賽亞》於愛爾蘭都柏林首演時,許多觀眾並不贊成由蘇珊娜擔任獨唱。

在首演中,蘇珊娜唱道:「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以賽亞書53章3節)。那些話讓德洛伊牧師深受感動,他站起來說:「婦人,因祂所做的,妳的罪被赦免了!」

韓德爾《彌賽亞》清唱劇所描述的彌賽亞,顯然與蘇珊娜.西伯息息相關。耶穌這位彌賽亞「多受痛苦」,因為人的罪惡而「被藐視,被人厭棄」。先知以賽亞說:「有許多人因認識我的義僕得稱為義,並且祂要擔當他們的罪孽。」(11節)

我們跟彌賽亞之間同樣也是緊密相關。無論我們是站在批評蘇珊娜的觀眾那一邊,或是支持她,甚或保持中立,我們都是罪人,需要悔改並接受上帝的赦免。耶穌的降生、死亡和復活,恢復了我們與天父上帝的關係。

因耶穌所做的一切,我們所有的罪都得蒙赦免。

— 葛庭墨

天父,我們需要祢的赦免。我們敬畏祢的愛子,
就是那因我們的罪被人藐視、被人厭棄的耶穌。
謝謝祢在二千多年前差派耶穌來到這世上,
使我們現在能夠認識祢。


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啟示錄19章6節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15章;路加福音6章27-49節


靈命日糧 : 君王之冠

讀經: 馬太福音27章27-31節


他們……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祂頭上。-馬太福音27章28-29節


我們圍坐在桌子旁邊,每個人都在當中的泡沫塑料(保麗龍)盤子上插上一根牙籤。從復活節前幾週開始,我們每到晚餐時間,就這樣製作一個荊棘冠冕,每根牙籤都代表我們當天不應該做的事,也代表基督已經代替我們受罰了。這樣的做法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本性,夜復一夜仔細思想:我們的過犯如何使我們成為罪人;我們何等需要一位救主;耶穌是如何藉著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以拯救我們。

羅馬兵丁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前,殘酷地戲弄、嘲諷祂,為祂強戴一頂荊棘冠冕。他們還讓祂穿上皇室的長袍,給了祂一根棍子佯裝作國王的權杖,又用這根棍子毆打祂。他們嘲笑祂,稱祂為「猶太人的王」(馬太福音27章29節)。他們不知道的是,千百年後人們依舊記得他們的行為。其實,耶穌不只是一般的君王,祂乃是萬王之王。祂的受死和隨後的復活,給我們帶來了永生。

在復活節的清晨,我們用鮮花代替牙籤,稱頌耶穌賜下赦罪和新生的恩典。明白上帝已經塗抹了我們的罪、讓我們得著自由,並讓我們與祂同享永恆的生命,你我將何等喜樂啊!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每當我想到祢為我承受一切的苦難,
我的心也深感傷痛。謝謝祢愛的恩典,讓我得自由。


荊棘的冠冕已成為生命的冠冕。



全年讀經:
士師記11-12章;路加福音6章1-26節


靈命日糧 : 苦殤路

讀經: 希伯來書10章1-10節


[我們]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希伯來書10章10節


在受難週期間,我們都會思想與記念耶穌被釘十字架前的事蹟。在耶穌背著十字架預備受刑的時候,祂所走過的耶路撒冷街道,今天被稱為維亞多勒羅沙(Via Dolorosa),意思是苦殤路。

但希伯來書的作者卻認為,耶穌所走的道路,不僅是一條苦殤路。耶穌甘願忍受苦難走向各各他的這條道路,乃是開創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使我們可以來到上帝面前(希伯來書10章20節)。

數百年來,猶太人以動物作為祭牲並遵守律法,試著藉此來到上帝面前。但律法只是「將來美事的影兒」,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1、4節)。

耶穌行經苦殤之路,邁向祂的受死和復活。因著祂的犧牲,我們就能藉著相信祂而罪得赦免,成為聖潔。即使我們不能完全遵守律法,卻仍可坦然無懼地親近上帝,我們還能完全相信,上帝接納並深愛著我們(10、22節)。

基督的苦殤之路,為我們開創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得以親近上帝。

— 畢愛敏

耶穌,謝謝祢走上了苦殤路,
讓我們可以與上帝和好。


上帝讓基督為我們犧牲,償還你我的罪債。



全年讀經:
士師記9-10章;路加福音5章17-39節


靈命日糧 : 愛的水盆

讀經: 約翰福音13章1-17節


隨後把水倒在盆裡,就洗門徒的腳。-約翰福音13章5節


在多年前的一堂物理課上,老師突然問我們教室的後牆是什麼顏色,但不准我們回頭看。結果沒有一個人答得出來,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注意後牆的顏色。

有時,我們會錯過或忽視生活中許多的事物,因為我們不能注意到每一件事,或根本就對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這就像我最近再次讀到耶穌洗門徒的腳一樣。因為經常在受難週閱讀這個事蹟,所以我非常熟悉這段經文。看到我們的救主、君王紆尊降貴為祂的門徒洗腳,使我們不禁肅然起敬。因為在耶穌的年代,即使是猶太籍的僕人也因這工作太低下而可以免役。但我一直忽略了,這位道成肉身的耶穌竟然也洗了猶大的腳。正如我們從約翰福音13章11節看到的,儘管耶穌知道猶大會背叛祂,祂仍然謙卑自己去洗猶大的腳。

從一個水盆中,我們看到愛源源不絕地湧流而出,耶穌甚至愛那個背叛祂的人。在這個星期,從耶穌受難直到歡慶祂復活的那天,當我們思想在這段期間所發生的每一件事,甚願我們也可以得著一顆謙卑的心,能將祂的愛延伸到我們的朋友,甚至敵人的身上。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求祢以愛充滿我心,
讓我也願意捲起袖子洗別人的腳來榮耀祢。


因為愛,耶穌謙卑自己,洗門徒的腳。



全年讀經:
士師記7-8章;路加福音5章1-16節


靈命日糧 : 屏息凝望

讀經: 路加福音23章44-49節


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耶利米哀歌1章12節


墨西哥作曲家蘇呂便(Rubén Sotelo)所寫的詩歌《凝望祂》,描述十字架上的耶穌。他要我們屏息凝望耶穌,因為十字架上耶穌所體現的愛實在無法言喻。我們憑著信心,可從福音書中想像當時的情景,我們可以想像十字架、鮮血、巨釘及痛苦。

當耶穌斷氣後,「聚集觀看的眾人見了這所成的事,都捶著胸回去了」(路加福音23章48節),其他的人「遠遠地站著看這些事」(49節),他們全都屏息凝望。只有一名百夫長說:「這真是個義人。」(47節)

人們寫下許多詩詞傳頌這無與倫比的愛。在這事的多年前,耶路撒冷慘遭毀壞之後,耶利米寫道:「所有過路的人啊!你們毫不在意嗎?」(耶利米哀歌1章12節,新譯本)他要民眾仔細觀看、凝想,因他認為耶路撒冷遭受了莫大的苦難。然而,又有什麼能比得上耶穌所受的苦難呢?

我們都是十字架下的過路人,但我們是否看見耶穌的大愛呢?在這個復活節,當言詞及詩歌不足以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感恩,或未能述盡上帝的慈愛時,不妨花點時間安靜默想耶穌的捨身受死,並從我們的內心深處向祂獻上敬拜。

— 歐凱拉

親愛的耶穌,當我舉目凝望祢的十架,
對於祢的捨命、犧牲,我無法用言語表達對祢的感恩,
只能深深感謝祢的愛。


仰望十架,俯首敬拜。



全年讀經:
士師記4-6章;路加福音4章31-44節


靈命日糧 : 讓萬物生長

讀經: 馬可福音4章26-29節


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哥林多前書3章7節


一天,我發現屋前車道的右邊多了一撮嫩綠的鮮黃,細看原來是六株黃色的水仙花,從兩塊大石頭的夾縫中探出頭來,輕姿漫舞。我從沒在此播種,更別說施肥或特意澆灌,所以這些凌波仙子如何會萌芽生長,始終令我大惑不解。

耶穌在撒種的比喻中,揭示了屬靈成長的奧祕。祂將上帝的國度比作農夫撒種的情形(馬可福音4章26節)。撒種的農夫可能已為田地做好完全準備,只是如耶穌所說,農夫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子就在他不知不覺中漸漸發芽長大(27-28節)。農夫因收成而獲益(29節),但能有所收成並不在乎他做了些什麼,也不在乎他是否瞭解植物在土壤下如何發芽生長。

耶穌在這個比喻中提到種子的成熟結粒,正好像在我家車道旁綻放的水仙,因著上帝使萬物生長的權能,照上帝所定的時間發芽生長。當我們在等候主再來的期間,無論是我們個人的靈命成長,或是擴展上帝教會的計畫,都不在於我們的能力,或是否瞭解上帝的計畫,這全在於上帝奇妙的作為。然而,上帝仍然邀請我們去認識、事奉及讚美祂,收穫祂在我們生命中栽培成熟的屬靈果實。

— 鄧書琪

主,感謝祢使我們在靈裡成長,
又讓我們在祢國度拓展時,能服事祢的子民。


上帝子民的增長及國度拓展,都是上帝的作為,當將榮耀歸給祂。



全年讀經:
士師記1-3章;路加福音4章1-30節


靈命日糧 : 活著的真義

讀經: 路加福音12章22-34節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章15節


最近,我瀏覽了一些財務指南的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這些書大多有好的建議,但都暗示節省開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以後能有富裕的生活。然而,有一本書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認為生活簡樸是富足生活的要素。若你需要更多或更好的物資才能感到快樂,便如書中所說:「你錯失了活著的真義。」

這番真知灼見令我想起,有一個人求耶穌吩咐他的兄長和他分家產時,耶穌沒有同情那人,還駁回他的請求,並且嚴厲地警誡眾人要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章14-15節)。隨後,耶穌講述一個財主如何計畫積蓄他的莊稼,好享受奢華的生活。這是典型的第一世紀退休計畫,但結局令人震驚。當夜財主就去世了,他的萬貫家財對他根本毫無意義(16-20節)。

雖然我們要有智慧地使用所擁有的,但耶穌的話語提醒我們應省察自己的動機。我們要專心尋求上帝的國,更認識祂,樂意服事人,而不是專為自己的未來打算(29-31節)。當我們為祂而活並無私地與人分享,我們此刻就能與祂同在,享受富足的人生,活在生命充滿意義的國度中(32-34節)。

— 白茉妮

主,感謝祢一切豐富的供應,求祢教導我們,
懂得如何享受祢所賞賜的一切,並與他人分享。
求祢幫助我們能完全倚靠祢。


我們現在就可以在上帝國度中,享受富足的人生。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22-24章;路加福音3章


靈命日糧 : 這人是誰?

讀經: 路加福音19章28-40節


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路加福音19章38節


想像一下,你站在人頭攢動、塵土飛揚的道路上。你身後的婦人踮起腳尖,想看看前方來的人是誰。在遠處,你瞥見有一個人騎著驢子前來。當祂越來越靠近,群眾開始把外套脫下鋪在地上。你突然聽到樹木斷裂的聲音,有人正砍下棕櫚樹枝,並把樹枝鋪在驢子前行的路上。

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前幾天,祂進入耶路撒冷,受到眾人熱情地迎接。眾門徒因所見過的一切神蹟而歡樂,大聲讚美上帝(路加福音19章37節),他們圍繞著耶穌並且說:「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38節)眾人對耶穌的熱情擁戴,影響了耶路撒冷當地的人民。當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全城都驚動了,人們問:「這人是誰?」(馬太福音21章10節)

今天,大家仍然很好奇,耶穌到底是誰?也許,我們無法為祂在路上鋪棕櫚枝,或是親自到祂面前讚美祂,但我們仍然可以榮耀祂,就如我們能述說祂奇妙的作為,幫助有需要的人,為信仰忍受辱罵,以及彼此切實相愛。而且,我們也必須隨時準備好回答人們的問題:「耶穌是誰?」

— 史珍妮

主啊,願我的言行舉止,
表達出我對祢的認識。
願別人在我身上看見祢,並且認識祢。


當我們活出上帝兒女的樣式,便榮耀上帝的名。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9-21章;路加福音2章25-52節


靈命日糧 : 榜樣的影響力

讀經: 提摩太後書3章10-17節


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章16節


每次我試著修理家庭用品時,結果常是付錢請人來解決我在修理時另外造成的損壞。但最近,我看著一個人示範修理電器的視頻,模仿他的方法,成功修好了一個家用電器。

保羅是他年輕門生提摩太的楷模,提摩太在與保羅一起的宣教旅程中,能看到保羅的言行。保羅在羅馬的監獄裡,寫信給提摩太,說:「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以及……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提摩太後書3章10-11節)。此外,保羅還敦促他:「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裡,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14-15節)

保羅的生命展示了以上帝的話語為生命的根基是何等重要,他提醒提摩太,聖經是有權威的,是大有力量的,是從上帝而來的,讓我們可以教導那些想要跟隨基督的人,並活出其中的真理。

有些人的信心榜樣幫助我們信心成長,當我們為這些人而感謝主的同時,也當努力效法他們的榜樣,活出聖經的真理,並教導和鼓勵別人。

這就是榜樣的影響力。

— 麥大衛

主啊,正如有人活出祢的真理,
願人們也能從我們身上看見祢的教導。


我們當活出上帝的話語,才能以此教導和鼓勵他人。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6-18章;路加福音2章1-2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