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雙重應許

讀經: 以賽亞書25章1-9節


祢以忠信誠實行過奇妙的事,成就祢古時所定的。-以賽亞書25章1節


茹思幾年前罹患了癌症,無法正常吃飯、喝水,甚至連吞嚥都有困難。她的體力衰退,無數的手術和治療使現在的茹思和以往的她有天淵之別。

但茹思仍然能夠讚美上帝,她保有堅強的信心,她的喜樂總能感染身旁的人。她每天都倚靠上帝,抱持著總有一天能完全康復的希望。她祈求病得醫治,並相信上帝遲早會有所回應。這是多麼美好的信心啊!

茹思說自己能保有堅強的信心,是因為她深知,上帝不單會按著祂所定的時間成就祂的應許,而且還會扶持她,直到這應許得著應驗。上帝的子民在等待上帝完成祂的計畫時,他們也有相同的盼望(以賽亞書25章1節),相信上帝能救他們脫離仇敵(2節)、擦去他們的眼淚、除掉他們的羞辱,並「吞滅死亡直到永遠」(8節)。

在上帝的子民等候的同時,上帝保護他們,遮蔽他們(4節)。他們在苦難中,上帝就安慰他們,賜給他們力量能夠忍耐,並向他們確保祂與他們同在。

這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雙重應許:有一天終將得釋放的盼望,以及一生一世都會得著祂的安慰、力量和保護。

— 許文榮

主啊,謝謝祢賜下盼望這份奇妙的恩典。
祢已應許會拯救我,
並在我生命中天天與我同行。


相信上帝的信實能消除我們的恐懼。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15章;路加福音1章57-80節


靈命日糧 : 傳家寶

讀經: 詩篇79篇8-13節


這樣,祢的民、祢草場的羊要稱謝祢,直到永遠;要述說讚美祢的話,直到萬代!-詩篇79篇13節


我收到一則簡訊,是女兒跟我要我外婆的薄荷冰淇淋餡餅食譜。當我一邊從年代久遠的食譜盒中翻找黃色小卡片時,我注意到外婆獨特的筆跡,還有母親隨手寫下的潦草小字。這時我突然想到,隨著女兒的要求,這道薄荷冰淇淋餡餅已經在我們家傳到第四代了。

我在想,還有什麼其他的傳家寶可以代代相傳呢?信仰的抉擇可否傳承呢?除了冰淇淋餡餅之外,外婆和我的信仰是否也能在我女兒和她兒孫的生命中,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呢?

在詩篇79篇,詩人哀嘆道,剛愎任性的以色列人已失去他們信仰的根基。詩人懇求上帝拯救祂的百姓,脫離不敬畏上帝的鄰邦,重建耶路撒冷,並使這城得著平安。過後,詩人向上帝承諾,他們這些上帝的子民必重新歸向祂,並持守上帝的教導。「這樣,祢的民、祢草場的羊要稱謝祢,直到永遠;要述說讚美祢的話,直到萬代!」(13節)

我迫不及待地與女兒分享這份食譜,因為知道這麼一來,我外婆留下的食譜又傳到新的一代了。我也誠心禱告,祈盼基督信仰能影響我們家世世代代,這才是最值得代代相傳的傳家寶啊!

— 莫麗莎

親愛的上帝,求祢使我們在世時,
能留心該如何傳承基督信仰。


分享並活出基督信仰,是傳承信仰最好的方式。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0-12章;路加福音1章39-56節


靈命日糧 : 行在水面上

讀經: 馬太福音14章25-33節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馬太福音14章27節


在一個酷寒的冬天,我勇闖全世界第五大湖──密西根湖,想看看湖水凍結的樣子。我全身裹緊厚衣,站在平常享受日光浴的湖岸邊,見到令人屏息的景色。湖面上凍結的波濤,打造了一幅絕世的冰雪奇觀。

正因為岸邊的湖水都已凍結,我才有機會「行在水面上」。雖然我知道冰層的厚度足以支撐我的重量,但剛邁開步伐時還是頗為躊躇,因為我擔心冰層會破裂。就在我小心翼翼地探索未知領域時,腦中不禁浮現耶穌要彼得踏出船外,行走在加利利海上的景象。

當門徒看見耶穌行走在水面上時,他們的反應也是害怕,但耶穌卻回答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馬太福音14章26-27節)彼得之所以能克服恐懼,在水面上邁開步伐,是因為他知道耶穌就在身邊。當彼得勇敢的步伐因風浪而動搖時,他急忙向耶穌求救,耶穌仍然在他身邊,而且近得只要一伸手就能搭救他。

如果今天耶穌呼召你,去做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就如「行在水面上」一樣,你要鼓起勇氣接受,因為呼召你的那位必與你同在。

— 夏莉珊

親愛的主,感謝祢,
因祢賜下必與我們同在的確據。


當我們向上帝呼求,祂必垂聽。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7-9章;路加福音1章21-38節


靈命日糧 : 好時節

讀經: 傳道書3章1-11節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今天是北半球春季的第一天。如果你住在澳洲,今天就是秋季的第一天,因北半球的春分,正是南半球的秋分。在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世界各地的晝夜幾乎都是等長的。

對許多人來說,新季節的來到意義非凡。有些人倒數著日子,因為他們期待著新一季將發生的事。或許住在威斯康辛州的你,曾在月曆上標記春天來臨、告別冬天的日子;又或者你住在墨爾本,正引頸期盼秋天的到來,能為你帶走澳洲的酷暑。

除了天氣之外,我們也會歷經人生不同的季節。傳道書的作者告訴我們,在日光之下凡事都有定期,也就是說我們一生所經歷的事,都有上帝所定的時間(傳道書3章1-11節)。

在摩西帶領以色列民行經曠野之後,他也談到自己生命中新的一季(申命記31章2節),這時他必須把領袖的棒子交給約書亞。保羅在羅馬遭受軟禁時,也同樣面臨一個孤寂的季節。他期待有人前來探訪,卻也體會到「惟有主站在我旁邊」(提摩太後書4章17節)。

無論我們正處於人生的哪一個季節,讓我們為上帝的偉大、幫助與同在,一起來向祂獻上感謝吧!

— 白德夫

天父,感謝祢在我人生的這個季節看顧我,
祢允許我處於這個狀況,必有祢的美意。
求祢幫助我,能善用祢所定的時節,使我更深信靠祢。


任何季節都有歡欣的理由。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4-6章;路加福音1章1-20節


靈命日糧 : 感恩的心

讀經: 詩篇118篇1-14、26-29節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18篇1節


記得在我們結婚當天,瑪蒂和我開開心心地立下誓約,「無論順境或逆境、健康或疾病、貧窮或富貴」,都要對彼此忠誠。或許,在充滿歡樂的大喜之日,要許下關於困境、疾病和貧窮這些冷酷現實的誓約,看來有點奇怪。但此舉其實是在提醒我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那麼,當人生中無可避免的困境來臨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保羅體會基督的心意,勸勉我們要「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雖然這聽起來並不容易,但上帝勉勵我們要存一顆感恩的心是有原因的。感恩的根基乃在於我們的上帝「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18篇1節)。在患難中,祂與我們同在,並加添我們力量(希伯來書13章5-6節);祂慈愛地使用試煉來塑造我們的品格,讓我們能更像祂(羅馬書5章3-4節)。

當患難臨到,選擇以感恩的態度來面對,能讓我們專注於上帝的美善,使我們得著力量度過危難。我們也能和詩篇的作者一同高歌:「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篇118篇29節)

— 司徒喬

主啊,我知道若只專注於自己的困境,
就會忘記即使在試煉中祢仍是美善的。
求祢教導我如何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經由不斷練習而增長的美德。



全年讀經:
約書亞記1-3章;馬可福音16章


靈命日糧 : 家書

讀經: 尼希米記8章5-12節


他們清清楚楚地念上帝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希米記8章8節


美國新兵遠離家鄉,為參加二次大戰而進行基本訓練,在面對種種的挑戰之際,他們用幽默感和寫信來減壓。有個年輕士兵所寫的一封家書,誇張地描述了接種疫苗的過程。他寫道:「兩位軍醫拿著魚叉追趕我們,抓住我們,將我們釘在地板上,兩隻手臂一邊一個魚叉。」

但一位士兵開始覺得幽默感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不久他收到一本聖經。他寫道:「我每天晚上都讀聖經,我很喜歡。我從不曉得可以從聖經中學到這麼多。」

在很久以前,猶太百姓被擄到巴比倫為奴多年之後,終於可以返回家鄉,但許多問題也隨之而來。他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時遇到很多困難,包括敵人的阻撓、饑荒,以及他們本身的罪。在困境中,他們轉向上帝的話語,從聖經中所學到的令他們感到訝異。在祭司閱讀上帝的律法書時,人們深受感動而落淚(尼希米記8章9節),但也得著安慰。省長尼希米告訴他們:「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10節)

我們不需等到遭遇患難時才聆聽上帝的話語,聖經能讓我們認識上帝的特質、祂的饒恕,以及祂所賜的安慰。當我們讀聖經時,聖靈讓我們明白的真理,將會令我們驚嘆。

— 葛庭墨

主,請幫助我們不只在困難時尋求祢,而是任何時候都尋求祢,謝謝祢每天都教導我們更多關於祢慈愛的特質。


聖經讓我們看清自己,也看見上帝何等愛我們。



全年讀經:
申命記32-34章;馬可福音15章26-47節


靈命日糧 : 柔聲低語

讀經: 以弗所書4章22-32節


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章29節


一個年輕人上了飛機坐下後,便開始感到忐忑不安。他驚慌地四處張望,然後閉上雙眼、深呼吸,試著冷靜下來,但卻徒勞無功。飛機起飛時,他慢慢地前後搖晃。走道旁坐著一位年長女士,她將手放在年輕人的手臂上,溫柔地和他聊天,轉移他的注意力。她低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你從哪裡來?」並柔聲對他說:「我們會沒事的。」「你表現得很好。」這位女士可以因這個年輕人而感到煩躁或不理睬他,但她卻選擇用觸摸和細語來安撫這個年輕人。雖然這看起來是小事,但三小時後飛機降落時,年輕人滿懷感激地對她說:「真的非常謝謝妳!」

溫柔的心能呈現如此美麗的畫面,只可惜似乎並不常見。溫柔恩慈對許多人而言並非天生自然,通常我們優先考慮的都是自己。但當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以弗所書4章32節),他不是要我們憑藉自己的努力以恩慈待人,而是當我們信靠耶穌,得著新的生命之後,聖靈便開始改變我們。聖靈更新我們的想法和態度(23節),持續地讓我們學習以溫柔待人。

滿有憐憫的上帝在我們心裡動工,讓我們去關心人、以柔聲說出勸慰人的言詞,觸動他人的生命。

— 施安妮

主,求祢今天使用我,讓我能帶給人盼望和鼓勵,
並減輕他們的重擔。


憐憫是瞭解別人的困難,並樂意伸出援手。



全年讀經:
申命記30-31章;馬可福音15章1-25節


靈命日糧 : 看見奇妙

讀經: 約伯記38章1-18節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馬書11章36節


我們有些人只是看到這個世界這裡不好,那裡出錯,但《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德威特.瓊斯(DeWitt Jones),卻用他的專長來頌揚這世界的美好事物。他等候和觀察,直到光影或角度的改變,突然呈現那一直存在但不受人注意的奇妙景象。他用相機在人群與自然界當中,尋找美麗的畫面。

如果有誰可以說這個世界不好或出錯,那就非約伯莫屬了。他在瞬間失去所有使他喜樂的事物,連他的朋友也指責他。他們異口同聲地指責約伯,因為約伯不承認自己是因隱藏的罪而受苦。當約伯向上帝呼求,上帝卻始終保持沉默。

最後,在旋風的混亂與暴風的黑暗裡,上帝要約伯思想自然界的奧妙,這奧妙反映了那遠遠超越人類的智慧與能力(約伯記38章2-4節)。

上帝現在也要我們思想自然界的奧妙嗎?小狗、小貓、落葉和小草,在這些平凡無奇的事物之中,我們是否能因光影或角度的改變,看見創造主的心意呢?即使在痛苦當中,我們是否能看見這位創造主一直與我們同在,並幫助我們呢?

— 狄馬汀

天父,我們花太多時間想著這個世界哪裡有問題、
出了什麼狀況。求祢幫助我們,在唯有祢才能創造的
一切奇妙事物中,看見祢的同在。


大自然的奇妙景象讓人驚嘆不已。



全年讀經:
申命記28-29章;馬可福音14章54-72節


靈命日糧 : 顯露與醫治

讀經: 詩篇25篇1-11節


耶和華啊,求祢將祢的道指示我,將祢的路教訓我!-詩篇25篇4節


在小時候,我看著父親在從未犁過的田地上耕作。在第一次犁田時,父親會將翻出來的大塊石頭搬走。然後,他會一次又一次地犁田,翻鬆土壤。父親每犁一趟田,就會撿出石塊丟棄,犁地越多次,翻出來的石塊也越小。這樣的過程要持續好幾趟,才能夠完成犁地工作。

在恩典中成長也有點類似這樣的過程。當我們初信主時,有些「大」的罪被顯露出來,我們向上帝認罪,祈求赦免。隨著日子過去,因著上帝的話語進入我們的生命,洗滌我們的心靈,聖靈會讓我們看見自己其他的罪。心思意念中的罪,曾一度被視為不過是微小、無關緊要的罪,但卻展現出醜陋、具有毀壞性的態度和行為。這些罪包括驕傲、自憐、埋怨、吝嗇、偏見、怨恨和自私自利等。

上帝叫這些罪一一浮現出來,是為了將之除去,讓我們得著醫治。當這些有害的、隱藏的態度浮出表面時,我們可以像詩人大衛那樣禱告說:「耶和華啊,求祢因祢的名赦免我的罪,因為我的罪重大。」(詩篇25篇11節)

這醜陋的一面被顯露出來,固然讓人感到痛苦,卻是對心靈有益。上帝用這樣的方式「指示罪人走正路。祂必按公平引領謙卑人,將祂的道教訓他們」(8-9節)。

— 羅大衛

感謝主,祢以慈愛記念我們、指教我們,並引領我們。
求祢教導我們活出罪得赦免的新生命。


耶穌接納我們的本相,並陶造我們活出祂的樣式。



全年讀經:
申命記26-27章;馬可福音14章27-53節


靈命日糧 : 以禱告為禮物

讀經: 羅馬書8章28-34節


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哥林多後書1章11節


蘿瑞眼裡含著淚水對我說:「在我弟弟生病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原來禱告也可以是一件禮物。你們的禱告,帶給我難以言喻的安慰。」

蘿瑞的弟弟被診斷出罹患癌症之後,我們教會的會友都為他弟弟禱告。蘿瑞前來向我致謝,她還說:「在我弟弟飽受病痛煎熬的這段時間,你們的代禱使他得著力量,而且對我們全家人而言,也是很大的鼓勵。」

關愛別人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為他們禱告,而耶穌正是最佳的典範。新約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曾在許多不同的場合中為人禱告,此外也讓我們知道耶穌如今仍持續地替我們向天父祈求。羅馬書8章34節說:「[耶穌]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了愛我們而犧牲、復活、升天,如今祂仍然為我們禱告祈求,不斷地展現出祂對我們的關愛。

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我們效法耶穌的榜樣,以我們的禱告來愛他們,懇求上帝幫助他們,並介入他們的生活。我們可以求上帝讓我們能為人代禱,祂必定垂聽這樣的祈求!願慈愛的主賜力量給我們,使我們今天能慷慨地將禱告這份禮物分送出去。

— 龐雅各

感謝祢,主耶穌,因為祢替我祈求。
求祢幫助我,今天能忠心地以禱告服事祢,
也服事周遭的人。


禱告是應當分享的禮物。



全年讀經:
申命記23-25章;馬可福音14章1-2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