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在於態度

讀經: 雅各書1章1-12節


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各書1章2節


下班後,瑞君沮喪又疲憊地開車回家。那真是很糟糕的一天,一早她就接到朋友傳來一則不幸的消息。到了開會的時候,同事否決她所有的提議。當瑞君向上帝祈求時,她突然覺得最好把白天的壓力放在一邊,並決定帶束花去探訪住在照護中心的一位老姐妹,好給她一個驚喜。當這位姐妹向瑞君分享上帝多麼恩待她時,讓瑞君的心靈為之一振。這位老姐妹說:「我有自己的床和椅子,每日有三餐,這裡的護士也會幫我。偶爾,上帝還會讓紅雀飛到我的窗前,因為祂知道我愛這些飛鳥,而祂也愛著我。」

的確,一切都在於我們的態度,以及對事情的看法。有句話說:「人生一成是際遇,九成是我對它的反應。」雅各書是寫給受迫害而分散的信徒,雅各要他們思想面對苦難的態度,並用這些話挑戰他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各書1章2節)

我們都在各自的信仰旅程當中,學習在艱難的境遇中信靠上帝。當我們學會看到上帝能藉著我們的掙扎,讓我們的靈命更加成熟時,就能得到雅各書中談到的那種充滿喜樂的態度。

— 施安妮

主,求祢改變我面對艱難的態度,
讓我滿有喜樂、學習忍耐,
且越來越成熟老練。


上帝能讓我們的傷心痛苦,成為靈命成長的催化劑。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4-6章;馬太福音14章22-36節


靈命日糧 : 承諾、應許

讀經: 彼得後書1章1-9節


因此,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得與上帝的性情有分。-彼得後書1章4節


我常和小女兒玩一個我們叫「捏捏」的遊戲。當她上樓梯時,我會從後面追上並試圖捏她一下。這遊戲的規則是,我只能在她上樓梯時捏她(當然是輕輕的),一旦她上到二樓就安全了。但有時,她不想玩這個遊戲。當我跟著她上樓梯時,她會嚴肅地說:「不要捏捏。」我就會說:「不要捏捏,我答應妳。」

我對女兒的這個承諾似乎是件小事,然而當我信守承諾時,我的女兒就開始瞭解我。她知道我言行如一、遵守諾言,就能夠相信我。要守住這樣的承諾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向人承諾或信守承諾是維繫關係的要素,也是愛與信任的基石。

我想,這正是彼得說上帝承諾讓我們「得與上帝的性情有分」時,所要表達的意思(彼得後書1章4節)。當我們相信上帝的話語,相信祂所說關於祂自己和我們的一切事,就會明白祂看重我們。當我們認定上帝所說的都是真實可信的,上帝就能向我們顯明祂的信實。聖經記載了許多上帝的應許,我為此而感恩,這一切都提醒我們:「祂的憐憫不致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耶利米哀歌3章22-23節)

— 何安德

主,感謝祢那「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
幫助我們明白並堅信祢的話語都是確實可信的,
好讓我們能更深經歷祢的溫柔美善。


上帝的話語向我們顯明祂看重我們。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1-3章;馬太福音14章1-21節


靈命日糧 : 我的幫助!

讀經: 詩篇121篇


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121篇2節


數十年來,由著名的布魯克林會幕堂詩班所頌唱的心靈奮興福音詩歌,讓許多人得著祝福。其中一例,就是他們依據詩篇121篇所錄製的詩歌《我的幫助》。

詩篇121篇一開始就是詩人的宣告,表明他相信上帝創造萬物,所有的幫助都從祂而來(1-2節)。這幫助包含哪些層面呢?其中包含得享平靜安穩(3節)、時刻的保護(3-4節)、上帝的同在與蔭庇(5-6節),以及永遠保守你免受災害(7-8節)。

歷代以來,上帝的子民因著聖經的教導,藉著詩歌表明他們的「幫助」是從上帝而來。我也曾與他人一起高唱改編自查理.衛斯理的詩歌:「懇求天父賜恩扶助,無別人能援手,我深知道主若離我,我必無路可走。」偉大的改革家馬丁.路德寫得對極了:「上主是我堅固堡壘,永不動搖之保障;上主是我隨時幫助,使我脫危難恐慌。」

你感到孤單、被遺忘或困惑嗎?不妨思想詩篇121篇,好讓你的心充滿信心和勇氣。你不是獨自一人,無需孤軍奮戰。相反地,要因上帝在今生與永恆對你的眷顧而歡樂,上帝已藉著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受死、復活和升天,展現出對你的愛。你可以靠著祂的幫助,面對下一個階段的挑戰!

— 簡恩德

天父,聖經與詩歌都提醒我們,
我們的幫助是從祢而來,我們為此感謝祢。
求祢讓我也能時時謹記,祢是我的幫助!


創造宇宙的主宰是上帝子民的幫助!



全年讀經:
創世記49-50章;馬太福音13章31-58節


靈命日糧 : 剷平大山

讀經: 撒迦利亞書4章1-7節


大山哪,你算什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撒迦利亞書4章7節


當有座山擋住你的去路時,你會怎麼做呢?相信達什拉斯.曼吉(Dashrath Manjhi)過人的毅力能夠激勵你。曼吉一家住在遠離都市的印度鄉村,後來曼吉的妻子因為急病無法及時送醫而病逝,促使他做了一件被人視為不可能的事。他花了22年的時間開鑿一條山路,便於村民到當地醫院接受醫療照顧。在他有生之年,印度政府肯定了他的成就,人們也稱他為現代愚公。

所羅巴伯是一位以色列的領袖,當他從被擄之地回歸故土,重建聖殿必然看起來就像是不可能的任務。當時,百姓意志消沉,除了要面對敵人的反對,而且還缺乏資源以及強大的軍隊。但上帝差派撒迦利亞去提醒所羅巴伯,這項任務不是靠武力、人力和物力,而是需要倚靠聖靈的能力(撒迦利亞書4章6節)。所羅巴伯得著上帝的應許,全然相信上帝會剷平所有攔阻的高山,讓他得以重建聖殿,並挑旺以色列百姓的信心(7節)。

我們應如何面對擋在前方的那座「大山」呢?我們可選擇依靠自己的力量,或信靠聖靈的能力。當我們信靠祂的能力時,祂會剷平高山,或是賜給我們力量和堅毅的心志,來越過這座大山。

— 魏馬文

現在,你正面對怎樣的艱難挑戰?
你要如何在生命中倚靠聖靈的大能呢?


人的力量不足以完成上帝的計畫。



全年讀經:
創世記46-48章;馬太福音13章1-30節


靈命日糧 : 耽延

讀經: 創世記45章1-8節


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上帝。-創世記45章8節


全球性的電腦系統中斷,導致許多航空公司取消班機,無數旅客受困機場。在冬季暴風雪中,高速公路上因發生事故而交通癱瘓。有人承諾要「立即」回覆,但卻遲遲沒有回應。這種種的耽延,往往讓我們感到生氣或無助。但身為基督徒,我們擁有向耶穌尋求幫助的特權。

在聖經人物中,能夠耐心等候的一個最佳典範就是約瑟。他被滿心嫉恨的兄長賣為奴隸、被主人的妻子誣陷,並被囚禁在埃及的監牢裡。雖然,「約瑟在那裡坐監,但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創世記39章20-21節)。多年後,約瑟為法老王解夢,使他的地位一躍而升並僅次於法老王(41章)。

當約瑟的兄長們因饑荒而來向他購買糧食時,我們看到約瑟最明顯的忍耐美德。他說:「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上帝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上帝。」(45章4-5、8節)

在生活中所有或長或短的等待中,願我們都能像約瑟一般信靠上帝,好讓我們能學習忍耐、明白上帝的心意,並且得著平安。

— 麥大衛

天上的父,在每一次耐心等候的過程中,
願我們都能相信祢信實的手必會引導,
並求祢讓我們在每個情況中,都經歷到祢的同在。


全然信靠上帝,能讓我們以耐心活出信仰。



全年讀經:
創世記43-45章;馬太福音12章24-50節


靈命日糧 : 越發感恩

讀經: 羅馬書11章33-36節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馬書11章36節


你希望能對上帝越發感恩嗎?17世紀的英國詩人喬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在其詩作《感恩》裡寫道:「祢既已將萬物厚賜給我,請再賞賜我一樣:一顆感恩的心。」

赫伯特明白,若要懂得感恩,就是要覺察上帝早已賜給他諸多的恩典。

羅馬書11章36節宣告說,耶穌基督才是萬福之源,「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萬有」涵蓋了日常生活中所有奇異或平凡的恩典。我們在生活中所領受的每一樣事物,都來自慈愛的天父(雅各書1章17節) 。因為祂愛我們,祂樂意賞賜我們各樣的恩典。

為了更加留意上帝在我生命中的賜福,我正在學習培養感恩的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經歷快樂的事時,認定那位賜喜樂的源頭,特別是那些我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物:就像在涼爽的清晨跑步,與友人的相見,和女兒一起在廚房做早餐,欣賞窗外的美麗世界,以及享受剛沖泡的香醇咖啡。

有哪些事物,是上帝早已「厚賜」給你的呢?打開我們的雙眼看見那些祝福,將有助於你我對上帝越發感恩。

— 夏莉珊

現在,無論你心裡想到什麼,用幾分鐘的時間
來感謝上帝吧!試試一整天都如此感恩!


一想到美好的事物就感謝上帝。



全年讀經:
創世記41-42章;馬太福音12章1-23節


靈命日糧 : 禱告的大能

讀經: 撒母耳記上7章7-14節


願你不住地為我們呼求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救我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撒母耳記上7章8節


有一天,當我正為著一位至親的問題而擔憂時,舊約先知撒母耳的事蹟給了我很大的激勵。看見以色列人遭遇危難時,這位以色列人的領袖如何為他們向上帝祈求,讓我也下定決心,要為我這位至親禱告。

那時上帝的子民再次面對非利士人的逼迫,先前他們因為沒有信靠上帝,曾遭非利士人擊潰(參閱撒母耳記上4章)。以色列人認罪悔改後,聽聞非利士人即將再次發兵攻擊他們。這回他們請求撒母耳繼續為他們禱告(7章8節),上帝也清楚回應,大發雷聲驚亂非利士人(10節)。雖然當時非利士人或許比以色列人強大,但上帝卻遠比他們更強大。

當我們因所愛之人面對爭戰而感到難過和憂傷,並且擔心情況不會好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認為上帝不會有所行動。但我們千萬不要低估了禱告的大能,因為慈愛的上帝會聽我們的懇求。雖不知祂將如何回應我們的祈求,但可以肯定的是,天父渴望我們活在祂的愛中,並相信祂的信實。

你今天要為誰禱告呢?

— 潘艾梅

天父上帝,祢以出人意外的方式垂聽
並應允我的禱告。願祢堅固我的信心,
好讓我永遠相信祢的良善與慈愛。


我們一禱告,上帝就聽見。



全年讀經:
創世記39-40章;馬太福音11章


靈命日糧 : 追求合一

讀經: 歌羅西書3章9-17節


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歌羅西書3章11節


我成長於50年代的美國,我所居住的城市實行種族隔離措施,對於這一點我從未質疑。在學校、餐廳、公眾交通系統以及鄰里間,不同膚色的人都必須有所區隔。

直到1968年,當我接受美國陸軍基礎訓練時,我的態度才有所轉變。在我們這群年輕人當中,有許多來自不同文化的族群。我們很快就明白,大家要彼此瞭解、互相接納和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指定的任務。

當保羅寫信給第一世紀的歌羅西教會時,他也熟知會眾的多元性。他在信中提醒他們:「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歌羅西書3章11節)。在一個群體中,無論是表面或是深層的差異,都可輕易造成分化。所以,保羅勸他們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12節)。並且在這一切德行之外,他還要他們存著愛心,「因為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14節)。

要實踐這些真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這正是耶穌對我們的呼召。我們基督徒的共同點就是對耶穌的愛。藉此,我們齊心追求相互瞭解、彼此和睦與合一,互為肢體。讓我們在美好的多元性中,在基督裡追求更美的合一。

— 麥大衛


基督的愛在多元之中創造合一。



全年讀經:
創世記36-38章;馬太福音10章21-42節


靈命日糧 : 知之,愛之

讀經: 約翰福音10章7-16節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翰福音10章27節


有一首傳唱已久的兒童詩歌,歌詞寫道:「耶穌愛我,我知道,因有聖經告訴我。」這是由十九世紀安娜.瓦娜(Anna B. Warner)女士譜寫的詩歌,歌詞親柔地訴說我們與耶穌的關係,我們是蒙祂所愛的。

有人送給我妻子一塊飾板,飾板上所寫的正是那句歌詞,只是稍微作了變化:「耶穌認識我,我開心。」這是以另一個不同的觀點,看待我們與耶穌的關係,我們是蒙祂所認識的。

在古時的以色列,真正的牧羊人關愛與認識每一隻羊,但雇工就不是這樣。牧羊人花許多時間與他的羊相處,以至對小羊有深切的瞭解和持久的照護。因此我們不難理解,耶穌會對門徒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翰福音10章14、27節)

耶穌認識我們,也愛我們!我們可以相信耶穌對我們生命的計畫,抓住祂必看顧我們的應許,因為我們尚未祈求,我們所需用的,天父就早已知道了(馬太福音6章8節) 。如今當你面對生命中的起起伏伏,仍可平靜安穩。因為你的好牧人耶穌認識你,並且深愛著你。

— 柯貝爾

親愛的主啊,謝謝祢如此溫柔地愛我、看顧我。
求祢幫助我,在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學習信靠祢。


耶穌愛我,就是最奇妙的事!



全年讀經:
創世記33-35章;馬太福音10章1-20節


靈命日糧 : 發怒的上帝?

讀經: 出埃及記33章18-19節,34章1-


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埃及記34章6節


我在大學時代曾研讀希臘和羅馬的神話故事。我很訝異,那些故事中的神祇竟是如此喜怒無常、暴虐浮躁,動輒就大動肝火,取人性命。

我對此很不以為然,心想怎麼會有人相信那樣的神祇。我也自問:我對真神上帝是否也有相同的看法呢?每當我質疑祂的時候,不也是把祂看作一位輕易發怒的上帝嗎?不幸地,我確實如此。

摩西蒙揀選帶領愛發怨言的以色列人。令我激賞的是,摩西求上帝「顯出祢的榮耀給我看」(出埃及記33章18節),為要確定上帝會幫助他完成這艱巨的任務。上帝聽了摩西的祈求,向摩西彰顯祂的榮光,還宣告了祂的名和屬性,祂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34章6節)。

這節經文讓我更加確信,上帝並非衝動浮躁,動輒發怒的上帝。尤其當我想到自己也曾在盛怒中對上帝大發脾氣,但上帝卻仍持續在我生命中動工,好讓我能更像祂。

我們可以在許多事上看到上帝與祂的榮光,比如上帝對我們的容忍、朋友鼓勵的話語或是美麗的落日餘暉。最美好的是,聖靈在我們裡面的輕聲細語。

— 華琳妲

天父上帝,我感謝祢總是滿有憐憫、
寬容饒恕,並且信實可靠。


雖然我們會情緒化,但上帝永遠不會。



全年讀經:
創世記31-32章;馬太福音9章18-3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