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不是我

讀經: 哥林多前書15章1-11節


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太書2章20節


阿圖羅·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是二十世紀最享負盛名的樂團指揮之一。許多人都知道,他總是願意把榮譽歸給應得的人。作家大衛·艾文(David Ewen)就曾在他的書中提及,紐約愛樂樂團在某次排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之後,團員們都站起來為托斯卡尼尼鼓掌。當掌聲漸息時,他含著淚,聲音沙啞地說:「不是我⋯⋯是貝多芬!⋯⋯托斯卡尼尼並不算什麼!」

在新約書信裡,使徒保羅也拒絕別人誇耀他的屬靈眼光和影響力。他知道對許多願意信靠基督的信徒而言,自己就像是他們的屬靈父親、母親。他承認自己格外勞苦,並多受苦楚,為的是鼓勵信徒能持守信、望、愛(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縱然很多人因他的信心、愛心和洞見得著激勵,但他卻無法坦然地接受他們的稱讚。

因此,我們可以說,保羅對這些書信的讀者,也對我們說:「不是我⋯⋯弟兄姐妹們,是基督!⋯⋯保羅並不算什麼。」只有上帝配得我們的稱頌,而我們不過是祂的使者而已。

— 狄馬汀

天父,沒有祢,我們就算不得什麼。
沒有祢的恩典,我們會何等絕望。
沒有基督的靈,我們會何等無助。
求祢教導我們,如何把祢當得的榮耀歸給祢。


智者會讚揚他人,而不會期盼得榮譽。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12-14章;啟示錄4章


靈命日糧 : 焦慮特效藥

讀經: 腓立比書4章1-9節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章6節


因為丈夫工作的緣故,我們正準備搬家。我們雖為此感到興奮,但未知的未來和挑戰,也讓我倍感焦慮。想到我要打包所有的物品、找新房子、找新的工作、熟悉新的城市,還要安頓下來,一切都毫無頭緒。當我一直想著待辦事項時,使徒保羅的話語浮上腦海:別擔心,只要禱告(腓立比書4章6-7節)。

若說有誰可以對未知的未來和挑戰感到恐懼,那就非保羅莫屬了。他曾經歷船難、遭到毆打,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卻寫信給腓立比教會,鼓勵那些正面對未知的朋友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6節)

保羅的話也激勵了我。生命充滿各種未知數,可能是人生重大的轉變、家庭危機、健康問題或經濟困境。我也越來越明白,上帝關心我們的一切。祂要我們放下對未知的恐懼,全交託給祂。當我們願意交託時,這位全知全能的上帝應許賜下平安,是超越人所能理解的,能在基督耶穌裡,保守我們的心思意念(7節)。

— 吳凱倫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讓我們無須為任何事擔心!
求祢提醒我們,可以時時來到祢面前,向祢陳明一切。
我們感謝祢在我們生命中所做的一切。


上帝的眷顧使我得安寧。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9-11章;啟示錄3章


靈命日糧 : 全都是禮物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9節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以弗所書2章8節


倫敦有一間咖啡館,裡面燈光柔和,座椅舒適,還飄著咖啡香。這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收費。起初,這間咖啡館是由當地一間教會經營的,但一年之後就轉型了。經營者覺得上帝要他們做比較特殊的事──拿掉菜單上所有的價格。今天你可以去那裡享用咖啡、蛋糕或是三明治,完全不需花費一分一毫。那裡甚至連個捐款罐子都沒有,餐點全都是禮物。

我問了經營者,他們為何如此大方。他說:「我們只是想要用上帝對待我們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不論我們是否心懷感恩,上帝都賜給我們恩典。祂對我們的慷慨超過我們的想像。」

耶穌替我們受死,救我們脫離罪的綑綁,並使我們與上帝和好。祂從死裡復活,且永遠活著。因為祂的救贖,我們一切的罪惡過犯都能得到赦免,而且現在就可以擁有全新的生命(以弗所書2章1-5節)。其中最讓我們驚嘆的是,這一切都是白白給予我們的。我們無法用金錢購買耶穌所賜的新生命,甚至無法為我們所得的贖價而捐款(8-9節)。這全都是禮物。

這間咖啡館讓人們免費享用蛋糕和咖啡,藉此讓他們一窺上帝的慷慨賜與。你我能夠白白得著永恆的生命,全因為耶穌已為我們付出一切代價。

— 霍薛頓

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
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示錄22章17節


永生是白白賜給人的禮物,只等著你我來領受。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5-8章;啟示錄2章


靈命日糧 : 得著修復

讀經: 詩篇145篇1-16節


凡跌倒的,耶和華將他們扶持;凡被壓下的,將他們扶起。-詩篇145篇14節


有個福音樂團在我們的教會帶領詩歌敬拜,他們對上帝的真誠讚美令人感動,我們都感受到他們愛主的熱忱。

稍後,這些團員告訴我們,其實他們都曾經坐過牢。突然之間,他們的詩歌對我有了特別的意義,我明白他們所獻上的讚美為何對他們都具有深意。他們的敬拜,正是破碎的生命得著修復的見證。

這個世界或許崇尚成功,但若講述過去的失敗,也同樣可以帶給人盼望。因為這些生命的經歷讓我們確信,不論我們失敗幾次,上帝仍然愛我們。蓋瑞恩(Gary Inrig)牧師曾說,希伯來書11章常被稱為「信心名人堂」,其實更應稱為「失敗者得修復之殿」。他觀察到:「在那一章經文中提到的每一個人,在他們的生命中幾乎都有嚴重的瑕疵。但上帝在其中做修復的工作……這就是上帝美好的恩典。」

我喜愛詩篇145篇安慰人心的話語,其中提到上帝「奇妙的作為」(5-6節)和上帝國度的榮耀(11節),並描述上帝的憐憫(8-9節)和信實(13節),緊接著,詩人告訴我們上帝會扶持那些跌倒的人(14節)。當上帝拯救我們時,顯明了祂美好的特質,祂確實在做修復的工作。

你曾跌倒失敗嗎?我們都曾經失敗。你的生命已得著修復了嗎?所有蒙上帝救贖的人,他們的生命經歷都是上帝恩典的見證。

— 許文榮


我們失敗的經歷,可見證上帝的恩典。



全年讀經:
何西阿書1-4章;啟示錄1章


靈命日糧 : 由外而內?

讀經: 加拉太書3章23-29節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拉太書3章27節


有一個標題寫道:「改變:由內而外或由外而內?」這適切地反映了一般人的想法:只要改變外貌或是儀態,就可以輕鬆改變我們內心的感受,進而改變我們的生命。

這樣的想法十分誘人,誰不希望改變生命就像換個造型一樣容易呢?其實,許多人都知道要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將焦點只放在改變外在,會讓人以為改變生命可以有捷徑。

雖然外在的改變或許能改善我們的生活,但聖經卻要我們去追求更深的改變,而這種改變是我們無法靠自己做到的。事實上,在加拉太書3章中,保羅甚至表示,即使是顯明上帝心意的律法,都無法醫治上帝子民破碎的生命(19-22節)。唯有藉著信心「披戴」基督(27節)並靠著聖靈(5章5節),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醫治和自由。藉著基督,我們得以分別為聖,重新被塑造,明白自己真正的身分和價值,知道自己和每個信徒一樣,都能承受上帝所有的應許(3章28-29節)。

我們常會花很多心力改善自我的形象,但是我們內心最根本、最滿足的改變,是來自認識基督的愛,那是超越知識,能改變一切的愛(以弗所書3章17-19節)。

— 白茉妮

親愛的主,我們滿心感謝祢,因我們不必靠自己。
我們心懷感恩,因為聖靈每日更新我們,
吸引我們更加親近祢和祢的慈愛。


我們唯有藉著耶穌,才能得到恆久的真實改變。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1-12章;猶大書


靈命日糧 : 意想不到

讀經: 使徒行傳9章1-19節


又看見了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進來按手在他身上,叫他能看見。-使徒行傳9章12節


那是我高二的某個星期六清晨,我急切地回到當地的保齡球館做我的兼職工作。前一天晚上,我為了清洗骯髒的瓷磚地板而待到很晚,因為清潔工請了病假。我想要給老闆一個意外驚喜,所以並未告訴他清潔工請假的事。心裡想著:反正也不可能會出什麼岔子!

結果,一團糟!我一進到保齡球館,看見到處積滿了水,四處漂浮著保齡球瓶、衛生紙和好幾箱記分紙。這下我才驚覺自己做的好事:昨晚洗了地後,我竟然讓水龍頭的水流了一整晚!但意想不到的是,老闆竟微笑著給了我一個擁抱,他說:「你的努力值得嘉獎!」

當掃羅往大馬色去,在路上遇見耶穌的時候(使徒行傳9章3-4節),他正積極地迫害基督徒(1-2節)。耶穌質問這位將要成為使徒的保羅,為何大肆逼迫基督徒。掃羅或稱保羅因這經歷而失明,過後一位名叫亞拿尼亞的基督徒,以充滿勇氣和恩慈的舉動,幫助他恢復視力(17節)。

掃羅和我都領受了那份意想不到的恩慈。

許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一團糟,他們所需要的並非訓誨,而是救恩的盼望。嚴厲的面孔或苛刻的言詞,都會阻礙他們看見這樣的盼望。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像亞拿尼亞和我老闆一樣以恩慈待人,或許能為他人的生命帶來亮光。

— 紀藍迪


基督徒恩慈的行為,鋪平人們走向救主的道路。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8-10章;約翰三書


靈命日糧 : 分清主次

讀經: 提摩太前書4章12-16節


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提摩太前書4章16節


在搭乘飛機時,空服員總會在起飛前示範和介紹安全須知。他們告訴乘客當機艙壓力不足時,氧氣面罩會從座位上方自動掉落,乘客務必要先戴上自己的氧氣罩,然後再幫別人戴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幫助別人之前,自己首先要保持意識清醒,身體狀況良好。

保羅寫信給提摩太的時候,特別強調在幫助和服事弟兄姐妹之前,要先保持自身靈命健康的重要性。他提醒提摩太身為牧者的諸多責任:要駁斥錯謬的教導(提摩太前書4章1-5節),糾正錯誤的道理(6-8節)。但若要更好地履行職責,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導,並要持之以恆(16節)。提摩太在服事弟兄姐妹之前,必須先保持自己與上帝之間的良好關係。

保羅對提摩太的教導,對於我們也同樣適用。每一天,我們會接觸到許多還不認識耶穌的朋友們。要引導這些人認識主,我們自己要先花時間讀經禱告,吸足了屬靈的氧氣,得著聖靈的能力,與上帝保持親密的關係。然後,我們才能以良好的屬靈狀態幫助別人。

— 邢一帆

主啊,求祢讓我現在便能明白祢的話語,
使我先吸入祢所賜的屬靈氣息,
好讓我能在世上為祢發光。


基督徒的生命就像一扇窗,讓世人看見耶穌。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5-7章;約翰二書


靈命日糧 : 堅信不移

讀經: 但以理書3章13-25節


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但以理書3章17節


自從我在1992年意外受傷之後,就長期飽受背部和肩頸的疼痛之苦。在極其痛苦和沮喪的時刻,要堅持信靠和讚美上帝實在不容易。然而,每當我覺得再也無法承受時,上帝總是以祂的恆久同在讓我得安慰。祂用永不改變的愛與美善,再次堅固我的信心,讓我得著力量。每當我開始對主的信心動搖時,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堅定的信心總是鼓舞了我:他們即使身處於看似無望的景況當中,仍然敬拜上帝,並相信上帝與他們同在。

那時,尼布甲尼撒王強逼他們離棄上帝,去跪拜王所鑄立的金像,不然就要把他們扔進烈火的窯中(但以理書3章13-15節)。但這三個人卻展現了十足的勇氣,對上帝滿有信心。即或上帝不救他們脫離眼前的困境,他們也從未懷疑上帝是配得敬拜的(17、18節)。在他們需要上帝的緊急時刻,上帝並未棄絕他們,甚至還進入火窯中,保護他們(24-25節)。

同樣地,上帝也不會棄絕我們。當我們身處於如同火窯一般的困境時,上帝仍與我們同在,帶領我們經歷危境。即便我們在今生的苦難永無終止,但上帝永遠都是全能、可靠又美善的,我們可以信靠祂那恆久不變的愛與同在。

— 鄧書琪

主啊,感謝祢,無論我們經歷什麼景況,
祢都與我們同在。


信心是仰望永不改變的全能上帝,而不是倚靠環境。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3-4章;約翰一書5章


靈命日糧 : 耶穌愛茹詩

讀經: 約翰一書4章7-16節


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這就是愛了。-約翰一書4章10節


妹妹茹詩小的時候,總愛把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以她自己的方式唱出來:「耶穌愛我,我深知,聖經告訴我茹詩。」這一直都讓我有些惱火,身為比她「更有智慧」的姐姐,我知道歌詞是「告訴我如此」,而不是「告訴我茹詩」。但她依然堅持以自己的方式來詮釋這首詩歌。

然而,現在我發現妹妹一直是對的。聖經真的不只告訴茹詩,也告訴我們所有人:耶穌愛我們。在聖經中,我們也一再地讀到這個真理。比方說使徒約翰就稱自己為:「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約翰福音21章7、20節)。他也在約翰福音3章16節,這廣為人知的經文中告訴我們上帝的愛:「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在約翰一書4章10節中,再次強調這愛的信息:「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如同約翰知道耶穌愛他一樣,我們也可以同樣確信:耶穌真的愛我們,聖經告訴我如此。

— 柯愛莉

親愛的主啊,感謝祢,
因祢賜下深愛我們的確據,就是祢愛我們至深,
甚至為我們而死,我們心中充滿感恩。


耶穌愛我,我深知。



全年讀經:
但以理書1-2章;約翰一書4章


靈命日糧 : 報佳音,傳喜訊

讀經: 路加福音1章68-75節


主以色列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因祂眷顧祂的百姓,為他們施行救贖。-路加福音1章68節


在我教會附近的麥波申花園,有一個住家大樓,裡面大約有230個住戶。他們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在十樓有位年長的女士,她的孩子結了婚就搬出去住,現在她是一個人獨居。隔幾家是一對年輕夫妻,他們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樓下則有個正在服兵役的年輕人,他以前去過教會,也許聖誕節那天,他還會再去教會。去年聖誕節,我遇到這些人,因為我們教會到那裡唱詩歌、報佳音。

每年的聖誕節就像第一個聖誕節一樣,有許多人不知道上帝成為了嬰孩耶穌,來到我們的世界(路加福音1章68節,2章21節)。或者他們不瞭解這件事的重要性,不知道這是「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2章10節),是與所有人密切相關的!耶穌為全人類、為所有人而死,不在於我們的國籍、文化、性別或財務狀況,祂賜給我們完全的赦免,讓我們與祂和好,享受祂的慈愛、喜樂、平安和盼望。所有的人,包括隔壁的婦女,一同吃飯的同事,所有人都需要聽到這奇妙的信息!

在第一個聖誕節,上帝讓天使向世人傳遞這大喜的信息。今天,上帝要讓我們成為傳福音的使者,去向其他人述說聖誕佳音!

— 謝葆芳

主,求祢讓我傳揚救主降生的好消息,
觸動人的心靈深處。


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是所有人喜樂的泉源。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7-48章;約翰一書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