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等待

讀經: 彌迦書5章2-4節


伯利恆……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彌迦書5章2節


孩子們還小的時候,總會一再地問我:「還有多久才是聖誕節啊?」雖然我們每天都使用基督降臨節日曆倒數聖誕節,但對他們而言,等待實在是一種折磨。

我們瞭解等待對孩子來說很難熬,但我們卻忽略了等待對上帝子民而言,是何等巨大的挑戰。舉例來說,先知彌迦預言將來伯利恆必出一位掌權的(5章2節),這位掌權者「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牧養祂的羊群」(4節)。這個預言首次應驗是耶穌降生在伯利恆之時(馬太福音2章1節),那時上帝子民已等待了七百多年。但這預言還未完全實現,因為我們正帶著盼望等候耶穌再來,那時所有上帝的子民「要安然居住」,並且「祂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彌迦書5章4節)。到那日,我們將大大地歡呼喜樂,因為我們長期的等待終將結束。

我們大都認為等待是不容易的事,但我們能確信上帝必持守祂的應許,在我們等候之際祂必常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28章20節)。因為耶穌降生於小伯利恆,就是要赦免我們的罪,賜給我們豐盛的生命(參閱約翰福音10章10節),讓我們可以一邊熱切等候祂的再來,一邊享受祂與我們同在!

— 潘艾梅

天父上帝,我們帶著盼望而等候!親愛的耶穌,
我們等候並期盼平安來臨!使人得安慰的聖靈啊,
我們等候全世界都能經歷祢的慈愛!


我們殷切等候,確信上帝必成就應許。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5-46章;約翰一書2章


靈命日糧 : 火腿與雞蛋

讀經: 歷代志下16章1-9節


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一心歸向祂的,祂必以大能扶助他們。-歷代志下16章9節,新譯本


有一則寓言說到,有一隻母雞與一隻小豬想要合夥開間早餐店。當牠們在設計菜單時,母雞提議要有火腿與雞蛋,小豬立即反對說:「不必了!如此一來,我對這間早餐店必須毫無保留地全心擺上,但你卻只是參與。」

雖然小豬不肯把自己擺在餐盤上,但是牠的話倒是啟發了我,讓我學習如何毫無保留地全心跟隨上帝。

猶大王亞撒為了保護他的國家,便想要破壞以色列王與亞蘭王之間所立的約。為了達到目的,亞撒王「從耶和華殿和王宮的府庫裡拿出金銀來」,送給亞蘭王便哈達(歷代志下16章2節)。於是便哈達就與猶大聯盟,派軍攻擊以色列。

但是上帝的先知哈拿尼卻責備亞撒王,說他行事愚昧,因為他仰賴人的幫助,而非仰賴曾將許多仇敵交在他們手裡的上帝。哈拿尼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一心歸向祂的,祂必以大能扶助他們。」(9節,新譯本)

當我們面對各種難關與挑戰時,讓我們記得上帝才是我們最好的盟友。當我們願意對上帝全然擺上,一心歸向祂,祂便會以大能扶助我們。

— 洪可婷

主,我要更全心倚靠祢。
有時,我只忙著環顧四周,
求祢幫助我向上仰望,並更加信靠祢。


當我們全然信靠上帝,祂就會藉著我們彰顯祂的作為。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2-44章;約翰一書1章


靈命日糧 : 末後的必為首

讀經: 馬可福音9章33-37節


凡自己謙卑的,必被升高。-馬太福音23章12節,新譯本


不久前,我搭乘了一趟沒有事先劃位的客機。因為我排在最後面,所以登機時只剩下靠近機翼的中間座位,但我的行李卻只能放在最後一排的艙頂置物箱。這表示下機時,我必須等所有乘客都下飛機後,才能去後面拿我的行李。

我坐了下來,覺得這似乎是主在提醒我:「等候並不會讓你有損失,其實還對你有好處。」想到這裡,我不禁莞爾。於是,我決定享受等待別人下飛機的這段時間,幫別的乘客把行李從艙頂置物箱拿下來,並協助空服員一同清理客艙。當我終於拿到行李時,還有人以為我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更是讓我忍俊不禁。

那天的經驗讓我想到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若有人願意做首先的,他必做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馬可福音9章35節)

我等候是因為我必須等,但是在耶穌「末後的必為首」的國度中,那些願意謙卑自己關心別人需要的人,必得到尊榮。

耶穌來到我們這個忙碌、以自我為優先的世界,「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章28節)。我們服事祂最好的方式,就是服事他人。我們越謙卑,便與主越親密。

— 龐雅各

慈愛的主,求祢幫助我,
讓我能像祢一樣服事人,以此服事祢。


在耶穌的國度中,末後的必為首,謙卑的必被升高。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40-41章;彼得後書3章


靈命日糧 : 不完美

讀經: 路加福音7章36-50節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日本食品總是精心製作、包裝精美,不僅要好吃,還要好看。有時我不知道到底是買食品還是買包裝呢!由於日本人重視優良的品質,那些稍有瑕疪的產品通常就被淘汰。然而,近年來,日本「稍有瑕疵」的產品卻越來越受歡迎,例如有瑕疵的蝦餅,沒有被丟棄,而是以便宜的價格出售。

有位住在日本的朋友告訴我,「稍有瑕疵」也可指不夠完美的人。

耶穌愛世上所有的人,包括那些被社會拋棄的、不夠完美的人。當一個生活充滿罪惡的女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的家裡吃飯時,她就去到那裡,跪在耶穌身後,挨著祂的腳哭泣(路加福音7章37-38節)。法利賽人認定這個女人是個「罪人」(39節),但耶穌卻接納她、柔聲地對她說,她的罪已被赦免了(48節)。

耶穌愛那些並不完美、有瑕疵的人,包括你和我。上帝顯明祂對我們的愛,莫過於「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羅馬書5章8節)。我們得著上帝的愛,便可成為祂愛的管道,使我們周遭並不完美的人也能知道,儘管有瑕疪,他們也同樣能得到上帝的愛。

— 李慶良

主啊,我知道自己並不完美。求祢幫助我,
不再虛偽、粉飾太平。求祢敞開我的心,
去愛和接納別人,好讓他們知道,耶穌顧念他們。


不完美的人因上帝的愛得以完全。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7-39章;彼得後書2章


靈命日糧 : 設身處地

讀經: 希伯來書2章14-18節,13章1-<


你們要記念被捆綁的人,好像與他們同受捆綁。-希伯來書13章3節


穿上這套R70i(虛擬實境)年齡體驗服,你立刻感到老了四十歲,因為你體驗到視力退化、聽力受損和行動不便。這套年齡體驗服,旨在幫助護理人員能更瞭解他們的病人。有位《華爾街日報》的特派記者在試穿之後,寫道:「這是個令人難忘,又不時令人感到沮喪的體驗。這套虛擬實境的設備不單讓我們明白何謂老化,更能讓我們有同理心,且影響我們對周遭環境的看法。」

若有同理心,便能瞭解和體會別人的感受。在耶穌的追隨者遭受嚴重迫害期間,希伯來書的作者敦促那些同為信徒的說:「你們要記念被捆綁的人,好像與他們同受捆綁;也要記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13章3節)

救主基督耶穌為我們所做的正是如此,祂親自成為人的樣式。就如希伯來書2章17-18節說:「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救主基督降世為人,祂也要我們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能感同身受地扶持他們。

— 麥大衛

主耶穌,祢為了要買贖拯救我們,
竟願與我們同樣成為血肉之軀,
這實在令人驚歎。求祢給我們恩典,
讓我們今天就能扶持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耶穌要我們設身處地,理解並扶持他人。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5-36章;彼得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大能的上帝

讀經: 阿摩司書4章12-13節


那創山造風,……祂的名是耶和華萬軍之上帝。-阿摩司書4章13節


有一天,我在海邊興致盎然地看著風箏衝浪者受風力的推動,在水面上忽高忽低地滑行。當一位衝浪客回到岸邊時,我問他,這看起來好像很不容易,在實際操作上是否也很困難。他說:「不,這比一般衝浪其實還更容易些,因為主要是靠風力。」

後來,我在海邊漫步,清風拂面,讓我想到風的力量不僅能推動衝浪的人,也能吹動我的髮絲。我駐足停留,思想我們的上帝,這位創造者真是奇妙。正如在舊約阿摩司書,我們看到上帝不但「創山」又「造風」,還能「使晨光變為幽暗」(13節)。

上帝呼召以色列民回轉歸向祂,便透過先知阿摩司,讓他們思想上帝的權能。因為他們沒有順從上帝,上帝便表明要向他們顯明祂自己(12-13節)。雖然我們在這裡看到上帝的審判,但卻有其他的經文詳述上帝犧牲的愛,差派祂的獨生愛子來拯救我們(約翰福音3章16節)。

在英格蘭南部這涼風習習的一天,風的力量使我想起上帝的全然無限。如果你今天感覺有風吹拂,何不稍作停留並思想這位全能的上帝呢?

— 潘艾梅

天父,感謝祢的大能和慈愛。
求祢幫助我們,天天倚靠祢。


上帝因著愛創造了世界。讚美祂!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3-34章;彼得前書5章


靈命日糧 : 更加明白

讀經: 列王紀下22章1-4、8-13節


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便撕裂衣服。-列王紀下22章11節


當我們把領養的兒子從國外帶回來的時候,我急切地給他滿滿的愛,還有過去他所欠缺的一切,特別是優質的食物,因為他有營養不良的症狀。可是我們盡了一切的努力,甚至還向專家諮詢,他的成長仍然非常有限。將近三年後,我們才明白為什麼,原來他的身體無法接受某些食物。我們將這些食物從他的日常飲食中剔除後,他在幾個月內就長高了13公分。我一方面懊惱自己過了那麼久才發現,給他的是有礙成長的飲食;一方面也為他的健康狀況明顯好轉,而欣喜不已!

當聖殿裡遺失多年的律法書被人找到時,我想約西亞王應該也有類似的感受。就像我懊悔竟在無意間阻礙了兒子的發育,約西亞也痛心竟錯失了上帝對祂百姓豐盛美好的心意(列王紀下22章11節)。他雖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而受稱許(2節),但找到律法書之後,他更明白該如何尊榮上帝。約西亞明白了上帝的話語,就帶領百姓遵照上帝的吩咐,再次獻上敬拜(23章22-23節)。

在我們透過聖經學習如何尊榮上帝時,或許也會懊悔未能達到上帝對我們的心意。但值得欣慰的是,上帝必醫治並更新我們,還會逐步帶領我們更深地認識祂。

— 洪可婷

上帝啊,感謝祢,讓我明白如何過討祢喜悅的生活。
求祢赦免我過去沒有遵行祢的話語,
幫助我現在就尊榮並順從祢。


上帝賜給我們一個新的開始。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30-32章;彼得前書4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知道

讀經: 馬太福音6章1-4節


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6章4節


佩芬在教會認識一位心靈受傷的年輕姐妹。佩芬很同情她,便一心想幫助她。佩芬每週都會花些時間輔導她,與她一同禱告,成為她的良師益友。然而,一些教會領袖並未留意佩芬所付出的一切,以為沒有人關心這位姐妹,決定派一位教會同工來輔導這位姐妹。

佩芬雖然不曾期望得到任何認可,但這仍讓她感到有些沮喪。她對我說:「好像我什麼都沒做一樣。」

但後來有一天,這位年輕的姐妹告訴佩芬,她十分感激佩芬帶來的安慰。佩芬很受鼓舞,那感覺就像是上帝在對她說:「我知道妳關心她。」直到現在,佩芬仍持續關心這位姐妹。

有時,當我們的付出沒有得到認同,難免會感到心灰意冷。但聖經提醒我們,上帝知道我們所做的一切,祂能看到人所看不到的。若我們的服事是為了上帝,而不是為了得到人們的稱讚,就能討上帝喜悅。

或許正因如此,耶穌曾舉例告訴我們施捨的事要「行在暗中」,因為「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6章4節)。我們不需尋求人的認同或稱讚,只要上帝知道我們是忠心服事祂和眾人,就能讓我們得著激勵。

— 許文榮

主啊,有時我會渴求旁人的認同與讚揚,
求祢赦免我,並幫助我能單為祢的榮耀而服事。


上帝鑒察我們為祂所做的一切。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7-29章;彼得前書3章


靈命日糧 : 彼此體恤

讀經: 彼得前書2章11-17節,3章8節


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得前書3章8節


有個社區對執法人員常採取不合作的態度,有人問當地一名警長要如何行使他的職權,這位警長表示他不會亮出他的警徽,也不會端出當官的架子。他回答說:「我們警察也是普通人,是要與有困難的人一起解決問題。」

這位警長謙卑地表示自己與眾人並無區別,這讓我想到彼得說過的話。彼得教導被羅馬迫害而受苦的初代信徒說:「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得前書3章8節)。或許彼得是說,要幫助遭遇困難的人,最好就是明白自己和對方都有人的軟弱,需要彼此體恤。上帝豈不也為了幫助我們,差遣祂的獨生愛子降世為人嗎?(腓立比書2章7節)

或許我們並不看重人的身分,因為我們只看到人類的墮落。但若我們能給這個世界帶來貢獻呢?耶穌教導我們如何活出人的樣式,讓我們體認到你我都是上帝的僕人,與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人」都是上帝所創造的,乃是照著祂的形象,且蒙祂無條件的愛所救贖。

今天你我總會遇到遭逢不同困境的人,我們若能謙卑回應,明白自己不過是個普通人,是要與有困難的人一起解決問題。試想這會帶來多大的改變!

— 莫麗莎

父啊,求祢幫助我們能謙卑地彼此扶持,
因我們都同樣有人的軟弱與需要。


認識上帝且認識自己,便能心存謙卑。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4-26章;彼得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安歇之所

讀經: 傳道書3章10-11節


上帝……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道書3章11節


多年來,我們飼養了一隻西高地小獵犬,這種獵犬小而精悍,善於刨挖地道、直搗獾的洞穴,將獾逮個正著。我們的小獵犬雖然已遠離正統血源,但牠深植的本能卻絲毫未減。有一次,牠被我們後院石頭下的「小東西」給吸引住了,就一心要找到它,任誰也阻止不了牠。牠拼命在石頭下方不斷地挖啊挖的,甚至挖出一條幾公尺長的地道。

試想:我們人類為何也會不斷地追尋呢?為何我們總想攻克尚未攀登的山嶺、在幾近垂直的陡坡上滑雪?為何要越過最艱險的急湍,挑戰大自然的威力?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我們渴望追求冒險與刺激,但卻不僅如此。那是上帝深植在我們內心的本能,使我們不得不渴望追尋祂。

當然,我們對此一無所知,只知道自己總是不斷在追尋。馬克吐溫說:「你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但你會為了心中的渴求,不惜付上生命的代價。」

上帝才是我們心靈真正的安歇之所。就如人們常引用教父奧古斯丁所說的那句話:「主啊,祢為自己造了我們,我們的心除非在祢裡面,否則永無安息。」

什麼能滿足我們的心呢?你我心中的空洞,唯有上帝才能填滿。

— 羅大衛

主啊,求祢讓我看見,祢才是我心所切慕的。
懇求祢讓我更認識祢,使我與祢更親近。


我們一切的追求都源於對上帝的渴望。



全年讀經:
以西結書22-23章;彼得前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