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慷慨之舉

讀經: 哥林多後書8章1-9節


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哥林多後書8章7節


雪莉是披薩外送員,一天,當她外送披薩時,意外地發現自己不是到了民宅,而是在一間教堂外面。雪莉帶著疑惑把披薩送進去時,一位牧師出來迎接她。

「妳的生活一直都很艱辛,對嗎?」牧師這樣問她。雪莉承認事實的確如此,於是牧師拿出兩個奉獻袋,裡面裝滿教會會友奉獻的金錢,牧師便把全部的錢都給了雪莉作為小費,共750美元!原來,牧師早已和披薩店談好,要他們派出生活最拮据的員工負責這次的外送。雪莉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現在她終於可以付清一些帳單了。

當耶路撒冷的初代信徒陷入貧困時,也有教會及時伸出援手。雖然這些馬其頓的信徒也有缺乏,但他們卻無私地給予,把奉獻視為一種殊榮(哥林多後書8章1-4節)。保羅以他們的慷慨為榜樣,敦促哥林多教會和你我去效法他們。當我們願用自己的富足供應別人的需要時,我們便反映了耶穌的形象,祂以自己的豐盛,供應我們屬靈生命的貧乏(9節)。

那一天,雪莉把那間教會對她的善舉,告訴了她所有的顧客,並且她也以那間教會為榜樣,將當天所收到的其他小費都捐助給貧窮人。一個慷慨的舉動帶來了漣漪效應,讓基督得到了榮耀!

— 霍薛頓

主啊,有時祢會用令我們驚喜的方式,供應我們的需求。
求祢讓我們也能如此供應別人的需要。


我們的慷慨可扶助貧困,並榮耀主名。



全年讀經:
耶利米哀歌1-2章;希伯來書10章1-18節


靈命日糧 : 最好的禮物

讀經: 歷代志下2章1-10節


我所要建造的殿宇甚大,因為我們的上帝至大,超乎諸神。-歷代志下2章5節


最近,我丈夫慶祝了生日,因為剛好是整壽(是10的倍數),所以我特別看重。在這之前,我盡心竭力想向他表達尊敬和愛意,多次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為他籌備一個最完美的慶生會。我真心期待這次的生日會,能讓他展望未來的十年,也能體會我們對他的敬愛,更希望我們送給他的禮物,能襯托出他生命中這重要的里程碑。

所羅門王定意獻給上帝更卓越的禮物。他期盼建造出一座聖殿,能配得上帝的同在。他為了要取得最好的木料,差人去見推羅王希蘭,並在信中說,他所要建造的將是一座宏偉的聖殿,「因為我們的上帝至大,超乎諸神」(歷代志下2章5節)。他深知上帝是至大且慈愛的,超乎人手所建造的殿宇。他建造這殿,完全是出於他對上帝的愛慕和尊崇。

我們的上帝超越一切神明,祂在我們的生命中奇妙的作為,促使我們由衷地想為祂獻上一份充滿愛的珍貴禮物,這禮物並不在於價格高低。所羅門知道他的禮物不足以獻給上帝,但他仍歡欣獻上,我們也可以像他一樣!

— 洪可婷

主啊,祢真是一位偉大的上帝,
凡我所獻上的,都不足以尊榮祢的聖名。
只願我的奉獻能蒙祢悅納。


上帝最看重的禮物,就是我們對祂的愛。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51-52章;希伯來書9章


靈命日糧 : 美好的地球

讀經: 創世記1章1-10節


上帝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上帝看著是好的。-創世記1章9-10節


在1968年,當阿波羅8號環繞月球飛行時,機組人員拍攝到月球的特寫,太空人威廉.安德斯如此描述月球:「一個陰森……蒼茫荒蕪的地方。」接著,三位太空人對全球電視機前的觀眾,輪流朗讀創世記1章1-10節。指揮官弗蘭克.博爾曼讀完第10節:「上帝看著是好的。」之後,他總結道:「願上帝賜福與你們,所有住在美好地球上的人們。」

創世記1章強調兩個事實:

創造是上帝之工。整章以「上帝說」貫穿全文。我們所居住的浩瀚世界,是祂以無限的巧思所創造的。接下來,整本聖經都不斷強調創世記1章的信息:在歷史的背後確實有一位上帝。

受造物是美好的。「上帝看著是好的」這句話貫徹全章。創世記1章所描述的世界是未經任何破壞,上帝原本創造的風貌。但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今日我們所欣賞的美麗大自然,只能稍微反映出上帝原始的完美創造。

阿波羅8號太空人看到的地球,是光輝燦爛、多彩多姿,懸掛在太空中的星球。它看起來璀璨奪目且美麗精緻,這正是創世記1章描寫的景象。

— 楊腓力

主權能慈愛,我們當頌讚,光輝是主袍,
穹蒼是主幔,滿佈雷電密雲,當作主車乘,
瀰漫暴雨風狂,深藏主路徑。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1章1節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50章;希伯來書8章


靈命日糧 : 安慰的手

讀經: 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哥林多後書1章3-4節


有位護士紀錄了這句話:「病人會掙扎反抗。」

其實這位護士當時並不知道,我因為剛經過極複雜的心臟手術,醒來之後有過敏反應。我的雙手被綁著,預防我抽出呼吸管,我的喉嚨插著管子,身體也開始劇烈顫抖,我開始掙扎拉扯綁帶。那真是一段可怕又痛苦的經歷。那時,一位助理護士來到我病床的右邊,俯身輕輕地握住我的手。她這意外的舉動,讓我倍感溫柔親切,不但讓我開始放鬆,身體也不再劇烈顫抖了。

這位助理護士從她與其他病人相處的經驗中,讓她明白安慰的手對我有所幫助。這樣的舉動,就像是上帝的兒女受苦時,上帝如何安慰祂兒女。

護理者都當知道,在照顧他人時,安慰是有效的工具,還能讓對方倍感溫馨。而且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章3-4節告訴我們,安慰是上帝愛的行動中重要的一環。不僅如此,上帝也要我們謹記,我們在患難中經歷了祂的安慰,就可以用祂所賜的安慰,與更多遭受同樣患難的人分享(4-7節)。安慰是上帝大愛的另一個表徵,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動作,我們就能與人分享從祂而來的安慰。

— 紀藍迪

天父,感謝祢親自安慰我們,
或透過祢的兒女使我們得安慰。求祢幫助我們,
讓人得到同樣的安慰,並使祢的名得榮耀。


有時候,簡單的舉動能帶來無比的安慰。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8-49章;希伯來書7章


靈命日糧 : 美好的結局

讀經: 啟示錄22章1-5節


在城裡有上帝和羔羊的寶座,祂的僕人都要事奉祂,也要見祂的面。-啟示錄22章3-4節


我們把燈光調暗,準備開始觀賞1970年阿波羅13號登陸月球的影片,朋友低聲說道:「可惜他們都死了!」朋友的話讓我在觀賞時,一直擔心著悲劇的發生,直到接近尾聲,才發現我被愚弄了。之前我並不清楚這件事的結局,其實真實故事的結局是太空人雖然經歷千辛萬苦,但最終還是安抵家門。

在基督裡,我們可以知道人生的結局,我們將會安抵天家。我的意思是,我們將永遠活著,與天父同住,正如啟示錄所說,上帝創造一個「新天新地」,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1、5節)。在那座新城裡,上帝將迎接祂的子民與祂同住,並要除去一切的懼怕和黑夜。知道了人生的結局,可以讓我們心懷盼望。

那會有什麼不同呢?這能讓我們以不同的心境面對艱難時刻,如痛失至親,或自己面臨死亡。雖然,我們仍會畏懼死亡,但我們卻能因永生的應許而歡欣喜樂。我們期盼的那座新城中沒有任何咒詛,我們將在上帝的光中得享永恆的生命(22章5節)。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賜給我永恆的盼望,
我要因祢的應許得享安息,並與祢同享永生。


上帝應許祂的子民會有美好的結局。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6-47章;希伯來書6章


靈命日糧 : 三思而後言

讀經: 詩篇141篇


耶和華啊,求祢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詩篇141篇3節


張先生因妻子沒有確認美食餐廳的地點而責怪她。他們全家原本打算在登機返國之前,享用一頓豐盛的大餐,為此趟日本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但他們因找不到餐廳而耽擱了時間,只好放棄用餐的計畫。張先生十分沮喪,因此批評他妻子的行程規劃糟透了。

但過後,張先生卻對自己口出惡言而感到後悔。他不應對妻子疾言厲色,因為自己也沒有先確認餐廳的地點,更沒有感謝妻子完美地規劃了前七天的行程。

其實在生氣時,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像張先生一樣,總是按捺不住滿腔怒火而口無遮攔。我們多麼需要像詩人一樣地禱告:「耶和華啊,求祢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詩篇141篇3節)

我們該怎麼做呢?有個小祕訣:先思考,再開口。你要說的是不是能造就人的好話,又滿有恩慈呢?(參閱以弗所書4章29-32節)

若要謹守自己的言語,生氣時就必須先閉口不言,並求主幫助我們用合宜的語氣,說該說的話,或乾脆什麼也別說。學習制伏自己的口舌是一生的功課,然而感謝上帝,因為我們立志和行事都是上帝在我們心中作工,為要成就祂美好的旨意(腓立比書2章13節)。

— 謝葆芳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們三思而後言,
賜給我們當說的話,也能有智慧地適時閉口不言。


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章24節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3-45章;希伯來書5章


靈命日糧 : 重新開始

讀經: 路得記4章13-17節


他不斷地恩待活人死人。-路得記2章20節


琳達驚訝地問:「你們都不認識我,怎麼對我那麼好?」

琳達曾誤入歧途,結果在異鄉入監服刑。她在監獄裡待了六年,出獄時,卻不知何去何從,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毫無指望。當她的家人正在為她籌措回家的旅費時,有一對好心的夫婦為她提供食宿與幫助。琳達因他們的愛心而深受感動,以至願意聆聽他們分享上帝的福音。他們告訴琳達,上帝不僅愛她,更願意給她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琳達的經歷,讓我想起聖經裡的拿俄米。她是一位寡婦,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子都客死他鄉,她認為自己一生已毫無指望(路得記1章)。然而,上帝並未忘記拿俄米,藉著媳婦對她的愛,以及義人波阿斯的憐憫,拿俄米看見上帝的慈愛,並且有機會可以重新開始(4章13-17節)。

這一位上帝如今也眷顧著我們。他人的愛心可以提醒我們上帝的同在,即使是萍水相逢的人,我們也可以從他們的扶持和幫助中,看見上帝的恩典。但最重要的是,上帝樂意給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我們只需要像琳達和拿俄米一樣,看見上帝每日的扶持,就能明白祂的恩待永不間斷。

— 歐凱拉

親愛的主,感謝祢,
讓我們能夠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開始。


上帝賜給我們許多重新開始的機會。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40-42章;希伯來書4章


靈命日糧 : 上帝的時間

讀經: 路加福音1章5-17節


上帝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3章20節


有時候,上帝會延遲回應我們的禱告,對我們而言,這是一件很難理解的事。

祭司撒迦利亞的經歷正是如此。那一天,他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天使加百列在香壇邊向他顯現。加百列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路加福音1章13節)

但是,撒迦利亞祈求上帝賜給他孩子或許是多年前的事了,他對加百列的話也感到難以置信,因為伊利沙伯早已過了生育的年齡。儘管如此,上帝還是應允了他的祈求。

上帝絕不會忘記。祂能夠記得我們的禱告好幾年,甚至好幾代,遠超過我們的年日。祂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的禱告,即便過了許久,祂仍會作出回應。有時,我們的禱告未蒙應允,有時,祂要我們等候。但祂的回應,永遠都是出於愛。上帝的道路雖超過我們所能測度,但我們可以完全信靠祂。

撒迦利亞完全能體會這一點。他求上帝賜給他一個兒子,但上帝給他超過他所求的,因他的兒子約翰將成為那位宣告彌賽亞降臨的先知。

撒迦利亞的經歷證實了一個能激勵我們禱告的真理:上帝的時間雖和我們的時間不同,但是永遠值得等待。

— 龐雅各


即使不見主動工,仍可信靠主心意。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7-39章;希伯來書3章


靈命日糧 : 喜樂與公義

讀經: 詩篇67篇


因為祢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詩篇67篇4節


在一個亞洲區的研討會中,我在短短幾小時內,聽到了兩段讓人瞠目的談話。首先,有位牧師談到,他被誤指為殺人兇手,枉坐11年的冤獄後才得以平反。另外,有一家人提到,他們為躲避家鄉的宗教迫害而付出巨款,但答應救他們的人收了錢卻背叛了他們。現在,他們已在難民營待了好幾年,不確定未來是否還能擁有自己的家。

這兩起事件都是公義不彰而使人受害,也是這個世界已經敗壞的一個明證。然而,不公不義絕非永恆的狀態。

詩篇67篇呼籲上帝的子民,要讓敗壞的世界認識這位上帝,好讓世界充滿喜樂。這樣的喜樂不僅是回應上帝的愛,更因祂的公義彰顯。為此,詩人說:「願萬國都快樂歡呼。因為祢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4節)

雖然,聖經的執筆者明白「公正」(公平且公義)是上帝的慈愛中重要的本質,但他們也知道,公正必須等到將來才能完全實現。在那之前,我們在這不公不義的世上,應該向眾人傳揚上帝的聖潔和公義。當祂再來的時候,我們將見「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阿摩司書5章24節)

— 柯貝爾

天父,我們殷切等候祢再來,彰顯公正,
現在求祢幫助我們,能努力維護祢的公義。


追求公義、祈求憐憫。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4-36章;希伯來書2章


靈命日糧 : 著名的微笑

讀經: 詩篇28篇6-9節


義人的盼望必得喜樂。-箴言10章28節


我和妻子參觀了巴黎的羅浮宮之後,我撥電話給11歲的孫女愛蒂。當我告訴她我們看了達文西最有名的畫作《蒙娜麗莎》時,她問我:「她在微笑嗎?」

這不正是一直以來世人對這幅畫最大的疑問嗎?達文西於600多年前畫下這幅油畫,至今我們還是不知道,畫中的女主角到底是不是在微笑?雖然我們欣賞這幅畫朦朧的美,但始終無法確定她臉上的表情。

這幅畫吸引人之處或許就是「微笑」。但是,微笑很重要嗎?聖經是否也提到微笑呢?事實上,「微笑」在中文聖經裡不曾出現,聖經也沒有教導我們要微笑。但聖經卻教導我們一種可以帶來微笑的態度,那就是喜樂。這個詞在聖經中出現了127次,如大衛說:「凡投靠祢的,願他們喜樂,時常歡呼,因為祢護庇他們」(詩篇5篇11節);「祢已將我的哀哭變為跳舞,將我的麻衣脫去,給我披上喜樂」(30篇11節);「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謙卑人聽見就要喜樂」(34篇2節);「求祢叫我遵行你的命令,因為這是我所喜樂的」(119篇35節)。

顯然地,上帝為我們成就的一切事足以令我們喜樂,也讓我們的臉上帶著微笑。

— 白德夫

親愛的上帝,祢是良善的天父,祢使我們微笑。
祢所賜的喜樂遠勝過這世上的快樂。
求祢讓我們藉著微笑,使人看見祢所賜的喜樂。


心中有盼望,臉上就有笑容。



全年讀經:
耶利米書32-33章;希伯來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