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在祂懷中

讀經: 詩篇131篇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篇131篇2節


一日中午,我跟姐姐以及她的孩子們共進午餐。過後,姐姐告訴三歲的外甥女安妮該睡午覺了。但安妮皺著小臉,含淚反對:「可是阿姨今天還沒有抱過我耶!」姐姐笑著說:「好吧!阿姨可以抱你。但你想要抱多久?」安妮馬上破涕為笑,開心地說:「五分鐘!」

當我抱起安妮,心裡感激她在不經意間提醒了我,何謂愛與被愛。有時候,我們似乎也忘了信心的道路是要我們學習經歷上帝的愛,經歷祂那遠超過人所能理解的愛(以弗所書3章18節) 。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一點,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就像耶穌所說的浪子比喻中的哥哥,拼命想贏得天父上帝的認同,卻沒看到祂早已將一切賜給我們(路加福音15章25-32節) 。

詩篇131篇是聖經中的一篇禱詞,能夠幫我們「變成小孩子的樣式」(馬太福音18章3節) ,我們不再因無法明白的事而感到困擾(詩篇131篇1節),而是藉著與上帝同在,心中得享平安(2節),在祂的愛中得到我們所需的盼望(3節),就如幼時依偎在母親懷中那般的平穩安靜(2節)。

— 白茉妮

主啊,生命中常有人提醒我們何謂愛與被愛,
我們為著有這些人向祢獻上感謝。
求祢幫助我們,能更深地扎根在祢的愛中。


讓我們像孩童般,依偎在上帝慈愛的懷抱中。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3-44章;帖撒羅尼迦前書2章


靈命日糧 : 祂賜新名

讀經: 約翰福音1章35-42節


耶穌看著他說:「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約翰福音1章42節


馬可.拉柏頓(Mark Labberton)牧師在一篇標題為《命名領導》的文章中,提及名字的力量。他說:「曾有一位製作音樂的朋友稱我為『音樂人』,至今我仍感震撼,因為從沒有人這樣稱呼我。我既不會彈奏樂器,也不擅於獨唱,但我覺得有人瞭解我、愛我……因為他注意到我、認可我,並欣賞我的潛能。」

或許,這也是西門在耶穌為他重新命名時的感受。安得烈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之後,立刻去找他的哥哥西門,並帶他到耶穌面前(約翰福音1章41-42節)。耶穌鑒察西門的內心,認可並欣賞他的潛能。沒錯,耶穌知道西門的軟弱,以及他衝動的個性會讓他惹上麻煩。但耶穌看見西門的潛能,知道他將成為教會的領袖。耶穌稱他為磯法(亞蘭文為彼得),就是磐石之意(約翰福音1章42節,另見馬太福音16章18節)。

上帝看我們也是如此。祂看見我們的驕傲、憤怒,以及缺乏愛心,但祂也知道我們在基督裡的身分。祂稱我們為義,恢復我們與祂的關係(羅馬書5章9-10節) ,使我們得赦、成聖、蒙愛(歌羅西書2章13節,3章12節) ,並稱我們為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人(啟示錄17章14節) 。謹記上帝如何看待我們,讓我們無論行事或為人都與我們的新身分相稱。

— 魏馬文

主啊,感謝祢完全瞭解我,且愛我至深。
求祢幫助我,能以祢的眼光看待人。


無人能奪走你在基督裡的身分。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41-42章;帖撒羅尼迦前書1章


靈命日糧 : 好牧人

讀經: 以賽亞書40章6-11節


祂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以賽亞書40章11節


我和丈夫坐在醫院的手術室外頭,焦慮地等待。我們的小兒子正在進行視力矯正手術,我的心裡七上八下,覺得煩躁不安。我試著禱告,求主讓我心中有平安。當我心不在焉地翻閱聖經時,突然想起了以賽亞書40章,我立刻翻到那熟悉的經節,期望可以從中得到一點安慰。

我一邊讀,一邊感到萬分驚訝,因為這些幾千年前的話語提醒我,上帝「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11節)。那一刻,我的焦慮全然消失,因為我明白了上帝正懷抱我們,引導我們,顧念我們。我低聲地感謝上帝說:主啊,那正是我需要的!在接下來手術進行的時間,直到手術順利完成之後,感謝主,我都感到上帝以平安環繞著我。

上帝藉著先知以賽亞應許祂的子民,祂要成為他們的牧者,在日常生活中引導他們、安慰他們。同樣地,當我們將焦慮告訴上帝,尋求祂的愛和平安時,也可以感受到祂溫柔地呵護我們。當知道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祂會將我們抱在懷中,並要以祂永久的膀臂保抱我們。

— 潘艾梅

主耶穌基督,祢是為羊群捨命的好牧人,
感謝祢犧牲的愛,
並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給我們。


好牧人看顧祂的羊。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9-40章;歌羅西書4章


靈命日糧 : 雙翼太陽

讀經: 以賽亞書38章1-8節


[主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以賽亞書38章5節


一枚古代陶土印章被人放置在耶路撒冷一所考古機構的櫃子裡,長達五年的時間。這枚印章從耶路撒冷舊城牆南面的牆角下出土,一開始並無法鑒定這是將近三千年歷史的古文物。後來,經過一位研究員仔細查考印章上的字母,才肯定這項文物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因為這枚印章上的希伯來文寫著:「屬於希西家,猶大王亞哈斯之子。」

這枚印章中央刻著一個附有雙翼的太陽,兩旁則環繞著兩個象徵生命的圖樣。發現這枚印章的考古學家們認為,希西家王用這枚印章象徵上帝的保護,紀念上帝在他病入膏肓之際,使他得到醫治(以賽亞書38章1-8節)。希西家懇求上帝醫治他,上帝就垂聽了他的禱告。不僅如此,上帝更給了希西家一個印證,使日影往後退十度,以此證明祂是一位言出必行的上帝(8節)。

與這項古文物相關的史實十分激勵人心,同時也提醒我們,聖經人物和我們一樣都在學習向上帝禱告,當我們呼求上帝的幫助,祂就會垂聽。即使上帝的回應並非按著我們的期待,但我們仍然可以確信祂是全能且滿有憐憫的主。這位移動日影的上帝,也能在我們的心中動工。

— 謝葆芳

親愛的上帝,祢是那麼偉大且滿有能力,
但祢竟眷顧我。
求祢幫助我,完全信靠祢的全能和慈愛,
並時時尋求祢的幫助。


只管向上帝呼求,祂正側耳傾聽。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7-38章;歌羅西書3章


靈命日糧 : 警醒

讀經: 啟示錄3章1-6節


你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上帝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啟示錄3章2節


當年,我經常需要出國,每晚都在不同的城市過夜。每當下榻一間旅館,我總會要求旅館服務員隔天早晨叫醒我。因為除了鬧鐘之外,我還需要刺耳的電話鈴聲,提醒我應該起床,開始一天的行程。

啟示錄記載了使徒約翰寫信給亞西亞七個教會的一個屬靈提醒。使徒約翰把從耶穌所領受的信息告訴撒狄教會,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你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上帝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啟示錄3章1-2節)

靈命枯乾的時候,我們可能忽略了自己和上帝的關係已逐漸冷淡。但是上帝提醒我們:「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3節)

許多人都察覺到,每日清晨安排一段時間閱讀聖經,在禱告中向主傾訴心聲,能有助於保持屬靈的警醒。這並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喜樂地花時間親近耶穌,且知道祂已預備了我們,去面對一整天的生活。

— 麥大衛

親愛的主耶穌,
求祢讓我們今天就能聽見祢的提醒,
並能做出回應。


與主親近,何等喜樂!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4-36章;歌羅西書2章


靈命日糧 : 不要懼怕

讀經: 士師記6章11-16、36-40節


耶和華對[基甸]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至死!」-士師記6章23節


十歲的克里歐第一次釣魚,他往魚餌罐裡看了一眼,卻好像有點猶豫,遲遲沒有動手。最後他終於對我的丈夫說:「幫我!我很……」我的丈夫問他怎麼了,他結結巴巴地說:「我很……怕蟲子!」他的懼怕讓他無法採取行動。

成年人也會因懼怕而失去行動力。當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時,相信他一定十分驚恐。那時他正躲避米甸人的搶奪,偷偷地打著麥子(士師記6章11節)。天使對他說,上帝已經選召他,要他帶領上帝的百姓出去爭戰(12-14節)。

基甸怎樣回答呢?他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15節)。即使上帝表明必與他同在,但基甸似乎仍然感到不安,並求上帝賜予印證,他才能相信上帝的應許:必使用他來拯救以色列人(36-40節)。上帝回應了基甸的懇求,給了他印證。後來,以色列人果然打敗了米甸人,享受了四十年的和平。

我們都有不同的憂慮和恐懼,我們怕蟲子、怕戰爭,各式各樣無所不有。然而,基甸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要懼怕,若上帝要我們去做某件事,就一定會賜下我們所需要的勇氣和能力。

— 施安妮

主啊,感謝祢,因祢必定與我們同在。


信靠永生上帝,驅走一切憂懼。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2-33章;歌羅西書1章


靈命日糧 : 充足有餘

讀經: 列王紀下4章42-44節


他們吃了,果然還剩下,正如耶和華所說的。-列王紀下4章44節


當有人問我和丈夫能否在家中舉辦小組聚會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不能。我覺得有許多不足之處。我家很小,沒辦法容納這麼多人,椅子也不夠,我們更不確定自己有能力帶領小組討論。此外,我也很擔心他們會要求我準備食物,不單是因為我本來就對烹飪不感興趣,而且我也沒有多餘的錢。我覺得我們夫妻「沒有足夠」的資源,我自己更「不足」以做好這件事。然而,我們卻實在希望能為上帝和社區做點事,因此雖然我們仍然擔心,但還是答應了下來。在之後的五年裡,我們因為開放客廳給小組聚會,享受了極大的喜樂。

我注意到聖經有個人也有相同的猶豫和懷疑。當這個人將20個餅送給上帝的僕人以利沙的時候,以利沙告訴這人把食物分給眾人,但這人質疑說:20個餅怎夠100個人吃呢?他似乎不願意與眾人分享這些食物,因為按照常理,這些餅肯定不夠!沒想到分了餅給眾人後,卻還有剩下的(列王紀下4章44節),上帝讓那人因順服所獻上的食物,變成充足有餘。

當我們感到自己的不足,或覺得所獻的不足時,千萬記得:上帝要我們順服,憑著信心獻上我們所擁有的,祂能使一切變成充足有餘。

— 洪可婷

主啊,當我害怕所獻不足時,求祢幫助我能堅持獻上,
並且相信,祢會使它成為充足有餘。


信而順服的奉獻,上帝必使之充足有餘。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30-31章;腓立比書4章


靈命日糧 : 要到幾時呢?

讀經: 哈巴谷書1章2-11節


耶和華啊,我呼求祢,……要到幾時呢?-哈巴谷書1章2節


剛結婚時,我以為很快就會有孩子。但事情並不如我所願,不孕的痛苦讓我不斷求告上帝,我呼求:「要等到幾時呢?」我知道祂絕對可以改變我的狀況,但祂為什麼不?

你正等候上帝的回應嗎?你是否也在問:主啊,要等到幾時,這個世界才會有公義?癌症才能治癒?我才能夠不再負債?

先知哈巴谷也有同樣的感受。在公元前七世紀,他向上帝呼喊:「耶和華啊,我呼求祢,祢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祢,祢還不拯救。祢為何使我看見罪孽?祢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哈巴谷書1章2-3節)他禱告許久,一直不明白為何公義和大有能力的上帝要容許猶大國中仍有邪惡、不公及敗壞?哈巴谷認為,上帝早就應該介入了。為何上帝什麼也沒做呢?

有時,我們也會感到上帝什麼也沒做。我們跟哈巴谷一樣,不斷地問上帝:「要到幾時呢?」

然而,上帝並沒有撇下我們。祂不只聽見哈巴谷的禱告,祂也知曉我們的重擔。我們只需不斷地將這些重擔交給上帝,因為祂顧念我們。祂垂聽我們的禱告,並會按祂所定的時間,回應我們的呼求。

— 吳凱倫

主啊,感謝祢背負我的重擔。我知道祢聽見我的哭泣,
並會按照祢最完美的計畫和旨意,回應我的懇求。


上帝掌管萬有,我們無需感到絕望。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8-29章;腓立比書3章


靈命日糧 : 若早知道……

讀經: 彼得前書1章3-9節


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得前書1章3節


上班途中,我聽著一首英文歌曲(Dear Younger Me),歌詞說道:「假如能帶著現在已知的一切回到過去,你會告訴年輕的自己哪些事?」我邊聽邊想,如果真的回到過去,我會給予少不更事的自己哪些忠告和提醒。在我們生命中的某個階段,多數人都曾想過,若生命可以重來,或許我們做事的方法會有所不同。

但接下來的歌詞又說,即便我們對過去的生活充滿悔恨,但過往的經驗卻也塑造了我們。如今,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也不能改變當初的抉擇或錯誤所造成的後果。但讚美上帝,因著耶穌所成就的一切,我們不需要背負這樣的重擔和過去的錯誤。「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得前書1章3節)。

若我們相信並歸向祂,為我們的罪痛悔,祂就赦免我們。在那一刻,我們會在靈裡被更新,成為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無論我們曾做過(或沒做到)什麼,我們都能因祂的救贖而得到赦免。我們可以繼續前行,珍惜今天,期待永遠與祂同在。在基督裡,我們是自由的!

— 柯愛莉

親愛的主,我感謝祢。我們過去的錯誤、痛苦和罪惡的重擔,重壓在我們身上,但因著祢,我們能得著釋放。
我們只要將這一切交託給祢,便無須背負悔恨或羞愧。


將你的重擔交給上帝。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6-27章;腓立比書2章


靈命日糧 : 以愛環繞

讀經: 申命記32章7-12節


耶和華……就環繞他、看顧他、……如鷹……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申命記32章10-11節


貝蒂的女兒自國外旅行返家後,便感覺身體不舒服。後來因為她實在疼痛難忍,貝蒂和丈夫便帶她到急診室,醫護人員即刻開始檢查。經過幾個小時的焦急等待後,一位護士走過來告訴貝蒂:「她會沒事的,我們會好好照顧她,讓她好起來。」當下,貝蒂感覺一股平安與愛的暖流湧上心頭。她明白自己只能在女兒身邊焦慮地等待,但上帝卻是那位能在我們有困難時,安慰看顧祂兒女的完美天父。

申命記記載,當上帝的子民在曠野漂流時,上帝提醒他們,祂是如何像父母疼愛子女般照顧他們。祂從未離開過他們,祂就像一隻老鷹「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32章11節)。上帝要他們記得,雖然他們在沙漠之地經歷了艱難困苦,但祂從未撇棄他們。

同樣地,我們也會面臨許多挑戰,若能謹記上帝永不離開我們,我們的心便得安慰和激勵。當我們感覺快撐不住的時候,上帝會像老鷹一般展開翅膀,接住我們(11節),帶給我們平安。

— 潘艾梅

天父,祢那慈父般的愛遠超過我所能想像。
甚願我全然信靠祢,也求祢幫助我,
與人分享祢的愛。


上帝以愛環繞、看顧我們。



全年讀經:
以賽亞書23-25章;腓立比書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