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我們有一位王!

讀經: 士師記2章11-23節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師記21章25節


因為事情沒有按我的意思進行,我便用傷人的話責難了我的丈夫。聖靈用聖經經文提醒我,我的態度是有罪的,但我卻置之不理。為了維護我倔強的自尊心而傷害我的婚姻,或不順服上帝,值得嗎?完全不值得。等到我開口請求上帝和丈夫的原諒時,我已經造成了許多傷害。這是我忽視明智忠告的後果,是我這種隨心所欲,我行我素的生活態度所造成的。

以色列人也曾經懷著悖逆的態度。當摩西死後,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在他的領導下,以色列人都事奉耶和華(士師記2章7節)。但在約書亞及與他同一世代的人死後,以色列人便忘了上帝,以及上帝為他們所行的事(10節)。他們離棄上帝,並行祂眼中看為惡的事(11-15節)。

每當上帝興起一個士師如君王治理他們時,情況就會有所好轉(16-18節)。可是當士師死後,以色列人再次蔑視上帝,他們又隨心所欲、我行我素地生活,因此他們也遭受嚴重的後果(19-22節)。但我們不必重蹈覆轍。我們可以順從永恆的統治者耶穌的至高主權,我們受造便是為此,因為祂是我們永活的審判者和萬王之王。

— 鄧書琪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記得,
祢是永活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全能真神,
祢配得我們全心的順服和信靠。


上帝賜我們能力按祂旨意行,也讓我們享受順服祂所帶來的恩典。



全年讀經:
箴言19-21章;哥林多後書7章


靈命日糧 : 仔細閱讀

讀經: 希伯來書11章8-13節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希伯來書11章13節


在討論電影《魔戒》三部曲時,一個年輕人說他比較喜歡原著小說而不是電影。當被問及理由時,這年輕人答道:「看書的話,我可慢慢仔細閱讀,多久都沒關係。」的確,開卷有益,慢慢仔細閱讀聖經,更是大有益處。

希伯來書11章常被稱為聖經中「信心的篇章」,其中提到19個人的名字。每個人都走過一條充滿困難和疑惑的道路,但他們卻選擇順服上帝。「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3節)。

我們常常會倉促地翻閱聖經,而未能深思經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我們自己限定了讀經的時間,以致不能更深入地瞭解上帝的真理,和祂對我們人生的計畫。然而,當我們願意慢慢仔細閱讀上帝的話語,就會發現這些聖經人物的故事,就像實況劇一樣引人入勝。他們是和我們一樣的平凡人,但選擇不惜一切專心倚靠上帝的信實。

當我們翻開聖經時,別忘了,我們可以慢慢仔細閱讀,多久都沒關係。

— 麥大衛

我們在天上的父,謝謝祢讓人寫下祢的話語,
並賜下那些憑信心而活的人作為我們的榜樣。
求祢幫助我們,像他們一樣跟隨祢。


仔細閱讀上帝的話語,你會發現信心的事蹟。



全年讀經:
箴言16-18章;哥林多後書6章


靈命日糧 : 跨出第一步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1-21節


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哥林多後書5章19節


譚大叔感到生活空虛,所以他開始上教會,而且是到他女兒去的那間教會。但他們父女從未一起出席,因為先前譚大叔傷害了他女兒,從此他們之間便出現一道難以彌補的傷痕。所以,譚大叔會在大家開始唱讚美詩的時候,悄悄地進去,並且在信息一結束就立刻離開。

弟兄姐妹和譚大叔分享福音,但當他們邀請他相信耶穌時,他總是溫和地拒絕了。即使這樣,他仍繼續上教會。

有一天,譚大叔患了重病,他女兒鼓起了勇氣寫信給他。她和父親分享基督如何改變她的生命,而她也渴望與父親和好。那天晚上,譚大叔做了決志禱告,一家人也打破僵局,彼此和好。幾天後,譚大叔帶著與上帝和家人的和好關係,毫無遺憾地離世,永遠與耶穌同在。

使徒保羅說,我們是「勸人」明白上帝的愛和饒恕的真理(哥林多後書5章11節),這是因為「基督的愛激勵我們」(14節),讓我們能繼續勸人與上帝和好。

我們若願意寬恕人,便可藉此讓人明白上帝也渴望我們與祂和好(19節)。你願意倚靠上帝,寬恕他人,讓他們明白上帝的愛嗎?

— 謝葆芳

你需要與誰和好嗎?
今天,你採取的第一步是什麼?


我們願意與人和好,能讓人看見上帝對他們的心意。



全年讀經:
箴言13-15章;哥林多後書5章


靈命日糧 : 祂瞭解

讀經: 約翰福音1章1-18節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章14節


約翰牧師在他居住的德州警消部門擔任牧師。他在為期22週的安息年休假期間,參加了警察學院的訓練,希望能更瞭解執法人員的處境。藉著和其他學員的相處,約翰牧師看到了警察在這專業領域所面臨的嚴峻挑戰,讓他對此有更深的體會。他期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自己在幫助這些面對心理壓力、疲憊和失落的警察時,能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同理心。

我們知道上帝明白你我所面臨的處境,因祂創造了我們並看到了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我們也知道祂能夠理解,因祂也曾降世為人,經歷人世冷暖。祂成了人子耶穌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章14節)。

耶穌在世的日子經歷了許多艱難,祂受日曬之苦、飢餓之苦,且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祂也受到很多情感上的磨難,承受了敵對的壓力和遭背叛的痛苦,還持續面對暴力的威脅。

耶穌在人世不僅體驗了友情和親情,也經歷了許多痛苦,如同我們面對的一樣。祂帶給我們盼望。祂是奇妙策士,聆聽我們的擔憂,給予我們洞見和關懷(以賽亞書9章6節) 。祂能夠說:「我也曾經歷,我瞭解。」

— 史珍妮

親愛的主,感謝祢愛我們至深,
以至於謙卑自己降世為人。
我相信祢瞭解我生活中的一切,
因此我將一切重擔交託給祢。


上帝瞭解我們的困擾和痛苦。



全年讀經:
箴言10-12章;哥林多後書4章


靈命日糧 : 寫信

讀經: 哥林多後書3章1-6節


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裡,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哥林多後書3章2節


母親和我阿姨們現今仍用書信來往,這種溝通方式在現代社會中已經越來越少人使用了。她們每週都會寫信給對方,非常有規律,甚至連郵差本身若沒有書信遞送,還以為出了差錯呢!書信的內容全是生活大小事,有喜悅、有心碎,全是身邊親友的日常點滴。

我喜歡思考母親和我阿姨們每週的書信往來。這讓我更能體會使徒保羅說的,追隨耶穌的人是「基督的信」,且「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上帝的靈寫的」(哥林多後書3章3節)。保羅為了反駁那些試圖扭曲福音的假使徒(哥林多後書11章),鼓勵哥林多教會的信徒,繼續追隨他先前教導的那真實永活的上帝。他用令人印象深刻的形容,將基督的追隨者描繪為「基督的信」,他們用已經得到改變的新生命,見證聖靈藉著保羅所做的事工,這勝過任何文字書信。

上帝的靈在我們的生命中,寫下恩典和救贖的篇章,這是多麼奇妙啊!我們的生命是福音最好的見證,比白紙黑字更有意義,藉著我們對人的關懷、服事、心存感恩和自然流露的喜樂,一切都不言自明。上帝透過我們的言行,傳揚祂犧牲的愛。今天你要傳遞什麼信息呢?

— 潘艾梅

上帝我主,求祢編寫我生命的經歷,
好叫我能夠每天都在眾人面前,活出祢的愛和良善。


我們是基督的信。



全年讀經:
箴言8-9章;哥林多後書3章


靈命日糧 : 看見上帝

讀經: 約翰福音14章1-12節


腓力對祂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約翰福音14章8節


一個男孩正在畫上帝的畫像。旁人打趣說:「你畫不出來的,因為沒有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子。」男孩堅定地說:「等我畫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可能會想,上帝長什麼樣子?祂善良嗎?祂親切嗎?祂在乎我們嗎?答案都在耶穌給腓力的答覆中。腓力對耶穌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耶穌回答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章8-9節)

若你渴望看見上帝,就看看耶穌。保羅說:「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歌羅西書1章15節) 。下次當你閱讀新約聖經的四福音書: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福音,不妨細細思想耶穌的一言一行,一邊閱讀,一邊在心中「畫出」上帝的形象。在這過程當中,你將會對上帝有更深的認識。

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唯一相信的是從耶穌身上反映出來的那位上帝。如果你仔細觀察,相信你會同意他的看法。當你閱讀耶穌的事蹟時,你的心會雀躍,即使你可能還不太認識祂,但耶穌就是那位你一生都在追尋的上帝。

— 羅大衛

親愛的主,我們總是希望祢能成為我們想要的模樣。
求祢幫助我們,藉由聖經更認識祢,
也求祢幫助我們,能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樣式。


越認識上帝,就越認識自己。



全年讀經:
箴言6-7篇;哥林多後書2章


靈命日糧 : 領我走過

讀經: 詩篇30篇1-12節


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30篇5節


最近,我偶然找到了一些大學時期的日記,忍不住花些時間翻閱。讀著讀著,我發現從前我對自己的看法和現在很不同。那時我十分孤單,甚至對信仰質疑,幾乎快要崩潰了。回顧這一切,讓我清楚明白,上帝如何帶領我來到一個更美好的境地。看見上帝溫柔地領我經過那段歲月,也提醒我,現在我無法負荷的一切掙扎,將來有一天也會成為我經歷上帝醫治大愛的寶貴見證。

詩篇30篇是頌揚上帝的詩篇,詩人回顧過往,讚嘆上帝醫治、復興的大能:從生病到得醫治;從受死亡威脅到得以存活;從被上帝審判到享受祂的關愛;從哀哭到喜樂(2-3、11節)。

這篇是大衛的作品。雖然他曾寫下聖經中一些極悲痛的詩篇,但他也同樣經歷上帝奇妙的復興與安慰。因此,他才能在詩篇30篇說:「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5節)。他雖忍受了許多痛苦,卻發現更美的事:上帝大能醫治的手。

此刻,如果你正傷心難過,需要鼓舞,不妨試著回想過去的年日,上帝如何帶領你、安慰與醫治你。當禱告求上帝幫助你相信,祂現在仍可為你施展大能。

— 白茉妮

主啊,當我們感到無法面對眼前的困難時,
求祢幫助我們,回想祢過去的帶領,
從中得到安慰與力量。


在我們悲傷的時刻,上帝正慈愛地引領,要讓我們得著安慰和喜樂。



全年讀經:
箴言3-5章;哥林多後書1章


靈命日糧 : 與人同哀

讀經: 使徒行傳7章54節-8章2節


有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捶胸大哭。-使徒行傳8章2節


在2002年,妹妹和妹夫意外喪生後幾個月,朋友邀請我參加教會舉辦的「走過哀傷成長小組」。我雖不情願,但仍然答應參加第一次聚會,而且也不打算去第二次。出乎意料之外,我發現小組的人互相關懷,大家都努力透過上帝和他人的幫助,面對失去至親的傷痛。這個小組吸引我每星期都來參加,透過大家彼此分擔各自的憂傷,我逐漸能接受親人離世的事實,心中也有了平安。

正如我們頓失摯友或至親一般,司提反因熱心為耶穌作見證而殉道,也讓初代教會陷入驚恐和憂傷之中(使徒行傳7章57-60節)。當他們面對逼迫時,「有虔誠的人把司提反埋葬了,為他捶胸大哭」(使徒行傳8章2節)。這些虔誠人做了兩件事:他們埋葬司提反,為他舉哀送終。另外,他們也為他捶胸大哭,彼此分擔內心的哀傷。

身為耶穌的跟隨者,我們在失去至親時不用獨自難過。我們能以真誠和愛心,關懷那些憂傷的人;我們也當謙卑地接受別人對我們的安慰和關心。

當我們一同憂傷時,便可因著耶穌基督裡的平安,在彼此的關懷中成長。因祂知曉我們心中最深處的憂傷。

— 麥大衛

天父啊,求祢幫助我們與哀哭的人同哭,
也讓我們在祢療癒的愛中一同成長。


與人同憂傷,讓我們的心得醫治。



全年讀經:
箴言1-2章;哥林多前書16章


靈命日糧 : 向上帝陳明

讀經: 列王紀下19章9-19節


[希西家]就上耶和華的殿,將書信在耶和華面前展開。-列王紀下19章14節


在青少年時期,每當我面對極大的挑戰,或需做重大的決定前,母親教我學會了藉著紙筆審慎評估的好處。當我無法決定要修讀哪門科目、選擇哪份工作,或不知如何處理一些成長中所面對的問題時,我就會學著像母親一樣,在紙上寫下所有基本的事實,以及採取不同的作法,可能會出現的不同結果。當我把所有的想法都寫下來之後,就能不受情緒影響,對問題有更客觀的看法。

將思緒寫在紙上,能讓我對事物有新的看法。同樣地,我們在禱告中向上帝傾心吐意,也有助於明白上帝的看法,並提醒我們祂的大能。希西家王收到敵軍恐嚇的信件之後,他也做了相同的事。當亞述人威脅說要毀滅耶路撒冷,如同他們從前消滅其他的國家一樣,希西家王就將書信展開在上帝面前,誠心禱告,呼求上帝解救祂的子民,好讓世人因此看見「惟獨祢耶和華是上帝」(列王紀下19章19節)。

當我們面對憂慮、恐懼,或者眼前狀況非我們所能應付的時候,讓我們學習希西家王,直接來到上帝面前。我們也可以跟他一樣,向上帝陳明我們的難處,相信祂會引導我們的腳步,使我們心中的焦慮轉為平安。

— 洪可婷

主啊,祢是我智慧和力量的泉源。
我相信,祢定會引導我度過危難。


上帝是我們急難時最大的幫助。



全年讀經:
詩篇148-150篇;哥林多前書15章29-58節


靈命日糧 : 天堂一角

讀經: 羅馬書8章18-23節;啟示錄21章1


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示錄21章5節


在我書房的窗外,有鳥兒鳴唱,風也徐徐吹過樹梢。一堆堆成捆的乾草散落在鄰居新開墾的田間,白色的積雲與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趣。

住在這裡,除了屋後川流不息的車聲,以及我的背部略感疼痛外,我完全沉醉在這天堂一角。我用天堂這個詞語其實有點輕率,因為我們所處的世界雖然過去確實是十全十美,但如今已經被破壞。人類犯罪之後,就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園,地也受到「咒詛」(參見創世記3章) 。從那時起,地球及其中所有的一切,都注定要敗壞。痛苦、疾病及死亡,都是人類墮落犯罪所帶來的後果(羅馬書8章18-23節)。

然而,上帝正在更新這一切。有一天,上帝的居所將要在祂的子民當中,在更新和修復的「新天新地」裡「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章1-4節) 。在那日來臨前,我們仍然可以欣賞周遭驚鴻一瞥的美景,或眺望雄偉壯麗的山河,預嚐「天堂」的滋味。

— 柯愛莉

親愛的主,感謝祢!
在這因罪惡而衰敗醜陋的世界中,
祢仍然讓我們能窺見天國的美麗。


上帝正更新一切。



全年讀經:
詩篇146-147篇;哥林多前書15章1-2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