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奇妙的幫助

讀經: 詩篇147篇8-17節


[上帝]降雪如羊毛。—詩篇147篇16節


在2020年秋天,美國科羅拉多州山區發生「東查柏森大火」,是該州歷來規模第二大的野火。當時約有數十萬甚或數百萬人向上帝禱告、尋求幫助,參與禱告的人數令人感到驚嘆!這場大火於12小時內在極乾燥的森林中蔓延,範圍廣達405平方公里,燒毀300間房屋,並嚴重威脅附近的城鎮。接著「及時雨」出現了,不過這不是雨,而是一場及時雪。這場雪比往年都來得早,在整個火災區域降下的雪至少高達30公分。大雪減緩了火勢,甚至在某些地方還阻斷大火繼續延燒。

如此奇妙的幫助實在難以解釋。上帝豈會不聽我們求祂下雨或降雪的禱告呢?聖經多處記載上帝如何回應人的禱告,包括回應以利亞祈求降雨(列王紀上18章41-46節)。以利亞是上帝的僕人,對上帝大有信心,深知上帝的主權包括掌管天氣。正如詩篇147篇提到上帝「為地降雨」(8節),「祂降雪如羊毛,……祂發出寒冷,誰能當得起呢?」(16-17節)

在天空還沒出現降雨的雲層時,以利亞就聽見「下大雨的響聲」(列王紀上18章41節,新譯本),我們對上帝的能力是否也有如此堅定的信心?上帝要我們全心信靠祂,不在乎祂如何回應。我們可以仰望祂,尋求祂奇妙的幫助。

— 雷翠霞

你曾看到人們在急難時,上帝給予什麼奇妙的幫助?祂的幫助如何激勵你的信心?

上帝,我謙卑地俯伏在祢腳前,因祢仁慈的幫助總是在我最需要的時候臨到我。感謝祢,因祢掌管天地萬物,我可以全心信靠祢。



全年讀經:
利未記8-10章;馬太福音25章31-46節


靈命日糧 : 死亡與謙卑

讀經: 雅各書4章7-17節


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雅各書4章14節


古代學者耶柔米和特土良都說到這樣的故事:在古羅馬,當一位將軍取得重大勝利、凱旋而歸,就會站在閃亮的戰車上,從黎明到日落,沿著首都的中央大道遊行。沿途群眾會大聲歡呼,將軍會沉浸在眾人的崇拜中,陶醉在他一生中最大的榮耀裡。然而,據傳說有一個僕人會一整天站在將軍身後,在將軍耳邊低語:「記住,你終必會死!」在所有的吹捧奉承中,這位將軍迫切需要謙卑,謹記自己終有一死。

雅各寫了一封信給散居各地的基督徒,因他們受驕傲私慾的影響、自高自大。雅各責備他們的傲慢,嚴厲地說:「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4章6節)。他們需要的是「在主面前自卑」(10節),但他們要如何擁有這樣的謙卑呢?像羅馬將軍一樣,他們需謹記自己終將會死。雅各強調:「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14節)。唯有承認自己的生命短暫,不再靠著自己日漸衰弱的力量,他們才能活在上帝不變的旨意之下(15節)。

我們若忘記自己的年日有限,就會使人自高自大。但當我們因生命有限而謙卑,就會將每口呼吸和每個時刻視為寶貴的恩典。記住,你終必會死。

— 郭惟恩

羅馬將軍的故事和人終必會死的事實,對你有何啟發?
為何你需要記住自己終必會死?

上帝,我總認為能掌控自己的生命,甚至好像自己永遠不會死。但求祢使我謙卑,讓我明白生命只在於祢。



全年讀經:
利未記6-7章;馬太福音25章1-30節


靈命日糧 : 成功與犧牲

讀經: 約翰一書3章11-18節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約翰一書3章16節


在一個暑期課程中,我兒子按老師的要求讀了一本書,書中講述一個男孩想要攀登瑞士阿爾卑斯山。這男孩用了大部分的時間為此目標而勤奮練習,當他終於動身出發,準備登山時,事情卻未能如計劃進行。在登山途中,一位隊友生病了,這個男孩決定留下來照顧他,而不是達成自己的目標。

在課堂上,我兒子的老師問道:「書中主角因為沒有成功登頂,就是個失敗者嗎?」一位同學說:「是啊,因他是天生的失敗者。」但另一位同學卻不同意,他認為男孩並不是失敗者,因為他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放棄了自己所看重的事情。

當我們擱置自己的計劃,轉而關心別人時,便是效法耶穌。耶穌離開溫暖的家,放棄可靠的收入和社會的認可,走遍各城各鄉向人傳講上帝的真理。最終,祂犧牲自己的生命,救我們脫離罪惡,向我們彰顯上帝的愛(約翰一書3章16節)。

世人追求的成功和上帝眼中的成功大相逕庭。上帝看重的是憐恤,這能驅使我們去幫助弱勢和受到傷害的人(17節),祂喜悅我們選擇去保護別人。藉著上帝的幫助,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價值觀與祂的價值觀保持一致,以至能盡心盡力地愛主、愛人,這才是最重要的成就。

— 史珍妮

追求成功曾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為何有時我們很難與上帝的價值觀保持一致?

親愛的天父,教導我學習像祢愛我一樣去愛別人,以達成祢眼中的成功。

愛是一種恩賜,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歡迎點擊連結:全年讀經:
利未記4-5章;馬太福音24章29-51節



靈命日糧 : 想要更多

讀經: 列王紀上1章5、32-37節


亞多尼雅妄自尊大,說:「我必作王。」—列王紀上1章5節,新譯本


阿龍·伯爾(Aaron Burr)焦急地等待著美國眾議院的投票結果能夠打破僵局。在1800年的總統選舉中,伯爾和對手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獲得同票數,伯爾有理由相信眾議院會宣布自己勝選,但最終卻飲恨敗選,苦毒啃蝕著他的靈魂。他對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沒支持他而懷恨在心。結果約四年後,他在一場決鬥中槍殺了漢密爾頓。伯爾因殺人引發眾怒而遭人厭棄,最後鬱鬱而終。

政權的鬥爭常是歷史悲劇。大衛王即將離世時,兒子亞多尼雅聯合了將軍和祭司想要自立為王(列王紀上1章5-8節),但大衛已選立所羅門繼承王位(17節)。後來,先知拿單幫助平息了叛亂(11-53節)。儘管亞多尼雅逃過一劫,但他竟再度謀劃奪取王位,最後所羅門將他處死(2章13-25節)。

人的本性就是想得到那些不屬於自己的事物!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地追求權力、聲譽或財富,卻總感到不滿足,還想要得到更多。但耶穌卻截然不同,祂是「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8節)。

諷刺的是,自私地追求自己的野心,永遠不會滿足我們最真實、深切的渴求。將結果交給上帝,才是得著平安和喜樂唯一的途徑。

— 葛庭墨

你的慾望和目標如何顯明你內心的光景?
你今天要順服上帝,放下哪些慾望和目標呢?

親愛的上帝,求祢幫助我承擔起祢賦予我的角色,不存非分之想,而是凡事信靠祢。



全年讀經:
利未記1-3章;馬太福音24章1-28節


靈命日糧 : 睡得香甜

讀經: 箴言3章19-24節


你躺下,必不懼怕;你躺臥,睡得香甜。—箴言3章24節


我的朋友洛思深夜睡不著時,常會默想聖詩《主耶穌,我愛祢》的歌詞,並將這首詩歌稱為她的「午夜之歌」。因為這能幫助她想起上帝的應許,以及她愛主的許多理由。

睡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有時想睡也睡不著。有些時候,我們會察覺到聖靈在心中提醒我們那些未認的罪;有些時候,我們開始擔心工作、人際關係、財務、健康或孩子。很快地,我們的腦子裡盡是揮之不去的慘淡未來。我們常以為自己已經睡了好一陣子,但一看時鐘,才發現與前一次看時鐘的時間根本沒隔多久。

在箴言3章19-24節,所羅門王指出,當我們擁有上帝所賜的智慧、知識和謀略時,就能得到睡眠帶來的益處。事實上,他還宣稱:「它們必使你的生命有活力,⋯⋯你躺下,必不懼怕;你躺臥,睡得香甜。」(22、24節,和合本修訂版)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藉一首「午夜之歌」,一個禱告,或一段經文,來幫助我們擺脫混亂的思緒,完全專注於上帝和祂的特質。對人對事問心無愧,並因上帝的信實與慈愛而心中充滿感恩,都能使我們睡得香甜!

— 凱辛蒂

當你無法入睡時,轉向上帝能如何平靜你心?
默想哪些詩歌、禱文或經文,能幫助你專注於上帝?

親愛的上帝,謝謝祢愛我。求祢幫助我專注於祢的信實,而不是今生的憂慮。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9-40章;馬太福音23章23-39節


靈命日糧 : 不為安樂

讀經: 羅馬書5章1-11節


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馬書5章3-4節


有一天,當振宇正騎著摩托車時,一輛汽車突然切入振宇的車道,使他連人帶車飛向迎面而來的車流。兩週之後,當振宇在創傷中心醒來時,情況糟透了,他的脊椎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了。振宇祈求能得醫治,但卻未能如願。儘管如此,他相信上帝滿有憐憫地教導他一個功課:「生命的目的乃是使我們越來越有基督的樣式。可惜的是,這不會發生在一切看似美好的生活中,而是發生在生活艱困的時刻。這時,我們不得不藉著禱告倚靠上帝好度過每一天。」

使徒保羅闡述與上帝和好的兩個益處,就是在患難中能忍耐和歡喜(羅馬書5章3-4節)。這兩個益處不是要人百折不撓地忍受痛苦或苦中作樂,而是邀請我們對上帝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倚靠基督就能「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3-4節)。這全都源於信心,即相信天父不會離棄我們,祂會陪伴我們走過烈火般的試煉,並且邁向未來。

在患難中,上帝仍然與我們同在,並幫助我們在祂裡面成長。與其將苦難視為被上帝厭棄,不如將苦難視為上帝用來磨練和建立我們品格的方式,因我們會經歷到祂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5節)。

— 魏馬文

你需要如何改變自己的心態和想法,才能倚靠
耶穌的力量面對苦難?有什麼具體的方法
能讓你以忍耐和喜樂面對這週的挑戰?

耶穌,當祢賜下我所需的一切,使我在生活中得以忍耐時,求祢使我能在祢裡面得著盼望和喜樂。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6-38章;馬太福音23章1-22節


靈命日糧 : 奇妙創造

讀經: 創世記1章9-13節


上帝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創世記1章11節


某天,當提姆在阿拉斯加的魯特冰河健行時,看到從未見過的苔蘚。儘管他是研究冰河的專家,但他對這些大量的苔蘚小球卻是一無所知。在追蹤鮮綠色的小球多年之後,提姆和他的同事們發現,與樹上的苔蘚不同的是,這些名為「冰河鼠」(glacier mice)的苔蘚沒有依附任何物體,甚至更令人驚訝的是,它們會像羊群或牛群一樣集體行動。最初,提姆和他的同事們以為,苔蘚小球是被風吹動或是滾動滑落,但他們的研究排除了這些猜測。

至今,他們還沒有發現這些苔蘚球到底是如何移動的。這樣的謎團凸顯了上帝的創造力。在祂的創造工作中,上帝命令土地長出草木,就是各種菜蔬和樹木(創世記1章11節)。上帝還創造了冰河鼠,儘管我們大多數人不會親眼看到它們,除非我們去造訪能為它們提供合適環境的冰河。

冰河鼠自1950年代被發現以來,一直以毛茸茸的綠色外觀吸引眾多科學家。當上帝看著所創造的植物時,祂「看著是好的」(12節)。我們的生活周遭環繞著上帝設計的各類植物,都在展示了上帝的創造力,並邀請我們敬拜祂。我們可以為祂所造的每棵樹木和植物而歡欣,因它們都是美好的!

— 洪可婷

你何時曾因上帝創造的事物感到歡樂?
上帝在哪方面的創造之工最能促使你來敬拜祂?

上帝,感謝祢創造奇妙的萬物,也感謝祢賜給我們殊榮,讓我們能藉著受造物來認識祢。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4-35章;馬太福音22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新的開始

讀經: 哥林多後書5章16-20節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


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慶祝農曆新年,農曆新年的正月通常是在陽曆的1月下旬至2月中旬。慶祝新年除了全家團圓,還有許多傳統習俗,而有些習俗更別具意義,例如要穿新衣、進行大掃除,以及還清債務。這些習俗都提醒我們要除舊佈新,把舊的、不好的都除掉,以嶄新的面貌開始新的一年!

這些傳統習俗,也使我想起我們在基督裡的新生命。無論我們從前是什麼樣的人,或做過些什麼,我們都可以將其拋在腦後。我們可以不再為自己的過去自責,並放下罪惡感,因知耶穌在十字架上受死,我們已完全得著寬恕。我們能重新開始,並能每日倚靠聖靈得著改變,越來越像耶穌。

正因如此,保羅提醒眾信徒:「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我們也可以表明自己是新造的人,因著一個簡明有力的真理:上帝透過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並且不再定我們的罪(19節)。

我們周圍的人或許不肯原諒我們以往的過失,但我們不必難過,在上帝的眼中我們已不再被定罪(羅馬書8章1節)。正如保羅說:「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31節)讓我們享受上帝透過耶穌賜給我們的全新開始吧!

— 許文榮

你如何提醒自己因耶穌在十架上的犧牲,你已被完全寬恕?你如何鼓勵初信者迎向全新的人生?

耶穌,感謝祢在十架上成就救贖之工,使我能與上帝和好,並得著祢所賜給我的新生命。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31-33章;馬太福音22章1-22節


靈命日糧 : 謙卑的姿態

讀經: 詩篇16篇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篇16篇2節


每當惠珍要在群眾面前發言之前,她的丈夫總是會給她一個愛的叮嚀:「別緊張,只要握著雙手,身體稍微向前傾就行了。」當惠珍發覺自己想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試圖控制局面時,就會改用這種姿態,因為這能讓她有一顆受教,且願意傾聽的心態。她用這樣的姿態提醒自己去愛那些聽眾,並且要謙卑地順服聖靈的引導。

惠珍對謙卑的理解是基於大衛王的認知,那就是一切都來自上帝。就像大衛對上帝說:「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詩篇16篇2節)。大衛也學會信靠上帝並尋求祂的勸戒:「我的心在夜間也勸戒我」(7節,新譯本)。他知道上帝在他身邊,他便不至搖動(8節)。他不需要故作堅強,因他信靠這位愛他的全能上帝。

當我們每天都仰望上帝,就會看到祂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我們可以在沮喪時尋求祂的幫助,或在不曉得該說什麼時,求祂賜給我們當說的話。如同惠珍提到,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而且我們也會意識到,如果我們做得好,都是因為有來自上帝的幫助。

我們當以愛心對待他人,以謙卑的姿態握著雙手,身體稍微向前傾,好提醒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皆來自上帝。

— 潘艾梅

當你在別人面前保持謙卑的姿態時,你有什麼感覺?
你今天要如何倚靠上帝來完成你當做的事?

創造萬物的上帝,祢創造世界和其中的一切,但祢卻愛我並樂意使用我來榮耀祢。求祢使我懂得尋求祢的幫助和力量。



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9-30章;馬太福音21章23-46節


靈命日糧 : 無論到哪裡

讀經: 馬太福音25章31-40節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


某次度假時,我坐在碼頭上,一邊讀聖經一邊看著丈夫釣魚。有個年輕人走過來,建議我們可以用不同的魚餌。他看了我一眼,猶豫不安地說:「我曾坐過牢。」他指著我的聖經,嘆口氣說:「你認為上帝真的在乎像我這樣的人嗎?」

於是,我翻到馬太福音25章,朗讀一段經文,就是耶穌提到真正跟隨祂的人,會願意去探訪那些被關在監獄裡的人。他驚訝地說:「聖經真的有提到在監獄裡的人嗎?」當我告訴他,人們關懷和善待上帝的兒女就是愛上帝了(31-40節),我看見他眼泛淚光。

他低下頭說:「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原諒我。」然後,他要我等他一下。不一會兒,他把自己那本破損的聖經遞給我,問我說:「你能幫我找到那段經文嗎?」我點點頭。

接著,我和丈夫一起擁抱他,為他和他的父母禱告。過後我們留下彼此的聯絡方式,如今我和丈夫仍繼續為他祈禱。

有時我們會感到不被關愛、不受歡迎、需要幫助,甚至在身體或情感上都受禁錮(35-36節),我們需要別人提醒我們上帝的恩慈憐憫和寬恕。同樣地,我們也有機會去幫助那些深受這些感覺困擾的人。無論我們去到何處,當我們傳遞聖經真理和上帝的愛時,即可為上帝的救贖計劃盡一分心力。

— 鄧書琪

今天,你如何透過愛他人表示你愛上帝?
上帝曾如何藉著別人表明祂對你的愛?

天父,感謝祢愛我、饒恕我。當我透過愛他人來愛祢時,感謝祢給我機會與人分享聖經真理。

我們藉著經歷愛、活出愛,從而學會如何去愛。歡迎點擊連結:全年讀經:
出埃及記27-28章;馬太福音21章1-2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