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在祂翅膀底下

讀經: 詩篇91篇


祂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詩篇91篇4節


每當我想到保護時,通常不會立刻聯想到鳥的羽毛。羽毛雖看似輕薄脆弱,卻潛藏意想不到的保護功能。

鳥的羽毛是上帝奇妙設計的例證。它有光滑的部分和蓬鬆的部分。光滑的部分有堅硬的倒鉤,如同拉鏈的鏈齒能緊緊密合,而蓬鬆的部分則有助於維持體溫。兩者的結合,讓鳥兒即使遭受風吹雨打時,也能保持身體乾燥溫暖。不過,許多雛鳥羽翼未豐,只有蓬鬆的羽絨。因此,母鳥必須讓雛鳥靠在牠翅膀底下,用牠自己的羽毛來遮風擋雨。

詩篇讓我們看到一個很溫馨的畫面,如91篇4節說道:「祂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又如17篇8節說:「將我隱藏在祢翅膀的蔭下。」這兩節經文都生動地描述上帝的安慰和保護。上帝的同在,如同母鳥以羽毛遮蔽雛鳥,又如父母以膀臂保護兒女免受狂風暴雨的侵襲,能讓我們在任何突發狀況中,享受平安和護庇。

人生縱有憂傷痛苦,但只要轉眼仰望上帝,就不再恐懼驚惶,因為祂是我們的「避難所」(91篇2、9節)。

— 華琳妲

天父上帝,幫助我全然相信,
祢遠超過我的驚懼憂慮。


恐懼無望時,當禱告倚靠上帝,因祂是我們的避難所。



全年讀經:
詩篇91-93篇;羅馬書15章1-13節


靈命日糧 : 守護兒童

讀經: 馬太福音18章1-10節


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章14節


在1865年,多馬·巴拿多(Thomas Barnado)進入倫敦醫學院就讀時,他的理想就是要到中國宣教行醫。不過當他在自家的倫敦大街上,看到許多無家可歸、饑寒交迫,在垂死邊緣掙扎的孩子,就決心要改變這悲慘的情況。於是,他在倫敦東區成立貧困兒童之家,讓將近六萬名男女孩童脫離貧困並免於夭折。牧師兼神學家約翰·斯托得(John Stott)說:「巴拿多堪稱為街頭兒童的守護者。」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章14節)。可以想像,這番話一定會令群眾和門徒十分訝異。在古時,孩子幾乎沒什麼價值,常被視為社會邊緣人。但是,耶穌卻歡迎、賜福並看重所有的孩子。

新約作者雅各曾呼籲信徒說:「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雅各書1章27節) 。現今的孩童,如同第一世紀的孤兒一般,在每一個社會階層、種族和家庭環境裡,都存在被忽視、人口販賣、虐待、毒品殘害等風險。耶穌如此疼愛孩子們,我們應如何細心照顧他們,以彰顯上帝的慈愛呢?

— 柯貝爾


活出耶穌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89-90篇;羅馬書14章


靈命日糧 : 從恐懼到信心

讀經: 哈巴谷書3章16-19節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哈巴谷書3章19節


檢查結果確定是癌症,醫生的話宛如晴天霹靂直擊她的心頭。她一想到丈夫和孩子,世界就彷彿停止轉動。之前,他們一直懇切禱告,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如今他們該怎麼做呢?臉上流淌著淚水,她輕聲地說:「上帝啊,這出乎我們的掌控,求祢成為我們的力量。」

當疾病預測的結果並不樂觀,或景況完全失控時,我們該怎麼辦呢?當前景看似無望時,我們又該轉向何處求助呢?

先知哈巴谷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內心的恐懼令他顫慄,那將要到來的審判,會是一場浩劫(3章16-17節)。但面對即將到來的紛亂世局,哈巴谷決定靠信心而活(2章4節)並因上帝而歡欣(3章18節)。他的信心不是憑藉著環境、能力或資源,而是在於上帝的美善與大能。他因著信靠上帝而大聲宣告:「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19節)

當我們面對各種困境,如疾病纏身、家庭危機或財務困難,我們也必須全然信靠上帝。別忘了,無論我們處在何種環境中,祂都與我們同在。

— 吳凱倫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因為我總是可以向祢求助。
當我面對困境時,可以完全倚靠祢。
感謝祢,因祢「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
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46篇1節)。


面對困境時,我們可以倚靠上帝得著力量。



全年讀經:
詩篇87-88篇;羅馬書13章


靈命日糧 : 凡事感恩

讀經: 申命記8章6-18節


你吃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上帝,因祂將那美地賜給你了。-申命記8章10節


在澳州,開車前往另一個城鎮常要花好幾個小時,長時間駕駛容易疲勞,導致車禍。所以在假日的尖峰時段,常有志願人士在主要的高速公路旁設置休息站,提供免費的咖啡。我和妻子茉琳越來越喜歡這些休息站。

有一次在旅途中,我們到休息站點咖啡。一位服務員遞給我們兩杯咖啡,並要求我們支付兩元澳幣。我問她為何要付費。她指著看板上的一行小字說:本休息站僅提供咖啡給駕駛人,同行的乘客則需付費。我氣惱地對服務員說,這根本就是在騙人,隨即付錢離開。回到車上,茉琳便指出我的錯誤。我把一份禮物當成應享的權利,又對所受到的恩惠不知感恩。她說的真沒錯。

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進入上帝應許之地的途中,力勸他們要懂得感恩(申命記8章10節)。那塊富饒豐沃的應許之地是出於上帝的恩澤,但以色列民會很容易將繁榮富庶視為自己努力的成果(17-18節)。故此,他們就開始為每一餐作謝飯禱告,無論飲食豐盛與否,都要記得這是上帝所賜的。

我走回去向那位服務員道歉。一杯免費的咖啡,是一份我並不配得的禮物,我該為此感恩。

— 霍薛頓

主我們的上帝,天地的主宰,祢是應當稱頌的,
因為祢從大地賜給我們食物。
(猶太人的一段謝飯禱文)


即使最微小的禮物,我們也要感謝上帝。



全年讀經:
詩篇84-86篇;羅馬書12章


靈命日糧 : 若是……

讀經: 約翰福音11章21-35節


主啊,祢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約翰福音11章32節


當我們開車離開停車場時,我丈夫刻意放慢車速,好讓一位騎腳踏車的年輕女孩優先通行。她微笑著朝我們揮了揮手,就繼續往前騎。但是沒一會兒,前面有一輛停放著的休旅車,司機在開車門下車時,卻將那個騎腳踏車的女孩撞倒。那女孩的雙腿流著血,一邊哭,一邊檢查被撞得變形的腳踏車。

事後,我們回想整起事故:若是我們讓她多等一下……若是那個司機在開車門時能多注意一下……若是……這件事使我們聯想到,每當一些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會這樣想:若是我早知道我的孩子跟喝酒的青少年混在一起……若是我們早點發現得了癌症……。

當突如其來的困境臨到我們,不免會讓我們質疑上帝的美善,甚至可能就像馬大與馬利亞在遭逢喪親之痛時,那樣絕望無助。噢,要是耶穌早在拉撒路生病的時候就趕快過來,那該多好啊!(約翰福音11章21、32節)

我們就像馬大與馬利亞一樣,不能明白為何會遭遇一些困境。但我們知道上帝有祂的美意,要叫萬事互相效力。上帝既信實又滿有慈愛,無論在任何景況裡,我們都能信靠祂無比的智慧。

— 凱辛蒂

親愛的天父,祢曾帶領我度過許多困境。
縱使我並不明白生命中所面對的一切,
我仍要感謝祢,因祢讓我知道其中有祢的美意。


在順境中信靠上帝,那不算什麼;在逆境中信靠上帝,才是真信心。



全年讀經:
詩篇81-83篇;羅馬書11章19-36節


靈命日糧 : 天父的面容

讀經: 詩篇80篇


上帝啊,求祢使我們回轉,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詩篇80篇3節


我記得父親的面容,我通常很難讀出他的心思。他很仁慈,但性格內斂、沉默寡言。我在孩提時期,就常試圖從他臉上探究一抹微笑或其他的表情。面容表露我們的心思,無論是蹙眉、憂鬱、微笑或瞇眼,都顯露出我們對人的觀感。我們的面容足以表露我們的心聲。

詩篇80篇的作者亞薩,在心煩意亂時渴望見主的面。亞薩從耶路撒冷的制高點向北看去,北國以色列已在亞述帝國的強大攻擊下傾倒覆滅。在失去北國以色列這個緩衝國之後,猶大國頓時強敵環伺:北有亞述,南有埃及,東有阿拉伯各國。猶大國看似寡不敵眾,且不堪一擊。

亞薩將恐懼化為禱告,他重複三次(3、7、19節)說道:「使祢的臉發光,我們便要得救!」(換句話說就是「讓我看見祢的笑容」)

我們也能像亞薩那樣,轉頭不看自己的恐懼,而去尋求天父的面容,最好的方式就是仰望十字架,因為十架表露了天父的心意(約翰福音3章16節) 。

所以我們當知道:天父正以大大的笑容看著你,你必平安穩妥!

— 羅大衛

你可以祈求上帝的臉光照耀你,
也能以詩篇80篇或其他經文作為你的禱告。


基督在十架上的犧牲,表露了上帝對我們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79-80篇;羅馬書11章1-18節


靈命日糧 : 基督之愛

讀經: 出埃及記32章21-32節


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出埃及記32章32節


一位澳洲記者,被囚禁在埃及的監獄400天。當他獲釋時,情緒相當複雜。他表示自己雖鬆了一口氣,但在慶幸重獲自由的同時,他也非常擔心仍被囚禁的朋友們。他說要跟一起被逮捕入監的記者夥伴道別,真的非常困難,因為不知道他們還得被關多久,會遭遇什麼事。

當摩西想到他的同胞和朋友即將面臨的遭遇時,同樣感到十分焦慮。摩西的兄長、姐姐和同胞,趁他上西奈山面見上帝時,竟轉而敬拜金牛犢,觸發了上帝的怒氣,摩西便迫切地為他們向上帝祈求(出埃及記32章11-14節)。他懇切的禱告顯露對他們的關愛:「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32節)

使徒保羅對自己的親屬、朋友和同胞,也持有同樣的關懷。保羅為他們不信耶穌是基督而感到憂傷,他表示愛自己的同胞,如果能使他們得救恩,他情願與基督分離,就算受咒詛也心甘情願(羅馬書9章3節) 。

我們看到摩西和保羅都擁有基督的心懷。然而,他們所流露的愛,願意為他人所做的犧牲,唯有耶穌才能真正地成就,祂因愛我們而犧牲自己,並且永遠與我們同在。

— 狄馬汀

親愛的耶穌,感謝祢提醒我們,
當我們甘心去愛那些還不認識上帝的人,
也為他們捨己,我們是多麼地像祢!


關懷別人就是實踐耶穌對我們的愛。



全年讀經:
詩篇77-78篇;羅馬書10章


靈命日糧 : 僕人君王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42-52節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章45節


在今天這個崇拜名人的文化裡,名人的私人時間和關注也可以當成商品兜售。美國一份雜誌提到,只要花一萬五千美元,就可以與歌手夏奇拉單獨會面;花一萬兩千美元,可以讓你邀請11位嘉賓,與名廚麥可·齊亞雷洛一同在他的私人豪宅共進午餐。

在耶穌的時代,有許多人將耶穌當作名人,跟隨祂走遍各地、聽祂的教導、看祂行神蹟,並期盼祂一觸摸就得醫治。但耶穌從未高舉自己,反而樂意與人親近。當門徒雅各和約翰,欲爭取未來榮耀國度中的高位時,耶穌提醒門徒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馬可福音10章43-44節)

不久之後,耶穌與眾人一同走路時,停下腳步,問一個瞎眼的乞丐說:「要我為你作什麼?」(51節)那人回答:「我要能看見!」他立刻就看見了,並跟隨了耶穌(52節)。

主來到世上「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45節)。期盼我們也能像耶穌一樣,滿有憐憫且樂意服事人。

— 麥大衛

親愛的主耶穌,我們尊崇祢。
祢雖是上帝的獨生子、榮耀的君王,卻為我們受死。
求祢幫助我們,今天就向人展現祢的愛。


效法主耶穌幫助有需要的人。



全年讀經:
詩篇74-76篇;羅馬書9章16-33節


靈命日糧 : 豐盛生命

讀經: 馬可福音10章28-31節;約翰福音10章9


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


有一回,我去拜訪姐姐一家人。我一到門口,幾個外甥就迫不急待地帶我去看他們新的家務分配系統。那是幾個五顏六色的電子版,上面詳實紀錄著每個人負責的家務事。如果誰做得好,就可以按下綠色按鈕,得到獎勵;若做不好,像是沒關後門,就會被扣分。分數越高獎勵就越誘人,如延長使用電腦的時間(若被扣分就縮短時間)。現在外甥們有強烈的動機去做家務,並且會把門關好了!

看到這激勵孩子的妙招,我不禁開玩笑地說,希望我也有這麼強烈的動機!其實,上帝早已給了我們服事的動機。耶穌不只是單純地要我們順服,祂還承諾,當我們付上代價跟隨祂時,我們將「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我們活在上帝的國中,所得的豐盛生命遠超過所付的代價,且是從現在直到永遠(馬可福音10章29-30節)。

我們應該歡喜,因我們服事的是一位慷慨的上帝,祂不是按我們所當得的獎勵或報應我們。祂歡迎並接納一切進入祂國度的人,甚至是最後進來的人,只有最微小的付出,祂也同樣慷慨地給予工價(參閱馬太福音20章1-16節) 。有了這樣的確信,我們今日就應喜樂地服事祂。

— 白茉妮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們謹記,
跟隨祢是何等寶貴,撇下一切來跟從祢必是值得的。


跟隨耶穌,能得到富足的生命。



全年讀經:
詩篇72-73篇;羅馬書9章1-15節


靈命日糧 : 反映主愛

讀經: 出埃及記34章29-35節


摩西手裡拿著兩塊法版,下西奈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出埃及記34章29節


當我的母親住在抗癌中心接受治療時,我有幸得以隨侍在側。我發現母親即使在身體狀況最差的時候,依然會在起身下床之前,讀聖經並為人代禱。

每天,她都會花時間親近耶穌。她時刻倚靠上帝、言行充滿愛心,常常熱切地鼓勵人並為人禱告,藉此人們可以看到她堅定的信心。她並不知道自己帶著微笑的臉龐,洋溢著上帝愛的光輝。她時常與身邊的人分享上帝的愛,直到上帝領她回天家的那一天。

摩西在西奈山親近上帝四十晝夜(出埃及記34章28節)。當他下山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容貌因親近上帝而有所改變(29節),但以色列民卻看出上帝曾對他說話(30-32節)。摩西一生親近上帝,也影響了身邊許多人的生命(33-35節)。

我們可能無法看見自己在經歷上帝之後,生命如何改變,而我們的改變也肯定不會有如摩西的臉發光那麼顯著。但是當我們每天越親近上帝,越是在生活中順服祂的旨意,便越能反映上帝的愛。上帝可以藉著我們的生命,展現了祂的同在,使人願意來親近祂。

— 鄧書琪


親近上帝,可改變自己,並彰顯主愛。



全年讀經:
詩篇70-71篇;羅馬書8章22-3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