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靈命日糧 : 脫離深水

讀經: 撒母耳記下22章17-20節


祂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撒母耳記下22章17節


我專注地觀察水中的狀況,留意每一個危險的跡象。身為救生員,在6小時值班的時間內,我都會目不轉睛地守護在泳池旁,確保泳客們的安全。要是我離開了崗位,或是注意力稍有鬆懈,都有可能讓那些泳池裡的嬉水者陷入危險。只要有人因受傷或泳術不佳而溺水,我就有責任把他們從水中拉上來,將他們帶回安全的池畔。

在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戰役中,大衛經歷了上帝的援助(撒母耳記下21章15-22節),過後他將得著拯救的經歷描述為從「大水」中被拉上來(22章17節)。在與仇敵爭戰時,大衛與士兵們陷入危險,在那生死存亡之際,上帝拯救大衛脫離危險。救生員是受雇去確保泳客們的安全,但上帝拯救大衛,卻是出於對大衛的喜悅(20節)。當我明白上帝對我的看顧及保守,並非出於責任和義務,而是出於祂對我的愛,我的心就充滿喜樂。

當生活中的困境快將我們淹沒時,我們可以倚靠那位愛我們的上帝。祂就如我們的救生員,看見我們的掙扎,必看顧及保護我們,因祂愛我們。

— 洪可婷

主啊,感謝祢,因祢看見我的苦楚,
且隨時預備救我脫離深水。
求祢幫助我,能完全倚靠祢拯救的大愛。


上帝樂意幫助祂的兒女脫離困境。



全年讀經:
詩篇40-42篇;使徒行傳27章1-26節


靈命日糧 : 領悟什麼?

讀經: 詩篇37篇1-6、23-27節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詩篇37篇25節


約翰·伯恩斯為《紐約時報》報導國際時事將近四十年,他在2015年退休後寫了一篇文章,提到一位罹患癌症的密友兼同事曾經說過:「人生就像一趟旅程,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遠,而是你領悟了些什麼。」

詩篇37篇可視為大衛對人生的領悟,他的一生經歷了從牧羊人變成戰士,再成為一國之君。詩中以一連串義人與惡人的對比,激勵那些信靠耶和華的人。

正如大衛在詩中所說:「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義的生出嫉妒。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乾。」(1-2節)

「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仆倒,因為耶和華用手攙扶他。」(23-24節)

「我從前年幼,現在年老,卻未見過義人被棄,也未見過他的後裔討飯。」(25節)

在我們人生歷程中,上帝教導了我們什麼?我們如何經歷祂的信實與慈愛?上帝的愛如何塑造我們的生命呢?

重要的不是我們人生的旅程走得多遠,而是我們最終領悟了些什麼。

— 麥大衛

親愛的主,謝謝祢在我一生中與我同行。
求祢幫助我謹記祢的信實。


年歲越加添,越經歷上帝的信實。



全年讀經:
詩篇37-39篇;使徒行傳26章


靈命日糧 : 同為一體

讀經: 以弗所書2章19節-3章11節


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以弗所書3章6節


屬靈導師盧雲(Henri Nouwen)曾說,社區裡一定有一些你不想接觸、不想看見的人。通常我們周遭都是合得來的朋友,可以組成社團或小圈子,但不是生活社區。誰都能成立社團,但要建造一個生活社區,就需要願景、共同異象和努力。

教會可說是歷史上第一個將眾人一視同仁的生活社區。無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男人或女人、奴隸或自由人,在基督裡都同為一體。使徒保羅說,這是要使眾人明白「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上帝裡的奧祕」(以弗所書3章9節)。保羅也表明,教會讓背景各異的人成為一家,我們可以藉此引起世人的注意,並天上執政的、掌權的,都能知道上帝各樣的智慧(10節)。

雖然教會仍無法完全發揮這樣的功能,但還好,至少教會能將不同年齡層的人聚在一起。在教會中,我常看到睡在母親懷中的嬰孩、嬉戲打鬧的孩童、行事穩重自律的成年人,還有因講道冗長而打盹的長者。

若要讓教會成為上帝使眾人同為一體的生活社區,不妨邀請那些「與我們不同」的朋友來參加聚會!

— 楊腓力

主,求祢提醒我們,教會是祢所成就的工,
依照祢的美意將我們聚集在一起;
幫助我們學習以恩典相待。


住在小社區的人,接觸更廣大的世界。



全年讀經:
詩篇35-36篇;使徒行傳25章


靈命日糧 : 幕後功臣

讀經: 歌羅西書4章7-18節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章16節


在1950至1960年代,黃梅調電影在亞洲蔚為風潮,當時最令人稱道的有《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經典電影。女主角林黛和樂蒂風采絕倫的演出深植人心,而醇美優雅的歌聲更為電影增添光彩。然而,這些電影的成功,還要歸功於在幕後的代唱者靜婷。靜婷經常為電影的女主角代唱,但人們對這些電影讚不絕口時,卻鮮少提到她。

在教會當中,有些人擔任支援的角色,他們的付出讓另一些人能負責台前的服事。在保羅的服事中,也有一群人在背後奉獻與付出。德丟為保羅代筆,寫下大有能力的書信(羅馬書16章22節) ;以巴弗默默地持續為保羅和初代教會祈求,使他們能站立得穩(歌羅西書4章12-13節);呂底亞熱情地接待保羅,使他和同行的人得以歇息(使徒行傳16章15節) 。若沒有這些主內肢體的支持,保羅便無法完成使命(7-18節)。

我們或許不是承擔顯眼的職務,但我們知道只要你我甘心順服,在上帝的計畫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便能討祂的喜悅。當我們「竭力多做主工」(哥林多前書15章58節) ,就能瞭解服事主的價值與意義,不僅能讓上帝得到榮耀,還能吸引人來歸向祂(馬太福音5章16節) 。

— 凱辛蒂

主,求祢幫助我,在祢為我預備的職分中,
甘心樂意地盡自己的本分。


對上帝所安排的任務,無論幕前幕後都當盡心竭力。



全年讀經:
詩篇33-34篇;使徒行傳24章


靈命日糧 : 我很害怕⋯⋯

讀經: 腓立比書4章4-9節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章6節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在社群網站通知朋友自己將做醫療檢查,留下這句令人心疼的話:「我真的很害怕!」這個女孩因為健康出現問題,必須前往離家三小時的市區醫院,準備住院,進行一連串的檢查,然後忐忑不安地等待醫生確定她到底患了什麼惡疾。

不管是年老或年少,誰沒經歷過類似的恐懼害怕呢?發生意想不到的事常令人措手不及,我們能向誰求助?面臨這樣的處境,我們能從哪些聖經經文找到安慰,得到勇氣去面對問題呢?

以賽亞書41章13節告訴我們:「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必攙扶你的右手,對你說,不要害怕!我必幫助你。」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上帝必與我們同行,領我們度過艱難,在絕望中仍有盼望。

此外,只要我們藉著禱告將困難告訴上帝,祂就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節)。

在我們驚惶害怕的時候,別忘了我們有上帝的同在,以及祂出人意外的平安(7節),讓我們可以得到盼望和幫助,度過難關。

— 白德夫

天父,在我感到驚恐時,讓我謹記祢必攙扶我的手,
賜給我平安。我要感謝祢,因我害怕時,
能倚靠在祢的臂膀中得以堅固。祢是何等恩待我!


在各樣患難中,上帝都與我們同在。



全年讀經:
詩篇31-32篇;使徒行傳23章16-35節


靈命日糧 : 穿著

讀經: 羅馬書13章11-14節


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羅馬書13章14節


作家羅蘭·韋納(Lauren Winner)在她所寫的《披戴基督》(Wearing God)一書中提到,我們的衣著能夠無聲地告訴別人我們是誰。穿著顯示了我們的職業、文化背景、身分、心情或社會地位。一件附有標語的T恤、一套西裝、制服,或是一條沾滿油污的牛仔褲,都可以讓人看見端倪。羅蘭寫道:「像衣著一樣,基督徒也可能正無聲地彰顯耶穌的形象,這樣的想法挺有趣的。」

根據使徒保羅的論述,我們也可以在無形中反映出耶穌基督的樣式。羅馬書13章14節告訴我們:「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這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成為基督徒,我們的身分就是基督的代表,我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上帝的兒子」(加拉太書3章26-27節) 。然而,我們每一天還是需要披戴主耶穌基督,努力為祂而活、效法祂、願意敬虔、愛人和順服,以及轉離曾經奴役我們的罪。

我們藉著聖靈在生命中的動工,讀經、禱告並與主內肢體相互激勵,親近基督,我們就能在祂裡面有所成長(約翰福音14章26節) 。當其他人看到我們的言行舉止時,對基督會有什麼評價呢?

— 柯愛莉

親愛的主,我們要反映祢的形象。
求祢幫助我們每天更像祢。
讓我們愈發敬虔、有愛心、喜樂和忍耐。


願我們的言行,能讓人看見救主美好的形象。



全年讀經:
詩篇29-30篇;使徒行傳23章1-15節


靈命日糧 : 凡事都有定期

讀經: 傳道書3章1-14節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章1節


最近一次搭乘飛機的時候,我看著坐在前面幾排的母子三人。約兩歲左右的小女童開心地玩著,她的媽媽則抱著小嬰孩,注視他的雙眼,對著他笑,又摸摸他的臉頰。小嬰孩則是好奇地瞪大眼睛,看著他的媽媽。這樣的一幕令人賞心悅目,我帶著淡淡的惆悵,回憶我的孩子兒時的點點滴滴,以及那些早已逝去的時光。

然而,我想到在傳道書中,所羅門王對「天下萬務」(傳道書3章1節)所作的論述。他以一連串的對比來闡述為何「凡事都有定期」(1節),就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2節)。也許,所羅門王是藉此表達他對生命虛空的循環感到絕望,但他也承認上帝在各個層面的作為,正如我們能在勞碌中享福是「上帝的恩賜」(13節),而且「上帝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14節)。

我們也許會想念人生中的某一段時光,就像我會想到孩子們剛出生的樣子。然而,我們知道,無論是生命中的哪一個階段,上帝應許祂會與我們同在(以賽亞書41章10節) 。我們可以倚靠祂的同在,並深知我們生命的意義就是與祂同行。

— 潘艾梅

天父上帝,祢帶領我走過人生不同的階段,
不論是歡笑或是哭泣,我知道祢都與我同在。
願我今日能以祢的愛去愛人。


人生無論春夏秋冬,都是上帝所賜。



全年讀經:
詩篇26-28篇;使徒行傳22章


靈命日糧 : 勝過一切

讀經: 詩篇93篇


耶和華作王,祂以威嚴為衣穿上。耶和華以能力為衣,以能力束腰。-詩篇93篇1節


伊瓜蘇瀑布位於巴西和阿根廷的交界處,延著2.7公里的伊瓜蘇河,共匯集275座瀑布,景色十分壯觀。在巴西邊界瀑布旁的峭壁上,銘刻著詩篇93篇4節:「耶和華在高處大有能力,勝過諸水的響聲,洋海的大浪。」下方還有另一句話:「上帝必定勝過我們所有的難處。」

詩人在君王統治期間寫下詩篇93篇,表明他知道上帝才是真正統轄全地的君王。他寫道:「耶和華作王⋯⋯祢的寶座從太初立定,祢從亙古就有」(1-2節)。不論洪水或浪濤如何洶湧澎湃,耶和華定然勝過一切。

瀑布的水流咆哮而下,的確雄偉壯觀,但是若你身處湍急的河流中,就快被衝向直線下瀉的瀑布,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或許這正是你現在面對的處境,健康情況、經濟問題、人際衝突⋯⋯各種困難排山倒海而來,讓你覺得似乎就要墜入瀑布之中。在這些困難的時刻,基督徒有個靠山,就是耶和華我們的上帝,祂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3章20節) 。祂遠遠大過我們所有的難處!

— 邢一帆

主,我知道祢大有能力,
遠超過所有我可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相信祢必能帶領我經過一切風浪!


不以自己的有限衡量上帝的無限。



全年讀經:
詩篇23-25篇;使徒行傳21章18-40節


靈命日糧 : 標籤

讀經: 羅馬書5章1-11節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在我居住的城市裡,有間教會製作了非常獨特的歡迎卡,充分表達上帝對世人的慈愛與恩典。歡迎卡上寫道:「無論你是一個聖人、罪人、失敗者、贏家、酗酒的人、偽君子、騙子、膽小鬼或是不容易適應環境的人……我們都歡迎你來我們的教會。」其中一位牧師告訴我:「在每個主日聚會中,我們會一起大聲朗讀這張歡迎卡。」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接受別人貼在我們身上的「標籤」,認定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另一方面,我們也會輕易地在別人身上貼標籤。但上帝的恩典足以除去一切的標籤,因著上帝的慈愛,我們就不再以自己的觀點來做評判。不論我們覺得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是人才還是庸才,都可以得到上帝所賜的永生。使徒保羅提醒那些在羅馬的基督徒,說:「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羅馬書5章6節)

上帝不是要我們靠自己的力量尋求改變,相反地,祂歡迎我們以本來的面目來到祂的面前,在祂裡面得著盼望、醫治和自由。「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8節)。上帝隨時樂意按我們的本相接納我們。

— 麥大衛

天父,謝謝祢藉著耶穌,彰顯祢的奇妙大愛。


不管人們給你貼上什麼標籤,上帝都願意饒恕你。



全年讀經:
詩篇20-22篇;使徒行傳21章1-17節


靈命日糧 : 更像父親

讀經: 約翰福音5章17-20節


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約翰福音5章19節


看到孩子模仿父母的言行時,是不是覺得很可愛?我們常看到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小男孩,假裝緊抓著方向盤在開車,同時盯著坐在駕駛座上的父親,模仿他的每一個動作。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只要能和我爸爸做同樣的事,我就會很開心。我相信爸爸看到我模仿他的言行時,比我更開心和激動。

當天父看到祂的兒子,作天父所做的事:拯救失喪者、幫助窮人和醫治病人的時候,我相信天父也有同樣的感受。耶穌也說:「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約翰福音5章19節)

上帝也呼召我們作同樣的事。正如使徒保羅告訴我們:「所以你們該效法上帝,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以弗所書5章1-2節) 。當我們越來越像耶穌,就應像天父那樣滿有慈愛、寬恕與憐憫,並活出討天父喜悅的生活。我們靠著聖靈的能力模仿天父的所言所行,將是一件愉悅的事,因那位深愛我們的天父,會以慈愛、溫柔的微笑來回應我們。

— 許文榮

主耶穌,感謝祢引領我們親近天父。
求祢幫助我們,每天更像祢,更像我們的天父。


天父賜下聖靈,幫助我們更像聖子耶穌。



全年讀經:
詩篇18-19篇;使徒行傳20章17-38節